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1500000008

第8章 七法①第六(1)

言是而不能立,言非而不能废,有功而不能赏,有罪而不能诛,若是而能治民者,未之有也。是必立,非必废,有功必赏,有罪必诛,若是安①治矣?未也。是何也?曰:形势②器械未具,犹之不治也。形势器械具,四者备,治矣。不能治其民,而能强其兵者,未之有也。能治其民矣,而不明于为兵之数③,犹之不可。不能强其兵,而能必胜敌国者,未之有也;能强其兵,而不明于胜敌国之理,犹之不胜也。兵不必胜敌国,而能正天下者,未之有也。兵必胜敌国矣,而不明正天下之分,犹之不可。故曰:治民有器,为兵有数,胜敌国有理,正天下有分。

[注释]

①七法:指本篇所述治国、治军的七项基本原则。②形势:治理百姓的客观形势。③为兵之数:用兵的策略。

[译文]

观点正确而不能接纳,观点错误而不能舍弃,有功劳却不能赏赐,有罪过却不能处罚,像这样能统治好人民的,没有过的事。合理的一定要接纳,错误的一定要舍弃,有功劳的一定要赏赐,有罪过的一定要处罚,像这样就能管理好人民吗?还不能。为什么呢?回答是:管理百姓的客观现状和设备没有齐全,仍然不能管理好。客观现状和设备都齐全了,上面四项也能做到了,就可以统治好了。不能统治好人民,却能使军队强盛,没有这样的事。能够管理好人民,但不懂得用兵的谋略,还是不行。不能使军队强盛而一定能击败敌国的,没有这样的事。能够使军队强盛却不懂得击败敌国的道理,仍然不能获胜。军队不能够击败敌国却能够辅正天下,没有这样的事。军队能够击败敌国却不明白辅正天下的行动纲领,仍然不行。所以说:统治人民要有条件,统率军队要有谋略,击败敌国要有理,辅正天下要有纲领。

则、象、法、化、决塞、心术、计数。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百姓、鸟兽、草木之生,物虽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义也、名也、时也、似也、类也、比也、状也,谓之象。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①也,谓之法。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习也②,谓之化。予夺也、险易也、利害也、难易也、开闭也、杀生也,谓之决塞。实也、诚也、厚也、施也、度也、恕也,谓之心术。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不明于则,而欲出号令,犹立朝夕于运均之上③,摇竿而欲定其末。不明于象,而欲论材审用,犹绝长以为短,续短以为长。不明于法,而欲治民一众④,犹左书而右息之。不明于化,而欲变俗易教,犹朝揉轮而夕欲乘车。不明于决塞,而欲驱众移民,犹使水逆流。不明于心术,而欲行令于人,犹倍招而必射之。不明于计数,而欲举大事,犹无舟楫而欲经于水险也。故曰:错仪画制,不知则不可;论材审用,不知象不可;和民一众,不知法不可;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驱众移民,不知决塞不可;布令必行,不知心术不可;举事必成,不知计数不可。

右七法。

[注释]

①衡石:称量轻重的工具。斗斛(hú):两种量器,此处泛指各种量器。角量:平斗斛的用具。②顺:通“驯”,驯服。靡,通“磨”,消磨。服:适应。③夕:古代测日影以定方向的仪器。均:指制陶器所用的转轮。④一众:协调和统一民众。

[译文]

则、象、法、化、疏通堵塞、心术、计数。根本在于天地的气,寒暑的调节,水土的性质以及人类、鸟兽、草木的繁殖和生长,事物虽多。却共同占有的,而且未曾改变的就是所称作的“则”。形状、名称、年代、相似、类属、依次、状态等等,是所称作的“象”。尺寸、绳墨、规矩、衡石、斗斛、角量等等,是所称作的“法”。渐进、顺服、消磨、浸淫、适应、习惯等等,是所称作的“化”。予夺、险易、利害、难易、开闭、死生等等,是所称作的“疏通堵塞”。老实、忠诚、宽厚、施舍、度量、宽恕等等,是所称作的“心术”。刚柔、轻重、大小、虚实、远近、多少等等,是所称作的“计数”。不明白事物的规则,而想要制定命令,如同在转动着的陶轮上用标杆测量时间,或像摇动竹竿却想固定它的末端。不了解事物的象,而想量力而行,就像把长的当短的来使用,把短的当长的来使用。不了解事物的规则,而想管理人民、协调民众,就像用左手写字,而闲置右手。不懂得变化的道理,而想改变风俗,如同早晨刚生产车轮,晚上就要乘车。不懂得疏导堵塞,而想支使和派遣人民,如同使水倒流。不懂得心术,而想对民众发布命令,如同背对着靶子射箭而想射中。不懂得计数而想要举办大事,如同想不用舟辑渡过险恶的河流。所以说,制定法令不了解“规则”不行;量才而用不了解“象”不行;管理人民、协调民众,不明白“法”不行;改变风俗不明白“化”不行;迫使和调派民众,不疏导堵塞不行;颁布命令、令出必行,不了解心术不行;举办大事、事必成,不明白计数不行。

