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25300000006

第6章 严私德(5)

关于这一点,我自己也有体会。我在上初二的时候,从县级中学转到市级中学。这个学校学习进度很快,我也不是很聪慧的人,第一次参加数学考试,满分一百二十分的卷子我仅得了五十八分,看到这样的分数,我自己很受不了,伤心得直掉眼泪。到初三毕业考试的时候,一百二十分的卷子,我得了一百二十分;还有一个一百分的卷子,我得了九十八分。一年的时间提升这么快,原因就是不忍心让母亲失望,因为母亲用自己一个人的退休工资,供我们三个孩子读书,她自己过得十分辛苦。为了不让母亲失望,我就非常刻苦,结果在一年之后,成绩大幅度地提升,最后考上了省重点高中。所以,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就,不在于他天生的资质有多好,而在于他有没有一颗孝心,有没有一颗感恩之心。

佛门中有一句话:“父母离尘垢,子道方成就。”说父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脱离苦海,做儿女的孝道才真正圆满成就了。那我们想一想,自己四十多岁了,四十多岁除了有一个虚名,还有因为这一个虚名所带来的浮华与傲慢之外,在道德学问上一无所成,没有让父母离尘垢,也没有让那些关心过我们的、帮助过我们的人有所获益。我们还敢悠悠放任,在这里浪费时间、混日子吗?你想一想,那么多如母般的众生,都等待着我们早日成就,去救渡他们于苦海之中,我们还敢不精进吗?所以你看一个人有孝心,他学习才有动力,不用别人去催促他,他也知道用功。

很多人之所以能够戒酒、戒毒、戒色,弃恶从善,吃苦耐劳,就是因为学习传统文化之后,把孝心提起来了。不希望父母再为自己担忧,所以把这么多年养成的习气,在一般人看来不可克服的问题,都克服了。戒毒所的人说,用现代所谓科学的戒毒方式,能够真正戒掉毒瘾的人,只有百分之二而已,少得可怜。但是那些吸毒人员在学习传统文化之后,孝心提起来了,责任感、感恩之心提起来了,戒毒成功的比例就会大大提升。

关于改过,《了凡四训》这本书给我们讲了怎样改过,为什么要改过,改过有什么效验。《了凡四训》告诉我们改过要发三种心。这一段话说得非常好:“但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此改过之要机也。”

第一,要发羞耻心。什么是羞耻心呢?让我们想一想,古代的那些圣贤如孔子、孟子,他们和我们同是丈夫,同是人,为什么他们能够成为百世师表,到今天不分种族、不分国家的人,一提起他们还非常恭敬,愿意向他们学习。而我自己却是一身瓦裂,“瓦裂”指一种陶制的器皿,一旦破碎就一文不值。

“耽染尘情”就是过分地放纵感官的享受和欲望的满足,“私行不义”就是偷偷地做着一些不仁不义的事情,却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以为别人都不知道,就一天一天地堕落为禽兽,还自以为是、妄自尊大,世上最让人可羞耻的事莫过于此了。

所以孟子说:“耻”这个字对于一个人而言太重要了。为什么重要呢?因为人有了羞耻心,就可以“知耻近乎勇”,进而改过自新,成为君子、贤人、圣人。如果把这个“耻”字给忘掉了,最后就一天一天地沦落为禽兽而不自知。这个是改过最关键的一点,要有羞耻心。这个“耻”字,正体字写作一个“耳”加一个“心”字,解释为“辱也,从心、耳声”。看到这个字,就是告诉我们什么叫“耻”。“耻”是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过失,心生惭愧,表现在外就是面红耳赤。所以,“耻”是心有所惭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

孟子又说:“耻之于人大矣!”我们修行从哪里修起呢?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就是从培养羞耻心来做起。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一个人没有羞耻心,做什么事都无所谓,那么久而久之,他可能什么事都敢做了。

第二,要发畏心,就是要有畏惧之心。有了畏惧之心,才有诚敬。“畏”就是害怕的意思,当然害怕中也含有恭敬。在过去,弟子对于父母师长都有一种敬畏之心,就是学生对于老师,儿女对于父母都有敬畏之心。敬畏就是既敬爱、又害怕。如果没有了这种敬畏之心,就不知道行为要有选择,就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这样的话,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现在这个社会知耻的人少了,有敬畏心的人少了,原因在哪里呢?

