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08400000014

第14章 咸卦六爻详述

咸卦六爻爻际关系

我们在细解爻辞之前,先把咸卦六个爻的承乘应与的关系交代一下。“初六”跟“九四”是相应与的,水乳交融。“六二”跟“九五”中正相应与,堪称天作之合的绝配。“九三”跟“上六”也是相应与。咸卦整个爻辞考虑了错综复杂的应与的关系,而且是最主要的。应与关系最重要,正如咸卦中少男少女吸引力最强,所以我在阐述的时候可能会照“初六”、“九四”这一对“感之初”先讲,然后是“六二”、“九五”的“感之中”,“九三”、“上六”的“感之末”。然而爻辞写出来,不完全是受到相应与的对象写出来的,而是吸引力,因为还会受到临近爻的承乘关系的影响。

“承乘应与”远近相取、爱恶相攻、情伪相感,来决定每一个爻本身条件各方面动情的情形,决定它会受到什么干扰,应该怎样做才应付得最好,不至于痛苦而受到伤害。像“九三”跟“六二”是阴承阳、柔承刚,最吸引“九三”的是“上六”,可是“六二”跟“九三”又有瓜葛,因为这么近,分不开,这就构成一个三角关系,取舍就很难,是顾近的还是顾远的,是顾“承乘”还是顾“应与”,或者希望两全?两全当然很难,那就是如今流行的说法——“劈腿”。

“九五”贵为领导人,也是很苦,它最投契的是“六二”,可是问题是有一个“上六”,“上六”就是君侧,那是最不可测的因素,而且阴乘阳、柔乘刚,关系不正常。在《易经》中上卦为兑的,都代表高层人物私领域的感情世界。第五爻是中正,上卦是兑,可是“上六”偏偏跟“九五”的关系不可透光、不可明说,很暧昧,这个关系就会严重影响到“九五”的领导威信。我们看上经中有“泽雷随”、“泽风大过”,还有六个卦都在下经,一个是兑卦,还有“泽山咸”、“泽地萃”、“泽火革”、“泽水困”、“泽天夬”,都有共通性,都是“九五”深受“上六”阴乘阳、柔乘刚这一不正常关系的影响,以致感情蒙蔽理智,连贵为领导人都不例外。其实领导人也是人啊,你以为他无情?一般人认为,领导人要作决策,要尽量做到冷静客观,不能受情的干扰。可是他怎么可能没有情?有情,他的情不能曝光,所以他那丰沛的感情就另外有一个出路,常常就在“上六”,这就常常构成一个不安的因素。所以“九五”虽然跟“六二”是正应,可是又会受到“上六”负面的干扰。同样相对于“六二”也是,它应该跟“九五”相应与,但是跟“九三”有瓜葛,所以这种交互关系就造成了咸卦六个爻实际操作起来的复杂性,承乘应与,远近相取,真的假的、正面的负面的,皆交杂其中。

如果我们还是以相应与来看,“初六”跟“九四”这一对少男少女刚开始,“初六”跟“九四”这一对会不会有好结果?如果咸卦动了初爻,是行动,第四爻也动了,是心动,但是心动不如行动,在一个竞争的世界中,“九四”起心动念,“初六”想清楚了付诸行动,两个爻都动了,心动、行动知行合一,就变成了既济卦,生米终于煮成了熟饭。所以咸卦中的人不要空想,要懂得实践。第四爻如果单爻变,就有可能变成空想,因为爻变是蹇卦,寸步难行,什么事情也没做成,所以一定要贯彻到“初六”的行动,心行合一、言行合一,想到就做到,就能够成功,从修行上来讲就是证得般若波罗蜜。

但是初爻的行动,如果缺乏第四爻正确思想的领导,则是盲动。“初六”如果光行动,爻变是什么卦?革卦,是天翻地覆的革命。革卦则需要非常健全的理论思想作指导,不然会很糟糕。还有,“初六”是咸卦第一爻,如果脚痒了想动,不管动不动得成,实际上这个世界已经在变,因为人刚开始有感的时候,慢慢会成长,接下来就是挡都挡不住,蔚为风潮。所以说咸卦初爻时男女特别投契。

从爻变的观点看,初爻跟四爻是可能有好结果的。二爻跟五爻呢?如果两爻变,你有心,我也有意,不管别人的干扰,双爻动是恒卦,就是结为夫妇。这是因为二爻、五爻中正相应与,没有什么太大问题,郎才女貌顺理成章就结为夫妇。这个卦象我们常常碰到,如果我们在企业面临竞争者,占到咸卦二爻、五爻动,是大有可为的。因为会变成恒卦,就代表会结果,所以二爻、五爻齐变应该是比初爻、四爻齐变既济卦还好。

