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乐是他的第二故乡
到达静乐的第三天傍晚,一场大雪跟踪而至。
站在静乐宾馆三楼的窗前望去,纷纷扬扬的雪花,弥漫了远山近岭,弥漫了房屋街道。像在接受一种庄严的仪式,静乐县城变得一派祥和,祥和中透着一种远离尘嚣的恬静,这时,你才明显地感到它是一座山城。傍城而过的汾河,除了隐约的河堤和沿河依稀的树木,在大雪覆盖之下,已和周围的田野无所区分了。
大雪中的静乐县城很美,美得像它的那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一只金鹅从南方飞来,在城上空盘旋三匝后,落在了县城东北的岑山上。一时间百鸟朝歌,鲜花烂漫。能被金鹅看上眼的地方,自是风水宝地,从此静乐县城又多了一个名字:鹅城。
雪下得无法出去,我就呆在房间里整理采访笔记,翻阅朋友杜锁清送来的资料。杜锁清是静乐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天天跟文件材料打交道,对县里的情况很熟悉,县委办公室的材料,许多是他拿出来的。我也干过秘书,知道那营生的辛苦,常为写好一个材料,一熬一个通宵。他也曾是一名教师,对一颗鸡蛋工程有着别样感受,为一颗鸡蛋工程的启动、实施,做过不少文字工作。
杜锁清送来的一大摞资料,让我走进了静乐的历史,走进了静乐的现实。看到1945年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静乐跟过去相比,不愧那位老县长写的“静乐好”,但是离真正的好,离老百姓丰衣足食,离静地乐土的梦想,还有一大截距离。
我从材料中看到一个数字:从1953年到1995年,静乐43年的财政收入加起来都不过亿,只有7574.95万元,不及一个强县一年的财政收入。全靠国家财政补贴,43年中共吃掉国家补贴24645.86万元。就像《静乐县志》序言中写的:“仍以贫困闻名遐迩,仍以发展滞后令人兴叹。”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王书东来了,时间是2004年7月。当然,2004年的静乐要比1995年好多了,财政收入8045万元,超过了1953年到1995年的总和。在一份材料中,我看到了对他的描述:“个子不高,很和善,总像是在思考什么,给人的感觉像个教师、学者”。跟真实的王书东无二。我也看到了他的简历——
1960年生,山西五台人
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7年-1978年山西忻州市小豆罗村插队
1978年-1982年山西大学中文系读书
1982年-1990年任忻州地委政研室干事、副科长、科长
1990年-1993年任忻州地委办公室副主任
1993年-2001年任中共偏关县委副书记
2001年2月公开选拔为代县人民政府县长
2004年7月任中共静乐县委书记
从简历中可以看出,赵明厚当教师的时候,王书东还在忻州地委大院内辛苦呢。他后来从副职到一把手,是从2001年起步的。那一年王书东好运当头,凭着笔试、面试第一,考察组打分第一的成绩,从偏关县委副书记的位置上,被公开选拔为代县县长,在代县干了将近4年后,现在又调到了静乐。
静乐对王书东来说,有着特殊的情感。因为他外祖父是静乐人,他自幼跟随外祖父苏明河生活,直到八九岁才离开,对静乐的一草一木比他老家五台都熟悉。在他的情感中,静乐早已是他的第二故乡,能来静乐担任县委书记,他感到很幸运。可以说没有静乐,就没有他充实的童年,是静乐养育了他的童年。
外祖父苏明河,如今虽已不在,但怀念如故。上世纪三四十代,外祖父就登上三尺讲台,从一个乡村辗转到另一个乡村,当了一辈子小学老师。像当时的许多读书人一样,怀着一腔报国之志投身教育,把一生的心血,一生的爱献给了乡村,献给了乡村的孩子,教出的学生数以千计。
外祖父的认识简单而朴素:
“国若兴,必贵师重教;国若败,必轻师贱教。”
外祖父的言传身教,给王书东留下了深刻影响,使他受益匪浅,也使他对教育产生了特殊的情感,每到一地当官总不忘教育,每到一处下乡总要去学校看看。正是因为这点,无论在代县担任县长,还是来静乐担任县委书记,他都重视教育工作。也正是因为这点,他到静乐后才有了后来的两大工程:
一个是助学工程,一个是一颗鸡蛋工程。
踏着童年的足迹而来,让王书东感到幸运的同时,也感到了一种压力,因为在静乐他面对的毕竟不一般。静乐有句串话叫人生三尊:“先生,舅舅,老房东。”在三尊之一的舅舅门上做官,他官再大也是个“外甥”,要把这“外甥”当好,他必须踏踏实实地来,不搞花架子,不搞政绩工程,从一件一件小事做起。
