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4000000002

第2章 前言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是一个内容繁杂、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表演理论体系。古代声乐艺术以“唱”为本位的形态特色制约了唱技理论的形态构成。因此,就古代唱技理论的整体构成而言,演唱的技术技巧成为其主体和贯穿始终的重要理论线索,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同时,由于历代的唱技研究者多为文人士大夫,其思维模式、美学理想基本一致,故在理论观点上多是一脉相承,且体现了越来越细致繁密的趋势,具有发展的延续性。因而,尽管古代唱技理论看似零散、随意,实际上仍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是比较发达的演唱理论。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受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审美心态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时期的唱技理论有其特定的内在特点和精神,故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体现了古人对演唱实践不断思考、积累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本书意在对古代唱技理论作历史的、立体的分析,为认识古代唱技理论总体构成的基本要素及其特点建立一个理论框架的概要。书中采用史论结合的方式,以微观的文本分析和文献考辨为研究基础,重视古代唱技理论体系的逻辑重构,运用考证、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等多种研究方法,并结合声乐心理学、生理学等一些边缘学科的研究成果对古代演唱技术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力求揭示出中国古代唱技理论的发展脉络、形成原因、技术要素、民族特点及其历史地位,由此深化对古代唱技理论的认识,并为当代狭义民族声乐唱技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历史的借鉴。

为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需对演唱方法与演唱技术理论两个概念作区别界定。按当代学术界通常论及和理解的民族唱法,实有广义与狭义两大体系之分。广义的指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产生运用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唱法,根据民族特色的浓厚度和纯正度的不同,可具体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民族唱法”,主要以民歌、戏曲、曲艺三个民间乐种为代表,其演唱具有最浓厚最纯正的民族特色,创作表演均具民间性质;其二,“新民族唱法”,即现代新民歌、新歌剧所用的唱法,其在创作表演上有较多专业性质,但在唱法上仍保留了较浓厚纯正的民族特色;其三,“民族美声唱法”,作为20世纪80年代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演唱体系,其既具有一定民族演唱特点,又较多借鉴了西洋发声方法,在创作表演上具有明显的专业性质。狭义的民族唱法则专指上列中的第三类“民族美声唱法”。

基于上述分类框架,也基于笔者从纯正民族唱法开始重建中国民族唱法理论的理念,本书研究对象以广义的前两类型为主。“古代”与“唱技理论”两个定语,意在更明确限定研究对象。“古代” 指远古先秦时期到明清时期的声乐实践和理论现象;“唱技理论”则强调本书是对演唱技术理论的研究和总结。限定研究对象一可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二可将研究目的和对象精确地统一起来,将民族声乐演唱的共性与个性区别开来,从而找准其内核部分,以更好地揭示民族声乐演唱的特殊本质。

需要特别指明的是,在古代声乐艺术中,民歌、戏曲、说唱为其主要形式。三者之中,民歌出现最早,内容最为丰富,影响范围最大。但是,由于各种历史条件的限制,如民歌多为即兴创作、口耳相传;民间歌唱家社会地位低下,处境凄凉;文人士大夫多对民歌采取轻视的态度等等,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对民歌研究的缺失,故在民歌演唱方面也没有较多的古代文献可资研究。而另一方面,宋元以来,说唱、戏曲逐渐被文人士大夫所接受,尤其是戏曲,更一度成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寄托。他们不断地加入到唱曲的创作和演出中来,并著书立说,对演唱实践进行总结,因而古代说唱、戏曲的研究文献和理论著述相对保存较多。

正因为如此,本书在研讨古代唱技理论时将更多涉及戏曲、说唱的演唱技术,通过对戏曲、说唱演唱技术的细致研究,找出古代声乐演唱中最本质、最具民族性的技术元素,并在充分继承、吸收古代唱技理论思维的民族神韵及精华基础上,认清其内在的本质特征和观念,找到它与当代狭义民族唱法的本质联系线索,从而为准确界定“民族声乐”学科概念,构建当代狭义民族声乐理论体系提供历史的借鉴。

