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01300000004

第4章 摘要

本书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结合历史的、社会的研究方法,力求全面、客观地剖析王尔德艺术实践中所体现出的伦理思想、伦理特征以及伦理与艺术相结合的特点,全面分析了王尔德作品中的道德内涵。尽管王尔德一贯坚持艺术与道德无关的唯美主义艺术观,但是我们在其作品中发现王尔德塑造的所谓的唯美艺术形象没有一刻失去其道德特征。他在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艺术形象如童话中的快乐王子、自私的巨人,小说中的道连等,不仅没有离开道德的基础,相反,他们与社会、道德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王尔德在其戏剧创作中,逐步放弃了他所坚守的唯美主义艺术原则,而越来越走向关注社会、关注道德的现实主义艺术。本书按王尔德创作的时间顺序,以体现王尔德创作最高成就的童话、小说、戏剧为对象,结合王尔德艺术创作的社会、个人背景,不仅发现王尔德的艺术主张与其艺术实践的不一致性,更重要的是发现他向道德的艺术创作主张的转变。

第一章主要研究兼具艺术之美与道德之美的王尔德童话创作,重点分析作品的伦理判断与价值发现。王尔德认为,艺术要与道德分开,并把这看成他的唯美主义艺术的基本主张。尽管他努力去实现自己的艺术主张,并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按照自己的唯美主义原则塑造艺术形象,但是,即使那些所谓的唯美形象,也不能完全脱离社会的道德现实。其实,王尔德企图通过艺术手段把所谓的唯美艺术形象从道德现实中脱离出来,这本身就说明了他对道德有深切的感悟和独到的见解。他塑造的唯美艺术形象也违背其意愿而有着道德的前提。正是这一点,说明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艺术主张只能是一种艺术理想而无法在艺术创作中真正实现。在他的童话中,王尔德最先采用这种素朴的艺术形式进行唯美主义的艺术实践。但是我们从他创作的童话中发现,王尔德按照唯美主义艺术原则创作的并不是超越道德现实的童话形象,相反,他创作的童话仍然同宣扬美好理想与以教诲为目的的传统童话没有本质的区别。他创作的童话无法避开崇高的道德主题,也无法回避塑造以教诲为目的的道德形象的事实。从整体上看,他塑造的童话形象不仅具有鲜明的现实道德基础,而且其所体现的艺术美也同道德原则紧密结合在了一起。因此,王尔德创作的童话的教诲功能同传统的童话别无二致,都是通过塑造道德榜样来强调童话的伦理价值。例如,快乐王子与小燕子的行善,自私的巨人从自私到无私的转变,忠实朋友的道德含义,还有打鱼人灵魂的放逐与回归,这些无一不是王尔德在童话中塑造的道德榜样,用来说明某种特定的道德原则。这些形象并没有成为王尔德所谓的唯美艺术形象,相反,他们都是体现某种教诲功能的道德榜样。在一定程度上,王尔德塑造的童话形象都是现实道德的典范。王尔德在主观上企图塑造所谓超越道德的形象,在客观上却在道德的层面上塑造了体现某种道德原则和伦理价值的艺术形象。很显然,王尔德的艺术实践违背了他的艺术理想,他在主观上虽然强调“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想,但在客观上塑造了同现实相联系的道德形象。这表明,在童话中,尽管王尔德一再坚持唯美主义的创作主张,但是他的艺术创作还是否定了他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艺术理想。

第二章以王尔德的唯一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探讨小说的唯美主义艺术实践与伦理道德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王尔德在童话创作中始终坚持唯美主义艺术的创作思想,也希望创造出超越道德的唯美艺术形象,但是艺术实践证明王尔德不仅没有创造出所谓的唯美艺术形象,甚至还在他的创作中体现了丰富的道德原则。可以说,王尔德的艺术实践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他所坚持的唯美主张。童话如此,小说亦然。在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The Portrait of Dorain Gray)中,尽管王尔德企图塑造道连这一具有唯美特征的艺术形象,但是我们发现道连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并且总是和现实社会保持着种种道德联系,他作的恶本身就表明他无法脱离现实道德而存在。为了实现其艺术不涉及道德的主张,王尔德用艺术的手法把体现道连道德中恶的方面转移并隐藏到画像中。从表面上看,道连呈现了唯美的艺术形象,因为他身上的恶和作恶应得的惩罚都与他无关,甚至他的外貌都未曾改变。然而,王尔德企图转移道连的恶而实现其唯美的追求并未真正改变道连在现实中的道德特征,回到现实中的道连仍然无法摆脱道德的影响和道德的惩罚。承载了道连道德污点的画像是王尔德为实现其唯美艺术主张的一种艺术探索与实践,他想借此方式来实现他的唯美理想,即把道连的道德污点转移到画像上从而塑造道连这个唯美形象。但是这种人为的干预并没有消除道连本身的道德特征。王尔德让画像去承载道连道德方面的恶,目的就是要塑造道连完美的艺术形象,但是,他仍然不能通过画像把道连同道德现实割裂开来。由于道德上的恶转移到了画像上并累积起来,使本来没有道德羁绊的道连在看到画像的变化后,根本无法承受道德的重压。道连最后刺破了画像,其实,他刺杀的正是自己,这种艺术自杀是他无法承受道德重负的必然选择。毫无疑问,道连是王尔德主观上在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中力图塑造的唯美艺术形象,但实际上道连仍然不能成为一个超越道德的艺术形象。

