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0900000121

第121章 白公胜

公元前479年七月,白公胜和石乞二人精选三百死士扮为军士,将俘获的战利品运往楚都鄢郢,在通过楚都城门时候,遭到守卫拦截,告知需要解除军队武装才可入内。

白公胜命人向楚惠王和令尹子西通报:随他而来的军士皆为忠义英勇之士,枕戈待旦、寐不解甲,如果解除他们武装,他们宁愿一死。请求不解除武装进都城奉献战利品。

或是太过于相信白公胜,也或许是压根没把白公胜的力量放在眼里,楚惠王和令尹子西脑子一热,下了一道让自己追悔莫及的命令——允许这些死士带戎觐见。

从古至今,能够带剑履上殿觐见君王的大臣都是心腹中的心腹,而白公胜当时的身份仅仅只是一名边防将领,让一名守将带领手下配剑面见楚王,还是需要极大的冒险精神的。

于是,白公之乱便从这道作死的口谕开始了。

楚惠王和令尹子西为了筹办这次庆功会也是狠下了一番功夫的,基本上大夫以上的官职人员全部到场,大夫们也不顾烈日当空,兴高采烈涌入宫门,想一睹为快这位战胜了吴军、曾经的费太子(太子建)之子的真容。

白公胜没有令众大夫失望,在隆重的军礼仪式中,他驾着驷马战车缓缓穿过宫门,朝着大殿走去,身后三百军士目光冷峻,身批大红战袍,手按腰间佩剑,押解着战利品鱼贯而入。

军容整齐,步伐稳健,举手投足间一股凌厉萧杀之气直面而来,在场人员无不暗暗点赞,但很快他们将切身体会到这只由死士组成的军队的恐怖。

进入大殿,白公胜环视一周,看着楚国军政核心人物齐聚一堂,露出了胜利的微笑。他望着阶梯之上的楚惠王,没有叩拜,也没有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只是冷冷的看着——

“如果没有费无极谗言,如果没有大夫们的不作为,如今高高在上的,应该是我吧!”

没有多余的言语,在喜气洋洋的大殿中,公子胜双臂一挥,三百死士就如同经过演练一番,迅速控制住殿中所有人员,包括楚惠王。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兴致勃勃的人顿时鸦雀无声,他们心中明白,公子胜要篡位了。

令尹子西后悔莫及,质问公子胜:“楚国待你不薄,你为何这样?”

公子胜冷笑一声:“家父与您同为王子,情同手足,但沉冤多年,大仇未报,皆是你等罔顾国法、受郑贿所致,今日我要杀了你等,以政治清明,为父报仇。”

当众揭穿令尹子西受贿行为,令其颜面尽失,子西又因自责用人不当,让楚国遭此浩劫,愧对先王百官,无颜以对,便“以袂(袖子)掩面”,引颈就戮。

公子胜人狠话不多,持剑上前,刺死令尹子西,血溅朝堂。

司马子期见令尹子西惨死,不愿束手待毙,挣开束缚,夺得兵刃,大叫一声:“以前在云梦我替昭王挡过一刀,以勇猛护得昭王安危,今日我也要用手中利刃护得社稷周全。”

力竭而亡。

刺死令尹子西、司马子期二人后,公子胜大仇得报,顿感轻松。但十年仇志一朝得报,复仇的快感也很快消解于复仇成功的刹那,一股空虚感也油然而生。

复仇的意义是什么?就是为了得到快感和一种仪式似的成就吗?