最糟糕的是,一对少男少女的感情,可偏偏又是最激烈的感情,三爻、上爻就是如此。“九三”就是下卦艮主要的爻,又是过刚不中,拼命三郎,非常容易动情。“上六”爻则是上卦兑卦中色相完美,又能说会道。少男少女的特性就表现在“九三”跟“上六”这一对感情很激烈的爻,这种热情的爆发就很可怕,是所谓的天雷勾动地火。天雷勾动地火这种热情结果是什么?否卦。热情很难持久,涨得那么满能够长久吗?一旦水落石出,结果是否,根本不能结合,只是一时的激情而已。不像二爻、五爻都有一定的内敛功夫,很节制,它们反而能够长久。三爻、上爻是不顾一切的激情,结果是否,“否之匪人”,完全不通气,否到地狱去了。

像胡兰成跟张爱玲的感情,即所谓的张胡恋到底是什么?就是咸卦三爻跟上爻,而且点到第三爻,第三爻之所以情狂,因为爻变是萃卦,对象太精彩了,惊才绝艳,但是结果是什么?对象是第六爻,不负责任,口里说爱你,爱到一半就跑了。为什么说咸卦上爻爱到一半就跑了?咸卦第六爻爻变是遁卦,全凭一张嘴,讲完之后就跑了。三爻这么投入,第六爻说爱你、爱你,买了飞机票就跑了,结果就是否。所以反而没有好结果,当然就没有办法团圆了,你就是写出《小团圆》也没有用。

咸卦“九四”的不言之象——心感无咸

有心为“感”,无心为“咸”。“咸”则更纯粹,全心全意,没有一点折扣、瑕疵,最纯粹的状况就像天池。我们通常有心一点就是感,如果心再多一点就是憾,太多心了就成憾。有心本已经是感了,落入了下乘,再多心那就遗憾,就像兑卦一样,它没有竖心旁,也没有言字旁,什么都没有。无心之兑就是兑卦的境界;无言之说,更是如此,像佛祖拈花微笑就产生法喜,那也是兑卦的境界,是最纯粹的境界。无心之咸就是不言之象,不在乎你说了什么,而在乎你真正是什么。

咸卦六爻是针对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所象征的时位而有所感。初爻“咸其拇”,“其”就是你的,不是别人的,而是自己有所感,“拇”是指脚的大拇趾;二爻“咸其腓”,“腓”是小腿肚;三爻“咸其股”,“股”就是大腿;第五爻“咸其脢”,“脢”是后背;第六爻“咸其辅、颊、舌”,分别指牙床、脸颊、舌头。那第四爻呢?不言“咸”,而且在《系辞传》中,这个爻孔老夫子特别重视。

第四爻的爻辞有不言之象,因为咸卦谈的是心,而心是无定在,无所不在,无形无相,既不是心脏,也不是脑袋。不言咸,不言感,不言情,没有固定的所在让你去“感”去“咸”,也就是说,第四爻是我们在处理肉身的时候,要考虑身、心之间的关系,身心相感,有时候你身体的疼痛,检查不出原因,就跟你的心有关。心情不好,有时就是肉体某些地方有状况,疲劳或者是疲倦,造成心情暴躁易怒,所以身心也是交感的,绝对不是截然分开的。第四爻特别凸显心的感,因为没有定在,所以特别难。不像上爻,口感特别好,是兑卦的开口,特别爱表现,口若悬河,所以它的感是希望用讲话去打动人,甜言蜜语,骗死人不偿命。

初爻:先知先觉

初六。咸其拇。

《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我们现在进入具体的爻。先看初爻:“咸其拇。”爻辞就三个字,没有讲吉凶。《易经》凡是爻辞不明言吉凶的,都是吉凶未定,看人的修为、智慧而定,但是这种反应绝对存在。像否卦第三爻“包羞”,“包羞”也不一定坏,“忍辱包羞是男儿,卷土重来未可知”,像比卦“比之匪人”,一天到晚跟匪人打交道,可以增长你的生命历练。随卦第二爻“系小子,失丈夫”,没有讲吉凶,没有价值判断,其实都不一定,看人而言,可吉可凶,并没有严格的批判。人的创造力、主观能动性,在爻辞不明言吉凶的时候,还有斟酌考量的空间。“咸其拇”也是,毕竟它是下经第一爻,自然而然有的感情、冲动,于是脚的大拇趾就痒了,想行动了,这有什么罪呢?当然,也要看对象,如果造成“初六”想动的是第四爻,于是轻举妄动,这一动,就会造成联动效应。脚有五趾,为什么是脚拇趾先动呢?因为它是领先的,这也代表在咸卦的感是细腻的,会细腻到五个脚趾头的感觉都不一样,大拇趾带头动,先知、先觉、先感。《易经》通常是知机应变,“机”就如同有些人看到霜就想到冰,而有些人看到霜啥也想不起来。所以大拇趾可以说是时代的先锋,特别敏感,它在最前面,嗅到某种敏感的气息,马上就想动了,然后那些后知后觉的才跟着动。

最敏感的先端,就是“咸其拇”,哪里说一定坏呢?像艮卦第一爻叫“艮其趾”,它就对五个脚趾头一视同仁。在感的方面每一个人都不一样,一定要分大拇趾;可是在艮的时候,要止欲修行,不能针对大拇趾设计一套,再针对其他脚趾各设计一套修炼的法门,只要一套“艮其趾”这个法门,就通用于五个脚趾头,统统遵守戒律。要管的时候一套药方管全部。所以咸卦“初六”叫“咸其拇”,不叫“咸其趾”,因为每个趾头都不一样,怎么可以说“咸其趾”?