本书写作力求从新的角度分析观察研究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其新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笔者在全面查阅古代唱技文献的基础上,将古代唱技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进行全面、多方位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书中初步考论了古代唱技理论的形成原因,揭示出其历史发展的三个时期:先秦到唐代是古代唱技理论的产生时期;宋元是唱技理论的形成时期;第三个时期是明清,为唱技理论的发展与成熟时期。进而对古代唱技理论的主要成就加以考辨,再通过古代唱技与西洋唱技之间的比较研究,突出了古代唱技理论的民族特色,并最终得出结论:中国古代唱技理论在古代音乐思想史上是一支较晚起的理论系统,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和发展的延续性,系统性较强。同时,中国古代唱技理论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其不仅有着明确的理论观点,更对唱技各个要素的特点、关系以及解决办法等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加以规范,从而形成了一整套切实有用的演唱技术技巧法则。而其不同于西方唱技理论、别具一格的理论内容及其表述形式更凸显了鲜明的民族性,是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理论形态。

其二,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书中对古代唱技理论的具体成果和结晶进行了微观的辨析,并采用了共性研究与个性研究相结合、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古代唱技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如对各个时期的重要论著及观点,笔者既从演唱实践出发对其进行认真详细的梳理和分析,突出个性;又从整体的角度总结这些唱技论著在理论形态、理论思想上的共性。

其三,本书对古代唱技理论在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史上所应该占有的历史地位进行了评述,并就古代唱技理论在当代狭义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运用及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如以实例证明古代唱技理论中符合科学规律的多种呼吸方法、严格讲究的吐字技术以及丰富多变的行腔技法在当代狭义民族声乐的演唱中仍然有着广泛的运用,从而突出了古代唱技和当代唱技二者在理论思想上的一脉相承和内涵上的情理相通。

从民族声乐唱技理论的发展历史来看,20世纪的唱技理论研究与古代研究有所不同。在西方音乐文化、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下,20世纪的唱技理论研究更趋规范化、系统化,是唱技理论发展的新阶段。但是,它们并非凭空出现,在很多研究领域上仍然是古代唱技理论的逻辑发展。如对气息、吐字、行腔等唱技要素的认识,都是建立在古代唱技理论的基础之上。因此,对古代唱技理论展开深入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化对古代唱技理论的认识,还可以深化对整个中国唱技理论发展历史的认识。尤其在当代民族声乐基本概念不清、方向不明确的情况下,通过对古代唱技理论遗产的研究总结,可以使人们建立起认识民族唱法的基本框架,并进一步将古今贯通,使古今结合,从而建立起系统科学的、既有民族性又具时代性的当代民族声乐唱技理论体系。

由于古代唱技理论内容丰富、容量较大;加之年代久远,部分语言晦涩难懂,尤其是当时的一些行话俚语难以理解;而“有声”资料的匮乏也进一步加大了研究的难度,因此尚待花大力搜集整理研究。本书只是就此提出一种思路与构想,并为继承此项音乐理论遗产,发挥其当代效应而作初步探索。掩卷之余,遗憾与不足之处甚多。挂一漏万和不当之处,亟盼诸同好和方家的匡正。

中国古代唱技理论在古代音乐思想史上是一支较晚起的理论系统。一方面,尽管作为理论所依托的古代声乐演唱艺术实践发展较早,但古代唱技理论却相当滞后,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的状态,这种境况一直持续到宋元以后才逐步改变。演唱理论与演唱实践的不平衡性使得古代唱技理论难以像其他如音乐美学理论那样有着较为完善的理论系统和深厚的理论思想的积淀,相对显得颇为零散、浅显。另一方面,声乐演唱艺术的自身特性又决定了唱技理论的发展延续性。在演唱艺术中,“唱”的技术技巧始终是其主要问题,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古代唱技理论得以始终统一在规范演唱技术技巧这一焦点上。这种发展延续性使得古代唱技理论能较多地承继前朝各代唱技理论的滋养,从而逐步完善、成熟起来。纵观古代唱技理论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先秦到唐代,是唱技理论的产生时期;第二个时期为宋元时期,是唱技理论的形成时期;第三个时期为明清时期,是唱技理论的发展与成熟时期。