王书东的踏实来自他的经历,从小在农村生活,70年代在忻州小豆罗村插队,90年代又在忻州市最偏远的,号称“半壁孤山水一湾”的偏关县工作,而且一呆就是8年。像爬五台山的黛螺顶,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的王书东,深知踏实的重要性,深知基层的重要性。在他眼中,踏实就是基层,就是基层工作,就是为官的本事。
于是走马上任的第一步,王书东就从基层开始了,两条腿加上四个车轱辘,跑了一个乡接着一个乡,跑了一个村接着一个村。许多乡许多村,他闭上眼都知道,谁家的门朝东开,谁家的门朝西开,家里有几个娃上学,有几个娃在外打工。
比如赤泥洼的老羊倌杨三拴,王书东跑得都成了朋友,对杨家的情况了如指掌。杨三拴的父亲在抗战时,曾用高利贷贷来的175块大洋,从当地汉奸手中救过7名共产党员。为了感谢救命之恩,7名共产党员被救出来后,送给杨父一张毛主席绣像。那绣像很珍贵,据说是上海国棉职工精心绣制的。后来,杨三拴因为放羊的事情,与赤泥洼乡政府打起了官司,打得“炮火连天”。
可是,打来打去也没打下个结果,还停留在“拉锯战”上。杨三拴就带着父亲留下的那张毛主席绣像天天告状,从县里告到省里,又从省里告到中央,一告就是12年。告得羊不放了,地也荒了,成了远近闻名的上访户。
王书东到静乐后,得知杨三拴的情况,就三次登门拜访。老头儿脾气很倔,再加上积攒了12年的气,起初根本不买账,管你什么县委书记,天王老子也不认,一张嘴能把人呛到墙根底。但是经过三次拜访,老头儿的疙瘩终于解开了,接受了王书东的调解,不再告状。乡政府补偿了他6000元羊工钱,县里又扶持他发展养羊。老头儿是放羊的把式,鞭子一扬,就像招呼千军万马。现在,羊已经发展到了一百多只,由远近闻名的上访户,变成了养羊专业户。
事情解决的当天,老头儿特高兴,上街买回几瓶“杏彤红”,与王书东和一同前来的乡干部,破天荒地喝了一顿酒。过了两天,又进城扯了几尺红布,找人做了一面锦旗送给县委:
“真服务排忧解难,建和谐关爱民生。”
在静乐下乡,并不像在平川县下乡,司机只要加加油门,就能赶出路来。静乐86%的地方是山区、丘陵,清朝的张彦绅出任静乐知县时,曾感叹:“从来巴蜀称天险,不比娄烦道路难。”其时的娄烦属于静乐,写娄烦也就是写静乐。在堪比“巴蜀”的静乐下乡,有时跑一个乡跑一个村,不知要翻多少山头,才能在山窝窝里见到要去的小山村。
一杆电视天线高挑着,两三缕炊烟飘在屋顶上,寂静中传出几声鸡叫,几声苍凉的驴叫,把山野扯开一道口子。
有时一天跑下来很辛苦,但是不管咋辛苦,王书东晚上回到县里总要学习,对一天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这已是他多年的习惯,从在偏关当县委副书记就开始了,常常一熬一个大半夜,又特别爱抽烟,抽得满屋尼古丁的气味。经过调查了解,王书东对静乐的现状便有了全面掌握,他将其归纳为四大特点:
一是基础脆弱,发展滞后。1986年被国务院首批确定为贫困县,是全省贫困县中的10个特困县之一。2000年全县财政收入仅15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880元。2001年被继续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截至2007年,全县仍有6.8万贫困人口,占到了农业人口的一半,其中5万人为低收入人口(688元—944元),1.8万人为未解决温饱人口(688元以下)。
二是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全县初步探明各种矿藏近20种,其中煤炭资源储量最大,含煤面积1000平方公里,储量100亿吨以上。静乐国土面积居忻州全市第四、西八县之首,人均国土面积近20亩,是全国人均12亩的1.7倍。境内以汾河、东碾河、鸣河为主的八大河流呈网状分布,汾河纵贯境内40公里。全县拥有地表水3亿立方米,地下水30米以内含量2亿立方米,总体上属晋西北黄土丘陵区典型的富水区域,但是,部分山区乡镇吃水仍很困难。
三是区位独特,优势明显。县境北靠管涔山与宁武、岢岚毗连,南沿汾河与娄烦、古交相接,东依云中山与忻州、阳曲接壤,西以吕梁山余脉与岚县紧邻,是省城太原连接晋西北的交通要道。县城离忻州89公里,距太原91公里,处在省城经济辐射圈内。2007年宁静铁路即将开通,太古岚线也将上马,忻保高速开工在即,这些工程完工以后,静乐将成为晋西北的交通枢纽。
