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5400000012

第12章 歌唱嗓音魅力之源——“芯”(2)

前面提到过,“芯”即贯穿在声音中的一条线,而声音是在发声管道中行进的,故而“芯”的形成与声带发声和发声管道密不可分。“芯”是以声带发出的音为基音,基音经过管道获取各个共鸣腔体的放大和修饰,再经发声管道的出口(即共鸣焦点,一般应放置于眉心或前额处)朝前上方送出去,就成为听觉感知的音质、音色、音高、音量、音强,并以此形成“芯”的线性形状特征。可见,声带基音的产生、共鸣的控制运用以及产生基音的动力——气息这三者对“芯”的形成有着决定性作用。

(一)“芯”与声带闭合调控能力的关系

人体发声是因为气流经过声带缝隙时与声带边缘发生摩擦使声带振动而产生的,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声带基音。这个基音不止是包括了音的高低,它还包括音的疏密、粗细、虚实、强弱、明暗等各种物理属性,它们是构成“芯”的关键要素,是“芯”质的具体表现和感官认同。这些物理属性都与声带结构、声带缝隙大小无不关联,也即与声带的闭合程度直接相关。一般情况下,声带边缘薄、韧性好、闭合力强的人,其基音就紧密、细致、明亮;声带边缘较厚但韧性好、闭合力强的人,其基音就结实、粗壮、硬朗;声带边缘薄而闭合力较弱的人,其基音就比较松软、柔和;声带边缘厚而闭合力较差的人,其基音就喑哑、空散。

凡是优秀的歌手,都具备良好的声带闭合调控能力,能根据歌曲和情感的需求变换运用基音的各种物理属性,使自己的表现方式变幻无穷。声带闭合调控能力强的歌手以欧美歌手多见,如克丽斯丁娜·阿奎莱拉、席琳·迪翁、罗比·威廉姆斯等。

对于声带闭合能力较差的人来说,可以通过咽音训练来提高闭合能力。相关内容和训练方法许多书籍有详细论述,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

(二)“芯”与人体共鸣调控能力的关系

人体的共鸣腔按部位一般分为三个部分:上部共鸣,包括头腔共鸣、鼻腔共鸣,是不可变的共鸣腔;中部共鸣,包括口腔共鸣、咽腔(包括鼻咽腔、口咽腔、喉咽腔)共鸣,是可变的共鸣腔;下部共鸣,包括可变的喉腔共鸣和不可变的胸腔共鸣。由于这三个部分腔体的大小、形状、自重和壁体的软硬、厚薄、韧性各不相同,其共鸣的作用和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上部共鸣咽腔体较小,且共鸣焦点位于其中,故能使声音集中明亮;中部共鸣咽腔体形状可变、壁体的厚度及韧性适中,故能使声音丰满圆润;下部共鸣咽腔体稍大且自重增加,故能使声音雄浑厚实。因此,共鸣应根据声带基音的特征来加以控制和运用。如果声音本来就比较尖细、紧实,就该多用中部、下部共鸣来修饰,使声音显得柔和些;如果声音本来就比较粗散、虚软,就该多用中部、上部共鸣来修饰,使声音显得集中明亮些。如果运用不充分、不恰当,或不协调,声音就会出现以下的情况:为求粗壮、沙哑而导致空洞、虚漏,声音无法集中,丧失了力度和穿透性;为求低沉、厚实而导致混浊、黯淡,声音失去了灵性和亮彩;为求高亢、激昂而导致尖叫、嘶喊,发声状态遭到破坏,声音美感荡然无存。

蔡琴是一位大家都非常熟悉和喜爱的流行女中音歌唱家,她的嗓音厚实而不失轻盈,圆浑而不失细腻,松柔而不失密实,从她的美妙歌声中透出的是质朴、真诚、自然、温和、清新和淡雅,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之嫌。人们赞美她的声音像天鹅绒一般,这就是对她嗓音质地的准确描述。同样,将乡村和流行风格融合在一起的著名歌手吉姆·瑞福斯(Jim Reeves)被誉为伟大的男低音,他演唱的流行歌曲朴实无华,娓娓动人,低吟浅唱般的歌声中涌动着热情和温暖、流淌着清澈和明净,听众无不为之陶醉。这两位歌唱家的音区都不高,声线也相对较粗,但他们的声音状态是松弛、自然、流畅的,并非以刻意夸大中部、下部共鸣来获得声音的厚重感。恰恰相反,他们更注意上部共鸣的运用和焦点的稳定,使“芯”更为集中。因此,这使得他们声音低而不闷、粗而不空、厚而不重,语言也更为清晰、明朗。

