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0900000052

第52章 认可

说完了陈国,再回过头来说说郑国。

平叛若敖氏的次年(楚庄王十年,公元前604年),楚国以郑国接受宋国贿赂,私自释放分羊肉不公的宋将华元为由,发兵攻打郑国。

郑襄公急忙向晋国求救。晋国的赵盾自感身体大不如前,命中军佐荀林父为将,领兵援救郑国。

楚庄王见晋军来救,考虑到暂时没有与晋军交锋的打算,遂大军一转,北下进攻陈国。

陈国也向晋国求救,但赵盾担心荀林父孤军深入中原,难免会遭到楚军伏击,便令荀林父与郑国进一步巩固盟约后回国。

接下来的六年,楚国又打了郑国五次,晋有时救郑,有时因郑与楚媾和,又转而伐郑,郑国就像球场上的篮球一样,被双方队员争夺极其激烈,郑国上下苦不堪言。

后来挨打次数多了,郑国也学的很机灵,认为“晋、楚不务德而兵争”,于是眼睛一闭也耍起了流氓——楚国打来了便同楚国结盟,晋国打来了就同晋国结盟,两边都不得罪,也得罪不起,对外也理直气壮的申明:“晋、楚无信,我焉得有信?”

郑国的这一做法受到了楚国的强烈谴责——在楚国上下都在学习“周礼”的浓厚氛围中,郑国居然成了不讲诚信的“左右之国”。于是,楚庄王捍卫周礼的正义感油然而生,决定以诚信的名义惩罚下郑国。

楚庄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春,楚庄王复封陈国后,又以郑国背楚向晋为理由,出兵伐郑。

因为楚军刚灭过陈国,士气正高,大军长驱直入郑境,攻破郊关,直抵郑国都城新郑附近。

楚庄王攻城有个习惯,喜欢围城,最厉害的一次是不久后的围宋之战,一直围了九个多月,此时见郑都城墙牢固,便将郑都四周团团围住,日夜攻城。

面对楚军的进攻,郑国军民同仇敌忾,一面登城坚守城池,一面等待晋师救助。城中老百姓也没闲着,他们正忙着做一件事情——占卜。

他们在太庙占卜,结果显示不吉利;他们又去街巷去占卜,结果又显示不吉利;不知哪个人提议去城墙上进行占卜,结果显示,很吉利。于是非常多的老百姓纷纷涌上城墙向天祭拜,希望得到天上神仙的帮助,让楚军退兵。

估计是拜错了神,郑人没有看到预想的一幕,相反却让一连攻打十七日都没攻下郑都的楚军看到了神的启示——城墙塌了,可能是城墙承受不下这么多的人,郑都城墙突然崩塌了十几丈宽的口子,造成军民死伤无数,所以说,封建迷信害死人。

城内百姓听说城墙崩塌,也是惊恐万分,以为天意灭郑,一时之间哭声震天,城墙上的士兵也是向隅而泣,手足无措,如果这个时候楚兵冲进来,将会毫无阻力。

最兴奋的还是楚军,个个摩拳擦掌,喜气洋洋,只等楚庄王一声令下便攻入城内,开开心心的组团烧杀抢掠一番,也不枉这十几日的辛苦。

但接下来楚军收到的命令让所有的人大感意外——退兵十里,安营扎寨。原因也很简单——楚庄王听到城内老百姓椎心饮泣,心中不忍,觉得不能乘人之危,决定等郑国将城墙修好后再做打算。

正在前线的大夫子重暗暗叫苦,觉得楚庄王学周礼学的有点迂腐了,有种宋襄公的遗风,急忙回营苦口婆心劝说楚庄王,郑都城墙倒塌是天意要让郑亡国,于情于理都应该攻入城去灭掉郑国,就算不灭掉郑国,签订个协议也算没白来一趟。