四是历史悠久,传统光荣。静乐早在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生存,西汉置县取名汾阳,隋大业四年(608年)改称静乐。静乐又是革命老区,是中共早期党员、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高君宇的故乡。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首战就在静乐的康家会打响。仅抗日战争时期,载入史册的革命烈士就有1000多名。
静乐的现状告诉王书东,静乐有诸多优势,这些年取得的成就也不小,但是还不行,家底子很薄。别说放在全市、全省、全国比了,就是跟同属西八县的河曲、保德、宁武相比,也差距很大。
经济如此,教育也如此。在西八县静乐人口最多,可在校学生数远不及十来万人的五寨、岢岚等县。2000年前后,全县每年应届小学生3200名左右,但是,能完成小学阶段义务教育的仅2800名,能升入初中的不到2500名。全县每年初中毕业生1600名左右,而能升入高中的仅500名。
当时,学校流传着一句顺口溜:
“初一招学生,初二少学生,初三缺学生。”
面对这种状况,王书东来之前,静乐的领导就付出不少努力。早在2001年,县里就出台了《静乐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三年攻坚规划》和《静乐县2001年-2010年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按照这两个规划,县财政的教育拨款每年都在增加,从2000年的1356万元,迅速增加到了2004年的3182万元。
2002年,县里又出台了《关于激活教师人才资源,提高教师待遇的决定》,由县长亲自挂帅,成立了静乐教育奖励基金委员会,设立了全面覆盖教育的“六奖一金”:
1,园丁奖:用于奖励全县中小学模范教师;
2,功臣奖:用于奖励全县中小学优秀校长;
3,摇篮奖:用于奖励成绩显著的中小学或优秀办学企业;
4,状元奖:用于奖励当年中、高考成绩优异者;
5,花蕾奖:用于资助全县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中小学生;
6,完成高考目标责任制奖:用于奖励完成县人民政府制定的高考目标责任制的中学;
7,济困助学金:用于救助因贫困失学和家庭困难的大、中、小学生。
并且规定:(一)按全县教师总量2%评出的模范教师,每月享受津贴幼儿教师30元、小学教师50元、初中教师80元、高中教师100元。被评为市级以上的先进教育工作者,每月享受津贴国模100元、省模80元、市模50元。(二)对师范院校毕业的本科生,经考试合格后,优先安排到高中任教,取消见习期,按定级标准发给工资,并享受3000元安家费。(三)鼓励品学兼优的应届高中生报考师范院校,本科生每年发给1000元生活补助金。
奖励基金设立当年,就重奖“园丁”50名,“功臣”10名,“状元”10名,“摇篮奖”获得者10名,“完成高考目标责任制奖”获得者2名。并救助一批贫困学生完成了学业。
这几年,已累计发放奖励基金一百大几十万。
但是努力归努力,静乐的教育还是疲牛拉车,赶不上趟,原本1999年就应完成的“普九”任务,被迫推迟到2005年,一推就是五六年。尤其是后来走访学校,王书东看到不少农村孩子一年到头,连鸡蛋和肉都吃不上,长得瘦猴子似的,就更加深了他的这种认识。
方方面面的压力,让王书东感到了不易:历届领导不易,自己不易,要想在静乐做点事,把静乐的教育办好,让静乐后继有人,当好他这个“外甥”,不付出一头汗水是不行的……
让羊群里的歌声飞进课堂
写下这个题目时,我感到一阵轻松。在此之前,有好长一段时间我被一个问题困扰着,那就是静乐的教育发展,为啥长期落后与滞后,而走不出困境呢?后来,我下了一个星期的功夫,把静乐的历史像煎饼一样,里外“烤”了一下,发现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长期贫困,心有余力不足;二是抗战期间,日军的烧杀破坏;三是十年“文革”,彻头彻尾的蹂躏。
十年“文革”,使静乐的教育遭受重创,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遍体鳞伤,身心俱疲。全县教师,被逼供自杀的11人、伤残的68人,被错定为反革命分子的18人、入狱的58人、开除的9人、执行死刑的2人,有100多名教师挨斗。但恶梦过后,许多老师为了静乐的明天,为了静乐后继有人,仍一如既往地献身教育。
