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54800000001

第1章

母亲打来了电话:你什么时候回来?你外公这几天天天都过来找你。

是不是又找我替他写信?

母亲在电话那头叹了口气:上海那边一直没回音,老头子睡也睡不着,吃也吃不香,这两天都跟掉了魂似的了,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再找你给他写写信。

你没告诉他,上回写的那封又给退回来了?我一下子有些管不住自己的声音了,跟他说过多少遍了,光是这样写写信根本没用——都什么年代了,谁还用这种笨办法找人办事!

母亲又在那边叹了口气:他还能有别的什么法子呢?再去趟上海吧,都八十多岁的人了,又刚接连跌断过两回腿,光是上车下车腿脚就不便;打打电话吧,人家刚开始虽然也没真心替他办事,但表面上还过得去,还能跟他敷衍两句,现在却连他的电话都不肯接了。你也别管这信究竟写得有没有用,就当是给他个安慰吧。

我沉默了一会儿,终于说:好的,明天我回来。

第二天早上我还在被窝里,侄女就跑进我房间里来报告:外太公来了!等我懒洋洋地从床上起来,又梳洗完毕了,那个瘦瘦的苍老的身影还慢慢地蹒跚在门前那条小路的另一端。

然而就是这枯瘦的身影,在过去的许多年里一直是我们全家人的骄傲、希望与寄托。

那时候,每当快到年底,我们的心情总会越来越激动和兴奋,就像盼着大年三十夜的压岁钱和正月初一那天的新衣服一样。我们会扳着手指头,数那旧年里还剩下的寥寥几日,每扳掉一个,我们的激动和兴奋就像糖水里的水分又被蒸发掉了一大截,甜度又增加了许多。又仿佛山里人围猎时的包围圈正在逐渐缩小,想象豹子、野猪什么的尽在那越来越有限的空间里乱撞。每天清晨一睁开眼睛,我们所想的第一件事便是:外公说不定今天就回来了,要是还不来,那明天一早无论如何都能在门前那条田间小路上,看到他披着棉大衣肩膀一耸一耸地从太阳升起的方向朝我们走来了!

这条小路平时很少有人走动,每年有十一个月零几天,它会在我们眼里失去存在的意义,直到接近年底的最后几天,才会在我们面前突然复活过来,焕发出令人激动而又振奋的活力。那些日子里,我们经常会突然停止玩耍或手里正在干着的活儿,和我们多愁善感的母亲一起站在家门口,守望那条田间小路。冬天的田野像刚剃过的男人的发顶,我们的目光可以尽可能地放得悠长。有时候路的尽头模模糊糊地出现一个人影,就会激动得心里猛跳起来。

外公!外公!

阿爹!

哪里?哪里?

咦,怎么不见了呢?

转弯了。

我们便叹息一声,好一阵子失望。

终于路的另一端又影影绰绰地出现了个人影,这回我们都不作声,只目光死死地逮住了他,那人终于经受住了那一个个岔道的诱惑,执著地一直朝这边走来。于是我们又沉不住气了:

这回一定是了!

唔,走路样子有点像。

个子也差不多高。

更近些了,母亲突然又失望地叫起来——

没有穿大衣。

那人走到我们眼前了,我们才看清是村里的老光棍阿宝。

阿宝你怎么在这里走?!母亲有些愠怒道。

这样一直盼到大年三十那天,一大早,我们都还在温暖的被窝里,忽然听见外面母亲惊喜的声音:阿爹!

于是本来得花十分钟的起床时间,一下子缩减为半分钟了。我们一边拎着裤子,一边向外跑,奔跑中还把两只脚轮着提起来拔上鞋跟。那个还在半里路外朝这边走来的人,这回百分之百可以确认是我们的外公了!这是一个怎样令人激动而又欢快的场面啊,母亲扔掉了手里的早饭碗,父亲放下了正要拎到猪圈里去的一水桶已经搅拌好了的饲料。但在从家门口出来的那条田间小路上,两个大人很快被我们三个小孩甩在了背后。姐姐比哥哥大两岁,跑得最快,很快跑到了外公跟前。

外公——

嗯。外公摸摸她的两支羊角辫。

接着哥哥也跑到了他跟前。又长高了不少,外公拍拍他那瘦瘦的薄薄的背脊,走吧。

这时候母亲也过来了。

阿爹——

我们看见她那双充满深情的眼睛里早已是泪光闪闪。她让过了走在外公前面的哥哥和姐姐,伸手去搀住外公的一只胳膊,可是路太窄了,容不下他们两个一起并排走。母亲只好放弃了这一令人嫉妒的亲热的举动,紧紧跟随在外公背后。父亲则站在路口,豁咧着他那张已经失去了两个门牙的嘴巴,露出庄稼人所特有的憨态,傻傻地朝我们这一行人——当然特别是被我们前拥后护着的外公微笑着。

