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50100000089

第89章 读书人的气节

第91章读书人的气节

半天不到袁烜已经两次交卷了,这让看到他交卷的人目瞪口呆。

是不是太草率了?哎,哪怕他在算学上是夫子也不表示其他的学科能那么变态呀,这难道是放弃了,又或者他只想来体验一下秋闱乡试的过程,好让他今后可以更有经验,毕竟他今年只有十一岁。

果然背靠大树好乘凉,只是可惜了这样一个宝贵的名额就这么被浪费了,膏粱子弟!

除了赵川和夏斌少数几个熟知袁烜的人,其余人都觉得袁烜是在瞎闹,不过三位礼部的考官并不这么认为。

虽然是监考考官,但最后评卷的并不是他们,所以在袁烜率先交了两科考卷之后,他们在封名的过程中是可以看得到考卷的内容的。

算学的题目很难,难到连这三位考官也不能全部做对,但袁烜作为一个算学宗师如果连这些题目都出错那就是讽刺,这个最没有悬念。

真正让他们觉得好奇的是袁烜的第二张考卷,通常四科中最让人看重的就是策论和时政,而袁烜竟然这么早就把其中之一送了上来。

《六国论》的立意和看待历史的角度很新颖,文字功底和写作手法更是突出,再加上袁烜一手漂亮的字,顿时就让三位考官眼前一亮。

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大宋的统治者借鉴。

而如今的大魏面对的局势其实和大宋并无太大的区别,朝中同样有一股大势力想要以和亲或者其他手段期望能修好燕国。而袁烜的这篇《六国论》是不是表面他是强烈的主战派?

这篇策论很好,好到三位考官都有些自惭形秽,他们自问自己写不出这么有深度的策论。当然那是因为他们没有上过高中语文课,没有感受过“阅读并背诵全文”的酸爽!

三位考官现在很想看袁烜做时政题,因为第一题那才是最能体现这个少年智慧和立场的一道题。

然而袁烜让他们暂时失望了,因为…他在午休!

春困秋乏,有秋老虎的中午哪里能不睡一会儿呢。看着对面的范谦强打精神不断的审题思考,袁烜估计其他人也一定差不多,但这跟他有什么关系,他一个上午已经完成了两科了,这会儿没有必要干着急,睡午觉才是王道。

对于袁烜这种奇葩行为,考官们只能保持沉默,毕竟只要他不作弊,那么就算他从头睡到尾也不能打扰。

一觉醒来,神清气爽的袁烜发现有不少庐阳书院的考生都已经在交第一张考卷了,不用猜也知道是算学这一刻的考卷,对于学会了新式计算法,又学过二元一次方程的庐阳书院学子来说,今年的算学他们最有把握。

睡醒之后来两片酱牛肉,再来几个梅干提提神,袁烜开始自己的第三科。这立即引得三位考官借着巡考的名义走过来看,不过很可惜袁烜决定先做经典科的题目。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一题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只能自己规规矩矩的作答,不过当初赵琦在给袁烜讲这一句的时候倒是说了一个点。

“知止而后有定”中的“止”作何解?目前是有纷争的,有人说是停下来的意思,也有人说应该是明白自己应该具备的能力或者应该到达的境界高度。

其实袁烜是倾向于后一种解释,也就是理解为:人应当知道自己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所以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努力学习然后报效国家,最后实现自我价值走上人生巅峰。

围绕这个中心点,袁烜开始组织语言作答,用了不到一个时辰袁烜就完成了。看着时间尚早,袁烜决定把另一题也做了。

第二题是个幸运题,赵琦把这题不光讲了,而且还分析的很透彻。

此题考的是对于德治和法治的看法,同时还有关于忠孝二者之间先后顺序的看法,从君王的角度来说自然是希望能遇到一个先忠后孝的臣子,但是又不是一味讲忠,因为那样显得太假了。关键是一个度,这很重要。

袁烜的作答主要围绕两点,第一就是法治应该是一个国家健康稳固的基石,但其上面的建筑和文明却要靠德治来建设。第二就是如果自己遇到类似自己父亲犯法的问题,他依然还是会去检举揭发,因为这是作为一个大魏子民的义务,但是出于孝道,他愿意替自己的父亲承担罪责。

