《黄帝阴符经》又称《阴符经》或《轩辕黄帝阴符经》,涉及哲学与军事等方面。相传此书出自黄帝,部分学者认为是后人伪托。有人说写于商朝,有人说作者是战国时的苏秦,有人说是北魏的寇谦之,也有人说是唐朝的李筌,成书年代莫衷一是。
《黄帝阴符经》分上中下三篇,是讲演道、演法、演术,即从道这一大原则到法、术的策略、方法。说“神仙抱一”,显然是因为《黄帝阴符经》在《道藏》里头。《黄帝阴符经》和鬼谷子的《本经阴符七术》,都属于《道藏》,都用“阴符”这两个字,但内容可不是一回事,只是思维方式有点相像。
《本经阴符七术》在中国古代的哲学和兵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道教的一部重要道经,历代对它的注解都不在少数。《本经阴符七术》,“本”是根本的意思;“本经”,主要讨论精神修养;“阴符”,强调谋略的隐蔽性与变化莫溯。《本经阴符七术》涉及策略、互动的较量招式,而《黄帝阴符经》是整个从道谈到法、术,比较全面、比较完整。冠上“黄帝”的名称称为“经”的经典在中国是很多的。西汉初年的文化复兴,系因秦始皇焚书坑儒,但到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前,还是“黄老”当道。“黄老”就是黄帝和老子,所以那时很多的书借黄帝的名,最有名的就是《黄帝内经》。《阴符经》前面挂上“黄帝”两个字,属于“黄老”这个道家的体系显然是没有疑问的。其实,整个中国学问就是源于道,这个道不是狭义的道家之道(只是道家用了道的名称),而是大道的道,儒、道都从这里来,其他的墨、法诸家都源于道。
“阴符”,“符”就是符合、符应,就像《易经》中的占卦跟事情的结果是相应的、符合的。一块竹子劈成两半,结果可以合在一起,能够契合,怎么契合的?就是表面上看不出来,而是暗中契合,这就要用智慧、用术了,尤其是道家这一套,如柔能克刚,表面上看好像不怎么样,最后赢的却是柔的一方,只是柔这一方在阴进行,不在阳进行,所以很难防范。“阴符”就是最后发现都符合预测,达到了希望的结果,暗合于大道,而且表面上不易防范,不显山,也不露水。
人生在世就是道、法、术。你是哪一道的,是同道,还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下面就要讲法,不然一个东西没有办法成形。最后一定要讲术,会竞争,会合作,会互动。术源于法,法源于道。在法家中,除了“法”跟“术”之外,主要提的就是“势”,形势很重要。
好,我们开始进入上篇“神仙抱一演道章”。
(一)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上篇开头十个字,开门见山,不讲闲话,直接就讲核心。“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尽矣”,全部都在这里了。也就是说,整部《黄帝阴符经》对于宇宙人生的看法就在“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这八个字,就是天道、天行。
道的层次是最高的,“行”就是道由“体”启“用”,开始运转、流行,我们甚至可以画出其轨迹,就像《易经》中的十二消息卦。“剥极而复,天行也”,“七日来复,天行也”,剥卦、复卦的《彖传》都讲“天行”,“天行”也是乾卦《大象传》的概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整个宇宙的日月星辰都有规范的运行轨迹、周期,那个现象就是“天行”,显现在外头。
人有人的行,天有天的行。自然现象的种种演变、运转,自强不息,就是“天行”,也是自然的运转规律,这种现象可以由观察得知其运行轨迹、规律。这些规律没有人能改变它,我们要“执天之行”,即一定要把天行的自然规律紧紧抓住。“执”,就是要抓紧,不能松掉。因为形势一定是按照规律演变,不能松脱,要执,要守,还要信受奉行。
“执天之行”前面为“观天之道”,天道是根本看不到的,要去体察,需要“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天之行”后面一定有“天之道”,一定有规律、道理,即变易、不易、简易的规律,要用观的功夫,就像“乾道变化”我们看不到。可是因为“乾道变化”,我们才看到“各正性命”;由“云行雨施”,我们就看到“品物流形”。所以,我们要通过变化去尝试观察、观想,去想天道是怎么回事。《老子》第一句就讲“道,可道,非常道”,可知,天道没有那么容易,不是掌握知识就能对应,也不是一般的世俗智慧能够体验、体证的。
如果能够“观天之道”,就会如《易经》观卦《彖传》所说的“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神”是动词,即把天道发挥得淋漓尽致,阴阳不测到最高境界。人去观天之神道,表现在可以看得到、体察到的现象——“四时不忒”,对春夏秋冬的观察精确到极点。
