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1900000003

第3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2)

近年来,硕士学位论文对佛教与女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2003年,周玉茹《中国早期比丘尼研究》从僧团和教团的建立、比丘尼和社会的交往方面考察中国早期比丘尼。2005年,吴艳《两晋南北朝与唐代比丘尼僧团比较研究》侧重比较两个时期比丘尼僧团构成的同异。2006年,张育慈《从争强斗艳到驯服女性——三至十世纪妒妇现象与“妒妇形象”书写》,从特定的“妒妇”的视角展开,由传统礼教与性别关系的脉络入手,运用现代女性主义的研究方法,研究性别关系及女性的社会地位。2007年,庄圆《东晋南朝时期尼僧社会生活历史考——以〈比丘尼传〉为中心》考证了东晋南朝尼僧、尼寺的地理分布、出家原因,社会交往及尼僧僧官系统。谢素文的硕士论文《僧传里的善女人——以释宝唱〈比丘尼传〉为中心》,作者运用现代女性主义的研究方法,强调了尼传中的性别意识。林欣仪的硕士论文《舍秽归真:中古汉地佛教法灭观与妇女信仰》从君主、教团、妇女三个层面探讨5-7世纪间的汉地佛教法灭观与妇女信仰,提到了不同佛教经典中女身观的差异,提出5-7世纪认为女身为秽,有待转身的现象与当时汉地在法灭背景下,僧侣对佛典女身观的诠释和对“八敬法”的强调有关。

博士学位论文主要有: 2008年,刘飖《释宝唱与〈比丘尼传〉》从《比丘尼传》的文字特点对传记进行论述,并从南北朝正史中增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比丘尼的资料,但未能作出进一步分析。同一年,石小英《8至10世纪敦煌尼僧研究》,收录了大量有关比丘尼的敦煌文献并进行分类。以上研究主要侧重于从历史文献考据方面梳理线索,做了许多基础性工作。

出版的专著主要有:李玉珍《唐代比丘尼》,她将重点在唐代,研究比丘尼的宗教行为。释永明《佛教的女性观》与杨孝蓉《佛教女性观源流辨析》对佛教的女性观念从思想史方面作了系统梳理和阐述。德吉卓玛《藏传佛教出家女性研究》考查了藏传佛教中的女性。

英文有关佛教女性的出版书籍,从历史、人物、文化、宗教理论及宗教实践等方面,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女性主义的研究方法,论述了佛教与女性的关系、各国比丘尼的宗教生活及比较宗教内容。但缺少宗教哲学层面分析,缺少对特定历史时期中国比丘尼的深入系统研究。

综上所述,中国早期比丘尼研究非常重要,但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其深度与广度尚需结合社会、文化背景综合考察,再深入探讨。

§§§第二节 文献分类及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类本书运用的主要文献资料,围绕“比丘尼”与“女性”展开,以原典及第一手材料为基础,按照与本书的关联程度分类,根据选用情况作以下说明,以待前辈指正,后学参考:

1.尼传

记录中国比丘尼系统成册的著述,迄今为止主要有两部:

一为梁朝释宝唱著《比丘尼传》四卷。该传使用纪传体,记录西晋到宋齐梁间65位比丘尼的事迹,编辑选材广泛,采用传记、碑刻甚至是传说,此传也为历代官方史料文献所引用,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经》(以下简称《大正藏》)。《崇宁藏》、《毗卢藏》、《圆觉藏》、《资福藏》、《碛砂藏》、《普宁藏》、《洪武南藏》、《赵城藏》、《高丽藏》、《弘法藏》、《永乐南藏》、《永乐北藏》、《嘉兴藏》、《清藏》、《频伽藏》、《弘教藏》并有收录参见童玮编《二十二种大藏经通检》,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31-132页。本书主要选用王孺童《比丘尼传校注》本,并用《大正藏》本、《高僧传合集》本《比丘尼传》辅助参考。

二为民国时期释震华编《续比丘尼传》。该传使用纪传体,记录隋唐至民国的比丘尼事例,选材以方志、碑刻为主,部分参考佛教史料。由于其成书时间较晚,未编入《大正藏》和《续正藏》。本书选用《高僧传合集》本《续比丘尼传》。

除上文提到的两本尼传外,汤用彤点校本《高僧传》序言部分提到释慧皎有二卷《尼传》,但历代佛教史料无记载。考其材料出自《隋书·经籍志》,而《隋书·经籍志》也存在版本校对问题。中华书局最新2000年简体字版录:“《尼传》二卷,释宝唱撰。”[唐]魏徵《隋书》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经籍志二》,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660页。据卷后校释:“释宝唱,原作‘皎法师’,据《开元释教录》及《旧唐志》上,《新唐志》三改。”同上,第670页。因历代佛教目录无记载,故慧皎并未著此《尼传》二卷传世,此二卷《尼传》或指宝唱撰之《比丘尼传》。