楚庄王反过来劝子重,认为凡事要以德服人,现在郑人都知道楚军强大,但是不知道楚国也很有德,现在郑都城墙由于不可抗拒因素而倒塌,楚军绝不乘人之危进攻,相反还退师十里以示德,给郑国一个机会,到时候郑国是和是战,楚军再做打算。

按照楚庄王近几年对周礼的认真学习,估计又解读出了一种新的认识——我一旦对你立德了,你便要对我的行为表示感谢,这是一种建立在“德”之上的一种信任。

楚庄王认为本次退军是理论结合实际的最好机会,也是实践周礼的一次尝试。

对于一厢情愿,单方面立德的楚庄王来说,不管是机会还是尝试,郑襄公似乎并不买账,他认为估计是晋军快来了,楚军才仓皇撤退的,于是郑人在楚军退兵的间隙,不仅修复了崩塌的城墙,还对其进行了装修加固。

一连几日,焦急的楚庄王都在等待郑国派人来和谈。眼见郑国修筑好了城墙,不仅没投降之意,还日夜派人巡逻防守,没有一点感恩的意思,顿时觉得郑国有点不通人情,于是下令重新围城,日夜不停的攻打郑国。

与此同时,晋国因为刚刚经历高层的换届,所派援军救援郑国一事也拖拖拉拉的搬上了议程,直到快六月份,晋景公才决定安排荀林父率三军驰援郑国。

经过加固的城墙,质量相当有保证,郑国坚守城池抵御楚军进攻已有月余,军民齐心十分顽强,但也伤亡惨重,已然强弩之末,被攻陷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石头也有被水滴穿的时候,正当荀林父行至黄河时突然得到军情——郑国已被楚国攻陷,眼瞅着就要亡国。

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攻城,不计代价的楚军终于啃下这块硬骨头,进入城内正准备如往常一般大肆抢掠一番时,楚庄王突然又下了一道让人捉摸不透的命令——不准烧杀抢劫,不准扰乱百姓。

从原始社会人类为了争夺猎物爆发的部落战争,一直到现代社会为了争夺利益发生的大规模战争,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资源,面对楚庄王三番五次不安常理出牌的命令,楚军开始产生困惑——这次打仗的目的是什么?

面对质疑,楚庄王镇定自若,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准备捍卫自己最初的决定——立德。

虽然立德和战争本就矛盾,但楚庄王明显是萝卜棒子一起上,把郑人打服为止,充满了辩证的哲理。后世将楚庄王这种行为总结为“武以戟兵”,也是兵家所谓的“以战去战”的伟大思想的雏形。

见楚军纪律严明,秋亳无犯,郑襄公也不由暗自赞叹,自愧不如,于是脱去了上衣,手牵山羊,在太庙迎接楚庄王的到来,“卑词乞降”,诚恳的表示自己已知罪,并深刻的检讨了自己的错误,任凭楚庄王发落,希望楚庄王顾念以往的情谊,并看在周王的面子上“不泯其社稷”,让郑国有机会像楚国的一个县一样事奉楚王。

郑国在自我批评方面是很有水平的,经常写一些热情洋溢的示好信给晋国,此时大夫子重担心郑襄公几句话又把楚庄王转晕乎了,再一次劝诫楚庄王不要听郑襄公的一派胡言,坚持建议把郑国灭了去,如果赦免了郑国,郑国将来一定会背楚,成为楚国的大祸。

楚庄王心知肚明,但也另有打算。

一直以来,晋国和楚国为了郑国拉锯多年,虽说郑国也很识时务,谁打来了就投靠谁,但也不难发现,郑国投靠晋国多是自己主动,甚至苦苦哀求对方接纳自己,而投靠楚国多是兵临城下的被迫之举。

一个主动,一个被动,这便是郑国对于两国的态度。这种态度的产生,就是因为正统盟主和南蛮霸主的区别。

楚国从一个小部落通过武力成为大国,现在又准备依靠武力来征服中原,其目的也就是想得到中原国家认可,但一直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反而逼迫各诸侯组成联盟来对抗楚国。

