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对于饮食,是太普通的调味品了,普通到吃菜时常常忽略它的存在。只有过于口重时,人们才会说:“打死卖盐的了。”
“打死卖盐的”情况确实有过。但是那时不是盐太多,而是没有盐吃了。日本侵华期间,对冀南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严密封锁一切军需民用物资进入,其中包括食盐,并在根据地与敌占区交界地带,把190多名越规商人,斩首示众,其中也有一些盐商。把一些血淋淋的头颅装在鸟笼子里,挂在交通要道,杀一儆百。
没有了盐,生活会立刻发生变化,饭菜失去滋味,农民干活没了劲儿,部队削弱了战斗力。后勤部门给指战员每人每天发一钱盐,出差时带上,在老百姓家吃饭时不好意思独享,都是撒在大锅里。天无绝人之路,农民挖掘古代民间熬小盐的工艺,推广开来。有了盐吃,根据地迅速恢复了生气。
所谓“小盐”是相对“大盐”而言,大盐就是海盐,颗粒大。小盐是土法制盐,颗粒细小。广宗、平乡、巨鹿一带,土地贫瘠盐碱,农民自古会制小盐。可是盐铁一向由国家专卖,私制小盐犯法,往往形成尖锐矛盾。清朝末年,广宗县就曾暴发以景廷宾为首的盐民暴动。
制小盐技术并不复杂,第一道工序是刮盐土,黑龙港流域到处是白花花盐碱地,盐土俯拾即是,自不必说。我的家乡不在黑龙港流域,照样可以找到盐土。每年春天地气上升,地下水的盐分也随之冒出地表,含盐多的表土色重,发潮,发暄,只有一两厘米厚。闲地、场院、街旁、路边都有,耕地因为经常上草肥和人粪尿等酸性肥料,酸碱中和,含盐少。农闲时用铁耙子刮下盐土,积攒起来备用。
第二道工序是淋盐水,支大破锅一口,底部要有裂纹,漏水而不漏泥。锅底再铺上席片、旧布之类。然后把盐土放入锅内。土不要加满,距锅沿二寸,再加满清水,浸透。锅下置大盆,接缓缓淋出的水,淡酱色,就是盐水。头遍淋出的盐水单放起来,再续清水。二遍淋水含盐少了,也不要扔,再加进锅里淋盐水用。淋过三遍后,剩在锅里的泥,可作肥料用,含硝酸钾,适于沙质土壤。
第三遍工序熬小盐,支完好无裂纹大锅一口,放入头遍淋出的盐水,加热,锅底渐有细小白色晶体析出,就是小盐,一大锅约有十几斤产量。盐层以上的水淡黄色,是卤水。待盐层稳定以后,将卤水盛出,放在盆内,慢慢又有晶体析出,成坨状,有冰纹,就是硝酸钾,可以做火药。剩下的液体,含氯化镁、硫酸镁、氟化钠,就是用来点豆腐的卤水。
最后一道工序是漂白。把熬好的小盐装入细布口袋,反复以清水冲洗,杂质越来越少,盐面越来越白,最后吊起来风干,就是食用小盐。如果害怕盐分流失多,冲洗次数不足,制出的盐味儿苦。冲洗干净的小盐,味道纯正,不亚于大盐。冲洗用的水也不要扔掉,还可以与二遍淋盐水加在一起,再来淋盐,反复使用。
冀南农村的小盐,一直吃到解放初,后来就改吃大盐了。海盐的成本低,也不要那么多的工序,只需取之不尽的海水,太阳一晒就行了。因而价格也很便宜,1斤小麦或者两个鸡蛋就可以换1斤大盐,人们也再不需要花那么多工夫用那么多工序去制小盐了。
但是吃过小盐、熬过小盐的人,更懂得生活的滋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