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9100000004

第4章 引子 赵汸的《春秋》学(4)

书与不书同样不能完全表达圣人之义,而且还容易混乱名实。所以,孔子在笔削之外,另创变文之法。变文往往用一两个字的改变,就可以使“是非得失之故,可无辨而自明”,较之笔削能够更好地表现圣人之义。如,庄公元年冬,“王使荣叔来赐桓公命”,桓公有“篡杀之罪”,天王不能讨,反而于其薨后赐命宠之,故不称天只称王,变天王为王,以明其失,赵汸据此总结出变文条例一,“文同礼失,王不称天”;庄公四年,“冬,公及齐人狩于禚”,齐人实为齐侯,这是孔子变侯为人,赵汸以其为变文条例之五,“讳公与仇人狩外称人,同微者”;庄公八年“夏,师及齐师围郕,秋,师还”,师实为鲁庄公,这是变公为师,赵汸以其为变文条例之四,“讳公为仇人役,变公将称师”(以上所引皆见《春秋属辞》卷一〇。)。赵汸认为,用改变一两个字来表明其义的变文,同样是孔子笔削的重要手法,因此,《春秋属辞》的第一〇、一一、一二卷用了三卷之多来论说变文。

赵汸论变文反对历史上的《公羊》家之说,尤其反对宋以后的有褒无贬之说。他说:“其知者以为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其不知者谓之无达例而已。”所谓《春秋》无达例,是由董仲舒的《春秋》无达辞发展出来的,为《公羊》家之说。这是批评《公羊》家不知《春秋》变文之义。赵汸的变文条例的第9条,论“凡执恒称人,必伯讨而后称君”(如僖公五年“冬晋人执虞公”等记录,在《春秋》中有十余次,故为衡称;而后者仅两见,分别见于僖公二十八年三月丙午“晋侯入曹,执曹伯畀宋人”,成公五年春“晋侯执曹伯归之于京师”),也有批评《公羊》学之说:

《公羊传》曰:“称侯而执者,伯讨;称人而执者,非伯讨也。”

今案:凡执恒称人,从史文也;必伯讨而后称君,盖变文以与之。《左氏》见史法唯执称人,而不知经意,故发例舛谬。

《左传》以史说经,不明变文,自不用说。而赵汸以为《公羊传》的解释也有不知“凡执恒称人,从史文也”的失误,这就不对了。《公羊传》的精神正是反对以史文说《春秋》,赵汸此说是他治《春秋》受到《左传》影响的又一表现。他又说:

然自斯义不明,学者弗能深考,一字褒贬之说盖由是而出焉;夫既以变文为贬矣,而不变者非褒也,由是有贬无褒之说生焉;又其甚者,乃有法书之说焉……其可以论于《春秋》之旨乎?(以上所引皆见《春秋属辞》卷一〇。)

所谓一字褒贬之说亦为汉代《公羊》学之说,以至有所谓《春秋》“一字之荣荣于华兖,一字之严严于斧鉞”之说。而有褒无贬之说则见于宋代孙复所著的《春秋尊王发微》,其书“谓《春秋》有贬无褒,大抵以深刻为主”(《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春秋类一》上册。)。其更甚者的书法之说则由孙复之说进一步发展而来。赵汸一再强调变文在明是非,决嫌疑,而非所谓褒贬,这主要是反对《公羊》学的褒贬之说。由此可见,赵汸所谓变文以示义之义与《公羊》学的讲求微言大义是不同的。

变文之二是辨名实之际。关于辨名实之际,赵汸说:

正必书王,诸侯称爵,大夫称名氏,四夷大者称子,此《春秋》之名也;诸侯不王而伯者兴,中国无伯而夷狄横,大夫专兵而诸侯散,此《春秋》之实也。《春秋》之名实如此,将以示后世曰实录,可乎?曰实录且犹不可,况于圣人拨乱以经世之事哉!此辨名实所以为《春秋》之要义也。盖其说有二,一曰,去名以全实者,征伐在诸侯,则大夫将不称名氏;中国有伯,则楚君侵伐不称君是也。二曰去名以责实,诸侯无王,则正不书王;中国无伯,则诸侯不序君;大夫将,略其恒称则称人是也。此二者实王伯升沉之会,国家丧乱之由,夷夏盛衰之变,天下大势之所趋,而一经之枢要也。是以圣人深致意焉。(《春秋属辞》卷一一。《春秋集传序》说:“四曰辨名实之际,亦变文也。正必书王,诸侯称爵,大夫称名氏,四夷大者称子,此春秋之名也;诸侯不王而伯者兴,中国无伯而夷狄横,大夫专兵而诸侯散,此春秋之实也。春秋之名实如此,可无辨乎?于是有去名以全实者,制法在诸侯,则大夫将不称名氏;中国有伯,则楚君侵伐不称君。又有去名以责实,实者诸侯无王,则正不书王;中国无伯,则诸侯不序君;大夫将,略其恒称则称人。”)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王室权威衰落,政在大夫,陪臣执国命,孔子哀叹天下无道,但是,周王、诸侯五等爵、大夫名氏等在名义上仍然存在,故孔子要正名,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回答齐景公问政(《论语·颜渊》。)。面对春秋时期的名实不符,孔子不能直录其实,于是通过名实之辨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去名以全实者与去名以责实,去名相同,但一为全实,一为责实,二者正反相对。是全实还是责实,赵汸认为孔子是以春秋时期的王伯升沉局势变化来决定的。当征伐在诸侯,中国有伯主时,是全其实;当诸侯无王,中国无伯主,大夫执政时,就责其实。全其实是孔子对实是肯定的,责其实则是对实的否定。但是,孔子的全其实只是相对于责其实而言,并不是完全肯定其实。因为,孔子的政治理想是“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反对礼乐征伐从诸侯出,所以,无论是全其实,还是责其实,孔子都去其名,以示对春秋时期名不副实的批评,以表达其回复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政治。就笔法而言,《春秋》辨名实之际的变文的特点是去其史法当书之名,如《春秋》史法于正月皆书王正月,而《春秋》于桓公正不书王者十有三,以责“天下之无王”之实,赵汸为此总结出变文第一十九条,“天下无王,桓公则《春秋》阙不书王”(《春秋属辞》卷一一。)。

变文之三是谨华夷之辨。“正名实之际”是对中原而言,“谨华夷之辨”则是就中原与四夷来说的。赵汸说:

五曰,谨华夷之辨,亦变文也。楚至东周强于四夷,僭王猾夏,故伯者之兴,以攘却为功。然则晋伯中衰,楚益侵陵中国,俄而入陈,围郑,平宋,盟于蜀,盟于宋,会于申,甚至伐吴,灭陈,灭蔡,假讨贼之义,号于天下,天下知有楚而已。故《春秋》书楚事,无一不致其严者,而书吴越与徐,亦必与中国异辞,所以信大义予天下也。(《春秋集传序》。《春秋属辞》卷一二说:中国之视外裔犹天地冠履也,而又何谨焉?所以信大义于天下也。昔先王基于九州,分五服,内外之限甚严矣,周失其纲,天下无伯,于是荆人始横,齐桓始起而惩创之,其威稍戢,然自晋伯中衰,楚君将皆称君,其大夫皆称大夫,疑于中国矣,入陈围郑平宋,而晋人以为天方授楚,不可与争,盟于蜀,而东方诸侯莫敢不至,盟于宋,而南北之势成,诸侯交相见矣;申之会十有一国……于是伐吴灭陈灭蔡,皆假讨贼之义,号于天下,俄而,复陈于蔡,天下知有楚已。是故终《春秋》书楚事,无一不致其严者,所以信大义予天下也,以此坊民。)

春秋时期以楚国为代表的所谓四夷,曾对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形成巨大的威胁,“尊王”与“攘夷”成为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所标举的两面旗帜,齐桓公、晋文公亦以内尊天王、外攘四夷而成为伯主。赵汸以“谨华夷之辨”为《春秋》的重要内容,这是正确的。“谨华夷之辨”有两个原则,一个原则是内中国,而外外裔,在论述“书与不书”的条例六十八“诸侯灭畿内国不书,为夷狄所灭则书”时,赵汸说:

《传》僖五年,晋灭虢,遂袭虞,灭之,经皆不书。杜氏谓,晋修虞祀,而归其职贡于王,故不言灭,党乱之辞也;陈氏谓,虢与虞皆自亡,故不详所以灭之之罪也,诡急非王道:皆不可通于《春秋》。盖畿内诸侯,食天子之邑,与列国不同,故晋灭虞虢不书,讳诸侯灭三公封国,同叛王室也。……夷狄,王者不畜,故灭温不讳者,所以深外之。(《春秋属辞》卷九。)

