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47100000005

第5章 食用油经纬

食用油就是脂肪。什么东西适合榨油,什么东西不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脂肪含量。最初的食用油都是动物油,被称为“膏”或“脂”。中国先秦时期的手工艺著作《考工记》的注释中有:“脂者,牛羊属;膏者,豕属。”也就是说,牛羊油称为脂,所以美玉得名羊脂白玉,猪油称为膏。

植物油的出现跟后来的人口增多有很大关系。北魏的《齐民要术》记录了五种油料作物:芝麻、大麻、芜菁、荏子和乌桕。宋代则增加了红蓝花、苍耳子、杏仁、桐子、油菜籽和大豆。明代的《天工开物》记载了茶子,即油茶籽——“茶子每石得油一十五斤。油味似猪脂,甚美。其枯可种火及毒鱼用。”石是早先的重量单位,现在很少用了。除油茶籽外,《天工开物》还增加了萝卜籽、白菜籽、苏麻、苋菜籽、蓖麻籽、冬青籽和樟树籽可用于榨油。清代又增加了向日葵和花生。而榨油的作物,用得最多的是芝麻、大豆、油菜籽和花生。

在我国北方农村,老百姓食用油主要还是猪油。猪油,民间又称“荤油”、“大油”。作家叶倾城在一篇小文中写道:“它是那么美味,它雪白,凝固而微微动荡。它几乎涵盖过全中国,基本上是目前最主要的动物油。它穷一油之力,与品种繁多的植物油们抗衡。”中国旧式家庭中,几乎家家都有猪油罐。

猪油罐中猪油的多少,是一个家庭日子过得是否富足的标志。

我父亲是个木匠,常外出做工(那时,还没有“打工”这个词)。临出门前,母亲总要往一个玻璃罐头瓶子里装两勺猪油,外加一瓶炒盐豆,给父亲带上。母亲说,干木匠活儿耗力气,光吃窝头啃咸菜疙瘩不行。父亲埋头整理着锛凿斧锯,不言语。

我在旁边看着那玻璃罐头瓶子里的白生生的猪油,馋涎欲滴。那时饥肠辘辘的我,只有七八岁。母亲便将猪油中的油滋了(油渣)剜出几粒,放进我的嘴里。我咂吧着,啊呀呀!那实在是人间最美最美的美味啊!

说起来可笑,幼年时,我除了知道猪油是食用油外,根本不知道还有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和胡麻油,更不要说茶油了。

其实,食用油带有明显的地域性,产什么油吃什么油,当地土著的油料作物左右着人们的吃油习惯。东北人除了吃猪油,吃得多的便是大豆油了。大豆是一种原产我国的农作物,全世界的大豆都是由我国直接或间接传播出去的。它在中国种了五千年,极其普遍。随着清政府对东北的开禁,“闯关东”的好汉们把大豆的种子带到了关外,于是,黑土地上“遍地都是大豆高粱”。山东、河南、河北人多半吃花生油。安徽、浙江、四川、重庆、江苏人主要吃菜籽油。

湖南、江西、贵州和广西等地的人吃茶油多些。而湘、川、鄂、黔四省的交界处,是土家、苗、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那一带山林产品丰富,也盛产茶油。土家、苗、侗人主要是吃茶油。《黎平府志》载:“油茶在清水江流域,锦屏境内栽培最盛,天柱次之。”民国时期,仅锦屏一县,每年产油茶籽都在30万公斤以上,茶油是县内传统的食用油。锦屏于清代就有“油壶”之称。“黎郡之油产自东北路者,由洪江发卖……每载出息不小矣。”茶油外销,主要从清水江走水路,销往镇江、长沙、武汉等地。当时的“洪江油业”是中国最大的茶油加工及销售实业公司,“洪江”油船是清水江上的“巨无霸”,连土匪也不敢打劫呢。

客家人喜欢吃茶油(客家人不是少数民族,而是中原的汉人为躲避战乱而徙居南方山区,在那里披荆斩棘,开山造田,落地生根。相对当地原居民,他们被称为客家人)。在湖南攸县采访时,攸县林业局局长张建林告诉我,客家人对油茶的引种和栽培贡献极大。后来我查阅了一些史料,张建林的话果然得到印证。清之前,攸县没有大面积的栽培油茶,食用油除了猪油,就是菜籽油了。客家人徙居攸县后,满山遍岭广种油茶。清嘉庆年间,广东、福建大批客家人移居攸县,垦山栽培油茶,这是攸县大面积造林最早的记录。民国时期,攸县有成片油茶林20万亩,建国初期30万亩;到2009年已经发展到45万亩。全县的茶油年产量达到了2万吨以上。攸县人吃油主要是吃茶油。