原因就在于没有人教了,特别是现在的学校教的都是知识、都是技能,而因果的教育伦理、道德的教育却基本没有了。所以才没有羞耻心、畏惧心。中国古人不仅仅畏惧世间的法律,也畏惧天理,结果我们现在的人,法律有很多的漏洞,他们不畏惧了,更不畏惧天理,所以是“无法无天”,五伦关系怎么会不紊乱呢?当然在我们现代社会中,社会舆论的监督也越来越严密,所以一个人做了不合理、不合法的事,经常会被网络曝光,这个也让人感觉到敬畏。所以言谈举止都要小心谨慎,要能够对自己负责,否则确实是“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到后面才后悔,但悔之晚矣。

第三,要发勇心,也就是勇猛精进、改过自新。《了凡四训》说:“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因循”就是马马虎虎、得过且过,没有恒心、没有毅力,更谈不上意志,没有一定要把这个过失改正。他不知道为什么要改过,觉得何必活得那么辛苦呢?退缩,就是退转,有的人一开始也下决心,但是遇到了困难,遇到了不好的缘分,受到了障碍,然后就是退缩。有的人发心要戒烟、戒酒,如果没有人去诱惑他,又有好的朋友在旁边经常提醒,他可能还能够戒上半个月、一个月,但是如果遇到了不好的缘分,那些朋友叫他去吃吃喝喝,大家又在一起抽烟,他就很难再把握自己,所以就因循退缩了。

《了凡四训》说:“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这就是勇猛心的样子,要振作起来绝不怀疑,立刻就改,不要说等到明天、等到明年,或者再给自己规划一个改正的日子。“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你想等到明日的话,那就永远也改不了,所以应该立刻就改,当下就改,像《了凡四训》里所说的:“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这就告诉我们小的过失就像扎进肉里的刺,赶快把它剔除;大的过失就像毒蛇咬了我们的手指,立刻就要把指头斩断,否则毒扩散了就会导致生命危险。

改过之人就要像这样坚决,毫不犹豫,当机立断,这是风雷之所以为益。风雷是《易经》上的卦,取它的相就是风吹雷动。春天的现象是万物生长,所以它有益叫“风雷益”,在此地,它是形容当机立断,勇猛改过的这种相状。如果一个人具备了这三种心:羞耻心、畏惧心、勇猛心,那么有过就会改,改过之后就会有一些效果。

改过除了发这三种心以外,还有三种方法,在《了凡四训》里也给我们讲了。

第一是从事上改。比如说,我们以前喜欢生气,喜欢邪淫,喜欢说谎话,从此以后就不邪淫了,不说谎话了,不生气了,这是从事上改。但是从事上改,却不明理的话就比较难了,所以《了凡四训》说:“善改过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在还没有禁止这个具体的事之前,首先要明白道理,比如说,你喜欢嫉妒,你就要知道“嫉妒是拿别人的成绩来惩罚自己”。这样的话,就比较容易制止、克服这个爱嫉妒的毛病,这就是第二个,从理上改。

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第三个:从心上改。《了凡四训》说:“过有千端,唯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这就是很大的道理了。所有的过失都是心的一种产物,如果心不动,不产生恶念、邪念,总是一片慈悲,然后善意地对待人,这样就不会产生这些过恶了。

