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00700000001

第1章

小说以“那年打仗”的历史心绪为主线,描写陈春生、黄虎臣等几位“越战”老兵的人生经历与命运浮沉,以战争与和平年代的巨大反差揭示不同时期的人生况味,读来五味杂陈、令人感慨。

陈春生是个城里人,但他身上总是散发着一种干草和牛粪的混合气味,这种气味似乎被揉进了他的皮肤,老远见到他,我眼前就会出现插队时经常打扫的牛棚。我猜想,八岁那年他被挂红袖套的人带走,或许在某个养过牛的黑屋子里被关过较长时间。但我始终没敢问他,害怕触动他不堪回首的童年记忆。记得当年,我赶到长江边那座古老的城市时,他已经获释回家一个星期了。他坐在门槛上,将细细的胳膊支在膝盖上,双手捧着下巴瞧着远处喧闹的码头,极短的寸头下,那目光漠然、悠远,跟他的年龄极不相称。

清冷的阳光在江面上缓缓移动,一寸一寸地走到我们脚下。我也坐下来,将手放到他瘦骨嶙峋的肩上。别害怕,我说,你爸爸妈妈都没事了,他们在干校过得挺好。他抖了抖,转过头朝我看,依然是没表情的一张小脸,谢谢表舅,他乖巧地说,谢谢你来看我和外婆。

这是一种很难形容的乖巧,缺乏感情,显得木讷而生疏。轮船的汽笛声从码头方向传来,背驮着大货包的装卸工踏上了颤悠悠的跳板。阳光暖和了一些,春生瘦削的身影被阳光投射在门前的水泥地上,像一棵卡在石头缝里的歪斜小树的影子。我的心忽然很疼。码头旁的小街上有一个男孩子在滚铁箍,街口有几个小姑娘在跳绳,我听见她们欢快的儿歌声随风飘来。这些孩子都比他大两三岁呢,而他却成了这般模样。

春生的外婆是我母亲的堂姐,小时候想必也在一起跳过绳。春生他娘在杭州读书时常来我家玩,交学费时我母亲总会想方设法塞点钱给她。当然,这都是上世纪50年代的事了,后来我家就过得不如她家了。她家的成分还算不错,大专毕业分配到这座城市。我们一直以为这家人过得顺风顺水的,没想到出了这么大的事情。

春生之所以被挂红袖套的人带走,原因很简单,小学里开大会,他把“万岁”喊成了“打倒”。放学时外婆去学校接他,被带进了“工宣队”办公室,他的班主任、一位年轻的女教师站在那里,用一块湿透的手帕捂住脸哭泣着,陪审的除了校领导,还有春生父母单位的保卫科长。外婆告诉我她当时的感觉,她感到一阵子眩晕,她说,春生呢,你们把他带到哪里去了?没人理睬她,外婆搬起一张椅子砰地砸在地上。八岁的孩子他知道什么?她喊,你们这样做就不怕将来遭报应吗?

工宣队队长不屑地一笑,他沉下脸说,八岁的孩子是不懂什么,所以问题不在他身上而是在大人身上。外婆愣住了。这是他父亲、还是他母亲教给他的?对方拍着桌子厉声问她,老太婆,你还敢在这里质问我们?你必须认清形势老实交代,这是你们一家三代人唯一的出路!

春生的父母正在郊县的“五七干校”参加劳动,当天夜里就被分开关押。外婆回到冷冷清清的家中,彻夜难眠,半夜里起了身,拿一把扇子在外孙床上赶蚊子,赶了半天才想起外孙已经进了不知设在何处的牛棚。凄凄惨惨地躺在竹躺椅上,直到天快亮了,她才迷迷糊糊地睡了一会儿,然后就做了个梦,梦见春生满脸血污地走到她面前,可真的把她给吓坏了。

走投无路,举目无亲,老太太给我母亲写了一封泪痕斑斑的信诉说不幸。母亲对我说,你替我去那里看看吧,能帮的帮上一把,哪怕就是跑跑腿送个信什么的,对我那老姐姐也算是个安慰。

信比人走得慢,我赶到已近尾声。我带着春生去看他父母,走向码头登上摆渡的轮船。江堤上化工厂的塔架和水泥厂的烟囱在视野中渐渐地远了,船首的蒸汽消散在江风中。我抱起他,感觉他的身体像一捆稻草似的轻盈孱弱,我说前面就是你爹妈所在的干校了,他茫然地瞧着江对岸,身子不由自主地微微哆嗦。或许他已知道,他闯下的祸给他父母带去过多少痛苦,我看见他突然闭上眼睛,那一刻,脸色显得无比的苍白。

