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0900000087

第87章 王子围

(天佑华夏——在疫情危急时刻,请大家保重,祝新春快乐。)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唐·常建《塞下曲》

公元前546年,向戌弭兵后,中原大地暂时进入一个相对和平时期,各国之间的不义之战也相对减少,同时也都按照盟约约定履行自己的职责。

次年夏,宋平公、陈哀公、鲁襄公、蔡景侯、郑简公、许悼公等人兴高采烈的组团到晋国朝见、贡纳。

按照“交相见”的会盟精神,这些小国不仅要给晋国准备贡纳,还要多准备一份贡纳给楚国,随后,“贡纳团”成员又回去准备礼物,给楚国送去。

虽然和平了,但“贡纳团”成员很快便发现一个问题——负担加重了。

“交相见”是负担加重的一个基本因素,够不上决定因素。

决定因素在于,弭兵盟约有一个天大的漏洞——没有规定贡纳周期。

一年贡纳一次可以接受,半年一次也可以接受,关键是“诛求无时”,那就招架不住了——地主家也没余粮。

郑国子产就曾经向晋大夫士文伯抱怨,道出了“贡纳团”的心声:“贵国随时要求我们交纳贡物,所以即使和平了,我们也不敢安居度日,只有搜寻敝国的全部财物,以便随时前来朝见贵国。”

直到十七年后,小国实在招架不住,委派子产为代表,拼死与晋国据理力争,告知如果贡赋没有个限制,我们离灭亡也就不远了(“贡献无及,亡可待也”),才让晋国做出让步。

不过从目前来看,与盟小国虽然贡纳加重,但减少了征伐之苦、战争之祸,人民安居乐业,也是非常积极的一面。

至于其他,咬咬牙就挺过去了。

如同食、色一样,斗争也是人的天性——没有外斗,必有内斗,总之要斗。

就在弭兵的下半年,齐国发生内斗,左相庆封灭了右相崔杼一族,执政齐国。

楚国也不例外。

弭兵次年,楚康王去世。

楚康王虽然出场次数不多,但绝对是很有作为的一代君主。

他在位十五年,为政期间不仅要北上中原,与晋国争霸,还得花很大气力应对吴国从东面对楚国的不断骚挠和侵袭。

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楚康王肃清内政、稳定政局,近结西秦、远交东齐,一举打破了晋、吴联手制楚的劣境,并与强晋一起并霸中原,令楚国霸权得以延续。

一般用“延续”二字来形容国势的,其后续剧情必定是衰落的,而引起衰落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楚康王的四个弟弟。

其中,二弟王子围首当其冲,名列第一。

同年,令尹子木去世,王子围任令尹一职。

当时,楚共王养了五个儿子,长子招(即楚康王)、次子公子围、三子子比、四子子皙、五子弃疾。

因五个儿子皆庶出,楚共王无法决定谁继任王位,便把一块开了光的玉璧藏于宗庙的拜垫下,召五个庶出按长幼之序进入祖庙祭祖,看谁能接触在玉璧上,谁就当楚王。

结果长子招、次子公子围、五子弃疾都接触到了玉璧,按照长幼次序,长子招立为世子,后来继任楚王。

楚康王去世后,其子熊员继位,是为楚郏敖。

熊员继位名正言顺,但公子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自己当时也触碰了玉璧,自己也是有继承权的,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慢慢发酵——篡位。

篡位这种宫廷大剧应该是悄无声息的,弑君也好、兵变也罢,都要讲究一个低调,但公子围打算将高调进行到底,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丝毫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鲁襄公和陈哀公、郑简公、许悼公亲赴楚国给楚康王送葬的时候,王子围迫使鲁襄公亲自为楚康王赠送寿衣,骄横霸道,并把楚郏敖晾在一边,俨然以君王自居。

郑大夫子羽见楚国这般局面,担忧道:“令尹像松柏一样茂盛,楚君像小草一样孤立,‘松柏之下,其草不殖’,令尹迟早要代替楚君啊。”

次年,楚郏敖派遣薳罢去鲁国访问,鲁大夫叔孙豹好奇的问:“王子围执政情况怎么样?”

