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17300000002

第2章

到了文管办,也就是文庙大门外,表妹夫高火才告诉韩明轩,他找文管办,主要是为了修理“小姐楼”的屋顶,本地话叫“抓漏”。几百年的房子,漏雨很正常,“不是小漏,是大漏,漏得一塌糊涂,不修过不下去。”高火说,“你别这样看我,我知道国家有政策、政府有规定,文物保护单位不能随便动,要修,首先得文管办批准。这我懂,所以才来找你,劳你的大驾。”

文管办周主任曾经是韩明轩的粉丝。

韩明轩在本地有点名气。

三十多年前,周主任读过韩明轩的小说,佩服得五体投地,从第一次见面起,就以“老师”称之。当时,他还是个中学生。后来,他读了大学,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本市宣传文化部门工作。

韩明轩在本地的师范大学教书,这是一所省属本科院校,号称本地最高学府,而韩明轩成名于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热”,有一度还兼任地方文联副主席,其时,周主任在文联创联部任职,名誉上是周主任的上级。其实,他们都清楚,社会兼职,有名无实,就是一只花瓶。当然,花瓶时常摆在大会的主席台上,韩明轩坐主席台时,周主任便在主席台后边忙来忙去,时不时提着水壶给主席台上的领导们倒茶续水。每次韩明轩都用两个手指头点了点桌面,小声说,谢谢。这让周主任很感动,其他领导对于他的殷勤大都无动于衷,脸无表情。

韩明轩听说,用两个指头点桌面以示感谢的意思来自大清朝臣下对皇帝跪拜的礼仪,先放下“马蹄袖”的袖口再下跪,表示愿效犬马之劳,以后进而演变成无声的致谢之意。这种说法不知从何而来。韩明轩又点桌面又说谢谢,实际上是感了又谢。倒一杯茶不值得如此感谢,只是表示韩明轩对他的尊重。也许,这个细节周主任记住了。

周主任见到韩明轩,连声叫老师,从冰箱里拿出一盒茶叶,这是本地的名茶——“土楼红美人”,盒子上,一个身着红裙的绝代佳丽,提着一只茶壶,和你媚眼相对。“这是上好的红茶。”高火一见盒子就说。周主任伸出一只大拇指,说:“识货。一看就知道是个喝茶人。”周主任对高火的表扬有点居高临下的意味,韩明轩微笑地看着周主任,想,这个动作是春风得意自我感觉良好的无意识流露。

韩明轩说,他哪里懂得茶——我表妹夫高火,高低的高,水火的火。

品过第一杯红美人,韩明轩说,有点事,想请你帮忙。

周主任说,韩老师尽管说,只要我能办到的。

韩明轩还没说,高火就急着插嘴:“你一定办得到,这是你管的事。”韩明轩有点无奈地朝周主任微笑了一下,意思是,我这个表妹夫就是这样,说话没有分寸,你不要见怪。周主任摇了摇头,表示没关系。

高火说,你知道怡园吗?

当然知道,那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正在申报国家级,局里很重视,听说市里一位领导在一次会议上发话,势在必得。

韩明轩指着高火说,我表妹一家就住在怡园的小姐楼。

周主任站起来,伸出双手,抓住高火的一只手,上下摇晃了一下,说,名门之后,名门之后啊!怡园是我们的骄傲,当初就应该报国家级。人家别的地方,比我们差得多的,都上了国家级。

老师你知道,周主任转过头来说,那个张某人,不会办事。韩明轩知道,张某人是周主任的前任,已经退休了。

韩明轩笑了笑,说,怡心楼现在漏雨漏得很厉害,要不抓紧维修,雨季一来,怕会出问题。

周主任说,有这回事?走,我们现在就去看看。

韩明轩看了高火一眼,意思是现在去方便吗?见高火点头,说,好啊,周主任果然名不虚传,雷厉风行,难得的干练之才。

周主任意外地看了一下韩明轩,说,老师过奖了。

韩明轩说,这不是我说的,是领导对你的评价。

哪位领导这么抬举我?

