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69900000001

第1章

来源:《作家》2010年第04期

栏目:韩国当代文学专号

崔奫1953年生于首尔。西江大学韩国文系及同大学院毕业。法国普罗旺斯大学法文学博士。现任西江大学法文系教授。1988年,以在《文学和社会》上刊登的小说《一瓣花叶悄悄落》进入文坛。出版作品集有《你不再是你》《一瓣花叶悄悄落》等。获“东仁文学奖”;以《“哈娜扣”不在》获第18届“李箱文学奖”。另有重要作品《爸爸监视》《你不再是你》《无声无息中一片花叶凋谢了》等。

大约有二十年了,那个时期的往事就像一个灯光闪烁的舞台一样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每次回想起那段时光,我的脑海里总是勾勒出一幅青绿色的阴暗图画。但是,在这阴暗图画的一角,画有窗户的那一边,似乎也有丝丝缕缕的温暖阳光照射进来。可那是混乱的,而且首先是悲伤的。难道是因为还没有完成的缘故吗?但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真的有“完成”这样的说法吗?唉,那个时候……是一个无法让人轻易忘记的过去。虽然时光非常短暂,却影响了我的一生。即便如此,人生中反反复复的力量总是强大的。在大多数的时间里,在青绿色的图画上,随着风风雨雨花开花谢,像慢慢愈合的伤口一样,结下的疤痕在慢慢地脱落。

我们——对,现在也可以叫我们——每天晚上沉浸在一种无法理解的热情之中,把自己囚禁在那个没落的印刷所。那只不过是首尔城边上一家破旧的商店旁一个普通印刷所。我们差不多有三个月每天晚上都见面,但对对方都没有什么了解,只有埋头工作。那个平凡的印刷所的名字,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怎么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只能说是精心设计的记忆的刹车装置的结果,没有别的解释方法。

那段时光恍如昨日,却又像是今天发生的事一样浮现在眼前。因为我偶然瞥了一眼日报,看到了上面的三四行社会版报道。引起我注意的是已经过去两天又或是以前废弃的报纸上面的报道,所以肯定是一个细微而重大的事件。坐在国立图书馆资料室里的我,该翻阅的不是社会版报道而是社论版报道,因为我正在为一个雇用我的专职教授的一个著述查找资料。

我不能说是读了那个简短的报道,我的目光只像闪电一样迅速地在那个报道上划过,因为说在读之前我已经看清楚了那个报道的内容。扩大了的我的名字猛然跃入眼帘,我的心像着了魔一样开始狂跳。因为狂跳的心脏,我茫然地坐了一会儿,然后又像吃惊似的迅速扫了一下四周。资料室的这一边好像总是这样空着,只有一名已经在这儿坐了好几天的,把统计资料放在那儿却半天都是迷迷糊糊的戴眼镜的男子。

那个时候,我一边像在练习极其暧昧的话一样抖动着嘴唇,一边偷偷地读了那篇报道。像是背诵那些总也记不住的公式一样,反复读了几遍。那篇报道如下:

上个月26日,在纽约的哈特公园发现了一名死亡的韩国女人。死者身上带着一份过期已久的护照,护照上的名字是江贺媛(41岁),但韩人会已经否认了她的身份。出现在非法滞留名单上的这个女人,死因被判明是由于身体衰弱饥饿致死。

我确认了日期,开始翻阅其他日报的社会版。在其他的报纸里也只能找到和这个类似的报道。我的视线回到摊开的报纸上。剧烈的心跳平静下来,慢慢地从心灵的深处涌上一种奇怪的有一点痉挛似的感觉。首先,那是一种好像历经了很长时间,无论如何也无法修复的后悔,但并没有任何具体的对象。稍后,在那后悔的位置慢慢坐下来,有一种放心的感觉,虽然这有些不合常理。

在报道的当时,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看了这个报道会有什么反应呢?那时,为了第一时间互相取得联系,应该跑向电话,不是吗?但是说不定我们中的任何人都没看到这篇报道。最重要的是我已经被人们遗忘得太久了,可能他们不用看新闻,早已经预料到了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但我不管这些,急切地从包里找出以前的联络地址翻看着。虽然现在想快点儿取得联系并和他们见面,但这些平日里工作繁忙的人们的地址我以前一次也没用过,就一直那么放在那儿。

我用颤动的手摸摸圆珠笔的笔尖儿,在报道周边画了条很深的线,把报道裁了下来。我把裁下来了的报道放进记事本的内侧,深深地夹了起来。我整理好看过的资料和书包后,走出了国立图书馆,秋日的天空一片晴朗。

