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6800000001

第1章 我们都是傻子(1)

(一)我们都是傻子——仿维克多·雨果

我们都是瞎子

吝惜的人是瞎子,他只看见闪光的金子,看不见真正的财富;

挥霍的人是瞎子,他只看到开端,看不到结局;

卖弄风情的女人是瞎子,她看不到自己的皱纹;

有点学问的人是瞎子,他看不到自己的无知;

老实巴交的人是瞎子,他看不见坏蛋;

坏蛋是瞎子,他看不见上帝;

上帝是瞎子,他在创造世界的时候,没有看到魔鬼也跟着混了进来;

——我也是瞎子,我只知道说啊说啊,没有看到你们全是聋子。

——法国著名文学家维克多·雨果

不问青红皂白,一窝蜂学英语的人是傻子。他只看到自己认得了一些ABC,就误以为自己“知识化”了,没看到身为中国人,对于中文所承载的浩如烟海的文化科技知识,连沧海一粟都没吸取。更没看到在中国,就绝大多数英语学习者而言,英语的最大用处只能是在中国人之间以“考试拿证”的方式自愚自乐、自欺欺人;

他只看到自己拿到所谓的“等级证书”,没看到这些证书正好暴露他的英语“又聋又哑是残疾”,更没看到自己因而付出的青春时光、机会成本,错失更实际、更急需的其他学习机会;

他只看到学习英语是中国社会的潮流,没看到这种潮流其实是不切实际的盲流,更没看到这种盲流的背后,是个体和集体在时间、精力和财力上天文数字的挥霍浪费;

他只看到学习英语是一个亮点,没看到这些所谓的亮点,绝大多数是在中国漫无目的、漫天飞舞的肥皂泡——亿万个疯学英语的肥皂泡。更没看到这种为学而学、为考而学、只学不用、无处可用的英语,最终必然沦为蹩脚的英语、残缺不全的英语、一塌糊涂的英语、“你哄我来我哄你”的英语。

勤奋备考的人是傻子,他只知道自己塞进了一些“知识”,不知道这些所谓的“知识”正是鲁迅笔下所嘲讽的“‘茴香豆’的‘茴’”;

他只知道记啊背啊,不知道头脑已被塞满垃圾,更不知道死记硬背100年,还不如一个廉价的电脑U盘。最可笑者,必须背诵得滚瓜烂熟且只有背诵得滚瓜烂熟,才能得其精髓、才能真正掌握的优雅古文、曼妙英文,他突然又不背诵或不那么老老实实地背诵了,而是改用所谓的“科学方法”,大肆“解剖”、“分析”,大肆卖弄“ABCD四选一”,结果“分析”得“浅入深出”、“分崩离析”;

他只知道勤奋啊刻苦啊,不知道自己其实是在所谓“知识”的垃圾堆上当苦力、干搬运、做无用功。他只知道“命题专家”们所编的题目“很难”、“很技巧”、“很学问”,却不知道那些奇形怪状题目的本质——故弄玄虚、忸怩作态、牵强附会,更不知道自己的生机活力、潜力后劲被悄无声息地消磨殆尽。

低劣呆板的高考、考研是傻子,他最热衷把玩“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最擅长在试题中设置“骑个猴”与“七个猴”之类的无聊陷阱而自以为能事。他自封为“伯乐”,也“自我感觉良好”,却浑然不知自身的浅陋、寒碜、贫瘠,更不知“千里马”的众多要素是决不可能用苍白单调的纸和笔考出来的;他把用死学死考的“题海战术”换来的“考试高分”误认为是“才华”,又把确有灵气的青年才俊消磨个半死;如今就连中国的“花朵幼苗”也不放过,他将考试分数高高地举过头顶,虚张声势地恫言: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人是傻子,他鼠目寸光,整天提心吊胆,庸人自扰。他不知道“少时了了,大未必佳”,也不知道“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更不知道“生命是棵长满可能的树”,顺其自然,然其自顺。

读死书的人是傻子,他像一只井底之蛙,只看到书里的知识,看不到书外的学问,更不知道人生天地间,“留心处处皆学问”;