韩明轩笑而不答。

韩明轩说的是实话,在某一次宴会上,市文管局局长的确对周主任有过这样的评价。当然,这不是正式场合下的评价,所以韩明轩不说具体人。那个宴会是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主持的,出席宴会的市领导还有分管文教的副市长、市人大副主任、市政协副主席,韩明轩正好和市文管局局长同桌。

韩明轩不说,周主任也不再问。也许,已经有人告诉过他,韩老师的笑而不答恰好说明它的真实性。

他们一起去怡园,坐的是周主任的车。

在车上,韩明轩说,周主任的车不错啊。

周主任说,这是整个文管局最好的车,比局长都好。局长说,工作需要,全地区几百个文物点,要经常巡察。老师你来得巧,要是迟来一步,我就下县里去了。

韩明轩说,周主任政务繁忙,真不好意思打扰。

官不大,事不少,周主任谦逊地说,韩老师的事就是我的事。

他们到高火家时,韩明轩的表妹阿芬也在家。

韩明轩有点意外,说,没上班啊?

表妹说,都退休好多年了。

有那么大吗?

你这个表哥是怎么当的,连妹妹的年龄都忘了,属兔,比你小4岁。

韩明轩哈哈一笑。老实说,他的确忘了表妹的年龄,印象中,她还年轻。表妹和舅妈一样,矮矮胖胖、白白嫩嫩,好久不见,现在似乎更胖,更胖也就显得更矮了。但皮肤还是那么鲜亮,不像退了休的。她父亲的个子并不矮,她怎么偏偏就跟了舅妈呢?

表妹很热情地为他们泡茶,也是“土楼红美人”,难怪刚才高火一看到周主任的茶,就能说出它的好。

周主任看到高火家的“土楼红美人”,似乎有点尴尬。韩明轩说,冒牌货,不信你喝喝看,和刚才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周主任把茶放在口里转了一下,放下杯子,说,的确是冒牌的。韩明轩哈哈大笑,我这个表妹夫喜欢赶点时髦。他们夫妻都是拿社保的退休工人,喝不起正牌的“土楼红美人”。

高火说,那是那是。

周主任有了台阶,也有了面子,不再说茶,抬起头,对着屋顶说,哎呀,都可以看到天空了。说着,很认真地站起来,走到屋脊下,又说,以我的目测,长约78厘米,最宽处12厘米。这简直就是个小天窗啊。

是啊,一下雨,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连排了十几个盆子都接不住。高火说,我就怕中梁长期吃水,烂了,整个屋顶全塌下来,要出人命的。

周主任说,还不至于。但是,应该维修了。这样,你们打个报告,我来争取省里的专项资金。不要说是韩老师的亲戚,就是别人,这样的古厝,不保护也不行。小姐楼小姐楼,开了天窗的小姐楼,外地人来参观,不要说我们,市长都没面子。

韩明轩对表妹夫妇说,你们看,这就是内行人说的话。他说一句,比你们说十句一百句都管用。

高火夫妻顺着韩明轩的话,对周主任千恩万谢。周主任说,不用谢,要谢谢你们家韩老师,他是我的老师,老师一句话,学生跑断腿。

韩明轩说,周主任知识渊博,性格开朗,说话幽默,在市里宣传文化系统是有口皆碑的。

周主任很高兴,说,韩老师过奖了韩老师过奖了。

临走时,周主任说,韩老师你以前住的是哪一间?

韩明轩愣了一下。周主任得意地笑了起来,说,我读过老师的文章。

高火说,就是我现在住的这一间。

在回来的车上,周主任说,韩老师的那篇文章我读得很仔细,我能理解老师对“小姐楼”那种特殊的感情。这件事,我会尽力的。

这话说得韩明轩有点感动。

几年前,韩明轩写过一篇儿时的回忆文章,提到“小姐楼”。这文章是这样写的:

小时候,我曾住怡园的怡心楼,也就是本地人所说的小姐楼。楼两层,在进圆门的左边。前面就是怡心湖,有石板曲桥和假山。楼梯在后面,楼上中间是厅,两边两个房间。我舅舅舅妈住东边,我和外婆住西边。楼上四面都开窗,可惜我太小,不能领略窗外当初主人在《怡园记》中提到的“苍翠在目”的风光。只记得我喜欢站在南面窗前看楼下池塘上的曲桥,有一次还看到一条蛇在桥板上游行。窗是落地窗,栏杆有点向外倾斜。舅妈和外婆经常提醒我,不要靠得太近,会掉下去。楼已经很老了,走路得像猫一样小心。舅妈和外婆告诫我,不能跳,一跳楼就会倒塌。有一次,我趁她们不在的时候,偷偷地跳了一下,果然楼房就有摇晃的感觉,吓得我趴在地上不敢动。现在想来,那南面正中的窗也不是落地窗,是门,前面还有一条走廊,只是已经倒塌了,剩下旁边一根孤零零的柱子。

听母亲说,舅舅不是亲的,是我亲舅舅死后,舅妈改嫁过来的。所以我不叫他舅舅,而是叫七叔。听说,七叔解放前当教师,人缘好。舅妈个子不高,又白又胖,不怎么说话,只待人以微笑。

韩明轩说,这文章发在一家小刊物上,周主任怎么就看到了?

