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7400000003

第3章 圣恩寺里辨真情

白龙太子当了皇帝,靳玉红被尊为皇太后。她为丈夫自如皓保留骨肉的目的达到了,儿子如今当了皇帝,超过了丈夫生前扬名显亲光耀门庭的愿望。只是,儿子并不知这段隐情,张怎会知道自己是白氏之后呢?她虽然为丈夫续下了香烟,可是白秀才在九泉之下又怎会知道呢?可惜丈夫遗骸留在了乡下,要是在京内也可以去坟前祭奠一番告慰亡灵。现在,她不为儿子担忧,却是更加怀念丈夫白秀才了。每当一个人静闲下来,特别是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她就倚在床上作无边的遐想,从前和白秀才那种心心相印,相爱相亲,鱼水和谐的诸般情景,便如梦如烟地浮现在眼前。她从中得到无限的安慰,也带来无限的辛酸凄凉。

这天晚上,靳玉红做了一个梦。白如皓在灯下专心苦读,靳玉红给他捧去一杯香茶,羞怯而陶醉地对丈夫说:“你把这杯香茶喝了,我告诉你一句悄悄话!”白如皓放下书本,一口气将茶喝干,摇着妻子的肩膀,并伸过去自己的耳朵,叫她快说“悄悄话。”靳玉红轻轻提着丈夫的耳朵,伸过樱桃小口在他耳边悄悄说道:“我有喜了。”“啊?”白如皓惊愣了一下,便一下子抱住妻子在床上打滚,嚷着:“这下我们白家要有后代啦!”小两口在床上拥抱着,嬉笑着,靳玉红竟笑醒了。那梦中的情景,如在眼前,好不叫人想念。她沉醉了半天,忽然生出一个念头来:不如到圣恩寺去降香,借敬神拜佛之机,将儿子登基的事情和自己的朝夕思念之事祷告给丈夫的英灵。主意定了,便命宫女们准备祭物,摆驾去圣恩寺。

圣恩寺是一座佛寺,就在京城的东郊。据说为本朝第三世皇帝所建,至今已有一百余年。寺庙规模很大,南北座向,前后三重大殿,左右有禅房和经堂。数百座佛像森然,殿宇辉煌壮观,因偶有皇家降香,平素的香火十分旺盛。今日皇太后又来,事前没叫通知寺里,所以靳玉红来到寺中,并未引起太大的骚动。她命太监、宫女给每座神像烧香化纸献上祭醴,她主要到大雄宝殿和观音堂进行了祭祀。她对观音菩萨特别虔诚,跪在锦绣罩着的“蒲团”上默默祷告,尽诉心中的衷肠话儿。祷告完毕,两个宫娥将她搀扶起来,她忽然看见一位中年法师在一旁击磬陪祭,不禁一怔:这人好像在哪儿见过?

从大殿出来,靳玉红又亲自为寺庙布施,召见了几名主要法师。其中就有刚才在观音堂中见到过的那一位。她更是生疑,从形影上看好生熟悉,此人莫非是他……?但他身着僧衣僧帽,又一直低垂着头,看不真切,也不便老盯着一个男人。她只得满腹疑狐地离去。

下月是观音菩萨生日,皇太后又到圣恩寺降香。祭祀完毕,又对寺庙作了厚重的布施,然后又照前番召见主要法师。这次她不集体召见,而是逐个地单独问话。首先,召见了长老和尚,他鹤发童颜,道貌岸然,据说他已经一百零三岁了。修仙修佛也免不了皇家的规矩,见了皇太后,他便俯伏在地,激动地奏道:“蒙皇太后几番厚重的布施,令我寺全体僧人感激不尽,我们一定为皇太后祈福祈寿,祝皇太后圣体千秋!皇太后有什么懿旨,小僧遵照奉行不敢稍有懈怠!”

