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13000000003

第3章 与大众思想相抗衡的宗教

为了使主权国家的统治幻想,或者说主权国家操纵者的统治幻想,得以挣脱各种合理的束缚,一切旨在实现这一理想的社会政治运动都试图将宗教对人类的影响斩草除根。因为要把个体变为国家功能的一员,就必须铲除个体赖以依存的其他外物。而宗教正是人类对个体体验中非理性事实的依赖和服从。这些非理性事实不是直接指社会和身体状况,而是更关乎精神态度。

这种精神态度只有在生活的外界环境之外存在一种参照物时才得以显现。宗教所给予的或宣称可以给予的正是这样一种参照物,从而使个体拥有判断力和决定权。这就仿佛建立起一块保护区,帮助生活在外界环境之下的人类,对抗人人都会面对的显著的却又不可回避的环境压力。他们除了宗教提供的这片保护地,无处可依。如果统计的现实是唯一的现实,那便成了唯一的权威。只有这一种权威的情况下,既然也不存在其他对立的权威,那个体所拥有的判断力和决定权不仅没必要也是不可能的。那么个体就势必成为统计现实功能的一员,因此也就是国家功能的一员,或不管叫什么名字的制度之抽象原则功能中的一员。

然而,宗教教给人类另外一种与“现实世界”对立的权威。个体对神的信仰的教义对人类有着极高的要求,如同现实世界对人类也有着同样极高的要求一样。有时,甚至会出现这种情况:教义要求的绝对性使人疏离现实世界,同样的,当个体屈从于集体心理时,他也将自我疏离。在前一种情况里,为了维护宗教教义,个人可以丧失判断力和决定权,在后一种自我疏离的情况里,个人也同样可以丧失这两者。这就是宗教所公开追求的目标,除非宗教向国家妥协。而一旦宗教向国家妥协了,那么与其称之为“宗教”,不如把它叫做“信条”。所谓信条,表达的是某种确定无疑的集体信仰,而宗教一词,则表示着人与现实的某种具有形而上的、超越世俗因素的主观关系。信条是一种主要着眼于现实世界的信仰,因此是一种入世的东西;而宗教的目的和意义却着眼于个体与神的关系(基督教、犹太教或伊斯兰教),或是个体与拯救和解脱的关系(佛教)。所有的伦理学都来源于这一基本事实,没有个人对神的责任感,这些伦理学只能称作传统道德。

由于向世俗的现实妥协,信条便不得不相应地将自身的观点、教义和俗定不断整理汇编,这样做使之更具体化,进而使本身与超越现世之外的参照物之间鲜活的关系和直接的冲突,这些真正的宗教元素退居幕后。宗派立场用传统教义的标准来衡量主观的宗教关系的价值和重要性,虽然不是很常见,如新教,一旦有人宣称他受到神的意志的指引,他的耳边便马上就充斥着各种虔信主义、宗派主义、宗教怪癖等言论。一个信条,与英国国教的形成恰好一致,或者至少也会形成一个公共机构,其成员中不仅有忠诚信徒,还有许多对宗教“中立”之人和只是出于习惯才信教的人。这样一来,信条与宗教之间的差异便一目了然了。

因此,信奉一个信条,绝不是一个宗教问题,而常常是一个社会问题。正因如此,信条不为个体提供任何根基。出于这个原因,个体不得不完全依靠与权威的关系,尽管权威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这里的标准并不是为了某种信条的口头许诺,而是一个心理事实,即个体的生活不只由自我及其观点决定,也不只由社会因素决定,而更多的是,即使不完全是,由超群的权威决定的。奠定个体的自由和自主基础的,不是道德原则,无论它有多高尚;也不是教条,无论它有多正统;而完全是经验的认知。这种认知是一种无可争议的经历,是个人与超越尘世的权威间强烈的个人互惠关系,是对“现世”和“理性”的抗衡。