《象传》说:“咸其拇,志在外也。”既然爻变是革卦,呈现天翻地覆的变化,整个心中的主宰,心中所想的完全受了外卦“九四”的影响,隔着三个爻就想跑过去,这就是“志在外”,想要往外发展。

四爻:切勿意乱情迷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象》曰: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

第四爻首先就是“贞吉,悔亡”,因为它本身不正,阳居阴位,这是第一;第二,它没有调到最好的状态,要正心诚意,才可能有好结果,心这么乱是不行的。像《诗经》里面说,看到了心上人,就辗转反侧,晚上也睡不着觉,就是这个爻的境界。所以不要苦思乱想,先要把心定住,爻辞就先叫你正心诚意,先“贞”,定住你的内心,懊恼才会消失。不然你就会有很多状况,留下诸多事后的悔恨。如果心中念头太多,就要事先防范,让悔恨得以消亡。那么,应该怎样事先控制自己不至于心乱如麻、意乱情迷呢?固守正道,把心定住,面对这些杂念不轻举妄动,可能产生的悔就处理掉。“贞吉”就是“正心诚意”,把心先定下来,为什么要定下来呢?就是《象传》说的“未感害也”,不会受到心思太乱的伤害。

因为“贞”,使你的心思在非常乱的情况下定住,接下来就很精彩了:“憧憧往来,朋从尔思。”童心为“憧”,小孩子的心思绝对不会长期关注一件事,这一点谁都知道,他的注意力会经常转移,所以带小孩子很困难就是如此;然后小孩遥想未来就是憧憬未来,那是一下“往”一下“来”,根本就不定的,他不需要负成人社会要有的责任,所以他随便想。像我们小时候都是“憧憧往来”,虽然那个想法不可能实现,但是可以憧憬,不需要为这些想法负责任。我们人生有很多狂想曲,都不见得能实现,这也是“憧憧往来”。这辈子我们心中不是都充满了这种念头吗?

“朋从尔思”,“从”是被动,不是心中有主,“朋”就是外面的诱惑,朋友这么一喊,就跟着去了,完全没有主宰。“尔思”,然后你的思维也会影响外面的朋友,所以都是心乱如麻的象。在这种情况下,《象传》就是“未光大也”,不能“含弘光大”。

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朋从尔思”的“朋”就是“九四”跟“初六”的关系,互相牵引、互相影响、互为主从。“九四”是阳爻,“初六”是阴爻,“九四”心中乱想,“初六”就随着“九四”的想法而行动,因为心动所以行动。如果人是以思维为主,然后根据想法去做,就叫“从”,这就是阳主阴从。对“九四”来讲,“尔思”,随便你怎么想,“初六”都会随着你的想而动,就像难舍难分的两个人的关系。我们在坤卦中就讲过,阴阳合为朋,这可以用来强调“九四”跟“初六”的联动关系,“九四”的念头一动,“初六”就得跟从。可是,如果“九四”这边光想,只是单相思,还没有真正和“初六”结为连理时,那样的情境就很苦,也是心思不定的象。

“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这句话大家都有经验,有时候得失心大的时候,一下子飘得好高,一下子又好低,像一个傻子一样。得失心太重,太想要,不一定能得到,那就很苦。正所谓佛家的“求不得苦”,所有这些“憧憧往来”不能够“光大”的现象,极可能会爻变为蹇卦,变得人生多艰,寸步难行,好像得了关节炎、风湿症一样。所以针对“憧憧往来,朋从而思”的这种得失心重、心乱如麻、意乱情迷的现象,要借着“贞吉悔亡”,来对症下药。“贞吉”是先下药,为了“悔亡”,悔从哪里来呢?就从“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这里来。就像我每天晚上老做梦,真的是与生俱来,这大概有很多前世的冤孽,思虑过多,所以要镇定,要打坐。这就需要“贞吉,悔亡”,就不会受这种思虑过度的伤害。