靳玉红素来仁慈,见长老偌大年纪,便命他起来坐下叙话,老和尚受宠若惊更加感激涕零。靳玉红问他寺里法师的俗名、藉贯、来历、行踪、近况等问题,长老都——作复,如数家珍一般。然而,靳玉红十分失望,所有法师的俗名没有一个叫白如皓的。老和尚去后,她又召见其他的法师,可是召见了五名法师都不是那日在观音堂见着的那一位,又不便向长老指名要见此人,况且也不知此人何名,她只得快快回宫。

三个月中,靳玉红借各种名目又到圣恩寺降了三次香。直到召见第二十四名法师,终于召来了她想要见的那个人。那法师伏跪在地,一声不吭;靳玉红命他起来坐下叙话,他也没啥反应。靳玉红便使出皇太后的威严,说道:“法师仰起面来,好生回本太后的问话。”那法师只得微微扬起头来瞟了靳玉红一眼,嘴角颤动了几下没有吭声。靳玉红一见,却在心里呼喊起来:是他!是他!慢道他只是老了一些,就是死了化成灰我也认得出来呀!说着,她站起身来,走近那法师,低声叫道:“如皓,秀才!你不认得我了吗?”那法师语气凄怆地说道:“认得,你是当朝皇太后。”靳玉红一听,不禁一阵伤心,说道:“如皓!那日在观音堂一见,我就怀疑是你,我今天是特地设法来寻你的呀!”那法师也哽咽道:“那日我也认出了你,但你是皇太后,我不敢相认。我也是在这儿等着你来的呀!”都明白了,他俩正是从前割散了的小两口。现在恍若隔世重逢,一个叫了一声“夫君!”一个叫了一声“娘子!”两人便紧紧拥抱着抽泣起来。

痛哭了一阵,彼此为对方拭去了眼泪,复又坐下叙话。

靳玉红问道:“夫君!我们惨遭分离之后,都说你已经被害死了。你怎么还活着,为何又到了这里出家为僧?”

“这完全都是为了娘子,也是老天注定的呀!”白如皓又喜又悲地说了他这段由来——

十八年前,小夫妻俩在小镇客栈里,靳玉红被强行抢走之后,武士将门倒锁起来,白如皓出不了门追不着人,一下气昏了过去。过了好久,店老板才将门打开,用姜汤救活了白如皓。他清醒之后,定了定神,知道妻子已被抢走,就气冲冲地喊道:“什么人敢如此目无王法,我要告到官府治他的罪!”老板低声告诉他:“掠你妻子的是当今皇帝,你找谁告状去?你敢到京城去寻事,当心把你的小命也赔进去!还是忍了这口气,死了这条心吧!”皇帝虽然是化装出巡,但那些大帮人马自会把秘密泄露出来。作为接待八方来客的店老板,更是消息灵通人士,把真情告诉了白秀才。

白如皓一听,感到无比惊骇,悲愤万分,完全绝望。恩爱夫妻强遭拆散,偏又遇上了生杀予夺至尊无尚的皇帝。自己一个小书生如一只小蝼蚁,怎敢鸡蛋去碰石头?爱妻既失,自己活着有什么意思呢?他悲嚎着一头向石墙撞去,心想碰死完事,还去求取什么功名富贵?

正在这时,店老板急步上前一把将他拉住,好言劝道:“秀才老爷,你莫要读书读迂啰,要想开些嘛!你死了,就能救出你家小娘子吗?倘若她能逃出虎口又到哪儿去找你?岂不辜负了她的一片深情,你不记得《红叶题诗》的故事吗,要学卢渥等待良机嘛!常言姻缘由天定,你们夫妻会有团圆之日的。”

一番良好的祝愿,拨开了白如皓心中的愁云。是呀,既然爱自己的妻子,她有难应该没法解救她才是,轻生一死有什么用呢?如今,明知她被皇帝带回宫中,算是知道了她的下落,我何不跟踪到京城里去寻她?有理,应该这样做。于是,他收拾了行李,独个儿匆匆赶到了京师。

