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9700000005

第5章 茶源:苦涩里的幽香(4)

他送去云南风情万种的少数民族姑娘,不但没有得到一句好话,反而让雍正龙颜大怒,原因是当姑娘们送达皇宫的时候,雍正刚好得了性病,以为鄂尔泰要害他或是乘机羞辱他;他送云南宣威的火腿,也没有得到什么回应。恰好,有一次鄂尔泰到宁洱府普洱,当地人用存放了五十年的茶叶来招待他,那东西看起来黑糊糊的,吃到嘴里却香喷喷的,里面淡淡地有一股荷叶的芳香。

鄂尔泰是个聪明人,又是满族子弟,什么美味没有见识过?这次他灵普洱茶在清朝是年年都要进贡的贡茶机一动,立即就向地方官和当地人询问这种茶的来历、做法。在得到了满意的回答后,鄂尔泰决定在普洱大量制作贡茶。

其制作方法为:选用最好的大叶种野生普洱茶茶菁,分别做成团茶、散

茶和茶膏,在经过一定时间的陈化后,向雍正进贡。这普洱茶进了皇宫自然就不一样了,连名字都改了。所谓清代普洱茶名震天下,大约与好几个皇帝有关。

清王朝为了能尝到最好的普洱茶,特地从皇吕内务府每年拨银一千两购买普洱贡茶。由于普洱茶的珍贵,就仅限于皇帝、皇后、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及众贵妃娘娘饮用。在重大节日或祭奠仪式上才拿出来饮用。当众大臣们有特大功绩时皇上会赏赐喝普洱茶,这是最高的荣誉之一。所以年对贡茶的采集、制作、运输都很慎重和专注,由云南普洱知府来督导完成。

皇帝不仅喜欢各地进贡的好茶,而且捎带着也会喜欢上那些献贡茶的人。隋文帝杨坚初登皇位时做了一个噩梦,梦见神人换他的脑骨,此后时常头痛,苦不堪言,亦无可奈何。后来一个和尚告诉他说:“山中有茶树,将茶叶采来煮饮能治好陛下的头痛症。”杨坚便派人去采集茶叶,一试果然灵验,于是重重奖励了那个和尚。

自此,杨坚便养成了饮茶的习惯,臣子们也跟着学会了饮茶。听说皇帝喜欢,便有不少人投其所好,向皇帝敬献好茶,献茶者便可升官发财。时人嘲笑说:“你钻研通了《春秋》、《周易》,还不如给皇帝送一车茶叶,可以马上封官晋爵。”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北宋徽宗年问,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漕臣郑可简创制了一种用“银丝水芽”制成的“方寸新”团茶。这种团茶色如白雪,故名为“龙团胜雪”。郑可简因此而受到宠幸,官升至福建路转运使。

爱你没商量——茶业的兴盛与茶商追溯饮茶在盛唐时期出现了空前的盛况,王公大臣都是天天喝茶,而且早晚都喝茶。当时除四川地区和江南地区茶风日盛外,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也盛行饮茶,凡交通沿线,随处都有茶摊、茶铺,不分道俗,投钱可饮,十分方便。为了满足这些地方的茶叶需求,各地兴起了茶叶商人,他们的活动带动了整个茶叶产业。由此,江南各地的茶不断北上,接着,不只江南和江北产茶,中原地区至黄河之北也出产名茶了。

茶业的兴盛使得国家开始重视这部分收入,并逐渐认清茶业的税收是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这时,有一位皇帝发觉茶已与盐、铁一样为百姓日常所需,有利可图,便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茶税征收。这位皇帝就是唐德宗李适。

唐德宗李适是唐朝第十二代皇帝。在继位之初,唐德宗非常想励精图治。当时安史之乱平定不久,天下依然纷乱,朝廷势弱。要想改变这一局势,必须强兵强政,加强中央集权。唐德宗宣布废除租庸调制及一切苛杂,实行两税法,按户等征居人之税,按土地征田亩之税,每年夏秋两征。这一新税制调解了土地集中、贫富不均的情况。

