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100000006

第6章 隋唐五代:梅花审美欣赏的发展(1)

一、唐代梅花的分布

隋唐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国力强盛,社会蓬勃发展,文学艺术繁荣昌盛。在这泱泱盛世的时代氛围里,与整个封建文化的发展趋势相一致,对梅花的欣赏与认识在六朝基础上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隋唐结束了几个世纪南北分裂的局面,建立起新的大一统帝国,唐朝版图辽阔,一派泱泱大国气象,经济、社会和文化高度发展,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审美文化不断开拓。唐代的诗歌、音乐、舞蹈、绘画、书法都极其繁荣,为我们民族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提供了了解这个时代的丰富材料。从唐人各类作品和文献中,能频繁地接触到有关梅花的文字,梅事梅艺活动为之清晰起来,这是梅文化进入活跃期的一个前奏。

大量的材料表明,唐代梅花的分布远较今天广泛。隋唐承北朝基业统一国家,其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在北方,今陕西、河南、山西一带成了核心地区。如今这些地区尤其是山西、陕西一带梅花的栽培已属不易,而在唐代却另是一样,梅花在这一带较为常见。初唐诗人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经移何处竹,别种几株梅。”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曹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三七。又康金声、夏连保校注《王绩集编年校注》第88页。王绩,“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叔祖父,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老家庄园植有梅花。其《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进一步回忆道:“忆我少年时,携手游东渠。梅李夹两岸,花枝何扶疏。”《全唐诗》卷三七。可见种梅还有些规模。中唐诗人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回忆在陕西凤翔度过的欢乐童年:“柳爱凌寒软,梅怜上番惊。观松青黛笠,栏药紫霞英。”同上,卷四○六。晚唐李商隐有《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诗同上,卷五三九。,扶风即今陕西凤翔。可见这一带也有梅花分布。至于京、洛一线,读读杜甫《立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同上,卷二二九。李端《送客东归》:“昨夜东风吹尽雪,两京路上梅花发。”同上,卷二八四。不难想见当时长安、洛阳之间早春梅花一路盛开的情景。

何以隋唐时期梅花在黄河流域的分布远较今天广泛,梅花分布区北界延伸至今汾水、渭水流域?一般认为这与隋唐时期我国历史气候进入“第三个温暖期”有关请参考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竺可桢文集》第475-498页;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上册第222-224页。,一些本来只见于长江流域的植物,如柑桔,在关中地区也能栽培结实。当时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状况破坏也不大,山西吕梁、陕西渭河中上游地区仍然是大片茂林密布,自然植被尚维持在较好的水平史念海《历史时期森林变迁的研究及有关的一些问题》,《河山集(五集)》第73-91页。。联系殷墟考古中的鼎梅、《诗经·秦风·终南》所说的终南山“有条有梅”,汉代《西京杂记》有关上林苑的梅花品种,以及北魏《齐民要术》把“种梅杏”列为重要的农业项目,可见先秦一直至隋唐时期,梅的分布区域远较今天广大,梅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能正常生长。魏晋以来流行的《梅花落》以羌笛为主器,属于胡乐范畴,起源于北方地区,其以梅花为主题不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唐人梁去惑《塞外》诗曾表疑惑:“塞北长寒地,由来(少)物华。不知羌笛里,何处得梅花。”陈尚君《全唐诗补编》第42页。可能说的是唐之末季的情况。梅之大幅度退出北方地区,是唐以后的事。除了气候冷暖变迁、生态状况整体演变恶化外,其中梅花品种自身可能有一个整体退化的趋势,梅花中一些原本较适宜北方地区生长(如与杏更为接近)的品种可能逐步萎缩湮没,最终留下了南方“半壁江山”的分布格局。

