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9100000004

第4章 引子 赵汸的《春秋》学(4)

书与不书同样不能完全表达圣人之义,而且还容易混乱名实。所以,孔子在笔削之外,另创变文之法。变文往往用一两个字的改变,就可以使“是非得失之故,可无辨而自明”,较之笔削能够更好地表现圣人之义。如,庄公元年冬,“王使荣叔来赐桓公命”,桓公有“篡杀之罪”,天王不能讨,反而于其薨后赐命宠之,故不称天只称王,变天王为王,以明其失,赵汸据此总结出变文条例一,“文同礼失,王不称天”;庄公四年,“冬,公及齐人狩于禚”,齐人实为齐侯,这是孔子变侯为人,赵汸以其为变文条例之五,“讳公与仇人狩外称人,同微者”;庄公八年“夏,师及齐师围郕,秋,师还”,师实为鲁庄公,这是变公为师,赵汸以其为变文条例之四,“讳公为仇人役,变公将称师”(以上所引皆见《春秋属辞》卷一〇。)。赵汸认为,用改变一两个字来表明其义的变文,同样是孔子笔削的重要手法,因此,《春秋属辞》的第一〇、一一、一二卷用了三卷之多来论说变文。

赵汸论变文反对历史上的《公羊》家之说,尤其反对宋以后的有褒无贬之说。他说:“其知者以为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其不知者谓之无达例而已。”所谓《春秋》无达例,是由董仲舒的《春秋》无达辞发展出来的,为《公羊》家之说。这是批评《公羊》家不知《春秋》变文之义。赵汸的变文条例的第9条,论“凡执恒称人,必伯讨而后称君”(如僖公五年“冬晋人执虞公”等记录,在《春秋》中有十余次,故为衡称;而后者仅两见,分别见于僖公二十八年三月丙午“晋侯入曹,执曹伯畀宋人”,成公五年春“晋侯执曹伯归之于京师”),也有批评《公羊》学之说:

《公羊传》曰:“称侯而执者,伯讨;称人而执者,非伯讨也。”

今案:凡执恒称人,从史文也;必伯讨而后称君,盖变文以与之。《左氏》见史法唯执称人,而不知经意,故发例舛谬。

《左传》以史说经,不明变文,自不用说。而赵汸以为《公羊传》的解释也有不知“凡执恒称人,从史文也”的失误,这就不对了。《公羊传》的精神正是反对以史文说《春秋》,赵汸此说是他治《春秋》受到《左传》影响的又一表现。他又说:

然自斯义不明,学者弗能深考,一字褒贬之说盖由是而出焉;夫既以变文为贬矣,而不变者非褒也,由是有贬无褒之说生焉;又其甚者,乃有法书之说焉……其可以论于《春秋》之旨乎?(以上所引皆见《春秋属辞》卷一〇。)

所谓一字褒贬之说亦为汉代《公羊》学之说,以至有所谓《春秋》“一字之荣荣于华兖,一字之严严于斧鉞”之说。而有褒无贬之说则见于宋代孙复所著的《春秋尊王发微》,其书“谓《春秋》有贬无褒,大抵以深刻为主”(《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春秋类一》上册。)。其更甚者的书法之说则由孙复之说进一步发展而来。赵汸一再强调变文在明是非,决嫌疑,而非所谓褒贬,这主要是反对《公羊》学的褒贬之说。由此可见,赵汸所谓变文以示义之义与《公羊》学的讲求微言大义是不同的。

变文之二是辨名实之际。关于辨名实之际,赵汸说:

正必书王,诸侯称爵,大夫称名氏,四夷大者称子,此《春秋》之名也;诸侯不王而伯者兴,中国无伯而夷狄横,大夫专兵而诸侯散,此《春秋》之实也。《春秋》之名实如此,将以示后世曰实录,可乎?曰实录且犹不可,况于圣人拨乱以经世之事哉!此辨名实所以为《春秋》之要义也。盖其说有二,一曰,去名以全实者,征伐在诸侯,则大夫将不称名氏;中国有伯,则楚君侵伐不称君是也。二曰去名以责实,诸侯无王,则正不书王;中国无伯,则诸侯不序君;大夫将,略其恒称则称人是也。此二者实王伯升沉之会,国家丧乱之由,夷夏盛衰之变,天下大势之所趋,而一经之枢要也。是以圣人深致意焉。(《春秋属辞》卷一一。《春秋集传序》说:“四曰辨名实之际,亦变文也。正必书王,诸侯称爵,大夫称名氏,四夷大者称子,此春秋之名也;诸侯不王而伯者兴,中国无伯而夷狄横,大夫专兵而诸侯散,此春秋之实也。春秋之名实如此,可无辨乎?于是有去名以全实者,制法在诸侯,则大夫将不称名氏;中国有伯,则楚君侵伐不称君。又有去名以责实,实者诸侯无王,则正不书王;中国无伯,则诸侯不序君;大夫将,略其恒称则称人。”)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王室权威衰落,政在大夫,陪臣执国命,孔子哀叹天下无道,但是,周王、诸侯五等爵、大夫名氏等在名义上仍然存在,故孔子要正名,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回答齐景公问政(《论语·颜渊》。)。面对春秋时期的名实不符,孔子不能直录其实,于是通过名实之辨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去名以全实者与去名以责实,去名相同,但一为全实,一为责实,二者正反相对。是全实还是责实,赵汸认为孔子是以春秋时期的王伯升沉局势变化来决定的。当征伐在诸侯,中国有伯主时,是全其实;当诸侯无王,中国无伯主,大夫执政时,就责其实。全其实是孔子对实是肯定的,责其实则是对实的否定。但是,孔子的全其实只是相对于责其实而言,并不是完全肯定其实。因为,孔子的政治理想是“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反对礼乐征伐从诸侯出,所以,无论是全其实,还是责其实,孔子都去其名,以示对春秋时期名不副实的批评,以表达其回复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政治。就笔法而言,《春秋》辨名实之际的变文的特点是去其史法当书之名,如《春秋》史法于正月皆书王正月,而《春秋》于桓公正不书王者十有三,以责“天下之无王”之实,赵汸为此总结出变文第一十九条,“天下无王,桓公则《春秋》阙不书王”(《春秋属辞》卷一一。)。

变文之三是谨华夷之辨。“正名实之际”是对中原而言,“谨华夷之辨”则是就中原与四夷来说的。赵汸说:

五曰,谨华夷之辨,亦变文也。楚至东周强于四夷,僭王猾夏,故伯者之兴,以攘却为功。然则晋伯中衰,楚益侵陵中国,俄而入陈,围郑,平宋,盟于蜀,盟于宋,会于申,甚至伐吴,灭陈,灭蔡,假讨贼之义,号于天下,天下知有楚而已。故《春秋》书楚事,无一不致其严者,而书吴越与徐,亦必与中国异辞,所以信大义予天下也。(《春秋集传序》。《春秋属辞》卷一二说:中国之视外裔犹天地冠履也,而又何谨焉?所以信大义于天下也。昔先王基于九州,分五服,内外之限甚严矣,周失其纲,天下无伯,于是荆人始横,齐桓始起而惩创之,其威稍戢,然自晋伯中衰,楚君将皆称君,其大夫皆称大夫,疑于中国矣,入陈围郑平宋,而晋人以为天方授楚,不可与争,盟于蜀,而东方诸侯莫敢不至,盟于宋,而南北之势成,诸侯交相见矣;申之会十有一国……于是伐吴灭陈灭蔡,皆假讨贼之义,号于天下,俄而,复陈于蔡,天下知有楚已。是故终《春秋》书楚事,无一不致其严者,所以信大义予天下也,以此坊民。)

春秋时期以楚国为代表的所谓四夷,曾对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形成巨大的威胁,“尊王”与“攘夷”成为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所标举的两面旗帜,齐桓公、晋文公亦以内尊天王、外攘四夷而成为伯主。赵汸以“谨华夷之辨”为《春秋》的重要内容,这是正确的。“谨华夷之辨”有两个原则,一个原则是内中国,而外外裔,在论述“书与不书”的条例六十八“诸侯灭畿内国不书,为夷狄所灭则书”时,赵汸说:

《传》僖五年,晋灭虢,遂袭虞,灭之,经皆不书。杜氏谓,晋修虞祀,而归其职贡于王,故不言灭,党乱之辞也;陈氏谓,虢与虞皆自亡,故不详所以灭之之罪也,诡急非王道:皆不可通于《春秋》。盖畿内诸侯,食天子之邑,与列国不同,故晋灭虞虢不书,讳诸侯灭三公封国,同叛王室也。……夷狄,王者不畜,故灭温不讳者,所以深外之。(《春秋属辞》卷九。)

赵汸认为杜预与陈傅良对晋灭虞、虢不书的说法,都是错误的。他对比《春秋》不书晋灭虞虢,而书夷狄灭温,认为是《春秋》的内外之别,因其为内故严责其过,以灭畿内国罪“同叛王室”,要予以讳言;而夷狄为外,故不需讳言,可以直书其事。

另一个原则是不与外裔而与中国,如变文条例三十四,“讳外裔执王臣,变执言伐,讳外裔获中国之君,变获为归”,事见隐公七年冬“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庄公十年秋九月,“荆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赵汸解释说:

以上戎执王臣言伐者一,《公羊传》曰:“执之也,其言伐之,不与外裔之执中国也。”据获麟后,有书执其君者,则史书戎执王臣必无隐避,于是夫子书伐,为中国讳也。荆获蔡侯言以归者一,《公羊传》曰:“获也,不言其获,不与外裔之获中国也。”是亦讳辞。又案,此战也,不言战而言败者,《穀梁传》曰:“外裔中国,不言战也。”二传此类必有所受,盖既变获言以归,则不得复言战也。”(《春秋属辞》卷一二。)

与中国不与外裔,是《公羊传》与《穀梁传》论说《春秋》的共同观点,所以,赵汸肯定《公羊传》与《穀梁传》的此类说法,“必有所受”。在论孔子笔削之义时,赵汸时有引用《公羊传》、《穀梁传》为依据的类似论说。

但是,赵汸即使是引《公羊传》为依据时,也有不同之处。如对变文条例二十六,“中国有伯,楚君大夫将同称人,惟会得称君”(赵汸统计“楚君大夫将称人”有22条,见《春秋属辞》卷一二该条。),二十七,“中国无伯,则楚君将称君,略之而后称人,疑于讨贼称师”(赵汸统计“楚君将称君”有28条(皆出于文、宣、成、襄、昭、定、哀),见《春秋属辞》卷一二该条。),赵汸评述说:

盖中国有伯,则《春秋》略之以正其名;中国无伯(指晋灵公以来),则《春秋》详之,以著其实。不正其名,则不足以信攘却之义;不著其实,则不足以见蛮荆之强。然泓之战,宋公称爵,而楚子称人不使蛮荆之君得抗中国诸侯也;邲之战,楚子称爵,而荀林父称氏名,见蛮荆侵叛,乃中国所得讨也;泓之战,宋公身伤以卒,而但书师败绩,为中国讳也;鄢陵之战,直书楚子败绩,治其罪也。(《春秋属辞》卷一二。)

泓之战见于僖公二十二年,邲之战见于宣公十一年夏六月,鄢陵之战见于成公十六年六月,《公羊传》对其皆有论说(分别见《十三经注疏》下册,中华书局,1982年,第2259页上、2284页下、2297页下。)。而《公羊传》的论夷夏之分,并不是绝对的,而是以礼义为转移的。例如,邲之战楚王称楚子,而晋荀林父称氏名,董仲舒与《公羊传》的解释都是以楚王有礼义,晋国失礼义来解释的。赵汸却以为夷夏是绝对排斥的,故凡遇夷夏之交,他总是以不使蛮荆之君得抗中国诸侯之类来说明,以至用蛮荆侵叛中国而被讨来解释邲之战,甚至说“中国之视外裔犹天地冠履也”(《春秋属辞》卷一二。)。这显然与《公羊传》之说不合,甚至是正相反对的。这与赵汸身处外族统治的元代末年有关,从中也可以看出赵汸所以醉心于《春秋》的原因,是要从《春秋》的夷夏之辨中找寻到抵御外族的理论根据。在这种情况下,经学家对《春秋》夷夏之辨的解释,往往是强调二者的对立,而不讲《公羊》学的夷夏以礼义为转移。因此,赵汸与《公羊传》在夷夏之辨上的差异就不难理解了。