唐代柳宗元曾在《复仇驳议》里说过:“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死而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

复仇是守礼、是行义、是人类的天性,是人进化出来的“优秀”品质之一,不要用“老天会来收拾他”这样的鬼话来安慰自己。

只有真正热爱生命的人,才会深刻心底复仇的信念。若你自爱,就应当牢记在心,只要活着一天,就要刻着报还的信念。

因为,复仇是清算自己的命运,是对自己的救赎。

面对落针可闻的大殿,他也有点手足无措:父亲大仇得报,在天之灵必已欣慰,自己也“守礼行义”了,但接下如何收拾这个烂摊子是个大难题?总不能回家继续做自己的白公吧。

正在犹豫时候,石乞提醒道:“白公,该焚烧府库了。”

和石乞不同的是,石乞是阴谋家,而公子胜一心复仇,从没想过颠覆自己的国家。公子胜回过神来:“不行,烧掉府库没有积蓄,楚国以后拿什么养活这么多人?”

“那么就杀掉楚王吧,不然事情越拖越久,就不会成功了。”

弑杀二卿已无可能位列庙堂,如果弑君,只怕死后亡灵也不得安宁,白公胜明确表态:“不行,弑君不祥。”

石乞着急跳脚了,政变不是心血来潮、三分热度,而是蓄谋已久、处心积虑,靠的就是心狠手辣、一击得手,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是一名合格的阴谋家所为。于是,他指着楚惠王开导公子胜:“要不先这样吧,您先把楚王杀掉,自己为王,然后像治理白县一样治理楚国,用恭敬来事奉神灵,用仁德来治理百姓,励精图治之时自会有神灵庇护,如何?”

白公胜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妥,但他做了一个让步:将楚惠王囚禁在高府,由石乞亲自看守。

石乞总算明白了,白公胜不想篡位,而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政由己出,待时机成熟,再费君自立。再加上白公胜自己本身也是属于公族,血统、法统上没问题。

在自己羽翼还未丰满,实力还未强大之前,白公胜“挟天子”这一招完美解决了决定权力合法性的问题:有楚惠王在,白公胜就代表朝廷,虽然真正“令诸侯”是不可能的,但是对卿大夫的下属官僚们可不一样,相当于向他们摊牌——是跟朝廷一体,还是“委身从贼”地方对抗中央。

接下来的事情应该说是很顺畅的,白公胜利用楚惠王颁布了一系列政令,畅行无阻。这些政令甚至被后世史学家(郭沫若)分析是“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一次革命(苗头)”,有新的时代意义。更有人为白公胜平反,认为如果白公胜当政,楚国也许会朝着统一六国的方向发展。

我还是保持自己意见——历史没有如果,不多不少,现在刚刚好。

复仇便是复仇,快意恩仇即可,不需要粉饰,不需要诋毁。

正当白公胜为自己建造的政治架构感到满意的时候,忽然有一天,看管楚惠王的石乞带来一个不好的消息——楚惠王不见了。

就在白公胜大刀阔斧、改革新兴势力冲决旧的奴隶制生产关系之际,大夫圉(yǔ)公阳凿开墙垣,派一名宫女救出了楚惠王,将其秘密送进了其母昭王夫人宫中,扮为一名厨房杂役躲避起来。

白公胜雷霆大怒,满宫寻找,毫无下落。他严守楚惠王失踪的消息,决定另辟蹊径,命石乞用武力将叔叔子闾“请”来,准备逼迫子闾做楚王。

子闾不甘摆布,毫不畏惧,对白公胜骂道:“如果我想做楚王,十年前昭王就五次让位于我,何必等到现在?如果您让我做楚王的初衷是安定楚国,整顿王室,对百姓加以庇护,这是我所希望的,岂敢不听从您的命令?但是您滥杀忠良,一意专谋私利来颠覆王室,置国家于不顾,我宁死不从。”

白公胜见这一招不管用,迟疑了一下,“遂杀之”,然后在石乞建议下,决定自立为王。

楚国顿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周边国家也对楚国蠢蠢欲动。

在国家发生危难时,总会有人挺身而出。

一位在新蔡休养的、已年愈七旬的老人坐不住了,当他得知白公胜发动政变,与石乞袭杀令尹子西、司马子期、子闾等大夫于朝堂,劫持楚惠王后,便对身边的人说道:“白公胜这个人属于剑走偏锋侥幸胜利,其才望不足以震慑朝堂,如果再滥杀无辜,便一定惹得百姓怨声载道。”