唐代梅的园林栽培也是普遍的。隋、唐两京地区池囿园林繁盛,牡丹是当时最新潮的花卉题材,而梅花也是重要的栽培品种。初唐时期,立春、晦日、元日、人日等节气应景的宫廷御制、应制、应教、唱和及宴游写景诗中,几乎无不提到梅花。如李世民《冬日临昆明池》:“柳影冰无叶,梅心冻有花。”《全唐诗》卷一。上官婉儿《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斗雪梅先吐,惊风柳未舒。”同上,卷五。王勃《春日宴乐游园赋,韵得接字》:“帝里寒光尽,神皋春望浃。梅郊落晚英,柳甸惊初叶。”同上,卷五五。可见当时的都城内外御苑梅花较为常见。长安以外,一些士大夫的私营园林也不乏梅花栽培,而且有更明确的景观设置,如中唐宰相李德裕平泉山居以所集异植奇石著称,其中即有临水植梅一景李德裕《忆平泉杂咏·忆寒梅》,《全唐诗》卷四七五。。宰相韦处厚元和间贬开州刺史(治所盛山,即今重庆开县),有《盛山十二诗》描写园亭之治,其中有桃坞、茶岭、梅溪等。《梅溪》诗写道:“夹岸凝清素,交枝漾浅沦。”韦处厚《盛山十二诗·梅溪》,《全唐诗》卷四七九。可见也是一处梅花流水相映之景。唐昭宗朝宰相陆希声曾隐居故乡义兴(今江苏宜兴),寄适于村居退闲之乐,其《阳羡杂咏十九首》所咏桃花谷、松岭、李径、茗坡等十数道景观,俨然一片较大规模的园林经营,其中有“梅花坞”一景《阳羡杂咏十九首·梅花坞》,《全唐诗》卷六八九。。遍检《全唐诗》,有“上苑梅”、“宫梅”、“院梅”、“梅园”、“梅馆”、“庭梅”、“梅洲”、“涧梅”、“岭梅”、“梅湖”、“梅亭”、“梅湾”、“梅圃”、“梅溪(蹊)”、“梅花坞”、“官舍早梅”这样一些名目和字眼,其中多属景观,少数是地名。部分属于天然,大多出于人工。既涉及宫廷,也涉及士绅平民。既见于南方,也见于北方。与六朝高度集中于宫廷相比,梅花在唐代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关注如《文苑英华》所收花木类作品,数量依次为杨柳74篇、竹70篇、松柏61篇、莲荷47篇、梅34篇、牡丹31篇、桃19篇、兰18篇、菊17篇,梅居第五,可见唐人关注之程度。,栽培和观赏方式也趋于多样。这是继南朝之后梅花欣赏进一步发展的具体表现,也是其现实基础。

二、初盛唐的梅花审美:继承与演变

在隋及初盛唐的近两个世纪中,梅花的欣赏进展相对缓慢。尽管人们接触梅花的机会不少,但这个时期的文人并没有像梁、陈宫廷文人那样着意于梅花春闺绮怨的特色。由宫廷而都市,由江山而塞漠,这个时代文人的生活视野远远突破了宫廷狭窄的天地,他们越来越不屑于钻研草木、刻镂形似之类的诗题,尤其是艳情色彩浓烈的东西,整个初盛唐时期咏梅专题诗、赋作品极少。后世盛称的宋璟《梅花赋》原作已佚。据颜真卿《广平文贞宋公神道碑铭》,宋璟初仕得宰相苏味道知遇,“作《长松篇》以自兴,《梅花赋》以激时”,“《赋》嗤梅艳,《篇》美松长”,“苏深赏叹之”,许为王佐之才董诰《全唐文》卷三四三。。今本宋璟《梅花赋》反其道而行之,不是“嗤梅”而是“赞梅”,与史载不合,显系后人伪托请参考程杰《宋代咏梅文学研究》第384-388页。。宋璟把梅花与青松相对而论,视梅花为反面形象,与鲍照《中兴歌十首》“梅花一时艳,竹叶千年色。愿君松柏心,采照无穷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册第1272页。,吴均《梅花诗》“梅性本轻荡,世人相陵贱”同上,第1751页。所表现出的立场、认识一脉相承,属于这个时代对梅花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评价。这个时代人们着意的仍是梅花的时序之感,悲凉的横吹笛曲《梅花落》十分流行。唐代又出现了大角《大梅花》、《小梅花》曲调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四。,也属军中横吹,主要用于“夜警晨严”时吹奏,主题大致与《梅花落》相似,也当是睹梅伤怨春,感征戍伤离别之类,由于主要由大角吹奏,情调则更为凄厉苍凉。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阶段也发生着一些微妙的变化。以进士文人为骨干的广大新兴庶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无论生活经历、胸襟意气都远远突破了梁、陈宫廷文人的狭隘天地,他们抛弃齐梁文人赏梅咏梅中的艳情绮怨意趣,把梅花的观照和欣赏与广阔的社会场景和人生播迁相联系,梅花跳越出女性的视野,由宫怨、闺怨的托情之物转为广大文人士子感遇咏怀、抒情寄意的比兴之象。首先是《梅花落》,羌笛横吹之曲,当与边塞征戍有关,但现存南朝诗人的作品,大多只为闺阁感春绮怨之情,极少有边情乡思那样的辽阔取义,而唐代诗人笔下则一改此态,引入边关之思,如卢照邻《梅花落》:“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同上。虽然不脱宫体之绮艳色泽,但征夫思妇之立场诚可谓乐府抒情古意的回归,而“天山”“匈奴”云云,比之南朝咏梅一派玉台香奁,境界大为开阔。再读一读张说《幽州新城作》:“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全唐诗》卷八七。卢僎《十月梅花书赠》:“君不见巴乡气候与华别,年年十月梅花发。上苑今应雪作花,宁知此地花为雪。自从迁播落黔巴,三见江上开新花。故园风花虚洛汭,穷峡凝云度岁华。花情纵似河阳好,客心倍伤边候早。春候飒惊楼上梅,霜威未落江潭草。江水侵天去不还,楼花覆帘空坐攀。一向花前看白发,几回梦里忆红颜。红颜白发云泥改,何异桑田移碧海。却想华年故国时,唯余一片空心在。空心吊影向谁陈,云台仙阁旧游人。倘知巴树连冬发,应怜南国气长春。”同上,卷九九。梅花成了士大夫文人感时序、伤播迁、思故乡,抒发人生乖合盛衰之情的自然兴象与物证。这种感遇咏怀之情的寄托,拓宽了梅花抒情写意的功能和意义,实现了时序物色之情由女性向士子,由深宫绮闺向广阔的社会、人生转变。这是梅花审美感受的一个重要演进。

