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廉网上公布的各村低保户名单,是村民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各村低保户名单在网上刚刚公布,就在某个乡的几个村子里掀起轩然大波。家有金银外有秤。令许多人愤愤不平的是,这几个村子里,都有一些家境富裕、收入远远高于县里确定的农村最低生活标准却在享受低保的人,而且都没有经过群众评议。众人断定:人家肯定有“粗腿”啊!群众的眼睛是雪亮雪亮的。乡里乡亲,门前门后,谁家的四亲六故在干啥谁都清楚。这些人的“粗腿”,犯不着用如今网上流行的那样进行“人肉搜索”,人人心知肚明:“粗腿”都是同一个人,那人就是县民政局专门办理农村低保的低保股股长。抱着这个低保股长的“粗腿”,吃了不该吃低保的人是谁?是股长大人的父亲大人、舅母大人,是他的两个弟弟、两个妹妹和妹夫!农廉网建立以前,人家领不领低保,那都在暗处。如今,公布在了网上,明明白白违反政策,明明白白占着村里的指标,上级给了咱监督、举报的权利,现在不说话还等甚?村民们激愤地敲响了键盘。县纪委、县监察局接到县农廉服务大厅的报告,立即派人到低保股长的这些亲属家中调查各自经济收入,认定群众举报属实,对低保股长予以立案查处,查出他还有其他违纪行为,决定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农廉网试点取得令人振奋的结果。以信访量为证:建立农廉网之前,在全市信访案件中,新绛县涉农信访2007年有29起,赴省进京上访6起;2008年有21起,越级上访3起;2009年进行农廉网试点后,信访仅有7起,越级信访1起。
2009年底,运城市纪委向市委、市政府建议,在全市推行试点取得的经验,建立覆盖全市的农廉网络监管体系,得到市委的采纳和支持。
运城市纪委给即将建立的全市农廉网起了一个响亮而又寓意深远的名字——运城市阳光农廉网。
运城市纪委总结新绛县试点经验,制定工作方案,在全市强力推进阳光农廉网建设时,将村、乡、县三级公开的内容作出硬性规定,严格公开程序,保障信息准确无误;严格公开时限。党和国家惠农政策以及村“两委”(支委、村委)干部的电话号码、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涉农机构的电话号码、QQ号码长期公开;农村“两委”干部履行承诺及工作进度、各项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农村集体财务收支情况定期公布;新农村建设项目、宅基地审批、征地补偿款分配、承包合同变更、集体财产处置等村级事务,必须在每月末公开;县乡涉农部门对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涉农政策法规,必须在颁布之日起一个月内公布;新确定的涉农项目、资金分配必须在10日之内上网公开。严格公开制度,建立健全起4大类38项工作制度,确保网络公开监督有效运行,规范推进。《阳光农廉网群众网上投诉受理制度》对办理时限作出这样规定:
一般性的问题,限定1~2个工作日内办理完结。
特殊性和解决处理难度较大的问题,限定3~5个工作日办理完结。
反映违纪违规党员干部批准立案的,要按照案件办理规定时间要求完成。
建设这样的网络,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新工程,决定作出以后,各县很快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开始建设。但是,有的县从县领导到乡镇、村组干部认识模糊,行动迟缓。这期间,运城市纪委数次到各县督察,发现有的县为各村查询点配备的电脑迟迟不能到位,影响全市建网整体进度,数次约谈所在县的县委书记、县长并发出督察通报。各县纪委督察乡镇党委,乡镇纪委督察各村党支部,约谈、通报批评、纪律处分建网不力的干部。正式运行后,市委先后转发市纪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阳光农廉网”建设的实施意见》,作出《关于充分发挥“阳光农廉网”作用,进一步加强农村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的实施意见》。正是由于党委和纪委的强力推行,阳光农廉网在古老的河东大地闪亮登场。
全市阳光农廉网规模宏大。拥有1个市级监控大厅,13个县(市、区)级监管大厅,153个乡(镇、办)服务大厅,3197个村级查询点。264个涉农单位和各乡镇、各村民委员会共开设专门页面3628个。建成之初,为了让农民知道农廉网,认识农廉网,使用农廉网,市纪委组织万名机关干部进村入户宣传讲解,大规模培训农民。
到2012年底,农廉网公开发布各类信息近3000万条。
这是史无前例的农村政务大公开。
到2012年底,农廉网公开点击量突破5000万人次。
农民参与政务的热情弥足珍贵。
到2012年底,农廉网受理农民网上投诉10000余件,督办解决9000余件,根据群众举报核查案件700余件,追究责任800余人。
农廉网超乎寻常的公开效应,令人无比振奋。
2013年,在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张润喜的主持下,运城市阳光农廉网工作大踏步推进。
——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农村基层干部叩响中条山区、涑水两岸、汾河侧畔的一扇扇农舍的门环,把100万册《阳光农廉网培训手册》,100万份农廉网知识问答题,100万份农廉网征求意见书,递到一位位农民的手上。一时间,门前屋后,街头巷尾,热议农廉网。
——市纪委派出数百名干部,在农民赶集的日子里,来到各县农贸市场,在熙熙攘攘的摊位前,在人来人往的街道边,询问农廉网的实效,征询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