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25500000003

第3章 庄严的政治承诺:始终坚持不忘初心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理解这句话的根本之点,就是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和坚定恪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是中国共产党庄严的政治承诺、铮铮的政治誓言。

第二节 深刻理解“初心”,知其本源

2015年7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的回信中,首次提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2015年12月11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在2016年“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再次使用了“不忘初心”,并赋予其更加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到了党的十九大,不忘初心更是在更高的层次上被使用。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它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在2016年“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同志指出:“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忘初心,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共产主义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七一”重要讲话中还指出:“95年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这个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不忘初心,就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一精神旗帜,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共产党,就在于她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方向,以共产主义为理想追求,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所在。不忘初心,就是不忘本质。对全党而言,就是要始终不忘建党的初衷,始终不忘党因何而立,因何而兴;对全体党员而言,就是要始终不忘入党的初衷,始终不忘入党为了什么、入党追求什么。

第二节 准确把握“初心”,履道坦坦

习近平同志提出“不忘初心”有着深刻的政治考虑,是基于历史和时代的时空方位而提出来的。

当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出发?为了解放全中国、夺取政权而出发,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而出发,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出发。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程,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共产主义理想为宗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拼搏奋斗的历程。先进的理论指导、崇高的理想信念,在革命年代激励着成千上万共产党人浴血奋战,九死不悔;在建设年代,激励着无数共产党人激情似火、无私奉献。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共产党总体上依然坚守信仰信念,但随着市场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日渐深入,世俗化、功利化和物质化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渐渐侵蚀了一些共产党人,使得他们忘记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出发,丧失了理想信念,有的甚至沦为金钱的奴仆、美色的俘虏,成了阶下囚。习近平同志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12]强调不忘初心,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不能忘记出发原点,要坚守“精神家园”,炼就“金刚不坏之身”。

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路?一条曲折坎坷而又成就辉煌的路。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卓越成就,从理论上说,根本原因在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成为指导实践、治国理政的科学理论;从实践上说,根本原因在于以共产主义理想为指引,开创了符合国情和实际的中国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找到了一条通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然而,随着社会思想观念的日益多样化,全球范围思想文化的较量交锋日益激烈,“历史虚无主义”、西方“普世价值”等使得一些党员干部忘记了为什么入党,也忘记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路,丧失了理想信念和前进的勇气,丧失了政治品格和坚守的自信。强调不忘初心,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在新时代更要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始终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3]。

第二节 坚定恪守“初心”,任重道远

2013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西柏坡指出,“考试”仍在继续。

在2016年“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品格。中国共产党这个“考生”,始终保持初学者心态、初创者精神,才能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坚定恪守初心,要求全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牢牢占据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制高点。要求全党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坚定恪守初心,要求全党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人不能忘本。我们党是从苦日子里过来的,尽管今天的生活与工作条件都大大改善了了,但吃苦的内涵变了,对吃苦的要求更高了,因此艰苦奋斗的传统要永远发扬下去。我们党要始终和人民群众在一起,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向前推进。

坚定恪守初心,要求全党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保持战略定力,树立底线思维,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些重大论断,通过扎实有效的党的自身建设,把不忘初心切实转化为目标要求、制度机制和现实行动,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前推进。

第二节 牢牢守望“初心”,永志不忘

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追根溯源,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初心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初心。守望马克思主义者的初心,既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也是基本路径和根本方法。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但马克思主义者自出现以来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就是无产阶级的利益和全人类的解放。因此,只有守望马克思主义者的初心坚定不移,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才能永志不忘。

一、坚守辩证唯物主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者是无畏的,因为他们掌握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给了中国共产党人守望初心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智慧。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学习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14];“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15];“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16];“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17]。马克思主义者并不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而是认为这种反作用有时是巨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直面矛盾,并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马克思主义者面对各种矛盾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并坚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马克思主义者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同时,马克思主义者还会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正是这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会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自己的初心要充满信心、充满力量,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二、坚守历史唯物主义,牢牢站稳人民群众立场

马克思主义者是无私的,因为他们是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立场上的。这给了中国共产党人守望初心以巨大的真理力量和道义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8]这不仅是一个承诺,也是所有马克思主义者、共产党人的初心。习近平同志说:“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19]为了实现人民利益,马克思主义者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者并不否认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但也十分重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巨大反作用,甚至认为有时候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必须把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的意见,拿到群众中去实践和验证,使正确的意见为群众所掌握,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实际行动。正是这些根本理论判断和根本立场,教会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自己的初心要坚守人间正道、坚定宗旨意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道路上做到天下为公。