这个人就是曾经与孔子论政的叶公沈诸梁。

但楚惠王在白公胜手上,谁也奈何不了。

他一直在等待时机。

当他从楚大夫管修(后被杀)口中得知楚惠王还活着、只是下落不明的时候,他决定率方城之外的楚国精锐赶往楚都勤王,力挽时局,拯救楚国于危难。

虽然白公胜血洗楚宫,但他在白县的口碑还是为其在公族和国人的心目中加分不少,尤其是他仿效齐国田氏“大斗斛以出,轻斤两以内”的惠民政策,达到了和田氏一样“民归之如流水”的效果。

对百姓来说,谁当政都不所谓,只要居朝者心系民众、政风清平、社会和谐即可。从古至今,百姓所期待的,便是安居乐业,有尊严的活下去。

虽然叶公沈诸梁兴兵勤王,也是冒着很大风险的,因为不管是楚惠王、还是白公胜做楚王,对百姓来说只是换了一个人而已,所以叶公沈诸梁起兵路上军队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不犯,尽量争取民众支持,有一个小故事也反映出他的谨小慎微:

叶公沈诸梁行军途中遇见一个人,这个人说:“您的头盔呢?国内的人们盼望您好像盼望慈爱的父母,盗贼的箭如果射伤您,这就断绝了百姓的盼望,为什么不戴上头盔?”

于是,叶公沈诸梁戴上头盔。

前行不久,又遇上另一个人,这个人说:“您为什么戴上头盔?国内的人们盼望您就好比盼望丰收一样,如果百姓见到您的面,就知道不至于再有生命危险了,人人有奋战之心,还要把您的名字写在旗帜上在都城里巡行,但是您把脸遮起来以断绝百姓的盼望,不也太过分了吗?”

于是,叶公沈诸梁又脱下头盔前进。

通过戴盔或者脱盔这一个小动作,表明了以叶公沈诸梁为代表的当权者能够虚心采纳民众建议的态度,充分体现了叶公一党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广泛联系群众、虚心听取人民群众意见的执政为民的理念。

对于这样的一个政党,百姓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拥护呢?

叶公之师有民心归附,锐不可当,所到之处,百姓夹道欢迎,犒劳义师,所遇之敌无不望风披靡,纷纷归降,不多时便来到鄢郢北门之外,攻克只在旦夕。

突然,东边烟尘滚滚,万马嘶鸣,叶公沈诸梁定睛一看,原来是白公胜心腹大将箴尹固率部属前来增援。

这是一只不久前刚打败吴军的军队,战力强悍、作风严明,叶公沈诸梁一看这仗势,不仅倒吸一口冷气——打不过。

孙武曾经说过,“善攻者,先攻其心,后攻其城。攻心者,智也;攻城者,力也。以智服人,持久;以力压人,暂短”。叶公沈诸梁决定使用攻心战,劝说箴尹固归降。

他走上前,劝箴尹固道;“令尹、司马都是有大功于楚国的贤臣,没有他们,楚国哪能复国?白公胜暴虐无道,杀害忠良,是为不贤;你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是为不忠。如今你‘弃德从贼’,安能保你安全?”

