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0900000008

第8章 滇文化动物意匠与欧亚草原关系的再检视(1)

自1716年,乌拉尔工场主戴密多夫(A.N.Demidov)在自家土地上发现一批金制艺术品,后将其献给彼得大帝,以“彼得大帝的西伯利亚宝藏”(M.P.Zavitukhina, the Siberia Collection of Peter the Great, Frozen Tombs, the Culture and Art of Ancient Tribes of Siberia, British Museum Publication Ltd., 1978.)闻名于世以来,在欧亚草原广袤的土地上及周边地区,发现的草原艺术品不可胜数。这些游牧民族创造的辉煌艺术,以马具、武器、动物意匠为最著,其中又以动物意匠(Animal Style)最为引人注目。动物造型广泛使用锤揲、铸造、雕刻等工艺,应用于装饰弓筒、剑鞘、剑柄、马具、首饰、饰牌等,表现各种形态的野兽、怪兽及动物厮斗的场面,造型注意写实性与装饰性的结合。

我国云南的滇青铜文化,分布在连接大理、江川和曲靖三点而成的三角形地带内(尹绍亭:《云南青铜文化地理初论》,《云南社会科学》1986年6期。),时代大体在战国中期至西汉中期,亦大量使用动物意匠来装饰各种青铜器物。滇青铜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虽远隔万里,但时代相承,动物纹装饰中亦有若干相近的意匠,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渊源关系,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即存在分歧的意见,迄今尚未达成共识。

两地动物意匠关系的研究,牵涉到我们如何认识战国秦汉时期欧亚大陆政治、经济格局及这一时期文化交流的若干重要问题。但由于文献记载缺佚,相关考古发现较为零星且缺乏系统的比较,加上两地的动物意匠本身的内涵十分复杂,这一课题虽富有价值,但亦存在相当大的难度。本章拟就滇文化动物意匠的发现进行梳理,并简要回顾前人时贤的相关研究成果,就两者关系的认识补充一些材料,以期对讨论的深入有所助益。

一滇文化当中的动物意匠

二十世纪初,英国学者明斯(E.H.Minns)最早注意到南俄斯基泰人的动物纹装饰(E.H.Minns, Scythians and Greek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3.),其后,美籍俄裔学者罗斯托夫采夫(M.I.Rostovzeff)提出“动物意匠”(Animal Style)的概念,并进而比较南俄和中国艺术的异同,企图寻找动物意匠的根源(M.I.Rostovzeff , Animal Style in South Russia and Chin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29.)。Animal Style一词,或译为“野兽纹”、“动物纹”(乌恩先生认为,所谓“野兽纹”的题材不只是野兽,也包括家畜,所以采用“动物纹”的名称更为合适,见乌恩《我国古代北方动物纹饰》,《考古学报》1981年1期。)等,但实际这一名词涵盖的内容,并不止于平面纹饰而言,而是包括各种立体动物形象,因此“动物意匠”一词,或可避免产生理解上的含混。

自罗斯托夫采夫以来,欧亚大陆草原地带动物意匠的发现和研究,成为二十世纪考古学及美术史等相关学科关注的一个热点。随着考古发现的日益增加和相关研究的不断推进,学术界对于动物意匠的起源、时代、分区及流布等相关问题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因此,“动物意匠”一词,“因其涵盖的时间、地域、民族和文化极其复杂,这个名词未免暴露出笼统含糊的缺点”(杜正胜:《欧亚草原动物文饰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考察》,《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四本第二分,台北,1993年。)。但本文无意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分别,使用“动物意匠”这个概念,是泛指公元前十世纪左右到公元前后,主要流行于广大欧亚草原(Eurasian Steppes)地区,游牧或半游牧民族采用的以动物造型为母题的装饰艺术,这是应当首先予以说明的。

