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8500000003

第3章 说话算话

希望破灭了,张长安最后还是回了老家刘店。

他不等那几个同伴来找他要钱,他就把院里那两棵大桐树刨了。张箩匠问他:“这树正长哩,刨树干啥?”

张长安对老爹笑笑:“俺想打套家具用呗。”

爹点点头,婚事定了,是该准备一套家具了。

张长安刨了家里几棵基本成材的树,拉到集上卖了五百块钱,给了那个急着买彩礼办喜宴的青年。

那几个伙伴知道他亏了本儿,表示那砖坯钱可以缓一缓。张长安说:“我再想点新门路,那钱一分也不会少你的。”

张长安又要去卖那头老母牛,爹死死拉住牛绳不松手:“你疯了不是,卖了牛指望啥种地呀?”

“我想跑趟生意。”张长安仍想瞒住爹,不想给老人增添更大痛苦。他强作欢笑,劝爹说,“喂牛耗费草料,等我赚了钱给你买头铁牛。”

张箩匠不信儿子这鬼话,他已看出深埋儿子心头的痛苦。他低声问张长安:“孩子,你给爹说说,这趟外出是不是……”

张长安鼻子一酸,禁不住哭了:“爹,我这次……被人家骗了!”

张箩匠理解儿子,他没说一句埋怨的话,就把那头唯一的老母牛拉到集上卖了,把钱还给急着用钱的同伴。这挫折让张箩匠的思想重又回到三年前。他劝儿子:“还是安心在家好好干活吧,庄稼人离不开黄土地啊!”

张长安却说:“照你这样干,咱庄稼人啥时有出头之日啊。”

张箩匠生了气:“咱生就种地的命,想发财有啥门?你要是在家闲得慌,就跟我学学张箩拴簸箕的手艺吧。”

这张箩拴簸箕的手艺是张家祖传下来的。几把柳条几根牛筋拿在手,就能走到哪里吃到哪里。这只比讨饭体面一点,根本挣不了什么钱。张长安不干。

张箩匠发了火:“咱祖祖辈辈都是靠这混饭吃,大荒年也没挨过饿。你小子看不起祖宗了!你想得高,干得好,外出几个月,带着一屁股账回来了。我虽没挣过多少钱,可也没欠下什么账。就是两手空空地回了家,也起码省下家里几顿粮饭。”

这就是张箩匠的价值观。张长安无法改变。他只能听从爹的安排,离开家乡,从事新的业务。

张箩匠看着儿子走远的身影,肚子里像吃下一颗定心丸。然而,他怎么能想到,正是这次外出,张长安又一次陷入泥潭……

在刘店村,至今没有一家乡村企业,也没有一家专业性作坊,除了老人会点木工和泥水活儿外,其他人几乎没有什么技术专长。可是这几年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商品意识也慢慢增强。在过去,农民穿的是大裤裆棉布裤,用的是棉布条做的裤腰带,把大裤裆一掩,用棉布带一扎,那小腹部鼓起一个大疙瘩,难看死了。这几年兴起西装裤,那棉布腰带显然不适应了。不知是谁从什么地方学会做皮带的活计,一个新兴的产业竟在村里悄然兴起。然而做得多了却卖不出去。张长安便动起脑子来。大裤裆改西装决不会是刘店村一个地方,外地农村肯定也是这个样儿。他断定皮带的销售一定很乐观。所以,这次外出他便到几户村民家搜集了几十根皮带,待售出之后再还钱。

形势跟张长安估计的一个样儿,他跑了几个集市,几十根皮带竟卖了个光。这对张长安是极大鼓舞,他竟想当本村皮带产业的推销员。

为了扩大销售地盘,他买了一辆破自行车。这天,他来到涡阳县,刚把一提包皮带推销完,一位中年人拍拍他的肩膀,把他拉到一个僻静的小胡同,拿出一只电子表让他看。这是女式电子表,样子像手镯,十分美观。电子表当时在农村是热门货,一只才卖十来块钱,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有一个,但是像这样小巧美观的女式电子表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这对那些爱美而又贫穷的村姑来说,肯定是个稀罕。张长安仅仅看了一眼便断定财神爷又一次光顾他这个穷小子了。他立马同那中年人讨起价来。中年人先是要十块钱一只,后来降到七块。张长安仍在压价,最后那中年人一狠心说:“五块。我急着用钱,赔本也要卖。”