三、杜甫的地位

上述转变在杜甫诗中得到最为典型的表现。杜甫有两首诗专题咏梅,一是《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全唐诗》卷二二六。一是《江梅》:“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同上,卷二三二。两诗均作于晚年漂泊巴蜀时,诗歌的重点都不在咏物,而在于睹梅而生的时序垂暮之感、故园乱离之思。尤其是前一首虽笔笔不离梅花,却字字归于深情抒发,对友人的深情忆念、万里作客的浓郁乡愁与人生迟暮的无穷伤感,由睹梅、寄梅、咏梅等一系列想象牵引激发,使一首貌似咏梅酬答之作成了浓郁的抒情诗。诗中提到了何逊咏梅,与何逊《咏早梅诗》相比,花色刻画减少,抒情之意激增,情感也脱弃了宫怨闺恋的束缚,显示了唐代进步文人视野阅历的开阔丰富、思想情怀的充实激越。杜诗所抒发的友谊、乡思、时序之情,对于封建士大夫尤其是广大中下层官僚知识分子来说,是最为普遍和经常的体验,很容易引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可以说,由于杜甫的咏梅抒情,大大丰富了梅花意象的表现视野和抒情功能。

同类推荐
  • 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鬼

    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鬼

    中国民间素有神鬼文化传统,却是见神就拜,无门户之见,这也使得鬼神不分,故本书系即分设《鬼》《神》《仙》《妖》《怪》《精》六题,一题一书,为中国文化语境中的精怪神仙分别列传,界定门类,爬梳各种文艺作品及民俗现象,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更为清晰的民间精神世界。《怪》全书共辟四章,以古典文本文献为背景,辅以民间传说故事,从“怪”的定义、特性、类别、人与之的关系等视角,对“怪”本身作了介绍整理,作者认为怪的信仰根源于万物有灵的原始观念,之后在作为主流的儒家和释道二教的影响下,怪逐渐被异端化、典型化。而在人与怪的对立中,人对怪做不妥协的斗争则体现了人类对自身价值的肯定。
  • 信赖·互惠·共生: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信赖·互惠·共生: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本书以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状况为中心,分别从“19世纪中期以前的东亚地区交流”、“近代西洋殖民主义的冲击和东亚各国的关系变化”、“冷战与冷战后的东亚地区交流”三个专题,汇聚了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等专业的中日学者跨学科的讨论成果。
  • 木兰溪 木兰江 木兰河

    木兰溪 木兰江 木兰河

    本书内容包括:入海口、镇海堤、三江口、宁海桥、涵坝闸、熙宁桥、木兰陂、南北洋、石马街、坝下城、虎啸潭、东西乡等。
  • 狼人的月夜迷踪

    狼人的月夜迷踪

    古世纪欧洲盛传的传说:“即便一个心地纯洁的人,一个不忘在夜间祈祷的人,也难免在乌头草盛开的月圆之夜变身为狼。”这是一个关于月圆之夜变狼的秘密。本书将带我们一起追寻狼人的传奇和秘密。
  • 大国关系与文化本原

