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恒的特战队在看到骑兵冲上来后便朝着两侧迅速退去。骑兵冲刺起来的冲击力相当强悍,没有结阵自己防御地形的步兵在他们眼中就是待宰杀的羔羊,送上门的军功!
感觉意犹未尽的吴襄在一名和杨恒年龄差不多的年轻小将的陪同下下马走到杨恒面前,吴襄略一行礼后对杨恒说道:“在下吴襄,请问可是杨恒大人?”
吴襄身材高大健硕,满脸的络腮胡子眼圆口阔,整个人的精气神非常好,说话的声音犹如雷声一般。
杨恒笑道:“正是在下,吴将军支援好及时,辽东铁骑的威名果然名不虚传,建奴在将军面前可非一面之敌啊!”
杨恒的话让吴襄觉得倍有面子,能让京城里出来的官员赞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吴襄接到支援信时便得知进入锦州的咽喉双乳峰已经被建奴夺了去。锦州城里不仅有自己的大舅子祖大寿,更有辽东督师、天启皇帝的老师、内阁大学士孙承宗在里面。要是锦州失陷让孙承宗出现意外,可能他们这些辽东系的武将都是罪责难逃。但是要支援锦州必须就要经过这一番血战。
吴襄在途中已经将困难预估得非常足,甚至产生了舍生取义的想法,这样就算自己战死也算是为国尽忠,自己的家族至少能够得以保全。在他原来的想法中是想留下儿子吴三桂在营中的,可是吴三桂执意跟随父亲,吴三桂虽然年龄不大但是跟随吴襄征战多年,自身武艺高强又熟读兵书,谋略非常强。吴襄想着吴三桂在身边到时也算一大助力,说不得会产生奇迹。
吴襄笑着说道:“杨大人过奖了,我们在路上便就听到了战斗的枪炮声,此次能够顺利的突破,全靠杨大人。”他说着侧过身继续对杨恒说道:“这是犬子吴三桂,此次随我出征,这小子虽然与杨大人年龄相仿,但是和大人的差距却犹如云泥。”
吴三桂上前一步施礼倒:“见过杨大人。”吴三桂面色平静,并未因为刚才的一番冲杀而显得过于兴奋。
杨恒第一次听着这个冲关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这个名字,在他的想象中,吴三桂就应该是黑脸的阴险角色形象。实际上吴三桂身材修长,长得面冠如玉,一袭白色盔甲在初阳的阳光下熠熠生辉。不去讨论历史上吴三桂的所作所为,至少在这一科吴三桂是终于大明终于朱家朝廷的。杨恒此刻不由得也对吴三桂生出一点好感。
杨恒昨晚潜伏到此为援兵解决后顾之忧。由于建奴整个阻援部队是被突然袭击并且全军覆灭,按照杨恒的分析今日伊始建奴绝对会大举攻城,但阻援军队的覆灭这个消息绝不可能隐瞒,建奴最迟会在中午之前得知这个消息,在建奴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便是他们退兵的时候。而此时便是明军乘胜追击的最佳时刻。
杨恒将自己的分析告知于吴襄和吴三桂,二人均深以为然。
吴襄的援军人数接近一万人,都是辽东铁骑的主力部队。带明军乘胜追击时此支部队便是主力,但是为了给建奴造成更多的杀伤,杨恒建议将这支部分分兵:五千人作为增援部队在建奴有撤退迹象的时候冲击建奴部队,配合城内掩杀出来的部队对建奴进行追杀;剩下的立即出发绕过锦州,到建奴撤退的必经之路进行埋伏,待建奴撤退时从中掩杀出来,这样便会对建奴造成最大量的杀伤。
听完杨恒的话吴襄陷入沉思之中,他对于杨恒此计颇有顾虑,首先是建奴撤退的时机的确定性,虽然建奴的阻援部队被灭,但是如果建奴得知增援到锦州实际部队的树林不足为虑时,那么他们会不会撤退?会不会毕其功于一役?其次,建奴撤退时城内军队是否一定会出城追击?如果仅仅靠着几千人追击,建奴随时可以反击,要知道建奴可是出动了八旗部队一半的军力;第三是建奴撤退的时候埋伏部队是否已经到达指定地点。
听到吴襄的顾虑,杨恒哈哈一笑说道:“吴将军的铁骑都是双马配置,可否分我一千匹战马?我将特战队兵分两路,一路增援锦州,一路跟随埋伏。”
吴襄可是见识到了杨恒特战队的火力,一千人对上万人竟然如砍瓜切菜一般,自己带兵冲上来其实都有摘桃子的嫌疑。想到这里,他哈哈一笑道:“既然杨大人的特战队员可以分兵随着骑兵一起行动那绝对是事半功倍。只是这伏兵和增援部队由谁统筹?”
在吴襄看来,只要这一买卖做好了之后绝对是大赚一笔的,他有意让自己的儿子吴三桂统兵一路,立下战功后吴三桂的仕途绝对会有个质的腾飞。
杨恒当然知道吴襄打的小算盘,他也不点破,轻笑道:“此事由吴将军自己做主便可,在下定会鼎力配合。”听到杨恒这样说,吴襄也有点不好意思,他尴尬的笑了笑然后说道:“不然由杨大人去统帅伏兵部队?”
对于辽东的骄兵悍将状况杨恒心知肚明,如果自己统帅到时候被撂挑子了,责任可全部在老子身上了,此事不能急,等以后再慢慢把你们几爷子收拾服帖!不如现在先让你们爽一下,以后再慢慢的收取利息。于是杨恒说道:“少将军文韬武略定能胜任,在下随将军一通支援锦州城接触城中之危才是重中之重!”
吴襄看到杨恒那诚恳无比的表情心中大定,心想着这杨恒也算是识时务的角色,怪不得在妖风四溢的京城也能混得如鱼得水。看来以后要多多巴结这个年轻的新贵才行。这次先让儿子把军功的底子打上,至于欠杨恒的这个人情只有以后慢慢的还了。
既然确定计划,吴襄便立即安排下去,将部队兵分两路,一路驰援锦州城一路绕过锦州朝着北方而去。
在天大亮后,建奴的军队准时的集中在锦州城下,此次他们不再像昨日那样试探性的进行攻击,而是将投石机和床弩搬了出来。这两样东西都是建奴攻城的利器,在人才匮乏的后金,想要造出这些大型攻城器械是很困难的,但是现在这些利器却真实的摆在了锦州城下。
孙承宗早就站在城楼上看到了建奴的准备,当看到床弩后和投石机后,他不禁眼皮跳了跳。
喜欢的朋友请一定要收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