我忘不了我那远房表姐和表姐夫见到儿子的情景。正是收工时分,一队囚徒般的干校学员走在田埂上,忽然有一个妇人离开队伍,跌跌绊绊地向我们冲过来。春生,春生!她喊,那声音如杜鹃泣血。春生紧紧地抓住我的手,有点害怕地向后退一步,妇人已经跑到了他跟前。干校的队伍乱了,许多女学员围拢来看。一个看上去像队长的男人喊,看什么看,统统回到队伍去!我那表姐也不答话,一把抱起儿子,将自己的脸和他的小脸贴在了一起。山脚下有一条溪涧,水声潺潺,我觉得比不上春生他娘那无声的眼泪在流淌,她的泪水好像把稻田、山路和草地都淹没了,天地之间,只剩下了他们娘儿俩。

一个瘦削的男人从队伍后面走出来。他上身穿着一件褪色的蓝布中山装,连风纪扣都一丝不苟地扣着;下身的裤管却卷到了膝盖上,裸露的双腿上满是星星点点的泥巴,赤脚套一双破胶鞋。哭什么?他对抱着孩子不放的女人说,你还有没有一点纪律观念了!我表姐抹一把眼泪,抽泣着对春生说,叫你爸呀,怎么连你爸都认不出了?春生动了动嘴唇,那声音轻得听不清。我这位表姐夫说,别喊我爸,我没有你这个孽种儿子!我平常怎么教育你的?没有伟大领袖哪来我们家的幸福生活?你却没时时刻刻都记在心上,你真是气死我了!说着就举起手来要打春生。

我抓住他的手腕,我说,别再吓着他了,他毕竟还是个孩子。他惊讶地看着我,问道,你是谁?谁让你送他来的?表姐这才顾到我,这是我的张家表弟,她介绍说,从杭州老家来的。

队伍重新排好往前走了,春生他爸迟疑一下,向我们挥挥手说,你们慢慢过去,我跟着队伍先走了。干校其实就是一个农场,场部建在一片白花花的盐碱地上。表姐说,她丈夫老家就在离这儿不远的一座县城里,公公从前开一家小杂货店,后来这家店并进了供销社。这个小业主的儿子,年初刚当上一家事业单位的副科长,眼看着马上就要填写加入组织的志愿书了,天降横祸,不仅眼前的梦想落空,说不定今后的前途都会大受影响,今天见到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怎么不叫他火冒三丈?

带着咸味的晚风吹过一座石桥,桥下有两艘粪船,散发出的阿摩尼亚气味与春生身上的干草和牛粪味混合在一起。走过石桥就看见了干校的大门,标语和大字报贴满了门两边的水泥墙。我看着墨汁淋漓的大标语发了一会儿呆,标语上以漂亮的隶书写着“强化无产阶级专政”。那也不能打春生!我对春生他妈说,我的声音愤然而嘶哑,明知道孩子是无辜的,他生的哪门子气?如果是为了表白自己而打给别人看,他这个当爹的就做得更过分了。

我们在食堂吃饭,有一盘菜里有几片肥肉,表姐夹起一片送到春生嘴里,春生突然呕吐起来。我发现他面对这片肥肉的眼神,像被疯狗咬过一口患了恐水症的人,瞧着一泓池水似的。我拍着他的背,心里沉甸甸的。他以前不吃肉吗?我问表姐。表姐摇摇头,哪能不吃呢,她说,红烧排骨、梅干菜蒸肉,他都很喜欢吃的。

晚饭快吃到一半了,才重新见到那个当爹的。原来他在灶台上帮厨,这使我对他又增添了一层认识。一个人平时做点好事不难,一家人好不容易团圆了,还来了一个老婆娘家的亲戚,照样紧赶着先去为大家做好事,搁在谁身上大概都有些为难吧?可他却毫不犹豫去做了。

干校学员住集体宿舍,八岁的男孩子住女宿舍不太合适了,他妈说,今晚你跟你爸去睡吧。刚吃罢饭,大人们脸上都红扑扑的,春生的脸色仍然是难以言说的苍白,他妈说,你去不去啊?春生捂着嘴不让自己哭出来,只是忧伤地摇摇头。他爸气急败坏地推着他瘦小的身子,说,你给我说呀,你为什么不愿意跟我去睡?春生咬着嘴唇不回答。于是,这个气得发抖的老子就在食堂里跺着脚喊道,你这个孽种迟早要闯更大的祸,还不如我现在就打死你算了!