    大国关系与文化本原

    本书内容包括:大国文化要义、西方外交文化本原、俄罗斯外交文化本原与战略文化变化趋势、日本外交文化本原、中国外交文化本原。
热门推荐
  • 海贼王之剑豪之心

    海贼王之剑豪之心

    雷与剑正义与邪恶战斗与杀戮当释放出内心的恶魔后,一切皆有可能。但在某一天,维尔发现,自己追求的只是热血沸腾的战斗,并不是去杀死那些弱者。(桃之助,必须死!!!!!)-------------------------------------------------------------(新书,轮回乐园)普群:534789565vip群:204920420(加群时请附带粉丝值截图,我会每天不定时发红包)前期作者菌萌新,请看过三十章。
  • 这就毕业了

    这就毕业了

    本以为还能一觉睡到下午,拍拍自己的上铺好友,一起再吃一顿饭。本以为吃过饭后应该去的地方是学校的小电影院或是图书馆。本以为凌晨三四点的星光永远不会孤单。可某一瞬间,我们忽然就过上了十点便酣睡、没有伙伴的,一个人的日子。一个人的梦里,他们很美好。一个人的生活,需要很勇敢。
  • DRAMATIC LYRICS

    DRAMATIC LYRIC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国之夏侯元让

    三国之夏侯元让

    夏侯惇,三国当中曹魏势力的二号人物,军方第一人,魏国第一任大将军,魏之元勋,但是却被很多人戏称为肉票将军、种田将军,不禁为其感到不公。这一次,战刘备,败周瑜,擒孙权,驱外族。就让我来写一个不一样的夏侯惇!
  • 王妃她总想上天

    王妃她总想上天

    【狡黠洒脱黑莲花vs腹黑深情伪奶狗】 【1V1甜宠双洁】【后期高糖警报】她是相府最不受宠的木头嫡女。 患失魂症十年,灵魂一半锁原身,一半漂泊异世。大婚三日,被前夫亲自遣轿送回,“谢罪而死”。 再度睁眼,手掌异能“福禄寿”,强势魂归—— 白莲姐妹设计她清白?将计就计叫她身败名裂!渣爹暗地谋害她母家?以牙还牙让他倾家荡产!虎狼邻国时常眈眈而视?最强军团将你踏为平地! 只不过,她这个傻子夫君怎么解释? 十年失魂,十年守护。 他只将红线缠于她指尖,低声诱道:“这条命给你……但你心给本王好不好?” 【甜宠+权谋+异能+女强+青梅竹马】
  • 反派就知道强上

    反派就知道强上

    反派不好了,天天患得患失,不得已他的小娇妻只得进入他的梦中还了他的梦。
  • 如渊漂流记

    如渊漂流记

    王歆可头一次因为一件不小不大的事情失态,就被魔头(假)如渊真君中意,试图带她走向一统诸天万界的伟大征程。王歆可证道之时,对诸天万界说:“吾道是为打破虚伪,探求真理。”白如渊补充道:“还要把你们都缝起来。”
  • 猜疑

    猜疑

    麦格雷的故事总是以猜疑开场,《弗拉芒人家》也不例外。位于法比边境的整座吉维城,都在控诉可恶的佩特斯一家让守夜人的女儿消失了。自此,所有叙述都围绕猜疑展开。在《贝尔之死》里,男主人公被怀疑杀死了寄宿家中的妻子朋友的女儿,所有人都怀疑他。以至于嫌疑人终于真的犯下了一桩罪行。猜疑毁了他。《帽匠的幽灵》中小裁缝卡舒达斯发现城里的要人莱昂·拉贝是令拉罗谢尔满城风雨的系列谋杀案的凶手。但他什么也不能说,因为他是外国移民,他要是说出来,所有怀疑的矛头都将指向自己。怀疑气氛笼罩全篇,令人窒息。
  • 民间演艺

    民间演艺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特工魔女惊天下

    特工魔女惊天下

    她是一介杀手,却在最巅峰之际被组织背叛。本以为魂归大地,却不料穿越成毫无魔力的废材大小姐。她看似柔弱,实则刚强。她扮猪吃老虎,聪明智慧。他堂堂仙界之子,偏偏看上了她。......丫鬟说:“小姐,你是不是要屈服在这个无所不能的男人身下了?”“哼,我要他跪拜在我脚趾头下。”后来她成功了,仙界皇子追上门,当教主,做女皇震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