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30000000002

第2章

以后她们又一起相过几次对象,都没成功。一次是帮马卉,对方是制药厂工人,一身片仔癀味,让人恶心。那时片仔癀不像现在这么牛气,一元八角钱一片。药是好药,可再好的药还是药,整天和药味生活在一起,谁受得了。三个人一起说,不行。听说那人还找了马卉几次,给她买了两块绣着鸳鸯戏水的手帕。本来马卉有点动心,药味多闻几次也不怎么恶心了,就这两块手帕坏了事,马卉母亲说,什么不好送,送手帕,不是存心让人拭眼泪吗,这事不成。有一次还是帮牛兰相的,对方是个小学老师。用牛兰母亲的话说,是个“挑蚵仔担”的。闽南话“学”与“蚵”同音,这种说法含看不起教师的意思。她们带着这种偏见去相亲,横挑鼻子竖挑眼,结果就把那个可怜的人民教师给否了。朱茜的相亲史一片空白,没人给她介绍。朱茜的家境相对差一些,父亲是演员,唱戏的,母亲是家庭妇女,下面还有一弟一妹。朱茜有点伤感,又有点不甘。有天早上,她拿小镜子把自己照了半个小时之后,对自己有了信心。虽然她给人的第一印象不如牛兰那样光彩照人,但她金看。金看是闽南话,就是越看越好看。没人介绍就自己找,碰吧,都说可遇不可求,一旦让她遇到了,她绝不放过。

说起来真是缘分,半年后的一天,她在路上遇到了那个“臭流氓”,不是一般地碰到,是撞到,她的自行车把人家给撞了,差一点没把他的眼镜撞落。当时,她的自行车前轮从他的背后狠狠地撞着他的小腿肚子,他一趔趄,一条腿跪在地上,一手撑地,另一手扶住眼镜。她跳下车,说“对不住,对不住”,他回过头,朱茜愣住了。

那天朱茜心情不好。她刚在火车站送走了牛兰,牛兰是到大连去结婚的,对象是海军军官,巡逻艇艇长。她先坐火车到上海,再从上海坐轮船到大连。海军,上海,大连,不说别的,单就这几个字就叫她头晕,牛兰的运气真好!她看过艇长的照片,站在艇上,长相一般,但那做派,要多神气有多神气。

这半年天翻地覆。红旗飘飘,锣鼓喧天,“大快人心事,打倒四人帮”。这半年对于朱茜来说,变化更大,原来三个姐妹仔群,形影不离,转眼间剩下她孤零零一个,形影相吊。先是马卉不声不响地跑到香港去了,把自己嫁成香港同胞。这个马卉,事先一点消息也不透露,这让朱茜和牛兰很伤心,但伤心归伤心,还是为她感到高兴,出头了。听说,是她表叔做的大媒,说媒的条件之一就是不能声张。那时,在她们居住的这座小城,嫁香港客是许多女孩子梦寐以求又不敢声张的事情,她们理解,也不怎么怪她,伤心中夹杂着惆怅。她们甚至不知道如何向她贺喜,商量再三,决定给她钩织一套床巾、桌巾和沙发套。她们三人曾经热衷于钩花边,也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反正很流行,还上了书,那时人们对书非常崇拜,就相约到新华书店买了书,照着书上的图样和针法钩,以后又有了自己的发明,不单是花边了,每人钩一条围巾,在大同街很是招摇了一阵,只可恨那个冬天太短。她们买了白纱线,连续三天三夜,几乎不吃不睡,马卉给她们的时间实在太短,手钩酸了,手指钩痛了,但她们心花怒放,对自己的作品十分满意,特别是桌巾,她们精心设计一幅水仙图案。水仙是她们三人共同喜欢的花,她们不懂得凌波仙子,不懂得冰清玉洁,不懂得暗香浮动。她们就是喜欢。桌巾是方的,最适合披在圆桌上,每个穗子都是一串金盏水仙。她们甚至想象这一套纱巾在马卉新娘房引起的轰动效应,人们都不约而同地称赞她们心灵手巧,说不定还会有人由此看上她们,也给她们介绍一个香港客。她们把自己的心意和劳动郑重其事地送到马卉家,马卉不在,马卉的母亲在接收贺礼时笑了一下,那笑容和以前不一样,让她们很尴尬,很伤感,终身难忘。她的笑似乎在告诉她们,她女儿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马卉,是高人一等的“港澳同胞”了。从马卉家出来,眼泪不约而同地从她们的眼眶涌出来。她们为贺礼的轻薄感到羞愧。马卉走的时候她们没去送她,觉得不配去送,她们更不想再看到马卉母亲,她老人家怎么能那样的笑法,这么多年来她可不是这样的啊,太让人难过了。