最典型的就是苏化南老师。1924年从教,1984年去世,把一生献给了静乐的教育事业,教出的学生遍及全国各地,是静乐名垂青史的好老师。上世纪50年代,担任静乐中学校长期间,苏化南经过8年努力,使学校的面貌大变样,由3个班,100多名学生,增加到24个班,1000多名学生。1957年,县里推选他当副县长,他都不干,理由是: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花园宝库,人们尊称我为老师,是最光荣的称呼,是敬爱中含有感情的称呼。假若称我为书记、县长,那就成了官职的称道,对我来说执教胜于为官。
1968年,苏老师被打成“三特分子”,坐监狱,蹲牛棚长达7年之久。1979年平反后,他第一件想到的事就是教育,不顾七十高龄,又挑起静乐中学副校长的担子,为学校平复“文革”创伤,恢复教学秩序,立下了汗马功劳。苏老师曾作诗自勉道: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老牛珍惜桑榆晚,
不待扬鞭自奋蹄。
正是苏化南,还有赵明厚这些虽死犹生,以及像他们一样的“老牛”,从过去到现在,支撑着静乐校园的琅琅书声,支撑着静乐教育的未来。但是,静乐的教育要发展,关键还得靠政府,否则一个赵明厚倒下,两个赵明厚倒下,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2004年7月,王书东一上任,就遇上当头一炮,文教体育局局长向他汇报,说静乐的“普九”进入最后一年,但与“普九”的要求还差距甚远,最大的难题是贫困生多,失学生多。当时,全县中小学有特困生2140名,其中小学1442名,初中700名。这些特困生因为“特困”,随时都有可能失学,变成失学生。再就是,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失学592名,初中适龄少年失学107名。如果特困生保不住,失学生又不能重返校园,“普九”就肯定过不了关,望洋兴叹。
前面已说过,静乐“普九”在1999年就应该完成,但是由于各方面的条件不具备,推迟到了2005年。假如这次还完不成,对上对下都无法交代。
听取文教体育局局长的汇报后,王书东就下乡走访,在走访中他发现,贫困生和失学生有90%是农村学生,这些学生主要是家穷,一个穷字断了孩子的学业,一个穷字断了孩子的前途。好多孩子想上学,好多家长也愿意叫孩子上学,可就是拿不出钱来呵,让孩子上不成学。
看着唉声叹气的家长,看着那些眼巴巴的孩子,王书东深感忧虑——
农民子女是农村的未来,多一名失学儿童,将来就有可能多一个特困户,多救助一名失学儿童,将来农村就多了一份希望。我们对待失学儿童,应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平时只要少抽一包烟,少喝一次酒,就能满足一个贫困孩子重返校园的渴望。让每一个贫困孩子享受公平的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我们为政者的责任,特别是一个县委书记的责任。
那么多的贫困生、失学生,就像地里的青苗,如果再不呵护,很快就要荒了。春天荒下一茬,秋后就荒掉一代。
早在14年前,1990年,团中央发起的希望工程就开始关注静乐的贫困孩子,从1990年到2000年,先后救助4322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但是由于穷根斩不断,救助了一茬又一茬。
于是,在县委、县政府的主持下,静乐出台了《关于在全县实施助学工程的意见》,通过对贫困生的大面积救助,使全县3000多名贫困学生,不再为交不起学杂费、书本费、伙食费而发愁,或被拒之校门外。在这次救助中,全县副科以上干部结对救助594名,社会各界结对救助66名,一共结对救助贫困学生660名。其中王书东救助了5名贫困生,原县长贾玉文救助了4名贫困生。
在救助过程中,从普通老百姓到机关干部,参与热情之高,行动之积极,可以说是空前的。中庄乡,在助学工程动员会上,包乡领导和乡干部一次捐款10850元,包乡单位县煤销公司一次捐款10000元。县进修校校长李拴奎,不仅发动学校的老师捐款,还动员自己的弟弟妹妹捐款,将一家子捐下的4500块钱,资助了周芸、周娟、杜艳花3名贫困大学生。
——2004年,全县发放保学金104260元,资助贫困生1181名,其中小学生755名,初中生426名。并建立了贫困生制度,对贫困生实行“减、免、缓、奖”的办法,实行干部联系贫困失学儿童制度,对贫困生实行“两免一补”,使600多名失学生重返校园。