赵汸认为杜预与陈傅良对晋灭虞、虢不书的说法,都是错误的。他对比《春秋》不书晋灭虞虢,而书夷狄灭温,认为是《春秋》的内外之别,因其为内故严责其过,以灭畿内国罪“同叛王室”,要予以讳言;而夷狄为外,故不需讳言,可以直书其事。

另一个原则是不与外裔而与中国,如变文条例三十四,“讳外裔执王臣,变执言伐,讳外裔获中国之君,变获为归”,事见隐公七年冬“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庄公十年秋九月,“荆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赵汸解释说:

以上戎执王臣言伐者一,《公羊传》曰:“执之也,其言伐之,不与外裔之执中国也。”据获麟后,有书执其君者,则史书戎执王臣必无隐避,于是夫子书伐,为中国讳也。荆获蔡侯言以归者一,《公羊传》曰:“获也,不言其获,不与外裔之获中国也。”是亦讳辞。又案,此战也,不言战而言败者,《穀梁传》曰:“外裔中国,不言战也。”二传此类必有所受,盖既变获言以归,则不得复言战也。”(《春秋属辞》卷一二。)

与中国不与外裔,是《公羊传》与《穀梁传》论说《春秋》的共同观点,所以,赵汸肯定《公羊传》与《穀梁传》的此类说法,“必有所受”。在论孔子笔削之义时,赵汸时有引用《公羊传》、《穀梁传》为依据的类似论说。

但是,赵汸即使是引《公羊传》为依据时,也有不同之处。如对变文条例二十六,“中国有伯,楚君大夫将同称人,惟会得称君”(赵汸统计“楚君大夫将称人”有22条,见《春秋属辞》卷一二该条。),二十七,“中国无伯,则楚君将称君,略之而后称人,疑于讨贼称师”(赵汸统计“楚君将称君”有28条(皆出于文、宣、成、襄、昭、定、哀),见《春秋属辞》卷一二该条。),赵汸评述说:

盖中国有伯,则《春秋》略之以正其名;中国无伯(指晋灵公以来),则《春秋》详之,以著其实。不正其名,则不足以信攘却之义;不著其实,则不足以见蛮荆之强。然泓之战,宋公称爵,而楚子称人不使蛮荆之君得抗中国诸侯也;邲之战,楚子称爵,而荀林父称氏名,见蛮荆侵叛,乃中国所得讨也;泓之战,宋公身伤以卒,而但书师败绩,为中国讳也;鄢陵之战,直书楚子败绩,治其罪也。(《春秋属辞》卷一二。)

泓之战见于僖公二十二年,邲之战见于宣公十一年夏六月,鄢陵之战见于成公十六年六月,《公羊传》对其皆有论说(分别见《十三经注疏》下册,中华书局,1982年,第2259页上、2284页下、2297页下。)。而《公羊传》的论夷夏之分,并不是绝对的,而是以礼义为转移的。例如,邲之战楚王称楚子,而晋荀林父称氏名,董仲舒与《公羊传》的解释都是以楚王有礼义,晋国失礼义来解释的。赵汸却以为夷夏是绝对排斥的,故凡遇夷夏之交,他总是以不使蛮荆之君得抗中国诸侯之类来说明,以至用蛮荆侵叛中国而被讨来解释邲之战,甚至说“中国之视外裔犹天地冠履也”(《春秋属辞》卷一二。)。这显然与《公羊传》之说不合,甚至是正相反对的。这与赵汸身处外族统治的元代末年有关,从中也可以看出赵汸所以醉心于《春秋》的原因,是要从《春秋》的夷夏之辨中找寻到抵御外族的理论根据。在这种情况下,经学家对《春秋》夷夏之辨的解释,往往是强调二者的对立,而不讲《公羊》学的夷夏以礼义为转移。因此,赵汸与《公羊传》在夷夏之辨上的差异就不难理解了。

三特笔以正名分

变文之后为特笔。关于特笔,赵汸说:

特笔,以正名分,决嫌疑也。笔削不足以尽义,而后有变文;若夫然乱久极祸,大分不明,而又有非常之故焉,则变文亦不足以尽义,是故有特笔。凡特笔皆谓有所是正也。夫变文虽曰有损益,然犹史氏恒辞尔。……今考《春秋》,凡辞旨卓异,与史文弗类者,皆人事之变,恒辞不足以尽义,而后圣人特笔是正之,非史氏所及也。然所正者不过片言,而三纲五常赫然复正,故曰非圣人孰能修之。庄周氏曰:“《春秋》以道名分。”盖亦得其大意云。(《春秋属辞》卷一三。《春秋集传序》说“六曰,特笔以正名,笔削不足以尽义,而后有变文,然祸乱既极,大分不明,事有非常,情有特异,虽变文犹不足以尽义,而后圣人特笔是正,所以正其名分也。夫变文虽有损益,犹曰史氏恒辞;若特笔则辞旨卓异,非夫史氏恒辞矣。”)