白如皓知道,皇都人逾百万,市井如烟,街巷如网,要寻找一个女子谈何容易,无异于大海捞针。但他牢记着《红叶题诗》的故事:唐代舍人卢渥,一天,在宫墙之外,见那从皇宫里流出来的洗脂粉水中漂浮出一片红叶。他拾起来一看,上面题有一首绝句诗,饱含深情思念之意,显然是一位宫女给亲人传递的信息。于是,他便拿回家中,藏在一只珍贵的箱子里。后来,宣宗皇帝传诏,因为宫女年龄大了,也玩厌了,放她们出宫,择配嫁人。卢渥得知消息,便急急前去择配,恰巧选择到了那位题诗的宫女。成婚之后,两人甚是恩爱,宫女为卢渥收拾衣箱时,发现箱底有一片题诗的红叶。她甚是惊讶,这不是自己题了诗放出来的那片红叶吗?怎么会落到卢渥手里?她原是给未婚夫传出的信息,可见他没有收到。她不禁感到一阵凄然黯然。因为卢渥择配时,并未向她提及红叶题诗之事,择到她纯属一种偶然。晚上,卢渥回到家中,这宫女便问及红叶之事,各述了来龙去脉。原来宫女正是卢渥从前被选美进宫的未婚妻子,卢渥正是宫女要传送信息的丈夫。现在有情人终成眷属,两人无限悲喜又无限感慨,认为这是神灵赐福命里注定之事了。白如皓也希望自己有卢渥一般的命运,迟早能和恩爱的娇妻团圆。因此,他不去大街小巷转悠,只到皇宫外面去等待。他一遍遍地沿着宫墙寻找,看从皇宫里流出脂粉水的沟渠在哪儿。可惜,他寻找多日,不仅没见到红叶传书,连那种沟渠的痕迹也没见着。然而,他并不死心,他生出了新的设想,只要娘子有心,自己有情,虽然没有流脂粉水的沟渠,她可以用别的办法传出书信来。比如放出一只鸽子,扔出一块石子,都能把情况告诉墙外的丈夫。想到这里,他觉得更不能离开宫墙了,若是自己不在,妻子递出书信来怎么拾取得到?于是,他日复一日,风雨无阻,都守候在宫墙外面,希望奇迹会在某个早晨出现。

后来,他终于绝望了!

一天,他从附近几个闲人的议论中,听到这样的话:

“老哥!你说皇帝成天在想些啥呀,宫中的美女成百上千,够他玩的了,他偏要从乡间选来一位有夫之妇。虽说女人貌美,总是人家先那个了……”

“嘿!你老弟就不明白了,常言道家花哪有野花香,皇帝老倌也爱寻野味呢!”

“你们两位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皇帝这回选的那个姓靳时女人,不是一般的宫女,一进宫就作了皇帝正式的妃子,与皇帝是夫妻啦!你们知道这是为何吗?原来这妃子进宫不久就怀了孕,皇帝自来没有儿子,他盼着这女人给他生个太子呢!”

“哦!原来如此,这女人也算是有福气!”

“我看呀,这妃子肚子里头的货还不知是谁的呢,若是他丈夫的骨肉,皇帝可就戴绿帽子啦!”

“嘻嘻,真是这种年头怪事多!”

“我说还是闭上你们的臭嘴吧!若是这些话传到了皇帝那里,当心办你们一个侮慢圣君之罪,没得脑壳吃饭了!”……

那几个人蹑脚噤声地走了,白秀才却气昏了过去。完了,一切都完了!爱妻作了皇帝的妃子,再也出不来了。她腹中的胎儿,已成了皇帝的龙种,自己的骨血也失去了,剩下的只有他自己孤身一人!人生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意思呢?他晃晃悠悠跌跌撞撞地离开了宫墙外,懵懵懂懂地挪动沉重的脚步往前走,也不知走了多远,到了什么地方,一阵钟磬之声使他停住了脚步,抬头一看,面前是一片茂郁的林子,簇簇古树参天,间有鸟语猿啼。从林间空隙看过去,前面一座偌大的寺庙,从里边传出诵经和钟罄之声。对了,不走了,这是清白地方,正好寻个归宿。没有多想,他就解下腰间的丝绦,往树枝上挂结实,搬来两块石头垫在绳下,站上去,把脑袋伸进套子,使劲登开脚下的石头,一阵气紧,胸中一热,便失去了知觉……

然而,不久他又醒过来了。睁开眼睛一看,躺在一间僧房的床上,小桌上燃着馨香,放着茶水糕点,一位老和尚坐在床前。见白如皓苏醒过来,老和尚便合掌念道:“阿弥陀佛!施主到底醒过来了。”然后,将白如皓扶起来坐下,劝他吃了些茶水糕点。说道:“若非我的徒儿在后山林中发现了你,你就白丢了一条性命。看你是个读书人,自有远大前程,可你有什么难解之事而去轻生呢?”