同类推荐
  • 音乐杂谈(生命百科)

    音乐杂谈(生命百科)

    中国音乐发展音乐杂谈极其古老的艺术——音乐人类的历史,据最近的研究,已有数百万年。我国也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大约距今170万年以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在这块大地上生息、繁衍。经过世世代代的不懈的奋斗、努力,人类创造了今天我们享有的灿烂文明,创造了各种绚丽多姿的文化艺术。
  • 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

    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

    本书收有35篇研究唐代碑石与文化的文章,有“《张士贵墓志铭》所反映的问题”、“唐代的学士”、“关于西安建都的朝代问题”、“魏征的史论观”等。
  • 元代艺术观念研究

    元代艺术观念研究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朝代,元曲尤为著名,本书带你走进元朝的生活艺术。
  • 数字艺术德性研究

    数字艺术德性研究

    当下数字艺术发展中出现的日趋严重的致瘾化、泛低俗化、高碳化、自由化和虚假化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数字艺术德性失范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本质在于数字艺术德性生成机制与原子艺术德性生成机制相比发生了重大嬗变。因此,阐明数字艺术德性本质,进而研发有利于数字艺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低碳路径就是本课题的基本研究目标。本课题有四个创新点:一是首创了“利他行动”德性本质观;二是首次阐明了数字艺术德性生成机制与原子艺术德性生成机制的异同;三是首次阐明了数字艺术生产德性、传播德性、消费德性、文本德性的不同本质及其互作关系;四是首创了低碳艺术理念,并阐明了其德性价值。本成果在国内外首次阐明了数字艺术德性的基本规律,开创性地建构了一整套关于数字艺术德性和低碳数字艺术的理论体系,这些研究开辟了当代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填补数字艺术伦理学研究的学术空白,增加了该学科的知识储备,初步形成了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数字艺术中国学派。
  • 听傅雷讲艺术

    听傅雷讲艺术

    傅雷先生不仅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更是一位成绩斐然的文艺批评家,他在文学、美术、音乐等领域中精深独到的见解,给后学者众多启示。
热门推荐
  • 薄少你家那位又逃了

    薄少你家那位又逃了

    五年来,她每日都在他面前扮演着另一个女人的角色,那个女人就是她的双胞胎妹妹安玥。他说:“既然你这么的喜欢演戏、喜欢骗人,那你就一辈子都给我演下去、骗下去!”所以,至此以后,世上再也没有安珂这个人,有的是安玥。他用权势逼她嫁给了他,可结婚证上写着的却不是她的名字,他用武力逼她为他生下了孩子,转头却又一纸协议逼她离开。他说:“安珂,你醒醒吧,我薄凉琛怎么可能会喜欢你……”他说:“安珂,你感觉怎么样?是不是很心痛啊?是不是当你得知,我不爱你的时候,你恨不得杀了我啊?”
  • 独占之豪门惊婚

    独占之豪门惊婚

    第一次提分手:叶扶桑说:“唐骓,我们真的不合适,分手吧!”唐骓直接爬上三楼窗台,回头:“你再说一次分手我就从这跳下去。”叶扶桑重复道:“我们分手吧。”唐骓什么话没说,头也不回纵身跃下……第一次闹分居:叶扶桑对着他喊:“唐骓,我真是受够你了!”唐骓直着脖子站在路边,西装革履玉树临风,一派贵公子模样,抬着下巴高傲的问:“所以呢?”叶扶桑呼气:“我们都冷静下行不行?”唐骓转身往车流里冲:“你敢说乱七八糟的东西,老子就死给你看!”……第一次闹离婚:叶扶桑抓头发:“我要离婚!”唐骓指着叶扶桑咬牙切齿:“你敢再说一次?”叶扶桑抬头看他:“唐骓,我跟你过够了,离婚吧!”唐骓转身出去,不多时怀里多了个胖乎乎的小奶娃回来,居高临下看着叶扶桑:“你信不信我今天晚上就带唐蛟去跳河?”……风平浪静时也能好好说话。叶扶桑给他打预防针:“唐骓,一哭二闹三上吊是女人的戏码,你是女人吗?”唐骓不在乎:“老子是男是女你还不知道,你要是敢提分手我就敢死。”叶扶桑叹气:“你到底想怎么样?”唐骓扭着脖子:“没想怎么样!就这样!”对,就这样,安安静静的过日子。他也不想怎么样,就是想独占这个女人到老,谁都不准跟他抢。&&&爱情是火,扎进去的人无不遍体鳞伤。先爱上的总是输家,所以豪赌中总有人输的血本无归。
  •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下)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穿越远古大陆

