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8100000004

第4章 宇宙生成论(2)

二"夫混沌元始本一气"

——天体起源"混沌"之说

道教将"混沌"之说作为天体起源与演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观念在道教宇宙生成论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道教具有"气"特点的宇宙生成认识论,是道教对于天体演化过程"本然"及"规律"的又一基本认识。"按照伊利亚德的说法,人必须生活在有秩序的空间里。这个空间或者是被一种创世说规定的,或者是由一个宇宙轴定位的。被秩序化之前的空间是混沌。老君创世说和昆仑神话都包含了这种宗教内涵。"王宗显《〈道教义枢〉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121页。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无数劫来,混沌自然"。道教认为混沌元始本一气,二者均为天体起源与演化之源,是宇宙生化的重要前提条件。英国史蒂芬·霍金在《时间简史》中认为:"宇宙初始态的选择纯粹是随机的。这意味着,早期宇宙可能是非常混沌和无序的。"(英)史蒂芬·霍金著,许明贤、吴忠超译《时间简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59页。"混沌"概念最早见于《易纬·乾凿度》:"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混沦。混沦者,言万物相混成,而未相离。"这里的"混沦",即"混沌",是万物混然一体而未分离的状态。《无上秘要》引《洞玄五称经》曰:"太上灵宝,常先天地,始生从本,无数劫来,混沌自然。"《道藏》第25册,第100页。对于"混沌"之说《无上秘要》又曰:"元始洞玄灵宝赤书五篇真文生于元始之先,空洞之中,天地未根,日月未光,幽幽冥冥,无祖无宗,灵文晻暧,乍存乍亡。二仪待之以分,太阳待之以明,灵图革运,玄象推迁,垂机应会,于是存焉。天地得之而分判,三景得之以发光。"同上,第68页。这里的"天地未根"、"日月未光"、"幽幽冥冥"、"无祖无宗"、"灵文晻暧"、"乍存乍亡"等说法是道教对于"混沌"元始状态形象而具体的解释。葛洪在《葛稚川真人校证术》中对于"混沌"在宇宙生成演化中的作用认为:"夫修大丹与天地造化同途,故太易在太素之前,虽含虚至妙则未立兆萌,太极在太乙之先,故有昆成乃混沌也,中有太乙之精,为天地之母,为万物之始。一气既分,二仪斯判,然后有乾坤焉,有阴阳焉,有三才五行焉,有五金八石焉。"《道藏》第19册,第66页。"混沌"在宇宙生成与演化中所具有的作用则表现为"天地之母,万物之始",然后才有"乾坤"、"阴阳"、"三才五行"、"五金八石"等天地万物之宇宙世界。

第二,"混混沌沌,溟涬无形"。道教六朝《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进一步解释认为:"天地未分之时,混混沌沌,溟涬无形,元始妙化,运转开张,清气上澄,浮而为天,浊气下凝,结而为地,阳精为日,阴精为月,日月之精为星辰。和气为人,旁气为兽,薄气为禽,繁气为虫。"《道藏》第6册,第125页。天地起源于"混混沌沌,溟涬无形",通过"元始妙化"使"清气上澄,浮而为天";"浊气下凝,结而为地",从而产生"日月"、"星辰"、"人兽"、"禽虫"。同时,道教认为天体起源于"混沌"还在于"混沌"所具有的本然之规律性,又称之为"自然之道",即《紫元君授道传心法》中所说:"天地齐毕,皆是凭自然混沌之气而成道焉,其混沌之气在天为雾露,在地为泉源,沈如碧潭之色即是自然之道也。"《道藏》第4册,第315页。这里的宇宙天体演化之"本然"规律性,即自然之道表现为"混沌"-"道"-"天"-"雾露"-"地"-"泉源"等组成的宇宙生成链,从而形成"天地"、"雾露"、"泉源"等物质世界,其宇宙生成及演化的本质特点及其内在规律被道教称之为"自然之道",并认为现实的物质宇宙天体世界乃起源于"混沌"。《云笈七签》卷二《混元混洞开辟劫运部·混沌》中引《太始经》详细描述了"混沌"所具有的形状与特点:

昔二仪未分之时,号曰洪源,溟涬濛鸿如鸡子状,名曰混沌。玄黄无光无象,无音无声,无宗无祖,幽幽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弥纶无外,湛湛空虚,于幽原之中,而生一气焉。《云笈七签》第18页。