“观天之道”是第一步,“万物静观皆自得”,下面就要按照天行来决定我们人生的奋斗。“执天之行”,要谨守天道、天则来行事。人生就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这八个字,没有别的,真的是“尽矣”,人的成败、是非、祸福全在这其中。就像《易经》所说的,顺天之行,就能达到“大人”境界——“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先天”是反应快,但是仍然是用天道的必然规律,只是更早发现,后来应验了。“先天而天弗违”,因为天也是按照这一套,大人的高瞻远瞩也是按照这一套,只是比天还快,还没有任何征兆前就已经布好了局,最后形势发展确实也是如大人所料。要是稍微慢一点,至少也是“后天而奉天时”,看到时机来了,赶快抓住,按照自然的规律去理解、推导,思患预防,趋吉避凶。
所有的智慧就在“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这八个字。先观再行,“观”是思想观念,是观察的境界,先了解、认知,认知之后有心得,就按照心得、规律去行动。先知而后行,所以,“执天之行”的前面是“观天之道”。如果只有“观天之道”,没有“执天之行”,就没落实。知而不做,知而不行,都是空。
很多人对佛教的《心经》都会朗朗上口地背诵。《心经》就是先观而后行:第一句的第一个字就是“观”——“观自在菩萨”,而第二句第一个字就是“行”——“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时智慧之光就可以“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一点不容易,我们永远都做不到。五蕴都空,就不会有任何障碍,可以直探本源,能够帮助你度一切苦厄。要是还陷在“色、受、想、行、识”的五蕴之中,当然苦厄就不可能统统解脱。毕竟,有的苦厄你可以咬牙承受,有的苦厄就让你受不了了。这是因为陷在五蕴的假象中,所以要破五蕴之苦。也就是剥极而复的意思,把假象都剥光了,真相自然就呈现;要是没有剥光、剥净,还是不究竟,脱离不了苦厄。
先观而后行,人生就是这样,观了一定要记得行。没有行的观,不算数。如果没有观的行,就一天到晚乱来,缺乏正确观念的指导。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说得很圆融,没有说“观人之道,执人之行”,因为人有很多欠缺,有欲望、业障的羁绊,一天到晚犯错,一天到晚造业,只能往天道修正。整部《易经》也是在教我们“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没有别的,就这么做。
天道是最高的境界,天行是按照天道行事,除了天道、天行,还有天命。《易经》中的临卦讲天道,无妄卦讲天命。“大亨以正,天之命也”,是无妄卦;“大亨以正,天之道也”,是临卦。但是道比命大,临卦第二爻“咸临,吉无不利”,为什么可以随心所欲?因为它契合天道,不必去管天命,所以“未顺命也”,只需“咸临”无穷的创意。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我们也可以看成乾卦和坤卦。“乾以易知,坤以简能”,一个是知,一个是能;一个是正确的理解,一个是充分的实践。如果“观天之道”是属于乾卦“知”的境界,“执天之行”就是坤卦“能”的境界。有没有这个能耐,有没有这个耐心,“地势坤”,要接地气,要在广土众民中顺着现实的形势,把乾卦高高的理想落实,是最难的。“地势坤”的“势”,执力为“势”,落实确实需要力道。
(二)
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好,我们接着看《黄帝阴符经》的本文。下面的话,就很有叛逆性,跟过去中国的一些经典就不大一样,从反面讲。“天有五贼”,“贼”不是一个好字眼,但是在《阴符经》中,公然谈“贼”。“贼”有害的意思,像我们讲《易经》的教化,在《礼记·经解》就侃侃而谈要“洁净精微而不贼”,换句话说,有的人在洁净精微的修炼上走偏了,开始害人,开始有很多私欲的东西,结果走偏,害了易道,害了他自己,在这一过程当中也害到别人,这就叫贼。贼是有伤害性的,在自然的天道里面,这种具有伤害性的现象就有五种。
贼,懂得吸收外界的资源,是典型的损人利己,一个“偷”字直接把贼描画出来了。整个宇宙的生态循环,例如食物链就是贼:大鱼吃小鱼,就是贼小鱼;小鱼吃虾米,就是贼虾米;虾米没得吃了,就吃泥巴。大国吃小国,小国吃什么?一个一个欺负。所以,人会伤害人和自然,从外界摄取一些资源,造成外界原有资源的损失,然后自己得到滋养。《易经》中的颐卦,有老虎,有乌龟,老虎贼乌龟,谁叫它是老虎呢?老虎不吃乌龟,难道吃素?既然知道老虎吃乌龟,乌龟就要晓得趋吉避凶;而作为老虎,就要想尽办法吃到乌龟。(原文为:“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五贼”,即五种互相偷取,人家还没同意,就窃取人家的资源,变成滋养你的东西。这五贼到底是什么呢?