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17600000001

第1章 古道传教历史久远(1)

来源:《群文天地》2014年第04期

栏目:东方文化

玉树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茫茫昆仑山、巍峨唐古拉、雄奇巴颜喀拉山,苍山雪峰,环绕周边;滔滔通天河、蜿蜒澜沧江,汹涌澎湃,自北南流,哺育大地。境内地域辽阔,草场广袤,山原起伏,地形复杂,江河纵横,资源丰富;雄伟的雪山,美丽的河流,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织成五彩斑斓的自然风光图画;尤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文化,散射出夺目的光彩,是全省最具典型性的地方。纵览玉树地区的藏传佛教,主要有以下一些最为突出的特色。

玉树地区是青海藏传佛教传播最早、保持古风最多、教派最全的地区。早在唐代,即开通了连接祖国内地与青藏高原的唐蕃古道,玉树是古道的必经之地。随着唐文成、金城公主进藏和吐蕃势力东渐,佛教由祖国内地和吐蕃本土沿着这条古道不断传入玉树。史载早在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松赞干布主动与唐朝通好,始遣使入唐,“奉表求婚”。“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唐书·吐蕃传》)。唐文成公主于公元641年从长安城启程,唐王送给公主一尊觉卧释迦佛像为嫁妆。公主入藏取道青海,经日月山、柏海(今青海果洛玛多县境内的扎陵湖和鄂陵湖),抵达玉树地区。据青海玉树结古寺名僧桑杰嘉措所著《大日如来佛记摩崖释》,文成公主一行途经今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巴塘乡西北约4公里处的贝沟南端,休整1月,公主命随行比丘译师智敏负责,由工匠仁泽、杰桑、华旦等在当地丹玛岩崖上雕刻出9尊佛像,中为大日如来,梵语谓“摩诃毗卢遮那”,藏语称“南巴囊则”;左右各侍立四尊菩萨,分上下两层,右上为普贤、金刚手,下为文殊、除盖障;左上为弥勒、虚空藏,下为地藏、观世音,共为八大近侍弟子像。这些佛像至今犹存,大日如来像高约5米(当地通称25寸高),身着汉式圆满报身佛饰,双手结禅定印,吉祥地端坐于莲花狮座上,身后以菩提树、宝伞和幡幢等陪衬,显得庄严肃穆,美观大方。八大菩萨像略小,足蹬莲花,手各持不同法器,结不同手印,侍立于主佛两侧。佛像两侧岩崖上雕刻有许多藏文古字、汉字等,因饱经历史沧桑,许多字迹已难辨认。据桑杰出嘉措多年潜心辨识、研究,认为有些是松赞干布的娶亲大臣吞米桑布扎亲手书的古藏文字和梵字,有些是文成公主手书的汉文楷书字,另有许多佛像、佛塔、经文、六字真言等。可以肯定随着公主进藏,佛教开始传入玉树藏区。当地还传说,文成公主进藏时,在今巴塘乡东扎隆沟的仁钦楞寺下方3公里处,营造佛塔1座,取名“文巴塔”,亦名“嘉斯塔”;在今巴塘乡境内相古河对岸的邦同滩上亦建塔1座,取名“格则塔”。后来在这些佛塔附近相继建成寺院。唐中宗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唐蕃再次联姻,金城公主入藏又经过玉树巴塘,见文成公主原刻佛像被风雨剥蚀,遂令随从于佛像上盖一殿堂。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复派人摹刻佛像,修缮殿堂,并在殿门旁勒石立碑说:“为祝愿万民众生及赤德祖赞父子福安昌盛,依原刻佛像精雕,修盖此殿”。此即玉树巴塘现在的大日如来佛堂,亦称“文成公主庙”,是玉树地区最早的佛殿,也是汉藏两族人民友谊的象征,为历代各族人民所珍视。公元1957年12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为青海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两位汉公主进藏,在玉树还留有其他一些摩崖石刻之类的佛教遗迹。玉树一些地区相传,吐蕃时期莲花生大师曾到玉树传教,说到过今玉树县安冲乡一带传教,还说曾在今囊谦县保日寺所在的加端果山一度禅修、降妖除魔,故当地尊此山为神山;还传说莲花生大师和其弟子益希措杰曾在其他地方禅修过。