“师父!我实在是活着没有意思啊!”白如皓一声长叹,满含热泪地向老和尚诉说了他的一切。

这桩苦情,牵涉到当今皇帝,谁也解决不了,真令人心酸、愤慨、而又无可奈何。但是,老和尚却归纳得极其单纯。他听了之后,没有什么安慰,只是说道:“人间世事,恩怨是非,因果报应,循环往复,没有尽头,世人也就受着无尽的苦难。轻生当然容易摆脱苦恼,但也会带来新的苦难,也违了神佛的旨意。依老纳之见,不如径入空门,看破红尘,皈依佛法,四大皆空,修个大好的来生。施主以为如何?”

“唉!”白如皓又叹了口气,说道:“师父之言甚善,只是妻子被别人掠去,又不能救得她出来,我这颗心怎能空得下来?”

老和尚沉默了一阵,说道:“既是施主如此多情,贫僧倒有一个两全之策:这圣恩寺乃皇家所建,宫中的帝王皇亲常到寺里来降香。你可暂在本寺出家,或许将来能有和你妻子相见的机会。请施主三思。”

白如皓想了一阵,觉得老和尚的话入情入理,便拜老和尚为师,在圣恩寺当了和尚。由于他学识渊博,除了一桩心事并无别的羁绊,所以对佛经的研讨有较深的造诣,成了爱人尊敬的法师。十八年过去了,机会终于盼来了,从前的爱妻又来到了面前。他擦着眼泪说道:“只要今生能再见到娘子,我就死而无憾了。”

靳玉红听了丈夫的诉说,又辛酸又感叹又高兴。她也擦干了眼泪,抚着白如皓的脸颊,说道:“我们已受了十八年的分离之苦,你还想分开吗?我们都还不老,还有恩爱夫妻的大好时光啊!”

白如皓摇了摇头,说:“我何尝不想,不然我到这儿来苦等什么?可是,如今,你是皇太后,我是出家人,不可能如愿啊!”

靳玉红正色道:“夫君之言差矣!从前是皇帝的权势使我们分离,今天我也可以用皇家的权势使我们夫妻团圆。”接着,她道出了心中早已打好的主意,叫白如皓依计而行。

白如皓听了虽然有些惊骇,但还是真心依从了。

于是,数日之后,白如皓便离开了圣恩寺,说是决心到全国名山大川去云游学法布道,最后要在故乡的寺庙里落脚。白如皓此后的事,再也无人知晓了。

同类推荐
  • 天宗

    天宗

    傍晚时分,暴雨如注。一道道凄厉的电芒撕裂夜空,闷雷声隆响不绝。一座荒郊外的野庙在风雨中摇摇欲坠。伴随着一道霹雳当空炸下,一个幽灵般的黑色人影闪进破败的庙门。人影进得庙来,缓缓向庙中心踱去。庙中残烛映照之下,但见这人身披黑色大氅,头上戴着厚实的面罩,只露出一双精光四射的眼睛,显得诡异非常。一粒粒细密的雨珠顺着氅角滴落于地,循着他的足迹勾勒出清晰的水痕。神秘人来到庙里的一方供桌旁,桌上摆着三个香炉子,每只炉身上都镂刻有两个金色的八卦图案,各自遥对着另外两个炉子。
  • 离开的,留下的

    离开的,留下的

    “我”在未婚夫彼得罗一家人的帮助下,出版了首本小说,享受着成功的喜悦,而留在那不勒斯的莉拉却身陷贫困而卑贱的工厂生活。 “我”像个骑士一样,再度介入莉拉的生活,并动用丈夫一家人的关系,让莉拉和恩佐的生活有了转机——他们成了那不勒斯地区最早学习、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人,他们顽强、坚韧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开始积累了巨大的财富。我和莉拉之间再次胜负难辨。婚后的“我”开始面临自己的创作危机,而平静的、中产阶级式的婚姻也令“我”疲惫不堪。对社会变革颇为冷淡的彼得罗希望“我”放弃作家的身份,而“我” 在扮演“母亲”、“妻子”这些角色时,总是避免不了内心的分裂、紧张……
  • 杀猪