那个时节我们——为什么我在“我们”这个单词面前仍然感到羞涩和不便——总共是四个人。当然我们从一开始并不是“我们”。我认识的很多人也可能对我对“我们”这个词的使用持反对态度,但我不管他们的见解,勇敢地坚持使用了“我们”这个词。

制造了“我们”的是亚历山大大帝冷酷的《暴力视学:无名无政府主义传奇》一书。但是,并非是这个毫无意义的书名有多么重要,而是因为这是留在我记忆里的唯一的书名。

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刚刚结束,我就把教材全部卖掉,准备用卖教材的钱买下个学期的教材。当时我正处在困难时期。就因为这个原因,我在来往多次的清溪川的一家旧书店里,以方便面的价格购得了这本无名著者的书。现在只记得那用悠久的黑色装订的书是以“同志啊,如果你有勇气,就把束缚你的这本书扔掉吧;如果你有意识,读完这本书就把它扔到火里烧掉吧……”之类的富有煽动性的引文开始的。

同类推荐
  • 北京绿卡(连载1)

    北京绿卡(连载1)

    佛罗里达四季阳光明媚,没有冬天,冬天也是春天。这个春天,尼可十八岁了,即将高中毕业,面临着大学的选择。父母好言细语,同女儿商量:“就读本州的大学吧,你人在佛罗里达,想回家就回家,我们随时也可以去看你。”尼可微笑着摇头,眼睛望着窗外,窗外椰影婆娑,高大的棕榈树外,是碧波浩瀚的大西洋,海上白帆点点,时不时地,一两艘豪华邮轮会撞进视野。父亲说:“你要去外州也可以,只要你欢喜,但最好去外州的私立大学,我和你妈妈也要放心些。”尼可的父亲是个成功的房地产建筑商,事业发达,家道殷实,女儿的学费绝对不是问题。
  • 蛤蟆告状

    蛤蟆告状

    清朝咸丰年间,河北静县东关街有一家铁匠铺,专做些农用家什,如镰、锄、犁、耙之类,也兼营洋铁业的活儿。店铺的主人姓孙,三十余岁,因他排行老二,所以人们称他孙二哥。孙二雇了十几个伙计,按月给这些人发工钱。平时他为人和善,只是在发工钱时计较一些,因此惹得那些手头懒一点的人说三道四。在这些伙计中,有一个叫王虎的,此人就在东关住,有些恋家。早晨上工时,因起得晚了,晚来了一会儿,自然引起孙二一些唠叨。到月底发工钱时,扣了王虎五十文钱。那王虎不服,便找到孙二吵起来。那王虎自恃年轻胳膊粗,有把子气力,说着说着便动手打了孙二一记耳光。
  • 乱世评腔

    乱世评腔

    娇凤和十二红一起喊,娇凤的声音又清又亮:船家——船家——后边的许大帅都清晰地听见了,他挥鞭打马,声嘶力竭,弟兄们,九姨太就在前边,快、他妈的快——船动了——小船掉过头飞快地向岸边划来。后边的喊杀声也越来越近了……
  • 老兵

    老兵

    我的记忆源头保留着一条黑狗,一个西瓜。黑狗叫黑子,黑得像黑夜,没有一根杂毛,眼睛如同沙漠夜空中的星星。星星出现的时候,爸爸妈妈还没有回来。我可以从地窝子的一方天窗上望见星星。花皮西瓜,好像瓜秧编成了绿环。我一闻,就感到里边可以吃。爸爸从床底下滚出这个西瓜,说:玩,不能用棍子敲。我抱不住西瓜。它太大。我又不能骑上去,它一动,我就栽下来,它不肯让我骑。多年后,我在样板戏里的唱段里听到“披星戴月”这个词语,我想起爸爸妈妈,他们总是在星星出来以后回家。
  • 乡愁(黑塞作品02)

    乡愁(黑塞作品02)

    《乡愁》是黑塞一举成名,跃登文坛的作品。黑塞独特而富有音乐性的文体,描绘心灵思维暗影的观察力,伴随他日后一系列的作品,逐步赢得其世界性的声誉。书中刻画佩特在恋爱、感情路上的浮沉、挣扎,友人溺死的打击,人生际遇中遭逢的孤独与寂寞,亲情的呼唤与牽絆,青年对大自然的向往,使这部作品成为一本动人的教养小说。黑塞的作品,如诗如画的节奏,宛如小提琴和钢琴的奏鸣曲,时而悠扬,时而低沉,带着浓郁诗质的乡愁和对生命执着的热爱,也表现经历战斗、锤炼之后的领悟,故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弦。
热门推荐
  • 天降萌宝