——2005年,全县争取国家投资700万元,新建12所高标准农村寄宿制学校,新增寄宿生3000多名;投资30万元,购置课桌凳4000套;投资260万元,配备小学一类仪器5套,二类仪器14套,三类仪器274套;投资140万元,购置图书和大量文体器材;投资15万元,为14所学校开通了远程教育电视接收系统,为18所学校配备了成套教学光盘。
2004年10月,静乐“普九”接受山西省政府预验收。2005年10月,接受山西省政府正式验收,并一举过关,获得高度评价。静乐“普九”之所以能过关,助学工程起了很大作用,使困扰多年的“控辍”(控制辍学)工作取得突破,使中小学生的失学率控制在了“普九”允许的范围。如果“控辍”不成,完不成这个硬性指标,保不住在校学生的“苗数”,其他工作做得再好也白搭。
助学工程,使琅琅书声不再奢侈,让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走进了校园,走进了课堂,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片阳光下,享受公平的教育权利,享受他们理应享受的快乐。一位老师曾作诗道:
是你
让羊群里的歌声
飞进课堂
是你
让沙地上的涂鸦
化为花朵
是你
让将行未行的大学生
背起了行囊
“助学工程”
静乐人的“希望工程”
千百座倒扣的洪钟
震颤着
被爱心敲响
“助学工程”
开了一条山里最远的路
2005年“普九”过关后,王书东松了一口气,上任后遇到的教育上的第一件大事,总算在老百姓面前没有丢脸。可是,助学工程仍不能停止,还得继续抓下去,要打持久战。在“普九”过程中,他深切感受到:
静乐农村,静乐的经济社会发展,太缺乏、太需要人才了。而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教育的发展又关键在投入。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不是说在嘴头上,更要落到实处。
据统计,到2007年,助学工程实施4年来,静乐先后获得资金43万多元,受助贫困学生7426名。仅此一项,就等于给静乐每户农民减轻负担22元。让唉声叹气的家长,脸上少了一丝愁云;让渴望上学的孩子,脸上多了一抹笑容。
还有,从2005年开始,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当年,静乐全县享受“两免”的中小学生有8078名,共免课本费、杂费70多万元。2006年继续扩大,增加到了12521名。“一补”,即补助贫困学生生活费。到2008年底,全县共有5720名寄宿制学生得到生活救助。截至目前——
静乐共有学校269所,其中小学254所,初中10所,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2所,教师进修校1所。共有寄宿制中小学44所,其中农村寄宿制学校38所。全县在校生34952名,其中小学生21817名,初中生8821名,普通高中生3668名,职业高中生646名。共有寄宿生8518名,其中农村学校寄宿生3818名。
水涨船高,一好百好。
由于中小学教育得到了保障,基础打扎实了,人才有后劲了,高中教育也跟着沾光:一是扩大了生源,二是提高了生源质量。2004年全县高考达线103名,首次突破百名大关,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1977年恢复高考后,一度时期,静乐应届生的高考达线率一直是零蛋,像大饼一样挂在高考榜上,挂在学生、老师、家长心中,直到1997年才实现零的突破,考住2名应届生。
2004年之后,静乐高考达线的学生,每年都在百名以上。2005年101名,2006年129名,2007年103名,2008年104名。其中2006年最多,创下近年的一个高峰。
承载起搁浅的梦想
在静乐教育界,张俊富是个值得一说的人物。王书东跟我提起过,朋友们跟我提起过,下去采访老师们,也跟我提起过。2005年,静乐文教体育局曾下发《关于在教育系统开展向张俊富、李秀清同志学习的决定》,并组织了报告团,在全县巡回演讲5场,听演讲的教职工达2000多人次。
这样一个人物,自然是我关注的对象了。2009年3月5日下午,我在宾馆里见到了张俊富。人生得很壮实,一说话嗡嗡的,像从口袋里往出倒山药蛋,满屋子回荡。因为朋友给我联系他时,已经跟他讲了我要见他的目的,于是一见面,他就直奔主题:
唉,黄编辑不用写我了,那些事算不了啥,做就做了。再说,我也不在康中了,调到县职业中学了。