他只看到书里那拥挤的羊肠小路,看不到书外那四通八达的康庄大道,更不知道如今信息社会,缺的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捕捉、筛选和取舍;

他只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却不知道世界是先有人,然后再有知识,是人创造了知识,而不是知识创造了人。更不知道人以及人本身的生机活力永远比死知识宝贵得多、重要得多,人以及人本身的生机活力永远是创造知识、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他只知道“开卷有益”,却不知道乱读书、读烂书是“有不如无”,更不知道在印刷机飞速运转的今天,“剪刀糨糊们”也粉墨登场,“披法服,戴儒冠”,滥竽充数,“毁”人不倦;

他只知道“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却不知道就在他呆在书里做准备的时候,眼疾手快的人已经抢占先机。

言必称“要读大学才有出路”、“要读研究生才有出路”的人是傻子,他只看到李开复这样的高学历者事业有成,没看到李想这样的无学历者事业辉煌。他既没看到大大小小的“李想”们如生龙活虎,在事业上各得其所,也没看到大学生早已与农民工合流,基本上跟大白菜一个价。

他迷信于大门大楼的大学、迷恋于盖着钢印的大学、迷失于照本宣科的大学,他哪里有福气领略到大师的大学、真正的大学?

誓言“非清华北大不上”者是傻子,而褒奖模仿这种傻子,焉能不傻;

他只看到为考上清华北大而反复退学、反复“复读”、反复高考的所谓“决心”和“志气”,没看到这拼命跟名校“攀亲戚”的背后其实是心虚气短、江郎才尽,更没看到,真有志气、真有才华,到哪都一样不同凡响:身上的才气傲气藏都藏不住,哪里还需要引什么“名校”为傲!

文凭迷是傻子,他假心假意“求学”,一心一意“求证”;

他看到很多人“一手拿文凭,一手拿酒瓶,家里放醋瓶,外面养花瓶”就心里“犯痒痒”而蠢蠢欲动,没看到现实中更多的是“博士街上走,学士像条狗”;

他本打算拿张文凭虚张声势地去唬人,却不料“一人之心,天下人之心”,——中华文凭大国,个个文凭在握,谁怕谁呢?

文凭本身是傻子,他只知道年复一年不断地装扮自己的外表,不知道精美花哨的外表下,内容因被注水而变得越来越浮肿虚胖;

他只看到今天有人因为其形花哨而神魂颠倒,看不到明天人们因为其实别无长物而不再愿意投怀送抱;

他傻乎乎地被人捧着,看得见自己今天的招摇过市,看不见自己明天的原形毕露。

对知识食而不化、一知半解的人是傻子,他偏执于“梅花香自苦寒来”,却忘了问问,在人世间这个最大的百花园里,自己是那傲雪怒放的梅花否?他哪里知道,世间花朵,大多不必苦寒,照样可以争奇斗艳,万紫千红,各有千秋,各得其所。他更不会追问,夏天开放的茉莉、栀子、百合,其香又从何来;

他执迷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却不知道“绣花针”有“绣花针”的轻巧,“铁杵”自有“铁杵”的敦厚,更不知道很多本是“木杵”的人,最终将自己磨成了“牙签”而非“绣花针”;

他只知道“早起的鸟儿好吃虫”,却不知道“人多的地方别寻宝”,更不知道“猎物多,豹子也多”;

他只知道英国的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却不知道中国的物理大师黄昆说过“知识决不是越多越好”,更不知道“股神”巴菲特说过“在经过头脑整理之前,所有的知识都叫‘垃圾’”。

言必称“科学”的人是傻子,他只知道人云亦云地颂扬科学,却不知道“科学只是一颗星,它不是整个文明”,更不知道“科学和人世间的其他事物一样,科学本质上也是有缺陷的、不完满的”(两句皆为“现代科学之父”乔治·萨顿George·Sarton语);

他只知道要“相信科学”,哪怕这种所谓的“科学”只是道听途说、胡编乱造;

他只知道要“相信科学”,自身却全无应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他只知道要“相信科学”,闻“科学”二字即起舞,直到把“科学”变为另一种迷信而供上神坛;

他只知道要“相信科学”,却连“科学”的定义都不清楚,更不知道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伟大科学家是如何强烈质疑科学本身的;