薳罢回答说:“我乃一介小官,国家给碗饭吃而已,哪里能知晓政事。”

叔孙豹再三询问,但薳罢三缄其口。

事后,心如明镜的叔孙豹对鲁襄公说道:“薳罢似乎在隐瞒一些事情,我觉得楚国将有大乱,公子围很有可能弑君篡位。”

卫襄公在向楚国纳贡的时候,北宫文子见公子围威风凛凛、仪表堂堂,忍不住对卫襄公说:“令尹真有威仪。”

卫襄公不解,北宫文子继续道:“有威严而使人能害怕叫做威,有仪表而使人能仿效叫做仪。国君有国君的威仪,他的臣子因敬畏而爱戴他。臣子也有臣子的威仪,他的手下因害怕而爱护他。这样一来,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内外、大小都有威仪,国家才会昌盛。”

卫襄公点头。

过了一会,北宫文子叹气道:“令尹的威仪像国君,估计楚国将会大乱,令尹估计不能善终了。”

各国贤者的看法出奇的一致,野心勃勃的令尹王子围也不打算隐瞒,一步一步开始杀出自己的血腥夺权之路。

他的目光盯上了倒霉的蒍氏。

若敖氏叛乱被灭后,其他公族乘虚而入,蒍氏也不甘示弱,先后有蔿吕臣、蔿敖、蔿子冯三人出任令尹,蔿贾、蔿掩也官至大司马,蒍氏家族在楚国的地位达到巅峰。

关键是,蒍氏为楚郏敖一党,遭到王子围忌惮。

为进一步强化自己的权势,削弱楚郏敖的势力,扫清篡位路上的畔脚石,王子围毫无征兆的、立即动手杀了忠谨的大司马蒍掩,又秋风扫落叶一般的侵吞了蒍氏的家产。

这件事情在楚国引起哗然,国人敢怒不敢言,担心惹祸上身,但俗话说“国家昏乱、必有忠臣”,即将登场的忠臣便是楚大夫申无宇。

申无宇没想到刚手握大权的王子围竟如此残暴任性,眼睛都不眨就把大司马蒍掩杀了,急忙觐见王子围:“您要遭殃了。”

王子围见是申无宇,马上想起前段日子,自己越礼制作了一面国君才能使用的旌旗,结果打猎时被申无宇看到,当即把旌旗的飘带斩断,并怒言:“国无二君,您怎么能这样做?”

申氏是伯夷、叔齐之后,也是楚国望族,碍于声望,当时没追究他,没想今天又是他来捣乱,王子围怒目一睁:“此话怎讲?”

申无宇说:“蒍掩是国家的栋梁啊。王子辅助楚国的政事,应该培养人才,现在反倒对他们施暴,对国家无益。而且大司马是您的辅佐,也是国君的手足。断绝国家栋梁,去掉自己辅佐,斩除国君手足,这样的人怎么能免于祸难呢?”

按照我们对于历史的理解,趁暴君杀红了眼而又如此谏言的人,生存率普遍不足一成。

但评价一个人不能单纯的看某一方面,史书说王子围滥杀无辜有点偏激,他只是做事的动机很明显——顺我者昌,挡我者亡,不碍我事的无所谓。

王子围知道申无宇对自己够不上威胁,说的话似乎也有道理,杀他适得其反,身边正好也缺少像他这样的敢直言的大臣,也就不在深究。

为了尽快平息杀害大司马、侵吞蒍氏家产一事,王子围决定转移下国人焦点及不利舆论,来点喜庆的事情——娶妻。

他看中的对象是郑卿公孙段的女儿。

按照楚国人当时的想法,他们觉得王子围娶郑国贵族的女儿,是打算用和亲来缓和下同郑国的关系,构建和谐的双边利益。

郑国人也抱有同样的想法。

但后来发现不对了,因为王子围不仅带去了聘礼,还带去了军队,两国人不谋而合的一致认为——王子围估计想见机干一票!

郑卿子产也很担心这件事,派子羽告诉王子围,郑都太小了,容纳不下这么多的随从,准备在城外举行结婚仪式。

王子围不干,觉得娶妻一事不能草率,在野外是对婚礼的亵渎,也是对两国关系的不尊重,坚持要到城内进行仪式。

当时其他各国也都有派使者参加婚礼,他们见一个想进城干点大事,一个坚持不让进,僵持不下,都等着看双方如何收拾这个烂摊子。

王子围看到郑国有所准备,在各国使者面前也不好动武,只好命令随从不带武器、把箭袋清空,才得到许可进城迎亲。

这一趟来下,王子围不仅失了面子,还让各国代表嘲笑了一番,心里憋了一肚子气。

婚礼仪式结束后,王子围决定挽回点颜面,于是拽着晋国赵武、齐国国弱、宋国向戌、鲁国叔孙豹、陈国公子招、蔡国公子归生、郑国罕虎、许国代表、曹国代表等参加婚礼的人,在虢地(今河南陕县)会一个盟,重温弭兵盟会的友好。

因为有上次弭兵会盟出现楚国争先的先例,晋大夫祁午(“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说的就是他)担心这次会盟又让楚国抢了风头,便提醒赵武:“原来令尹子木为人还算诚信,宋国会盟的时候尚要驾凌在晋国上面,现在这个令尹是不守信用的典型,如果这次会盟‘楚重得志于晋,晋之耻也’。”