像李玟、金海心、王力宏、胡彦斌等歌手就属声线较细的一类,但这种 “细”是因为他们的声带基音本身固有的,也就是声带条件给予的,这个基音经过他们合理连接形成的声音通道所发挥出来的共鸣的作用,尤其是鼻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运用,使共鸣的焦点对声音的聚合能力充分显现,就生成了一种纤细、灵巧且穿透性很强的音质和音色,这种“细”是自然、松弛、流畅、灵性的,而非挤出来的“细”。

可见, “芯”的形成取决于发声管道的建立和管道中各个部分共鸣的运用以及调控,“芯”的稳定依赖于管道的稳定和共鸣肌体性能的稳定。就拿管乐器中的各种号来说,同样是号,但由于它们管道的长短、粗细、形状的不同,发出的音质和音色也就不同。演唱流行歌曲要求声音质朴、特点鲜明、自然流畅,其管道的长短、粗细、形状与美声和民族唱法也有所不同,在“芯”的形成和共鸣的运用上也要考虑到唱法和风格的需要,不能一味地追求亮度、力度、高度、强度、宽度、厚度,否则声音就会因修饰过多而失去自然和本色。用这样的“芯”带出来的声音,无论是声线相对较粗的中低音歌手,还是声线相对较细的高音歌手,都能使嗓音保持自然、本色、独特、流畅,符合通俗唱法的要求和大众对通俗演唱的审美情趣。

(三)“芯”与气息调控能力的关系

“芯”除了具有线性特征外,最主要的是“芯”还蕴藏着能量。我们经常对歌者的声音有这样的形容:谁的声音粗,谁的声音细;谁的声音实,谁的声音虚;谁的声音硬,谁的声音软;谁的声音亮,谁的声音暗等等,虽然这些只是对音质、音色等的直观描述,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芯”的能量大小。由于“芯”是贯穿在声音中的一条线,“芯”的能量也就包含在声音的能量之中,而声音的能量则是由气息供给的,因此,“芯”的能量也就来自于气息。

“芯”的能量虽然来自于气息,但不能就此推论为气息越强 “芯”的能量就越大,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和控制气息。第一,要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要有足够的气息储备和稳定的气息支点。第二,呼吸肌群有良好的控制能力,对气息的流量、速度、力度能根据发声的需要协调配合。第三,声带韧性好,开闭自如,既能有效阻气又能适度放松,使气息推动力和声带阻气力达到最佳平衡状态,最大程度地减小气息损耗。第四,呼吸和发声通道要连接通畅,使气息和声音能顺利地到达“出口”——共鸣焦点。第五,发挥歌唱整体意识的作用,使气息的支撑得到更强劲有力、更持续有效的保障。

“芯”的能量与气息的压力(推动力)关系最为密切,在气息流量一定的条件下,气息越集中压力就越大,反之就越小。而气息压力与音高、音强、音的穿透力和致远力是成正比的,正如用水枪射出的水流一样,压力越大,冲击力就越强,水流就射得越远、越高。因此,要使“芯”的能量得到充分释放,就必须使气息尽量集中,增大气息压力。从这个要求来看,它与我在《通俗演唱嗓音机能的改善与提高》一文中提到的气息支点与共鸣焦点的对抗性动态平衡无不关联。在支点与焦点的对抗中,抗感越强,气息压力就越强,也就是说,支点越是用力支撑、焦点越是用力抵抗,体内的气压就越强,这也正是唱高音、强音、重音时的歌唱状态。这个时候歌唱者因肌体和肢体的用力增多,体能消耗也是很大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芯”的能量也与体能的消耗有关,往往“实力派”或“重量级”的歌手都以体壮者居多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美声唱法更不例外,其嗓音的能量大到可以不借助话筒就能“气如虹、声如钟”,因此,美声唱法对气息控制的要求也是更严格的,也由于体能消耗相对较大,体弱瘦削者寥寥无几。在此提醒歌唱爱好者和学习者们一定要强身健体,不宜减肥过度。