湖北、陕西的产棉区,过去很多人吃棉籽油。粗制棉籽油有一种令人不快的气味和苦味,色泽很深,很多人吃了觉得麻嘴,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吃棉籽油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棉籽油中含有一种成分,长期食用的男子会导致不育。最讨厌食用棉籽油的,是那些新婚的女子,她们宁可清水煮白菜,也不愿让丈夫吃棉籽油。无论什么事情,只要女人一抵制,准没有市场了。难怪城里超市的货架上很难看到棉籽油呢。

前段时间,甘肃一位朋友来京,给我带来一桶当地的特产——胡麻油。他说,西北人有吃胡麻油的习惯。他说,当年丝绸之路上的驼队往长安(西安)驮的物资中,就有胡麻油。胡麻是胡人(匈奴人)进贡朝廷的方物。道教认为,久食胡麻油会令人白日飞升。敦煌壁画上的飞天就是人间的美女食用了胡麻油后,而变成了传说中的飞天吗?

内蒙古河套一带有一道小吃叫糖干炉,是中空的饼子。我在鄂尔多斯出差时吃过这东西。糖干炉的味道独特,有一种醇厚的香味,朋友告诉我,做这种饼子必须用胡麻油,胡麻油的特殊香气是其他油无法替代的。

胡麻油呈暗黄色,下锅加热后易起油沫,油烟也大,味道有些微苦。朋友送我的胡麻油,我做菜用了几次,红烧辣子鸡,煎鱼,油焖豆角……东西是好东西,可还是不太习惯食用。可能做面食适合用胡麻油,特别是加糖的面食,甜味正好把苦味中和掉。比如,糖干炉。

除了胡麻油,西北人还吃红花油。红花在西北许多地方都有栽培,因其适应性强,抗旱抗寒耐盐碱,在新疆、青海、宁夏种植得更为广泛。据说,北疆的哈萨克人尤其喜欢食用红花油。

营养学家邵玉芬认为,不同的食用油有不同的营养成分,正如五谷杂粮对人体有不同的营养补充一样,食用油也应该搭配食用。高档食用油不能和保健品完全画等号,消费者也不必餐餐都用高档油。但可以肯定的是,茶油是最有利于健康的食用油。

同类推荐
  • 百岁所思

    百岁所思

    《百岁所思》囊括了周老文化散文短篇的精华,具有较高的文化、思想价值。112岁的智慧老人,跨越世纪的精彩人生。以百年沧桑的亲历、中西贯通的识见,使我们眼前打开了一扇清楚地看历史、看人生、看世界的窗,整个人生也变得通透豁达起来。
  • 漏泄春光有柳条

    漏泄春光有柳条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百篇散文。分为“话说李清照”、“艺文絮语”、“岁月如歌”、“履痕处处”、“真假球迷”、“联姻影视”等章节。
  • 杜甫文集4

    杜甫文集4

    深刻反映唐代安史之知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展现诗人的一生传奇。
  • 家赋

    家赋

    曹多勇,一九六二年生,供职于安徽省淮南市文联。先后在《人民文学》、《当代》、《十月》、《中国作家》等刊发表小说若干,作品被《小说选刊》、《新华文摘》、《中华文学选刊》、《中篇小说选刊》、《小说月报》选载。长篇小说《美丽的村庄》(与人合作)获中宣部第十届(二〇〇三——二〇〇六年度)“五个一”工程奖。中篇小说《好日子》获二〇〇三——二〇〇四年度安徽文学奖。短篇小说《塌陷区》、《这日子应该平静似水》分别荣获第四届、第五届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著有长篇小说《大河湾》、《找活》等。二〇〇四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第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这是神赐的本能,在人类家庭成员之间形成了天然的相互依存性,在每个人身上都产生一种奇妙的归属感。若每个家庭成员都按照神的模式去做,就能真正体会到家庭的安全与温情。
  • 写作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写作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讲述写作技巧:取材、立意、构思、布局、语言、修改、文面、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
热门推荐
  • 伸向海军基地的黑手