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户部侍郎赵赞敏锐地看到,饮茶的风气已在百姓中普遍形成,便向德宗提议征收茶税。唐德宗很快就采纳了这一建议,从这年开始对茶叶征税,由负责对盐铁征税的盐铁转运使主管茶务。当时除茶之外,还有漆、竹、木等也被列为征税对象。茶税之法从此被建立起来,以后历朝历代多有修订,逐渐完善。

唐德宗开始征收茶税后的第二年,由于改建中为兴元,他便大赦天下,大摆“阔气”,干脆把新开不久的茶税也免了。然而这一免税优惠使得朝廷的收入大减,为了保证朝廷的正常开销,唐德宗不得不在免缴此税9年后,又恢复了茶税的征收,并在产茶的州县和茶山外商人所经要塞设置税场,每年可得钱四十万贯,茶税一举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财政收入。

茶叶引发的轩然大波一

随着国家对茶业重视程度的加深,其对茶业的控制也就越来越严格,许多商人只能转向走私或者贿赂官员为自己谋取私利,而政府则必须对此加以打击,因此,不少茶商获罪,严重的还要被处以极刑。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最担忧的是蒙古骑兵频繁地骚扰,还有西北边疆诸少数民族的入侵。他采纳大臣们的建议,在边关设茶马交易市场,用出产于山南(今陕西汉中、安康两市)的茶叶换他们的马匹。l00斤茶叶可换1匹上等马。自实行茶马交易以来,每年外销300万斤茶叶,得马3万匹。

3万匹马可扩充一支3万人的骑兵队伍,壮大了明朝的国防力量,又削弱了敌国的力量;既满足了少数民族饮茶的需求,又增加了茶农的收入、充实了国库,真是一举数得!

在朱元璋的眼里,国法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他认为,他所赏赐的官职、爵位,不是用来作威作福的,他们应该为大明朝的长治久安接受法律约束。

茶马交易实施后不久,明朝的茶叶外销呈萎缩的势头。此时,北方蒙古人虎视眈眈,明朝要扩充骑兵队伍急需大量马匹,朱元璋为此急得睡不

着觉,便派铁面无私的都御史邓文去陕西、四川、甘肃等地调查茶马交易萎缩的缘由。一查便知,原来是走私盛行,一些官吏和茶商用高价收购茶叶,然后买通关隘,或仗势闯关,直接出境,交换少数民族的金钱、药材、毛皮等物,牟取暴利。朱元璋大怒,说道:“如此下去,何能制番人于死命,固我边防?”于是颁诏:凡走私茶叶者,或关隘把守不严放走走私茶叶者,一律凌迟处死。

这一招还真管用,此后多年没有茶商再敢挑战朝廷法令。然而,时间一长,很多茶商又开始蠢蠢欲动,琢磨着如何钻空子来谋私利。为此,朱元璋决定严惩,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最先撞在他枪口上的居然是他的驸马。

朱元璋有一位驸马名叫欧阳伦,是安庆公主的驸马。这个欧阳伦立过一些战功,朱元璋十分欣赏。朱元璋派他的女婿欧阳伦出使西域,公主恋恋不舍,但皇命在身,也留他不得,于是公主千叮咛万嘱咐地送夫君上路。

可是,欧阳伦却有他自己的打算,他早就听人讲过,西域的人“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山南的紫阳茶在西域十分走俏,他心想:何不利用职务之便,大捞一把!于

出口紫阳茶所带采的巨大利益使得朱兀平璋的驸马也铤而走险搞起了走私的勾当,最终丢了性命。图为紫阳茶山。

是,欧阳伦派心腹管家周保去山南向地方官吏“购买”茶叶。驸马爷“买”茶,巴结尚且来不及,谁还敢收驸马爷的钱呢?周保没用多长时间,便为驸马爷搞到了50车山南茶叶,沿栈道浩浩荡荡运往洮河茶马司关卡,并准备向兰州进发。至于刚刚颁布的茶法,大家认为,那是约束老百姓的,能把皇帝的女婿咋样?