    天降萌宝

    恋爱体质少女梨千珞的字典中,只有美少年、美少年、美少年……可是,生活偏偏不如人意,她在老妈的淫威下,只能和超级丑男龙崎野同一屋檐下。而这还不是最糟的,当那只会说话的笨猫苏菲,叼着外星婴儿出现在窗口的时候,她的人生便从此暗无天日了!每天冒着被笨猫电焦的危险,充当“老妈子”兼保姆,还要和丑男龙崎野假扮“夫妻”?这对美少女梨千珞来讲简直是耻辱!当生活被搅得一团糟,梨千珞发现自己的审美观似乎也在扭曲,怎么丑男龙崎野越来越帅了?隐藏在眼镜背后的美少年,有着怎样的执著和守护,外星萌娃的突然闯入,会给两人带来什么样的天降奇缘呢?
  • 轻风逐月:误惹妖孽美男

    轻风逐月:误惹妖孽美男

    她本是21世纪的异能者,上天给了她医术,权利,美貌,智力,财富……却唯独少了一双能视物的眼。她封闭自我,变得冷漠。许是机缘巧合,许是上天安排,她变成了她。古月一族的表小姐,却因眼盲受到排弃,被迫前往在弥回之森。于是她遇见了他……在世人眼中,他是一个废材王爷,他是人们的笑料。但人们却不知,他是令人恐惧的修罗鬼帝,冰冷强大腹黑。却唯独对她放下所有的冷漠,在她的面前绽放温柔的笑。
  • 给古人拍“玉照”的赵成文

    给古人拍“玉照”的赵成文

    德国。路德维堡。“世界东西方首届专利发明优秀成果推广研讨大会”正在召开。会上,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学者,在与会者如潮的掌声中,从大会组织者的手中接过了金光闪闪的金奖奖杯和证书。这个学者,就是中国刑警学院教授赵成文。赵成文,除了中国刑事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刑警学院科研处长头衔之外,还有好几个人们送给他的绰号:“中国亨特”、“警界怪才”、“学者神探”、“科技神笔”。2002年4月下旬,赵成文的又一项创举,震惊了国内外:他用他的“秘密武器”,让2200年前的西汉长沙国丞相夫人“复活”,拍出“玉照”,成为国内外媒体和互联网爆炒的新闻。
  • 诊家枢要

    诊家枢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zz男友

    我的zz男友

    这是一个关于大学恋爱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雪儿自己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狗子你不爱我了。”“狗子你变了。”“狗子我们该讲睡前故事了。”
  • 平台之治

    平台之治

    看见楼下社区大妈鬼鬼祟祟地投放鼠药,我又想起那次与老鼠的斗争。那时,前年夏天吧,我刚退休。老鼠出现时,我和女儿正站在平台上看一只白鹭从江对岸飞过来。这个时候的太阳还很亮,还不能被叫做夕阳。天空中很平静,鱼鳞云开始集聚,像是白鹭飞过太阳,闪亮透明的翅膀把阳光扇出了涟漪。白鹭有意降低高度,让我们看得清楚它捋成一束拖在身后的饰羽。我对女儿说,一般它都会在小区后面的山上作短暂驻留,梳理梳理羽毛,摆出许多不同的姿势,让那里的几个老年人拍摄和夸奖,这段时间都是这样。女儿不喜欢动物,眼睛早就不在白鹭身上。
  • 倾天剑圣

    倾天剑圣

    斩碎天堑、上云端,看那诸天笑我猖狂,战乱八荒仙穹不罢休,风卷残云圣道不息。染血轻衣,三尺银锋乍目,待我踏碎那云山,再归来笑骂这漫天诸神无用。王座上,屠戮玄穹……
  • 激发力:打造激情四射的团队

    激发力:打造激情四射的团队

    缺失激情的员工是管理者的梦魇;一支死气沉沉的团队无法成就卓越。只有激情四射的团队才能够创造奇迹。一名出色的经理人必须懂得如何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本书围绕着如何激发人心的主题,从“启动愿景”、“赋予厚望”、“充分信任”、“树立榜样”、“消除激情的敌人”五个方面展开阐述,帮助管理者付出很少的成本和代价,打造一支充满激情的团队。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少数民族节庆(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少数民族节庆(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主要内容包括:节庆文化概述;东北内蒙地区少数民族节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节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节庆等。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漆器(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漆器(阅读中华国粹)

    从河姆渡新石器时代的朱漆木碗,到楚汉漆文化的繁荣,直至明清达到顶峰,中国可谓世界上最早用漆制作器物的国家,并将漆艺绵延传承,走过了7000年漫长而辉煌的历程,为世人塑立了一座丰富而又绚丽的漆工艺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