第三章着重分析了王尔德戏剧创作中的伦理道德因素的具体表现形式。王尔德在创作道连这一唯美艺术形象后,他的艺术追求出现了新的变化,即从他所坚持的唯美主义艺术立场向现实主义艺术的转变。《莎乐美》(Salome)是王尔德创作的第一部戏剧,也是这种转变的明显标志,在王尔德的戏剧创作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王尔德在创作《莎乐美》这部戏剧的时候,主观上仍然企图坚持他的唯美主义艺术思想,但是我们发现他在塑造莎乐美这个艺术形象的时候,已经逐步放弃了他的唯美主义艺术而转向现实主义艺术创作。莎乐美就是王尔德企图在戏剧中塑造并体现其艺术主张的唯美形象,但是她与此前的艺术形象已经有着本质的不同。王尔德无法通过艺术的手段,把生活在道德现实中的莎乐美塑造成像道连那样的形象,因为他无法消除隐藏在莎乐美身上的道德特征,也无法割断她与道德环境的联系。莎乐美是其继父心中艺术美的化身,但是她身上独特的道德特性使她逐步地脱离了唯美的形象,而变成道德的形象。主要原因有:①莎乐美始终处于复杂的伦理道德环境中,她既受到先知的谴责,又受到继父乱伦的威胁,她根本无力也无法斩断同伦理道德千丝万缕的联系。②先知把她看成是“乱伦之女”(Daughter of an Incestuous Mother),这本不应该由她承担的道德责任无情地落在了她的肩上,使莎乐美的道德特征得以加强。王尔德本想塑造的唯美形象也逐步演化成了道德形象,一方面是莎乐美本身所处的环境使然,另一方面又暗示着作家创作思想的转变。通过莎乐美这个典型艺术形象的塑造,我们发现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艺术已经逐步转向了现实主义艺术。正是由于这种转变,作家对道德问题的关心日益扩大。此后,王尔德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离伦理道德的社会现实越来越近,逐步从对唯美艺术的追求过渡到对社会现实的揭示。他甚至已经放弃了他所坚守的唯美主义艺术原则而回归到了社会的现实立场,莎乐美形象的塑造就是这种立场转变的结果。王尔德随后创作的四部社会喜剧《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Lady Windermere's Fan)、《一个无足轻重的女人》(A Woman of no Importance)、《一个理想的丈夫》(An Ideal Husband)以及《认真的重要》(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就是用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反映社会现实的具体表现。《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探讨传统道德背景下“好女人”与“坏女人”的标准,该剧最初名为“一个好女人的故事”(A story of a good woman),其真实意图是要颠覆传统“好女人”的道德观念。看似道德败坏的“不正当女人”(infamous woman),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甘愿以自己的牺牲为代价,换取“好女人”的纯洁与高尚。王尔德的戏剧创作反映了其本人强烈的道德意识,以及借助剧本传达这一意识的良苦用心。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们的主要特点就是对权威的绝对恭顺与服从,但温德米尔夫人对“好”与“坏”这种绝对的道德标准表现出了少有的宽容。当时人们固守传统的婚姻道德标准,坚持以爱为生活的最高理想。《一个无足轻重的女人》主要探讨男女不同道德标准的问题,即无足轻重的女人的道德与重要的男人的道德。处于从属地位的女人有她们所追求的崇高与神圣,她们恪守严格的生活道德标准,极力维护妇女的权利与尊严;而自认为是社会精英的男人却思想狭隘、盲目自大。王尔德以充满讽刺与悖论的口吻毫不留情地揭示了英国上流社会浅陋的本质,以及其无法掩饰的自怜、自悲、自傲的风气。《一个理想的丈夫》中所涉的是坚持正义的政治伦理、以爱为基础的家庭伦理和善、恶、美、丑的社会伦理。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上流社会到处充斥虚伪与自私,把政治生活作为高尚职业的政客更是如此。他们的权力、金钱只是其政治交易的砝码,公众眼里的道德楷模实为欺骗成性的伪君子。爱与宽容仍是本剧的重要主题,正是因为有爱的支持,丈夫的政治生命才得以继续,正是因为有爱的温暖,丈夫的政治危机才得以化解。宽容是获得正义与和谐的唯一法宝。通过对《认真的重要》的分析,发现王尔德在其戏剧创作中不仅关注并揭示与婚姻、家庭、政治等相关的伦理道德问题,而且流露出对现存伦理秩序的思考与建立理想伦理秩序的渴望。王尔德戏剧所涉范围广泛,如婚姻、家庭、政治等,而这些问题是他以前几乎没有涉及过的。虽然“认真”往往会被当作维多利亚时期虚假道德的代名词,但实际上“认真”已成为那一时期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因为只有认真才是实现理想道德的通行证。《莎乐美》之后,王尔德逐步转变成为现实主义的戏剧家,从此,他的艺术实践越来越关注社会、关注道德。