    穿越远古大陆

    辛安,著名外科医生,出身中医世家,前途大好,却因撞破一场假药交易而被人暗害。再次醒来竟然身在异世,一个没有男人女人,只有雄性雌性的世界。而她身为稀有的雌性,却是满脸奇异纹路被兽神诅咒,被族人似躲避瘟疫般躲避的雌性。这还不是最惨,族里规定,若是半年内她找不到能接受她的伴侣,她必须离开这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宿主又双叒叕死了

    宿主又双叒叕死了

    开新书啦,指路云起——《天道总想抱我大腿》,热血升级流玄幻文,无玛丽苏无脑残有男主主剧情,南平小霸王元潇来啦! —————————— 人家宿主,九天揽月,五洋捉鳖,倚楼听雨,世界之巅!他家宿主,跳楼上吊,自爆插刀,喝药切腹,死法齐全!作为星域第一系统,白小七不可避免的抑郁了,宿主是个废柴怎么办? 穆小白:人家任务做任务,傲娇美男随便撩,她做任务,绝地求生饿荒岛!除了腹黑变态就是星际母虫,还星际第一? 去你的辣鸡系统(╯‵□′)╯︵┴─┴!ps:这是一个傲娇毒舌管家婆系统带领逗比关系户宿主一路升级打怪,走上腹黑之路的故事。 本文又名《沙雕女主和辣鸡系统的打怪日常》or《沙雕女主,在线be》
  •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本书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论、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概论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概论来总结中国文学发展。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生命魅力中的暗恋

    生命魅力中的暗恋

    《生命魅力中的暗恋》如水的月光轻轻笼罩着大地,她觉得从未有过这般快意。温柔、恬静的月光是这般的恰到好处。
  • 天命主宰一切却又略输神明

    天命主宰一切却又略输神明

    庙宇:“出家人怎能受如此肌肤——阿弥那个陀佛。”应心璃月:“我真的只爱寒烟一个,不信你试试!”波澜壮阔的世界,暗流涌动的登天路,飞升背后的黑手……各路妖孽层出不穷,至亲的背后又是谁?(本书唯一主角,次角都会死)
  • 关于“子孙违犯教令”的历史考察:一个微观法史学的尝试

    关于“子孙违犯教令”的历史考察:一个微观法史学的尝试

    在晚清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华法律艰难开启了法律现代化的进程。随着法律改革逐渐深入,在起草制定新刑律过程中,围绕“子孙违犯教令”等条款的存废问题,引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法律讨论。百余年后,回眸视之,其间成败利钝,颇值玩味。本书尝试以“微观法史学”的崭新视角,围绕“子孙违犯教令”条款及其所涉权利义务关系、立法司法实践,进行全方位解读,追溯其文本沿革,探究其司法观念,深度分析该条款在中华旧律体系下的丰富表现,希望能对传统中华法系多一份同情之理解,为未来中国相关法律问题之解决提供历史鉴戒,并从学科方法论上进行反省,但愿能为中国法史学研究开辟一条蹊径。
  • 网球之中国时代

    网球之中国时代

    足以改变整个世界网球球坛的天才少年突然销声匿迹,当中国网球球坛收到巨大威胁时,他又出现在人们的眼中,这一次,却打开了中国球坛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