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清明》2010年第04期
栏目:中篇小说
这一年九月,叶凡离开湘南,成为深圳一名代课教师。教师是令人羡慕的职业,旱涝保收。但代课教师就不同了,工资比正编老师低一半不说,还极其不稳定,随时有被炒鱿鱼的可能,充其量也就是教育战线上一名低廉的打工者。这一点连她的好朋友姜红也想不明白,叶凡素来不是个爱折腾的女孩。不像她,大学一毕业就跟着男朋友,也就是现在的老公来到深圳。
之前,叶凡像散传单一样,把简历撒到深圳大大小小的学校。可大多泥牛入海。姜红说,去人才市场看看,不一定非做老师不可,我不就没当老师嘛!叶凡说,哪能和你比,你有个好老公。姜红笑了。确实,她现在养尊处优的生活是拜老公所赐。对一个女人来说,挑选老公无疑是件大事。姜红庆幸自己挑中了黑马,当年这个貌不惊人的法学学士,现在成了深圳小有名气的大律师。
可是,按说叶凡嫁得也不错。她老公是当地政府的公务员,当年,他们的婚礼很隆重,姜红特地从深圳赶去参加的。做为官太太叶凡,走到哪,也是被高看一眼的。
辞别老公和家乡,跑到深圳,叶凡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姜红没敢深问,但她知道,叶凡的婚姻亮了红灯。唉,在深圳,这并不稀奇,多少人是为了逃离而来。受伤,疗伤,再受伤,直到一颗心变得坚韧不拔。由此,她更觉得自己的幸运。她让老公范平原替叶凡想想办法,看他的律师事务所要不要人。
叶凡谢了夫妇俩的好意。她还是想当老师,都快三十岁了,还能做别的吗?在深圳,三十岁,就是老女人一个了。而教师和医生一样,是个不怕老的行业。她乐意和孩子们在一块。
工作不好找。她来深圳时,已是暑假后期,许多学校的招聘工作已经结束。在姜红家呆了半个月,眼看着发出去的简历都没有回音,叶凡差点要打道回府。回去的念头一动,心里就像灌了铅似的沉重。小地方,一有风吹草动,人家都来关心,关于她和潘家强的事,原单位已有了好几个版本的传说。
叶凡请了病假的。可是,九月一到,看着孩子们背着书包去学校,叶凡心就慌慌的,当老师久了,一到九月还没事做,就着急了。
事情就是这么巧,就在她决定要走的前一天,接到了荔园中学的电话,说他们的一个语文老师走了,问她能不能来。叶凡留了下来。
已经是开学的第二周,叶凡接手初三(4)班。原班主任魏晓是个大学毕业没两年的小伙子,见到叶凡像见到救世菩萨,说,太好了,你来我就解放了。原来,他现在脚踏两只船,一边在区政府上班,一边在学校代课。这家伙年纪不大,活动能力却很强,在荔中的这两年一直在找关系进区政府。在深圳人才济济,做公务员条件苛刻,要招考,起码得硕士学历,而且当老师的还不能考。也是魏晓本事大,这么难办的事竟给他办成了,听说他有个得力的老乡在政府。这年头,关系就是生产力。
贾校长很恼火,说那你要等我们找到新老师以后才能走,否则学生没老师上课,我对家长怎么交代。于是魏晓只好两头跑。难怪见到叶凡就像抓到了救命草。
魏晓和叶凡进行了交接。他说,你要有心理准备,初三(4)班是全年级最差的班,班主任已经换了两个了,连你就三个。魏晓一边说一边摇头,我就是让他们给气跑的。叶凡说,看你的样子踌躇满志,恐怕是不甘于三尺讲台吧?魏晓哼哼哈哈地笑了,说做老师其实也蛮好,特别是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