第四章主要在全面解读王尔德所创作的童话、小说、戏剧作品的基础上,分析作为批评家的王尔德对艺术的独特理解。他唯一的批评文集《意图集》是其创作小说、戏剧等的重要理论来源:批评的目的就是看到客观事物的真相。文学活动既独立于道德,又依附于道德。王尔德强调艺术创作不应受到世俗道德的限制,但艺术不是真正的不涉道德,相反,艺术应该有其自身更高的道德标准。

结语部分则进一步强调王尔德的所有艺术创作,包括童话、小说、戏剧等都没有离开对道德问题的探索与追问。他在艺术创作中所塑造的唯美艺术形象其实并没有真正地脱离社会、脱离道德。他甚至在其艺术实践中逐步放弃了唯美主义艺术主张。在艺术与道德的较量中,它们既存在明显的冲突,又表现出完美的融合。

关键词:王尔德;唯美主义艺术;文学伦理学批评;道德

同类推荐
  • 诗歌:悠久诗歌大国

    诗歌:悠久诗歌大国

    先秦时期诗歌包括原始社会歌谣、《诗经》、《楚辞》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民歌。先秦时期诗歌以其丰富的内容,完备的韵律,精巧的构思,为我国诗歌开了一个水平极高的头,是后代诗歌的滥觞。汉代乐府诗歌是汉代诗歌的代表,在诗歌史上有极高的地位,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立;另一方面它在我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继承、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发扬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
  • 云南看云集

    云南看云集

    这是“沈从文散文新编”书系之一,收入沈从文抗战时在大后方云南所写的《昆明冬景》《云南看云集》《新废邮存底》《新废邮存底续编》四种小册子。除了《昆明冬景》《云南看云》几篇散文外。很多是书信体,内容却是发表自己对文学和人事的看法。
  • 我笔下的七宗罪

    我笔下的七宗罪

    《便衣警察》《永不暝目》《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海岩为大众所熟知,这得归功于他笔下的这些剧。海岩是个奇人,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却成为高级经济师、著名作家、重点大学的兼职教授,写小说改剧本,屡屡创造收视高峰,而他的本职工作却是企业家。本书主要包括了四大部分:第一解读海岩;第二与名记者对话;第三海岩杂烩;第四网络海岩,是一部海岩的传记文集。
  • 大冰作品合集(共5册)

    大冰作品合集(共5册)

    本套书是百万级畅销作者大冰的作品合集,共包括《你坏》《我不》《好吗好的》《乖,摸摸头》以及《阿弥陀佛么么哒》共5册。
  • 西绪福斯神话(译林人文精选)

    西绪福斯神话(译林人文精选)

    《西绪福斯神话(译林人文精选)》是阐述加缪哲学理念和文学思想的简明读本,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的永恒苦难命运蔑视和抗争的精神。西绪福斯是个荒谬的英雄。他以自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而这是为了对大地的无限热爱必须付出的代价。当加缪这样看这个古代神话中的人物时,存在主义的哲学之眼就进入了古代的神话。
热门推荐
  • 小仙恨嫁,少君欠思量