周保押运茶叶的事传到都御史邓大人的耳朵里。邓大人可不管你是不是驸马爷,他要对朝廷负责,对皇上负责。于是,带领精干官员追踪,一直追到洮河茶马司关卡。邓大人不容分说,命令周保停运茶叶,并等候处置。周保将50车茶叶被扣的事告诉驸马爷欧阳伦,欧阳伦当即带领一队士兵气势汹汹地赶往洮河关卡。欧阳伦根本不把邓大人放在眼里,满不在乎地说:“邓大人,对大明朝使臣的车辆也要盘查吗?”

“要查!”邓大人的口气十分坚决,“皇上亲口告诉我,就是一只苍蝇飞过,也要看它是只公的还是只母的。”

“那你就试试看吧!”欧阳伦威胁道。

“欧阳大人,”邓大人鼓足勇气说道,“在下只好冒犯了。”其实,何须查呢?50车茶叶一字摆在官道上,押车的士兵整装待发。邓大人不客气地说:“驸马爷,您走私茶叶50车,证据确凿,下官禀明圣上,听从圣上裁处。”

欧阳伦却恶狠狠地说:“如不放行,当场打死!”并指挥士兵殴打巡员,强行闯关。双方僵持了几个时辰,巡员终究敌不过士兵,50辆装满茶叶的车破关而出,向兰州进发。

欧阳伦犯案当天,邓大人便将这位驸马爷走私茶业之事写成奏折派人日夜兼程速递京师。朱元璋看罢奏折,跺脚大哭,边哭边骂:“欧阳伦,你这个混账东西!当了东床驸马,是少了你的吃还是少了你的穿?你哪根神经出了问题?堂堂驸马爷啥不可以干,偏偏要去走私茶叶?”他正琢磨该如何处置欧阳伦,公主哭哭啼啼地来了,身后跟着皇后。不用说,母女俩是来为欧阳伦求隋的。皇后问道:“皇上,你打算怎么处置我女婿?”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你就忍心让你爱女守寡?你可是公主的父亲、欧阳伦的丈人呀!”朱元璋不去看母女俩悲伤的样子,以免动摇了自己的决心,坚决地说:“朕首先是大明的天子!朕不能因私废法。你们下去吧!”

宫廷里的这一幕,欧阳伦做梦也不会想到。明太祖朱元璋当即从京城禁卫军中派10余名兵丁,由一个叫张山的武官带着,日夜兼程,去兰州

逮捕驸马爷欧阳伦。朱元璋耐心等了十几天,张山回京复命,还带回一颗人头。打眼一瞧,那人头面相陌生,张山说:“皇上,我们去得迟了,欧阳伦已畏罪逃跑,不知去向。走私茶叶那事全怪管家周保,是他怂恿主子犯禁。因此下官斩下他的人头,回朝复命。”

朱元璋这才想起,张山是欧阳伦儿时的挚友,准是他提前通风报信,有意放走了欧阳伦。他也想就此不了了之,突然边关告急,来自北方的铁骑越过长城,侵犯大明边境。一报未了,二报已到。急召大臣商议,皆言大明骑兵要扩充实力,急需数万宝马良驹,否则无力抗敌,大好河山就只好任敌人蹂躏。商议后,朱元璋满脑子装的都是马!马!马!于是又想到茶马交易,想到刚颁布的《茶法》,想到欧阳伦。

“胆大的张山,竟敢诳朕!”朱元璋大喝一声,“来人!”张山正暗自得意,放跑了驸马爷,且将此事做得天衣无缝,公主还有皇上,还不知怎么奖赏他呢!这时,几个身形高大的健卒前来抓他,张山那颗得意扬扬的心一下子掉进了冰窖。面见皇上,只等着砍了吃饭的家伙。也后海自己太大胆了,皇上是好蒙的吗?