结语

嗓音的“芯”对歌唱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歌唱者嗓音本质的一种标志,有了它嗓音的特征和魅力才能体现出来,才能使自己与别人有所区别,它是歌唱者形成独立演唱风格或类别的物质基础,甚至说它是歌唱者嗓音中的生命线也不足为过。我们通过以上对嗓音的“芯”的认识和了解,不仅要明确嗓音的“芯”在歌唱中的重要性,更主要的是应掌握“芯”的形成和控制方法。特别是对于认为自身嗓音条件不好或声音没有特色的歌唱学习者来说,如能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适合于自身条件的演唱方法,提高相关调控能力,做到声中有“芯”,相信会使自己的演唱状态有所改变,使自己的歌声充满魅力。

参考文献:

[1](日)渡边护.音乐美的构成[M].张前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2]王宝璋.咽音技法与艺术歌唱[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3]林俊卿.歌唱发音不正确的原因及纠正方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0.

同类推荐
  • 戏曲与戏曲文学论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戏曲与戏曲文学论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收入论文17篇,对戏曲与戏曲文学的性质和特征、戏曲塑造形象的方法、戏曲结构的美学特征、戏曲的抒情性、戏曲语言的特点等,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其中,《戏曲结构的美学特征》发表于1980年,首次提出戏曲的“点线结合的结构形式”。认为中国戏曲与中国的绘画、建筑一样,运用的都是同西方的焦点透视法完全不同的散点透视法,在情节布局上,“以一条主线作为整个剧情的中轴线,并且围绕这条中轴线安排容量不同的场子”,“形成纵向发展的点线分明的组合形式”。这与欧洲写实话剧的团块组合结构形式是大异其趣的。此文相继被收入《戏剧美学论文集》、《戏曲美学论文集》。
  •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全篇深刻揭露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了作者与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
  • 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

    坚持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究其动因,当然少不了朋友们不断给我的鼓气,希望我不要半途而废。同时也是剧中人物在时时无形地推动着我,越写越感到非把他们写出来不可。这期间也有一些朋友劝我何必自找苦吃:你写得好吗?你写出来有人看吗?有人用吗?你有钱将它推向社会吗?知道吗?现在“触电”难呢!他们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但是,我最终毫不回头地走自己的路。
  • 中国艺术经典2

    中国艺术经典2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 初鸣不乱弹(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初鸣不乱弹(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收录作者从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几十年间精选的文学艺术史论稿,其中既有已经发表过的,值得保留的文稿,也有初次入选的重要篇章。所收文章以中国话剧史论的研究居多,其中尤以对戏剧大师曹禺的剧作所做的研究最为深入。
热门推荐
  • 侯门迎杏来

    侯门迎杏来

    淡水姑娘的黄粱一梦里……有口蜜腹剑的丈夫,费尽心机夺她嫁妆的婆婆,一个个都拼死将她拉入泥潭之中……梦里是被博弈输掉的废棋,令她冯家满门诛连,望族世家一朝灰飞烟灭。睁眼她还是状元夫人……四面楚歌是她,阴辣狠毒是她。纵使她棋差一招有何妨?这一世,她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提枪打马的桀骜少年款款而来,“表姑,状元府里的红杏该出墙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起风了

    起风了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日本著名作家,新心理主义大师堀辰雄尤其擅长描写人物面对死亡时敏感纤细的内心感受,《起风了》作为堀辰雄的杰作,又会带来怎样的心灵慰藉和至深感悟?为了向他最爱的作家之一堀辰雄致敬,以他作为这次改编的原型之一,宫崎骏用了他最擅长的方式,赞颂了永恒的主题“爱与生死”。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2013动画大作《起风了》原著小说,大师在动画历程上的收官之作。片中具有反战色彩,也成为了热门话题,被广泛讨论,该片刷新了2013年日本电影两日票房纪录,蝉联六周票房冠军,日本电影业内人士预测该片最终票房将突破100亿日元,创下新的记录。著名学者、日本文学评论家李长声、止庵诚意推荐。
  • 落玉恋