张长安把衣袋里的几百块钱全部掏了出来,中年人也把装满电子表的纸箱递给他,四下瞅了一眼说:“这是从香港走私过来的,工商部门查得严,轻者要没收,重者还要罚款。这一箱装一百只,你先数一数。”

包装箱很精致,上面有商标,还有厂家地址。张长安正要打开来看看,那中年人突然推了他一下,神色惊慌地说:“有情况!”胡同口出现一个大檐帽。中年人急忙把电子表装到张长安的破提包里,说了一声:“快跑!”便钻进另一条小胡同跑没影儿了。那大檐帽好像发现了什么情况,加快脚步向张长安跑来。张长安哪顾得细看,抓起提包,便向别的地方跑去。

跑出涡阳县城,张长安才顾得上擦把汗。他想,这百块电子表起码能赚五百块,足顶他两个月卖皮带赚的钱。出外卖皮带,回家卖电子表,里外都能赚钱。他乐得直想笑,路过一个小集镇,他想试试这电子表到底销路如何。他打开那精美的包装,顿时傻了眼。

那小盒里装的全是小石头子儿。

这事发生在一九八七年的秋天,地里的豆子刚有四指高,春芝麻已绽出一串白色的小花。张长安走在尘土飞扬的乡村大道上,骂世道太不公平,骂现在的人都黑了心,骂自己太诚实太笨蛋!本来,他骑车一天也能赶回家,可他想,回家以后如何向爹交代?上一次赔了钱可以怪老天爷捣蛋,可以得到爹的谅解和帮助。这次全怪自己不听爹的话,叫你张箩拴簸箕你却悄悄跑起生意来。更难交代的是村民,那皮带都是他赊欠人家的,回到家拿什么还人家的货款?那皮带工艺虽然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光熟皮子这一道工序就够麻烦的。揉了蒸,蒸了刮,多少人的手都揉肿了,烫伤了,才能制成一根皮带来。现在一切全变成泡影,他回家该怎么向村民交代?就是我如实秉告,他们会相信吗?不但不会相信,人家还会怀疑你是想昧下人家的血汗钱。一个人若失了信在村里咋抬头?最后他决定,先在外边游荡几天,看看干啥能赚钱。

张长安在秋天的田野里游荡着,寻觅着。他希望能有一个发财的机会,把塌下的窟窿补上。然而,这祈望只能是泡影。钱,能是容易捞到手的吗?

张长安骑着那辆破自行车,心里一会儿想这一会儿想那。在路过一段河坡时,由于他心不在焉,车子一下撞在路边一块大石头上。车胎撞炸了,车圈撞扁了,车轮转不开圈了。这真是房漏偏遇连阴雨,船破偏遇顶头风。他只得把自行车当废铁卖了几块钱,吃了一顿饱饭就花光了。离家还有二百多里,他就是想回去也难了。他两手空空,成了真正的流浪汉。

这天夜晚,张长安路过一座小村庄。打谷场上躺着几个庄稼汉。他们劳累了一天,躺在那里像死猪一样。他想问问路,喊了几声也没人应。一个罪恶的念头在他脑海里闪了一下,他顺手抓起一件衣裳。衣袋里居然装着几块钱,他把钱留下,又把衣裳放回原处,然后便像兔子似的逃跑了。

张长安跑到村外,静下来一想,我这是什么行为,这不是小偷吗?这不是下流行为吗?这能是一个中学毕业生应干的事情吗?他感到羞耻,感到无地自容。他想把钱送给人家。然而,当他想到自己受到的欺骗,受到的损失,他又不责备自己了。此时他又累又饿,饥肠辘辘,当他路过一家小饭馆,吞下两块烧饼和一碗羊肉汤的时候,他感到的只是一种满足,一种舒畅。

一顿饱饭也可以把人引上邪路,然而庄稼人的衣袋里能装几个钱呢?这条路显然走不通。这天,他见村头跑着几只大绵羊,这次他真想来个顺手牵羊了。然而,羊的叫声却给他带来麻烦,村民闻声追了过来。多亏他平时练就一双飞毛腿,要不然他准得被羊的主人打个皮开肉绽。在惊慌中他跑掉了鞋子,扯破了衣裳。他成了赤脚大仙,奔走在荒郊野外。路上有人见了他这模样,都要多看他两眼,猜测他是不是个逃犯。