恶念、邪念一产生的时候,当下就能够意识到,能够把它制止,这是最高明的改过方法。所以中国人有一句话说:“不怕念起,就怕觉迟。”不怕你念头生起了,邪念、恶念生起了,一般的人因为以前的习气而不生这些恶念,确实是很难的,但是这些恶念生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让它连续不断,你一生起恶念就马上有觉悟,马上能够转念,这个是最重要的。这就是告诉我们“种种诸过,不必逐类寻求”,种种过失,不必要一桩一桩地去想、一桩一桩地去改,凡是有恶念生起的时候,马上就能意识到,当下就能够制止,这是最好的。

所以,这是告诉我们“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一心为善就是念念为了利益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不是为了自私自利,这就是一心为善。如果你还夹杂着私利在里边,这个善念就不纯,就有夹杂。“正念现前”,“正念”是相对于邪念而言的。“邪念”当然就是错误的观念、见解、行为,这种错误就会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有伤害。这是告诉我们,从心上改是最高级的改过方式。

如果我们具备了这三种心,又学会了三种改过的方法,认真地去身体力行,那过失就很容易改正了。关于怎么样改过、改过的方法,还有效验,大家可以看一看《了凡四训》这本书。

六、君子四重

“君子不重则不威”,领导干部要从言语、行为、容貌、嗜好等方面注意保持庄重,久而久之,自然令人肃然起敬。

《论语》说:“君子不重则不威。”作为一国之君,如果言行不庄重,那就没有威仪,也不会让百姓生起尊重之心。在汉代扬雄的《法言》里讲到修身的时候,提出人应该取四重,那就是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观。”言语庄重就可以为人所效法,所以在《弟子规》里关于言语的教诲很多。“凡出言,信为先。”

《群书治要》卷十一《史记》里有一个典故:“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叔虞是周成王的弟弟,有一次周成王跟叔虞开玩笑,把桐叶削成珪赠给叔虞。这个珪就是古代的诸侯朝见天子的信物。周成王就说:“用这个来封赐你。”史佚就请周成王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封叔虞为诸侯。周成王说:“我只是跟他开玩笑罢了。”史佚说:“天子无戏言。天子没有不慎重的话,没有开玩笑的话,话一说出口,史官就会记录下来,就要用礼仪来完成,用乐音来歌颂。”于是,周成王就封叔虞为唐国之侯。君无戏言,“天子无戏言”的典故就是出自这里。

在关于言语的慎重方面,《弟子规》还说:“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这句话就是告诫人们不要说欺骗人的话、不诚信的话、粗鲁骂人的话,当然也包括一些黄色的笑话,这些都是要避免的,否则就会让人失去尊重之心。

古人有一句话说:“力贱得人敬,口贱得人憎。”什么意思?一个人很愿意出力帮助别人,他会受人尊敬,这叫“力贱得人敬”;而“口贱得人憎”,是指一个人言语过多,说得又不是很妥当,就会遭人厌恶。

在《弟子规》里还有一句话,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提醒,那就是“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这也是对我们言语上的要求。一个人如果经常把别人的过恶到处去宣扬,结果别人知道了这个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就会对这个人非常痛恨,也无形中为自己埋下了祸根。而把别人的过恶到处去宣扬,这本身也是一种恶,不是一个有德行的人能够做得出来的。

古人提醒人们要厚道存心。厚道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要隐恶扬善,把别人的善事、好事,譬如说孝敬父母的、友爱兄弟的、朋友诚信的、尊敬师长的等等事例多多地去宣传;而把那些恶事大肆地去宣扬。《增广贤文》说:“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但是说什么、怎么说就体现了一个人的德行厚薄。

我们应该响应习主席的号召,传播正能量,把那个善人善事、好人好事,哪怕是身边小小的感人的事例都搬上荧幕。现在很多的地方电视台,都设立了弘扬传统文化的频道。譬如说,在广东省博罗县的电视台、河南巩义县、海南海口电视台等,专门开辟了一个频道或栏目,不断地讲传统文化的教育,结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多电视台这个节目一播出来,就收到很多热心观众的留言,他们纷纷打电话到电视台,说看了这个节目,对自己家庭和谐、子女教育、夫妻相处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这个节目非常受欢迎。