现在真正伤心的只有她朱茜,牛兰如今已经是军属了。在当时小城人们的眼里,军属甚至超过华侨。女孩嫁华侨只能私下欢喜,而嫁“最可爱的人”,则可以大张旗鼓地宣扬。每年春节,街道上还敲锣打鼓,给你家送上一幅“军属光荣”的大红对联。

朱茜从来没有这样孤单过。街上的人很多,人们兴高采烈。历史进入新拐点,新的期待使人们心中充满阳光,脸上春风荡漾,笑语欢声。朱茜对此没有感觉。她寂寞,魂不守舍。双手扶着车把,双脚机械地运动,两眼正对前方。是的,是正对前方,不是看着前方,她其实什么都看不清,模模糊糊,懵懵懂懂。她突然想到一个词,叫“茫然”,这也许就是茫然吧。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在空旷的原野,没着没落,眼睛自然就茫然了。

她这么想着,又奇怪自己居然能这么想,朱茜觉得自己不是自己了,是个什么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她奇怪地笑了一下。

就在这时,她自行车的前轮,撞到了他的小腿。

朱茜惊慌失措,不知要对这个“臭流氓”说些什么。他对她笑了一下,又扶了一下眼镜。不像流氓的样子。她说,我不是故意的,真的,不是故意的。他说,我没说你是故意的,前世无冤今世无仇,你怎么会故意来撞我?没事,他打了打裤子上的灰尘,打算走人。她说等等。他站住了,看着她。她着急,喘气,脸色苍白。你没事吧,他说,又扶了一下眼镜。

朱茜突然觉得他扶眼镜的动作很好看,很优雅,心晃了一下,脱口说你是小陈,对吗?他说,我是姓陈,你认得我?她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她怎么能说认得他,只是见过,听说过。他又扶了一下眼镜,笑一笑说,我这人,太大众化了,容易让人记错。她说,你在红旗机器厂,以工代干,不是吗?他大吃一惊。他吃惊的样子有点傻,她突然很开心地笑了起来。

过后,朱茜为自己那天的失态后悔了很久,心跳了很久,也兴奋了很久。她从来没有这样过,从来没有。她不相信自己会这样,她回过头细细地想,越想越不像自己。她想想出个为什么,想不出来,越想越糊涂,一切都乱了套。举目四望,身边没有一个可以说话可以商量的人,马卉走了,牛兰也走了,一个到香港,一个到大连,相隔几千里,写信都要一个星期才能收到,再说,信怎么能说得清楚。想当初,她们头碰头,唧唧喳喳,窃窃私语,没完没了,写在纸上得厚厚的一叠。如今只剩下她一个人干着急。她急得快要哭出来了。妹妹太小,弟弟?男孩子能和他说什么?他只知道从她那里拿钱买糖买弹弓买风筝买陀螺,他甚至不知道应该买一点作业本子和铅笔。母亲从来不关心她,她的心思全在弟弟身上。父亲除了喝酒,好像没有别的可做。母亲骂他“无路使人”,闽南话无路使人就是没本事、没能耐的人。他在芗剧团,先是跑龙套,然后是当杂工,拉布幕,折戏服。后来剧团搞布景改革,便让他负责灯光效果。算有点技术工的味道。可好景不长,“文革”来了,剧团解散了,他成了罐头厂的临时工,挣钱少了,酒却越喝越多。当然,他喝不起米酒,只喝地瓜酒,5分钱可以喝一天。

朱茜在苦恼了几天之后,突然想开了,没人商量就不商量,谁也不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和命运赌一次,不好,认了。人就这样,犹豫不决时,优柔寡断时,显得很脆弱,不堪一击,一旦想开了,便勇气十足,义无反顾。