这种说法既不能取悦大众群体,也不能取悦于信徒群体。对大众群体来说,国家政策是思想和行动的最高原则。事实上,这正是大众群体被教化的目的。因此,大众群体只允许个体在成为国家功能的一员时才能存在。而信徒群体呢,他们承认国家对其具有道德上和事实上的要求权的同时,还相信统治他们的大众群体和国家需服从“神”的旨意。如有疑义,最高的决定将由神做出,而不是国家来做出。我不想故弄玄虚妄地做评判,我把这个问题留给大家去思考——“世界”(这里指大众群体的现象世界乃至整个自然界)是不是神的对立面?在这里我只指出一个事实,这两个领域在心理上的对抗不仅在《新约圣经》中有所体现,而且即便是在今天,还能从独裁国家对宗教的否定态度以及教会对无神论和唯物主义的否定态度上清楚地看到。

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不能长期脱离社会而存在,因此,个体如果不能找到一种可以使外界强大影响力相对化的超现实原则,就永远不可能从其他任何地方为自己的存在和自我的精神与道德自主权找到现实的理由。灵魂未寄托于神的个体以自身的力量无法抗拒世界对肉体和精神的诱惑。因此,他需要一种超凡的内心体验的证明,这种体验足以使自己不至于不可避免地陷入来自其他方面的大众意志的影响。仅仅是从智力上或甚至从道德的观察上认定大众是愚蠢和缺乏道德责任感的,不过是对大众做了一个负面的认知,而自己却摇摆地走在通往个体原子化的道路之上。这种认识缺乏宗教信仰的驱动力,因为它只是一种理性意识。独裁国家胜过资产阶级的地方在于,他们将个体连同其宗教动力一并吞没。但是,如果不是让人对宗教产生了内心的怀疑,宗教的功能也不会这样被破坏和篡改,结果宗教被迅速压制,不被允许与大众心理流行趋势相对抗。在这种情况下,结果往往被狂热极端信仰所过度补偿,狂热极端信仰反过来成了消灭与之对立的冷静信仰的武器。自由的观点被抵制,道德决定被无情地压制,其借口是只要目的正当,可以不择手段,哪怕是最卑劣的手段。国家政策被奉为信条,国家领导或政党头脑被神化,超越了善恶,他们的追随者们也都被奉为英雄、殉道者、使徒和传教士。他们即是真理,只此一个,别无其他,且神圣不可侵犯,不容批判。任何意见与之相左之人则成为异教徒,一如我们从历史上所知,会被施以各种严酷的折磨。只有手中掌握着政治权力的政党头脑,可以用对他们有利的方式来解释什么是正统的国家教条。

经过对大众施以法规管束,个体成为社会的某某单元,国家被奉为最高法则,宗教功能也只能被卷入漩涡之中。仔细观察并将某些看不见的又不可控的因素一并进行考虑,宗教其实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本能的态度,这在人类历史上时有显现,延绵不断。它最显而易见的目的是保持人类精神的平衡,因为天然的人类有一种同样天然的“认识”,他认为人的意识功能可能会随时被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不可控的偶发事件所阻挠。出于这个原因,人们总是十分谨慎地认为,任何可能会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影响的重大决定,都应该用适当的宗教措施来确保无误。人们对无形的权力进行供奉,给予充满敬畏的祷告以及举行各种各样庄严的仪式,进场仪式和退场仪式无时无处不在,其功效被那些不具备心灵洞察力的理性主义者抨击为魔法和迷信。但是,重要的是,魔法是一种心理效应,其重要性不应被低估。“魔法”的显现使相关的人获得一种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正是做出决定所必需的,因为决定在某种程度上难免都会是片面的,因此做决定被认为是一种冒险。即使是独裁者也这么认为,不仅有必要使国家法令处处透着威慑力,而且有必要彰显严厉来付诸实施。军乐队、旗帜、标语、游行和恐怖示威本质上与用来吓跑鬼怪的教会游行、炮轰、烟火等没有区别。只有国家权力默许下的游行会令人产生集体安全感,不像宗教示威,它对内心的魔鬼信仰不提供保护。因此,个人必须更加依附国家权力,也即依附大众,从而让自己在精神上和道德上服从它,并最终使自身的社会性减弱。国家,如同教会一样,需要热情、自我牺牲和爱。如果宗教的要求或前提是需要人类“对神有敬畏”,那么独裁国家则不遗余力地制造必要的恐惧。