    小仙恨嫁,少君欠思量

    她,昆仑山天池旁的一株雪莲,吸天地精华,历八百千秋,闲看云起云落,本是沧海之尘,一朝被带入仙凡向往之所,天外天的三清境,却卑微得成了一缕残魂的容器.他,三清境新任少君,丰神似玉,冷淡高雅,一袭红衣引得三千繁花尽折颜;他素爱冷眼静观世事浮华,所到之处,无不敬仰。她对他情愫暗生,自知无果而负气离去,辗转千年后,竟成了东华帝君座下小徒。当他与她再次相逢,才发现那深藏的爱,已根深蒂固了千年……他以护众生为执念,将爱深深埋……她以痴爱他为性命,把情丝丝灭……
  • 雪球专刊第008期:多么痛的领悟

    雪球专刊第008期:多么痛的领悟

    来到雪球我收获非常大,看到很多雪球的战友们分享一些总结,收益也很大。大家分享的我看90%以上都是正收益的故事,我就来分享下我的负收益的故事。一方面感激雪球给我提供了非常多的信息,另外一方面是感谢雪球上一些乐于分享的朋友,从大家身上学到很多。
  • 沪上名媛

    沪上名媛

    “想走?”“除非我死!”他的爱就像是一张大网,把她团团围住,困到无法呼吸。他曾说:“信任,就是哪一天你拿枪指着我。弹入心脏,我也只相信是枪走了火。”到了那一天,她真的开了枪。灭门之仇,救命之恩,到底是谁欠了谁,这笔情债世间又有谁能算的清。【已有《乱世千金劫》完结,良心坑品,放心入坑!】
  • 冰山洛少呆萌公主

    冰山洛少呆萌公主

    第一次写,不喜勿喷不喜勿喷不喜勿喷不喜勿喷
  • 蛮荒志异

    蛮荒志异

    这里有奇异的种族,吞云吐雾,控水御火;这里还有莫测的神通,摘星拿月,飞天遁地;这里同样有痴情的人,流传的事,我有无数世界,惟愿于君共入梦摘星拿月不是梦,腾云驾雾也能行
  • 大国关系与文化本原

    大国关系与文化本原

    本书内容包括:大国文化要义、西方外交文化本原、俄罗斯外交文化本原与战略文化变化趋势、日本外交文化本原、中国外交文化本原。
  • 天地玄灵兽

    天地玄灵兽

    云明大陆,强者为尊!星空若海,月神怜悯!看星若海与月怜如何在这弱肉强食的云明大陆克服磨难,一步一步向神祗之路出发。
  • 故事会(2016年11月上)

    故事会(2016年11月上)

    《故事会》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仅有114个页码、32开本的杂志,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五。
  • 冰是睡着的水

    冰是睡着的水

    《冰是睡着的水》以环环相扣的叙述,紧凑而流畅的笔触,描写了国安特工的故事。小说以国安烈士的后代王斌为主线,描写了王斌由一个普通青少年,在一种信仰和血脉的召唤下逐渐成长为国安特工的故事。期间,青梅竹马的少女韩晓琳惨遭T军特工蹂躏并被洗脑成为敌特工,于是,一幕人间悲剧在两个深深相爱的年青人间拉开了序幕。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亲人和朋友的误解,生死患难,爱恨情仇,在国家利益面前,他们放弃了一切的个人利益,只为了一句誓言,一个信仰!小说以独特的剧本式写作技巧,如影片一般展现了这群鲜活人物的生活和情感世界,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带给读者全新的阅读快感和情感体验。
  • 领导魔法(完全智慧手册丛书)

    领导魔法(完全智慧手册丛书)

    领导就是团队的领袖,是保证组织或企业实现大目标的舵手。一个成功的领导,不仅要具备娴熟的驭人技巧,卓越的预见力,而且需要有争取掌控领导权的非凡才能。只有拥有领袖的品质,才有可能成就非凡的事业。没有一个人是天生的领袖,然而一流的人才都具有学习模仿伟大人物的天赋,兴趣和热情。认识领袖的魅力,撑握统御大众的方法,就如同手握着实现宏伟理想的魔仗。本书全面论述进了新领导学的思想,积极探讨了统领人物的两极性、倾向性、深刻性、以及领导权应该具备的效能性和稳定性,充分肯定了领导者在权力动作过程中的智性发挥的应急才能和热情理智,是研究新领导学的一本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