三特笔以正名分

变文之后为特笔。关于特笔,赵汸说:

特笔,以正名分,决嫌疑也。笔削不足以尽义,而后有变文;若夫然乱久极祸,大分不明,而又有非常之故焉,则变文亦不足以尽义,是故有特笔。凡特笔皆谓有所是正也。夫变文虽曰有损益,然犹史氏恒辞尔。……今考《春秋》,凡辞旨卓异,与史文弗类者,皆人事之变,恒辞不足以尽义,而后圣人特笔是正之,非史氏所及也。然所正者不过片言,而三纲五常赫然复正,故曰非圣人孰能修之。庄周氏曰:“《春秋》以道名分。”盖亦得其大意云。(《春秋属辞》卷一三。《春秋集传序》说“六曰,特笔以正名,笔削不足以尽义,而后有变文,然祸乱既极,大分不明,事有非常,情有特异,虽变文犹不足以尽义,而后圣人特笔是正,所以正其名分也。夫变文虽有损益,犹曰史氏恒辞;若特笔则辞旨卓异,非夫史氏恒辞矣。”)

笔削、变文虽然都是孔子笔法的体现,但是,笔削与变文都是据史文所作的变更,只有特笔才完全是圣人所修。笔削、变文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圣人之义,只有特笔才能完全地表明圣人之义。所以,赵汸以笔削为行权,变文为示义,唯以特笔可以正名分。但是完全是孔子所修的特笔在《春秋》中仅有数条,因而,特笔虽然最能体现圣人之义,在《春秋》中所占数量却不多。

特笔的正名分,主要是正君臣父子的尊卑上下的等级名分。赵汸在释“郑伯克段于鄢”时,对此有明确地论说:

其曰郑伯克段何?修《春秋》之特笔也。《春秋》笔削不足以尽义,而后有变文;变文不足以尽义,而后有特笔,凡特笔必有正于君臣父子之间也。(《春秋集传》卷一。)

以正君臣父子的尊卑上下之分是特笔的独特作用。赵汸对特笔的解释多以此发义。如,《春秋》僖公二十八年冬,“天王狩于河阳”。赵汸以其为特笔之一,“讳会天王以狩书”,《左传》说:“是会也,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赵汸以为这是“《左氏》释经之言”,非“鲁史旧文”。此一特笔“则天威赫赫临于下土,有不可以强弱论者,而晋侯盖世之功微矣。上以尊天子,下以全晋侯,而贵王贱伯之义溢于言表。诸家发义甚多,惟《穀梁传》曰:‘讳会天王也。’此经之逸义也。”此条是讲君臣、王伯的尊卑之分。又如:《春秋》庄公九年夏“公伐齐,纳子纠,九月,齐人取子纠杀之”(《春秋属辞》卷一三,赵汸考证说:《公羊》、《穀梁》“皆作‘伐齐纳纠’,孔颖达曰:‘今《左氏》定本纠上有子字。’盖唐初学者校定《春秋》古经以正二传之失。”),赵汸以其为特笔之四,“所纳应立,虽未在位称子”,他解释说,史法于群公子争国皆不称子,此称子是特笔,因公子纠之母为鲁女,而小白之母为卫女,“则纠贵应立,然以才则小白贤,以党则小白有国高为内,主论其事则子纠见杀,而小白成一匡天下之功,苟后世但以小白为贤而有功,而不知纠贵之应立,则自贤者必丑正,恃功者可夺适,斯有国者祸乱之原也。”故于纠称子,明其当立;于被杀称子以同其在位者,而明纠与小白之正与不正。此条是从母子的尊贵与否讲何为合法的继承人。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最为人推崇的两位伯主,而这两条条例中,否定齐桓公的当立、晋文公的召王,可见特笔的等级名分是任何人都不可逾越的。