回来啦,伯伯。我们听见他在叫伯伯这两个字时,显得特别谦恭。当他把手伸向口袋里掏烟的时候,似乎才发现手里还沾着些猪饲料,于是他又慌乱地把双手往身上的衣服抹了又抹。

烟叼在了外公嘴里,父亲又赶紧往身上摸火柴,外公却已将一个极小的匣子啪地打开了,一朵红红的火花应声而出。

上海产的打火机,母亲撒娇似地向她父亲要求道,给我看看。

打火机在那年月里本已是稀罕之物,更何况来自刚从上海回来的外公手里。上海货永远是最好的,这是我们从小就明白的事理。外公在上海工作,当然也就要比我们生活圈子里的所有本地人都强,这些人包括令人畏怯的村长、支书,我们学校里的教师,还有村里那位常常会出其不意地捉住我们的手臂、不顾我们惊恐大哭硬给我们注射疫苗的赤脚医生。我们常常会跟认识还不到几个小时的小伙伴们骄傲地宣称:我外公在上海工作,那里马路上的汽车天天都排着队,飞机比这里的麻雀还多,火车呜呜呜就是一列,呜呜呜又是一列。还有你们想都想不出来的比房子还高还大的大轮船,那里的房子都有飞机飞得那么高,我外公就住那么高的房子的最高层楼里。

我外公说,夏天夜里他只要一打开窗,把手伸出去就能摘到很多星星,星星一闪一闪都跟夜明珠似的,很好玩。可是我外公说了,星星跟月亮都是公共财物,谁也不能把它们摘走。

稍稍长大些了,在学校里也经常会遇到要填写表格的事儿,我们总会神气地把外公写在“家庭成员”一栏内的第一行。

我外公在上海一家据他自己说很大很大的漂染厂里负责生产技术,手下有许许多多的上海人都归他管。可怜我们一家除了我母亲从小出生在上海外,都未曾到过上海,未能亲眼目睹这个大都市里的繁华和五光十色,外公便成了我们了解上海的一个窗口、一个缩影。我们看见外公回来时棉大衣里面是鼓鼓囊囊的毛衣,鼓鼓囊囊的毛衣里面是腈纶内衣,就知道上海人是穿着腈纶内衣加毛衣加棉大衣过冬的;我们看外公吃菜只吃鱼不吃肉,只吃鸡鸭内脏不吃父亲母亲夹给他的鸡腿鸭腿,就知道上海人平常日子里也天天都有肉吃,因为过年时我们也不太喜欢吃肉,过年时我们家里天天都有簕笋或油豆腐烧的肥猪肉;外公的上海话总把“走”字说成“跑”字,比如“走来走去”,外公就说“跑来跑去”,我们便想象生活在上海城里的人一定个个都很幸福,即使是在走路的时候,脸上的表情也都很愉快,因为“跑”总是给人一种欢快的感觉,我们遇到高兴的事情,也常常用奔跑来表达内心的欢乐;外公每次过完年回上海,总要带走许多父亲早在大半年前就开始为他准备好的萝卜干、霉干菜,还有用草纸精心包装好的香糕回去送人,我们便知道上海人吃腻了大鱼大肉后,也喜欢用我们这边的沙地土货换换口味……

总之,在我们眼里,外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上海或上海人的某一部分,甚至于他身上的一股说不出是什么但很好闻的气味,似乎也将整个上海城的气息带给了我们。我们无法想象脱离了“上海”这两个字,外公这个称呼将会变得多么黯淡无光。但不管外公自己愿不愿意承认,外公的确不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外公曾经跟我们一样都是萧山沙地人。

据我奶奶说,外公跟人跑上海之前,是我们东沙一带有名的地痞流氓(必须说明的是我嫉恶如仇、背驼如拱的奶奶多年来一直和我那总在她面前显出优越感来的外公外婆格格不入,这就得注意我奶奶在评价我外公时,总会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事实上我外公并非如我奶奶所说的是那种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乡官,他不过是在乡公所里做了一阵子事,那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乡公所本来就是个靠“随风倒”生存着的机构,即东风来了往西边倒,西风来了往东边倒,各路军阀、日本鬼子,只要谁占了那边的地盘,他们就听谁做事。对于底下的老百姓,倘若催过的款不交,催要的粮不捐,他们自然得做出些凶恶的样子来,方能交差。所以不管是谁进了乡公所那种地方,我以为都会被涂抹上这层不太好的色彩。而说我外公“有名”,其实还得归功于我外公家的那十间大草舍。我外公的父亲是做私盐生意的,那时候沿江一带的沙地区一块块盐畈星罗密布,私盐生意虽为当局所不容,但利润空间大,外公的父亲便造起了十间大横舍,横舍是草舍中最高档的一种,这在荒凉贫瘠的沙地区是轰动一时的,外公的父亲还添置起了一台水车、两头水牛,再外加舍旁的一个大竹园,家道在乡人中可谓相当殷实了。