传统坚称理性主义者将矛头直接对准仪式的神奇效果,实际上完全偏离了重点。关键是他们忽视了仪式的心理效应,虽然双方都出于截然相反的目的对之进行利用。至于他们各自的目的,则存在一个相似的情况。宗教的目标,如将人类从邪恶中拯救出来、使之顺从神意、获得来世好报等,变成了世俗的应许,让人不要再为每日的柴米油盐、物质的公平分配、未来的普遍繁荣和更短的工作时间而担忧。这些应许的实现遥遥无期,如同要等到天堂何时能给人类以安置一样。这里强调的一个事实是,大众已经从一个超越现实的目标转换成一个纯世俗的信仰,人们用完全相同的宗教热情以及信条在完全不同的方向上展示同样的热情和排他性。

为了不再做没必要的重复,我将不再列举所有世俗的与超脱世俗的信仰之间的相同点,但是我对强调这样一个事实而感到满足,即一直以来便存在的自然功能,如宗教功能,不能用理性主义的和所谓的开明的批判来对待。当然,你可以认为信条里教条化的内容是行不通的,甚至进行嘲笑,但这样做没有意义,并不能影响宗教功能是形成教条的基础。宗教,从认真考虑了人类精神的和个体命运的非理性因素的意义上来说,被邪恶地扭曲后重新出现在对国家和独裁者的神化之中:你可以用一把铁叉将自然万物扔得远远的,但是自然万物还会再次出现。国家领导和独裁者,对时局有正确的权衡,因此尽最大努力掩盖所有与神化凯撒一样太过明显的相同点,并竭力掩藏他们在国家统治幻想背后真正的力量,虽然这当然什么也不能改变。

正如我已经指出的那样,独裁国家不但剥夺个体的权利,还从精神上掠夺个体形而上学的存在基础。个体的道德决定不再重要,重要的只有盲目的大众运动,谎言因此成为政治活动的行动原则。国家从中得出了上述逻辑结论,而千百万的国家奴隶完全地被剥夺了所有权利这一事实也是无声的证明。

宗教,一如其所强调的,显示出共同体理想的一面,在教会众所周知的软弱无力的地方,如新教,对“共同体验”的希望或信仰弥补了宗教在社会凝聚力上令人痛心的缺乏。简单易见,“共同体”是大众组织不可分割的援手,也因此成了一把双刃剑。就好像不管有多少个零加起来也不会成为一个单位数一样,共同体的价值取决于组成的个体在精神和道德上的境界。出于这个原因,人们不能期待从共同体身上能产生什么效果,可以超过环境的暗示性的影响——那就是个体身上真正的、根本的改变,无论好坏。这样的改变只有在人与人的接触中产生。

(1)由于此文写于1956年春天,苏联曾对此令人反感的事态有过明显的反应。

(2)1957年1月补充。

同类推荐
  • 男人要懂心理学

    男人要懂心理学

    《男人要懂心理学》内容简介:人际关系很重要,成熟的男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在单位里被上级重视,被下级钦佩,与同事相处融洽;在客户和朋友圈里受欢迎,被尊重;在女友或老婆面前被关怀。发言有权威。这些都取决于男人能否游刃其间,权衡每个人的心理活动,灵活把握各方面的关系。从容化解各种危机和矛盾。
  • 高级感:活出你想要的幸福模样

    高级感:活出你想要的幸福模样

    难道结了婚,就一定能幸福吗?难道生儿育女,人生才圆满吗?难道只有努力到无能为力,才可以活得有意义吗?……你想要生活是什么样子,它就呈现什么样子。而永远可以保持心情愉悦、精神富足的人,才能活出高级的人生。王薇华真正把人生活成了自己想要的幸福模样,她结合自身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幸福学研究和自身经验,写进这本幸福书里,带我们重新审视:为什么我们活得这么累、爱得这么累、努力地这么累?为什么我们向着幸福奔跑,却总是望尘莫及?……所谓高级感,就是为自己而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别人向世界和社会委曲求全的时候,能够坚持做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想,但很多人的自由、理想、追求和自我会慢慢受锢于世俗牢笼,凑合将就地过一生。希望你可以,骄傲地活着,任何时候都别放弃自己。
  • 心灵深处的秘密:荣格分析心理学