拜得名师指导就是好,知道了答题方向,那剩下的作答就容易多了,很快袁烜就在草稿上写出了自己的答案,略微修改之后就把答案誊抄到考卷上。

完成了这题之后,天色已经有些暗了,没考虑的,袁烜直接交了经典科的考卷,反正自己又不想再改了,留着还要自己保管,交了反而轻松。

就这样,袁烜在第一天就完成了自己的三科考试,同时也是唯一一个交了三科考卷的考生。

趁着天还没黑,袁烜吃了些东西权当是晚饭,然后他就取出一卷席子点在考舍里,看来今晚只能将就着睡一晚了。

四周已经燃起了熊熊的火把,面无表情的仆役给每个考舍都送了一支蜡烛,这是方便考生晚间做题用的,当然也仅仅只有一支,袁烜看那个长度最多也就只能燃烧半个小时。

仗着和那个主考有一面之缘,袁烜当着衙役的面把他刚刚放在桌子上的蜡烛拿过来,不等衙役点燃就直接朝着对面的考舍丢了过去。

衙役也不阻拦,当然也没有再给一支,他直接去了隔壁那间。

躺在硬邦邦的席子上,袁烜双手枕在脑后,他在想明天究竟要怎么答题。

军中屯田的那个问题很好解决,而且自己也差个契机献上那个技术,刚好这次考试就有这个机会,袁烜觉得再合适不过了。

最关键的是第一题,也就是关于和亲的问题。

按照袁烜之前的想法,他是更倾向于送宗室之女去和亲的,因为这样可以避免过早的站队,更有利于自己今后的计划。

燕国七王爷慕容霸在慕容四杰中虽然是最小的一个,但他在燕国有军神的称谓,这样的一个人提出要大魏的公主,以这个时代的惯例是不会拒绝的。

皇家嫡女这不可能,因为夏斌曾经说过当今圣上的子女并不很多,而且自从秦国统一天下后,汉人就没有用皇室嫡女和亲的习惯了。

但是用王昭君这种故智也不可能,因为当时的大汉刚刚大破匈奴兵锋正威风,送王昭君去草原和亲那是安抚自降身份来长安朝觐汉天子的南匈奴呼韩邪单于,等于是封赏招安的臣子,所以就算是送头母猪过去匈奴人也只能受着。

现在的情况不同,对方不是来求亲的,是来要个公主回去炫耀示威的,甚至可以说是想侮辱大魏朝廷的。袁烜相信被送去的只能是一个宗室贵女,或许已经有了人选也说不定了。

综合这些,袁烜应该选择回答册封宗室贵女为公主嫁于慕容德,这样既符合自己今后的计划,更是顺应朝廷的既定方针。

袁烜不相信定卷审卷的考官不知道一些朝中风向,只要自己的答案和朝廷的一致,这不就是懂的时政的表现吗?

虽然知道了答题方向,但是袁烜就是不能组织一句能让自己认可的语言,他发现自己做不到。

反反复复,转辗反侧,袁烜还是没有找到方法让自己认可那个答案,虽然那就是最真实的时政。

明亮的考院慢慢的暗了下来,除了对面还有一支蜡烛,其余考舍里都黑下来了,他们或许一边不解为什么还有人有蜡烛,一边吃着干粮沉思明日该当如何作答剩下的题目。

终于考舍里最后一支蜡烛也熄灭了,除了围绕考舍周围的火把,其余地方一片黑暗,但这不意味着大家能够做些什么,因为巡夜的衙役比白日里更多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袁烜依然在思考自己该如何作答那道时政题。

复仇很重要,所以计划就很重要!

可自己的内心就不重要了吗?难道真的为了复仇就能放弃自己心中原本坚守的那片星空吗?

自己为什么会被送到这个时空袁烜不知道,但是他永远记得父亲在洪水来之前的那番话,他答应过父亲永远保持读书人该有的气节。

什么是读书人的气节,袁烜的理解是古代知识分子对于内心崇高道德的一种敬畏之心,或者说他们根植于内心的信仰。

袁烜有种冲动,他很想天亮就把这题给做掉,就写对计划有利的答案,写了就没有这些烦恼了,而且他有理由安慰自己,反正别的读书人,甚至皇帝都是这么想的,他们的气节是读书人的气节,那我这么做不也是和光同尘的符合父亲的嘱咐吗?

是这样的,就是这样的!

袁烜不断的这么对自己说,他希望这样能催眠自己,他需要复仇,需要计划,他需要的东西很多。

同类推荐
  • 盛唐极品纨绔

    盛唐极品纨绔

    一位德智体美劳全优的医疗代表,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时空,凭着他优秀而又执着的品德,在这个时代,开创了一个美好未来的高级励志故事。所有安静的美男子和性感的美女们,请在此留下你们优雅的踪影与美丽的倩影。
  • 中国历史一本通

    中国历史一本通

    本书按中国历史自然呈现的阶段性展现了每个历史时期的风貌,每章先概述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而后选取其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力求揭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基本特点,并以链接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辅以各种精美的历史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
  • 长城边的中国

    长城边的中国

    《长城边的中国》以长城边的中国社会为观察主体,这是一个很现实的话题,因为它关乎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进程,关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关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在这个远离现代工业、商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地域,在这个曾经战火纷飞、而又曾经被过度开垦的地域,人们依然以俭朴的农耕或牧业作为群体和家庭生活延续的重要手段。这个长城边的社会、这个在大城市里生活的人们不会想到的人群,是现实中国的另一个样本。
  • 重返三国之辅佐诸葛亮

    重返三国之辅佐诸葛亮

    历史是什么?三国时代为什么会出现五胡乱华的悲剧?诸葛的蜀汉精神能否带动两千年中国历史走向更强盛更理性的轨道?一位诸葛亮的粉丝回到三国,辅佐心中的偶像。在三国历史的舞台沉浮奋斗,在熟悉的历史中反思创新,在战火中成长壮大。谱写儒家精神的新篇章,书写热血沸腾的新三国历史!
  •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热门推荐
  • 洪水