我无法相信这位陈副科长还是个正儿八经的大学毕业生。我将春生拉到身后,挡住他爸,他爸还想跟我争夺他,终于被他妈死死地抱住了,我表姐说,你别逼他了,谁知道他在里面受了些什么罪,他害怕你,你就放过他吧。僵持了几秒钟后,表姐又哭了。你一定要打他吗?这个可怜的母亲,突然朝自己脸上重重地扇了一个耳光,该打的是我,谁让我生了这么个受苦受难的儿子啊!

场部有一个小招待所,可以接待外调人员之类的客人。一排简陋的平房,面向江堤。我看看身边的春生,他睡着了,鼻翼轻轻地翕动着,仿佛在梦中抽泣。夜风呼啸,外面的江潮哗哗地响,我睡不着,点一根烟坐在吱吱响的竹床上发呆。说到底,我是个有心无力的局外人,帮不了春生多大的忙。我只希望这个年代所遭遇的一切,不会给他留下太多的阴影,因为还有漫长的人生之路要靠他自己去走。

当我终于躺下去时,却听见他猛地发一声喊,突然从床上坐起,我吓一跳,伸出手去摸他。我摸到他额头上全是湿漉漉的冷汗,我轻轻地唤,春生,春生。他没回答,缓缓地躺了回去,几秒钟后,又发出了低微的鼾声。

没想到,十年之后,我与春生再度相见,地点竟是在西南边境的一条战壕里。

后来我常常想起那一天、那个画面:士兵们抱着枪,一个挨一个坐在交通壕的地上,我从他们身边走过去,走向三营指挥所。这是一个步兵营,营长黄虎臣是我杭州老家同条巷子的邻居,我俩同岁,在同一所小学读过书。那两天,西线无战事,我向我所在的侦察大队政委请了半天假,跑到几公里外的友邻部队来会老乡。

营部设在一个显然是仓促修筑起来的掩蔽所里,弹药箱上铺两张席子,上面放着两个脏兮兮的铺盖卷。以干电池为能源的电灯在房顶上轻轻摇晃,墙上挂着地图、钢盔和一支缠着红绸子的军号。我进门时,黄虎臣正将一只脚搁在弹药箱上打绑腿,一支五四式手枪在他屁股上晃晃悠悠。我朝他屁股踢一脚,他差点跌倒在地上,回首,虎目圆瞪,发现是我才把破口大骂咽了回去。通信员!他喊。没人回答。

我以为有个小家伙该倒霉了,结果红了眼睛的却是黄虎臣营长。他走到掩蔽所门口,站在战壕前茫然环顾,那条没打好的绑腿在他脚旁飘散着。在春日的高原阳光下我这老邻居矮墩墩的身影忧伤而孤独,他轻声对我说,我忘了,三天前,我那通信员就被送到野战医院去了。我默然。黄虎臣叹口气,身影萧瑟地指着战壕中一名士兵说,你去炊事班跑一趟吧,打一壶开水来。

那士兵愣了愣,把56式半自动步枪背上肩,默默地向炊事班走去。他的背影单薄纤细,像姑娘似的。一套2号三合一军服穿在身上,晃晃荡荡的好像一只羊住进了牛棚。你们的伙食不怎么样?我问黄虎臣。黄虎臣臊红了脸,跟谁比?他瞪我一眼说,跟你们这些穿迷彩服的比,自然略微差一点,比后方却是要强多了!这是个新兵你知道吗?他点着我的脑袋说,当兵才三个月,那身子骨还没有练壮实,你懂不懂?

士兵拎来了一壶水,营长说,桌上有杭州寄来的龙井茶叶,给这位张干事沏一杯。士兵朝我看一眼,正在倒水的身体突然绷直了,双手微微颤动,茶水从缸子口溢了出来。你出啥子洋相哟,营长拍一下桌子说,真的没吃饱饭吗?士兵一惊。表舅,突然间,他向着我冲口说道,你是我杭州的表舅吧?我小时候,你去过我家。

大约静默了半分钟,黄虎臣和我同时站起身来,他想批评这个在战地乱认亲戚的战士,我拦住他。我的手指颤抖着,颤巍巍地指着这年轻士兵的鼻子,你、你是春生?我略微有些结巴地说,好像为了看得更真切些似的,向后退了一步。他的姓名是叫陈春生吧?我转过脸问他的营长,黄虎臣怔了怔,没错,他傻乎乎地说,你怎么知道他叫陈春生?

