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5400000003

第3章 改变研究模式调整教学方法——建立流行歌曲演唱专业风格化练声的新观念(1)

四川音乐学院通俗音乐学院 余政仪 施涛

引言

自流行音乐被纳入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以来,流行歌曲演唱专业无疑成为主导学科,相关的研究文献与理论专著都反映出学术界对这一新生学科的关注。笔者查阅了关于这一学科教学研究方面的文章后发现,我们国家对于流行歌曲演唱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第一类: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类,比较式研究。这一类文章的研究手段主要是通过对“通俗唱法和美声、民族唱法有哪些不同之处进行一些比较,使我们对通俗唱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第二类:纠错式研究。文章主要从研究“通俗唱法弊病”入手,指出“通俗歌手大多来自业余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不讲究共鸣”、“造成声带充血”、“通俗唱法必须注意发声”、“必须注重声乐理论”等等。

第三类:综合式研究。如郭克俭从“教育专业化、教学多样化、唱法科学化和理论全位化四方面逐一论述”,综合性地提出了“21世纪通俗唱法的发展构想”,另外在通俗演唱的专著方面,也基本是从上述几种研究方法的角度论述的。如刘天礼所著的《通俗唱法歌唱要领》、徐竞存编著的《跟我学唱歌通俗唱法卷》。

应当说无论是专题研究的文章还是专著,都对我国流行歌曲演唱的教学与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研究都不约而同地反映出“生理教学”的特点。这样做的目的与意义在于把流行歌曲的教学提高到科学的层面上,对流行音乐的学科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纵观今天这一学科的教学与研究,无论是教学观念、教学手段、研究方法等问题,还是存在着单一性和片面性。本文试图从文献与具体的教学实践入手,提倡在教学中运用流行歌曲演唱的风格化练声训练,以达到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补充、完善学科建设的目的。

一、流行歌曲演唱专业教学与研究的现状和问题

(一)质疑流行歌曲演唱生理化教学

1.研究领域现状

诚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我同歌唱家们接触,跟他们谈声乐艺术,我听到了很多训练有素的声音,认识了多种多样的音色,学会了辨别喉音、鼻音、头部音、胸音、后脑壳音、喉头音和其他的音。这一切都留在我的听觉记忆里。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把声音引到‘面罩内’,也就是引到脸的前面部分(硬腭、鼻腔、上腭窦和其他共鸣部位所在地)的好处。歌唱家们对我讲过:把声音引到牙齿上或者送到骨头上,也就是送到脑壳上去,就能铿锵有力。落到软腭或喉头腔里去的音,却好像是在棉絮里作响。”斯从体验派表演大师的论述,我们可以从侧面看出西方对声乐艺术研究,是以“技术化、生理化”为主导,其研究特点体现为,声乐基本技能训练的“科学化”。另外从我们国家可谓“繁花似锦”的声乐研究文献当中显示“当西洋美声唱法传入中国之后,绝大部分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都是以生理教学为主要手段”展开了各自的研究。今天从各艺术类高校教师所发表的对流行歌曲演唱的研究文章与专著来看,应该说也继承了这一传统。其特点体现为对“生理构造”和“演唱技能”的解剖与分析。

2.教学领域现状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流行歌曲演唱专业进入高等教育领域教学也就是近几年的事,而大量教师都是由具有传统声乐功底的老师来担当的,因此顺理成章地沿袭传统声乐的方式进行教学。借鉴传统声乐模式来进行探索式的教学,所取得的成绩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从学术界的研究来看,也正如引言当中所提及的,大多数专家、学者采用“比较式”的研究,即通过比较各种唱法的发声特点、气息和声音位置的运用、真假声的转换、咬字与吐字等的不同来探讨“通俗唱法”。

3.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双重误区

在研究领域,无论国外、国内老一辈声乐艺术家早已经站在一定的理论与实践高度上将声乐艺术的生理特点与发声方法论述过了,再在流行歌曲演唱的研究领域展开这些前人都已经做过的事情,显得是越来越不合时宜。在具体的教学实践领域,专业创建之初我们“探索式”地借鉴传统声乐的教学方法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些后遗症。例如:我们观察到个别老师在教学中,过分地强调上述理论研究中的技术,我们甚至看到过,有些学生在台上唱歌,台下老师用望远镜观察学生的喉头是否存在技术错误的现状。因此在这一新生学科的研究成果(即学生所购买的从“生理化”角度研究流行歌曲唱法的参考书)和教学实践领域中(即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强调技术),使得一些“不开窍”的学生在理论和实践当中走入了技术的误区。