东晋时期,另有一部《尼传》。《释氏稽古略》录太和三年,“释慧常译《比丘尼传》六卷,晋安西将军桓温、主簿王珣及弟珉舍宅为寺”《释氏稽古略》卷二,《大正藏》第49册,第782页上。《历代编年释氏通鉴》录“释慧常译《尼戒》一卷,司徒王珣及弟珉舍宅为寺”《历代编年释氏通鉴》卷二,《续正藏》第76册,第26页上。此《比丘尼传》及《尼戒》均为释慧常译,应指同一译本。笔者认为,是依律译集出的印度比丘尼传。

最后,南齐萧子良编著《僧传》,其中有比丘尼之记录,但此传已失,甚为遗憾。

2.僧传

本书研究的相关僧传包括《名僧传抄》、《高僧传》与《续高僧传》。

《名僧传抄》为释宝唱撰《名僧传》三十卷的残篇抄本,《名僧传》已不存。就《名僧传抄》与《比丘尼传》的编年特点及行文风格来看,《名僧传抄》节选于《名僧传》,系释宝唱所作。虽然佛教内部对释宝唱评价不高,梁朝释慧皎不满意释宝唱《名僧传》的选材和编撰方式,认为宝唱之选“多曰名僧。然名者,本实之宾也。若实行潜光,则高而不名;寡德适进,则名而不高”[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525页。(以下引用简称《高僧传校注》),另撰《高僧传》,改变《名僧传》以编年录著的方式为以“十科”分类僧人。唐朝道宣也认为“(宝)唱之所撰,文胜其质,后人凭据揣而用之。故数陈赏要,为时所列,不测其终”[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卷一,《大正藏》第50册,第427页。鉴于释宝唱为《比丘尼传》的编者,《名僧传抄》仍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梁朝释慧皎《高僧传》是研究早期佛教重要的文献史料,本书选用汤用彤点校本《高僧传》与《大正藏》本《高僧传》互为参考。

唐朝释道宣撰《续高僧传》收录萧梁至唐朝重要僧人的信息,弥补《高僧传》收录时间止于萧梁的缺憾,本书选用《大正藏》本《续高僧传》。

3.佛教经录、史料与类书

本书选用《大正藏》收录的佛教经录,主要有僧祐本《出三藏记集》、费长房本《历代三宝记》、释智升本《开元释教录》、明佺本《大周刊定众经目录》、释靖迈本《古今译经图记》、法经本《众经目录》。

史料及类书包括收录在《大正藏》、《卍新纂续藏经》(以下简称《续正藏》)与《大藏经补编》内的佛教传记体、编年体文献,主要有《弘明集》、《经律异相》、《广弘明集》、《集神州三宝感通录》、《法苑珠林》、《佛祖统纪》。

4.相关经、律、论

包括收录在《大正藏》与《续正藏》中与本书相联系的经、律、论。

佛经选择以《比丘尼传》中提到的大乘经典为主,兼顾唐朝以前传译的与女性相关的重要佛经。律部包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传译的部派大律与从各大律中集出的比丘尼戒本与羯磨。论典包括印度与中国僧人所撰与本书相关的论、疏。

以上资料,涉及面较多,兹不赘述,详见参考文献。

5.正史及别史

包括记录后汉、两晋、南北朝时期事件的正史及别史,主要有《晋书》、《南史》、《北史》、《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隋书》、《九家晋书集成》、《华阳国志》、《资治通鉴》等。

6.文学作品

包括魏晋志怪小说及诗词选辑,主要有《世说新语》、《文选》、《玉台新咏》、《搜神记》等。

7.墓志、碑刻、方志

包括墓志、碑刻、方志文献中有关东晋南北朝时期比丘尼的记录。

8.其他

主要指近代学者对佛教史、佛教哲学及佛教与女性关系的研究。

以上资料,涉及面较多,兹不赘述,详见参考文献。二研究方法

1.文献学研究方法

注重对文本进行章句考证、文献考证及历史考证。针对本书而言,着重于文献的互证、重点资料的校点。

2.社会学研究方法

进行数据统计,用于定量分析。

3.人类学研究方法

通过分类对比研究,说明比丘尼现象的深层原因。

4.哲学研究方法

考察哲学概念的形成及演变。

5.女性主义研究方法

以女性视角研究古代比丘尼问题,分析古代性别关系的构建与发展。

同类推荐
  • 道可道:内外修为,人生即道场

    道可道:内外修为,人生即道场

    崇尚自然无为的天道、秉承顺其自然的天人关系、追求返璞归真的精神气质、修炼隐逸之士的人文关怀,这是千百年来道家思想不变的文化基因,也是今人为人、处事的行动策略。本书从深邃的道家文化中摘取精髓,从集理性与感性于一体的道家文化中找到生存的智慧,从深刻而浅显的道家文化中找到快乐的源泉,从而明晰人生的航向、把握生存的本质,并为心灵提供滋养。
  • 人的宗教