    伸向海军基地的黑手

    1937年的春季姗姗来迟,进入三月依然寒冷。在上海东北面的吴江县城里,街头像往常一样热闹。大清早诸昆杵着一根拐棍,一瘸一拐地走进一家茶馆喝茶。他刚坐下,从外面进来一人,直接走到他对面,问道:“这里有人坐吗?”诸昆看此人穿着长衫,头戴灰色礼帽,像个教书的。他摇摇头说:“没有人坐,你随意吧。”那人摘下礼帽点一下头,然后坐下来叫茶。两个人对坐喝茶,起初相互也不说话。
  • 真假神女

    真假神女

    没错,她就是史上最悲惨之穿越女。在郊外醒来,略略一想,才发现自己竟然是个贱民,这个身份让她寸步难行,好在她还有两下子。 “我看公子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将来一定是人中龙凤……” 某女摇着那大扇子,上面写着:神算子! “哦?不知姑娘师从何人,正好本公子也略懂占卜之术。” 某女把扇子翻了个面,上面还是写着三个字:姬天师! 某天师:“本座竟不知何时收了你这么一个蠢笨如猪的弟子。” “你敢骂我是猪!慢着,你刚才说你是谁?” 完了,招摇撞骗遇上本尊了!
  • 人谋下

    人谋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羊病防治实用手册

    羊病防治实用手册

    羊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当。饲养管理不当包括饲养方法不当和营养不当。饲养方法不当主要表现为,羊舍内饲喂密度过大,通风状况不佳,经常断水,饲喂次数不均匀,饥一顿饱一顿,喂食冰碴水等,除此外,羊受到突然惊吓,追赶过急,或经受长途运输等也可诱发羊群生病。营养不当主要表现为,饲料营养物质不足,导致维生素、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糖等相应缺乏症的发生,而且饲料中某些营养物质过剩,所含微量元素过多,也会引发中毒并导致羊群发病。
  • 乖乖恶魔,小哥哥抱一下

    乖乖恶魔,小哥哥抱一下

    九月初旬,宁城机场“墨哥哥走快点啊,心心马上就要下飞机了!”宁女士手里拿着荧光屏……
  • 快穿之红尘仙

    快穿之红尘仙

    因攀岩而意外死亡的幽,绑定了一个系统,从此过上了穿越的日子。但是当穿越的机会只有十次时,那么离别终将来临,最后一个世界,谁又会离开谁?专注无CP一万年!别被简介骗了……
  • 白衣行动

    白衣行动

    在这里,有人功成名就受尽拥护,有人因为失误一蹶不振,有人被一纸诉状告上法庭,有人心怀不轨锒铛入狱……
  • 家事律师

    家事律师

    少女时期的慕晓遭受爱慕者霍久刺激而性情大变。随后,初恋方尊又出国了,感觉被遗弃的慕晓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自尽不成的她却意外的忘记了一切。长大后的慕晓成了一名家事律师,身边也有了爱慕自己的助理,但这时方尊却突然回国,随后霍久也意外借入慕晓代理的案件中,命运之轮启动,三个人又被重新聚集在一起,尘封的少年的记忆被慢慢唤起,真真假假,勇敢怯懦,还是放手坚持?谁能给出正确的答案?
  • The Metal Monster

    The Metal Monst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西夏死书2:遗失的1964

    西夏死书2:遗失的1964

    为寻找丢失的玉插屏,唐风等人来到了彼得堡。在联邦安全局的追捕下,韩江和徐仁宇两人躲进了彼得堡庞大而复杂的下水管道中,遭遇了恐怖“幽灵”;唐风和梁媛则在俄罗斯学者季莫申的帮助下藏进了冬宫,不经意间也发现了深夜冬宫里的点点幽光。当众人最终在冬宫相遇时,这才得知对方均可能是在“幽灵”的刻意引导下进入的冬宫。这个“幽灵”竟是谁?他为什么要帮助自己?冬宫里又隐藏着什么惊天秘密?为破解这些谜团,韩江等人搜寻一切可能,而最终线索显示,这个“幽灵”很可能是当年科考队的年轻学者米沙,但找到的联邦安全局档案文件却独独缺少了1964年的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