讲话要讲究艺术。有人总结了讲话的艺术之一,说“要多说鼓励的话,少说批评的话。因为鼓励激发潜能,批评造成隔阂”。特别是我们在接触传统文化之后,在和人相处的时候,要特别讲究说话的艺术。因为有的时候,虽然我们是好心好意,确实是为了对方利益着想,但是说出来的话却很刺耳,会让对方很难接受。

即使是劝导别人,也有劝导的艺术。首先你要在对方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去劝谏他,指正他的缺点,对方就比较容易接受。而且在说对方缺点之前,还要先美其长,肯定他做得好的地方,然后委婉地说,如果再怎么怎么样,那就更完美了,这样的口气就比较容易让人接受。

同类推荐
  •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

    “长者先幼者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1999年中国进入老龄社会以来,老龄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老龄化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话语。人口老龄化意味着什么?对城乡二元体制下的中国人有何影响?国家、政府、社会在养老责任中的职责分担如何?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老年人能否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养老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如何得以解决?西方福利国家模式在中国行得通吗?如火如荼的社会工作教育如何本土化?这都是笔者郅玉玲在《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写作过程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 风云论道:何亚非谈变化中的世界(精装)

    风云论道:何亚非谈变化中的世界(精装)

    本书是一本文集,收录了作者2013~2014年在国内外发表的68篇国际关系政论文章。作者结合30多年的外交、侨务实践经验,对当前国际形势、中外关系和国际、地区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解读和剖析,特别是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中美关系、世界经济等课题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受到国内外学界、外交界和一般读者的广泛关注。
  • 当代美国外交(修订版)

    当代美国外交(修订版)

    《当代美国外交》是一部介绍美国当代外交历史与现状的著作,全书分别从美国对全球不同区域的外交政策、美国的人权外交、当代美国外交的基本特征等视角全面介绍了当代美国外交的状况,全面、系统地梳理了20年来美国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变化的主要轨迹。本书结合最新材料,较上一版,增加了对小布什、奥巴马时期的美国外交的阐述和分析。本书不仅全面系统,按照地域原则和时间顺序分析了美国在全球各地的不同外交政策,还分析了美国的人权外交和当代美国的基本特征,资料翔实新颖,描述客观清晰,分析精准到位,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 治术

    治术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39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本书从威望、奖惩、利用、做势、同盟、控权、无为、经权、决策等9个方面介绍了古代的治政之术。术是一门学问,治政、生活、工作、交往、经营、战争等都离不开术。治术是理政的必要手段,是官员必备的一种能力。
  • 科学决策的边界

    科学决策的边界

    转型期中国的决策者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诸如社会调节阀失控、利益诉求多元、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公共舆论渠道增加、决策主体公信力下降,等等。这些挑战给科学决策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科学决策的边界》以有限理性理论为基础,剖析了决策主体、决策过程在转型期的新变化,阐述了制度和结构、目标和注意力、组织心理和文化、信息、时间压力、外部环境几大因素造成的决策边界。通过理论关怀决策实践,向转型期中国决策者建言。
热门推荐
  • Interpreting American History: The New South
  • 听城记

    听城记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枯荣,看主人公驰骋各大陆,斩千万魔头
  • 爆笑追妻:娘子逃跑一百次

    爆笑追妻:娘子逃跑一百次

    (田园生活、战场厮杀、宫廷内斗,女主角玩转古王朝)好不容易和男神约会一次,莫名的赶上了穿越,没有狠毒的嫡姐庶妹后娘,只有极品帅哥接踵而至,按说应该过得无比滋润才对。可是谁能告诉她:传说中的英雄救美让她给赶上了,为什么她的英雄不怜香惜玉?明明前主给自己留下了花不完的钞票,还没捂热就进了别人的腰包,难道只能乞讨?好不容易遇见酷似男神的公子,许诺带她游山玩水、吃遍天下时,一头醒来却成了腹黑少爷的丫鬟!荣嫣然仰天长叹:此穿越岂一个“衰”字了得!全文完,欢迎支持新文《天后,BOSS来了》
  • 沧弄玉