随着呼吁建立流行音乐学科意识越来越浓的今天,我们认为不应该只停留在“依附式”教学阶段,应该在探索中找到一条流行歌曲区别于传统声乐门类的教学手段。

(二)质疑流行歌曲分级教学

1.关于分级、考级、分级标准

分级,就必然要涉及分级标准、规定曲目、考级以及资格认证等问题。观察现行音乐类考级制度实施相对较早的钢琴类,按照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经典文献,以演奏“技术”层面为重要分级标准的考级制度,造就了一大批好学生。在十多岁就拿到了10级证书,不但打下了好的童子功,也为这些孩子今后从事音乐相关职业打下一个好的功底,而且也确实推动了我国整体的国民钢琴演奏水平。但是社会上也客观存在着一些不负责任的、急功近利的老师,为了自己获得好的声誉只让学生练习考级规定曲目,造成学生级别高、能力差的现实。应该说是有弊端的。

2.流行歌曲在艺术类高等教育中不适合分级教学

流行歌曲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国内、国外也都有采用分级教学的现象,那么为流行歌曲分级,首先要考虑的也是分级标准的问题。我们观察到国内外分级标准中,都或多或少地把流行歌曲的音域,也就是所谓的歌曲难度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而且这也符合一部分的教育单位、教育个体、社会和大众对流行音乐的认知度。他们不但认为流行歌曲音域的宽度是衡量流行歌曲难度的一个标准,而且也是衡量一个流行歌曲演唱者水平高低的标准,因此出现了按照音域来分级的现象。“大歌”、“小歌”的称谓由此而出。试想如果按照分级去严格教学,把音域作为标准,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大歌、追求飙高音的唱功,用一种声音或一种标准来衡量流行歌曲演唱,不是对歌唱者个性特征的抹杀吗?如果这样也就永远没有劳伦·希尔、卡朋特、斯汀、邓丽君、罗大佑、崔健等不同的色彩斑斓的声音与演唱风格,而只有玛丽亚·凯莉、惠特妮·休斯顿、刘欢、孙楠这些清一色以演唱高音见长的歌手。一首歌中只有几个高音,却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追求,而放弃更重要的音乐文化显然是不合适的,我们注意到在国外一些流行音乐院校对歌曲所做的分级,初级阶段并没有对风格表现进行明确要求,往往在高级别中才开始强调风格表现的重要性,可见国外对分级别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放在了风格的要求上。而我们认为,在学习开始之初就应该灌输、强调风格的重要性,只有在了解、熟悉和掌握各种风格的基础上才能谈创新和创造,而这些要求都是需要时间来堆积的,因此这种分级观念的缺陷,将会导致流行歌曲演唱教学误入歧途。如上述,我们对在社会层面实施分级、考级持保留态度,但质疑在高等艺术教育当中实施流行歌曲分级教学。

(三)质疑流行歌曲的“科学唱法”

1.“科学性”的基本技能训练

在声乐演唱中一直以来约定俗成,存在美声、民族和通俗三种唱法。“美声唱法”(Bel canto)实属“美声学派”在我国的误译。近年也有学者称“Bel canto”应准确地翻译为“美歌”。“美歌”也好,“美声唱法”也好,普遍的共识是,它是目前为止较具有科学性的唱法。其科学性就是建立在解剖学的基础之上研究人体发声机能、演唱技能等。它的最大贡献是,为声乐艺术提供了一套较为完善、系统的基本演唱技能的方法。因为我们今天不但用这种发声方法演唱意大利歌剧,而且还适用于所有国家的歌剧体裁。被纳入我国学院派教学的民族唱法中,同样是借鉴美声唱法来训练的。那么在流行歌曲演唱教学的探索阶段中,使用这种办法来训练基本技能应该说是较具科学性的,是对传统的一种尊重和认同。我们认为,借鉴这种具有科学性的发声方法在这一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训练基本技能,如解决发声、共鸣、气息、声音的位置等问题是可取的,站在这个角度,我们认为基本技能是没有唱法之分的。比如体育运动当中的各种项目有所不同,但是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是大同小异的,这就是基本技能训练的统一性。作为我们国家进入高校教学的声乐体裁当中,借鉴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作为基本技能的训练应该是较为合适的,这样就使基本技能训练不分唱法,达到了练声的统一性。至于把自己归结为哪种唱法,那是由所演唱歌曲的体裁所决定的。

2.反对流行歌曲“科学唱法”

同类推荐
  • 影评范文点评

    影评范文点评

    《影评范文点评》结合多年考前培训教学经验,全面解析了影视艺术类专业考试的难点——影评写作的应试策略。本书收录40余篇优秀影评范文,并附有对范文的详细点评,以帮助考生提高影评写作的能力。
  • 书法门外谈