法自然、正思维、重实践

《系辞传》中,孔子太重视这个爻了,他用很长的篇幅阐述了这一爻: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人就是会思想,有感情、有感受,如何让自己的所思、所感是正面的发挥,而不是负面的拖累?孔子的这一大段就是回答,而这一大段文字其实只有九个字就可以概括。第一是“法自然”,尽量地效法自然现象的往来,像春去秋来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第二是“正思维”,人一定会思维,随时起心动念,每一个刹那都不知道想到哪里去了,“正”就是使思维不会斜,尽量让我们的思维纯正,所以“贞吉,悔亡”。第三是“重实践”,一定要跟“咸其拇”那个强大的行动力配合起来,想到就做,不要老在那边想,一点也不做。做了就是“既济”,不做就是“蹇”,没有行动力。“既济”就是依靠“咸其拇”,“法自然、正思维、重实践”,做到了。中国的实学(实体还用之学,起于北宋,盛于明清之际)都是要讲究知行合一的,想到就要做。

好,我们具体解说一下这一段。“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大家都在想,思想家想,宗教家想,企业家想,政治家想,小老百姓也想,天天思,天天虑,真累;“虑(慮)”字很形象,里面是“思”,外面披着老虎皮吓人,在老虎皮下面还在想。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就是这种时代环境,每个人一套想法,互相认为对方不究竟,自己讲的才是大法,又起了很多新的冲突。“殊途同归”,真理就是得一,可以允许大家用不同的面向、不同的法门去修,就像爬山,山顶就在那里,真理就在那里,我可以从这边爬上去,也可以从那边爬上去,主要看哪一个方法好。就像佛教说的,修《华严经》可以,修《法华经》可以,念“阿弥陀经”也可以,最后都是要向佛祖报到。可以有不同的路子,因为每个人根气不一样、环境不一样,所以法门不一样,八万四千法门都可以到达究竟,这就是一个大思想家的气派。“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没有那么多分别,什么都能包容,不是说大家走不同的路子就是异端,就绝对错,是异教徒,只要最后走到同一个真理的地方,登到了山顶,同归可以殊途。其实大家是“一致”,都要得那个“一”,但是我们可以有百种不一样的想法。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月月相推而明生焉”,这是讲自然界的往来现象,说明很平常,而不是很多人那样,“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简单反而变复杂,“日月”因为“相推”,就像太极拳的推手一样,光明就在其中生出来了,往来就生出了智慧。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寒来暑往就构成了一年丰富的四季节气,如果寒老是不过去,暑也不会來,暑不过去,寒就不来,就不会成岁。

“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信”即“伸”,伸出来。屈伸往来,人生就是要如此。大丈夫能屈能伸,能伸的时候就伸,该屈的时候就不要硬拼,你屈的时候人家就伸,等到哪一天你伸的时候,他也屈。这就是“相感”。“利生焉”,利就从这里来,“屈信相感”的弹性,利才会出来。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这是非常有名的句子,“尺蠖”就是一种小虫,要走之前,一定先屈,然后再伸。人生有时候也是一样,像张良、韩信,“尺蠖之屈”就是为了求伸。龙蛇到了冬眠的时候,也得猫起来,因为不能跟严寒对抗,要保存自己的伸,等到惊蛰之后再开始。“精义入神”就讲到实际的了,即前面的思维,大家各建立一套思想,要把自己的义理、人生智慧琢磨到入神的境界,阴阳不测,出神入化。“以致用也”,不能空想,还是要落实到人生的实践,要经世致用,尽量扩大思维的用途,不然就是空想。“利用安身”,利用这个智慧,至少可以安身立命。既然人能安身立命,不愁吃不愁穿,为什么不多增长一点智慧、德行呢?“以崇德也”,才没有后顾之忧。“崇”就是越来越高,利用安身作基础,自然会万丈高楼从地起。

“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人生就是这样,我们所想的、所感的就是这样,有些东西没有确定的或者完全靠猜想的,就像生前死后的许多推论,“未之或知也”。孔老夫子站在儒学宗师的立场,就比较保留了,他留了一个尾巴,说“穷神知化,德之盛也”。从哪里来的到哪里去,宇宙怎么开始的,我们要穷尽阴阳不测的宇宙造化之由,这不是不可能。可是绝对不光是理论知识的探讨,要盛德的人才够资格,才能够证到这种境界,修到如来的悉知悉见,透彻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二爻:顺势用柔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二爻“咸其腓,凶,居吉”。“腓”为小腿肚,现在是小腿肚痒了,不是大拇趾了。小腿肚痒了马上就想抓,或者就想动,但是不能动,“凶”,这是凶的信息,一定要“居”,不要轻举妄动,停在原处不动才吉。二爻因为接收到五爻的信息,且有上进心,小腿受“咸其脢”的影响。但是它告诉你,你就是有感动了,也要内敛、节制,不能说看到五爻就感动,你一动,怎么处理好跟“九三”的关系?二爻到五爻,中间要经过三爻和四爻,这时就要考虑有没有包袱、有没有挂碍、有没有其他复杂关系的牵扯。