笔削、变文虽然都是孔子笔法的体现,但是,笔削与变文都是据史文所作的变更,只有特笔才完全是圣人所修。笔削、变文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圣人之义,只有特笔才能完全地表明圣人之义。所以,赵汸以笔削为行权,变文为示义,唯以特笔可以正名分。但是完全是孔子所修的特笔在《春秋》中仅有数条,因而,特笔虽然最能体现圣人之义,在《春秋》中所占数量却不多。

特笔的正名分,主要是正君臣父子的尊卑上下的等级名分。赵汸在释“郑伯克段于鄢”时,对此有明确地论说:

其曰郑伯克段何?修《春秋》之特笔也。《春秋》笔削不足以尽义,而后有变文;变文不足以尽义,而后有特笔,凡特笔必有正于君臣父子之间也。(《春秋集传》卷一。)

以正君臣父子的尊卑上下之分是特笔的独特作用。赵汸对特笔的解释多以此发义。如,《春秋》僖公二十八年冬,“天王狩于河阳”。赵汸以其为特笔之一,“讳会天王以狩书”,《左传》说:“是会也,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赵汸以为这是“《左氏》释经之言”,非“鲁史旧文”。此一特笔“则天威赫赫临于下土,有不可以强弱论者,而晋侯盖世之功微矣。上以尊天子,下以全晋侯,而贵王贱伯之义溢于言表。诸家发义甚多,惟《穀梁传》曰:‘讳会天王也。’此经之逸义也。”此条是讲君臣、王伯的尊卑之分。又如:《春秋》庄公九年夏“公伐齐,纳子纠,九月,齐人取子纠杀之”(《春秋属辞》卷一三,赵汸考证说:《公羊》、《穀梁》“皆作‘伐齐纳纠’,孔颖达曰:‘今《左氏》定本纠上有子字。’盖唐初学者校定《春秋》古经以正二传之失。”),赵汸以其为特笔之四,“所纳应立,虽未在位称子”,他解释说,史法于群公子争国皆不称子,此称子是特笔,因公子纠之母为鲁女,而小白之母为卫女,“则纠贵应立,然以才则小白贤,以党则小白有国高为内,主论其事则子纠见杀,而小白成一匡天下之功,苟后世但以小白为贤而有功,而不知纠贵之应立,则自贤者必丑正,恃功者可夺适,斯有国者祸乱之原也。”故于纠称子,明其当立;于被杀称子以同其在位者,而明纠与小白之正与不正。此条是从母子的尊贵与否讲何为合法的继承人。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最为人推崇的两位伯主,而这两条条例中,否定齐桓公的当立、晋文公的召王,可见特笔的等级名分是任何人都不可逾越的。

特笔也有对义理的阐发。如,《春秋》庄公四年夏,“季侯大去其国”,赵汸以其为特笔之十五,“季侯出奔,书去国”,认为其中寓含着圣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季侯不忍残民,以争必亡之国,又不忍五庙不祀,故使季以纪事齐,独委国去之,亦与灭国不死社稷者不同……古之君子不以其所养人者害人,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季侯其知此也。故圣人特笔以明之大者,季侯之名,从史文也。”

同类推荐
  • 寂寞而又美丽的九十年

    寂寞而又美丽的九十年

    从中国散文诗作家自觉用“散文诗”这一文学体裁发表作品至今,已经90年了。对人而言,90岁已是垂垂暮年;可散文诗,90年后依然风采迷人。我曾用这样一段话描述散文诗:“在雅文学的殿堂里,有一位远离显赫地位,然而却令人倾倒的美丽混血儿。她,便是散文诗。”这段话包含两个关键词:寂寞、美丽。这两个词伴随散文诗走过了90年。文学有雅俗之分,诗与小说都有雅俗之分。小说有通俗小说,诗有传单诗、打油诗。可散文诗无法入俗。她美丽的天性限定她只能属于高雅文学的一种。
  • 跳来跳去你跳的出生活吗