特笔也有对义理的阐发。如,《春秋》庄公四年夏,“季侯大去其国”,赵汸以其为特笔之十五,“季侯出奔,书去国”,认为其中寓含着圣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季侯不忍残民,以争必亡之国,又不忍五庙不祀,故使季以纪事齐,独委国去之,亦与灭国不死社稷者不同……古之君子不以其所养人者害人,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季侯其知此也。故圣人特笔以明之大者,季侯之名,从史文也。”

同类推荐
  • 妖蛾子

    妖蛾子

    王小柔在这本书中写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比如公鸡、母猪、猫猫狗狗,所以她自序的题目叫作《灵长类的伙伴》。她说:“这本书里写到的小家伙,只是我生活里接触到的很少一部分,它们平常而普通,是大家所熟悉的。如果说有些人家像动物园,我们家就是寄宿家庭,动物们病了痊愈后就会被接走,或者它们在这只是短期寄宿几日,等小主人旅游归来。我不是宠物医院的大夫,但是我相信爱和尊重对动物们更重要。我愿意做一个守护者,和动物对话,看见生命里最纯净的坦然,不需要宠溺依赖。”
  • 喵了个咪2

    喵了个咪2

    《喵了个咪Ⅱ》把猫写得妙趣横生,引人捧腹,猫的性格呼之欲出,仿佛一篇篇寓言,不仅有猫生活,还有猫社会,说的是猫道理,实际又是人道理。这里面有对猫的细致观察,也有对猫深刻的爱和依赖,有养猫的经验和常识,也有和猫厮混的快乐和幸福。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4)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敦煌大梦

    敦煌大梦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一批中国知识分子为敦煌的保护、研究事业而殚精竭虑的故事,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了凝聚在这些中国知识分子身上为民族文化事业勇于牺牲敢于承担的优秀品质。
  • 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

    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

    一个好的作家,他描写现实,述说一个悲剧,不管是用来警世,亦或表达他的失落和绝望,但是后文学的意义都在于告诉人们真相并给予人们希望,余华正是留下了这样的希望。在《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这本集子里,余华收集了近年来的一些关于写作、关于社会、关于他个人童年回忆的文章,虽然在他的所有文字中算不得出采,但是有两篇文章很值得推荐,因为一篇解释了阅读的意义——《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而另一篇则阐述了漂泊的幸福感——《别人的城市》。
热门推荐
  • 封神时代

    封神时代

    正神时代,群雄并立,然而,我要超越姜太公,成为正神之王!我是发誓一定要成为正神王的男人!热血战斗,尽在《封神时代》!
  • 从末日崛起

    从末日崛起

    本文随缘更新,反正会在八点之前!如果上了这台车,请各位男神女神点点关注收藏,小的给你们喊666!车门锁起来,一个都别想下去!一本非主流的末日小说,女主很傲娇,冷漠,心硬,禁欲系,不接受辩驳,我说的都有道理,谁觉得不对?neng死!排雷:1,丧尸也有社交活动,会搞事情围城,还会有十八房姨太太2,本文有恶俗烂大街修炼重生穿书情节,主角金手指比女娲补天的柱子还要粗。3,女主是个修炼狂,前期不谈恋爱,升级打怪复仇。4,男主非人,字面意思。作者婊出天际,所以主角也暗搓搓的婊里婊气,没圣母家人没拖后腿猪队友,经常自己打脸自己,前面不甜,后面高甜。(反正没写到,就先画一个饼)
  • 再抚琴