    心灵深处的秘密:荣格分析心理学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给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这个庞大的思想体系,也衍生出了沙盘游戏疗法等简便易行且行之有效的心理治疗技术。《心灵深处的秘密:荣格分析心理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了荣格分析心理学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是沙盘游戏疗法:表达性艺术疗法以及其他深度心理学技术使用者必须了解的,也是追求心灵成长的普通人必须了解的。
  • 星夜心理书系(全四册)

    星夜心理书系(全四册)

    《星夜心理书系(套装共四册)》包括:《心理学入门》、《心理学是什么》、《变态心理学》、《犯罪心理学》。该书系通过案例进一步阐释了心理学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奇葩的心理学实验、有趣的心理学家、生活中的心理学、颠覆常识的心理学、两性心理学、家庭中的心理、心理学简史、感知觉、潜意识、心理人格、心理暗示、行为心理学、情绪、自控力、人际交往、心理分析……懂人性的弱点,情商高,好好说话,不过低配的人生。
  • FBI心理操控术

    FBI心理操控术

    在多年的实战经验中,FBI越来越重视心理操纵的作用。FBI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心理控制,在生活和工作的种种场合中,心理操控术都可以使人在人际交往中胜出。在社交场合中,懂得并且运用心理操纵术可以使人们笼络更多的人呢新白妍可以有效驾驭他人,如此自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书便是为读者揭开心理操控的密码,让心里操控成为人人能读懂的东西。
热门推荐
  • 吸血鬼的牙印

    吸血鬼的牙印

    被吸血鬼咬过的人,无一例外地,都会加入到夜行的行列中……他的故事十多年前,像他这么大的少年,敢于做出同样抉择的并不多。他和别的孩子不同,从差不多记事开始,就不曾因为打针之类的痛苦而掉过眼泪。他对周遭的白衣人们有着一种天生的信赖,无论面对的是他们挂在脸上的微笑,还是捏在手上的针尖。他就这样仰面躺着,仿佛睡在小船里一样悠哉,唯有不断闪现的刺目灯光能在他心头扬起微澜。与他的淡定相比,周遭那些神情严峻的医生、护士们倒更显得紧张。
  • 梅笑

    梅笑

    身为黑帮大小姐的侯默念因为性格要强使他一再被学校开除,她的母亲——侯帮现任帮主终究还是为她安排了学校,并下了最后通牒,“你要是再被退学,你就死定了!”情非得已,默念戴上天使的面具走进SⅡ,很快,她开始满意这里,因为遇见了十八年不见的故人。一切似乎都在她的预料之中,却又总是出状况,都是因为那个,“变态!”
  • 先睡一觉再说