箴尹固看着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的叶公,不带头盔立于众军阵前,气定神闲、举重若轻,一副胜券在握之态,又见身后威风凛凛、众志成城的将士,也暗吸一口冷气,电光火石之间便愉快的做出抉择——愿鞍前马后,听叶公之调遣。

于是,叶公和箴尹固率部日夜不停围攻鄢郢。

按照之前的做法,白公胜自立为王后,确实可以发号施令,接受效忠了,他也准备大展宏图,推行自己的改革。

然而,此时的楚国内政不再是蛮荒时期的单纯仅靠力量左右,而是辅以礼法道德的强力禁锢,不懂得礼法道义,是要民心所背的。

比如,有一个叫做庄善的楚人,听说白公胜称王,便辞别母亲赴难,到了楚都门口,“刎颈而死”,以死明志。(《新序·义勇》)

义军队伍中有一个叫做申鸣的前锋,是楚人都知道的孝子。白公胜就用兵去劫持他的父亲,并告诉申鸣说:“你归顺我,我同你分享楚国;你不答应我,你的父亲就要被杀。”

申鸣流下眼泪说:“当初我是父亲的孝子,现在是国君的忠臣;我听说,吃谁的饭要为谁而牺牲,接受俸禄,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做,现在我不可能做我父亲的孝子了,但我还能做国君的忠臣。”其父被杀。(《说苑卷四·立节》)

白公胜自幼吴国长大,礼化程度不高,也不可能明白其中的含义,自己称王后也惊奇的发现,带来的三百死士也不愿再跟随,所剩无几,于是便开始自我放纵,整日在王宫饮酒作乐,不问政事,当然,也没有政事可问。

守城将士更是戒备松懈、无心恋战,叶公之师很快攻入城内,白公胜和石乞见状,携家人奔到山中躲藏。

年幼丧父,跟随伍子胥东奔西走受尽磨难,寄居吴人檐下;忍辱负重几十年,回到楚国鞠躬尽瘁,只为为父复仇;如今一朝发难,又被推上风间浪头,仅不到一月,便落得如此下场。

哀默大于死心,不久,白公胜自缢而亡。

韩非在《韩非子》中,将白公胜列为同齐田恒、宋子罕、鲁季孙意如、晋侨如、卫子南劲、郑太宰欣、周单荼、燕子之等“上逼君,下乱治,援外挠内,亲下以谋上”的结党营私叛逆之臣。

但不管世人如何评说,他大仇得报,快意恩仇,又有什么遗憾呢?

白公胜死后,其族人逃亡秦国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后代以“白”为氏(姓)。若干年后,白氏出了一名杰出的军事家,他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平生大小七十余战,无一败绩。

在伐楚之战中,他为先祖白公胜复仇,攻陷鄢郢,四处找寻白公胜之墓准备妥善安置,结果遍寻不到,一气之下将历代楚王陵寝之地(夷陵)焚烧殆尽。

他是战神——武安君白起。

同类推荐
  •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史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史

    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王朝更替屡见不鲜。但有的政权能长治久安,而更多的王朝或政权却“稍纵即逝”,刚刚夺到的“江山”就得而复失,十分短暂。通过对这些长短不一的王朝、政权的考察,本书提出了“瓶颈危机”这一值得重视的重要概念。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政权都要经历这种类似的场面。“这使我们发现一项历史定律,即任何王朝政权,当它建立后四五十年左右,或当它传位到第二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在进入瓶颈的狭道时,除非统治阶层有高度的智慧和能力,他们无法避免遭受到足以使他们前功尽弃,也就是足以使他们国破家亡的瓶颈危机。
  • 郑王天下

    郑王天下

    (新书《晋霸春秋》已经上传)王室东迁,礼崩乐坏。看小霸之后的郑国如何再续辉煌。群号:777630824
  • 秦武帝国

    秦武帝国

    败落于星际,再起于秦国。科幻仙魔幻,现象超现象。曾经的历史,未来的方向,皆吾之存在。
  • 明末球长

    明末球长

    这不是一本打内战的穿越文300人乘坐的一艘星际飞船,穿越到了400年前的明末时代,当李向前知晓这一切后,他所想到的,唯有征服。大明,北方俄国,中南半岛,印度阿三,欧罗巴,凡是太阳照耀下的土地,都是我中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来……观江南美女,唱红色小调,伦敦调教牛顿,让丫把高数从头到尾做一遍,还得用中文!欲要马甲者,请在书评区留言,写明姓名,职业等等
  • 三国第一军师

