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96500000001

第1章 曼哈顿的秘密聚会

来源:《章回小说》2000年第10期

栏目:张学良获得真正自由的内幕·中篇纪实

辽宁省政协的友人在春节前曾经向我诉说了关于张学良将军的近况。他于不久前前往美国夏威夷,在夏天的大海边上,他再次见到这位靠轮椅代步的老人。

张学良从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失去自由以来,在羁押和幽禁中生活了五十四个冷暖春秋,直到一九九〇年进位东北军少帅九十岁生日的时候,才有了公开祝寿的自由。他的这一自由是如何得来的呢?多年来在海内外一直是个猜不透的谜。也许有人会以为给张学良以真正自由是台湾当局的良心发现。历史的真实是:美国纽约是呼吁张学良自由的起点,而向台湾发起给少帅以真正自由攻势的人,原来是一批多年旅居海外的东北大学学生!

这些在美国最早发起营救张学良活动的人,为首者是我们的老乡,民国年间就出生在吉林辽源的张捷迁教授。就是这位旅美著名学者、东北大学校友会会长充当了使少帅最终获取真正自由的始作俑者!不久前他陪同旅美人士、当年东北大学秘书长宁恩承先生返回东北时,曾经首次向关心张学良自由的同乡们讲述了少帅在台湾恢复自由的经过。令人听了感到震惊。因为谁也不会想到张学良直到八十年代末尚未获得真正的自由。这其中的内幕披露出来确实令人吃惊。

事情不得不追溯到一九八八年春天,那时,张捷迁在美国纽约出席了一次曼哈顿中城举行的东北旅美人士的午餐会。就在这次聚餐中有人提到老校长张学良的自由问题。张捷迁的脑际马上现出一张他所熟悉的笑脸,那就是当年他在东北大学读书时,在汉卿北楼前见过一面的少帅张学良!虽然他与少帅仅仅见过一面,可是,数十年来作为东北大学学生的张捷迁,无论是在九一八事变后他由东北漂泊到北平、还是他自费留学美国,并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气象专家后的那些荣耀日子里,他始终没有淡忘对老校长张学良的怀念。

“张教授,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美国国家航天太空署研究院的研究员、火箭专家李圣炎首先对张捷迁提出一个中心话题,“许久以来,我们这些流落在美国的东大校友,都在寻求一个尽快迫使台湾当局恢复老校长自由的机会,现在总算盼到了。这是因为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已经作古了……”

张捷迁沉下脸来,沉吟不语。面对着满桌珍馐他居然没有胃口。因为他知道李圣炎为什么在一月十三日蒋经国在台湾病殁不久,忽然急忙召集以他为首的几位在纽约任职的东北籍学者聚会。那是因为一九八八年确是个特殊的年头,除了多年管束他们老校长的老蒋和小蒋接连病逝之外,今年还是东北大学创立的六十五周年——也是张学良兼职东北大学校长的六十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张捷迁知道今天的聚餐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东大校友们备受尊敬的长者,他的心情沉甸甸的。

“蒋经国虽然已经死了,可是咱们老校长时至今日还没得到他理应得到的人身自由啊!这……未免太不公道了,国民党莫非当真要将老校长囚禁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吗?”一位两鬓如雪的老学者忽然将桌子重重一拍,震得杯碗锵然。他大声地叫道,“我们这些当学生的,再也不能保持沉默了。我们应该联合起来,为老校长争取自由。向台湾当局大吼一声:‘够了吧?再也不能继续将张学良幽禁下去了!’”