    人的宗教

    本书介绍了世界七大宗教传统,包括印度教、佛教、儒家、道家、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以及各种原初宗教。作者透过个人的观察,以理性与感性、传统与现实的态度,以及深入浅出的语言,把世界宗教的智慧传达给大众。书中汇集了作者三十余年教学与研究的新成果,特别是在对两性观点与语言的运用、各宗教的内在层面分析,以及藏传佛教、苏菲教派与历史上的耶稣等方面做了详细述说。
  •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坚固其心·洗心禅(1)

    坚固其心·洗心禅(1)

    《贤宗法师演讲集》里的每一个主题,都是一轮明月,使人读后,拨云见日,如入慧海。大家可以从这套演讲集里摘取任何一轮明月,擎着她,不管走到哪里,都是光明的世界。那个时候,我们大家也都会像贤宗法师一样,成为赠送明月的人!
  •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本书讲述从上帝创造世界到大卫当犹太国王的故事,对应《圣经·旧约》的前12卷。共分五篇,内容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犹太先祖的故事、大卫王的故事等。
热门推荐
  • 时间机器(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时间机器(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讲述了时间旅行者发明了一种能够在时间维度上任意驰骋于过去和未来的故事。时间旅行者乘着机器穿越80余万年的时空,到达公元802701年,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个谁都料想不到的可怕世界。一场历险之后,时间旅行者逃离了那个年代,飞到几千万年以后,迎接他的又是一幅幅惊人的图景。他历尽艰险回到“现在”,将旅行的经历告诉朋友,不久后又踏上了第二次时间之旅。这一次,他再也没有回来,留给我们的,是一个难解之谜。
  • 女将在朝:王爷当自重

    女将在朝:王爷当自重

    一朝穿越,败将之女不配为正妃?呵呵,老娘还看不上你呢!曲南泠本是二十一世纪霸气女总裁,能力心机手腕样样不缺。踹渣男,娶美男,赴沙场,平战乱,光耀曲家门楣,通通不在话下。可是,唯独在情字上栽了跟头,他接近她从头到尾都是一场算计。骗子,给老娘圆润地滚!可是为何他却死皮赖脸地不肯走……将门嫡长女VS神医九皇子,来啊,相爱相杀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企业物流管理实务

    企业物流管理实务

    本书按照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教程” 方式重点突出企业物流管理的操作技能知识,以实际工作“案例”和“问题” 介绍企业采购与供应物流管理、企业生产物流管理、企业销售物流管理等基本技能知识,为学习企业物流管理知识和掌握企业物流管理技能提供有力支撑。
  •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 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素衣锦食

    素衣锦食

    这是一个假文案:一开始,阿柳仅仅只是想当个食神;然而谁让她有一对逆天父母,皇后、王妃是亲妈闺蜜,名士舅舅是姐控;皇帝、亲王是亲爸异性兄弟,名将义父视他为神,大佬们个个拿她当宝!他们医术超绝的朋友成了她的师父,他们富可敌国的曾下属认她为主!还让不让她当个单纯的厨娘了?以下为真文案:前世英年早逝,今生格外惜命,山野长大的阿柳是奴身,所以这辈子是不打算有什么出息了,种种粮食,挖挖野菜,今日河里捞一道小鱼小虾,明日上山捡个龙凤汤,小日子无聊又惬意。被主子点名进府当厨娘,赶紧先找个大腿抱抱。可是这大腿怎么越抱越粗了……这是个正经文案:素衣巧手,一把金刀可镂月;色香为魂,铜勺独运饪锦食。
  • 如何炼就职场达人

    如何炼就职场达人

    在职场或明或暗、或合作或竞争的游戏中,没有旁观者,都是“剧中人”。没有人希望自己在尚未到达目的地之前就被淘汰出局,那么,在职场激烈的竞争中,谁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 破冰

    破冰

    在金融改革的进程中,如何有效防控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是深化改革成败的关键。作者在对我国金融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革中应该特别注意的6个风险。其中包括:总体债务水平提高隐含的潜在风险;产能过剩加大的企业债务风险;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剧形成的系统性风险;地方政府过度举债所造成的还本付利风险;网上银行与虚拟货币可能造成的风险;财政金融问题交织出现的综合风险。应该说,这6个风险的确是制约我国金融改革的主要障碍,也是金融改革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作者据此所提的一些具体看法和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高度关注。
  •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化学故事总动员

    化学故事总动员

    化学在你眼中也许抽象,也许枯燥,也许让你头疼心烦……这并不是化学的本貌。神奇的化学就像一团迷雾,它充满魔幻与神秘,激情与梦想,它是多姿多彩、无限多样的。你会发现,化学可以轻松,可以有趣,可以让你魂牵梦萦……原来,化学也可以这样。
  • 松山大战

    松山大战

    松山,是血腥和悲壮的象征。它的故事已经变得遥远而模糊,传说它下面埋藏着无数的武器和财宝……五十年前的松山大战,是武力的拼搏,更是民族精神和毅力的较量。该书27万字,再现1944年夏秋时节中国远征军收复松山之役的血战历程,为段培东先生所著“抗战三部曲”的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