    跳来跳去你跳的出生活吗

    本书收录了吕麦女士精心创作短篇散文,文字清新犹如心灵鸡汤,滋养读者的身心,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
  • 辛弃疾文集1

    辛弃疾文集1

    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 阿Q正传

    阿Q正传

    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以“精神胜利法“为主要特征的流浪汉阿Q,描画出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国人的魂灵。鲁迅的小说,素以尖酸刻薄著称,《阿Q正传》里的阿Q是精神胜利法的超境界发挥,是鲁迅描写国民性的巅峰之作。
  • 世界大空难秘闻:惊天恸地

    世界大空难秘闻:惊天恸地

    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葬礼和墓地最为纯净,最能够使人们在名利场上的争斗中幡然地卸下铠甲,从而使有限的生命变得恬淡而从容,但愿杨早所著的《惊天恸地:世界大空难秘闻》的读者在阅读后心灵上也获得如此洗练……《惊天恸地:世界大空难秘闻》还原世界空难史上15个著名的空难事件,倾情揭秘空难背后的故事,娓娓讲述空难自我避险小贴士。
热门推荐
  • 密码之谜

    密码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干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百万字的传奇读本精选了有关国宝、密码、海盗、大谋杀,诡异事件、离奇事件的未解经典内容选配了数千幅珍贵图片,带给读者一场视觉饕餮盛宴。
  • Earth Apples

    Earth Apples

    While best known for his fiction, Edward Abbey was also an enthusiastic creator of verse. Earth Apples, Abbey's first and only collection of poetry, adds to his literary reputation as an irreverent writer. Whether writing about vast desert landscapes, New York City, or a love of bawdy women, Abbey's verse is eloquent and unapologetically passionate. The poems gathered here, published digitally for the first time, are culled from Abbey's journals and give an insightful and unique glance into the mind of this literary legend.
  •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为唐代学者赵蕤所著述,为历代有政绩、有业绩的君臣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从国家兴衰上讲谋略的,《反经》是从长短利害上讲智术的。它从逆反的心理态势中谋求一种逆反的思维方式,不失为古代心理学的范本。《反经大全集》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释、译文,每篇前有导读,揭示《反经》的奥秘,是我们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以及为官、经商、管理的必备参考书。
  • 穿越女配的反击

    穿越女配的反击

    身为孤儿她奋斗了26年,从小她就懂得只有自己努力才能好好活下去的道理,在终于可以平平安安的生活下去的时候,她居然穿越了,还是穿成了书中最大的恶毒女配,她本想好好的完成一个女配应该完成的事情然后回去,可是男主偏偏不让其如意,当她开始奋起反击的时候,一个一个让她震惊的秘密慢慢的被揭开……
  • 狼女也腹黑

    狼女也腹黑

    她是拥有特殊能力天真善良的小女生,可是等待她的不是幸福而是厄运。她装巧卖乖,暗自筹划,亲手颠覆了悲惨的命运,因为她的命运要由自己来写。一朝重生,竟然是在狼堆里长大。前尘往事如过眼云烟,如今的她是狡黠的,善良的,抽风的,狠辣的,淡然的…,受尽“宠爱”的狼女。茂密无迹的丛林,骑狼驰骋,本是羡煞旁人。可是,某娃焦虑啊,愁啊,这是要作死吗?这到底是把她给弄到什么年代来了,山中无日月,她都已经在这呆了六年了,还没弄明白她到底是重生在了什么年代了。终于,希望来了,某娃双眼放光的盯着眼前半死不活躺在地上的男孩,准确的说是盯着他一身的行头,总算是从他的衣着打扮中知道了自己生活在什么年代了。打着自己小算盘的某娃激动的救起了男孩,当了他的救命恩人,等着他解救自己这个苦命的娃,这穿兽皮树叶的日子不好过啊。可是,看着头顶轰隆远去的飞机,她再也淡定不了了,一口小白牙差点咬碎了,这绝壁是要作死的节奏啊。熟不知,她以为自己雁过无痕,却早已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连一句话都没有说过的他们,却以特殊的方式在彼此的心里扎了根。彼年,她六岁,他九岁。---------------------------------------------------------------------------------------------他邪肆狂妄,深邃的眼眸是深不见底的黑暗,全身泛着一种诡异的阴冷,好看的唇线中吐出冷冽无情的字:“杀”一个字决定了上百人的性命,她在旁边感叹,这才是真的狠啊。他目若朗星,清澈的眼眸有些呆滞,美的妖异的脸庞悄悄爬上了红晕,声若蚊蝇:“谢谢”,给他夹菜的某女瞬间无语。都说女人变脸比翻书还快,为嘛轮到她就反过来了。她不知,他的独特从来只为她而展现。彼年她十六岁,他十九岁。---------------------------------------------------------------------------------------------有人恐她,畏她,喜她,羡慕她,嫉妒她…只有他懂,她最需要的是他爱她。且看一代狼女现世,如何凭借一身诡异莫测的本事游走于世间各地,风华绝代,搅得风云变色。本文1V1,全新的异能爽文,男女主身心干净,欢迎大家踊跃跳坑。走过路过的美人们请抬抬小手收藏个,感谢支持。推荐完结文重生之倾城有娃了
  • 霸帝