五爻很吸引你,但是过得去吗?去那边马上就会伤害到与三爻的关系。然后三爻时不时就争风吃醋,横加阻拦。除了三爻,还有上爻呢?上爻又跟五爻挂钩,你看,多复杂的关系!所以,二爻在三、四、五、上爻统统卷进去的地方,承乘应与这么复杂的人际关系,虽然有感,最好还是不要动。如果动,第一个吃亏的就是它,成为众矢之的,不知道有多少竞争对手。可见,人在这个时候明明有感,先不动为佳,如果动,立刻凶,唯有“居”才吉。此时稳坐钓鱼台,不要心痒难熬,小腿肚痒了就动,而且小腿肚不是想动就可以动的,需要大腿动了,才能带动小腿动,大腿就是第三爻。

二爻有痛苦、有包袱,在还隶属于三爻这种大腿带动小腿动的过程中,即便五爻是一个人生的愿景,也不能去,它现在还不是自由身。所以爻辞说“咸其腓,凶,居吉”,冷静下来避过最冲动的时候,下面的形势可能就变化了,搞不好其他人的轻举妄动,就已经把这些事情处理掉了。所以不要在那么复杂的环境下做第一个,出头的椽子先烂。《象传》说:“虽凶居吉,顺不害也。”“六二”就是因为中正,懂得顺势用柔,就不会在里面受到伤害。二爻“顺不害”,因为“顺”,所以“不害”,“九四”“未感害”,因为它“贞吉,悔亡”。由此可知,咸卦可能带来很大的伤害,需要冷静,要完全正心诚意,不能全被情思带着走。“六二”爻一变是什么卦?大过卦。所以你在小腿肚刚痒的时候不明就里,在这么复杂的关系中首先发难,马上就是“大过”,第一个死的就是你。“遇咸之大过”,就有可能毁灭。

五爻:喜怒不形于色

九五。咸其脢,无悔。

《象》曰:咸其脢,志未也。

第五爻“咸其脢”,“脢”是身体哪一个部位?过去大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但还是以其中的一个说法最有道理,当然另外一个说法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主流的说法也应该最笃定,“脢”其实没有什么了不起,就是后背的脊柱,而且人身的督脉也在其上。艮卦第三爻“艮其限,列其夤”,“夤”就等同于“脢”,就是腰背的位置,“艮”跟“咸”有关,因为腰酸会引起背痛。

“九五”是君位,就像人的全身骨骼以脊柱的中正最重要。练气功的、学中医的都知道,这是很重要的修炼的关口,不管是督脉,还是人的脊柱,都是全身的君位,这个地方很重要,这个地方如果歪了或者不通气,全身就不可能舒服,所以重要无比。而咸卦最重要的爻又是第五爻,居君位、统管一切的中枢位置,也是万感交集的位置,身上所有的从指尖、脚尖等感应外界的信息都会透过神经传导或气脉流通,到达中枢的位置,产生各种各样的感觉。中央处理的设备,就是第五爻,所以它是多感,每一种最细腻的感受都有。

我们看“脢”字,左边为肉,右边为“每”,就是每一样都没错过。所以人生多样的感受、感触全部集中在“脢”这个地方,然后再由“脢”决定下什么指令,就像领导决策中枢,面对地方上报上来的所有信息,有时候要对勘、要查证,然后搜集各方面的信息权衡比较后,并做出相应的回应。这和我们的肉身处理神经末梢的感应一样,重要而冷静,不轻易反应,但是处理时,绝对要考虑整体。

我们平常说的冷感就是这个爻,表面上是冷感,其实什么信息都收到了,但是不轻易反应,免得反应错误;就像领导人,因为是君位,是主心骨,不可以轻举妄动。可见,“脢”这个字很深沉,“每”字加上三点水就是海,像海一样深,绝对不是肤浅的,不是表面的乱动,就像领导人考虑问题要很深,不能太肤浅,不能动不动就暴跳如雷。如果是用“日”字边,就是“晦”,黑暗的意思,也是很深沉,通常都是喜怒不形于色。“无悔”的悔字右边也是“每”字,人心中如果有好多念头,处理不好,处理不公正,你就会后悔。“悔”就是“心之每”,不会只有一个念头,所以我们说多心为憾,这么多念头到底哪一个念头对,要怎么处理好这些念头?处理到没有悔就对了。

一个组织中那么多人,各人有各人的想法,要怎样统统摆平?羊羔虽美,众口难调,一定有是非,就领导人来讲,他是要化解是非的,而不是增加是非,所以他要做到“无悔”,他的感就得慎重处理,需要高度冷静,有时还要喜怒不形于色。

换句话说,咸卦第五爻一定要冷静控制,不能热情澎湃,被所有的感觉所左右,需要整体的制衡、节制,尤其是君位,领导人不可以太滥情,不可以感情过分丰富。因为他断事情要公正,政心无情。可见,这个爻并非真正的冷感,而是千头万绪、万感交集荟萃的地方,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不能够随便回应。这个爻就是我们人生在世真正要修到咸卦君位的高度,要如如不动,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不轻易做浅层的反应。