但这些终于都未能留住我外公,我外公还是跟人去了上海。去上海是我外公十来岁时就产生的梦想。萧山东沙与绍兴紧邻,会印染技术的人比较多,许多人跑到上海去开染坊都发了迹,三五年后回乡探亲,身着长衫,手提皮箱,手上还戴着硕大的金戒指,特别风光。而那时候的十里洋场,对于像我外公这样的年轻人来说,其吸引力不亚于现在许多国人对纽约对曼哈顿的向往。我外公去了上海没几天,就让同乡给他老爹捎回话来:宁愿在上海城里露宿街头,也不愿再回老家住那十间大横舍了。

我外公到了上海后最初是在他的同乡高中山跟人合伙办的美丽来染色厂里打杂。外公在乡公所里做过事,很会吆喝人,高中山便觉得我外公很有管理才能,让他在车间里当监工。外公监工当得很卖力,那些工人在我外公眼皮底下没有一个敢偷懒的,即使是病病恹恹的,一见我外公也会立即变得跟没病一样精神了。外婆说我外公很有可能那时候就已经开始在工人们心目中埋下仇恨的种子了。

我外婆要比我外公大五岁。据我奶奶说外婆年轻时很风骚,当然也长得很迷人,她个子很高,皮肤很白,鼻梁很挺,眼睛很大,牙齿既白又整齐。我外公在美丽来认识我外婆的时候,外婆还是高中山的合伙人之一施金生的太太,也就是说我外婆当时还是我外公的老板娘。她虽也跟她丈夫施金生跟高中山跟我外公一样,早年也是从萧山东沙出去的,但她的言语,她的举止都早已脱了乡里人的俗气,有的只是上海城里那些太太小姐们所具有的洋气。在这家有数百名工人的染色厂里,我外婆当时是一道相当亮丽的风景。施金生在美丽来负责跑外,所以常年不在家。丈夫不在家的日子里,我外婆丝毫不感到寂寞,生活反而显得更加多姿多彩、欣欣向荣了,那些股东和客户们像蜜蜂一样嘤嘤嗡嗡整天争先恐后地飞舞在我外婆身边,为博我外婆欢心,据说还有把自己老婆的金项链偷了送给她的。

我奶奶坚持说我外婆的前夫是被她克杀的。我外婆虽然长得很迷人,但颧骨比较高。施金生在黄浦江边被杀的消息传到美丽来,再七转八转地进入我外婆耳朵里时,尸体早已高度腐烂了,一大截肠子挂在了外面,身上的钱物也早已被洗劫一空,警方断定为谋财的歹徒所为,这样的命案在当时的上海滩上几乎每天都有发生。我年轻迷人的外婆成了寡妇后,身边虽然还跟以前一样热闹,但她终于发现这些男人都并未真心想跟她永远生活在一起,他们都是有家室的人,一颗田螺一个汪,都早已布好了的,其次他们都有些忌讳她两边脸颊上的颧骨,害怕成为施金生第二。就在我外婆心灰意冷之际,我外公挺身而出了。我外公求爱的方式并不比我们这些他的后代们高明,我外婆喜欢嗑瓜子,而且嗑瓜子的姿势相当优美,他除了每天都给我外婆买一大包瓜子嗑外,便是每隔三四天再送上一张戏票。

我外公要和我外婆结婚的消息传回老家后,外公的父亲异常震惊,因为家里早在他去上海之前就已经给他买了个童养媳,而且在买这个童养媳时,他自己也表示过满意的。外公的父亲便让人捎话过来,要他马上回去跟那童养媳圆房。我外公不答应。外公的父亲便派家里人专门跑到上海来问他:究竟是要上海这边的孤孀婆,还是家里的黄花大闺女?孤孀婆是东沙人对寡妇的蔑称。外公对家里人说他这辈子死活都要留在上海,再也不想回那连间瓦房都看不到的盐碱地了!外公的父亲气得吐血,以致于临终前也不让家里人把我外公从上海召回来。