他只看到科学昌明,像阳光一样普照大地,温暖人间,却看不到科学也同阳光一样,总是带着阴影,照亮一些的同时,也遮蔽了另一些。更看不到很多情况下,我们所谓的“科学”,只不过是用暂时看不见的代价和危险,来换取眼下看得见的利益和方便。

一感冒生病就用抗生素“打点滴”的人是傻子,他只看到医生是“白衣天使”,而忘了“股神”巴菲特的告诫——“不要问剃头匠需不需要剃头”,更不明白台湾作家柏杨“感冒怕什么,让人体练练兵”的话里所洋溢出的生命的豪迈和智慧;

他只知道抗生素可以消灭病菌,不知道抗生素在人体内也滥杀无辜,更不知道滥用抗生素,表面上病好得越快,其实人之生命透支越多,留下隐患越大;

他总以为感冒生病就必定是坏事无疑,无法明白偶尔感冒生病或许就是生命存在、生命律动、生命调节的一种形式,大可不必小题大做“打点滴”;

他习惯性地视病为敌,只知生硬抗拒地“治”,不知欣然领受地“养”,更不知静静等待、“无为而治”之后,“雨过天更晴”的妙处;

他不明白贾平凹“生病是一种哲学”的深意,也不知道柳宗元“精壮暴死,久病延年”的名句,更不理解老子“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的教诲。

鼓噪“废除中医”的人是傻子,他看到中医的短处,看不到中医的长处、妙处;

他看到西医的动刀动剪,没看到中医的曲径通幽;

他看到西医的立竿见影,没看到中医的“志在高远”;

他看到西医的立竿见影就误以为“快等于好”、“速度等于疗效”,没看到这“快”与这“速度”背后的透支和隐患;

他看到西医正在兢兢业业地“寻找生命迷宫的下一个出口”而没完没了,没看到智慧而伟大的中医早已“跳出迷宫看迷宫”而对“生命迷宫”了然于心,神闲气定。

……

上死学、读死书、考死试的愚蠢的中国人是傻子,他只看得见小范围内的“快”,却看不见大范围上的“慢”;

他只看得见眼前的“利”,却看不见长远的“害”;

他只看得见局部的“得”,却看不见整体的“失”;

他只看得见“补习培优”和“加班加点”所拼来的考试分数上的“喜”,却看不见竭泽而渔和透支生命所埋下的潜力后劲上的“忧”……

我也是傻子,上述种种傻事,很多我也曾犯过;

我也是傻子,今天眼见同学们不停地犯傻时,忍不住在这里叫出声来:停一停吧,愚蠢的中国人;

我也是傻子,就这样口干舌燥地说啊叫啊,但愿你们不全是聋子!

注:

本节出现“愚蠢的中国人”一词,也即“傻子”,在本书中是专指这种人:原本聪明的中国人今天却因“上死学、读死书、考死试”而变蠢了,进而走火入魔,更加痴迷“上死学、读死书、考死试”而不能自拔。

跟已故台湾作家柏杨“丑陋的中国人”之泛指不同,本书“愚蠢的中国人”专指如上,逾则用词不当,切勿滥用。

(二)上大学花了八万多:一毕业就变成了“大白菜”

多年以前,家境平平的表弟考上了大学。而接到他父母报喜的电话,我却一点也喜不起来:“防火防盗防招生,当心进了大学什么都学不到,当心毕业之后长期失业、长期跟农民工抢饭碗。”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先生就说,就业难主要是因为大学毕业生素质低。什么是素质低?不就是身上没多少有用的东西吗!当然,我说话是根据我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并不是人云亦云。

不管怎么说,人家是来报喜的,我却泼了一瓢冷水!不是我不通人情,他是我表弟,我能忍心不说实话吗?

听到我这样说,家乡的亲戚们很是诧异:“老师们说我娃儿考的还是重点大学呀,前程蛮远大的,没想到你却这样说,不晓得到底听哪个的!唉,读总比不读好吧?不上大学去干什么呢?”