后世有很多解释,但是谁也不知道作者到底讲的这五种贼到底是什么。像很多解释,说是贼命、贼物、贼时、贼功、贼神,这五贼真是如此吗?不一定。宋朝的朱熹虽然是儒家,但是他也很喜欢《阴符经》,他就把“五贼”跟中国传统的金、木、水、火、土这五行联系起来。五行也不是五种具体的东西,而是五种作用,即生、克。在《尚书》中五行就被简单地整理出来,说明在《尚书》之前,五行就在流行了。到后世,中国很多的理论几乎不可能脱离阴阳五行。五行生克,里面当然就有贼的现象,那么谁克你,你克谁,谁生你,谁又反克,这种现象是交错运作的,一定要搞清楚——“见之者昌”。至于所谓的“命、物、时、功、神”,我们且不管是从哪里来的,但是五行的共通性是非常大的,有其抽象性跟普遍性。在《阴符经》中,我们不是从谁造就谁来看,而是谁吸收谁,谁没经过对方的同意,就从别人那里夺取资源生存下去,这种不告而取,就是贼,就是偷、抢。小偷窃财,大盗盗国,有些人没那么大本事,还会欺名盗世。还有那些帝国主义国家,一直在盗、偷,不用坚船利炮打你,而是用经济控制你,用高科技窃听、控制你。你看,德国的默克尔生气了,因为美国老窃听她,她就宁愿跑到中国,和中国的领导人畅谈,把酒言欢。美国一天到晚都是在捣鬼,这些行为都是贼。所以,一定要从反方面看事情,“见之者昌”,要了解天地之间有生生克克的五种互相贼害,有时候造成伤害,不告而取。充分了解生克的关系,你就会成功,事业就会昌盛。如果不了解这些,你一进去,就被人家扒光了,所有的资源被人家偷了,还没法追究,因为都不知道谁下的手,完全没有反击能力。
这也是道家常用的方式,就如《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有五贼”,需要很冷静地去看这种资源借用,“见之者昌”,要是能够有真知灼见,就可以把里面的生生克克的现象都看清楚。人生的昌盛,就是因为了解了这些现象,不管是非常熟悉的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生克,或者是命、物、时、功、神,对这些现象心中一定要有数。社会是错综复杂的互动,就算你对人际交往没兴趣,人与大自然环境的天地、鬼神还是有互动。互动不好,就被伤害,有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所以,当然要了解,了解你自己,了解别人,了解这个天地世界。也就是说,不仅要知彼知己,还要知天知地、知鬼神。人生无时无刻不在跟天地人鬼神互动,互动关系是好、是坏、是伤害、是造就,一定要知道,这就是“见之者昌”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五贼在心”,心里始终有对五贼的了解。人生做事就是心中自有一个道道,有蓝图、勾画,才可以“施行于天”,在这个天地之间,把它施行出来。也就是说,“观天之道”,发现天里面就有五贼,然后了解、熟练,念兹在兹,在人生的奋斗中,处理好人际的互动、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就懂得“执天之行”,“施行于天”,根据你的智慧去面对复杂的天地人鬼神的关系。如果你练到《易经》中谦卦“谦,亨,有终”的境界,天地人鬼神都不会找你的麻烦。但是,如果你稍微有一点失去平衡,骄傲自大,就有可能失去一切,反被贼害。这就是“五贼在心,施行于天”的运用。如果能够这样子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很多事情就会迎刃而解。《庄子·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就是如此。对一切都胸有成竹,就算是杀牛,也可以运用到最高的境界。达此境界,怎会随随便便被人家击垮呢?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只要充分掌握主动性,天地间的千变万化都不在话下。形势要怎么变,环境要怎么变,都由你控制,就像“时乘六龙以御天”(《易经·乾卦·彖传》),也可以从你一生之中创生出来。一旦掌握变化,启动变化,“宇宙在乎手”,宇宙在你手中易如反掌。宇宙就是时空,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时空完全由你控制,翻手为云、覆手作雨,一切都在运筹帷幄之间。了解了变化,就是了解“六位时成”(《易经·乾卦·彖传》),位是空间,时是时空的关联性,宇宙是相关的,不是截然不相关的,完全可以主控。“宇宙在乎手”,说明你可以做那个看得见的手,也可以做那个看不见的手。“万化生乎身”也是如此,很多的局面、形势完全都是因为你造成的,因为你站在一个相当的高度,完全掌握了复杂的五贼现象。