三、坚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勇立时代潮头,因为他们掌握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思维方式。这给了中国共产党人守望初心以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理论能量和思想财富。马克思主义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确立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所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和思想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者共有的思维特质。回顾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程,特别是社会主义运动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都离不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全党达成共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重新确立。正是在正确的思想路线指导下,我们党能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且对基本国情的认识能够不断深化,逐渐明确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正确的思想路线指导下,我们党能够破除一切干扰,既反对各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又摒弃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既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又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点和政策措施,从而能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本色。正是这样的思想路线和思维方式,教会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开拓创新,不断与时俱进,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道路上百折不挠。

四、坚守对资本主义的本质判断,坚定必然胜利的信念

马克思主义者是批判者、革命者,对资本主义总体上持批判态度,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对资本主义根本弊病深刻反思的产物。这给了中国共产党人守望初心以在批判中借鉴、在反思中超越的治国理政智慧。早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预言:“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一百多年来,无论资本主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的命运的判断却没有过时,因为资本主义的本性和本质是不会改变的。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暴露出越来越多的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如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复苏进程依然十分缓慢,经济增速处于低迷状态;人力资源匮乏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失业率依然较高;经济发展的成果没有被广泛分享,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由去工业化导致的产业危机使经济衰退,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失灵;等等。这些都是资本主义内在的难以克服的矛盾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所表现出的病症。这在总体上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的诊断并没有过时,也对当今世界重新审视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提供了新的契机。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正处于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其新特征新表现以及发展趋势和未来命运,恰恰强化了马克思主义者的初心。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中国呈现勃勃生机和美好前景,社会主义旗帜在全球上空高高飘扬。正是这样一种马克思主义者审视资本主义的姿态和判断,教会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道路上更加坚定清醒。

五、坚守理想信念,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对一个政党来说,“姓什么”同样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严肃的问题。共产党,顾名思义,就是姓“马”、姓“共”,姓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者是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为了理想而奋斗不息、百折不挠。这给了中国共产党人守望初心以巨大的精神鼓舞和思想力量。能否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判断马克思主义者的最终标准,也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最终奋斗目标。

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从未停止过对美好社会的憧憬与追求,在传统中国有圣王之世、大同社会等,在西方有理想国、乌托邦、太阳城等。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以往的共产主义理想的基础上,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这样的描述:“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0]也只有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广大劳动人民、无产阶级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自由地发挥和发展他们的全部才能和力量,人类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马克思主义者的初心才能最终实现。

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坚定明确的理想信念。如果没有或者丧失了理想信念,就会迷失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就会失去精神支柱而自我瓦解。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习近平同志指出:“今天,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21]无论时代环境条件怎样变化,理想始终如一;无论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航向始终不偏。认准了的,就要坚持到底。正是这样一种对理想的执着和在实践中体现理想的检验,教会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胸怀大志、脚踏实地,永远保持建党时的奋斗精神,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道路上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表露了自己的“初心”——“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息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可以说,马克思的这个初心经由理论的升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初心;而马克思主义者的初心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孕育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吾道一以贯之”,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的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最忠实、最聪慧的学生的中国共产党人,必将不断谱写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新时代华章。

同类推荐
  • 转变”官“念

    转变”官“念

    本书从七十三个流传甚广的领导观点入手,对许多领导者长期以来深信不疑的一系列管理理念提出质疑,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这些观点和理论的局限性,甚至错误性。多角度、多层次地解释和论证,突破书本定势,突破经验定势,并且提出新的观点,对各级领导者来说,这是一本开卷有益、掩卷深思的书。
  • 儒家式现代秩序

    儒家式现代秩序

    儒家乃是华夏之道的承造者、阐述者。因此,中国的现代秩序之构建、维护、扩展,儒家必然参与并发挥主导作用。本书各篇尝试运用儒家义理构造中国的现代社会治理秩序,分别讨论了儒家式慈善等社会自治制度建设,现代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儒家式现代公民也即君子养成,儒家式现代政治哲学,儒家式宪政之道等对于当代中国而言至关重要的问题。笔者回到儒家,同时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始终瞄准中国的现代秩序之构造问题。在方法上,既超越心性儒学,也避免儒家原教旨主义,而致力于儒家与现代政治哲学和社会理论之相互阐释。
  • 大名师范志