动物意匠在滇文化中的发现,可以上溯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1955-1960年,在滇池附近晋宁县石寨山进行了4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50座,出土文物四千八百余件,从而揭开了滇文化发现的序幕(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古遗址及墓葬》,《考古学报》1956年1期;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年;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第三次发掘简报》,《考古》1959年9期;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第四次发掘简报》,《考古》1963年9期。)。此后,考古工作者相继发掘了安宁太极山(云南省文物工作队:《云南安宁太极山古墓葬清理简报》,《考古》1965年9期。)、江川李家山(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5年2期;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第二次发掘》,《考古》2001年12期。)、呈贡天子庙(昆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呈贡天子庙滇墓》,《考古学报》1985年4期。)、曲靖八塔台(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曲靖八塔台与横大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昆明羊甫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云南昆明羊甫头墓地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4期;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昆明羊甫头墓地》,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祥云大波那(云南省文物工作队:《云南祥云大波那木椁铜棺墓清理报告》,《考古》1964年12期。)、楚雄万家坝(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楚雄县万家坝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10期;云南省文物工作队:《楚雄万家坝古墓群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3年3期。)等滇文化墓地、遗址三十余处,从而认识到,滇文化又可以分为滇西和滇池两个区域,而以滇池区域最为集中、最为成熟(王大道:《滇池区域的青铜文化》,收入《云南青铜器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张增祺:《云南青铜文化初探》,收入《云南青铜器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张增祺:《云南青铜文化概论》,《思想战线》1979年4期。)。截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土青铜器约一万件,大致可分为五大类共八十余种,包括锄、锛、镰、斧等生产工具,壶、洗、罐、贮贝器等生活用具,剑、矛、钺、啄等兵器,鼓、钟、葫芦笙等乐器以及扣饰、杖头饰等装饰品(张增祺:《滇国与滇文化》,页16,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据统计,在滇青铜器上出现的动物种类达37种之多,除现实当中存在的动物之外,还包括一些想象或神化了的动物,如狮身人面兽、有翼虎、龙等(张增祺:《云南青铜文化概论》,《思想战线》1979年4期。)。

在滇文化中,表现动物意匠的载体十分丰富,这里不准备面面俱到,仅选择其中数量最多、最具代表性的种类,重点就动物意匠的展现方式进行介绍。

(一)扣饰

扣饰,或称“饰牌”,最初因对其功用不甚明了,笼统地称为“饰件”(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年。),由于其背部有一个钩状扣,所以后来一般称为“扣饰”。扣饰形制上可以分为圆形、长方形和自然形三类。关于其使用方法,圆形的是系于腹部,长方形和自然形的由于文献无记载,遗物中也没有表现,只能依据出土时有的粘有绢丝或漆皮推测,可能是一种挂饰饰件,或是饰于专门的器具上(萧明华:《青铜时代滇人的青铜扣饰》,《考古学报》1999年4期。)。扣饰的形制和功用,和北方草原的带扣和牌饰有明显的差异(田晓雯:《从青铜扣饰看古滇国的装饰艺术》,《云南青铜文化论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这些扣饰采用失蜡法铸造,种类繁多,纹饰精美,有的镶嵌玉石,有的鎏金,显得繁复华丽。

1999年,有学者统计,在滇文化中出土青铜扣饰658件(萧明华:《青铜时代滇人的青铜扣饰》,《考古学报》1999年4期。),之后,曲靖八塔台与横大路(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曲靖八塔台与横大路》,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昆明羊甫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云南昆明羊甫头墓地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4期;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昆明羊甫头墓地》,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等墓地经考古发掘又公布了一批资料,现有资料估计约有七百件。其中有相当部分与动物意匠有关。以下我们分形制按题材分别予以介绍。

1.圆形扣饰

圆形扣饰中有相当部分是素面或饰人面、太阳纹及几何纹图案的,因与本文主题无关,暂不涉及。与动物意匠有关的扣饰,按照题材及装饰手法可分为抽象动物花纹扣饰、中心浮雕或焊接动物扣饰和边沿镂雕或浮雕动物扣饰几大类。

抽象动物花纹扣饰此种扣饰多为中部突鼓,线刻虎、鹰、狐狸、猴子等动物的抽象头部纹饰,其外为多重纹饰带。较早的一例出自曲靖八塔台M279,中心为圆眼宽鼻头虎面纹,其外为虺形纹带,向外依次为线纹带、涡纹带、芒纹带、椭圆圈带,直径10厘米,年代定在春秋早期;其他如M265:30,中心为圆眼宽鼻猴面纹,有额纹,向外依次为锯齿纹带、芒纹带、蛇头纹带、芒纹带,直径10.7厘米,年代定在春秋中晚期;M121:1,中心为圆鼓眼、高鼻狐面纹,有胡须,向外依次为芒纹带、小圆圈纹带、虺形纹带、芒纹带,直径13.2厘米;M182:6,中心为圆眼宽鼻头虎面纹,有胡须,向外依次为小圆圈纹带、半圆纹带、涡纹加虺形纹带、半圆纹带,直径8.7厘米等(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曲靖八塔台与横大路》,页80-93,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昆明羊甫头M19等墓葬亦有发现(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云南昆明羊甫头墓地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4期。)。曲靖八塔台墓地出土抽象动物花纹扣饰数量比较多,延续时间长,在从春秋早期到西汉后期的四期墓葬中都有发现,造型风格一脉相承。此种扣饰在西汉以后不多见。