他们开始约会,那时很少用约会这个词,因为这个词有点小资产阶级嫌疑,更不能用幽会,这个西方小说里的词汇,铁定在批判之列。谈恋爱也少说,只说谈对象。她了解到,他的大名叫陈远,路途遥远的远。小时候吃饭,她筷子总是拿得高高的,母亲说,拿低一点拿低一点,她就是改不了,母亲叹了口气,看来,将来要嫁得远远的。本地说法,女孩子吃饭筷子拿得越高将来嫁得越远。马卉牛兰走后,母亲说,都远走高飞了,你也想吧,飞吧,这是你的命。查某囡仔能指望什么?母亲说到最后,语气有点狠。原来她的远是这个远法。也许就是这个远字,增加了她与他谈朋友的决心。仿佛是命中注定。她有点失落,又有点宽心。

陈远是他们家的老大,下面还有三个妹妹。陈远没父亲,父亲在他12岁时就去世了,是母亲把他们兄妹四人拉扯大的,他说大妹妹已经结婚,还有个男孩,他已经当舅舅了。她有些意外,这么说,如果她和他的事成了,她就当舅妈了。舅妈在本地称阿妗,她有一个阿妗,一脸的皱纹。他有这么老吗?一问,他整整大她8岁。她啊的一声,看不出来,你这人怎么这么狡猾,把年纪藏得这么牢?他扶了扶眼镜,说这和狡猾有什么关系?说着便笑,很得意的样子。她说,你有工作证吗?那时没有身份证,她想看他的年龄。他掏出工作证,看出生年月,果然不假。他说,工作证不准,要看户口本,户口本是公安局发的,不敢假。她打了他一下,讨厌。动了手说了讨厌之后,朱茜有些后悔,是不是有点轻佻,不够矜持,不够稳重,老人说,女孩子太轻佻是要吃亏的。但这是下意识的,她来不及管住自己。她想,我是不是真的喜欢上他了?这样想着,她的心就怦怦怦地乱窜。

那个时候他们正坐在溪堤的斜坡上,面对清悠悠的溪水。他们的头上是柳树,柳叶一直垂到肩上。地方是她定的,她和马卉牛兰常到这里,幽静,安全。堤上常有巡逻的民兵走动。民兵戴着红袖章,拿着3节长的手电筒。这条溪堤是本城青年人谈恋爱的好地方,几乎每棵柳树下都有一对恋人。几乎所有的恋人都规规矩矩地坐着,恋爱是真正的“谈”出来的。不像当下,掺杂着太多的动作。这些动作放在当时,近于“耍流氓”,属民兵手电筒的扫荡范围。

很快就到了秋天,风大,天凉,溪堤上去不得了。他们只好挑僻静的街道走,叫“量街路”,也叫“量马路”。古早时,街上走马是常事,所以街道也叫马路。一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本城的街上还常有马车过往。所以本地人常常把街道叫马路。那时最幽静的马路要数地委大院前的府前街了,府前街是老街,“文革”中改名东方红路,可人们还是习惯叫府前街,可见旧文化之顽固。府前街两边都是高大的芒果树,把天空挡住了,也把路灯也藏到树叶里。晚上,路灯被筛成黄色的斑点,懒懒散散地洒在路面。人一进这条街,就变得有些朦朦胧胧,扑朔迷离,仿佛进了梦境。这里还很安全,谁敢在地委大院四周惹事,不要命了?最胆大的是一两个少年家,骑着破自行车,匆匆从街中央驶过,把车铃子按得叮当响,铃响之后,会惹来几声骂,“臭流氓”,开口骂的大都是谈恋爱的女孩。挨骂的便开心地笑,迅速消失在街尾的黑暗中。本城老人喜欢说地理,什么都是地理结成的,这地方也是,古早时是州府所在地,解放前是国民党的专员公署,现如今是地委和军分区所在地。谁都没想到,这么好的风水宝地,竟成了“恋爱一条街”。