上面这一章题为“七法”。

百匿①伤上威,奸吏伤官法,奸民伤俗教,贼盗伤国众。威伤则重在下,法伤则货上流,教伤则从令者不辑,众伤则百姓不安其居。重在下②则令不行,货上流则官徒毁,从令者不辑③则百事无功,百姓不安其居则轻民④处而重民⑤散。轻民处,重民散,则地不辟;地不辟则六畜不育;六畜不育则国贫而用不足;国贫而用不足,则兵弱而士不厉;兵弱而士不厉,则战不胜而守不固;战不胜而守不固,则国不安矣。故曰:常令不审,则百匿胜;官爵不审,则奸吏胜;符籍不审,则奸民胜;刑法不审,则盗贼胜。国之四经⑥败,人君泄⑦见危。人君泄,则言实之士不进;言实之士不进,则国之情伪不竭于上。

世主所贵者,宝也;所亲者,戚也;所爱者,民也;所重者,爵禄也。亡君则不然。致所贵,非宝也;致所亲,非戚也;致所爱,非民也;致所重,非爵禄也。故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亲危其社稷,故曰:社稷亲于戚。不为爱人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不为重爵禄分其威,故曰:威重于爵禄。不通此四者,则反于无有。故曰:治人如治水潦,养人如养六畜,用人如用草木。居身论道行理,则群臣服教,百吏严断,莫敢开私焉。论功计劳,未尝失法律也。便辟、左右、大族、尊贵、大臣,不得增其功焉。疏远、卑贱、隐不知之人,不忘其劳。故有罪者不怨上,受赏者无贪心,则列陈之士,皆轻其死而安难,以要上事⑧;本兵之极也。

右四伤。

[注释]

①匿(tè,特):指邪恶之事、邪恶之人。②重在下:指政权下落。③从令者不辑:指民众不和。④轻民:指盗贼。⑤重民:指务农者。⑥四经:指大法、官爵、符籍、刑法。⑦泄:轻视,冷淡。⑧以要上事:以求为国立功。

[译文]

宫庭的各种坏人损害君主的威信,邪恶的官吏破坏国家的法制,有部分不遵守法令的百姓破坏风俗和教化,贼盗不利于国内的民众。权威被损害,君权就会被下位官员掌控;法制被损害,财货就会通过贿赂到达高官手中;教化被损害,臣民就不会团结;民众被损害,百姓就不得安心居住。君权下移,政令便无法推展;财货上流,官德就必然受到损害;臣民关系不好,百事都无功劳,百姓不得安心居住,就会造成为盗者留下来居住务农者离去的局面。为盗者留下来务农者离去的结果就是土地不得开垦,土地不开垦则六畜不能饲养,不饲养则国家贫穷而财物不够,国家贫穷而财物不够则会导致兵力微弱而士气不旺,士兵微弱而士气不旺,则作战不能胜利,坚守不能稳固;作战不能胜利而坚守不能稳固的,国家就不会安定了。所以说,国家大法不严格,国君左右的坏人就猖狂;官爵制度不严格,奸邪的官吏就猖狂;符籍制度不严格,奸民就猖狂;刑法制度不严格,盗贼就猖狂。一国的四经(指大法、官爵、符籍、刑法)败丧了,君主又不珍视,亡国的危险就会出现。这是因为人君不注重,说真话的人就不肯谏言,说真话的人不谏言,国家的真实情况君主就不能控制了。

同类推荐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科学社会主义研究I(第19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科学社会主义研究I(第19卷)

    本卷是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第I卷,从经典作家和学者们论述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收录文章。本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的研究文章,第二部分是对一些学者在学术研究和探讨中提出的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人类未来的观点的介绍性或者研究性文章。
  • 挺经