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中,几个顶尖高手,就可以搞得武林大乱,也可以让武林大定。电影中东方不败有一句台词:“天下风云出我辈。”这就是“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不是这样吗?天下风云就是我们寥寥几个高手在操纵。但是,后面还有“一入江湖岁月催”,本来是美少年、美少女,现在都变成老头子、老太婆。一入江湖,的确很耗精力,岁月催人老,不服都不行。人有时候觉得自己虽然是高手,可是一卷到江湖里面,也没办法,到时候要归隐也不行,所以东方不败最后也感慨:“皇图霸业笑谈中,不胜人生一场醉。”可见,初入江湖,可能会对霸业很着迷,要做天下第一人,要创一个大门派,后来发现其实也没什么,“不胜人生一场醉”。所谓的皇图霸业,到头来还不如喝一场酒来得过瘾。
北宋易学家邵雍有一句诗称“帝皇王霸大铺张”,这种气势也是“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我们不讲“帝皇王霸大铺张”,就讲那个气势,这个不容易。历史上有两个帝王,一个刘邦,一个朱元璋,他们的事业没人做得来。虽然他们诛功臣,朱元璋比刘邦还狠,但是他们的长处你办得到吗?他们杀的人,真的是统统不该杀的吗?很难讲。明太祖朱元璋无中生有,闯荡了一辈子,杀了无数个人,很多身后的事情他还是没有办法控制。人怎么算都不如老天算,所以他安排长子接班,结果长子死,安排长孙,长孙被干掉。他留下遗训,不要用宦官,结果后世诸皇拼命用宦官。可见,人能够控制什么?朱元璋活着的时候,没有人斗得过他,每个人都不敢动,虽然这些人在某些方面是有霸道意味的。朱元璋至少也是“时乘六龙以御天”,其领导统御不是被动挨打,而是掌控形势的,“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万物皆备于我,站在中枢的位置上,睥睨天下。为什么能够办得到?就是因为彻底了解“天有五贼”,加上“见之者昌”,所以气势饱满,几乎目空一切,可以充分掌握领导统御的积极主动权,成就就不得了。
(三)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性,人也”,《中庸》第一句话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是顺着天命的顺序去做,率性就合乎道,要是违反天命自然的本性,就不是道。所以《易经》才会说“苦节不可贞”(《易经·节卦》),当然纵欲也不行。“天性,人也”,人也是自然的,人不可能违反天性,人活天道,在天行中。宇宙日月星辰是天行;我们的内心,我们体内的气血运行,身心的平衡,则是天性。天性是人也,人就很尊贵,人是有天命的,人的作为顺着天性,可以实现高贵的天道。所以,人都有天性,佛教讲人有自性,有佛性,儒家讲人有良知良能。“天性,人也”,这一点看来不必怀疑,小孩子一生出来就“元亨利贞”,过了一个月,“元”就没有了,就“亨利贞”了,需要发蒙,但是一定是来自天性的,只是“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易经·乾卦·彖传》),所以到启蒙的时候,就要记得“蒙以养正”(《易经·蒙卦·彖传》),要把它恢复。从天贯到人,人就负有天命、天性。
“人心,机也”,人生成败的关键就在心,不在其他。心主导一切,心决定一切。人心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有时每一个刹那都在变,那叫机。我们平常说某人心机好深,有城府,就是如此。有时人的起心动念,一天不知道上天堂、下地狱多少次,有时是天地之心,有时候就起一些贪欲的想法,就变成了明夷(黑暗)之心。“人心,机也”,人心变,机就出来了。人的起心动念,第一念可能是正确的,发善心;第二念就可能有自私自利的想法,不是善心了。就像《易经》中的无妄卦从第二爻就开始走偏了,无妄之灾、无妄之疾接踵而来。这就是机,片刻都不停,每一刹那都在变。机一旦起来,就决定了后面的势,机顺着后面的势,就会发展成一个状况。像履霜就变坚冰,潜龙就变飞龙,所以要掌握人心,因为人心时时都在变的。但是,人心真能够掌握吗?很难。“人心,机也”,永远要跟上,永远要察机,知机察微。有时候一个眼神,我们就可以发现自己的讲话别人根本没有听,他心中可能在想别的,不知道在动什么鬼脑筋,那时我们就要注意了。
人心千变万化,知人知面不知心,那你怎么能掌握到人心的变化呢?《易经·系辞传》说“枢机之发,荣辱之主”,要知机应变,随机变化,当机立断,见机而作。人心机动的变化,前念、后念截然不同,决定他最后如何做事。人与人彼此的互动较量,胜负、吉凶、输赢、成败的结果就是这么来的。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所以最值得注意的是人心,这一点可以说直接受《易经》的影响。《易经》下经第一卦咸卦就讲人心,有人心才会感,“感而遂通”,“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等等。可是,咸卦的心是无形无象的,什么时候感,自己都不知道,有时突然发作,自己都不知道脾气从哪里来,其实原来早就种下了。“咸”是无心之感,无心之感最自然,没有做作。有心的就是恒卦,要费心经营长久。这就是从无心到有心。另外,我们发现在咸卦中,《大象传》说“君子以虚受人”,意思是说人要虚心,心得放空。《老子》称“致虚极,守静笃”,这样才能“观复”。在《易经》同人卦就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人卦第五爻“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也提到了人心。人心的重要性随处可见。