只听朱元璋大喊一声:“张山——你可——”张山正准备回答“小臣知罪”,不料皇上的话转了弯。皇上说:“张山,你可立了大功,奖赏黄金50两。”张山那颗悬着的心缓缓地落地了。站在一旁准备行刑的健卒愣住了:皇上咋一时糊涂了?不是令我等带人犯吗?咋不杀头反而奖赏黄金50两呢?张山磕头如捣蒜,连连谢恩。皇上又压低声音说道:“张山,那事未了,我提升你当兰州知府,让你再立新功。你心中可明白?”张山揣摩皇上的意图:大概是朝中有人怀疑皇上执法不严,有意网开一面,故让

他去兰州假戏真唱,以平息对皇上不利的社会舆论。张山心领神会,再次磕头谢恩。第二天,便迫不及待地去兰州上任。

再说欧阳伦逃亡在外,两个月后潜回兰州,见城头高高挂着一颗人头,仔细一瞧,那不是自己的人头吗?他猜想,准是兰州知府玩的花样,让世人相信他欧阳伦已“正法”,走私茶叶的这页书也就算翻过去了!不会再提了!一打听,原来新任兰州知府是自己的好友张山,张山为保全他的性命曾通风报信让他逃之天天,大概为了平息社会舆论,又来个以假乱真。他悄悄去见张山,张山说:“驸马爷,这是皇上的安排。我算准了,皇上到底舍不得杀他女婿呀!”

“张山兄,我现在该咋办呢?”欧阳伦问道。“你化化装,速回北京,求公主救你。然后仍回兰州,隐姓埋名,等待时机,东山再起。”欧阳伦采纳张山的鬼点子,扮成穷书生模样,回到京城。见了公主,两人免不了抱头痛哭一阵,然后卿卿我我一番。一个宫女认出了欧阳伦,于是将此事当喜讯一般在宫中传遍,并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不出朱元璋所料:欧阳伦仗着驸马爷的身份,有恃无恐,不仅潜回宫中,还胆大包天地拉上公主前来求情。朱元璋杀气腾腾地说:“将欧阳伦拿下!”公主跪地求情,朱元璋不为所动,一声不吭。公主哭哭啼啼地去搬母后,希望母后能说动父皇法外施恩。待公主和皇后来求情时,欧阳伦已人头落地,魂飞爪哇国。那个张山也算命大,皇上说:“功不赏,过不追,哪里来,哪里去,还是回禁卫军里当武士。”

朱元璋杀驸马爷,确实具有杀鸡做猴的效应,此后几十年,再也没有人敢走私茶叶了。

茶业和茶商的不断发展,到明清时期便造就了一批百年老字号。其中张一元茶庄便是典型代表。

张一元茶庄,是张文卿于清朝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在前门外观音寺开办的。“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说法,张文卿用“一元”盼望他的买卖永远兴旺发达,不会衰落。

张文卿是安徽省歙县定潭村人,年轻时来京在崇文门外瓷器口荣泰茶庄学徒。后在花市摆茶叶摊,买卖很好,在创办大栅栏张一元茶庄后,他于1925年在福建设立茶场,薰制茶叶,保证了质量,降低了成本。其茉莉小叶花茶,因汤清香馨为广大顾客所赞许。又由于待客和气,茶叶量足,售价低廉,几十年来生意始终不衰,名扬全城。