“咸其脢,无悔”,有点像“情到深处无怨尤”这句诗,“无怨尤”就是“无悔”,因为情到深时,没有什么好怪的了。记得在三十多年前,有一部美国人创作的小说叫做《爱的故事》,后来拍成电影,那个爱情故事比起现在来单纯得多,可是在那个时候就是蔚为风潮。这就代表纵欲过度后,反而向往纯情,里面有一句名言:“爱是永远不必说抱歉。”文言文就叫“情到深处无怨尤”,这就是“咸其脢,无悔”这种用情的方式;而领导人就是如此,他不能够感情用事,不是绝情,可能还是很多情,而且情很深,很内敛。

“脢”字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男人才有的第二性征。男孩子小时候的童音很可爱,大概到了十来岁之后就开始变音,然后就长出了喉结。这种说法就认为“脢”是喉结,有没有道理呢?有一定的道理,这还要跟恒卦的第五爻连在一起想才能更清楚。喉结是很特殊的,女人没有,只有成年男人有,男女有别就是这个爻的意思。在咸卦的感中,男女有别在君位这一关键的位置,像喉结,就有控制自己不要乱讲话的意思在内。第六爻“咸其辅颊舌”是讲话,为什么到第六爻要讲呢?因为心中有一些话不吐不快,心中憋的东西是什么?是第四爻,因为第四爻是心感,心中的念头乱七八糟,如果没有第五爻类似喉结的东西给你节制,心里有什么话直接就冒出来了。第四爻心中想的,第五爻直接就讲出来了,很可能会造成伤害。而君位要稳重,要慎言,喉结的位置作为一个象征,就是要提醒讲话时注意心口之间千万不要无遮拦。咸卦这一爻以男人的喉结取象是有特殊意义、特殊考量的,因为恒卦的第五爻爻辞讲“妇人吉,夫子凶”,是不是在讲男女有别?咸、恒相综一体,恒卦第五爻女人吉,男人凶,男女有别,吉凶迥异。咸卦第五爻也是男女不同。

前面,我们已经把“咸其脢”的意思大致说过了,“咸其脢”才能“无悔”。虽然多感,因为冷静,控制得当,不会轻举妄动,不受感情的左右,就产生了一个极好的结果,即不会有后悔的事情产生。“无悔”比“悔亡”的境界要高。咸卦四爻做到了“悔亡”,五爻才能“无悔”。“无悔”是“悔亡”进一步的境界,根本就不会有悔,就是修行到家了。禅宗宗师神秀的境界只能算是勉强“悔亡”,而惠能的境界根本就无悔。“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这是神秀的悔亡境界。到了慧能则是说岂有此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九五”为什么要“咸其脢”,克制、内敛?除了他的位置,还有“上六”的负面的干扰,但又是一个致命的吸引力。大人物的私情,心里面的某一些挂碍,都是因为“九五”受“上六”影响太深了,就是《小象传》告诉我们的:“志末也。”整个心志都受“上六”主宰,可能就耽误了“九五”该做的事,这就是典型的因私误公。乾隆如果是“九五”,和珅就是“上六”,因为他“志末”,他才需要“咸其脢”。抗拒不了“上六”的诱惑,又做措施防范;又怕败坏全局,更无以面对“六二”。这就是“九五”的处境——“志末也”。

“九五”爻变叫什么卦?小过卦。也就是说,大过不犯,小过不断,作为咸卦的君位,无伤大雅的事情还是难免。

三爻:寝食难安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随人,所执下也。

我们再来看第三爻和第六爻,第三爻、第六爻就是一翻两瞪眼了。澎湃汹涌的热情过度,没有办法持久,到最后是“分飞燕”。这就是三爻跟上爻的关系。

咸卦的“九三”,阳居阳位,拼命三郎,想要就要,可是结果不好,三爻“咸其股,执其随,往吝”,想要往前去,根据自己的想法,结果没有多少发展空间,有时候错了还得文过饰非,连承担都不敢。为什么呢?大腿痒了,“咸其股”就痒得很深了,而且大腿是主动的。

你看,咸卦从人的身体取象,把人的身心结构真的研究得很透彻。小腿是被动的,大腿自己就可以决定怎么动,然后带动小腿动。这是三爻跟二爻绑在一起的承乘关系,一体联动的关系。三爻是长官,二爻是下属,三爻没有动之前,二爻不能动;三爻如果动,二爻不动都不行,舍命陪君子。所以“六二”有时候就很苦,因为他不能够自由挑选,即使面对“九五”那样的吸引力,都不能去。就像有些人在下卦、内卦,原先是隶属于三爻,他们绑在一起的,看到外面有一个五爻,就想去,但是走得开吗?除非把跟三爻的关系切断,你才能去,切不断,就会理还乱。所以二爻就有一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觉,心里想,动不了,包袱沉重。