可见,“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真要了解天,要从人来了解;真要了解人,要从心来看。那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说明不能偏离天道,如果偏离,就算你暂时成功,将来还是垮。“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在我们人生行事中,一定要建立一个依循的天道,按照天道、天命、天性来行人事,这样就能够定人。人生就可以安身立命,取得不错的根基以立身行事。我们如果不“立天之道”,也不去“观天之道”,我们在人间世是站不住脚的。就像恒卦那样任凭雷风动荡,都“立不易方”,这是一日心为恒,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尚书》)那样练出来的。一日心为恒,有了一日心,日积月累就有亘古心。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恒”的解释说:“恒,常也。从心从舟,在二之间上下。心以舟施,恒也。”也就是说,人的心像一艘小船,在此岸、彼岸渡来渡去。恒如心舟,在两岸飘来飘去。可见,人生要定得下来,一定要立天道,不能立魔道。
(四)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人的起心动念,到后来会有好结果的很少,因为要修得成功不容易,有些人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正道。如今这个世界,业障其实蛮深的,大家在不停地斗,破坏环境,破坏自然,就像佛教讲的末法时期、忧患乱世,天地人鬼神的关系全乱了,所以杀机就出来了。前面讲“贼”,这里讲“杀”,这就是“天发杀机”,后面还有“地发杀机”、“人发杀机”,而且天地人还会合发杀机,造成整体环境的大变化,产生大浩劫。
其实“天发杀机”之前一定是含蕴很久,潜伏到时机成熟才发生的。《易经》的坤卦第三爻属于人位,它就说“含章可贞,以时发也”,还有姤卦陨石撞地球一样的大毁灭,也是“以杞包瓜,含章”,外面都看不出来,突然之间就爆发了。在发之前是含的,就像箭要射出去之前,一定有准备的工夫,一旦发出去,就决定了结果。酝酿很久,杀机就含蕴很久,有时借着天灾人祸,借着重大的事件就发出来了。发之前一定含蕴很久很久,只看你有没有观察到。
“移星易宿”,讲得非常夸张,原本在夜空中应该有固定位置的整个星宿,好像都会换位置,这就代表剧烈的变化,影响了整个宇宙。天所发的大杀机,对人来说,自然不可能抵挡。这样的杀机就连星宿的位置都会转移变化,何况人呢?这样的状况在整个宇宙中应该是有的,像星星的诞生,星星的爆炸灭亡,要知道星球也有生老病死的,有时候就会出现大状况。从我们的肉眼所看到的星空,像北极星,与孔子那时的北极相比,位置可能都不一样,因为经过几千年,它真的会换位置。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未必是神话,《易经》中杀机很盛的卦,都可以抖出一箩筐。第一个马上想到的是噬嗑卦,六个爻就有三个爻是“灭”,四个爻是“噬”;第二个想到的是剥卦,也是灭灭不绝,刀兵相见;第三个则是大过卦和坎卦,这些卦都有重重杀机。而且“天发杀机”之前,也是像噬嗑卦之后的贲卦一样,含藏得很好。噬嗑不止是地球上的丛林法则,也是宇宙的丛林法则,大星星会吃小星星,宇宙星球中有黑洞,虽然时间长,最后可能爆炸或者被大的星系并吞。可是外人看起来,星空好漂亮,那就是贲卦的掩饰。所以,每一个很漂亮的背景后,都在进行着杀戮的动作。
“地发杀机”,大地的杀机,我们的经验就是地震、海啸。“龙蛇起陆”,龙蛇本来应该在地底下的,可是“潜龙”变“见龙”,甚至变“跃龙”、“飞龙”,那就糟糕了。龙蛇一般潜藏在地底或者渊底,一旦出来兴风作浪,肆虐大地,就代表环境已经没有办法把它们压住。“地发杀机,龙蛇起陆”,这个很惊人的意象,也不见得不可能。因为“地发杀机”,蛰藏的龙蛇就有机会了,它们就破地而出,开始肆虐。那种巨大的山崩地震,真的很恐怖,潜藏在地底、海底的都跑出来了。其实“地发杀机”也是有征兆的,就像大地震之前,总有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出现在动物界或自然环境中。动物比我们的感应要灵敏,它感觉到快要地震了,我们却还在睡觉。“地发杀机”,一瞬间爆发,而“龙蛇起陆”就是一个征兆,这样的灾难人类是很难预防的。