自从楚国问鼎中原后,楚庄王才明白一个道理——明德,用“德”来征服一个国家。

明德,按照现在的说法叫做文化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带有很强的判定性,如果两个国家不具备相同的文化价值观,是不会得到相互认可的,就算彼此用武力征服,也是表现出来的权宜压制,是会遭受到强大反扑的。

后世的皇太极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统治中国长达三百年。而忽必烈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在中国待了不到一百年就早早滚蛋。

楚庄王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觉得郑国能够坚守三个月,国破后郑侯能屈膝下人,其人必然能够取信于民,老百姓必定拥护,这是一股不可轻视的力量。如果楚国强行灭郑设县,除了郑国地缘优势不好外,还会遭到郑人的强烈抵制。

与此同时,晋军也渡过黄河,直扑楚军而来,形势万分危急。

思考再三,楚庄王对左右言道:“所谓伐,伐不服也。今已服,尚何求乎?”于是准备拿人品再赌一次——下令退兵三十里安营扎寨,准备等待郑国前来讲和。

对于楚国来说,这又是一次冒险的尝试,楚庄王将面临两种结果:郑国死心塌地的求和,与楚国表里相依;或者郑国与晋国媾和,共同伐楚。

一切都是未知数。

但很快就会有解。

一日后,郑襄公估计是被楚庄王的诚意感动,不顾左右劝说,派大臣子良为人质,主动与楚交好。

在楚国历史上,这是其地位第一次得到中原国家的主动承认,从此以后,楚国文化正式被中原文化所接纳,楚国也成为了中原政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接下来,楚庄王将正面对抗来势汹汹的晋军,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同类推荐
  • 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上下五千年

    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华夏民族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巨变。本书为你解读中华五千年。
  • 筑梦辉煌:2013年的中国

    筑梦辉煌:2013年的中国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历史是很好的教科书。本丛书分别选取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这些年份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本书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2013年前后中国发展的历史。全书一共有“从严治党”“改革进行时”“绿色行动”“文化及其他”四章客观清晰地反映了2013年这一历史节点前后中国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这些事件所带来的新的社会变化及重大意义。本书采用纪事本末体,将研究性成果以讲故事的形式诉诸文字,作者权威,可读性强。
  • 风雨夜归人

    风雨夜归人

    忠臣义士,和帝王一样,最后都会陷入孤独。为了江山,许伯彦和李显都必须学会忍受,这无边无际的孤独……
  • 一寸河山一寸血2

    一寸河山一寸血2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2册,主要讲述了1933年到1937年,日军由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的历史。
  • 大周昏君

    大周昏君

    (新书《隶唐》已发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去看看,欢迎大家的支持!)大周泰安元年,乞丐张凌阳一步登天,成为大周皇帝。贪女色,信谗言,宠佞臣,用阉党,对大臣轻则抄家,重则灭族,使得‘民’怨沸腾,天下非议……
热门推荐
  • 宅时代

    宅时代

    新书《无限欺诈师》,请各位多多支持你可曾想过,集中无数世界的资源去强化一个世界会变成怎样?你可曾想过,招揽无数世界的人才,能创造出怎样的文明?你可曾想过,当人类以穿越作为职业之后,究竟能构筑出怎样的奇迹?虽然不敢说全,但本书,也许可以为你揭开一鳞半爪……本书正文部分已经完结,番外是一些因为路线不符而废弃的世界,或者一些新坑,全订请谨慎。最后,书友群已经建立,虽然没什么人,群号:625658628
  • 婚劫难安

    婚劫难安

    于苏本想假借离婚多得拆迁款,结果却发现丈夫假戏真做,意外得知自己怀孕,却被婆婆逼至流产。。。。千帆过尽,才发现最爱自己的人就是回眸间,就在于苏想要再次奔向爱情的时候,前夫再次纠缠上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界的艾泽拉斯