公元九世纪中叶,吐蕃达磨赞普禁佛,西藏部分僧人避居青海,曾路经玉树地区传教。今玉树县下拉秀乡一带相传,西藏僧人拉隆贝吉多杰刺杀达磨赞普后,逃来安多,途经下拉秀龙喜滩,一度在此活动,龙喜寺周围的拉隆蒙郭神山和拉隆沟的地名,盖源于此。今囊谦县的宗郭寺为唐隆寺的子寺,位于仲达乡境内梅森村东南侧仁青协扎山上。寺院所在地山势险峻,怪石嶙峋,崖间灌林丛生,溪流清澈,鸟语花香,景色诱人,是玉树地区出名的藏僧禅修地,当地相传吐蕃王朝时期宁玛派祖师莲花生及其弟子益西措杰等曾在这里静修。至今在寺南峭壁上有几处禅房,悬空而建,宛如空中楼阁,每年有不少信徒来此转山朝拜。宗郭寺因禅修僧人渐多,形成一座宁玛派小寺,元代八思巴返藏途经玉树后,改为萨迦派,后由八思巴委任的唐隆寺住持攘迥衮噶仁钦进行扩建,并任寺主,宗郭寺遂成唐隆寺子寺。

玉树原为苏毗故地,或云其发祥地。公元629年,吐蕃松赞干布嗣立赞普位后,开始以武力统一青藏高原诸羌,派出大臣娘莽布支尚囊征服苏毗,使之成为吐蕃王朝辖下的孙波如。此后,玉树地区为吐蕃王朝东攻吐谷浑和唐朝疆土的军事重地,吐蕃派大臣坐镇玉树。这里为吐蕃王朝统一青藏高原和对唐发动战争提供兵源、马匹和其他军用给养,起过重要作用。因此,与青海其他藏区相比,这里与吐蕃本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联系更为密切。公元十一世纪后,藏传佛教宁玛、噶丹、萨迦、噶举、觉囊诸派相继形成,藏传佛教进入空前的活跃时期,玉树地接卫藏、西康,加之原本联系密切和已有的古道,自然成为藏传佛教再度弘传的重要基地。不少宁玛派寺院首先在此时形成并传入玉树。

公元九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后,玉树地区大小部落各自为政,相互争夺兼并,同时其他地区的一些势力进入玉树。据《囊谦王世系谱》记载,约在公元十二世纪中叶,西康珠氏家族吉乎·隆荣布的后代直哇阿鲁由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折多山一带,携其妻智藏尕毛及七个儿子,带领愿意随迁的部分属民一齐迁入玉树地区南部,形成一个新的部落。因其先祖吉乎·隆荣布相传曾任内地宋王朝的内务大臣,内务大臣藏语谓“囊伦谦波”,简称“囊谦”,遂以囊谦为其部落名。囊谦部落逐步发展,成为玉树地区最大的藏族部落,统领扎曲、子曲两河流域各族,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至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云南提督郝玉麟在今昌都招抚囊谦部落,将玉树地区25个部落集合在一起,委任第十八代囊谦王多杰才旺(公元1680—1734年)为各部落的总头人。翌年藏历五月十三日,由钦差颁给囊谦千户的号纸,并划定四至辖界和周围25族住地,“由千户妥为管理”。自此,囊谦王又称“囊谦千户”,至公元1958年,共传8代。千户驻地为囊谦喀,在今囊谦县癿扎乡。囊谦直哇阿鲁率族入据玉树地区之时,正值西藏佛教后弘,各派相继形成,玉树毗连西藏,成为各教派创始人及其弟子的重要布教区,特别是在囊谦王的支持下,巴绒噶举派和周巴噶举派在囊谦地区传播很广(本文第二部分将详细述及)。