风从阵地上吹来,夹杂着焦土味的山风冷飕飕的,我打着寒噤重新打量这个刚满十八岁的新兵蛋子。春生,你家里都还好吧?我走到他跟前,摸着他凸出的肩胛骨,摸着他青筋绽露的胳膊说。他站在那里,如同一根戳在地上的竹竿。我的眼前,再现了泊在江岸码头旁的渡轮、那一片白花花的盐碱地和一排简陋平房组成的招待所。我抬起手,揩了揩视线模糊的眼睛,我的嗓音又变得嘶哑了。

外婆不在了,春生却已经恢复了他平常的神态,他说,我妈还好,就是患了高血压症,不能太累。

春生没提起他父亲,我也没问。他外婆过世时,我在北方的军营,接到我娘来信也只能给表姐寄了一点钱略表心意。表姐倒是给我回过一封信,语气伤感地提到春生。说他读书不行,从小学到中学在班里排名都是倒数二三。平时看他也挺懂事的,放学后也不出去玩,躲在家里看书,但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到了最后,家长和老师都灰了心,看样子,这孩子上大学是没指望了。

不管他优秀不优秀,现在他是一名随时可能牺牲的士兵。我们的家事说完了,黄虎臣营长挥挥手,士兵陈春生敬一个礼,退出掩蔽所,回到战壕里去了。我从板壁的缝隙望出去,看见春生坐在战壕的泥地上,起初是擦枪,擦完枪,他重新打绑带,双手把绑带解开了,又把它绷紧在小腿上,这套动作机械地重复了多次。他的手细细长长的,举起时阳光穿过薄薄的手掌映出一片淡红色,仿佛一张纸。

同类推荐
  • 孤竹国里的饥饿艺术家

    孤竹国里的饥饿艺术家

    首阳山的深秋叔齐觉得四肢无力,头有点儿晕。早上有些冷,依然还在睡觉的伯夷头上已经结了一层清晨挂下的秋霜。叔齐哈了一口气,一小团雾升到眼前。在破旧的木门外,风呼呼作响,就像上个冬天牧野城外周国虎贲“隆隆”的行进声。他走到灶台前,陶缶里有昨天煮的野菜汤。他颤颤巍巍地用木勺舀起一点,尝了一口——和热的时候一样难吃。“公信。”叔齐轻声叫着哥哥的名字。伯夷没有回应。
  • 小王子

    小王子

    《小王子》是一部充满诗意而又温馨的美丽童话,被翻译成100多种语言,销量仅次于《圣经》。讲述了“我”在浩瀚的撒哈拉大沙漠上遇到了一个古怪奇特而又天真纯洁的小王子——他来自一颗遥远的小星球,游历了分别住着国王、爱慕虚荣的人、酒鬼、商人、地理学家的6个星球。作者通过小王子的游历暗讽了成人世界的荒唐和虚伪,情节别致而曲折,行文富于诗情和哲理,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于爱、人生等重大命题的深刻体会与感悟,让人读后回味无穷。用作者圣埃克絮佩里自己的话来说,是写成“还是孩子时”的那个大人看的文学作品。
  • 古宝盗贼大拼杀

    古宝盗贼大拼杀

    民国七年,深秋。万籁俱静的时候,精明的银狗带着五人搬开了站在那里能把塔尖和蛤蟆山尖重叠—起的石头。一个能容纳—人出入的洞穴便出现在他们的眼前,六个人同时惊叫出来。“这回可发大财了!”罗锅六说着把绳子绑在腰上“银狗哥,下去吗?”银拘看了几个人一眼,每个人都跃跃欲试.他便把绳子绑在一快半人高的蛤蟆石上,打着火镰:“下吧!”他说了一声,提着小铁锨钻入洞口。四丈深之后,一个能容纳十来个人的小空间。六个人屏住呼吸,仔细打量着中间站着的一个石头人儿。
  • 人皮剪影