“咸其股,执其随,往吝”,“随”是跟随,一个爻跟着一个爻,只有承乘的关系,没有应与的关系,初随二,二随三,三随四,这种单向的承乘关系。但是“九三”有“六二”拖着,它也不是自由身,看到“上六”那个兑卦“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那么诱人,却去不了,因为“六二”在执著追随“九三”,也是行动不便,包袱太重,拿不起放不下,所以“往吝”。这种情况下,第三爻已经是心痒难熬,大腿都痒了,就是去不了,去也是拖油带瓶,很多事情反而会处理不当而造成伤害。虽然“咸其股”,欲火中烧,但是“往吝”,行动一定是吝的结果。它爻变是萃卦,非常想跟“上六”那么精彩地聚在一起,就是不行。

《象传》说:“咸其股,亦不处也。”“处”就是留在原地不动,“不处”就是不能不动,“九三”热情高涨,停不下来,无法冷静克制。停下来就是下卦、内卦艮,跟“六二”相安无事地守在一起,可是因为“上六”的吸引力太大,停不下来,就像飞蛾扑火一样。为什么说也停不下来呢?因为“六二”受到“九五”的影响,也停不下来了。所以“六二”已经不处了,“九三”“亦不处也”,也是寝食难安。小腿痒还好一点,大腿痒就更严重了。《象传》接着说:“志在随人,所执下也。”“九三”跟“六二”绑在一起挂碍无穷,想要追随“上六”那个心向往之的新欢,抛弃旧怨“六二”,所以“九三”满心想着要去追随“上六”,那就会完全陷入被动。第一,处理不了下面的“六二”;第二,“上六”也不是你的专利,“上六”跟“九五”还有一腿,你敢惹“老板的女人”?那不更复杂了?怎么处理与“六二”的关系?学陈世美,先把秦香莲抛掉,再去娶公主?万一公主又有更高层次的情人,不是自惹杀身之祸吗?正因为“所执下也”,跟“六二”绑在一起死死的,“九三”东算西算,都没好结果。

“九三”两头都难,不知道如何两全,就像人在面临很多的选择时,常常陷于这种僵局,这是很值得同情的。这个爻的爻辞写得还是有一点含蓄,只说大腿痒了,其实大腿离敏感地带很接近了,这才是最敏感而危险的地区,而且是热情已经到很难抗拒的地步。

上爻:舌绽莲花

上六。咸其辅、颊、舌。

《象》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

上爻“咸其辅、颊、舌”,感应到牙床、脸颊、舌头,但是“上六”是空讲,不能兑现承诺。故《象传》说“滕口说也”,舌绽莲花,不见得能够兑现。“九三”抛妻弃子,跑到“上六”那边,结果可能落空了,哪一天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上六”爻变就是遁卦,讲完了要跑路的。

我们如果占到咸卦第三爻,真的要小心,陷入这种情境,人很难冷静下来,那个局势几乎是绝望的,怎么样都不会有好结果,如果前往就是“吝”。

因为我们对这个爻很了解,包括一些占卦的经验也参透了。“九三”是大腿,上爻是动口。一个动脚,一个动口,根本就是动手动脚。咸卦六个爻自古就看出来了,少男少女在还没有经验之前对彼此的身体跟心的反应,充满了探索的热情。《说卦传》说“艮为手”,下卦动手,“兑为口”,上卦动口,而且这个爻还是相对这样动,这就充满了想象力。《易经》就这么直接跟我们讲实际的人生,但是这些没有罪恶,只是事实,少男少女当然充满了这种探索的热情,所以全部在肉身上取象。像恒卦的六个爻就没有身体的象,一个都没有了。为什么?没有新鲜感了,所以就熬日子。到恒卦的时候,肉身不存在了。还有一个更深的意思就是,为什么恒卦中完全没有肉身的象,咸卦却有那么多肉身的象?因为追求永恒的境界里不可能有肉身,肉身不能够永恒,那些活菩萨肉身成圣是给我们做的示范,只有心才能永恒。所以你执著肉身干什么呢?在一个追求永恒的境界里面,没有任何身体的象,这就是修行。

同类推荐
  • 声律启蒙(中华国学经典)

    声律启蒙(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幸福的柠檬

    幸福的柠檬

    “本书精选了作者74篇小小说,题材宽泛,内容涉及亲情、友情、爱情、成长、励志等,语言鲜活,富有灵性。透过这些篇杂,可以让读者触摸到真善美,触摸到一种大爱情怀。作者的笔触立足鄂北本土,倾向于底层,善于在生活中发现被人忽视的东西。在塑造小说人物时,用引人入胜的情节、细致入微的描写和朴实真挚的语言,不经意间戳中人们心底那处柔软,让人回味无穷。”
  • 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

    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每天读一点传统文化》以开阔的思路,生动的语言,从琴棋书画、中医中药、文学艺术、民间工艺、武术、美酒、淡茶、民间杂技等方面入手,以丰富的知识和史料,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 开卷书坊·我之所思