好痛快,就像侃大山一样,一下挡住了我的采访,再无法进行下去了。采访虽然泡汤了,但是我并不扫兴,因为在短暂的交谈中,我得知他是我同学张俊宣的哥哥。张俊宣也是静乐的好老师,兄弟俩的名声在静乐都响当当的。再就是,与张俊富一同被县里号召学习的李秀清,竟然也是我的同学,只因多年不见而忘却。
李秀清1984年忻州师范毕业后,一直当小学老师,而且越教越出名,奖状证书获得一大堆。2001年被评为山西省模范教师,2002年被评为山西省特级教师,2004年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在北京受到了胡锦涛的接见。那张照片我见了,要咋牛有咋牛,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模范教师,在人民大会堂戴着大红花,一起和国家领导人合影。除了胡锦涛,还有曾庆红、温家宝、贺国强、王岐山,羡慕得我两眼都发红。心说:
能从静乐跑进人民大会堂,有本事呵!
我实在为我的同学有张俊富这样的哥哥骄傲,我也实在为我有李秀清这样的同学自豪,他们使我的采访凭添了一份自信。于是当面没采访成张俊富,我就背后采访他,想办法把这个人“搞定”。
张俊富出名,出在他在康家会中学创办了“特困班”,是名副其实的助学工程,从2001年创办至今,救助了一大批贫困孩子,也为静乐高中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学生。
张俊富是2000年到康家会中学的。担任校长后,他发现学校的情况很糟糕,一是学生少,二是贫困学生多,三是学生成绩差。要想把学校办好,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首先得学校有学生,不能当光杆司令;要想学校有学生,就得想办法保学生,扩大自己的队伍。因为有好多学生,由于家庭贫困,或者进不了校门,或者上着上着就流失了。这些学生的情况是——
一,失去双亲靠爷爷奶奶或亲戚抚养的;
二,失去单亲生活十分困难的;
三,父母残疾或有病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父母下岗没有再就业能力的;
五,子多成患,兄弟姐妹都上学的;
六,特别贫困的教师家庭的。
张俊富在调查中了解到,这些学生的家庭收入,一年下来人均不到500元。不仅物质上欠缺,如果是单亲家庭,精神上也欠缺。可是这些贫困孩子,学习大都用功,但是又不自信,一遭受点挫折,脚下遇块石头,最大的逃避就是辍学。在生活上急需要关爱,在精神上急需要温暖,张俊富便决定创办特困班,凡是进入特困班的学生,从学费到书本费全免,让他们只管安心读书。
然而创办好创办,有的就是特困生,但是钱从哪里来?半大的小子,半大的姑娘,收留回学校来,每天总得个说法。学校仅有的那点经费,根本保证不了办班的需要,而且正常的教学班也不能不管。张俊富前思后想,也没别的好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跑,通过四处奔波,寻求各种渠道的资助。来者不拒,不管资助多少,也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哪怕帮句话也行。
主意一旦拿定,张俊富就往县里跑,往市里跑,往省里跑,只要能跑到的地方,一个也不放过。经过大半年的跑,还真起了作用,真取得了收获,而且好得出乎他的意料。这期间,新闻媒体帮了大忙,《忻州日报·教育周刊》、《山西家庭报》、《山西晚报》、《山西日报》,还有远隔千万水的《大连日报》,特别是太原电视台,对特困班进行了多次报道,并制作了片子《特困班》。
一经宣传报道,特困班就插上了翅膀,从大山里飞出去,不再是康家会中学的特困班了,不再是静乐的特困班了,成了全社会的特困班。特困班里的孩子,也成了大家的孩子,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都伸出一双关爱之手。这是一组救助特困班的数据:
2002年1月16日,山西省慈善总会捐款22000元;
2003年1月16日,静乐县民政局捐款5000元,捐赠白面5000斤;
2003年3月12日,山西省煤炭运销公司愉园温泉度假村捐款6000元,捐赠100多件衣物和大量学习用品;
2003年3月28日,太原警官职业学院捐款2000元,捐赠白面500斤,大米500斤,衣物283件,还有部分体育器材;
2003年5月7日,美国惠黎基金会捐款50000元,在康中修建“可持续助学苗圃”;
2003年6月5日,山西省文明办捐款10000元,捐赠彩电一台,DVD一台;
2003年9月15日,忻州电业局捐款5600元;
2003年12月,静乐县交警大队捐赠煤炭20吨;