    书法门外谈

    本书是著名艺术鉴赏家柯文辉对书法艺术的品鉴和评论,内容包括大师离席的时代、马一浮的书法、林散之印象、钱君匋的印等50多篇,气韵生动,细节传神,诗境澄朴。评书,品人,记事。文字信手拈来,佳趣迭出,且时有高明独创的见解。既是其30年书法评论文章的结集,也是他对书法界观察与思考的见证。
  • 当代中国译制

    当代中国译制

    有人说如果没有翻译,西方民主思想、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传到中国;如果没有翻译,中国的四大发明也不可能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如果说译制是电影在世界各国沟通交流的桥梁,那么译制工作者就是世界电影的普罗米修斯。在当今数字化信息时代,译制的过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翻译或者配音,因为诸多的译制生产元素,再加上生产之外的政策要素和市场要素构成了现代中国社会的译制文化。显然,当代的译制文化不仅仅涉及外来作品的引进,而且包括国内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以及国产影视作品的对外输出,由此才能说明译制的全部意义。希望通过此书,把我们对译制工作的热爱、体验和认识奉献给广大读者。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些启发。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步的。
  • 评书

    评书

    《评书》主要内容分为评书该说、传统评书、评书艺术名家等章节。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评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热门推荐
  • 爱如尘埃

    爱如尘埃

    一场车祸,他为了她陷入昏迷,她为了救他,觉醒了前世的记忆,原来他们已经错过了三世,这一次,无论如何,她要嫁给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江湖天很晴2

    江湖天很晴2

    养猪专业少女朱灰灰和白衣大侠枫雪色俩人跋山涉水,一路上斗智斗勇,可越调查谜团越大——黑衣人的幕后势力是谁?“绝色”小王爷流玥又与朱灰灰有着怎样的渊源?武功深不可测神秘凶残的“夜”是谁?亦正亦邪的鱼小妖到底是不是朱灰灰的极品母亲?……
  • 喵霸

    喵霸

    重生成一只热爱生活,热爱家人,热爱美食的橘猫,罗恩的体重在不断增加,罗恩的名气在不断增加,罗恩银行卡上的数字在不断增加,罗恩的手下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当警猫,抓通缉犯;当网红,直播赚钱;当明星,拍电影……除了当食物,罗恩经历了一只猫咪能够经历的一切。猫以大橘为重,且看橘猫罗恩如何混得风生水起,终成一代喵霸。书友群:245979804,答案:望潮。
  •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无论你是否信佛,这本书都是让你心灵安静的一滴甘露。对于社会中的人来说,即便生命无常、一切皆空是真理,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按这样的真理去生活。世俗红尘依然是绝大多数人不可能离开的地方。所以,星云大师提倡“人间佛教”——以出世胸怀做入世事业。星云大师乃方外之人,全无私心杂念,所以对世事看得透彻,将佛教义理生活化,本书对于大师的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不可否认的是大师的作品很多,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可能存在选择上的疑惑,本书是将星云大师对于生活中最常见问题的指点做出归纳,在一个个小故事中,让你恍然开释,一切都为了让你的心灵得到安宁和舒适。
  • 洞真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众经

    洞真上清青要紫书金根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漆器(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漆器(阅读中华国粹)

    从河姆渡新石器时代的朱漆木碗,到楚汉漆文化的繁荣,直至明清达到顶峰,中国可谓世界上最早用漆制作器物的国家,并将漆艺绵延传承,走过了7000年漫长而辉煌的历程,为世人塑立了一座丰富而又绚丽的漆工艺殿堂。
  • 血性的失落:李国文闲话历史

    血性的失落:李国文闲话历史

    本书由李国文说唐、说宋、说明、说清以及《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中国文人的活法》六部著作中,选其代表篇目结集而成,凡二十一篇,分“王朝的剪影”“文人的悲剧”两部分。集中体现了李国文先生对中国历史中皇权与文人的关系,以及国民性和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
  • 像浙商一样思考

    像浙商一样思考

    正所谓“无浙不成市”,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江人,可以说,“浙商”是当今中国人气最旺的创富商帮。作为一个商人群体,何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保持“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是什么样的思维,让他们创造了那么多的财富神话?本书意在带读者走进浙商的思维世界,看看他们是用怎样的经商哲学创造财富的。像浙商一样思考,你也能成就属于自己的商业梦想!
  • 爱的交换

    爱的交换

    拥有亿万身家的他,隐藏到一所普通高校里,寻找命中人,因此认识了美女教师。送礼物、认干姐,各种名义的约会接踵而至,他救她于火场,顺理成章带回家……于是一场推倒计划慢慢进行中。
  • 明语林

    明语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