    异界的艾泽拉斯

    我叫夏恩,我来自异界,我是位法师。我追寻奥术的真理,我探求不朽的秘密,最终响应世界的呼唤。“吾主,您把你的王座高举,直到天上。您是晨曦之星,黎明前最明亮的星辰。”催更群:③零零③②①零⑥⑤答案:好船
  • 飞越人间

    飞越人间

    令世界瞩目、让国人骄傲的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工程,对于常人来说,无疑充满了神秘色彩。在它的背后,有着无数惊人内幕和众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从准备点火到安全返回,每一步都事关生死成败,必须保证万无一失。每临发射,上动中央领导,下系普通工作人员,牵一发而动全身,悬念不断,步步惊人。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李鸣生以大量翔实珍贵的材料,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历程和航天人的生动足迹,其中披露的大量内幕,必将带给您新鲜的阅读体验,让您叹为观止!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人类进入航天时代。
  • 丞相的新娘

    丞相的新娘

    “碧落,我这里有一盒上好的绿豆糕,只要你玉手轻轻将绣球抛下去,这一盒绿豆糕就全归你了!”郑氏诱惑的说道。肚子里的谗虫被唤醒,婚事?绿豆糕.最终她为了一盒绿豆糕选择了抛绣球。“买大.买小.买定离手.”“我压大!”金碧落将手里的最后一块绿豆糕压在‘大’上面众人惊异“你压绿豆糕?”“恩!”碧落傻傻的点点头,希望这个绿豆糕可以赢回更多的绿豆糕。欧阳耀祖极度郁闷的问道“难道你离家出走的时候就没有带银子?”“没有,我只带了绿豆糕”碧落嘟嚷道。“那你知不知道没有银子就买不到绿豆糕?”欧阳耀祖忍不住笑道。“知道,可是银子太重所以我就只带了绿豆糕!”金碧落边说边抢过他手里的绿豆糕塞在嘴里。============================================
  • 农家厨娘很旺夫

    农家厨娘很旺夫

    公司小白领江美丽因车祸穿越而来,成为一穷秀才家的农家女。十一岁的她一不会种田,二不会刺绣,前世的她是一个美食爱好者只要吃过的东西,就能做出来。父亲病亡,家境贫困,她不怕,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开饭馆做大厨,照顾母亲,教养弟弟,美丽的俏厨娘,自己的美食事业刚起色,又忙着给自己找婆家,在这三妻四妾的年代,良人何处寻。此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推荐好文:锦医夜行《小农女的金牌萌夫》墨璐清浅《兽性酋长,别吃我》莫言瑟《毒蝎嫡女》海蓝耳钉《驭鬼狂妃,宠上瘾!》
  • 《学记》管锥一得

    《学记》管锥一得

    这本小册子是我们工作站全体成员在教育论研读活动中研读《学记》的结晶。
  • 管理的10大真相

    管理的10大真相

    本书作者曾在哈佛大学师从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学习,熟悉西方的管理思想和企业案例;又长期在中国从事管理传播和教育工作,访谈过张瑞敏等众多经理人和企业,了解本土的企业实践和实际需求。在本书中,作者针对中国企业管理的实际问题,从自我管理、团队管理、管人、职场、领导力、企业的目的、顾客、企业文化、中国制造、大师等十个角度,参照并融会贯通东西方的管理理论、企业案例和经理人经验,提供了一份高瞻远瞩崦又脚踏实地的准确的“管理地图”。
  • 谈古说今

    谈古说今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你也能过好日子

    你也能过好日子

    作为一个报告文学家,本书作者曾经多年深入调查过中国最重要的几个崛起的市场和广东、江浙一带最富裕的地方,以一名文学家的身份和目光,同当地的官员、百姓和那些亿万富翁们纵情地畅谈他们的创业经历和传奇的赚钱之道,并且常常被感动和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