看起来,天灾已经很可怕了,下面的人祸可能更可怕。尤其是人类在科技进步之后,发明那些可以把地球毁灭多少次的核武器。战争、斗争、大规模的毁灭性的武器就是“人发杀机”,人的杀机也是起心动念,因为“人心,机也”,一些大国的领袖,一些军火商,都有可能是“人发杀机”,结果就是“天地反覆”,造成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人的杀机可以对环境造成剧烈的反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有很多人就死于毒气等化学武器,实在是残忍,不管是同盟国,还是协约国,很多的化学专家在所谓的爱国主义热情中,都研究毒气等化学武器,结果对人和环境的毁灭更厉害。现代战争中禁止用毒气了,但是比毒气更可怕的核武器,则可以把整个地球给毁灭掉。
“人发杀机”,就“天地反覆”,绝对可能。在《黄帝阴符经》的时代,人没有这么厉害的武器可以破坏环境,造成这么大的生态反转,没有那么多的遗毒。美国在越战的时候,很多武器的遗毒,几十年都没有办法消除,日本的广岛、长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住人。这种“天地反覆”使整个环境都变了,其实也告诉我们,天地人有非常深刻的错综的互动关系,所以,我们看事情一定要平衡天地人鬼神。要知道,“满招损,谦受益”,如果你的实力强,那就有破坏环境的能力,但是环境一旦破坏了,反过来人也就会倒霉,所以要谦,不要自大。
“人发杀机”的“机”,有时候只是某一个重要人物,可能是希特勒,可能是成吉思汗,他们的一个想法就会造成天翻地覆的后果,整个稳定的结构就变了,变了之后就回不去了。“人发杀机”是跟“人心,机也”来的,所以很可怕,有时是杀人,有时是自杀,有时是无妄之疾。选择自己结束,就是一个起心动念,就是那一瞬间,天地就反覆。另外,“天地反覆”也有革命的象,例如改朝换代。毛泽东在解放军攻下南京城的时候,写下一首有名的诗: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意思是说国民党被打败了,解放军进入南京。“虎踞龙盘今胜昔”,南京城是虎踞龙盘,认为可以超越古人,“天翻地覆慨而慷”,是不是翻天覆地?这就是人的雄心、人的霸气。
人的正面情绪发动,可以改朝换代,但负面情绪一旦发了杀机,就会导致人祸连连。据保守估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伤亡就有九千多万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两三倍,一战是壕沟战、毒气战,大概死了三千万人。二战死得最多是哪一国的人?不是我们中国人,中国人也是死得比较多的,一两千万,因为在我们国土上打仗。苏联人死得最多,大概占一半,因为纳粹几百万大军去打苏联,死伤特别多。美国人一定死得最少。南京大屠杀,一杀就三十几万,所以如果在自己国土上发生战争,你就认倒霉吧。苏联那么大一块土地,差一点没有守住。我们从小看到的那些西方的战争片,都没有说苏联死多少人,不说我们中国牺牲很多人,其实他们那些国家死的人数根本很有限。诺曼底登陆死伤那么多人,贡献就在于把纳粹几百万的兵锁在那里。中国死这么多人,日本几百万兵就不能到别的地方去。
“天人合发”就是天灾人祸并至。就像《易经》复卦的上爻所说的“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可谓灾祸频仍。天灾人祸合发,以致“万化定基”,也就是说我们生活的环境、生活的国际空间、生活的世界局势变成一个新的样貌,就是天人合发杀机的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世界,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绝对不一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也肯定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不一样。很多东西都是一样,“9·11事件”之后的世界跟“9·11事件”之前也不一样。这就叫“万化定基”。虽然中间是灭,灭了之后还有生;虽然有杀,杀了之后还有一个新的风貌。都是革故鼎新,是突然爆发的灾眚之后决定的。