据《中国藏族部落》,公元1175年,囊谦头人直哇阿鲁与巴绒噶举派名僧勒巴尕布多次磋商,归附南宋政府,取得四川黎州(今汉源)官府的支持,于南宋孝宗淳熙年间在囊谦境内建成规模宏大的根蚌寺。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囊谦王和根蚌寺住持表示归顺。自此,根蚌寺发展更快,成为囊谦王府所属的政教合一寺院。公元1264年,元朝帝师八思巴返藏途经玉树,选任勒巴尕布的再传弟子鲁梅多杰(今四川邓柯县人)为囊谦根蚌寺住持。八思巴到西藏后,代表元朝中央加封囊谦王阿由路哇,承认其所辖部落领地和属民。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五世活佛得银协巴受明永乐帝委托,封第四代囊谦王申根日巴之弟时任根蚌寺住持的吉乎·桑周嘉为“功德自在宣抚国师”。自此,根蚌寺住持多袭此封号。公元十七世纪30年代,德格白利土司顿悦多杰崇信苯教,向临近地带扩张势力,出兵侵入昌都和囊谦地区,焚毁了根蚌寺。

元代,忽必烈即蒙古大汗位后,派遣一个名叫达门的官员携带诏书及八思巴的法旨入藏设置驿站,在脱思麻(安多藏区)设了7个大驿站,在朵甘思(康区)设了9个大驿站,在乌思藏(前后藏)设了11个大驿站,驿路直到萨迦,原有古道进一步疏通。玉树地区东部的今称多、玉树、囊谦3县,气候相对温和,人口较集中,更兼驿站的设置,交通相对方便,是内地通往西藏萨迦的通道。大元帝师八思巴即主要沿这条驿道将萨迦派传入今玉树东三县。八思巴是萨迦派继萨迦班智达之后又一位杰出的藏族历史人物。宋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八思巴与其弟恰那多吉(公元1239-1267年)随伯父从萨迦启程赴凉州。淳祐十一年(公元1251年)十一月,萨班在凉州圆寂,八思巴继承其衣钵,成为萨迦派第五代法王。后被忽必烈尊为国师,掌管全国佛教及吐蕃地区事务。元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五月,忽必烈赐给八思巴一份珍珠诏书,再次明确宣布八思巴为皇帝灌顶,受封为国师。未几,八思巴偕其侄恰那多吉一起返回卫藏,整吐蕃庶务。史载八思巴受封国师(后称帝师)后返回萨迦两次,三次途经今青海玉树地区。八思巴在这里与各部落首领、宗教上层人士广泛建立联系,赐赠佛像、法物,进行灌顶、讲经、传法,为萨迦派的传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称多县境内有藏传佛教各派寺院25座,其中萨迦派寺院9座,数量居各派之首,这些萨迦派寺院,多数是八思巴几次路过称多时倡建或使其他教派寺院改宗萨迦派的。

八思巴兄弟抵达今玉树称多县称文乡的噶瓦隆巴地方,曾在此举行了有万余名僧俗信众参加的盛大法会,八思巴讲经灌顶影响很大,自此该地称“称多”,意为万人集会处,成为后来这一地区的总名和县名。相传八思巴在噶瓦隆巴上庄收胆巴和仲巴兄弟二人为徒(亦云在此之前胆巴即为八思巴弟子),胆巴兄弟奉八思巴之命兴建了今称多县称文乡境内称文沟当隆庄的尕藏寺,这是该县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萨迦派寺院。同时,胆巴还在八思巴讲经的地方修建白莲白玛“白玛噶波”,以示纪念。尕藏寺正式建成于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同年八思巴奉旨还京途中再经称多,亲临尕藏寺,赐给该寺释迦牟尼佛卷轴画像1尊(今仍存寺中)、用金汁抄写的藏文《大藏经》1套、1尺5寸高的镀金佛塔1座、九股金刚法铃1个、法螺1枚(今尚存寺内),并颁藏、汉、蒙三文合璧的法旨一道,要求当地属民向尕藏寺交纳酥油、青稞、黄金、牲畜等,规定任何人不得侵扰寺院。此外,八思巴还赐给胆巴掌管当地政教事务的象牙图章和白檀木图章各1枚(今仍存)。尕藏寺在八思巴的扶持关照下,发展极为迅速,在元代是玉树地区最大的寺院,寺僧多达1900人。后来,胆巴之弟仲巴离寺另求发展,于今称多歇武乡赛龙沟将一座苯教寺院改建为萨迦派寺院,自为第一代活佛,此即今之上赛巴寺。