“是的,从台北的这张《自立早报》上的披露,就不难看出咱们老校长目前在台北的所谓‘自由’实在是太有限了!”一位叫陆克难的东大校友拿出一张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五日台湾的《自立早报》,愤然地将报纸在众人面前一举。张捷迁、李圣炎等人的目光都一齐集中在那张台湾报纸头版的新闻照片上来。照片的前景是一位两鬓白发、戴一架宽边墨镜的老人。他穿着银灰色的西装,右手里拿着一支拐杖。他就是极少公开在台北露面的张学良将军。他的身后是蒋经国灵柩的暂厝地——荣民总医院的怀远堂。在张氏的身边紧紧相随着两位虎视眈眈的武装军警。在军警的监视下,当年咤叱风云的张学良显出了一种本能的戒备和拘谨。

“诸位请看,老校长在台湾已经是无人认得了,”陆克难指着张学良照片下方的那段文字说,“台湾的报界是这样评价少帅到蒋经国灵堂吊唁这件事的,他们写道:‘张学良的到来,并未惊动新闻界。年轻记者不识此老,他确是老了,步入灵堂后,脸上神情哀伤凝重,他在经国先生灵堂前深深鞠躬。就在这弯腰顿首间,多少纠缠的历史恩怨,从此云淡风清,留存少帅心里默默淡化。至于后人如何臧否这段近代史账目,则有待史学家费心……’请诸位品味《自立早报》上所写的这段文字,它让我们在美国的东大学生听后心里酸酸的!”

张捷迁见陆克难眼中泪光莹莹,他的心也是盈满酸楚。想说什么话,却欲言又止。

“老校长目前的处境是不言而喻的,”陆克难长叹一声,痛楚莫名地摇了摇头说,“正是因为要力争改变他老人家的困窘处境,李圣炎教授才在这里设宴请各位宋商议一个可行的营救方案,以求尽快地让老校长恢复他早就该享有的人身自由。”

沉默不语,只顾埋头饮酒吃菜的东大校友们,心中的干柴被陆克难一席话点燃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稍有人心者,都不能对老校长凄惨的晚景缄默不语了。”“国民党当局难怪将大陆失落给中共,仅从他们无限期地限制张学良自由这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他们的无能和软弱。”“我们营救老校长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完全是手无寸铁的书生,可是我们又不甘心,也不知该用什么办法,来迫使国民党当局给张将军以自由。”“张捷迁教授,您是我们东大在美校友中的杰出人物,您该拿出一个好主意来才是嘛!”

张捷迁沉吟不语。

“这是《华盛顿邮报》上刊载的一条新闻,李登辉上台以后在昨天举行的首次记者招待会上,讲话中说道执政以后,要力主民主和自由。”陆克难举起一张当日的《华盛顿邮报》,振振有词地说道,“李登辉的这个立场很可能是欺骗舆论,用来装璜门面的宣传。但是我们不可以利用吗?”

“很好!”张捷迁双眼豁然一亮,他将兴奋的目光投向李圣炎和校友们,似乎在征询着他们的意见。

李圣炎说:“李登辉上台以后的许多讲话我都认真地加以研究了,我可以肯定地说,李登辉是极力在台湾民众面前故作出一种友善的恣态。他要成为台湾推行民主进程的强人,以示与蒋家父子的不同,因为他只有如此才能造成一个所谓的李登辉时代。张先生,所以我才说目前正是吁请给老校长以真正自由的最佳时期。因为李登辉毕竟不是蒋介石,他早已从民众的呼声中,品味出继续幽禁张学良难得民心。故而,李登辉有可能借给张学良自由,为他的脸上贴金。”

“如此分析,使我茅塞大开!”

度忧心忡忡的张捷迁情绪变得亢奋起来。他连饮两杯醇酒说,“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利用李登辉这个虚伪的民主化,来一个专电吁请?倒要看看他能不能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地给老校长以自由?”

