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7月9日至11日,基辛格第一次访华,在北京只待了48小时。他在来北京的途中,以后又在会谈中提出,他此次访问难以长期保密,公告要及时公布。为此,需要商议一个共同措辞的公告,并商定同时发表尼克松访华之事。周恩来表示同意,并指定黄华、章文晋参加讨论和拟定公告草案。对公告内容,毛泽东有指示:尼克松来访,谁也不主动,双方都主动。公告中也不写我要见他的话,要学诸葛亮留一手。毛泽东要周恩来去见一见等在那里的基辛格。
周恩来见到基辛格说:“因为时间太晚,本来不来了,后来听说你们还等着,所以还是来了。”这次只谈了三件事:一是黄华、章文晋将同美方商谈公告稿;二是确定明天走的时间;三是通知美方不搞录音。周恩来谈了约半小时就回到4号楼。王海容说毛主席已经睡了,公告稿没有审阅。黄华只好拿原稿同基辛格谈,但未获结果。双方的争议有三处:一是尼克松来华访问是谁主动提出的;二是会谈讨论哪些问题;三是来访的适当时间。原稿中对第一点是说尼克松要求来访,我们邀请。基辛格不同意,说这样写让人看了尼克松像个旅游者。周恩来考虑如说尼克松要求来访,我们才邀请,他们的面子难看,于是改成“获悉”他要来访,我们邀请,就避免了谁是主动的问题。
第二天毛泽东起得很早,看了公告稿很满意,说:“就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这样写好,不然好像我们只关心我们的问题。”关于访华日期,毛泽东说,公告一发表,会引起世界震动,尼克松可能等不到5月就要来,早点来也好嘛。
公告稿经毛泽东同意后,周恩来于9时40分让黄华继续同基辛格商谈。
黄华说:“根据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中方同意把尼克松总统来华访问的起因改成‘获悉’他要来访,我们邀请的表述,这样就避免了谁是主动、谁是被动的问题了,而是双方都主动。”基辛格一听,立即说:“这是一个好提法。”黄华又说:“关于要讨论的问题,我们在‘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这句话之后加上‘并就双方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而不只是讨论台湾问题。”基辛格连忙说:“这正是我希望的说法。”黄华继续说道:“在来访的时间上,我们将之定为‘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的表述法,这样就可以有较大的灵活性……”基辛格还没等黄华说完就说道:“这是一份十分杰出的公告稿。只是我还有一个要求,希望在‘接受邀请’这个词的前面加上‘愉快地’一词。这样,我认为这个公告就更完美了。”中方同意了基辛格的意见。
这个公告只短短的200字,但从起草到达成协议却花费了很大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