这里《云笈七签》将"混沌"所具有的"自然"形状与特点作了三个方面的叙述:一是"混沌"的形状,"混沌"如鸡子状"溟涬濛鸿";二是其特征为"无",即无"光象"、"音声"、"宗祖","混沌者,厥中惟虚,厥外惟无,浩浩荡荡,不可名也";同上,第16页。三是"混沌"虽然"幽幽冥冥",但其具有"精"、"真"而生一气之功能。其中"洪源"又称"洪元",为"混沌"的另一名称,是道教所指天地未开、虚空未分之际的宇宙"本始"、"本然"状态。

第三,"未判混沌,包藏元气"。宇宙创生于虚无,虚无之中,寂寞无表,无天无地,无阴无阳,由虚无之中渐化生出洪元,由洪元之中进一步分化,产生了更具体化、物质状态的宇宙世界万物。至于"混沌"所具有的本然内容,道教认为"混沌"乃为"包藏"元气,元气"聚"而生水:"天地未判混沌,包藏元气聚而生水也。盖水者气之始也,丹之祖也。五行之主也,万物之根也。"《道藏》第36册,第294页。天体起源于"混沌"之说包含了道教关于天体起源于"气"之思想,是天体起源于"气"之说的进一步深化。"夫混沌元始本一气,化散三万六千神气者,皆流约为其数。"《云笈七签》第1191页。道教认为"混沌"作为天体的起源还在于由"混沌"起经"三一"、"六一"、"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太一"而成"天地",其"形气有质"、"质变有气"、"气未分形"、"结胚象卵",从而形成生命之状态,并认为"混沌"使天体宇宙、大道、元气皆本一,在"一"的基础之上由于"混沌"而形成"太一"、"本一"。杜道坚注《道德玄经原旨》曰:"原旨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天地之先,无物也,而曰:有物混成,是何物耶?天地之先有五太,太易、太初、太始、太素而不言太极,又言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浑沦而未相离也。非太极乎。"《道藏》第12册,第735页。对此,《元气论》曰:

混沌之先,太无空焉!混沌之始,太和寄焉!寂兮寥兮!无适无莫。三一合元,六一合气。都无形象,窈窈冥冥。是为太易,元气未形。渐谓太初,元气始萌。次谓太始,形气始端。又谓太素,形气有质。复谓太极,质变有气。气未分形,结胚象卵。气圆形备,谓之太一。元气先清,升上为天;元气后浊,降下为地。太无虚空之道已生焉!道既无生,自然之本,不可名宣。乃知自然者,道之父母,气之根本也。夫自然本一,大道本一,元气本一。一者,真正至元纯阳一气,与太无合体,与大道同心,与自然同性,则可以无始无终,无形无象,清浊一体,混沌之未质,故莫可纪其穷极。《云笈七签》第1215页。

"可以肯定道教的宇宙演化论,是以宇宙的自然的混沌状态为起点。"刘仲宇《道教法术》,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96页。"道教哲学在叙说太上老君或者三清尊神的时候基本上是从"道"与"气"的关系进行自然主义的论证,体现了宇宙混沌的理念。"詹石窗"宗教哲学新论"一文,收入《道教教义的现代阐释》一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页。"本一"思想体现出"混沌"之属性即"与大道同心"、"与自然同性"、"无始无终"、"无形无象"、"清浊一体",说明"混沌之未质"。即混沌没有自己特有的属性,乃与太无合体,与大道"同心",与自然"同性"、"一体";没有时间先后"无始无终"、没有自己的形状"无形无象",这种状态称之为"混沌",乃为天体宇宙之本然,即"自然之本"、"自然本一"、"自然同性"均体现出宇宙天体的"本然"之属性,体现了道教自然观在理解宇宙生成演化之"自然"所具有的本质特征。

三"天地未分,先有太极"