    人皮剪影

    两种身份一九四二年深秋。日本关东军占领下的省城,傅家店地区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大街上行人寥寥,枯黄的榆树叶在傅家店的街头上随风胡乱翻滚,曾经繁华热闹的荟芳里一带,许多店铺上着门板。即使有酒楼、茶肆开着门,也看不到有顾客出入。堂子里的妓女们只好跑到胡同口去向过往的行人抛媚眼,生拉硬拽。有金剪子之称的金毓青老先生也只好整天半躺在红木躺椅上,闭目养神——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谁会对剪纸感兴趣?金毓青先生六十多岁,身材比常人矮小,一米六多一点儿;皮肤干皱白皙,内里赤红,稀疏白发竖起,眼窝深陷,双眼却闪着炽烈的光芒。
  • 地安门之白日梦

    地安门之白日梦

    清宣统三年,隆裕太后在御前会议上颁布了皇帝的退位诏,大清国完了。袁世凯组织了民国临时共和政府,摇身一变,由大清帝国内阁总理大臣成了临时大总统。中国政坛从此开始了五马换六羊的混乱局面。
热门推荐
  • 听说顾先生暗恋我

    听说顾先生暗恋我

    全城瞩目的神秘订婚宴上,为抢头条混进来的她被拎出来,“我未婚妻,你们认识一下。”后妈和妹妹当众傻眼。她以为走上富裕人生时,突然空降神秘boss……陆晚晚内心真是“哔”了狗,都说顾安南富可敌国,谁来告诉她,三百八能计较一辈子的算哪门子有钱人?这必须要离婚好吗!
  • 温故(之十)

    温故(之十)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温故》以今天的视角来追忆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温故》的内容大体包括以下三方面:1.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2.以历史的审视与反思;3.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
  • 星际之女神她是穿越的

    星际之女神她是穿越的

    幽竺因一场飞来横祸,意外穿越星际时代,还顺得一无良系统,幽竺表示拒不接受,在这飞车机甲盛行,古舞匮乏的时代,且看幽竺如何将古舞发扬光大,并成功俘获某位大人。Г1v1无虐,』
  • 观虚空藏菩萨经

    观虚空藏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之种田逃荒路

    穿越之种田逃荒路

    新书:【隐形大佬你崩人设了】已发布。另有完结文【快穿之首席大佬】 苏柒柒很悲催!睡了一觉,做了一个梦。一朝醒来魂穿了,穿到一个被诅咒的星球!这里有山,没有神仙。这里有海,没有美人鱼。这里....有块石头它吃玉石!这里荒年瘟疫战乱频发……苏柒柒小手一挥;不怕,我带你们寻世外桃源!一路摸爬滚打,坑蒙拐骗,造出一条神路。对以上恶行苏柒柒表示:我是无辜的...我是被逼的!我本将心做良民,哪知刁民要害我!苏柒柒日常;我穿上霓裳,坐等人来抢。咦~今日怎无人来抢我? 此文金手指粗壮且迷幻!可长可短,可粗可细极为任性!
  • 闲居诗韵

    闲居诗韵

    本书以历史、地理、人文为写作范畴,是一本散文为主、诗歌为辅的文学集子。其中诗歌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当代诗歌和古体诗歌。
  • 为你写诗

    为你写诗

    民国名人是名副其实的风流一代,其婚恋故事更是长久以来后人关注探索的焦点。他们留下了大量文字优美,情感真挚、又自然流露出学识趣味的情书,这些文字便成为一份岁月的动人遗赠。名人们的日常生活、心灵世界在其中得到了最至情至性的展现。
  • 乱世猎人(14)

    乱世猎人(14)

    他来自山野林间,他是一个普通的猎人,但却有着一位极具传奇性的父亲!他无意名扬天下,他不爱江山只爱美人,但时势却将他造就成一段武林的神话!他无意争霸天下,但他为了拯救天下苍生于水火,而成为乱世中最可怕的战士!他就是——蔡风!北魏末年,一位自幼与兽为伍的少年,凭着武功与智慧崛起于江湖,他虽无志于天下,却被乱世的激流一次次推向生死的边缘,从而也使他深明乱世的真谛——狩猎与被猎。
  • 茶栈

    茶栈

    给我讲个故事吧。不知道?那就留下我的午餐吧。随着那些上古帝君接连陨落,唯有在狐族的茶栈中,才能一窥他们的爱恨情仇。那些尘封万年的神器,也在这一个个故事中传出跨越万年的呜咽和低诉。
  • 工者足迹

    工者足迹

    打工者的遭遇,面临职场的腐败,他们要做出何种抉择?是随波逐流,还是奋起反抗?面对一场又一场波澜壮阔的罢工潮,那些高管们用什么手段拯救企业?最终,是什么压垮大企业的最终原因?是工者?还是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