我外公跟外婆结婚后,不但在床上替代了施金生的位置,也替代了施金生在美丽来的二老板身份。在随后的十来年间,外公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得意、最为光辉灿烂的一段岁月。和许多一夜之间突然暴发起来的人一样,他竭力显示着自己的富有,努力掩饰作为乡下人的过去,尽可能使自己显得跟那些上海城里的上流人物一样优雅高贵矜持文明。不过我外公有一点还是相当值得肯定的:他没有多少文化,但他还是凭着他当小混混时的那点聪明和悟性,再加上勤奋,跟美丽来的印染师傅们学会了一整套印染做光技术。在他和高中山默契配合经营下,美丽来后来又在上海吞并了好几家染坊。成为全上海印染行业中最为知名的几家企业之一。

同类推荐
  • 绣鸳鸯

    绣鸳鸯

    本书是马金莲的中短篇小说集,包含了《绣鸳鸯》《大拇指与小拇尕》《梨花雪》等10篇小说。作者用细腻的笔调、凝练生动的现代汉语语言、巧妙地西海固方言及回族语言,描绘西部当下农村底层人物的命运和情感。
  • 雪拥蓝关

    雪拥蓝关

    感动百万读者的爱情传奇!伶人往事至美情深,国剧宗师时代传奇,浩瀚动人京剧之美!《雪拥蓝关》未出先热,网上连载吸引百万读者热情追捧,媒体跟踪报道;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签约本书数字版权,并首度尝试在频道各线上平台连载本书内容,这也是央视戏曲频道**次合作纸书出版项目!小儿女的痴恋,在大时代风云中的身不由己,男儿间的情义,与国剧的华美水乳交融;爱情故事动人心弦,京剧之美惊心动魄……
  • 翡翠绿

    翡翠绿

    美国哲学家霍弗在他的《变革的痛苦》中这样写道:“激发人们去行动的是拐弯即可见的那种希望,而遥远的希望只能起到鸦片的作用。”当这座翠山环抱之中的小县城终于开通了它的第一条公路的时候,县城里单纯而质朴的人们也随之燃起了摆脱千百年来贫困落后面貌的希望。可是一转眼三年过去了,县城里的人们并没有像他们希望的那样富裕起来,依旧过着贫穷而平静的日子。小县城虽然贫穷,却有着唐人诗句中的富山秀水,宛然如仙境。人们是因为先有了面包才懂得了欣赏美,因此对于这小县城里的人们来说山色的秀美丝毫改变不了他们世代生活的贫困。
  • 相逢情未晚

    相逢情未晚

    三年前,她在医院产下一子,还未来得及看一眼,就被告知孩子夭折。三年后,她被人陷害入狱,身陷杀父之疑,成为人们眼中的恶女。在被折磨得奄奄一息时,他出现了,问:“想出去?”她睁大双眼猛地点头。“三天后我再来找你。”三天后,他来找她,“想出去的话,条件就是做我的情人。”“你为什么要帮我?”“因为只有我,没人敢帮你!”为了能够出去找到陷害她,杀害她的人,她答应做他的情人。他不但帮她摆脱了牢狱之灾,还让她重获自由,却也从此沦为他的情人。她从不干涉他的私生活,清楚自己的身份,然而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他。
  • 迷途小说

    迷途小说

    一早醒来,刘东就觉得有点疲惫。昨天晚上几个同事吃过饭,王其对刘东说玩几圈。刘东喝了几杯酒,兴致也上来了。王其没看出来刘东的内心活动,见刘东没吱声,以为刘东不想玩,说,刘局长,与民同乐是为官己任哦。刘东摸了摸自己的口袋,说玩几圈就玩几圈,不过说好了我这只有一千块钱,如果输完了就散伙。王其听刘东这样说,内心里忽然高兴起来。喜欢打麻将的人都是这样,三缺一的时候急死人,谁要是及时雨宋江,或者是说曹操曹操到的话,期待的人是绝对满心欢喜的。王其满怀喜悦的心情说,刘局长这样的体恤民情,我等当俯首追随。刘东笑着说,王其,别贫嘴了,要战趁早开始,说不定谁体恤谁呢。
热门推荐
  • 心恋花语

    心恋花语

    每种花儿都有它的花语…而人也有自己的座右铭…不同的人,人生也就不同。活着?也许…,只为等待你的出现。
  • 风流昏君

    风流昏君

    金风送爽,日影西斜,庭院寂寂。淡淡的斜阳穿过珠帘,照在几案上一盆含苞的菊花上。宋徽宗赵佶午睡醒来伸了个懒腰,看到身旁的李师师早已醒来,正披衣倚在床上,含情脉脉地凝视着他。他不禁一笑,伸手捏了捏她小巧的红唇。他慢条斯理地穿好衣服,一手搂着师师的香肩,和她一起踱到几案前。两人并肩坐在一张宽大的椅子上。师师的下巴搭在他的肩膀上,桃腮轻轻偎着他的脸。宋徽宗饶有兴致地观赏着案上的菊花。
  • 好父母要懂的61条心理法则