2003年12月,山西省慈善总会再次捐款6000元,捐赠衣物1000多件;
2004年1月,小读者杂志社捐款20000元;
2004年2月,山西省煤炭运销公司愉园温泉度假村,再次捐款3000元,捐赠衬衫103件,被套30件,枕巾15件;
2004年6月,太原警官职业学院再次捐款2000元,捐赠电脑5台,作业本、衣物等1000多件;
2004年7月,太原方园图书城捐赠价值40000元的图书;
2004年8月,中山完美公司在康中创办“完美班”,全班55名贫困生的上学费用全部由完美公司承担。
特困班从创办一开始,静乐县委、县政府就给予了支持,创办没多久,县财政就给下拨5000元烤火费。县里的历任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都到康中看望过特困班,并且捐款捐物。
2004年7月,王书东到静乐不久,就听说了特困班的事,便亲自到康家会中学看望。对张俊富说,办特困班高瞻远瞩,你给静乐教育办了一件大事,办了一件好事。对娃们好,对农民好,对静乐好,不管遇到啥困难,一定要坚持办下去。之后,2004年9月,王书东在全县的教师节大会上又讲:
对失学孩子和特困家庭,需要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需要县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关心,需要全县干部群众扶持,需要社会各界倾情帮助,只有这样才能让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让特困家庭的孩子解除后顾之忧,安心完成学业。
后来,一颗鸡蛋工程启动时,王书东把启动仪式选在康家会中学举行,除了其他方面的考虑,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弘扬张俊富的精神,让张俊富的精神体现在一颗鸡蛋工程中,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关注农村的贫困孩子,关爱农村的贫困孩子。
有了县里的肯定和支持,张俊富如获“尚方宝剑”,办特困班的信心越来越大,名声也越来越大,张俊富的名字简直成了特困班的代号。人说张俊富“山汉成精了”,也确实成精了。2004年夏天,远在香港的凤凰电视台,也来报道了特困班的事迹。2005年“两会”期间,央视二套《小丫跑两会》栏目组,来静乐对张俊富和文教体育局局长高俊寿进行了采访。2006年4月,央视少儿频道在静乐举办了“情系山里娃·大手牵小手,走进静乐”的大型演出活动。
在媒体的宣传影响下,一位浙江企业家从南方赶来,向康家会中学一次捐款35万元,并投资30万元,以特困班为原型,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电影《兰花花的白裙子》。一所被大山围困的中学,能搬上电影,我倒没有细查过,但在山西也恐怕是少有的。
由于篇幅所限,还有许多关爱不能一一写出,比如文化部捐款30000元;比如山西省委组织部扶贫工作队捐款10000元,捐赠羽绒服20件,并为134名贫困生入了校园安全保险;比如忻州市委宣传部捐款3000元。
等等,等等。
从2001年到2006年,康家会中学共招收6届7个特困班,375名特困生。第一届特困班2004年毕业,95%的学生考上了高中,中考500分以上的10人,其中刘玉清位居全县第一,忻州第十。第二届特困班2005年毕业,中考达线80多人。第三届特困班2006年毕业,中考达线100多名。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特困班,分别于2007年、2008年、2009年毕业,由于当时采访仓促,没来得及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也都考得不错。
特困班的创办,使张俊富为自己的教书生涯,写下极为光辉的一笔:写在静乐教育史上,写在学生和家长的心中,也写在老百姓的口碑上。现在,他虽然调离了康家会中学,但是师生念念不忘,当地老百姓念念不忘。特困班也成了静乐教育的名片,成了贫困学生的向往之处。一位特困班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
你是一只
希望的小船
承载起搁浅的梦想
我们怀着感恩的心
乘风破浪
明天
我们会把更多的爱远扬
因为有爱的地方
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