    三国第一军师

    熟知三国历史的陈子明穿越到三国,凭着他对三国历史的熟悉和华夏几千年的文明积累,帮助刘备统一三国,成为名满天下的第一军师,凭着华夏几千年的经验,结束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乱世华夏,创建绝世大帝国。
热门推荐
  • 重生隐形富豪

    重生隐形富豪

    好不容易重生,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家人的命运,那是必须的!可除了赚钱,还有更好玩儿的事:投资科研,别人老想往天上飞,可洛宁恐高,不如去开发海底世界如何?
  • 山河碎:素手复乾坤

    山河碎:素手复乾坤

    新书《九州棋》连载中,古风仙侠,欢迎阅读~她是卫国的嫡公主,张扬不羁,洒脱狂傲,曾笑意明媚如阳光。…他是申国的落魄世子,城府极深,善用谋略,曾为了保住岌岌可危的世子之位,亲自去往卫国求亲。…其后风云翻覆,强大的卫国迅速衰败,凭借卫国的帮助成功登上君位的申国世子羽巧施手段得到一纸退婚书,并最终联合别国攻进了卫国。…当山河破碎,她又将如何用一双纤纤素水,再复立乾坤?…当国仇家恨阴郁了那夜如水的月光,她也许再不会记得云雾节时的巧遇,他们成了命定有缘之人,那时月光和灯火交织起来,照亮了他一身白衣纤尘不染,身姿挺拔翩然而立,恍若谪仙一般。…她也再不会承认,只是那一眼,便悄悄沉沦的心。
  • 带着儿子闯天下

    带着儿子闯天下

    这是一个一女挑战一个大陆的奋斗史。这也是一个冷面阎王被驯服成乖乖羊的驯夫记。且看她如何让妖孽男马首是瞻,如何翻云覆雨只手遮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为君剑歌

    为君剑歌

    剑侠平生愿隐情山水莲波艳无量锋血染犹见东河望烽烟隔世不相见万里龙腾竞苍天舞长剑情绛红尘安铸君三尺剑烽火江山沥肝胆还君三十年安邦乱世好江山阅千册万卷世隐功名心甘不齿愿青史宽怀欠一纸情缘时间不换此生何道声声怨言不尽经年看江湖变换回望佛门苦短
  • 灵女重生之校园商女

    灵女重生之校园商女

    巍峨宫殿,百官朝拜,礼乐齐奏,百炮齐鸣,十丈高台,那人黄袍加身,回首,妖冶一笑,朗朗乾坤尽掌于手,唇启,“孤于太古二百七十二年登基为帝,改国号为开,今大赦天下,于民同庆。”“百官之功,功不可没,士大夫陈贡拜相位,司马结提晋公……”“但,古云,天子犯法与民同罪,官者犯法,亦然!民者,祸之一人,官者,祸之一方,此乃大赦亦不能同!”“大将军苍梧,女扮男装,欺上瞒下,乱……
  • 天降妖妃太难追