--天体起源"太极"之说

道教天体起源的"太极"之说是道教宇宙生成观的基本概念。道教的"太极"来源于儒家的《易传》:"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系辞》上)其中具有世界万物本源意义的范畴或概念,称"太极"。"《易传》认为"太极"(气)是宇宙的本源(元),世界的一切,空间、时间、物质(天地、四时、八卦)由此而发生。"崔大华《〈易传〉的宇宙图景与三个理论层面》,《中州学刊》1994年第1期。"太极"不但是天体起源与演化之源,而且是整个宇宙生成化生运动的开始,是宇宙天体起源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一,"能造天地,强名太极"。"道首先是一个宇宙论上的发生学起点,它是宇宙的原始创生状态。于是,一种普泛的生命力(元炁)生成了。这种普泛的生命力成就了最高的本体(太极)。"牟钟鉴、胡孚琛、王保玹主编《道教通论--兼论道家学说》,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750页。道教认为"太极"作为天体的起源是宇宙生成和存在的原始本体,是"混沌"的"元气"形成"天地"过程的一个阶段。"宇宙是一个无极而太极,太极而无极的整合系统。"王大有《宇宙全息自律》,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版,第103页。无极除了表达太极宇宙的前身之外,还表达了宇宙的无始无终、无边无垠。邵雍在《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中说:"心为太极。又曰道为太极。"《道藏》第23册,第444页。所谓心为太极之心即为"无心"、"无名",充分显示了道教关于"太极"思想的基本内涵,是道教具有"本心"内涵的宇宙起源之说,即:"谁能造万物者,天地也;能造天地者,太极也。太极者,其可得而知乎?故强名之曰:"太极"。太极者,其无名之谓乎!"《无名君传》,《皇朝文鉴》(四部丛刊本)卷一四九。梁陶弘景在《真诰·甄命授》中从元炁(气)开始明确表示了"太极"在天体起源与演化顺序中的地位,即"道-元炁-太极-天地",其中太极在天地生成与演化中居于中心阶段,是道教对于宇宙天体起源思想的重要体现:"道者混然,是生元炁,元炁成,然后有太极。太极则天地之父母,道之奥也。"《道藏》第20册,第516页。"晚唐以来,内丹学还有无极-太极-阴阳-五行-万物的生成程序说,成为理学宇宙论的主要渊源。在这一生成模式中,无极一般被理解为道的同义语。"陈兵《道教之道》,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年版,第4页。道教的宇宙生成论从"太极"开始,展示了从"太极"-"太素"至"阴阳"-"天地"-"万物"-"百川"-"四方"-"八极"-"风雨"-"雪霜"-"成人"-"男女"-"精血"整个宇宙生成与演化的过程。

第二,"天地未分,先有太极"。道教关于"起初在混沌之间"、"变化于鸿濛之内",是表示"太极"在天体演化运动中所处的时间和空间,其运动所具有的功能为"成万物于恍惚之中,化千灵在有无之外",即"成万物"、"化千灵",使"太极"作为天体起源与演化的本源之一,在宇宙生成运动中发挥着许多重要作用,并认为"太极"乃为"天地之用"、"天地之固",在宇宙演化过程中"皆与天地阴阳同用也"。南宋时期的《太上长文大洞灵宝幽玄上品妙经》认为:

天地未分,先有太极、太素,位立元始之名,才定阴阳之位。阳即轻清而为天,阴即重浊而为地。阳升上而圆,阴降下而方。起初在混沌之间,变化于鸿濛之内,三阳相会,六气交通,成万物于恍惚之中,化千灵在有无之外,或含胎抱卵,或幻化生湿,发万象于高天,滋百川于厚地者,造化耳。既然天地判,冲和之气应用,阳精成而红日辉曜,阴精结而皓月明朗,四方八极,施布风雨润泽。四序应时,雪霜移物,发新迁旧,暮更朝改,是以变化成人,或男或女皆合天地而生,男子为阳,应天之道;女子为阴,应地之道。方可天阳,而清轻下应男子,地阴重浊亦应女人。天地以日月为真,男女以精血为宝,皆得似天地之用,必能如天地之固也,长生久视之道皆与天地阴阳同用也。《道藏》第20册,第1页。

《周氏太极图》则从运动发展的角度具体表达了"太极"在天体起源与演化中的作用,即从"无极而太极"开始展示了"太极动而升阳"经"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到"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的顺序和过程:"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成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道藏》第3册,第130页。这里表达了"太极"在道教天体起源与演化之中所具有的"本然"的三个方面的功能:一是由"太极"分阴分阳,两仪立;二是太极本无极也,"无极之真"则具有五行之生即"水火木金土";三是无极之真成男女,化成万物。从而形成了由"太极"-"阴阳"-"五行"-"万物"这样一个天体演化宇宙形成过程。