    杀猪

    代金富叹口气,说跟不上时代喽!艾亭镇街上,瞧瞧人家那杀猪,谁还跟俺们这样,累死累活地,逮猪捆绑,操刀子杀。人家那,都是一条龙了。这边,给猪赶进一个大粗筒子里,二十几分钟,那边,出来的是白亮亮的猪筒子,下水都掏净了。只听着里边咔嚓,响一声,四个铁爪子搂住猪身子。再响一声,勾住嘴,刀一抹,杀了!噗嗵一声,下锅,呼呼喇喇,褪毛了。人家那,真省劲,真得劲!再说,眼下,谁还学这杀猪的手艺?都走啦,挣钱去啦!杀猪累人,还一整天油味肉味地带着,不招待见哩。哪像出外慌钱,一出去一年,回来都是穿的美,皮鞋亮亮的,头发梳得油光,还戴着耳机,走哪儿都管骚烘烘的,排场二里地。爹插一句话,说瞧着恁好,背地里吃啥苦,还不知道咋样哩。混了几个钱,回来美哩。一脸瞧不起的样子。没人学啦!这手艺还算手艺?
  • 回望高君宇

    回望高君宇

    初春,北京。草未绿,风沙还在吹。在著名的协和医院,一个青年因患急性盲肠炎准备手术。手术前,他亲自签了字,还微笑着对陪着他的战友说:开肚怕什么,你也这样旧脑筋?第二天,术后的他感到精神还好,和友人、兄弟闲闲地谈起钟情的事业,当然,还有心爱的女友。就在这天夜里,这位青年的病情突然恶化,呼吸微弱,脉搏飘忽,指甲发青。
  • 晚清政商笔记1:胭脂扣

    晚清政商笔记1:胭脂扣

    本书从浩瀚清史里细细梳理出有关晚清政商人士的一些琐闻、传记,以笔记小说的形式结构的短篇故事集,涉及内容广泛驳杂,举凡草木虫鱼、风俗民情、情场传奇、笑话奇谈、逸事琐闻等等皆录其中。作家以史家的态度书写笔记,多标榜其记事之确实,带有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
热门推荐
  • 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本书共八章,内容有: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概述、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其问题研究、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分类改革研究、我国公共体育场馆配套制度改革研究、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改革与政府监管研究等。
  •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亲情故事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亲情故事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
  • 不良丫头

    不良丫头

    穿越!不当后、不做妃,更不会撇家舍业去做女霸王!一个字,累,两个字,累惨了!她欧若琳才不会做这种傻了叭叽的事呢,既然老天给了她小姐的身子丫头的命。哈哈哈,三声狂笑过后,她就要将丫头的行当彻底坐穿,不做则已要做就做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的超级无敌好吃懒做、行为不良、扶软欺硬、骗天骗地、骗男骗女、美得冒泡、媚得酥骨的不良丫头。欧若琳,一个超级聪明、可爱,却超级懒惰的玉娃娃。除此之外她可是纵横欧亚大陆的大财阀-欧氏集团当家人最小、最宝贝也是最令全家人头痛的女儿。整天的混吃蒙事,也不愿意让自己的高智商、高才华有用武之地,用她大小姐的一句话:家里有本事的人太多,她吗?当然要把机会多多的留给哥哥姐姐们了…她的恶行那是如长江之水绵延万里啊!是巧合?还是明明之中早已注定?使得欧若琳这个“半成品”穿越了,至于何谓“半成品”?又穿了个什么身份?大戏已上演了!他,国师府的外甥,一个粉面邪心的小白脸,竟敢说是她的老情人,死小子,让你说,丫头不发威当我是天使在人间啊!于是乎,国师府的后花园中传出了如同杀猪般的惨叫声,而行凶之人却美滋滋的一摇三晃的走着,不想刚才的一切可是有目击证人的。他,一个全皇城众人皆知的色王爷,竟然让她侍寝,好啊,看你怎么个死法!于是乎,房中传出了如同见鬼般的声音,一个色胆包天的王爷竟然被一个丫头逼得应下了一条史无前例的所谓的君子协议。他,绝对的俊男帅哥,却有个让人心畏惧的称号——冷面暴王。他爷爷的,竟然要她做他的贴身侍女,王八蛋,给点儿阳光他就想灿烂,给个破筐就要开始下蛋啊!可谁知?唉,她是丢了夫人又折兵,简直是一赔到底啊……他,一个异国的小王爷,拥有着一张阳光帅气的脸,那温柔的笑如绢绢细流滋润心田。就这样可爱的人却给她带来震惊的消息,去与留,让她两难,却不得不做出决定。可谁知人算不如天算,那霸道的冷面神千里迢迢追了来!乱啊乱!烦啊烦!他他……在这个陌生的时空中,不良丫头会有怎样精彩的人生故事呢,不要着急,已经开演了!倾力打造正剧大戏《破颜》强力推荐新正剧大戏《妾狂》特别推荐逍遥自己的其它三部作品:《逍遥天下之任逍遥》已完成《逍遥天下之蓝城城主》已完成《霸女沧海》已完成亲们多多支持,狠狠砸坑吧!
  • 大明奇女子