张一元茶庄还经常派人到一些茶店了解售价,掌握商品行隋,并且买回别人销售的茶叶,与自家同级茶叶比较,以便使自家的茶叶质量优于同行。他依京城及北方人的口味,就地进行窨制、拼配,形成具有特色的小叶花茶,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张一元茶庄货色齐全、质优而价廉,招待顾客有礼貌,态度和气,经营灵活。张一元茶庄店堂中不仅设有品茶桌,而且可以看茶叶小样,使顾客先看后买。凡买2.5千克以上茶叶者,都送货上门。在当时北京的商店,张一元茶庄是第一个用高音喇叭播放歌曲、戏剧招徕顾客的。据说,当时张一元茶庄播放彭素海用西河大鼓演唱的“三下南唐”,每次播放时,门前都围着一群人。张一元茶庄本着茶叶质量高、分量足、招待热情、薄利多销的宗旨,取信于顾客。当时附近的王皮胡同、蔡家胡同、大施兴胡同、小施兴胡同、朱茅胡同、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韩家潭等八大胡同里的几百家妓院,每天需要大量的中高档花茶,他说服管事的,销售了大量的茶叶在八大胡同。

1947年,茶庄失火使张一元茶庄一蹶不振。1952年,观音寺张一元茶庄和大栅栏的张一元文记茶庄合并。张一元发扬老字号的优良经营传统,在确保茶叶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改造、调整茶叶品种,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同类推荐
  • 新编家庭营养煲汤

    新编家庭营养煲汤

    本书帮您从花样繁多的菜式中精选出适合您的营养好菜,有针对性地介绍几百道常吃、易做的菜式,集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和全面性于一体,一定能够满足您和家人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营养、健康问题。药补不如食补,一日三餐不仅仅只是为了充饥果腹,“怎样才能吃得可口?怎样才能吃出健康?”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 养小录

    养小录

    本书从饮料到食物,从采摘到烹制,从野生到种植,详细地记述了各类饮食的制作方法和烹饪技术。作者从饮料到食物,从采摘到烹制,从野生到种植,详细地记述了各类饮食的制作方法和烹饪技术,有些还介绍了保存和贮藏的方法,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和参考价值。《养小录》分为“卷之上”、“卷之中”、“卷之下”三卷,包括饮之属、酱之属、饵之属、蔬之属、餐芳谱、果之属和佳肴篇七个部分,二十二个类别、二百七十余种饮料和食物。
  • 口头馋:董克平饮馔笔记

    口头馋:董克平饮馔笔记

    喜爱美食是生活的一个乐事,佳肴不仅可以品味、饱腹,还可以在享受色、香、味的同时,了解沉淀在美食中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几乎尝遍天下美食之后,董克平先生将其中印象深刻的佳肴从记忆中筛选而出,在文化的汁液中涮洗浸泡,用干净、老道的文字轻煨慢炖,而制成了这本《口头馋:董克平饮馔笔记》。初尝满口鲜香,细品则味蕾轻颤,高潮过后,余韵悠长。
  • 家常美味主食

    家常美味主食

    最常吃、最经典的家常美食,最全面、最深入的菜品解析,营养知识,烹饪技法,厨事窍门,集权威专家与身边百姓共同的智慧,对各类食品进行分类阐述,详细介绍各种烹饪方法,简单实用,通俗易懂。主食的做法更是深入浅出,让读者即学即会。倾力打造出让你一学就会的家常菜谱!
  • 健康早餐

    健康早餐

    《妈咪私房菜丛书》根据家庭一日三餐的营养需求,精选了一千三百多道营养食谱,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妈咪私房菜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热门推荐
  • 至尊医道

    至尊医道

    仙尊之子附身天才医生,以医入道!成就医道至尊。
  • 鬼妾

    鬼妾

    她在豆蔻年华之季投了江,他的父亲趁难劫了她的财;她在深潭历经了23年的磨难,只为有朝一日报仇雪恨。谁知再“出世”时,她却因一个情字饱受了甚于归魂潭百倍的痛苦......
  • 豪门怨,前夫太薄情