第三,"两仪既分,是生四象"。南宋彭耜《道德真经集注》引用北宋道士陈景元关于"太极生天地"的相关论述,认为"太极、阴阳、万物"等是宇宙天体万物生成演化的基本秩序,"太极"则是这一过程的起源,指出:"碧虚子陈景元曰:天门者,自然之门也。自然生太极,太极生天地,天地生阴阳,阴阳生万物,死万物。生死由之而往来。"《道藏》第13册,第129页。使"太极"之说成为万物生死变化的主要起源之一。而其中"自然之门也"、"自然生太极"则以"自"和"然"的结合表达了"太极"在宇宙生成所具有的"本然"内在规律性。《太极图》则将"太极"与"一气"结合起来,认为:

太极未有象数,惟一气耳。一气既分,轻清者为天,重浊者为地,是生两仪也。两仪既分,则金木水火四方之位列,是生四象也。水数六,居坎而生乾;金数九,居兑而生坤;火数七,居离而生巽;木数八,居震而生艮:是四象生八卦也。《道藏》第3册,第130页。

道教认为"太极、两仪、四象、八卦"成为宇宙生成的基本过程,而"太极"则"未有象数"为天体宇宙生成演化之源,这种认识论对于道教宇宙生成论及道教自然观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易学与道教思想融合的最高境界就是"易道合一"理论的产生。它以《周易》的象数义理为主干,以老庄哲学为核心内容,以人类的生存为宗旨,像一根长轴穿过道教的"先天太极"思维圈。"詹石窗《易学与道教思想关系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8页。

四"太上老君乃为元气之父母"

——天体起源"老君"之说

道教天体起源与宇宙演化"老君"之说是其宗教化天体起源演化论的重要体现,是一种神秘化的宗教世界观。作为一种宗教,道教无可例外地和其他宗教一样,都曾为宇宙天体的形成和演化设定一个造物主。詹石窗先生认为:"道教神创论建立在两个主要的基点上,一是以太上老君为"道"的形象代表,从而形成了太上老君创世说;二是以盘古神话和劫运思想为基础,建立了天尊创世说。"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6-147页。德国伟大的理性主义哲学家康德认为:"人们用宇宙的美和完善安排来证明有一个最高的智慧创造者存在,我也承认这种证明的全部价值。"康德《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宇宙简史》,线装书局2003年版,第235页。老君之体"自然而然",其浩浩荡荡不可明是其神秘性和神圣化的具体体现。太上老君作为道教的"造物主"在天体起源和演化的过程中显示了惊人的作用和影响,其思想体现了老君在宇宙生成中所具有的神圣和至高无上性。

同类推荐
  • 道教简史

    道教简史

    本书分十四章,以时间为序,介绍了道教出现的基础和背景,探讨了从汉至清道教的发展变化及各时期的特点,简明扼要地勾勒了中国道教的发展历史,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其中,作者对道家与道教的关系、道教起源等诸多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资料详尽,有理有据,极具说服力。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 释然的修行

    释然的修行

    释然是个刚刚经过了成人礼的小和尚,对他来说,佛法和尘世全部一股脑儿摆在了尚未准备充足的自己面前。于是,烦恼氆就接踵而至。
  •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用“文如其人”形容南怀瑾先生恰如其分。他的为人如同他的文章,朴素而雅致,随和而亲切,于平凡中自显不凡,他的文章如同他的为人,文学而多连,杂采而博贯,于随适中自见精神,人文合一,正是大师境界。
热门推荐
  • 新时期中国戏曲创作概论(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新时期中国戏曲创作概论(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在对新时期以来全国戏曲创作做宏观把握的同时,重点选择了一批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的作品,并对这些作品的创作成就,以及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方式上的基本走向进行了系统介绍和理论阐述。书中还对新时期以来以热情和勇气为这个时代奉献出智慧和心血的多位剧作家的创作风格和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进行了理论概括。作者从审美理想的视角选择,审美价值的意趣判断,审美感受的形象摹写等方面,论述了从审美理想到审美表达的创作过程。作者还用具体地区的实例,对新时期戏曲创作的成因进行了考论。特别是本书对新时期以来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创作、少数民族戏剧创作和儿童题材戏曲创作做了较为系统论述和理论总结。
  • 英雄联盟之史上最坑