    大明奇女子

    21世纪女局长一梦回到崇祯年间,面对风雨飘摇的大明朝,她紧紧围绕“粮食、军队、人心”这条主线,坚定地踏上拯救末世崇祯之路。她保家卫国散尽家财,被大明王朝封为一品忠义夫人;她对蒙古贵族宣言:“我不嫁,你不娶,给我千里江山为聘!”她翻云覆雨让崇祯这“亡国之君”成为“中兴之主”;她不惑之年再穿嫁衣,促进汉满蒙融合……一代枭雄与她相识于微末,三年家人般相处,十二年离离合合,最后危难关头,为卿放下刀兵,双双隐退苦寒之地,促成大明天下一统。且看一代奇女子柳心的史诗般人生,且看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传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开花的石头

    开花的石头

    喜妹要出嫁了。喜妹今年刚二十,长得细眉大眼,身如摆柳,心疼死人了。喜妹家住在塬东面的苦水沟,离塬上十多里地,一溜上坡路。她家有两个孩子,她是老二,上面有一个哥。喜妹小学毕业就没再上学,她大那年秋上害了一场怪病,一觉就睡过去了。那年,喜妹刚刚十二岁,拖儿带女的母亲,就噙着泪让她去放羊。女大十八变,到了十五六岁,喜妹就出落成十里八乡少有的俊闺女了。自十七八岁起,说亲的人快把门槛都踩破了,喜妹都不乐意。这一回,喜妹还是不乐意的,可这回,为了哥哥大喜的亲事,喜妹妈由不得喜妹了。
  • 权谋高手李鸿章:力挽狂澜

    权谋高手李鸿章:力挽狂澜

    晚清政坛云谲波诡,内部洋务派与顽固派缠斗不休、势同水火,外部列强环伺、步步进逼,李鸿章如何运用他炉火纯青的权术谋略,纵横捭阖,力挽狂澜,突破晚清军事、经济、外交的困局,最终成为让慈禧太后赞为“再造玄黄”的官场不倒翁呢?中国幽默讲史领军人物雾满拦江积多年研究心得,以新史料、新视角、新观点,以诙谐流畅的语言,为你真实展现李鸿章如何运用博大精深的政治智慧,力挽晚清狂澜。
  • 世界奇异现象档案录

    世界奇异现象档案录

    奇异现象犹若色彩斑斓的万花筒,点缀在我们的生活中或尘封在历史中。它们时而扑朔迷离,时而迷雾重重,时而变幻莫测,时而漏出端倪。阅读过程中,它们或挑战我们的思维极限,或让我们惊呼不可思议,或超出我们想象力之外,令我们热血沸腾、欲罢不能。
  • 不死者诅咒

    不死者诅咒

    当不死不再是传说,这些拥有不朽生命的存在,会在人的历史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 李鸿章全传:李鸿章回忆录

    李鸿章全传:李鸿章回忆录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李鸿章全传》的作者之一梁启超曾经说过“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而李鸿章在许多略知历史的人眼中肯定是“谤满天下”,果真应该如此吗?
  • THE HERITAGE OF DEDLOW MARSH and Other Tales

    THE HERITAGE OF DEDLOW MARSH and Other Ta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