    豪门怨,前夫太薄情

    “说吧,你有什么目的!”他闲适地靠着墙壁。“程总觉得我有什么目的?”她不急不缓地说着。“你担心我要你负责?”一场因“利用”而结合,有有名有“实”的婚姻,他有心中所爱、时刻惦记,她有难忘初恋、桃.花不断。“顾语萱,我说过吧!你乱.来,我不管,但是别让给我知道。”“所以呢?”所以,惩罚她的不乖,他变着方法折腾她整晚……本以为,是一场随时可以喊停的婚姻,可他却在不知不觉中对她上了瘾……她以为,他会是以她的幸福,可是在一次意外溺水,他竟然丢下她不管去救其他女人……
  • 去东京寻找妹妹

    去东京寻找妹妹

    女孩喘息了一下,嘴唇在翕动:“……快找、找我哥哥……”妹妹成品在东京失踪了!那天早晨,我正在亲贤街附近的一家小酒吧门口和我的搭档麦克蹲守一笔毒品交易,那会儿目标还没有出现,麦克说在车里堵得慌,要出去透透气。我打开了车上的调频收音机,听到东京地铁出口发生大爆炸的消息,我忽然记起成品就在离地铁出口不远处的浅草歌舞伎模特经纪公司上班,心里顿时各种念头丛生,便急忙拿出手机拨打她的电话,却被告知关机了。我又打到了她租住屋里,电话通了,却一直没有人接听。
  • 超神机械师

    超神机械师

    韩萧,《星海》骨灰级代练,被来自东(zuo)方(zhe)的神秘力量扔进穿越大军,携带玩家面板变成NPC,回到《星海》公测之前,毅然选择难度最高的机械系。战舰列队纵横星海,星辰机甲夭矫如龙,幽能炮毁天灭地,还有无边无际的机械大军,静静待在随身仓库里一人,即是军团!如果不是玩家出现,本书就是正经严肃的穿越异界题材……作为NPC,正常NPC对玩家功能一应俱全……发布任务?好感度调节?传授技能?哎等等,这群玩家我怎么都认识得,现实世界也回到了十年前。二群:157302881三群:884339155V群:547599250(需1w粉丝值由管理审核)
  • 朱雀传人纵横异世

    朱雀传人纵横异世

    大陆历3235年,“噬血朱雀”出世。纵观“噬血朱雀”的一生,他让人们明白了何为英雄。人族、精灵族、矮人族、神袭族、魔劣族。所有种族围绕着他,在大陆上书写下傲人的传奇。
  • 重生弃女霸气归来

    重生弃女霸气归来

    她,家族的弃女,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继母视她为眼中钉,被未婚夫背叛,父亲的无情以及自己用生命维护的姐姐原来是一朵白莲花,呵!如果再来一次,定不会在让自己狼狈不堪
  • 郁离子

    郁离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君太腹黑:帝姬,请入局

    魔君太腹黑:帝姬,请入局

    她是天族小帝姬,天帝的五公主;他是魔君唯一的儿子,小时因意外流落人间。她本就是天帝手中的一杖棋子,孤傲高冷,像是不会喜欢上任何人一样,她因为自己的母妃接近他。当时的他才从凡间回魔界不久,她以为他是爱她的,一直都后来,被逼杀了他之后。才发现她原来只是凌凝的替身,可她甘愿,为了救他,她轮回几世。而这……只是他复活凌凝的手段。以她血肉铸造凌凝时,她才忆起曾经,她为飞升渡劫,成了凡人凌凝……可是,再也回不去了,众人皆知她因铸造失败而亡。只有他知道曾经一切,但一直以为她涅磐重生了,只是不愿见他罢了……
  • 商韵

    商韵

    元末,经历近一百余年半奴隶制统制的华夏大地,总共有约近三千万人死于暴政之下,其中多数是中原地区的人口,故事从商羽这位贫寒之子的奇特经历开始!华夏中兴,明朝诞生过程中居然另有一段传奇故事,家、国、天下事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