“向李登辉发电报当然不能以某人自己的名义。”陆克难说,“我们这些在美国定居的东大校友,还有许多人分布在美国各地。何不就此串联一下,成立一个东北大学在美校友会呢?然后再以这个校友会的名义,向台湾的李登辉拍发电报,那样才更加显得名正言顺。”

“好!”“我赞成!”“同意!”“成立东北大学校友会越快越好!”围坐在餐桌四周的美籍华人纷纷高举杯盏,齐声响应……

同类推荐
  • 另一个人:变形者札记

    另一个人:变形者札记

    世界已经在谎言中变得老残,只等着最后那慈悲的一刀。本书是《船夫日记》的续篇,写于1991到1995年,是凯尔泰斯日记体哲思文集的第二部。凯尔泰斯延续了《船夫日记》中对尼采、卡夫卡、维特根斯坦、加缪、贝克特、伯恩哈德等人广阔的阅读和对话。然而,相比《船夫日记》,本书与作者当时的生活经验联系更为紧密,在五年的记录中,可以看到作者游历欧陆各国。在这些游历的记录中,将日常生活中的吉光片羽,与对生命、人性、民族、自由、伤痛等不间断的思考,与自己的文学创作观念结合起来。看似散落的碎片,而加以艺术的表达。虽然其中有鲜明的国家和民族意识的痕迹,但作者对人在大的历史命运中艰难选择的反思,至今仍有启发意义。
  • 好的爱情,是两个人可以共同成长

    好的爱情,是两个人可以共同成长

    在书中作者把各式各样的爱情一一摆在你面前,同你一起看看、想想,你的认知会慢慢通透。不管你曾爱过、正在爱、将爱上什么人,你的感情都会在此对号入座,你的观念会因此提升,你的见识亦会因此增长。本书不是高高在上的劝诫说教,而是直言不讳的开导提示。
  • 诗里特别有禅

    诗里特别有禅

    本书让您于云淡风轻的古诗中,轻松了解禅文化,领悟人生智慧,享受心灵宁静。古典文学大师,复旦大学中文系骆玉明教授集三十余年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传统文化的探索于一身,对中国古代近百首诗词进行精辟品鉴和解析,使读者从中了解到中华禅文化的博大精深。本书意蕴深邃、悠远,文字优美洗练且平易近人,使读者从阅读中收获真正的宁静,升华自己的心灵。
  • 看绿

    看绿

    这是一篇用现实主义手法写成的散文,作者对生活和现实的真实感受,对现实的忠实描述,表达了作者纯朴的心意和愿望。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所著的一本散文集,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
热门推荐
  • Two Gentlemen of Verona

    Two Gentlemen of Veron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哑医王妃

    哑医王妃

    一朝穿越到相府千金身上,居然被姨娘虐打!发现自己是个哑巴?!还有没有比这更坑的?这是最悲催的穿越了吧!被下嫁到一位病王爷府里,开什么玩笑,为什么别人穿越这么金灿灿,亮闪闪,我,慕容楚楚除了这名字以外,一无是处?精彩片段★“哎,反正你都要死了,要不,我给你倒腾倒腾,没准儿又能活了,怎么样?”某男似在沉思某女刚刚说的话,缓缓点头,“嗯,可以试试。”某女眼眸瞬间亮起来,随后听到一句:“反正我死了你是要守寡的!”“......”精彩片段★★夜黑风高的夜晚,两个影子出现在城墙之上。一个素雅温软如水,一个悠闲如清风明月,各自拿着一个酒杯对酒当歌,某男:“如果有一个人深深地伤害了你,那你要多久才能原谅他?”某女:原谅他?原谅他是上帝的事情,我的任务,就是送他去见上帝!“你打算怎么做?”某男拿着手上的杯子一碰仰头喝下,斜睨着她,静听回答。“悄悄的来,悄悄的走,挥一挥匕首,不留一个活口。嗯,好酒!”某女砸吧砸吧着嘴巴。精彩片段★★★“王爷,王妃把锅给砸了。”下人来报。“嗯。”淡淡应付一声表示知道,依旧斜卧在榻上闭目养神。“王爷,王妃把厨房给烧了。”没多一会儿下人再次来报“嗯。”还是如之前模样,悠然自得。“王妃在着火的厨房里…..”来禀报下人话还没说完某男咻的没了影,其实他想说“王妃在着火的厨房里端出给王爷的午膳”。
  • 终极妖孽狂兵