    沧弄玉

    同历年间,荣逸王朝开始由盛转衰,西北,西南,及东南地区的国家开始崛起。边疆战事频繁,樊帝为拉拢右相,将四公主许配给右相的嫡长子。四公主为逃婚与青梅竹马私奔。樊帝当即派人追回。逃亡途中公主被救,却也身受重伤,而此时,四公主已身怀六甲……
  • 问剑征天

    问剑征天

    道有千条万道,剑有千变万化,幽幽指弹人间情,不过三两声。若以白刃断命织,从何起剑?剑仙三声笑来,自为人间潇洒。子孝请雷惊天,亦使苍天低眉。月影萧声悠扬,低眉掩含杀机。玉楼倩影弄舞,软香胜过天仙。痴剑着利身伤,入意三分天绝。天道苍茫,触不及,望无边,敢与剑问。
  • 弃妃狠钩人

    弃妃狠钩人

    艳阳高高挂在空中,白云朵朵,鸟儿自由飞翔在一片祥和的蓝色高空中。平静祥和的天气带给人们愉悦的心情,可这一切似乎并没有感染某些人,一座摩天大厦的楼顶,站着一位绝美又冷漠的女子。看着空中偶尔飞过的大雁,露出淡淡的嘲讽与哀伤。我,君末离,不信天不信佛更加不信命,想不到一生中唯一一次真心付出,得来的却是欺骗!这怎让我不怒?“末离,你怎么站在天台上吹风呢!”一个儒雅好听的声音在绝……
  • 豪门隐情:暗夜boss的萌妻

    豪门隐情:暗夜boss的萌妻

    我曾以为遇上顾涛是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殊不知,情由怨起,爱绝无望。结婚五年,因没孩子,婆婆想法设法逼我们离婚。他却站在我身边,坚定对我说:“妍妍,我爱你,经久不变。”为了曾经温馨的家,我选择相信。当谎言一个个被揭穿,当真相一点点显露,我才恍然大悟,顾涛背叛了我,他和小三暗度陈仓半年多,身边的人都知道,只有我一个人蒙在鼓里。谁才是幕后黑手?又是谁将真心喂狗?追逐与逃避信任与怀疑向左,向右,都很疼……
  • 魔物回收计划

    魔物回收计划

    魔物图鉴封印失衡,各类魔物重出于世。人间,又要深陷水深火热之中?嗯……大概不会……
  • 倾世红颜:帝后太嚣张

    倾世红颜:帝后太嚣张

    明眸皓齿,国色天香,传说中丑如夜叉的女子竟是这般貌美!阅尽无数美女的冷峻帝王,难以自持,蠢蠢欲动。她威胁道“上官谦,你敢碰我,我让你赔上性命和江山!”他却勾唇而笑:“朕相信你有这本事,不过——朕还是要碰你。”衣衫尽落,她羞愤而落泪,心中发誓要将这个男人千刀万剐!
  • 捡到一条龙

    捡到一条龙

    十七岁少女元音,某一天在又一次为热爱研究异种生物的姐姐寻找会发声的蚯蚓、会长角的蛇、会长鳞片的毛毛虫的路上,偶然捡到了一条蚯蚓。不想它却是一条会说话的龙,还能变身为英俊美少年!而元音莫名其妙被这条龙认定为终身依靠,然后就有一大群一个比一个美型但都奇奇怪怪的龙族亲戚纷纷跑来考察,于是一系列神奇搞笑又无奈的故事便发生了……这是一本写给少年们的青春书,是一部记述17岁时光的幻想录,是一段发生在绚烂盛夏的故事,是一场火星少女与龙族少年们的奇妙遇见,是一次忽如其来又甘愿承受的爱情,是一位王者倾尽天命的成全,是一条龙全部的人生意义,是一个女孩所能求的唯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