这个秋天,朱茜和陈远几乎每天晚上都在这里“量马路”。有一次,对掠过响铃的少年家骂一声“臭流氓”之后,朱茜突然想起,她身边的这位也曾被骂过“臭流氓”。心咯噔一下,很疼。其实那事一直在她心头搁着,只是她不想提起,许多次都想问个究竟,却又把涌到喉咙口的话咽回去。她当时没看清他的脸,却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喊声,我不是故意的。她很想相信他不是故意的,但很难给自己一个圆满的解释。不是故意的是怎么跑到女厕所里去的,难道昏了头?难道大白天撞见鬼被鬼迷住了眼睛?她知道,这事迟早是要让他解释清楚的,不说清楚很难跟他走进婚姻的殿堂。她忍着,尽量把这个问题往后推,她不想失去他,想对他有进一步地了解之后,再来判断事情的真伪。没心没肺的她显得比牛兰更成熟更细心,她的爱情比牛兰来得不容易,所以特别珍惜。

怎么不说话,陈远说,是不是被那个少年家搞坏了心境?其实他也不是流氓,好奇心再加上小小的恶作剧而已。等将来自己谈恋爱,他就会为现在的行为感到好笑,甚至羞愧。朱茜看了他一眼,她已经习惯幽暗,能看出他脸上的表情,她不知道如何来形容这种表情,怎么说呢,用现在的话叫宽容,可当时人们不习惯这个词,人们习惯的是斗争,不是好就是坏。对坏人坏事绝不宽容。但她为他的表情感动了。她想起弟弟,弟弟常有恶作剧表现,甚至在她换衣服的时候故意来敲房门,吓得她大喊大叫,他就在外面开心地笑。她就骂他小流氓。当然,陈远的那件事不能用恶作剧来解释,因为他那个时候已经过了搞恶作剧而可以原谅的年纪。他的这种宽容是不是在为自己曾经有过的行为作辩护?你也搞过恶作剧吗?她脱口而出。陈远想了想说,小时候有过,上中学就没了。真的没有?没有。她有点失望。她想他会主动提起那件事,他却在她的前面装糊涂。

同类推荐
  • 梦中的婚礼

    梦中的婚礼

    电话铃刚刚响就被接起来,接电话的人沉默地听了三分钟,点点头:“明白了,那就把猎犬借给你们。”“猎犬?喂,厅里要借调的人叫……”“百分之百的破案率,对那个恐怖组织有一追到底的偏执症,只要抛出骨头一定会刨点东西回来的敏锐嗅觉……不是猎犬是什么?”电话那头哈哈大笑:“对,就是他。那真是谢了。”调函到办公室时,张镜躺在长条黑沙发上睡午觉。郑语修从局长办公室出来,直接将那份红头文件摔他脸上:“上头借调你到北京,参与一起故意伤害案的调查。”
  • 妖怪鉴定师

    妖怪鉴定师

    《妖怪鉴定师》由奇露亚编著。壹七七是天师“壹”姓族的最后幸存者,继承了该族的法器——“眼”,能够看透妖怪的本体。经她鉴定过并且拿到妖怪证的妖怪,能够在神州结界里使用妖力,但同时也会失去自由,并承受诸多痛苦。她鉴定过无数妖怪,每一个妖怪身上,都有着他们独特的故事,或虐心,或温情,或守护,或痴爱……在她眼前,淋漓上演。十一个奇异幻想故事,十一段悱恻爱恨情仇。《妖怪鉴定师》全新动漫式演绎,在超奇幻的想象中,带着一份惊异,一份感动,去领略全新的妖怪世界……
  • 离那儿不远有个养老院

    离那儿不远有个养老院

    我站在这里,突然产生了奇怪的被遗弃感、失控感,以及隐隐的被期待感,这期待是眼前这些植物造成的,似乎正是经过我从城市中心里带来的一双眼睛的注视,它们瞬间被解放了。不然它们终究会寂寞地自生自灭。当然这可能只是我的一时臆想。只见野草溢出花坛,在花坛外面建立了根据地,一直延伸到花坛之问的空隙,它们挤占了部分道路,但依然有路通向大门,以及楼后面。这些草中居然有大量的灰条草,那是晋南乡村常见的一种草,在城市里很少见到。
  • 别人的妻子和床下的丈夫

    别人的妻子和床下的丈夫

    伊万·安德列耶维奇捉奸的两天:大街上令人恶心的自白,床底下肮脏的表演……这一切都构成了一幅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生动画面。作家就是靠别出心裁的结构,抓住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日常生活琐事以及生动、幽默的语言,把一个个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 铁笛子