“不管干什么也不能上学!你们可以把积攒的几万学费拿去做生意啊,——生意再不好做,摆个肉摊卖猪肉总可以吧,千万别读完了名校再出来卖肉、再出来卖冰糖葫芦、再出来抢殡仪馆或公共厕所里掏粪的饭碗。”我说的事情有根有据,全是报纸上公开报道了的。

大概是我这瓢冷水泼得太突然,亲戚们在电话里说被我搞晕了,要再找个“文化人”当面商议商议再说。

当天晚上,那个报喜的电话号码又打过来了,原来是一个远亲的声音,他老人家是家乡重点高中的“名师”:“你怎么退步了?‘知识就是力量’你懂不懂?读书人叫人不读书,岂有此理!你真是愚昧无知,误人子弟!”

我觉得冤枉,正是因为坚信“知识就是力量”,所以我才怕表弟学不到知识啊。但还没来得及解释,电话那头就拍板定调了:“道理明摆着啊,‘知识就是力量’,小学生都知道的,要上大学才有出路。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你还不如我班上的中学生!今天我就做这个主了,绝对不会错,错了我负责。这是时代要求、历史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一个人,没什么知识如一张白纸,天性澄明,你其实不难让他明白事理;有很多知识如什么呢——不好意思,就说本人碰巧接触过的科学院院士吧,我自己的亲身感受是,他确实更愿意倾听不同的声音。

我这位做高中“名师”的远亲,有点知识,又没多大个知识,欲说服之,料非“级别”很高、威势赫赫的“知识”不可。我自知没有,于是在电话里选择了沉默。

但我不忍心沉默下去,于是专门回家一趟,想当面说服表弟。

大概知道我的来意,也可能是我电话里的那瓢冷水泼得不舒服,表弟父亲一见面就封了我的嘴:“谢谢你的好意,你不用说了,人家好多有知识的人都这样说,要上大学才有出路,我们是重点大学有好出路,难道别人的文化都不如你吗?”

“我儿是拼了命才考上重点大学的,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他上学!”表弟母亲是文盲,说话却似乎很有“知识含量”,掷地有声,有种斩钉截铁的力量。那力量,当即令我倒吸凉气,后退三步,然而搜索枯肠,却也无言以对:天啊,这究竟是知识的力量,还是无知的力量?中国人一窝蜂往所谓的大学里钻挤,到底是想去“求学”还是想去“求证”?

表弟最后也开口了:“是的,要上大学才有出路,何况我是重点大学,别人想都想不到手,怎么能不读呢!”

至此,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要上大学才有出路、重点大学有好出路”早已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这妇孺皆知,是不辩自明的真理,对任何质疑的声音,可以不审直斩。是我不识时务,活该被斩!

我成了不受欢迎的人,窝着火来,憋着气回吧。

我是善于自我安慰的人:凡事不能一概而论,自学都有成才的,上大学当然也有学出名堂来的,没准我表弟就是其中一个呢?——但愿如此!

上了车,不知怎么搞的,表弟说的那句话——“是的,要上大学才有出路”,却还在我耳畔回响:这句话好像在哪里听到过呀?好耳熟啊?

——哦,想起来了,想起来了!是赵本山和范伟合演的小品节目《卖拐》里的一句台词——“对,要拄拐!”

这两句话何其神似,我在车上自己对自己笑了起来。《卖拐》想一想都能给人带来快乐,而生活中其实到处都有赵范二人的身影,却又让人叹息不已。

车轮飞滚,把一切不快都抛在脑后吧,也许一切都会变得好起来。

但是很不幸,“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上重点大学有好出路”的表弟大学毕业已有多年,今天却终于自称“没有了出路”,不得已才找到我的公司里来。

可据他父母说,表弟大学毕业后一直都是很有出路的,八万多元的学费生活费花得值。他倒并没有学北大的毕业生去卖肉,也没有学清华的毕业生去卖冰糖葫芦,更没有失过业。他母亲说他干的都是比较体面的工作,如就职过大型房地产公司、提着公文包出差开过会、还穿过制服呢。