中心浮雕或焊接动物扣饰此种扣饰一般为背面凸起,正面凹下,贴嵌绿松石或孔雀石,并在正面中心浮雕或焊接立体或半立体动物形象,种类有鹰、孔雀、牛头、蟾蜍等。如呈贡天子庙M41出土的鹰头形扣饰,正面浮雕圆形鹰脸,斜伸高鼻,鼻根两侧镶圆锥形玛瑙两枚表示双目,直径17.5厘米,年代在战国中期偏晚(昆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呈贡天子庙滇墓》,《考古学报》1985年4期。);晋宁石寨山M13出土孔雀开屏扣饰,扣面正中浮雕一孔雀作开屏状,孔雀的头与胸部为圆雕,凸起成为立体,尾及两足镶于平面上,直径16.6厘米;同墓还出土牛头扣饰,正面镶嵌小圆点绿松石,中央焊接一圆雕牛头,直径13.8厘米,墓葬的年代定在西汉中期(此据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页83,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年),另张增祺《晋宁石寨山》(页82,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称,“尾及两足为漆绘”。);祥云大波那木椁铜棺墓出土蟾蜍扣饰3件,牌面正中浮雕一四肢伸展的蟾蜍,墓葬年代大致在西汉中晚期(云南省文物工作队:《云南祥云大波那木椁铜棺墓清理报告》,《考古》1964年12期。)。

边缘镂雕或浮雕动物扣饰此种扣饰和中心浮雕或焊接动物扣饰一样,一般也为背面凸起,正面凹下,贴嵌绿松石或孔雀石,在扣饰边沿饰有镂雕或浮雕动物形象,形成一个圆形纹饰带,常见动物种类有猴子、牛、鸡等,也有一些想象或神化动物。此类扣饰比较集中地分布在晋宁石寨山墓地,如M6出土2件猴边扣饰,其中1件正面嵌小圆点绿松石,中央镶一红色玛瑙扣,其外用朱、黑两色漆绘出八角光芒,边缘作鎏金半立体猴子一周,计10只。猴子的姿势是前一只的尾巴搭在后一只的头上,后一只的右前足抓着前一只的左后足,头偏向内,直径13.5厘米;同样的造型在石寨山M3、M10、M13、M71亦有出土。又如M13出土的牛边扣饰,正面中央嵌一红色玛瑙扣,其外镶嵌绿松石小珠及玉环,边缘有浮雕小牛一周,首尾相接,共12头;同样的造型在石寨山M3、M4、M6、M7、M10亦有出土(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页82-94,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年。)。江川李家山墓地采集有1件“鸟边贴绿松石圆形扣饰”,边缘透雕7只鸟头形兽,一只接一只,中央贴绿松石片(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5年2期。)。

此种扣饰一般中央嵌玉、玛瑙管等,动物形象装饰于边缘,形成连续纹饰带。动物形象多样,有猴子、狐狸、猫头鹰、鹦鹉、牛等。此类扣饰在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等墓地发现较多,如晋宁石寨山M22出土的1件,正面镶嵌孔雀石小珠,边缘上端及左右两侧均有浮雕鹦鹉图像,下端为连弧纹;M16出土的1件,正面中央用玉管镶成长方形框,其外嵌孔雀石小珠一周,上、下方有连弧纹,边缘上端及左右两侧有浮雕小猴10只,首尾相接;M13出土的1件,正面中央先铸成方框,分左右两格,每格中横镶玉管三支,其外嵌孔雀石小珠,边缘四方为浮雕小狐14只,首尾相接(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页82-94,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年。)。江川李家山M10出土的1件,边缘饰猴子12只;M20出土的1件,边缘饰猫头鹰8只等(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5年2期。)。