周主任说,我是老师的粉丝,发在哪里的文章都看,上网查,什么都有。我还看过老师今年初发表在《龙江文学》杂志上的中篇小说,《尴尬年华》。

韩明轩情不自禁地握住周主任的手,说,谢谢你对我的关注!

过后,韩明轩检讨自己,对人的多面性认识还十分欠缺,比如这位看起来有点俗气的文管办主任。

同类推荐
  • 扶桑

    扶桑

    父亲走了好久之后,母亲才和我说起她,婉西,那个叶片般的女孩儿。母亲说,你见过她的,在你父亲的葬礼上。我父亲的葬礼上?我说,并没往心里去。但我很快发现了母亲的异样。母亲坐在与我同一张沙发上,因为说话,她下意识侧着身;因为紧张或者别的什么,她坐得很虚,半边屁股挂在沙发上,另一半则悬着,胸口的事胀起来,一直撑到了嗓子眼,让她的脖子伸上去,仿佛整个人挂在了半空中。
  • 临危受命

    临危受命

    战争中的洪学智将军洪学智说:“人的一生名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为国家、为人民做了哪些贡献,干了哪些好事。”不论是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时期,他未曾退缩,始终迎难而上,坚守着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的信念,他的出色战绩不仅使他名垂后世,也为他的人生增添了一抹传奇色彩。不负众望坐落在皖西边陲、大别山腹地的安徽金寨,是闻名全国的将军县,这里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在这个令人敬畏的地方,诞生了59位将军,其中就包括我军历史上唯一一位被两次授予上将军衔的洪学智。
  • 世上没有多余的人

    世上没有多余的人

    那天,一家人坐在一个小饭馆里一起吃最后一顿饭。冯小勇劝爸爸去投案自首。冯勇沉默了半天,拐着一条腿走到对面的小艾身旁。他看看儿子,看看眼神无比清澈的晶晶,垂下头说:“小艾,我答应儿子。可是,可是你能等我出来吗?”小艾没有表情地问:“这是你去自首的条件吗?”冯勇摇摇头:“不是,我就是想,这个家,这个家对我很重要,我不想成为一个多余的人……”晶晶眨动着一双清澈的眼睛说:“妈妈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多余的人。”
  • 谁伤了婚姻的心

    谁伤了婚姻的心

    三个情同姐妹的女人,不约而同地遭遇了小三。婚姻生活就像一场无硝烟的战争,谁赢谁输,谁错谁对,谁能预见谁又能分清。为你讲述现代婚姻中的女人情感。不一样的情感经历,不一样的纷呈人生,唯留静夜里一声慨叹。
  • 潮兮鱼兮

    潮兮鱼兮

    端木蕻良、骆宾基、萧军、杨沫、浩然、刘绍棠都是林斤澜或前或后的同事。没有深交,倒很熟悉。林斤澜对端木蕻良、骆宾基、萧军,认识较早。林斤澜在《生命的夜里的河流》中写道我在北京选择了写作行业的时候,萧红早已在战争年代辞世。“东北作家群”里三位男作家,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先后曾是萧红昙花生命中的伴侣。我有幸和他们同在一口锅里舀饭,他们的故事先是文坛的佳话、花絮、罗曼史,后来惹出是非,成为打不清的官司。再后来卷入运动,交代审查不消说,批斗起来上纲上线,私下背后却尽是观赏性,可比“三堂会审”。
热门推荐
  • 孔织

    孔织

    佛曰:“一切世间微妙善语都是佛法。”孔织笑道:“仁山智水,佛法无边,怎能四大皆空?”九世信徒,净心蒙尘,佛祖慈悲生垂怜,鬼使取巧少借问。异世难安,冷眼豪门,世间处处显妄事,谁看假来谁看真。女尊世界的故事,有风有雨,更多是一种人生感悟!
  • 困学纪闻

    困学纪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李嘉诚给你上的24堂幸福课

    李嘉诚给你上的24堂幸福课

    本书对李嘉诚的事业、生活、家庭以及人生态度进行了全面的解析,结合时下每个人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归纳出了24堂幸福课程,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
  •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只有医生知道!2