    霸帝

    意外穿越到三国,创下神之奇迹!桃园结义插一腿,过人胆识收小弟!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逐鹿中原,饮马天涯。征讨倭岛,扬我华夏。英雄,美人,阴谋,爱情,且看我如何春风独立……
  • 重生之如锦

    重生之如锦

    『重生+宅斗+宠文,慢热型,女主慢慢变强,男主腹黑』◇◆——————“怨只怨你是那贱人的女儿!”当看到娘亲那张因愤恨而扭曲的脸,如锦才知,敬爱了十八年的娘亲不是亲的,亲近了十八年的姐姐不是亲的。当剧烈的毒药入喉,浑身抽痛时,如锦才知,当做亲人的奶娘不过是娘亲的爪牙。相爱三年的夫君冷漠待她,才知,他娶她不过是看中了她的家财。恨,只恨她识人不清,错别恶狼当亲人,被一张张伪善的面容所骗。重生?即再得命,她岂会再愚钝!◇◆——————“锦儿,我是真心喜欢你,你要如何才会相信?”“那便将你的心挖出来给我瞧瞧!”◇◆——————“锦儿,即使娘亲不是你的亲生母亲,可这十余年来,娘亲是真心疼爱于你的啊。”“是,娘亲疼爱锦儿,疼爱到想让锦儿自生自灭,想毁了锦儿的脸,想要了锦儿的命。”◇◆——————“锦儿,姐姐对不起你,原谅姐姐,帮帮姐姐,姐姐不想做一辈子寡妇。”“姐姐,你当初这般喜欢于他,理应为他守寡,妹妹帮不了你。”◇◆——————再世为人,只想查清身世之谜,报得前世之恨,却没想到会遇到他。冷漠腹黑的男人,三番几次助她,还要娶她。即是恩人,他要娶,嫁又何妨,她平淡度日即可。可是,没想到出了虎窝又进狼窝,这男人的家中竟比自家更难立足。最重要的是,不知不觉中,自己竟又丢了心。好吧,即来之则安之,为了他的情,便助他一臂之力。斗二叔,除姨娘,讨好老太君,抢世袭之位。。。且看江南富家女重生而来如何活出多姿多彩的人生。
  • 我是正道大宗师

    我是正道大宗师

    当吴明穿越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一方恶霸!Σ(?д?|||)??居然还有穿越者福利-正道大宗师系统!竟然还要做好人?!emmm,论一个好演员的自我修养,不就是恶霸伸张正义吗,我大概……能做到?新世界我来了!
  •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

    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

    《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将明朝皇帝从头至尾一一道来,叙其登皇位的惊险历程,谈其面对家事国事的决断犹疑,论其治国经邦的成败得失。最终口王现出来的是一部风云起伏的大明王朝朱氏家族史。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皇朝,也是唯一一个自南向北以南方军队击败北方游牧民族而统一天下的皇朝。在朱家统治的时期,它写就了无数的辉煌,也留下来了无数的骂名。品味朱氏家族近三百年统治史上的光明与黑暗、荣耀与创痛、自由与专制、兴盛与凋敝。纵观明朝的朱家皇帝,皆有近乎病态偏执性格,莫不多疑刻薄,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太祖的多疑刻薄、威祖的狠毒无情、宪宗的滥用私人、武宗的狂妄自大、神宗的偏激逆反、崇祯的目4愎自用等等,不仅皇帝如此,大臣们也是如此,这个偏执者家族写下了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了一个琢磨不透的明朝。《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为您讲述了一个统治家族的光明与黑暗、荣耀与创痛、自由与专制、兴隆与凋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