“天人合发,万化定基”,这一句话耐人寻味,人在这里面占非常重要的地位,虽然是天灾人祸并至,但不一定不好。因为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如果没有剥,就没有复。这就是新陈代谢、剥极而复,几乎是任何一个生态都存在的事实。换句话说,包括我们的起心动念,我们的身体,每一刹那都有东西在剥,每一刹那都有东西在复。把这个放大的话,宇宙的沧海桑田没什么好奇怪的,原先在海底的突然翻上来“龙蛇起陆”,变成了高山,原来的高山沉到了海底,是很正常的。我们说地震很正常,不震才奇怪,不然永远没有办法平衡。就一个长距离、远而大的整体观念来讲,“天人合发”是杀机,可是给新世界的形貌定了基调——“万化定基”,所以人不能老是回顾过去,要往未来看。《易经》中的姤卦“有陨自天”看起来是杀机,可是“天地相遇,品物咸章”。陨石撞下来是毁掉一些东西,但又给新的东西打好了基础。恐龙灭亡了,其他的物种才有可能再往前演化。很多臃肿的企业没有办法生存,倒了,对企业来讲是悲剧,但又有新的产业出来,那就是生机。
产业是如此,王朝是如此,人的一生也是如此。在不期而遇的时间爆发,爆发之后,几家欢乐几家愁,一定有很多东西毁灭掉,但是毁灭之后的清场,又让很多新的东西有生的机会。灭的另外一面就是生,也就是革故鼎新。可见,“天人合发,万化定基”是《阴符经》超人的智慧,它不认为杀机和贼就是坏的。有杀就有生,《庄子》里面庖丁解牛明明是在杀生,可是它是借着杀生在讲养生的道理。也就是说,怎么来的怎么去,怎么死的怎么生,怎么生的怎么死。
正是因为这个观点,我常常讲所谓的世界浩劫、世界末日,那是西方宗教的想法。中国的《易经》没有末世的观点,六十四卦中,第六十三卦既济卦短暂的成功之后是第六十四卦未济卦的终而复始,永远生生不息,任何一个东西都不会毁灭殆尽。即使是如离卦突如其来的灾难,后面还有“王用出征”的重建。通常任何宗教或者是宗教意味比较浓的,一定要讲末世,因为有末世才有救赎,有救赎才有专业修行的人,这样才有市场,对于一般的愚夫愚妇当然就是威胁加利诱,天堂跟地狱,信我的就得救,不然就准备毁灭。末世的观点是宗教的特性,不然有谁信呢?比如《圣经》里面那几个罪恶之城整个毁掉,而《易经》中没有,“生生之谓易”,所以中国没有大量宗教产生的土壤,因为不需要末世,也不认为有末世。再大的浩劫都会过去,即使是“天人合发”的杀机,充满着多大的毁灭的能量,也是“万化定基”。也就是说,中国人的思想里有忧患,没有末世,永远有新的开始,毁灭的另外一面是创造,这个世界仍然会继续走下去。
(五)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每一个人的根器不同,这是没有办法的,有些人生性比较灵巧,有些人就比较笨拙,一定是形形色色的,但是,不管是聪明巧智的,还是笨拙的,都要懂得伏藏。也就是说,人要借助后天的修行降伏妄念,绝对不能纵欲,要节制与生俱来的种种欲望,饮食男女、名闻利养,统统在内。不能因为有欲望,就完全不保留,完全发出来,那一定是天下大乱的天人合发杀机。人的后天修行就是要惩忿窒欲、止欲修行,要把这些欲望藏得很深,克制伏藏。不管你是巧的还是拙的,是智的还是愚的,一定有欲望。嗜欲深者天机浅,不能够毫无保留地发泄欲望,要把它隐伏起来,降伏自己内心不当的欲望,不然大家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这个世界就太可怕了。所以,性虽然有巧拙的不同,但是巧也好,拙也好,智也好,愚也好,都得有后天的修炼,就是尽可能地像《易经》中的损卦、艮卦、节卦,要惩忿窒欲、止欲修行、节制自己,不这样的话,世界就不可收拾。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像巽卦之伏,八卦中的巽卦隐藏得很深,巽卦的另外一面是兑卦,即完全表露了出来。兑卦有毁折之象,因为爱说,不慎言语,故易引来杀身之祸。巽是能够潜伏,并不代表没有,而是有效地控制,就如《中庸》所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不管你有哪一种法门,都是在做伏藏的动作。人有很多的野心,“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易经·颐卦》),那是台面化,而有些东西是潜龙的状态,哪一天潜龙变成见龙,就不一样了,龙蛇就起陆。“藏”有坤卦的概念,“伏”是巽卦的概念。从后天修炼来讲,这就叫“神仙抱一演道”,得贞一。天得一,地得一,王侯得一以为天下贞,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不管你是巧还是拙,都可以伏藏。伏藏就是用了固守正道的贞,守得住,不乱来,“非礼弗履”(《易经·大壮卦》)。“贞”,不是一味地压抑,而是适可而止、恰到好处,不是节卦的“苦节不可贞”,而是要适度节制自己的嗜欲。