今称多县尕朵乡的着木其地方是当年蒙古人驻扎兵营的地方,是“元朝在朵甘思地区设置的大驿站之一”(见周生文、陈庆英《大元帝师八思巴在玉树的活动》)。因八思巴与蒙古人有着特殊关系,公元1265年八思巴返藏途中,在这里讲经传法,支持当地蒙古人信奉的邦夏寺,发展成尕藏寺的子寺。八思巴弟子噶阿尼胆巴还奉八思巴旨意,亲自选址建成今玉树县安冲乡境内的隆庆寺。隆庆寺建成后,胆巴派其弟子昂卡拉巴于元成宗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建成达杰寺。

公元1268年,八思巴奉诏从萨迦返回大都,又一次来到今天称多县称文沟讲经传法,授意尕藏寺僧人智文措吉多杰,在今称多县城所在地周均镇北侧的当囊山山腰修建了东程寺,后来发展成为称多县境内的萨迦派第二大寺院。相传和硕特蒙古首领固始汗于公元1637年向东程寺第五世寺主活佛更尕扎西赠给金字大藏经、镀金铜号等多种经典、法器,后来还颁赐给有关维护寺院权益方面的诏书。昂普寺位于今玉树县安冲乡布荣村所在的昂西沟,亦相传八思巴路经此地时修建。据有的学者考证,八思巴于公元1267年进京时仿蒙古殿帐制度设立自己的拉章,拉章有13个侍从堪布,称之为“拔希”,是蒙古语法师之意。其中堪布之一秋林嘉色,法名秋林多杰,奉八思巴旨意在今玉树县下拉秀乡子曲河东岸建成秋林多多寺,八思巴亦曾亲临该寺讲经传法,并将自己使用过的大伞盖和彩绘瓷碗等赠给秋林多多寺作纪念。八思巴经玉树地区时形成的萨迦派大寺,尚有称多县的东程寺、玉树县的昂普寺等。

同类推荐
  • 无华企盼 福禄寿喜(文化之美)

    无华企盼 福禄寿喜(文化之美)

    它是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他源远流长,博大情深……
  • 宝带桥

    宝带桥

    “中国古代科技史话”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文化产业已经列入中国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如何发展,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一基本问题。本书正是从这一视角,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做出了初步回答。从理论上着重概括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从实践上着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力求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加体现时代性和创造性。本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形成,性质、特征及内涵,地位、作用,基本原则,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基本途径,基本经验,新实践等九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和经验进行了概括和总结。目前云南省的文化建设及发展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本书这些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这对于在全国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有着极好的借鉴作用。
  • 金台集:维吾尔族诗人名作(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金台集:维吾尔族诗人名作(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金台集》是元代维吾尔族诗人纳新的代表作。为危素所编,纳新通过努力学习,充分掌握了汉民族文化,在文人才子云集的京师和江南,以诗文知名于世。其诗文以游览酬唱居多,亦不乏针砭时弊之作,风格清丽,不刻意雕饰。陈垣在《元西域人华化考》中对他极为推崇。
  • 消夏集

    消夏集

    《品尚书系:消夏集》为作者谢有顺近年的散文、随笔精选,也是作者在学术研究之余的感性心语。一部分为生活记趣,或回忆,或写实,或在行旅中信笔写来,文字端庄而不失机智,多为温润之作;另一部分为精神沉思录,以读书觉悟人生,与先贤对话,从个体心灵中透视现代人的生存处境,多为有感而发的锐利之思。文字优美而有闲趣,且不乏深刻,读之可以消夏,也可清心。这种义理方正而言辞讲究的学人笔墨,提供的是一种新的阅读体验。
热门推荐
  • 用制度管人 按制度办事:财务工作规范化管理推行实务

    用制度管人 按制度办事:财务工作规范化管理推行实务

    工作要点、工作流程、制度模板、实用表单、执行标准的系统整合是本书最突出的五大特点。本书旨在解决企业管理整体规范和执行细节问题,将财务管理完全规范化和精细化,为财务工作者提供规范的制度模板、实用的工具表单、标准的工作流程。本书内容包括财务部门工作职责与职能、财务部组织机构设置与管理、财务制度设计与管理、财务部日常核算工作管理、财务预算与计划管理、财务筹资管理、财务投资管理、财务风险管理、货币资金管理、有形资产管理、无形资产管理、财务分析管理、财务控制管理、财务审计管理、财务成本管理、利润中心管理、财务帐款管理、外汇管理、并购管理、清算管理、税务筹划、薪资管理。
  • 倒霉天使的恋爱物语