这天傍晚,天空突然下了一阵雨。淅淅沥沥的小雨把庄稼人从村头赶到自己家里。整个小村便显得格外幽静,连声狗叫也听不到。

他在村外一座新建的小院门前停下了脚步。

他想找口水喝。

他也需要换一件干净衣裳。要不然,天明了他都难以在众人面前行走。

堂屋里亮着灯光。灯光从紧闭的门缝里流泄出来,在门外黄土地上形成一条狭长的光带。他迟疑一下,翻过半人高的院墙,用手轻轻敲响了房门。

敲门时他编好了一套谎话,我是出门跑生意的,路上遇到强盗,可怜可怜我吧,我实在无路可走,给我一口水喝,再给我找件旧衣裳吧。

如果遇到好心人,他可能给我一口饭吃,还可能留我住一宿。然而,当那房门打开时,从屋里探出的那张老脸顿时惊骇得变了形。

当时他不知道这老汉为啥吓成这个样,他也随之愣了一下,随即便明白了。他泥里水里走,那套破衣裳早已成了迷彩服。他两个月头没理,胡子没有刮,昏暗的煤油灯下,那尊容大概跟从监狱里逃出来的囚犯一个模样。

他明白这一点至关重要,他要试一试当强盗是什么效果,什么滋味了。他从腰里拔出一把钢刀,那是老爹给他张箩拴簸箕用的,他时刻带在身边,是用来防身的,想不到此时却派上了用场。他把那钢刀在老汉面前晃了晃,故意做出一副狰狞的面目:“我是杀人犯,刚从监狱里逃出来。想跟你借几个钱花花,下辈子托生了再还你!”

老汉被吓得魂飞魄散,磕头求饶:“他大哥,你饶了俺吧!你要啥都中,可别……可别啊……”

老汉的孙子是高三学生,正迎战高考,家里特意让他陪孙子在这新盖的大瓦房里复习功课。孙子忙了一天,正躺在西间大床上睡觉。他可不能让孙子受到刺激,受到伤害。老汉刚卖了一头大肥猪,那裹着黑布条的三百块钱放在粮食囤里。张长安仅仅把钢刀在他面前晃了几晃,那老汉竟老老实实地把那钱拿了出来,递到他手里……

有了这三百块钱张长安便可以回村了,还上那几家的皮带钱。他又成了一位讲信用,受尊敬的人了。但张长安一直心神不安,一连几夜做恶梦。那泥路上印着他鲜明的脚印,那老汉一报案,公安干警岂不顺着他的脚印追到他家门口吗?他越想越害怕,夜里也不敢呆在家睡觉,总要躲到庄稼地里挨蚊虫咬。村里狗叫几声他也会吓得心惊肉跳,一夜连挪几个窝。

张箩匠自然看不出这一切。他家房子本来就窄狭,入了秋,他又把那座老屋扒了。他一心想给儿子盖座新瓦房娶媳妇,儿子挣的几个小钱他不是买砖就是买瓦。大热天儿子到野外睡也没啥稀奇的,他压根儿就没发现儿子的行色有啥异常。

不必责备张箩匠太粗心,这事只能怪那个老汉太胆小。他压根儿就没有向公安局报案,也没敢对亲戚朋友讲。本村有人丢了头牛,报给派出所也没查出个结果。丢牛人提供一条线索,派出所也没查出结果,反而跟被怀疑者结下了仇,受到人家的报复。“吃亏人长远。权当那头猪跑丢了!”老汉这样安慰自己,只把院墙加高了一层。

张长安安分守己了半个月,一切如同没发生什么事一样。他忽然嘲笑起自己来,现在大案要案公安局还忙不过来哩,哪能顾得上这小偷小摸?况且,我作案的地方在安徽,跟俺刘店村既不是一个县,也不属一个省,公安局就是有日天的本事也难查出来。娘的,全是我自己吓自己,真没种!

再说张箩匠,他零星买了几百块砖和瓦,要盖座新瓦房实在是九牛一毛。他反倒催儿子说:“在家闲着白吃饭,你咋不出去再找点门路?”