下面就讲得更具体了:“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人的潜伏的欲望,有几个关键的资源出入口,叫“九窍”。“九窍”是单属人的特点,包括人面部的七窍——双耳、双鼻孔、双眼、一口,加上下体的“水道”和“谷道”,即前阴、肛门。九窍处理不好,不懂得慎言语、节饮食,要出大问题,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天有五贼”,讲“天发杀机”,讲“九窍之邪”,给我们人生带来很多无穷烦恼的就跟窍有关。所以《老子》就讲“塞其兑”,要把兑的窍塞起来。“九窍之邪”,可以很邪很邪,“在乎三要”,九窍里面还有更重要的,哪三要呢?耳朵、眼睛,还有口。九窍里面最要命的是耳、目、口。讲耳目口就不考虑我们的下半身,下半身可能是听命令的,因为看到了,才想要,看到想要的东西,别的东西都看不到了。换句话说,眼不见则心不烦,眼见就麻烦了。然后是听到了,听到不该听的。还有嘴巴,要吃要说,管不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这是重点中的重点,要把守好。“可以动静”,耳、目、口是九窍邪的出入口,管不好不行,那个地方的一张一合就决定动静。“三要”清净了,就不会受负面的干扰,就能够让你好好地看,好好地观,好好地说,动静皆如,没有问题。
(六)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火生于木”,从这一点看,前面的“五贼”,说是五行生克是有一点道理的,因为这句话讲的就是火跟木生克的关系。我们要钻木取火,用木材才能生出火来,可是火如果一烧大,木头就没了,这就叫“祸发必克”。所以,有时候要小心火,就像养老鼠要小心咬布袋,免得最后反噬一口。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都有起因。对于所有事物的生克关系,我们要充分了解,五贼必有复杂的循环,就如五行无常胜。每一个动作,都不简单。我把木材准备好,要生出火来,火势要是失控呢?不但是木材,连房子都可能被烧掉了,这就是“祸发必克”。前面是生,后面变成了克,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而且到那个时候,一旦失控,根本就逃不掉,一切都焚烧殆尽。可见,“火生于木”,要在有效的控管范围内,火可以取暖,可以照明,可以烹饪,一旦失控,就不得了,就会有离卦第四爻“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的灾难,再不然就像旅卦的“山上有火”,“鸟焚其巢,旅焚其次”,一切都付诸一炬。在《易经》里面,火的可怕,常常是变成浩劫式的灾难,就是因为不小心,刚开始根本就是日常生活需要的取火、烹饪,结果一不注意,任何一个可能是正面的“生”的东西,后来都变成毁灭的“克”。所以,要注意适量的关系,要注意生克的分量,还有周边的条件。换句话说,“火生于木”,是每个人大概都要做的事情,但是到最后发现“祸发必克”,如果失控,一定会受到重大的损伤。本来想创造的,结果变成毁灭。
下面就做一个类比了。“奸生于国”,奸是国家养出来的,《中庸》云:“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奸生于国,时动必溃”,对于那种养奸的人,他觉得没有关系,等到养大了,就像寄生虫、传染病,最后它会让你全局溃烂,等到时间到了——“时动”,整个被寄生的体就崩溃,而且是“必”——绝对的,不要不相信。这就是坤卦初爻“履霜,坚冰至”,霜到最后变成坚冰的时候就是“时动必溃”,结果导致上爻的“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所以在“履霜”之初就要注意,一旦到“坚冰”的时候,就没有办法防范了。本来是一个正面的东西,失控之后变成一个负面的东西,结果导致亡国灭家,这也是人类历史上常有的悲剧。
我们对事情的两面性一定要了解清楚,就如太极图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转阳、阳极转阴。这些事情一定要了解,了解之后要很冷静地思考,也就是修炼了,修炼得不错,可以成为圣人。这就是“知之修炼,谓之圣人”。完全了解前面讲的“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不要养奸,不要随便点火,这些事情彻底了解了,冷静地修炼,修得不错了,就是圣人。
从上篇来看,整个宇宙人生充满了危机,隐藏着毁灭的因子,以致不可收拾的突如其来的大祸患,所以我们要有先见之明,要见机早,早一点把危机化解掉,这完全是《易传》《老子》的思维。
只有圣人,在面对天地大宇宙、人生小宇宙的恐怖和颠倒梦想时,才不会后退、厌世,反而是积极勇敢地面对,修炼成百炼金刚,去解决问题。圣人在《易经》里面是“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面对任何事物的吉,要想到其凶;面对成功,要想到失败;“既济”要想到“未济”。人就修炼这些,不要逃避,而是勇敢地面对。“知之修炼,谓之圣人”,对上篇做了一个总结。人生要修炼的东西太多,面对很多的不完美,面对很多的痛苦,面对很多的灾难,最后还是要修炼。不管你是巧性,是拙性,可以伏,可以藏,人世间的种种色相,后面都是争斗,要懂得用智慧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