    再抚琴

    悠悠岁月,沧海桑田,唯有痴心不变。茫茫星空,明月清风,闻生灵再抚琴。茕茕孑立,雁过留痕,自长叹,可曾到彼岸?
  • 妖孽丞相入我怀

    妖孽丞相入我怀

    【新书《穿书后我成了林先生的黑月光》,欢迎大家跳坑d(?д??)】大宁丞相安自忠,你祸害朝纲,你祸害本公主,你女装大佬,你有毒!
  • 华盛顿:世界第一位“总统”

    华盛顿:世界第一位“总统”

    《图说世界名人:华盛顿(世界第一位“总统”)》介绍了,乔治·华盛顿,美国首任总统,美国独立战争大陆军总司令,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793年连任。在两届任期结束后,他自愿放弃权力不再续任,隐退于弗农山庄园。由于他在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故被尊称为“美国国父”,学者们则将他和罗斯福、林肯并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 妃娶不可,腹黑九皇子

    妃娶不可,腹黑九皇子

    【简介】她是二十一世纪大龄黄金剩女,有房有车,没男人。一朝穿越,她变成了表白被拒投湖未遂的相府嫡出二小姐唐蓁蓁。既然上天给了她重活一次的机会,这辈子怎么样也要有房有车,有男人。太子欲纳她为妾?抱歉了,她只愿为正妻。沐公子要八抬大轿把她娶进门?好,就他了!-------他是耀王朝荣宠无限的九皇子,妖娆,美丽,绝世倾华。这个装模作样的女人先是对太子眉目含情,然后又对他身边的沐云投怀送抱……他这么大的活人,她看不到么?于是他三番五次的出现在她的面前,让她认清他!可她却避之惟恐不及!他冷笑连连,妖魅的眸子异彩夺目……*人都说,九皇子殿下倾城容颜,但若上街必是掷果盈车。人都说,九皇子殿下天资绝伦,过目不忘。人都说,九皇子殿下霸道狂妄,颇有太祖之姿。*可就是这样的绝世男子却要请皇上下旨赐相府木讷成性的二小姐为妃。直叫听者伤心,闻者流泪。这不是一朵鲜花插到牛粪上吗?背着包袱跑路的唐蓁蓁咬牙暗骂,她才是那朵鲜花,好不好!
  • 天荒帝庭

    天荒帝庭

    重生天荒世界,王轩剑挑天下,败尽群雄。当他登临九天十地之巅,建神朝,立帝庭,诸天皆要俯首,更何况是家里那个爱捣蛋的小狐妖?
  • “江河十年行”日记(2006)

    “江河十年行”日记(2006)

    早上,天下着小雨,从成都出发,到达已经建成的紫坪埔大坝时,整个大坝锁在雾中。都江堰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的副队长张立新向记者介绍说,大坝的修建为调节岷江的水量起到了作用。可是四川地矿局地质区域调查大队总工程师范晓却指着紫坪埔水库边上几处塌岸说:紫坪埔在枯水季节可以起到让岷江有水的作用。但由于来水不均,这就会给河床以及两岸的地质带来影响。况且,修坝后的调节水,一定是要先紧着发电才行,对岷江的生态用水要放在第二位。紫坪埔水库2000年开始修建,2006年基本竣工。水库距离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有6公里。
  • 智商潜能激发(婴幼儿3-4岁)

    智商潜能激发(婴幼儿3-4岁)

    本书介绍了开启3-4岁幼儿智商和潜能开发的方法,包括:让孩子拥有演说家的口才、让孩子拥有科学家的逻辑、让孩子拥有艺术家的气质、让孩子拥有交际家的手腕、让孩子拥有道德家的品性、做好孩子的营养师、让孩子在游戏和玩具中激发智慧。
  •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研究本土媒介的产业化,推介国际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先进理念,见证中国传媒经济学科建设的历程。本土化:走符合中国传媒学术与传媒实践要求的本土化道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国际化:在广阔的国际视野中,确立自己的历史与时代方位,关注国际潮流,关注世界大事。人文化:将文、史、哲、经、法、教等多学科的理论成果进行充分的吸纳,以此丰富和深化传媒学术的内蕴。专业化: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表达方式上,不断在专业领域达到新的高度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