    先睡一觉再说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独宠王爷之妃本狡诈

    独宠王爷之妃本狡诈

    本文1V1,男女主身心干净,女主宠夫,宠得无法无天,要亲亲不会给摸摸,要女儿不会给儿子!亲们请放心大胆的跳坑吧。*慕倾北,武安侯府嫡女,假的。父母宠爱?姐妹情深?情深不悔?通通都是假的。只有慕倾北爱云澈是真的。*云澈,齐国帝君胞姐长公主独子,生有惊鸿之貌,仙人之姿。父不详?痴傻?这都是骗人的。只有云澈最终爱上慕倾北不是骗人的。*百花宴上,帝君玩心大起,由众府嫡女抓阄,抓到哪个男人,便嫁给哪个男人,原本不该出现在字条上的痴傻云王竟然被慕倾北抓到了。众女皆是庆幸,还好不是自己抓到那个看起来正常却是傻子的云王。慕倾北更是庆幸,还好之前布置了一番,终于能嫁给他了。君无戏言,于是慕倾北在自我欢喜,别人同情的目光下嫁给了痴傻云王。*前世被养父母背弃换取活命的机会,被丈夫亲手做成人彘,被妹妹亲手杀死,最后还踩着她的尸体登上了后宫第一人的位置。重活一世,慕倾北只想好好守着她爱了两辈子的男人,无奈,前世不要脸的人,今生依旧无耻,为了保住好不容易算计来的夫君,慕倾北只好勉为其难的去收取前世被欠下的人命债了。养父母伪善?没关系,假面具用火烧一烧就掉了。妹妹蛇蝎心肠?那正好,送你一条毒蛇,和你正相配。八皇子紧追不舍,要娶侯府嫡女?不好意思啊,她是假的,不过她会把真的嫡女送上床的,虽然是披着人皮的毒蛇。竟然还有人不要命胆敢调戏云王?呵呵不好意思了,送你一个前世让你爱的痛彻心扉又死活得不到的男人,望君慢慢享用。慕倾北人前狡诈如狐,人后温柔如水。(P:人后特指亲亲夫君云澈。)须知爱一个人就要成为那个人的唯一,慕倾北为了成为云澈的唯一,拼了命的将云澈宠坏,这样没人能受的了天下第一美男的坏脾气,慕倾北自然就成了云澈的唯一。*【洗澡篇】某夜,只穿亵裤的傻王爷,和穿戴整齐的某王妃,以及一大桶冒着热气的洗澡水。“你自己脱,还是我给你脱?”某王妃软言好语。傻王爷瞪眼,护着下身,骂道:“流氓,你自己没有,为什么要看我的?”某王妃从善如流,开始宽衣解带,“那我也给你看好了,这样你也变流氓了。”傻王这回真傻了。【亲吻篇】某王妃看着伸出舌头,像个小狗一样在她嘴唇上舔来舔去的某王爷,有些摸不着头脑,“你在做什么?”某王头也不抬,模模糊糊回道:“亲你。”“谁告诉你这是亲吻?”
  • 学会宽容,人生步步为赢

    学会宽容,人生步步为赢

    宽容是爱,爱自己、爱生活、爱身边的一切人和物;宽容是情,用乐观心包容一切、理解一切;宽容是忘记,放下过去,放下不如意,生活才会更美丽;宽容是理解,用豁达的心胸接纳生活的不和谐;宽容是洒脱,用潇洒驾驭艰困的生活,用平和的心对待生活。《学会宽容,人生步步能赢》从宽容面对生活、自己、内心、人际、以及生活的不如意、不公平、不快乐等13个方面入手,让读者真正能够体会宽容的力量,拥有强大的内心,人生会更加精彩。
  • 世界军事百科之美洲战史

    世界军事百科之美洲战史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堵墙两张床

    一堵墙两张床

    墙内墙外,床上床下,领略真实的现代都市生活。
  • 蓝色的修罗

    蓝色的修罗

    我并非邪恶也非善良,尽管得到不了人们的理解和认可,我依然不忘记初心,一旦触碰我的底线,我身后的修罗会把你吞噬成为我的力量。
  • 黑礼羊

    黑礼羊

    兴旺赶着羯羊(阉羊)在前面急急地走,老福祥一步三挪地跟在后面。兴旺着急地说,大爹,看日头都到后脑勺了,你快点嘛!老福祥不悦了,说,好席不怕晚,你娃急个啥。兴旺说,我咋不急,晚了赶不上宰,村长又要骂人呢。老福祥说,那天他骂你,是你浑球乱来,该骂!没给你两巴掌就算饶了你哩。你给大爹实说,现时肚子里又打啥鬼算盘了?兴旺让老福祥说破了心思,嘿嘿地咧了咧嘴,用手里的柳条抽了下羯羊说,今个早些到,这羊他就得宰,当着县里当官的面,他当村长的不好杀价。再者,上回那只羯羊的钱一分都没给,还挨了顿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