    终极妖孽狂兵

    云海市,西山烈士陵园。天空一片阴暗,伴随着滚滚的雷声,绵绵细雨,坠落在大地。山下……
  • 佛家叫我们豁达点

    佛家叫我们豁达点

    自古以来儒释道三教的思想精髓已潜移默化于国人的性格之中,成为中国人思与行的指向标。由于佛家主张人们遁入空门,清心寡欲,万物皆空,所以让人听起来似乎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但实际上,佛家并不是优势地位的出世,也是入世的。确切地说,佛家是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担当,它教导我们与人为善,宽以待人,更给了我们一片心灵的天空,让我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压力和挫折。
  • 龙皇录

    龙皇录

    骆云飞本是一个普通大学的毕业生,一次机遇,体内龙脉觉醒,龙神九转,风云变!御女无数,狂灭多方情敌!异世大陆,七宝异兽,层层的历练,让他快速成长,化身五爪金龙,啸乾坤,杀神明,终成为一世霸主……
  •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摊上一个憨傻老爹,刘和彻底暴走了!别人都在忙着坑爹,我却要反其道而行之,帮爹成为三国最大军阀!
  • 元稹:只缘感君一回顾

    元稹:只缘感君一回顾

    本书以此花开尽更无花、夜合带烟笼晓月、莺藏柳暗无人语、花笼微月竹笼烟、春莺无伴啭空长、紫垣驺骑入华居、贫贱夫妻百事哀、曾经沧海难为水等八卷、约22万字的篇幅,采用诗词解析+人物传记+美文+小说+游记的方式进行创作,作者用诗一样的文笔以及充满古典韵味的气氛,解析元稹这位古代著名诗(词)人脍炙人口的作品,结合运用小说故写作的事的形式演绎其传奇人生,以及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书中元稹与莺莺的爱情故事,就是妇孺皆知的《西厢记》里张生与崔莺莺的原型。
  • 宣城雪后还望郡中寄

    宣城雪后还望郡中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独占之豪门惊婚

    独占之豪门惊婚

    第一次提分手:叶扶桑说:“唐骓,我们真的不合适,分手吧!”唐骓直接爬上三楼窗台,回头:“你再说一次分手我就从这跳下去。”叶扶桑重复道:“我们分手吧。”唐骓什么话没说,头也不回纵身跃下……第一次闹分居:叶扶桑对着他喊:“唐骓,我真是受够你了!”唐骓直着脖子站在路边,西装革履玉树临风,一派贵公子模样,抬着下巴高傲的问:“所以呢?”叶扶桑呼气:“我们都冷静下行不行?”唐骓转身往车流里冲:“你敢说乱七八糟的东西,老子就死给你看!”……第一次闹离婚:叶扶桑抓头发:“我要离婚!”唐骓指着叶扶桑咬牙切齿:“你敢再说一次?”叶扶桑抬头看他:“唐骓,我跟你过够了,离婚吧!”唐骓转身出去,不多时怀里多了个胖乎乎的小奶娃回来,居高临下看着叶扶桑:“你信不信我今天晚上就带唐蛟去跳河?”……风平浪静时也能好好说话。叶扶桑给他打预防针:“唐骓,一哭二闹三上吊是女人的戏码,你是女人吗?”唐骓不在乎:“老子是男是女你还不知道,你要是敢提分手我就敢死。”叶扶桑叹气:“你到底想怎么样?”唐骓扭着脖子:“没想怎么样!就这样!”对,就这样,安安静静的过日子。他也不想怎么样,就是想独占这个女人到老,谁都不准跟他抢。&&&爱情是火,扎进去的人无不遍体鳞伤。先爱上的总是输家,所以豪赌中总有人输的血本无归。
  • 烧味食谱

    烧味食谱

    《家庭美食坊丛书》根据四季的特点、不同的家常菜式、南北方的不同饮食习惯,精选了一千多道家常菜。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又有保健功效,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家庭美食坊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还有相关的营养知识,是家庭食物调养的有益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