同类推荐
  • 结伴而行

    结伴而行

    《结伴而行》是作者郭松以散文、随笔形式,对自己人生轨迹和思想脉络梳理而成的散文集。作品从眷恋故乡、军旅如歌、书香笔韵、人生况味、盛世微言、情系云南等九个章节,回望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全书题材丰富、思想深邃、抒情优美,文字厚重、耐人寻味。
  •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所选篇目以普及性为要,挑选可接受性强、浅近明白之作入书,又广泛借鉴了其他的权威版本。宋词和元曲的选择则是对各个时期、各种题材的作品衡量斟酌,博采众家之长。元曲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元杂剧文学成就也很高,但我们尽量侧重选择活泼灵动、浅俗直白,并能够使欣赏者毫无间隔感的元散曲。
  • 论雅俗共赏(朱自清作品精选)

    论雅俗共赏(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生命的单行道:程浩日记

    生命的单行道:程浩日记

    程浩的生命日记:这个少年,曾这样认真努力地活过……程浩去逝后,母亲给他整理的文字中,有一部十余万字的日记。日记写于2009年一次濒临死亡的状况后,记录了程浩十六岁到二十岁的生命光影。日记中少有鸡毛蒜皮、人生琐事,多为对生命、对人世的反刍与思考,记录了无数让他内心激荡的段落和时光。之中有少年维特般的烦恼,有对人性的感慨,有对命运的嘲讽,有对自己严苛的鞭策……他在几年间,迅速成长成熟。本书几乎按照原貌收录了这部分内容,希望呈上一个完整的生命印迹。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自然传说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自然传说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热门推荐
  • 爱你是场逃不过的劫

    爱你是场逃不过的劫

    言汐死了,是霍念晟亲手害死的。霍念晟后悔了,他从不知道言汐竟在不知不觉中深入他的骨髓。如果上天让他再经历一次,他愿用他的命换她一辈子岁月安好……
  • 回到山沟去种田

    回到山沟去种田

    文案一:3D魔幻城市逼死导航狗!只有回家去种田!种树,养鱼,遛狗,培兰,下河,跑山……在山沟里也能玩出多彩的人生!文案二:回岭新云认雨痕,到溪老叶缱乌村。山梅冷彻疏香寂,沟李夭秾乱雪陈。去尽远山随柳日,种开新菊待词魂。田中紫陌今何岁,也问桃溪避世人?文案三:好吧其实不会写文案……欢迎喜欢本书的朋友加群讨论:658021624
  •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追回一把价值连城的十七世纪意大利纳格希尼小提琴,女刑警吕月月奉命保护已来到内地的香港黑社会头子潘大伟的弟弟潘小伟。他是追回这把小提琴的唯一线索。香港天龙帮寻踪而至,潘小伟几次险些丧命。在频繁的接触中,潘小伟对吕月月渐生爱慕之情。在吕月月的再三说服下,他答应交回这把小提琴,但要吕月月跟他逃往香港。吕月月沉醉于潘小伟的爱,又不能背叛组织,放弃她的职责,她终于拨通了刑警队的电话,这个童话般的爱情故事,就此烟灭灰飞。
  • 嫡女斗智,朕的宝贝皇后