    倒霉天使的恋爱物语

    最甜美的都市童话。宇宙无敌倒霉丫头苏小钻从来都是迟到大王,清早起床常常会袜子少了一只,出卧室会被拖鞋拌倒,刷牙时牙膏会从后面出来,洗脸的时候水龙头会突然坏掉,出门时就算没迟到也会因为公交车坏掉而迟到,偶尔还会连续一星期被来路不明的大狗追着咬……谁知道这只害她天天做噩梦的动物竟然是她暗恋的桑墨帮忙照顾的……桑墨喜欢穿白色衬衫,拥有世界上最英俊的侧脸以及最温柔的性情和最好的头脑。bt的学校每年都要举行地区联盟年度排行,十个学校分别选出最优秀的学生参加比赛并排名,而桑墨就是这个学校内定的最佳人选。本来完美如桑墨,一切都很平静顺利按部就班。直到……那个总是出状况的苏小钻将满满一盆水浇到他的身上……
  • 零售业经营攻略

    零售业经营攻略

    本书主要从零售业的经营模式和销售策略出发,通过引用大量真实案例,深入分析零售业各种业态模式的优缺点,提出如何运营,如何向消费者传递商品的各种信息、如何吸引甚至说服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方法,从而为自己使每一位商家都能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方案,从而达到最好的销售效果,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穿越杠上暴君:独宠弃后

    穿越杠上暴君:独宠弃后

    秋依水无意中得到一本叫做《古书奇缘》的书,睡前翻看时正好看到懦弱皇后被无良暴君欺压嫌弃的一段,气愤填膺,怒而睡觉。谁知一觉醒来,她竟变成了那个懦弱的皇后,而且第一次与暴君见面,就同他杠上了。皇帝怎么了?她才不要在他面前示弱,就是龙须她也敢捋一捋。而随着她的变化,暴君看向她的目光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 极品妖孽至尊

    极品妖孽至尊

    【无敌爽文】他是暗黑至尊,万魔之主!五年前,他如蝼蚁一般被人践踏凌辱,今日的他化身为魔归来,势要让世人知道他的可怕!“惹我者,杀!挡我者,死!”——楚风!【断骨新书《都市至尊狂婿》正在连载,欢迎观看!】
  • 我的老婆是只鬼

    我的老婆是只鬼

    我是一名侦探,但不是一名普通侦探,我是专门与鬼打交道的灵异侦探。我的生意靠鬼,我的搭档更是鬼中狂徒,甚至连我的老婆也是只艳鬼。其实从前的我跟普通人一样,过着最普通的生活,改变我这一切的,还得从五年前开始说起,这是一场充满惊险,刺激,而又离奇的冒险……
  • 中国式谋略

    中国式谋略

    真正的高手,不仅能摸到一副好牌,更重要的是能打赢一副烂牌!中国人不可不读的谋略故事,中国人不可不读的谋略常识。最系统的谋略教科书为你一一讲述:为什么,在同样面对不可预知的命运时,有的人能够青云直上事业有成,有的人却皓首穷生碌碌无为?为什么,有的人满腹诗书才华横溢却一生潦倒,有的人不学无术游手好闲却飞黄腾达?……《中国式谋略》让你成为中国式谋略高手。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魔技师之召唤战姬

    魔技师之召唤战姬

    男主张扩帅得掉渣,身手不凡,雇了几个性格各异的女保镖,驾驶一艘声控飞船,在异世界开启了冒险之旅......
  • 老板不在,自动自发

    老板不在,自动自发

    培养敬业务实、视企业如家的主人翁精神;打造当家做主、堪当重任的自主型员工。公司是老板的,事业是自己的。工作看似是替别人赚钱,实际是为自己打工。打造自动自发的职业精神,迈向双赢卓越的职场之道。老板不在自动自发,做一名当家做主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