    洪水

    一场大雨下过以后,还没几天,围里的土地还是湿润的,有几簇植物的嫩芽从地底下冒出来,上面还沾着浑浊的水迹。这是七月份的夏天,刚刚还是晴好的天气,阳光万丈,但一瞬间,又从天上滴下几滴雨来,然后,乌云拨开了,一抹阳光从云彩的褶缝里倾泻下来,天空便又恢复了神采。在这样的天气,我生病了,连续在床上躺了三天,哪里也去不成。我的父亲早早地出门去田地里看洪水的涨势如何,我的母亲和两个姐姐无所事事,在屋外和邻居聊天。她们聊天的声音传到因为发烧而昏睡的我的脑海里,我不知道那些声音是不是她们的,因为那时,我正在做一个可怕的梦。
  • 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经

    佛为娑伽罗龙王所说大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倾城恋之儒女冠华

    倾城恋之儒女冠华

    外界传言洛家的十三少自大病痊愈后便从第一纨绔转为清冷的翩翩公子,高岭之花,孤傲不可亵渎……“小洛洛,听说你清冷?”某帝邪魅一笑。洛羽:“这只是个传说!”“听说你孤傲?”洛羽:“这只是个不靠谱的传说!”“听说你是高岭之花不可亵渎?”洛羽:“这真只是个极不靠谱的传说!”某帝:“既然如此,本帝就不客气了!说吧,生一个还是两个?”“本少是男的,咋生?”“呵呵,总要试试嘛!”女扮男装,文可甩笔控美女,武能提刀弑神佛,却偏偏被一个邪魅狂狷的魔帝死死吃掉。从此,上至黄泉,下穷碧落,总有他的生死相随!
  • 婚然心动:男神老公势不可挡

    婚然心动:男神老公势不可挡

    她是超级学霸,许多人心中的女神,由于家族的联姻,如愿以偿的嫁给了暗恋多年的他。可结婚当日,被渣女情敌破坏,她又不得已闪电离婚。可是两人的故事并未因此完结……
  • 九哥是一篇风景(中国好小说)

    九哥是一篇风景(中国好小说)

    九哥是高王寨前支书的儿子,让人尊崇敬畏。他立志要娶一个好女人为妻,本也有这个条件。谁知,老支书突然去逝,在世时得罪的不少仇人开始报复,烧了九哥的家,其母亲也自杀了。九哥家彻底败了,败得只剩他这一个孤儿和一亩三分四厘责任田。九哥的凄惨生活可想而知,然而他默默耕耘,用常人做不到的踏实、勤劳、忍耐、节俭、善良重新赢得寨子人们的尊重和喜爱。他从来没有放弃要娶一个好女人为妻,尽管在这件事上受到了无数次的打击,好几次人们以为九哥从此废了,但每一次他都没有倒下,仍然坚持着,用身体打拼着,他活成了高王寨的一片风景。
  • 青春的答卷

    青春的答卷

    青春像一张试卷,我们就像坐在考场的考生,我们要如何做答才能得到高分? 我们的青春如何才能洒脱? 我们如何活出真实的自我?
  • 傲娇Boss恋爱中

    傲娇Boss恋爱中

    那天喝醉了的安辰宇与家庭决裂欧阳潇潇撞了个正着,他错把她认成了他爱的女人;第二次,安辰宇撞到拿文件的她;第三次见面两人领证结婚;他们的故事从此开始。婚前安辰宇“我们只是合作关系”婚后,“潇潇,我们做真夫妻吧”――――――――安辰宇:“不许和那个乔接触”欧阳潇潇翻了个白眼“我们是朋友”“那也不行,你是我的”安辰宇霸道的将她抱去卧室好好‘教育’一番――――――――两人感情最好时,安辰宇的前女友苏婉颜回来了,谁能告诉她究竟是怎么回事,她和他的前女友居然是双胞胎当广大网友说欧阳潇潇不配和安辰宇在一起时,欧阳潇潇亮出了底牌,谁还敢说她不配
  • 中国传统道德撷英

    中国传统道德撷英

    《中国传统道德撷英》将传统道德教育、现代文明素养要求、当代道德要求和理想信念教育有机融合,将道德理论教育与道德实践有机结合,使学校走出了一条具有“三中”特色、适合“三中”学生需求的德育之路。多年来,中国传统道德课是学生最喜欢上的课之一,全校每个学生都接受着系统的中国传统道德的熏陶。不少学生反映,每节课中能记住一两句有关道德的名言,一辈子受用不尽!这些年来,三中学子中涌现出不少好人好事,三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这与道德教育,与重视德育是密不可分的。
  • 九陆修仙传

    九陆修仙传

    温觉平淡无奇的生活,被一次意外所改变。激发了体内古老秘钥的力量,从此走向强者一途,最终成为霸主,一统九陆。世间万物,皆为其次。温觉成为了万人膜拜的至尊后,却总感觉到莫名的空虚,一副卷轴,开启了新世界的隧道……
  • 花间集新注

    花间集新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