    嫡女斗智,朕的宝贝皇后

    顾清淼嫁给沐云辰,只是一场争夺皇位的对弈,她喜欢美男,更喜欢一家人安然无恙,既然天下第一的美男非要死要活的赖着她嫁给他,干嘛不同意?只是这是什么情况?沐云辰说:“爱妃顶撞本王,本王不会惩罚,只需交出五十两银子即可。”李管家振振有词:“一月五两的房租,这是王府最便宜的住所。王妃一个月内不交齐,奴才会去相府亲自要债。”钱王,身为男人,你抠成这个样子,你好意思吗?*他是沐云辰,云风王朝钱王,桀骜不羁,斤斤计较的笑面虎一个。“太后,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王妃朝服太贵,臣妾从王爷那里实在买不回来。”某女可怜兮兮哭诉,内心狂笑。沐云辰眉头一挑,脸上的笑,岔气。****一朝穿越,身为孤儿的顾清淼从此过上爹疼娘爱的幸福日子。然,五岁之时,亲娘离奇失踪,半月后,庶妹也消失不见。她从府中嫡小姐瞬间落得连丫鬟都不如。十二年后,先帝两封遗诏,一石惊起千层浪。太后毒,皇帝狠,贵妃冷嘲热讽,大臣算计,庶妹嫉恨,连亲爹都用怀疑的目光望着她。她人前步步谨慎,人后嚣张狂傲,她忍了十二年,只为寻回亲娘,谁若拦她……顾清淼在数十位武功高手面前轻松走过,冷脸问道:“沐云辰,你确定还要继续捣乱?”沐云辰温润一笑,她是他心里唯一的女人,唯一到,他愿为她一疯!片段:宫宴上。顾清淼怀着双胞胎,坐在龙座上,忧心忡忡的问沐云辰,“皇上,孩子生下后长得一模一样,本宫认不出谁是谁怎么办?”沐云辰道:“皇后宝贝儿可以在他们身上系个刻着名字的玉佩。”“若是玉佩不小心乱了怎么办?”“那就随他们去,反正都是你儿子,又不会冒出别的女人的儿子。”顾清淼:“……”众妃:“……”——————新文开坑求收藏!轻松甜蜜宠溺的爱情,搞笑顽皮互相拆台的男女主,别错过呦!点击下面【加入书架】收藏满100,200,300时会加更哦!快把我放进你的书架里吧!
  • 倾听往事

    倾听往事

    《倾听往事》这本散文集里相当多的篇幅是专为魏晋时期文人名士而书的,收录有《父去子未归》、《凡人与圣贤的距离》、《英雄莫问出处》、《曹操与宗世林》、《亦真亦幻帝王家》,在众多的散文集里,这本书很特别,像寒夜里的点点繁星,熠熠生辉。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管理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管理课

    管理是一门艺术,一个团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的成功。管理到底是什么?杰克·韦尔奇说,管理的实质就是解决问题。不错,管理是一种追求或取得成果的职业。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创造经济价值、不能为员工带来幸福、不能对投入的资源产生合理回报和可持续增长能力、不能满足相关利益方的合法权益,可以肯定地说,这种管理是失败的。
  • 余生你是全世界

    余生你是全世界

    简介:(虐文+宠文,前虐后宠放心入坑)白意染爱他爱了六年,也死皮赖脸倒追了五年。可冰山一样的宫瑾轩就是不开窍。白意染终于忍不了了!!!她说:“宫瑾轩,我的整个青春都浪费在你身上了,以后,我不要再喜欢你了!”宫瑾轩暖暖一笑:“没事宝贝,以后换我来喜欢你!”
  • 鬼门纵横

    鬼门纵横

    鬼,由生入死,化灵为鬼。幽,百鬼丛生,鬼泉幽冥。——《鬼门手记》鬼门的出现到消失不过十三年,就在鼎盛时期一夜孤山。或传言鬼门遭恶鬼反噬,屠尽生灵。如今夜孤山又有后来人,是一切的开始还是彻底的结局?
  • 腹黑王爷,王妃要休夫

    腹黑王爷,王妃要休夫

    “愿得一人心,鹿车共挽”是民间医女苏宛儿的愿景,她被城府颇深的三皇子算计,从二皇子手中夺走成了其王妃。两位皇子夺嗣的斗争波谲云诡,宛儿利用神奇的医技帮三皇子脱险。在一次次受情伤之后,宛儿投入了默默爱她的复仇王子南宫聿怀抱,而且离奇身世被揭开。宛儿利用智慧和神奇的医技,斗败情敌安柔,帮南宫聿复国。又北上乔装入宫,以毒攻毒击败宿敌颜嘉仪。三皇子和南宫聿都深爱宛儿,互不相让。宛儿该何去何从?
  • 戒指印(中国好小说)

    戒指印(中国好小说)

    一个迷乱的秋夜,袁明清等四位同事在一个洗浴中心打麻将被扫黄打非的警察当嫖客抓赌,为了洗清自己,他不得不找三年前与他相认却又关系暖昧的警花陈敏,往事如烟纠缠,无法摆脱,而妻子又因重病在此时住进了医院,照顾妻子的却又是一直暗恋着他的女孩子黎英,在欲望的洪流中,他究竟选择了什么归宿?是继续沉沦还是一夜觉醒,是听之任之还是摆脱命运的惯性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