    只有医生知道!2

    协和张羽医生应广大读者要求,诚意奉上该系列第二本,生动讲述只有医生才知道的医学科普知识、求医问药之道。《只有医生知道!2》,精彩讲故事,明白说科普。教大家识别市面上几种妇产科最常见的过度医疗陷阱,告诉大家更多高效备孕、封山育林的妙方好招,用案例阐述不采取避孕措施的危险后果,最生动直观、效果极佳的性教育知识……更多读者最想知道的、普通女性都需要知道的健康知识,尽在《只有医生知道!2》。@协和张羽发给天下女性的又一封关爱私信。
  • 妃你不坑,拐个王爷好成亲

    妃你不坑,拐个王爷好成亲

    沈青绾名字贤淑,不过那也只是名字贤淑!作为佣兵的无冕之王,沈青绾深知拳头才是硬道理。可不想,一朝穿越,她竟成了备受欺凌的沈家庶女。前世太过彪悍,这一生她本想过得不一样些。比如包袱款款离开沈家,过富贵舒坦的小日子。可惜周围妖孽太作,总让她忍不住磨爪霍霍去破戒,既然有人上杆子让踩,那她就不客气地踩着她们再次走上人生巅峰了!**恶仆刁奴?打!让他们都变身成为她的忠心小跟班!曾想陷害她的人?打!让他们听见她的名字就发抖!还有不靠谱的色老爹?呃,居然甩手要她来当宗主!面对那些心怀鬼胎的长老们,哼!她也一样从容不惧。以至于到了最后——一众狡猾如狐的长老俱拽着她的裙摆大喊,“宗主,你千万不能扔下我们嫁人啊!”嫁人?!沈青绾瞅眼旁边望天望地就是不看她的卫脩,哎,要嫁给想嫁的人,那可是个技术活。**卫脩何人?昭国尊贵无比的佑亲王,世人皆知的废柴、傻子,行事荒诞至极,饶是有张人间绝色的脸,也无人敢嫁。废柴?!傻子?!荒诞?!沈青绾扯唇一笑,全是扯淡!说他荒诞,丫就是个爱凑热闹,还嫌热闹不够大的无聊腹黑。要真废真傻,他能将计就计、连环计地扮猪吃老虎,将自己一坑再坑?!还顺带掐掉了她朵朵明媚动人的桃花?!——王爷,你把我的桃花都掐没了,是不是得赔?——怎么赔?——小脩脩,就把你赔给我,可好?——嗯……午后,佑亲王府就送来的一院桃花,桃夭灼灼,沈青绾摸摸下巴,又装傻,不管是坑还是用拐,他都别想逃开!其实这就是个,女强男强爽宠文,总之,喜欢的亲们请不要吝啬的收藏吧~(*/ω\*)
  • 智力比拼

    智力比拼

    经典智力大比拼,看看你的智商如何,没个简短的问答里都藏有大智慧,快来开启你的智慧之门吧!
  • 异世灵控师

    异世灵控师

    这片陌生的大陆上,灵师是所有人仰望的职业!从灵徒、灵士、灵师、灵使到灵圣,每一步都异常艰辛!沐风原本只想安安静静的过日子,无奈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既然你要我不平凡,那我就不平凡给你看!且看沐风如何步步成长,震惊大陆!
  • 借生树

    借生树

    水利工程师向棹活儿不错,只因不会讨巧,拿证五年了也没打理过像样的项目。眼下,他正在山大人稀的阴阳河谷负责几条小杈溪的水土治理,三个标段总造价不到五百万元,在圈里只能算泥匠活。向棹正做得无聊,公司工程经理大头却千里迢迢驾临工地,悄悄把他叫出来转河。两人沿阴阳河干流上行几十公里,在卡门峡前收了步。大头指着斜对岸一处老院子说,那地台就是日后水利枢纽一级电站机房和二级电站取水口的位置,也是大坝主体工程进场的卡口。给你三个季度让那家人迁房交地,事成后我把你高聘一级,给一个好项目让你做。向棹想把这件事问明白点儿,大头摆摆手说,你自己去悟。
  • 老年悲歌

    老年悲歌

    一个风烛残年的独居老人,由于体力不支不能下楼购买食品,不得已只好将每天三餐减为一餐,生命只能是苟延残喘;另一个气若游丝的垂暮老人,因为子女不在身边,也不“常回家看看”甚至也很少打电话问候,以至于死后尸体的腐臭四下飘散惊扰了邻居,其子女才闻讯纷纷赶来……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然而“有后”不孝,又怎么样?他们撇下自己的亲生父母终日忙碌,对年迈的父母亲不闻不问,更不屑于“常回家看看”,这样的子女于你又有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