另外,有少数长方形扣饰呈现某一类场景,其中也包括一些动物形象,如石寨山3号、6号、7号墓各出土1件的斗牛扣饰,器型基本相同,大小、纹饰略有区别。以3号墓出土的1件为例,纹饰情节可分上、中、下三层。上层跪坐10人,做观望状;中层左右两侧各跪坐4人,亦在观望,正中1人弯腰作开门状;下层正中有1扇门,门外1牛冲入,1人在牛后执棍作赶牛状,门左右两侧各有4-5人,或蹲或立,秩序较乱,高5.7厘米、宽9厘米(张增祺:《晋宁石寨山》,页83,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

3.自然形扣饰

自然形扣饰的形制,依表现题材形状为准,不像前两类扣饰,在题材布局上要受到一定的束缚,因此是所有牌饰种类中图像最生动的一类,制作也最精美,表现动物形象最丰富。题材上可以分为动物相食搏斗纹、狩猎纹、祭祀纹等,此外还有一些表现单一动物形象的。

同类推荐
  • 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精

    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精

    《精》系《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之一,全套为《鬼》、《神》、《仙》、《妖》、《怪》、《精》。本书从“精”之概念缘起、如何成“精”引入,分篇细谈蛇精、狐精、虎精、鼠精、鱼精、树精、花精,将中国文化中典型的“精”以动物精、植物精分类集结。传说中的“精”幻化成人形,或为祸害,或造福一方,归根到底都是源于人类自身的想象,充分投射了人类在精观念中的文化主导性。精彩纷呈的“精”故事背后,又爱又恨的情感纠结之间,流淌的是民间信仰、自然崇拜。
  •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本书就文化对外宣传的作用、战略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从对外传播和国际交流的大背景出发,对中国文化外宣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分析.对文化外宣的理论学说、传播规律以及中国文化外宣的发展历程、各种当代形态等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和考察。此外.本书还比较和借鉴了其他国家文化外宣的经验和发展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文化外宣的对策和建议。
  • 毓老师说孙子兵法

    毓老师说孙子兵法

    《毓老师说孙子兵法》系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几十年来在台讲授《孙子兵法》的集大成之作。《毓老师说孙子兵法》重在告诉读者要懂得变局,知晓为人处世之道;要有智慧,遇事要以智取;更强调,凡事要留余地,得势时不可以赶尽杀绝。《毓老师说孙子兵法》告诉我们,《孙子兵法》最终的目的是使人类和平,天下一家,所有人类都同一尊贵,应同等对待!如能用此一眼光读《孙子》,相信人人皆可用智慧,为自己也为家人谋得一幸福的人生。如果社会因为智者多了,大家遇事能以智取,不作无谓之争,和睦相处,社会、国家也就日趋于安宁。大家共存共荣,互不侵害,最终才能达成天下一家的理想。
  • 龙文鞭影(中华国学经典)

    龙文鞭影(中华国学经典)

    《龙文鞭影》形象地反映了该书“逸而功倍”的效果。该书内容主要来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同时又从《庄子》和古代神话、小说、笔记如《搜神记》、 《列仙传》、《世说新语》等书中广泛收集故事。辑录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孔子、诸葛亮、司马迁、李白、杜甫、朱熹等人的轶闻趣事。全书共收辑了包括孟母断机、毛遂自荐、荆轲刺秦、鹬蚌相争、董永卖身、红叶题诗等两千多典故,文字简练扼要,而能阐明故事梗概,可称之为一本典故大全。该书全文都用四言,成一短句,上下对偶,各讲一个典故。 逐联押韵,全书按韵编排,是一本重要的蒙学读物。
  •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玛雅文明是美洲文明中绽放最早的一枝。玛雅文明是在与其他古老文明相互隔绝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在天文、历法、数学、象形文字、建筑上,玛雅人都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尤其是在农业上。玛雅人培育的玉米、土豆、西红柿,即使在现在,也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和蔬菜。然而,让人费解的是,玛雅文明就像谜一般销声匿迹了,它秘密隐藏在中美洲的热带丛林中,没有人知晓其历史的悠久。没有人能说得清,在这千百年的时光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当这片土地尘封许久时,后来的人叫醒了它,并开始对它进行“拜访”,退去了厚厚的外衣。
热门推荐
  • 我是极品炉鼎