    好父母要懂的61条心理法则

    本书中既有大家熟悉的生活场景,又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论。阅读本书,不仅能够让您了解到相关的儿童心理知识,更是您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
  • 空间之锦绣小农女

    空间之锦绣小农女

    沈青燕,身患顽疾,一无所长,意外坠楼。再次睁眼,发现自己浑身是伤的躺在破旧的草亭里,身边还有一个奄奄一息的母亲和一个乖巧早熟的妹妹。同样的穿越,别人都有爹疼娘爱,可她却一来就遇到了被亲爹除族,亲母新丧,极品亲戚欺压。不过好在,她有穿越必备的空间在手,哪怕身边有再多的极品也不怕,养个小妹那是小菜地碟。学学厨艺,给大酒楼做个帮工,研究味精,养刁古代人的舌头,靠山吃山,山里可有不少宝贝,买块土地,耕田种地来致富。渣爹认亲,冷言冷语关上门,极品上门,拳打脚踢赶出门,可是这个麻烦的男人怎么会事?当初怎么想到那么冷冽的人居然是个腹黑的主,三言两语就把自己的亲妹骗到他的阵营,于是她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规划好的路,一步步地往“歪”里走。“走上这条路你后悔吗?”男人问。“后悔,怎么不后悔了,最后悔的是当初没见死不就。”她咬牙切齿地说。“晚了!”男人酷酷地吐出两个字,一把将女子搂进怀里……
  • 与诗人对话

    与诗人对话

    一名真正的作家、学者在我的心里是神圣的、崇高的,那种敬意用我平实的文章是难以言表的。或许在准诗人的眼里,网络诗歌也许算不上真正的诗歌,但就这样不成熟的诗歌在网络里却有自己的流行的速度和市场。它不讲究诗歌的倾向,只为了心灵和心灵的碰撞,这就是诗人心理情绪的发泄,或许就是真情实感自然流露的那种。虽然大多数的诗歌写得很不正规,但一定是真实心情的表达,正如当年席慕容和汪国真的白话诗,那时候每个青年都喜欢,现代人都喜欢用这种简单的诗文抒发自己的情感。而网络诗歌实质的效应,说到家就是它的实用性和交谊性。
  • 女人理财要趁早

    女人理财要趁早

    今天的女性,要甜蜜的爱情,要生存的质量,更要精神上的自由。女人,要怎样经营,才能获得这样高额度的幸福?答案是:趁早理财。理财越早,自由和独立的达成也越早。浅显而深刻的道理,却有太多的女性醒悟得太晚,她们以为自己找到了一生的依靠,到头来却发现自己手里没有存折,没有房产证,一无所有,只有绵绵无期的悔恨。 本书是一本专门写给女性读者的最全面的理财指南。全书分为9个部分, 从个人生活方式的建立、自我提升,到投资理财,用每个女性生活中最常见的案例,将理财的重要性向读者娓娓道来。书中的理财观念新颖独特,内容全面、实用,有很强的针对性,方便女性朋友们查阅、学习并借鉴。
  • 夺天

    夺天

    宇宙星河由仙、凡、鬼三界构成,三界众生息息繁衍,从未停止过血腥争斗,硝烟四起,多少洞天福地暗藏杀机。大罗神仙永生不灭,凡人皆恶死爱生,但生死轮回乃自然之理,长生不老非凡人所应拥有,故人欲成仙天必诛之。妖魔应劫而生无可阻止,便有了“夺天”之说……
  • 济生集

    济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都说过我不是大boss啦!

    都说过我不是大boss啦!

    东之国太子东方寒一觉醒过来,发现自己并未身处皇宫中。而是在深山野林里被一把莫名奇妙的长琴追赶,“都说了我不是你的主人,不要再追啦。”“绝对不会认错的!你就是我的主人。堂堂正正的魔君大boss。”卧槽,我一个没灵力没体力的花瓶太子是大boss?别开玩笑了好吗?还有,你们这些正派是什么情况?那刀离我远点,我都说了,我不是魔君啦!能不要再追我啦。。。。
  • 轻轻松松降血脂

    轻轻松松降血脂

    本书在介绍高脂血症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着重从饮食、运动及生活方式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血脂方法,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常用的降血脂食疗方,让大家做到轻轻松松降血脂。本书内容全面丰富,可供广大患者和基层医护人员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