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53200000002

第2章

老人说得马上找阙大伟,顺便跟村里的人说一声,人都要走了总得跟乡亲们说一声。儿子们知道老人古怪和固执,容不得反驳,便依他。老人蹒跚蹒跚地来到阙大伟家里。阙大伟正在刷牙。老人说,我要走了,你得同意把我坟头前的两棵松树砍掉,不要让树根拱坏我的棺材。阙大伟连呸了三下,大叔你长命百岁的怎么乱说荤话!老人觉得阙大伟是在拒绝他,很不高兴,死不死我自己比你清楚!阙大伟连赔笑脸,连嘴巴上的一堆牙膏泡沫也笑破了。阙大伟说,那两棵树我早便想砍了做柴火,你放心,待会我便磨斧子。老人走了三两户,觉得累,便坐在路中间的土坯上喘息,忽然醒悟似的,对老大说,村子里数我最老,我是长辈,我要走了,应该是他们来向我告别的,我怎么会上门跟他们告别呢?祖上没这个规矩!儿子们觉得老人说得并非没有道理,米庄的传统就是这样,年轻人要出远门了须向长辈通报,年长的人要去世无须向比其小的人告别,但近年来风气不同了,亲情乡情日渐淡薄了、麻木了,有老人病得快不成了除了亲人也鲜有人登门问候的,甚至亲人也不一定来,死便死了告什么别呀,是时候谁不要走?就像要去一趟高州城一样,懒得跟谁告别,反正到了阎王那里又得见面。但老人一定要向乡亲们说一声,活了近百年了,乡里乡亲的,没有亲情也有感情,没有感情也有人情呀,不说人,即使是牲畜也讲情义吧,阙海军家的那条老狗经常吃我扔掉的骨头,去年它临死前还来到我床前吠了几声,流了眼泪,那也算是告别。于是四个儿子便分头向乡亲们通气,恳请他们抽空来见见老人,帮帮忙,就见一下,大活人的没有什么吉利不吉利。

小年刚过,离大年近了,村里的人忙忙碌碌的,但再忙也得见老人最后一面吧,一来这也算是人情,二来嘛,谁愿意让一个行将死亡的人惦记?到了中午,来向老人告别的人越来越多,说是来告别,实际上是在安慰开导老人,根本不把他当成一个要永久离开这个世界的人。连村医阙山海也来了,给老人把了把脉说没病,无缘无故怎么会走呢?但老人倔,说真要死了,死不死我自己最清楚。那人们便不敢怀疑老人的预感,表面上都把这次当作最后的见面。村里的人谁死了谁没有死,老人都记得很清楚,哪些来见了他哪些人没有来,他心里有底。

老大告诉老人,阙明秀、阙富强在深圳打工打算不回来过年了,阙兴隆的儿子在上海读大学……在家的都来了。老人瞪了一眼大儿子,你骗不了我,还有一个人没有来。

大家一家一户地给老人数人数,村里就六十三户老老少少二百来人,都数了三遍了,没漏谁。树活一茬,人活一世,谁没有撒手人寰的时候?老人在村里即使算不上德高望重,也没跟谁结过冤家,即使早年结下的冤仇,早该化解或淡化了吧,何况老人在米庄的人缘真的不错,平日人们对他也挺尊敬的,现在到了他弥留之际,要跟乡亲们见见面,这点面子谁都会给。因此大家都来,时间宽裕一点的就跟老人叨唠一会儿,忙不过来的就匆匆忙忙跟老人打个招呼便走,老人也不见怪,还挺高兴的,觉得脸上有光。

可是,还有谁没有来跟老人告别呢?

范宏大没有来。老人胸有成竹地说。

范宏大?年纪大一点的突然想起,是有一个孤寡老人范宏大,他也许还活着,因为从没听说过他的死讯。年纪轻一点的面面相觑,不知道世间谁是范宏大。只有老人的儿子们不约而同地“啊呀”一声,像不小心突然跟谁的头撞到了一起。

知道范宏大的人都知道他十八年前便搬到县城里跟他的表侄去过了,前几年被表侄送到了养老院,再没有回过米庄,连信也没写过一封,荒草已经占领了他家的屋顶,与米庄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关系,老人怎么突然糊涂了呢?怎么说起令人尴尬的范宏大来了呢?

我知道他在县城,在米庄好好的去县城干什么,他不去县城就不会瘸,米庄的空气好,地方开阔,不应该去县城。老人说,人老了不留在米庄去县城干什么!

老大说,范宏大他回不来,也不一定愿意……

老人若有所思地说,其他人也就罢了,但宏大年纪比我大一岁,是米庄唯一一个比我活得老的人,说到底也是我的长辈,我应该主动去跟他告别,这是规矩。

老人说得在理,但儿子们认为这样大大不妥,此去县城好几十公里,老人乘不了车,连自行车也搭不了,一上车便晕头转向,走路吧,他哪能走远路?走出米庄也要停歇几回。

有人出主意说,那给范宏大打个电话吧,养老院有电话,现在拜年都靠电话了,电话能打到美国去。

老人断然否决了这个建议,范宏大又聋又哑的,连阎王叫他也听不到了……写信也不成,写信总不如见面,不见面算什么告别,我得亲自去一趟县城,告诉范宏大,我要比他先走了。

同类推荐
  • 他风景

    他风景

    《他风景》内容包括:我要到唐朝去、狂风中的火焰、故宫?紫禁城、华清池观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射步亭二号,一个消失的地址、孩子,你是我们脸上最悲伤的一行泪等。
  • 踏着鲁迅的脚印:鲁迅研究论集