    天降妖妃太难追

    一朝穿越洞房花烛,没有温香软语,却有渣男一只对她百般欺凌!丫的!如此渣男不打天理不容!什么?渣男是皇帝?欺她者,管他谁,一个字:打!于是乎,一夜间皇后沦为通缉犯!画像贴满帝国每一个角落!某女手拿画像无语望苍天:请问,古代可以整容咩?俗话说,没有最惨只有更惨!悲催的逃亡路上一不小心招惹了这个大陆最不能惹的煞神,从此在逆天的不归路上越滚越远。。。******那一日,她从天而降砸坏了他的马车落进了他的怀里,该看的不该看的……不但看了,某女还笑得甚是猖狂,“美男,给姑娘笑一个!”男子面沉如冰,目光森寒,“该死!”从此,这世间追杀她的人又多了一只!还是变态级美男!******那一夜,月黑风高她入宫寻宝,一不小心撞破贵妃奸情,忽然发现藏身的房梁上还有一人……某女眨了眨眼睛,“兄台,你也?”不对!这气场怎么有些熟悉?好像在哪儿……“女人!是你!”顿时,空中寒气四射温度降至冰点!“啊!不好!快跑--”流年不利啊!她不就是寻个宝也能遇到这煞神!人品离家出走了么?话说,她不是已经整容了么?怎么还能认出来?难道,整的不到位?******那一年,她为躲桃花北上从军,打倒一片人杀进前十名!想着,怎么着也该封个校尉当当……“发去伙房。”一声比冰渣子还要冷的嗓音让某女一个激灵当场傻眼:虾米情况?这尊煞神怎会在此?!冤家路窄啊!不过,她都已经整成这幅德行了,他应该认不出来了吧?“将军,这位风兄弟身手不错,表现极好……”“眼睛,不喜。”军师困惑,那双眼睛灿若星辰,灵动有神,很招人喜欢啊!将军这是怎么了?某女差点咬碎了一口的小白牙:丫的变态!本姑娘的眼睛非礼你了么?!让她烧火?行啊!咱们新仇旧恨一起算!吃不死你姐坑死你!【一对一宠文,男强女强,轻松欢脱,且看腹黑妖孽的她如何将这阴冷孤煞的杀神调教为旷古烁今第一新好男人!喜欢的菇凉们点个收藏哦!么么哒!】推荐灵希完结文,一对一宠文《病王绝爱一品傻妃》《妃本轻狂之傻王盛宠》
  • 十淮常有凤

    十淮常有凤

    自盘古开天地始,分出了天,人,十方,清鸣谷,魔界五界。群雄逐鹿,势不两立。而青鸣谷主之女,与魔界二殿下相恋,生有一女织纭。为天下人追杀,双双战死,少女被神秘生物救走,来到了十方……
  • 一宠成瘾:萌妻养娇娇

    一宠成瘾:萌妻养娇娇

    程先森人生的唯一目标就是将家养的程遥宠上天,可同床共枕时,程遥却喊非礼了。程先森挑眉:这家长也见了,婚房也住了,连小皮鞭都用了,宝贝,咱们是合法的。程遥呵呵两声:求不合法!程先森:哦?那是谁刚才还说要洗鸳鸯浴的?程遥脸红:我……我才没有!程先森邪魅一笑,污力镇压,管你有没有,鸳鸯浴必须得有!再等他蒸熟了包子,看她还怎么不合法?本书也可叫做《那些年我摸错的大腿》、《小短腿立志要包养长腿欧巴的故事》或《论摸男神大腿摸到天荒地老的可行性报告》。
  • 三千佛塔烟云下:东南亚五国文化纪行

    三千佛塔烟云下:东南亚五国文化纪行

    文化行者郭建龙,历时四个多月踏遍中南半岛,在行走中探求东南亚五国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变迁,拼凑起东南亚五国近千年的历史图景,在风景之外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新鲜且独特的东南亚。
  • 北京户口

    北京户口

    北京“成长杯”中学生外语大赛颁奖会在一阵欢快的音乐声中闭幕。一等奖获得者刘京生还没离开座位,就被几个记者围住了。好在她这几年多次在市、区一些比赛中获奖,也当然多次遇到过记者围人这样的场面,虽然不能像一些明星大腕在记者面前那样从容自若,应对如流,但也不慌张,不结巴。一位和她比较熟悉的记者说她不仅知识水平提高了,就连应变能力也增强了。刘京生的妈妈大胖手捧鲜花,早已等候在门口。刘京生一出门,她就兴高采烈地迎上前,搂着女儿亲了一口。与大胖同来的还有刘京生熟悉的孙姨、陈开阳大姐、她的好朋友陈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