    我是极品炉鼎

    一鼎在手,要啥都有。想要丹药?晶果来换;想要硬抢?师姐快上!想要和我对着干?真是瞎了你的狗眼!我可是极品炼炉,惹恼了我,我立刻炼化了你!
  • 职场口才宝典

    职场口才宝典

    说话是一门艺术,需要智慧。话说得好,小则可以讨人欢喜,大则可以明哲保身。远有苏秦、张仪游说诸侯,战国格局为之改变;诸葛亮说服孙权,三国鼎立之势成形;近有周恩来出色外交,四两拨千斤。人人都想追求事业成功,人人都梦想职场理想实现,而事业成功、职场理想实现都离不开《职场口才宝典》!
  • 保卫国师大人

    保卫国师大人

    【2019年2月份已完结】 如果他们也有朋友圈——大魔王:樯橹灰飞烟灭,这天下终究如我所愿。[千里江山图.jpg]冯妙君:日常任务“阻挠冤家称霸天下“完成(1/1),今天又愉快地活下来了呢^0^明天也要继续加油保住冤家的小命,维他命就是保我命。[封面图为本书原创,版权所有,盗用必究]
  • 代婚总裁:女人赖定你

    代婚总裁:女人赖定你

    为了还十几年的领养之情,江知恩披上嫁衣代替挂名的姐姐嫁入豪门冷家。她以为自己嫁给的是残废不能自理的冷家大少,没想到她真正的丈夫是那晚掳走她的禽兽——冷家二少。冷容峥,商业的霸主,人前他冷漠绝情,礼数周全,人后披着人皮的狼……一场玩笑似的婚姻,让他们走在一起。某晚上,这位叱咤风云的霸主来到房前,敲着门:“老婆,快开门。”“滚!”她中气十足吼着。“乖,快开门,”冷容峥笑着。江知恩内心狂吼:这该死不要脸的男人。
  • 生肖守护神

    生肖守护神

    十二生肖,象征着十二个月份,但是,没有人知道,他们也象征着十二位守护者。十二位传承着生肖血脉的守护者。他们拥有着自身属相的能力,默默的守卫着东方。麒麟,东方的祥瑞,当拥有麒麟血脉的王者降临时,他将统御十二生肖为守护东方而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痞子麒麟,纵横人间,都市神话,十二生肖,尽在本书之中。
  • 六因条辨

    六因条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迷糊小助理

    迷糊小助理

    她不懂时尚,不会打扮,是屡败屡战的相亲小达人,却在不经意间闯进他的时尚世界。从此,情敌满天飞。天后、超模火力全开,只想虐她千百遍,偏偏,某只腹黑却待她如初恋,手指都没动一下,就有人帮她搞定一切。只是,她怎么觉得,他才是最危险的那个?
  • 农家女儿也自强

    农家女儿也自强

    善良到软弱的奶奶,无良的爷爷,强势的娘亲,花心的父亲,能干心软的姑姑,爱玩的哥哥,纠缠不清的亲戚。吕飒飒穿越到了大楚朝一个普通的农户家里,家里的顶梁柱爷爷和父亲都靠不住,化身为李莎莎的吕飒飒带领全家通过神奇的随身空间一齐努力奔小康。另有过百万完结书“重生合家欢”,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新书“重生1978年”隆重推出,坑品有保证,筒子们可以先收藏,养肥了再宰!
  • 信仰封神

    信仰封神

    未来世界,星河时代。人类足迹遍布整个银河,人口无数,读者亿万。有人道至高神器名曰起点中文网。只要有潜力写小说,就能一步步聚拢粉丝,累积神力,最后,点燃神火,凝聚神格,封神不朽。这一年,作者们还在苦苦书写着老旧的题材,以求封神不朽。这一年,大神们还在苦苦思索创新,以求神格晋升。这一年,携带无穷奇思妙想的扑街写手年小白,来到了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本书读者群:250165775作者微信号:szdd2016
  • 萋萋余泪

    萋萋余泪

    她是凶狠手辣的杀手,冷若冰霜的靓寡妇,却也是甜美七妹。他是永带面具的大哥,杀手交易的接头人,却也是痴心一片。如果,那一年,一切都没有发生,他们的娃娃亲会不会实现?一场阴谋,一次阴差阳错,一个故作迷局。三个家族,七个孩子,是至亲,还是仇敌?当血海深仇遇上真心爱意,谁能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