张长安有点迟疑不决,不过最后还是打算出去一趟。他家的新瓦房虽然连地基也没打,但村民却从张箩匠购买砖瓦的行动上猜测出,张长安跑生意发了。这次外出便被村里几个年轻人盯上了。他刚把行李收拾好,还没走出家门,隔壁邻居李玉林就拦住了他,用哀求的口气说:“长安哥,你带我一块儿出去吧!”话没落音,玉林的老爹也赶过来央求说:“大侄子,你把玉林当自己的兄弟,带他外出长长见识!俺不图挣钱,能跟你学点小本事就行了。”

张箩匠怕玉林争了儿子的生意,便出来打横说:“长安能带啥徒弟?他出门也没啥门路。”

玉林爹抹了一把鼻涕,又挤出一脸泪水,向张箩匠哭诉说:“大兄弟,你知道我打了一辈子光棍。是挨饿那一年拣了个讨饭的女人。她给我生下个玉林,没等满月,那女人就跑了。我打了一辈子光棍,不能再叫玉林也打光棍。咱是几十年的老邻居,你得拉我一把。在咱这鬼地方出力流汗永远富不起来,老天爷高兴了能给咱一碗饱饭,老天爷一耷拉脸咱就得挨饿。”

张箩匠很受感动,他劝长安说:“玉林也怪可怜的,你就带他出去长长见识,学学本事吧。”

张长安觉得好笑,我有啥本事?跟我能长啥见识?但老爹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他也不好再推辞。他对玉林说:“你跟我出去也可以。不过话说到前头,要是以后出了什么事,你可别后悔。”

“不后悔,不后悔。”李老汉不知是着了迷,还是昏了头,他还给玉林五十块钱作盘缠,笑眯眯地催他们说:“这几个钱作本儿,先跑点小生意。要走就快走吧。”

两个老汉把他们送到村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但张长安却没有笑,他甚至没敢看爹一眼。

同类推荐
  •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本书精选了莫泊桑最有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既有《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脍炙人口的佳作,又有曲折离奇的《怪胎之母》《催眠椅》等。莫泊桑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跌宕起伏,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物惟妙惟肖,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 奸诈胡儿

    奸诈胡儿

    大唐玄宗天宝二年,幽州节度使张守圭在开元二十七年与库莫奚战败却又冒功领赏的事件被揭露,玄宗十分震怒,接受了宰相李林辅的建议,在八月初一的朝会上,让太监高力士宣布了一道措词严厉的谕旨,大意是:免去张守圭辅国大将军、幽州节度使之职,调任江州刺史;幽州节度使一职由平卢节度使裴宽接任;营州都督鲜于仲通升任平卢节度使。让满朝文武大臣惊奇的是两个名不见经传的胡人将领突升高位:一个是幽州节度使衙门折冲校尉、捉生将安禄山提升为平卢节度副使,另一个是捉生将史思明升做平卢兵马使。
  • 博士们

    博士们

    A州大学是A州地面上的最高学府,不是说A州地面没有大学,电大业大职大医专建专什么的还是有的,但A州大学是正牌的省属本科大学。假如有人不服气,A大人就说,我们A大有60个博士,你们有吗?不服气的人便伸了伸舌头,不再说话。大家都知道,教授其他学校还是有几个的,但博士就不同了,A州包括所辖县区3万平方公里,500万人口当中,只有3个博士:市立医院1个,市园林局1个,市城建局1个。所以,博士是A大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魅力四射。你在A大的校园走,不小心,就会遇到一位博士。
  • 逃离心理学·前传

    逃离心理学·前传

    年轻的心理分析专家玛丽·米勒正经历着一场职业危机。她的朋友菲尔是纽约的一名刑法学家,菲尔邀请她到纽约,要向她请教一个作家的案子,该作家被指控系列袭击案。受害者长期骚扰这位作家,指控作家剽窃了他的故事而写成了畅销书。但作家否认该指控并声称自己是正当防卫。受害者死后事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真相与虚构、谎言与秘密交织一体纠缠不清。本书属于心理惊悚小说,如果你对犯罪心理分析感兴趣,如果你喜欢《爱德华大夫》那样的心理悬念影片,那你不可错过这一部小说。
  • 较劲

    较劲

    杨农和李清是经人介绍认识的。当时两个人都是中学教师。杨农在县城里的一所中学任教,李清在离县城八华里的一所乡村中学任教。当时两个人的年龄都不小了,都是挑挑拣拣地把好的青春耽误了。两个人谈了一段时间,杨农觉得自己在和李清约会时一点、也激动不起来,他发现李清对自己也总是不冷不热不咸不淡的,没有一点恋爱时应该有的那种疯狂劲儿,杨农对我说,我和李清亲吻时一点味道也没有,她的嘴唇就那么抿着,没有任何响应,身体也僵硬得像块木头。杨农说我即使在亲吻她的时候,心跳也没有一点加快,心里平静得就像应付差事似的。
热门推荐
  • 圣武妖皇