    铁笛子

    离开兰州北关十七里有一个地方名叫花兰堡,是个两千多户人家的大镇。地当水陆要冲,一面通着黄河渡口,一面又是官驿往来要道,商贾云集,甚是繁富。附近还有许多小村镇,到处水田纵横,土厚泉甘,出产丰美,昔年甘凉、宁夏、青海、新疆各省各地往来贩运的货物都以此为集散转运之地,无形中成了西北诸省的交通枢纽。河岸上下游停满舟船皮筏,人烟稠密,热闹非常。附近村镇富翁甚多,除拥有大片田业、聚族而居的多年土著而外,另有好些都是靠着贩运羊毛、布匹、水菸、杂货以及各种土产因而致富的大商人。地方富足,屋是五方杂处,平日倒也安静。
热门推荐
  • 三千之境

    三千之境

    掌控着大陆一切的海域皇族,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十几年后,原本只属于海域皇族的能力在一个少年体内重生……
  • 管理操控术

    管理操控术

    《管理操控术》是由陈墨编著。内容提要如下:自我管理,掌控自我才能掌控他人;团队管理,操控他人才能引领成功;企业管理,辨明方向才能走向卓越!管理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多元化的技术。若想带领好一个团队以及运营好一个企业,都需要正确把握人性,正确运用人性,了解并掌握关于管理与操控的艺术,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价值。
  • 道德经三帝注

    道德经三帝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下一站幸福:幸福如沙漏

    下一站幸福:幸福如沙漏

    天王巨星,天才作家的终极PK!每个女孩子十八岁的时候都有梦,可是她的梦却早在她七岁的时候被人一起带走了。她的幸福是触不到的,她的爱是受过诅咒的。幸福就如沙漏般不断的从指缝间溜走。华丽的忧伤,沙漏般的爱情.....
  • 高原美丽人生

    高原美丽人生

    这是发生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一个真实的故事。剧中主要人物,均为真实姓名,事件也都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讲述的是西宁市湟中县下麻尔村残疾(无手)回族教师马复兴的感人事迹。在读了他的新闻和深入采访他之后,我的灵魂被深深震撼。他用别样的方式诠释着人生的意义,演绎着生命的美丽。在三尺讲台,在生活中,他用超出常人想象的顽强和毅力,体现了人生的价值,认识马复兴老师的人都会说:“马老师有手,他的手在他的心里。”马复兴曾荣获中央电视台“三农人物”、“青海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模范等荣誉,“全国最美乡村教师”荣誉称号。
  • 释家观化还愚经

    释家观化还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拒绝交接

    拒绝交接

    李老汉醒得早。当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木格窗棂上那灰蒙蒙的窗玻璃,照射到窗台下那张黑黢黢抽头桌面上时,李老汉已穿戴整齐,站在窗前沉思了好久。炕里头,蒙头酣睡的大儿子精细,不知又在做着什么噩梦,嘴里呜哩哇啦吆喝着,裹紧被子,蜷作一团。李老汉连忙匍匐到炕上,一边使劲儿推搡着那个瑟瑟发抖的棉团,一边着急地呼喊着:“精细别怕!精细别怕!爹在这里!”
  • 快穿之不幸的男配

    快穿之不幸的男配

    每天都让男配喜欢我。木槿的任务和使命就是拯救男配,最终的归途是永生或是永灭。这是世界之神给她的最后一个选择,她开始的时候只求永灭。后来,有一个人,让她想永生。
  • 夫如一夜春风来

    夫如一夜春风来

    东羽国国舅宋意天因风流多情而备受这个国家的女人倾慕,外号国民相公。东羽国才女上官想因为一个意外与宋意天传绯闻传的沸沸扬扬。皇帝为了解决掉宋意天这个行走着的四处勾人烂桃花,于是一纸婚书让两个画风完全不一致的冤家成了一家。婚后,宋意天为完成救国就民的英雄大业,抛家弃妻,闯荡江湖,上官想为了完成宋家指标传宗接代,顶风作案,夫唱妇随,从帝京追他到了益州。上官想也因此结识了宋意天的师父,名门剑派的庄主章玦,身兼数职多重身份的江湖游侠夏游,流镜派美女掌门风涵秀,强盗联盟女当家余瑛则。
  • 家庭故事

    家庭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