    开卷书坊·我之所思

    本书是“开卷书坊第三辑”之一种。作者精选近几年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颇有影响力评论文章三十七篇,分三个专题,第一部分评论中外小说,如《1Q84》、《日瓦戈医生》、《天香》等。第二部分是关于现代人物的评论文章,如评鲁迅、周作人,周作人与俞平伯,钱锺书与周作人等,有些属论辩,有些含考证。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是一些杂文,涉及名家、出版、儿童图书以及时下一些文化现象,是对当下的思考与发言,亦颇涉及文坛与学界。刘绪源的杂文多有新见,以思想见长,但却不枯燥,可读性极强,是不可多得的案头读物。
  • 红巾军起义

    红巾军起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红巾军起义》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简明而不失其要地讲述了元朝末年张士诚和方国珍发动红巾起义的全过程,以及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并建立明朝的始末。
热门推荐
  • 我家鱼缸是万界飞升点

    我家鱼缸是万界飞升点

    一阵电闪雷鸣后,我家鱼缸成了万界飞升点。从此,一尊尊度过大劫的“神明”降临。就在陈歌惊慌失措的时候,他发现这些神明,好像有点不一样…手指一般大,御剑飞行的剑仙?手指一般大,脚踩魔云而来的魔尊?手指一般大,倾城倾国的圣女?就算是巨人,也只有二十厘米不到的身高?陈歌表示很无语:拜托,你们真的是神吗?小人国出来的还差不多!关键是,这些所谓的神,陈歌居然能像拍苍蝇一样一巴掌把他们拍飞。这就是神?天啊…好弱的神!
  • 毒医狂后

    毒医狂后

    她被嫡姐囚禁,日日以毒物为食,十年时间,她被炼成至毒无比的人形蛊。直到这日,嫡姐的纤纤玉手插入她的心口,生生摘下她鲜活的心脏!他是二十一世纪第一神偷,被一块神秘黑玉吸引,穿越时空坠入异世。诡异术士将他封印在黑玉之中,植黑玉入她的身体,一身二魂,她乱葬岗离奇复活!至此,一个煞神归来的传说,华丽的拉开了序幕!
  • 太上洞玄灵宝福日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福日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虫仙争霸

    虫仙争霸

    虫血沸腾第二部。虫异能体系经典书籍。在这里,你也许会见证外星虫族的生命风采,领略宇宙生命的霸道科技,体味虫族军团吞噬满天神佛的铁血战斗,还有千奇百怪的虫性异能……不用奇怪,这就是虫仙争霸,引爆你的异想世界。
  • 天国的水晶宫

    天国的水晶宫

    我和其他人有着不一样的世界。在其他人的世界中:我是秩序的捍卫者,拯救世界的英雄,黎明同盟盟主,龙骑士团团长,学识联盟首席大魔导师,联邦元帅,南北两大帝国亲王。在我的世界中:因为这个世界木有电脑网络游戏机供我宅,所以我只能一边开水晶宫一边拯救世界玩真人RPG聊以解闷。口胡版简介:这是一个自以为是技术宅,其实是死宅的穿越者一边没羞没臊地开着水晶宫顺便拯救世界的故事。这是一个很有爱的死宅在没有爱的世界中心大声呼唤爱的故事。
  • 五十年代纪事

    五十年代纪事

    千年前的墨家后人,一朝身死,再醒来已在1947年东北的慈念庵。容颜不变,身份已换。她成了八年抗战后,两军内战时,大青山上慈念庵里的一名小尼姑。战乱的年代,复杂的身世,病弱的身体,如何生存摆在了她的面前。PS:这是一名贵女穿到1947年的故事。新文:综穿之炮灰黑化日常
  • 一壶西游

    一壶西游

    西游的路很漫长,经历过那么多,师徒四人和小白的心声你们都想知道吗?本书通过各个人物不同的视角,各个人的想法,慢慢酝酿这一坛西游,供各位品尝。
  • Tales from the Hood (Sisters Grimm #6)

    Tales from the Hood (Sisters Grimm #6)

    Funny, suspenseful, and fast-paced, The Sisters Grimm continues to charm readers with its outrageous take on familiar fairy tales. In Ferryport Landing everyone gets a day in court—even the Big Bad Wolf, a.k.a. Mr. Canis. When Canis is put on trial for past crimes, Mayor Heart's kangaroo court is determined to find him guilty. It's up to the Grimms to uncover evidence to save their friend, though Sabrina starts to wonder whether they would all be safer with the Wolf in jail. Despite her misgivings, Sabrina and her sister, Daphne, investigate what actually happened in the Big Bad Wolf's most famous tale—and the real story is full of surprises!
  • 这一生,我愿用爱温暖你

    这一生,我愿用爱温暖你

    她,永远的一身洁白,有着最清澈的眼眸,却渴望光明。他,总是带着一抹薄荷微凉,邪恶又悲伤。当她闯入他的世界,他尘封多年的心扉再次打开。这一生,他只要她。
  • 热河日记

    热河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