    大名师范志

    大名七师党组织建立后,以扩大“读书会”名义吸收更多学生参加革命活动,组织他们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宣传革命思想,抨击黑暗势力,在社会上颇有影响。至1927年1月,大名七师党组织在校内又发展10多人,其中有解蕴山、裴志耕、曾则西等。此时,赵纪彬、刘大风和李大山三人到北京,经李素若、刘伯庄联系,找到了中共北方区委、汇报了大名七师党组织的工作,并提出去武汉学习的要求。
  • 记忆变迁

    记忆变迁

    本书内容以典型的事件、具体的人和故事生动地反映了普通群众在改革开放30年的切身感受,忠实地记录了改革年代的社会变迁、成就和人们的感悟。在内容编排上,“改革足迹”和“百姓生活”是以新疆为背景反映时代发展和生活变迁的纪实,“旧闻新看”是对各个不同时期国家和新疆本土发生的新闻进行选择性的回放,“流行语”汇集了特定时期和特定背景下产生的特殊文化符号。“大事记”是国家以及新疆本土的重要历史事件的简明回顾。
  • 邓小平外交谋略

    邓小平外交谋略

    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所敬爱的邓小平,不仅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立者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且也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国际战略家和外交家。国际形势开始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邓小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清醒冷静地观察,实事求是地分析,科学缜密地思考,大胆准确地判断,得出了世界战争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结论。
热门推荐
  • 佛说魔娆乱经

    佛说魔娆乱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昨日之门

    昨日之门

    那一年,手机还是稀罕物,开卡得去邮政,BP机一响,拎着大哥大满街找公用电话;那一年,许巍没火呢,朴树也没火呢,学生们在迷恋张信哲,发廊里总会传出‘相约九八’;那一年,下岗与待业是永恒的话题,一部古惑仔让无数人走上街头,于是混也成了一种生活;那一年,天是蓝的,空气是清新的,蔬菜是有机的。她含苞待放,豆蔻年华。他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想要随着北风去仗剑天涯;一道被称之为‘昨日之门’的时空门连通了现在与那一年,于是原本普通的小学体育老师余杉,思考着理想与现实,纠结着道德与法律,挣扎在阴谋与背叛中,一步步走向未知的前方。(官方书友群:569407221)
  • 沉思录I

    沉思录I

    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一本温家宝总理天天都在读的书。本著作以冷静而达观的姿态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以正当之心观察世间万物。
  • 谁来买单:走进经济学聊天室

    谁来买单:走进经济学聊天室

    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与过去相比简直是飞跃一般的进步,但是人们却“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政府机构年年精简,但是却不断地变得更加臃肿;很多个人的小公司渐渐地发展成了巨人,而有些巨人般的大企业却在不知不觉间轰然倒地……这都是为什么呢?用轻松幽默的笔调,为你解答了本书生活工作中这些令人困惑的问题。本书没有刻意追求经济学严谨的逻辑性,而是通过寻常百姓的饮食起居、开销用度、求职谋生、投资办店等活生生的生活故事和真实案例,将以往“高深”的经济学的原理变为浅显的生活常识。
  • 集诸法宝最上义论

    集诸法宝最上义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黑人不语

    天黑人不语

    他说,一纸婚姻,一生一死,缔结连理,永不分离…只因活不过九岁,奶奶想方设法给我牵了一根红线,办了一场婚续命。
  • 穿书之强取豪夺

    穿书之强取豪夺

    ①本书耽美向,慎入。②怀柔政策不管用?那便强取豪多之!
  • 主神之名

    主神之名

    我行走于诸天万界,我曾一指泯灭亿万星辰。也曾一念造就人间地狱,有人说我冷酷无情,也有人说我是佛陀在世。(为了与各位书友更好的交流。决定创一个群号101857695)欢迎各位加群讨论剧情,指点本书的不足之处。
  • 踏天无痕

    踏天无痕

    大燕帝国三十六王侯之族的姚氏宗子姚兴犯下大罪,修为被废,记忆抹除,流放到边陲投靠舅父,从天之骄子如日中天的云端跌落,沦为二流宗门太微宗最低级的道兵弟子,在一次意外中摔落山崖而死
  • 武当虹少年2:灵豹疑云

    武当虹少年2:灵豹疑云

    金阳来到武当山的太极学园,开始在此生活和学习。有趣的法术学园,功能强大的上古神器、突如其来的黑豹……在一件又一件的离奇事件中,金阳开始变得成熟,敢于承担责任,并和朋友们肩负起与黑暗势力作顽强斗争的使命,他在正与邪,朋友和对手,信任与背叛的磨砺下一步步走过。与此同时,武当山的对手——影山和他们的同盟者正在蠢蠢欲动,预谋着惊天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