    圣武妖皇

    主角龙宇,身具断脉体质,却得家族的神秘传承,修为突飞猛进。天降妖墓,主角融合妖之血,连续断脉,走上半妖进化之途,从此一飞冲天,成就无上武皇、妖皇的强者之路…………
  • 做最好的副手

    做最好的副手

    在一个组织或企业的内部领导班子中,副手既是一个重要角色,同时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角色,其权力不是很大,但却是组织的骨干,发挥着承上启下、分工负责的关键作用。  而且,在领导学中,也非常讲究副手的辅助之道,即如何配合一把手更好地把工作做到位,凡精于此道的副手总能站得恰到好处,赢得一把手的赞誉,否则,就可能丢掉自己的位置。  《做最好的副手》一书对副手该如何认知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如何配合好一把手的工作,如何处理与同级副手的关系,如何处理和统御下属的诀窍及方法等作了详尽细致的介绍,这为所有的副手们解析了将来的发展之路,让他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  本书特别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方法的指导性,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际操作技巧;既有许多鲜活的故事和经典案例,又有为切实解决所有副手遇到的实际问题而精心设计的适用方法。若读者能够仔细品味琢磨,定会发现做副手的许多奥秘。
  • 顾误录

    顾误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不是白九爷

    我不是白九爷

    A市研究生许潇潇随着考古一行人来到南岭古墓在危机之际偶遇蒙面黑衣人,得他所救误打误撞来到了另一个世界逍遥高冷的白九爷,嬉闹俏皮的许潇潇,还有一个神秘莫测的红鸾江湖之大,每个人似乎没有什么关联三个人身上背负着不同的故事和使命
  • 故事会(2016年5月上)

    故事会(2016年5月上)

    《故事会》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仅有114个页码、32开本的杂志,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
  • 金华冲碧丹经秘旨传

    金华冲碧丹经秘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鬼域天书

    鬼域天书

    我是一个幻想着美好生活的普通人,但是有的事情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会普通,一切的一切,都在逼迫我,在社会的夹角里实在难以生存,我该怎么办?我的祖先曾经到底做了什么事,让我被这种事情所缠绕,我不就是渴望一个普通的家庭吗?为什么为什么?不相信,为了生活,不管什么我也要去做,盗墓?杀人?放火?
  • 胜自己,赢别人

    胜自己,赢别人

    人性都是有弱点的,在人的一生中想得最多的是战胜别人,超越别人。凡事都要比别人强。因此,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因为最强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人与人之间,弱者与强者之间,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意志的差异。一个人有了自信,就有了意志,就具备了挑战自我的素质和内驱力,就能成就一番事业,成为一个佼佼者。本书以“性自己,赢别人”为线索,精选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一则则或长或短的有关战胜自我、完善自我的经典励志故事,旨在让读者认知和了解每则故事后的“励志箴言”,蕴涵着精辟的哲理,凝聚了宝贵的人生经验,给人以智慧的启示这对读者战胜自我、完善自我,全面提高素质,实现理想的人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精明人说话的150个小绝招

    精明人说话的150个小绝招

    一个人一生的成功与否,与这个人的口才有很大的关系。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口才,在气势上就可赢得人们的一份尊敬,就能赢得比别人多一份的机会。特别是那些语言精练而又伟大的演说家们,他们的一言一行甚至将决定着世界历史的进程。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想获得成功,不想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好的口才就是人成功的辅助器,练好了,可以遨游于人际交往之间,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练砸了,处处受人厌恶,明明是好心,到他那儿反成了恶意。
  • Troll

    Troll

    "A wily thriller-fantasy … Each discovery sounds like the voice of a storyteller reminding us of how the gods play with our fates."New York TimesWinner of the Finlandia Award, Troll: A Love Story is an enchanting novel that has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sensation. Angel, a young photographer, comes home from a night of carousing to find a group of drunken teenagers in the courtyard of his apartment building, taunting a wounded, helpless young troll. He takes it in, not suspecting the dramatic consequences of this decision. What does one do with a troll in the city? As the troll's presence influences Angel's life in ways he could never have predicted, it becomes clear that the creature is the familiar of man's most forbidden feelings. A novel of sparkling originality, Troll is a wry, beguiling story of nature and man's relationship to wild things, and of the dark power of the wildness in oursel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