    挺经

    《挺经》是曾国藩生前的一部“压案之作”,用李鸿章的话说,这部书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秘诀。所谓“挺”,即势不可用尽,功不可独享,大名要推让几分,盛时要做衰时想,刚柔相济,无为而无不为;百尺竿头,不能再进一步;欠缺本身就是完美。曾国藩以盖世之功而能于众说诋毁中安然保全自身,全赖这一“挺”字。主动、积极、谦虚,以出世之心来入世,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挺直。如此方能不受困、不为他人左右.到达气定神闲地享受人生之至高境界。
  • 卜子夏考论

    卜子夏考论

    本书稿在搜集传世古籍、出土文献、地方志书和家谱族志中所有关于子夏的资料,仔细研究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用共计四章十四节的篇幅,深入系统地研究、考证、论述了孔子高徒子夏的家乡人文地理,卜氏家学渊源,孔门求学经历;他在孔子逝世后“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传授《六经》“发明章句”,作《毛诗序》、《仪礼·丧服传》、《子夏易传》(至少为第一作者,其后学陆续有所补益)等经典的历史性业绩;特别是他参与主编《论语》总结孔子教弟子怎样做人的教育思想,全面继承和部分发展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由是论证子夏(还可以类推到曾参、子游等孔门高徒)实为中国教育史、中华文明史上承上启下的一流大师级人物。另:李慎明院长同意为其作序。
热门推荐
  • 盛世婚宠:总裁大人不好惹

    盛世婚宠:总裁大人不好惹

    他是A市高高在上高冷值爆表的国民老公洛亦辰,她是家族败落委身于他的伪女神——颜子沫。小时候第一次见面,她爬上他的大腿,尿了他一身。上学时第二次见面,她眨着无辜的大眼睛:“哥哥,你谁啊?”四年离别,再次相见,她被人送到他的床上。她一直以为她们之间是有感情的,却不料那夜夜笙歌在他眼里不过是一场交易!某天,她终于炸毛了:“说好的只是交易呢?交易结束,麻烦你放手!我还要找下家!”他一把将她按在下面:“我睡过的女人谁敢接?再说,你打算带着我的继承人去哪儿?
  • 打官司故事

    打官司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霸枪如龙

    霸枪如龙

    一片赤胆平乱世,手中长枪定江山!从小被认定是经脉闭塞的废物少爷,却因为一次意外的争斗开启了自己的能力。八龙幻灭、龙祖消失、幻魔叶无双,种种谜团,等待着墨如龙去亲自解开。哪怕身兼拯救世界的压力,那又有何碍?“没有什么是捅一枪无法解决的,如果有,那就多捅几枪!”墨如龙如是说道……
  • 让节约成为习惯:有效节约的38个细节

    让节约成为习惯:有效节约的38个细节

    本书以企业生产经营中现实可行的节约细节为内容,以理念、工作、落实、流程、管理、提升等各个阶段为单元,列举和说明了让节约成为习惯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明确能够实施节约的细节所在,帮助读者树立节约意识、践行节约习惯,为企业和个人创造更多收益、谋得共同发展。本书说理简明,案例丰富,既可以协助企业宣传和确立节约文化,也能够为个人强化节约素养,是一本通俗有益的读本。本书可作为大众读物,也可作为企事业单位和机关节约培训教材使用。
  •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其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出于一种朴素的愿望,为了让大家对艺术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和理解,王志艳精心编撰了《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 自己的观音

    自己的观音

    想来凡人之所以为凡人,可能就是因为遇事喜欢求人。而观音之所以为观音,大约就是因为遇事只求己吧——如此再想,如果人人都拥有遇事求己的那份坚强和自信,也许人人都会成为自己的观音!
  • 蛇皇

    蛇皇

    徐浩林是一个门派中的小弟子,他的愿望很简单,不过就是下午睡个觉觉,晚上睡个觉觉,早晨醒来再睡个觉觉而已。直到有一天,一个可以变为强者的机会,落在了这个懒货的面前……
  • 末世之阴谋之雨

    末世之阴谋之雨

    (正文部分于第三卷第一章,手机端116开始,前为背景和番外)穿越到平行宇宙的林枫,带着上一世的记忆回到了末世开始之前的几个小时。决心弥补上一世的遗憾的他却发现,这一次穿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靠,这剧本不对啊!”
  • 云默

    云默

    被腹黑男友退落悬崖,一不小心还穿越成小囚犯,怎一个‘’凄‘’字了得,不认命,逆个袭。
  • 时空帝王攻略

    时空帝王攻略

    开局一块地,分为(天,地,冥)。在无尽位面开辟王朝,开创盛世,反哺位面,收集人才,增加底蕴。→王爷,亲王,大王(王朝),皇朝,帝朝,神朝,圣朝,天朝。永恒(帝国,神国,圣国),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