    踏着鲁迅的脚印:鲁迅研究论集

    本书收集了作者半个世纪以来鲁迅研究的散篇文章,内容包括对鲁迅思想、生平的研究,有关鲁迅创作的总论和具体作品的分析,有关鲁迅的学术随笔,以及为别人的鲁迅论著所作的序跋等。文章虽非宏篇谠论,然而观点明晰,文字朴实。在许多问题上,作者不跟风、不随众,勇于说出自己的看法、坚持自己的观点,或多或少可为几十年的鲁迅研究留点微弱的印痕,并于“众声喧哗”之中,保有小小的一席之地。
  • 墨染时光梦笔寒

    墨染时光梦笔寒

    文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它以文字展开广袤的世界,触动人的内心情感。尤其自20世纪初“白话文运动”以来,中国的文学焕发出新的活力,“美文”亦随着白话文的推广而生长发芽,开花结果,受到人们深深的喜爱。
  • 拥抱与决裂

    拥抱与决裂

    本书以纪实文学的描述手法,向人们展现了张国焘如何由一名马列主义者蜕变为右倾机会主义者,其中披露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更是令人深思。如毛泽东的妻弟在毛尔盖被击毙,成为党内严酷斗争的牺牲品;廖承志靠一杆铁笔和一杆画笔保住自己脑袋没有“搬家”;为实现会师,毛泽东下了一个生死攸关的赌注。
  • 蓝厅的故事

    蓝厅的故事

    以随笔的方式 ,讲述了百年北大的一些老教授的轶事,寻常生活的 点点滴滴,回顾了陕西下放生活的美好时光,国内一 些文化名人、景点的游历,以及去欧洲、俄罗斯、以 色列等国的游记。文笔优美,由于作者的独特经历, 她的所听、所见、所闻与普通人有很大的差异,她的 视角独特,反映的生活层面各种各样,特别是工作关 系,她结识了莫言、铁凝等文化名人。
热门推荐
  • 三嫁冷情君王

    三嫁冷情君王

    今生再遇,他们互不相识。当真相揭晓,她才知道他的深情,是对他金屋深藏的女子,于她,不过是利用而已,当她终于逃离,花三年时间才淡忘心中的伤痛,他却出现:“宫筱婼,你以为,你能逃得掉?”
  • 最强六道

    最强六道

    废材少爷无意间得到一部功法,踏上武道,修炼巅峰……
  • 喜欢你有多难

    喜欢你有多难

    你忘了过去的一切,我却把所有细节都印在脑中
  • 至尊狂妃:随身淘宝太逆天

    至尊狂妃:随身淘宝太逆天

    “难不成你要我以身相许?”北冥汐真的只是开个玩笑。然,帝殇变身宠妻狂魔,随时撒出一大波狗粮!“帝尊,汐爷说把药园的草药卖了!”?帝殇一脸平静,“卖就卖了!”帝尊,汐爷把密室里的灵石、灵器都搬空了!”帝殇一脸平静,“搬空就搬空了!”?她是21世纪的雇佣兵、鬼手神医、骨灰级淘宝迷,却穿越成了废物!?废物?很好,她很快就可以亮瞎一众钛合金狗眼!天材地宝很罕见?她捡到手都软了!?神兽很稀有?神兽自动送上门!他妖孽腹黑,手段狠辣,视女人如脚下的泥土,却唯独对她情有独钟,甚至宠她如命千依百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辅決录

    三辅決录

    本书所收二十三种书都是对三辅地区即金关中地区之都邑、人物山川、形胜等的记载,因性质相类,收为一集,对研究关中地区的地理等有一定意义。
  • 帝皇婿

    帝皇婿

    我是林家出身最低微的七姨娘之女,从小习惯了夹起尾巴做人。却不知我从小习惯的人和事背后,还有这样一个惊天大秘密。他是曾经的兄长,在数年后以帝王的身份重新回到我的生命里。我最初的心动因为他而毁掉,但也给过我无微不至的关照。我怨过、恨过也逃过。想要逃离我庶出之女的命运,做一回自己的主人。可是,他不肯放手,强硬的介入我的生命,要成为我的主宰。商家女的出身,让我如何才能一步一步走上去,与他并肩站在那九重之高?
  • 草尖上的漫步

    草尖上的漫步

    涌现众多可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是一个时代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而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学精品,就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积极树立正确的创作理念,不断创新创作方法,切实端正创作态度,始终牢记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自觉地在时代进步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以博大的情怀、深邃的眼光、丰沛的想象,去探究、体悟和展示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对时代精神本质做出更为深远的探索与表达,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新思想给予积极而敏锐的发现和回应。创作出更多的内涵丰厚而思想独到的文学精品,是时代和人民的召唤,也是江西作家的神圣职责。
  • 中华私房菜

    中华私房菜

    顾名思义,私房菜是私人的菜、私家的菜。就是在别人家里吃到的由主人做的拿手好菜。私房菜通常对外无店面招牌,无固定菜单,不设专职服务员,但这些菜的烹调技法往往是祖传的,有独特风味,而且限量供应,在市面餐馆无法吃到。据说这种菜馆多源于古时的深宅大院,位置比较偏僻,各具特色,并且相对低调。
  • 墨系0607班

    墨系0607班

    本书讲述了主人公“我”在收到了一位自称是“靡费斯特”的面具列车员,交给“我”的具有神秘力量的神奇钢笔后,“我”的世界开始发生了奇妙巨变的故事。一年之内,我加入了神秘组织“墨守七处”,并在导师与伙伴们的“胁迫”下,卷入了一系列“惊吓事件”。主人公“我”始终扮演着“悲情角色”,苦寻平静的“彼岸”。
  • The Memoirs of Marguerite de Valois

    The Memoirs of Marguerite de Valoi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