    英雄联盟之史上最坑

    盖伦蓝瓶大帽子,流浪无尽饮血刀。提莫静止变假眼,蛮王五秒真男人。琴女E罩杯,重生闪现送人头。你享受超神的刺激,我沉迷坑人的快感。没有最坑,只有更坑。这是一个有关大坑的故事。
  • 末世重生之女王来袭

    末世重生之女王来袭

    一次意外,她获得仙人垂青,让她重回末世前三个月。注定,这一世她将耀眼,强悍,受世人膜拜。丧尸横行?植物变异?我有超级异能,打遍天下无敌手!食物紧缺?无法种田?我有无敌空间保驾护航!当面临抉择,是依附还是独立?当面临危难,是逃避还是面对?当面临背叛,是原谅还是仇恨?且看她如何在末世崛起,保护父母,呵护家园,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对丧尸,她能力非凡。“丧尸来了!丧尸来了!”人们惊慌失措的尖叫着,奔跑着。城墙上的守卫已渐渐坚持不住,节节败退,她似从天而降,一招救起险些命丧尸口的战士。“这是我们的家园!如果我们自己都放弃了,又可以再逃去哪里?!”她镇静的看着城外密密麻麻漫山遍野的丧尸,不断发动异能,勇闯丧尸群,直奔目标。以一人之力,挡千万丧尸。对敌人,她冷酷无情。欢迎留言提建议或意见,但不接受无理由拍砖,谢谢。
  • 女白领加薪减压路线图

    女白领加薪减压路线图

    本书是中国第一本给女白领看的书。让你“升职优先、快乐无边”的宝典!加法生活,让女白领成为事业的能手。减法生活,让女白领放松疲惫的身心。乘法生活,让女白领展现女性的优势。除法生活,让女白领享受快乐的生活。调查显示:90%女白领不同程度地承受着各种压力,依次为工作压力、子女教育压力、工作与家庭难以兼顾的压力、婚姻情感压力、:健康压力、经济压力,众多的压力使得女白领不堪重负、身心疲惫。女白领怎样才能成为事业的能手、温馨的妻子、孝顺的女儿、慈爱的母亲、朋友的知音呢?轻轻翻开这《女白领加薪减压路线图》,赠你一把悠然自得的金钥匙……
  • 医女娇宠

    医女娇宠

    情人节,产科医生林苏寒分手了,莫名其妙穿越了,还好死不死的纠缠上一个古代‘渣男’!而她不知道的是,劈腿的前男友,也同她一样穿越到了这个异时空!林苏寒一边流泪,一边摸出手术刀:我是医生!我会接生!我会开膛剖腹!看你们还敢‘欺负’我!就知道‘欺负’我!
  • 玉照新志

    玉照新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出口成章(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出口成章(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出口成章》收录了梦李白、西施咏、秋登万山寄张五、江南逢李龟年、瑶瑟怨、夜上受降城闻笛等精美诗篇,读者阅读这些佳句,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智慧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让你轻轻松松出口成章,感受语言的魅力和力量。
  • 万历朝鲜战争

    万历朝鲜战争

    《万历朝鲜战争》采用宏观和微观两条线齐头并进的方式,重点放在战争局势上。而不是具体的战争上。宏观方面主要描写明军与日军的几场大的战役及战争局势:微观方面主要描写朝鲜义军和大明锦衣卫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既展现了宏大的战争场面,又通过小人物表现了战争中的细节与情感。
  • 虎大夫之父之心结

    虎大夫之父之心结

    晨练归来的高成山,见老伴正“啪、啪”地敲儿子高明的房门,催他起床上班。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儿,儿子高明是一家动物园的兽医,对他的工作充满了热情,两年了,积极着呢!回来也不管父母有没有兴趣,顾自讲着他的“病人”,什么非洲狮掉毛的原因找到了,什么斑马拉稀的毛病治好了,什么东北虎和孟加拉虎在生活习性上存在什么不同了……那么,他今天是咋回事呢?老伴在外边着急地喊:“小明,都8点了,咋还不去上班?”半晌,从房间里传出儿子懒洋洋的声音:“别喊了,我今天不去上班了,休息。”“啥,今天你不轮休呀,咋还休息呢?”老伴在外面问道。
  • 网游之天涯长枪

    网游之天涯长枪

    人生三十的王栋,生活中遭遇了困顿,对过往的生活也充满了厌倦,他急需寻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给他一摊死水的生活注入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