    落玉恋

    曾经的六皇子蓝梓玉在大家眼里就是文武双全,貌比天仙,京城中女子把他视做梦中情人,男子把他视做学习榜样。然而自从他拒绝了宰相女儿并忍受不了她的骚扰而当街修理她后。他的名声一落千丈,最后六皇子以大把年纪了还没有嫁人,皇上、皇后都很着急啊,正在这个时候,凤凰国第一首富沐云落表示她对六皇子一见钟情,并且非六皇子不娶,而六皇子则表示他不嫁,那么沐云落只好开启她的追夫之路了!
  • 民国往事:魂梦与君同

    民国往事:魂梦与君同

    一个奇异的梦境,娓娓道出民国年间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一对翠玉耳环,缓缓揭开几对男女错综复杂的身世之谜。一座经久不变的石塔还能不能圆起那一段历经了大半生还绵绵不绝的民国旧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药香重生:豪门千金复仇记

    药香重生:豪门千金复仇记

    某女正在捻草药,突然一不速之客驾驶飞机华丽丽降临。“给你两个选择,一:当我的老婆,二:当我儿子的妈。”某男拍了拍衣袖,一本正经地开口。
  • 茶花女(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茶花女(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茶花女》以作者自述的口吻开始。在名妓玛格丽特的遗物拍卖会上 ,小仲马买到一本签有阿尔芒名字的小说。几天后,阿尔芒找来,欲以重金购回此书,小仲马慨然相赠。阿尔芒便向他诉说了自己和玛格丽特,即 茶花女,赤诚相爱的动人故事。《茶花女》言流畅,给人以真切、自然之感。该书还被改编成戏剧和歌剧,长演不衰。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蜀道难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蜀道难

    《蜀道难》讲抗战时期,江东人纷纷入蜀避难。途中,青年职员冯子安与白玉贞小姐邂逅。冯对白一见倾心,百般殷勤。船抵重庆,冯子安准备与白小姐结婚时,白玉贞却已“神龙不见尾”……一场爱的梦幻,终成泡影。
  • 拥抱与决裂

    拥抱与决裂

    本书以纪实文学的描述手法,向人们展现了张国焘如何由一名马列主义者蜕变为右倾机会主义者,其中披露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更是令人深思。如毛泽东的妻弟在毛尔盖被击毙,成为党内严酷斗争的牺牲品;廖承志靠一杆铁笔和一杆画笔保住自己脑袋没有“搬家”;为实现会师,毛泽东下了一个生死攸关的赌注。
  • 长夜难明(廖凡、白宇、谭卓主演)

    长夜难明(廖凡、白宇、谭卓主演)

    廖凡、白宇、谭卓主演网剧《沉默的真相》原著小说,预计2020年开播。嫌疑人杀人抛尸,却因意外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当场抓获。现场至少有几百个目击证人,嫌疑人对整个犯罪经过也供认不讳。人证、物证、口供,证据链齐全。就在检察机关对嫌疑人正式提起公诉之时,案情却陡然生变……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惊天的罪行?为了查清真相,有一位检察官,历经十年光阴,付出了青春、事业、名声、前途、家庭等等无数代价,甚至,还包括生命。
  • 别让成功毁在无效社交上

    别让成功毁在无效社交上

    《别让成功毁在无效社交上》旨在帮助你成为一个高效沟通者,更好地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你频繁参加社交活动,却没有多少有效人脉?四处拜访客户,业绩却没有提升?工作中和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与沟通有关,而沟通是有技巧和秘诀的,只要你掌握哪怕一个技巧,你离成功就更进一步!《别让成功毁在无效社交上》从更高的角度处理交往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避免无效社交,更好地驾驭各种人际交往的技巧,走上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