对于祁午善意的提醒,赵武只是心领,呵呵一笑:“当时宋国会盟,‘子木有祸人之心,武有仁人之心’,这就是楚国所以驾凌在晋国上面的缘故。讲信用是我为人处世的根本,任何时候我还是保有初心。就算楚国又不守信用,他又如何能祸害晋国呢?。”

他的这番话让后来的孔子大为感叹,作《春秋》时,仍然将晋国排在楚国之前。

楚国争了一时之先,却成了千年老二,所以说一个讲诚信的、不管是个人、集体、还是一个国家,是会永远受到历史尊重的。

果不其然,王子围不打算守信用了——上次歃血是楚国在先,这次怎么也该轮到晋国了。

如果楚国再一次争先,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也会失信于诸侯。

如果按照轮次晋国在先,王子围肯定是不舒服的。

王子围这个人还是很善于变通的,见形势对自己不利,便向赵武建议:“这次会盟主要是重温上次的誓约,一切求简,要不咱们这次将歃血的环节取消吧!”

赵武不在乎形式,宁可吃点面子上的亏,默许了。

三月二十五日,结盟仪式正式开始,王子围穿着楚王的服饰,两个卫士拿着戈守在一边,威风十足。

鲁国的叔孙豹、郑国的子皮和子羽、蔡国的子家等大夫看不惯不可一世的王子围,在下面小声嘀咕。

叔孙豹起了个头:“看啊,楚国的公子很神气,像个国君啊!”

子皮接话:“是的是的,你们看,还有两个拿着戈的人站在前面来了!”

意指王子围僭越了楚王礼仪。

子家附和说:“这算什么,楚王蒲宫他都住过,前面还不是站有两个执戈卫士。”

调侃王子围早就不拿自己当外人,同楚郏敖一同起居。

跟随公子围参加盟会的楚太宰伯州犁听不下去了,急忙给王子围打掩护:“大家都误会啦,这些服饰和仪仗,都是此次出行前向国君请求而借来的。”

意指楚郏敖对公子围的看重与信任。

子羽笑道:“借了还还的么?”

暗指大家伙都知道王子围有取代楚王之心。

伯州犁白了子羽一眼,回道:“你操什么心,还是多担心你们家的公孙黑吧。”

这里指的是二年前郑国爆发的“伯有之乱”——郑国的伯有派公孙黑去造访楚国,当时楚国同郑国关系紧张,去了估计会有危险,于是公孙黑觉得伯有是在借刀杀人,抗命不去,然后闹大了,两家都打了起来,差点引起大乱。

子羽也不吃亏,继续调侃:“触碰玉璧两次的那个人还在,借了不还,难道你不担心吗?”

暗指楚共王当时用玉璧选人的方法很愚蠢,假如按照其做法,触碰两次玉璧的王子弃疾更有资格当楚王,王子围即使篡位,也坐不稳。

一句话带出了三个人,事关内政,伯州犁不说话了。

其他大夫也在后面冷讥热嘲,看得出每个人都对王子围的做法表示不满,已失信于天下。

盟会的倡导者宋国大夫向戌赶紧出面调停:“大国发令,小国听命,我们尽责供职就行了,其他的都别说了。”

不管下面人如何议论纷纷,王子围觉得自己为又一次为楚国挣了面子,挽回了自己的威严,在众人的注目下,他洋洋得意,双喜临门地走下发言台。

但就在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声中,一位莒国的使者突然到访会场,向盟会报告鲁国正卿季孙宿正率军攻打莒国,并占领了莒国的边邑郓地。

王子围带头重温的弭兵誓言还在大殿中绕梁未绝,鲁国竟然无视弭兵约定顶风作案,极富正义感的王子围青筋暴出,眼看就要发飙了……

同类推荐
  •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全新修订典藏版)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全新修订典藏版)

    2004年夏天,一部名为《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的历史作品突然问世,因其从人性角度和史料细节中,发现历史的鲜活与真实面目,一时洛阳纸贵,海内风行。作者李亚平也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作家,被誉为“黄仁宇之后最会讲历史的人文学者”。此后,备受好评的《帝国政界往事》系列之“大明王朝纪事”等书相继推出,这些作品无一例外,都是从“人”的视角诠释帝王将相,通过入木三分的精彩剖析,全新解读历史巨变与政治迷局,用轻松有趣的独特方式讲出了历史的真相,使人豁然开朗又难以释怀。2015年,《大明王朝纪事》推出全新修订典藏版,读懂朱元璋、张居正、嘉靖、崇祯等传奇历史人物得势与失势之谜!
  • 战国策全鉴

    战国策全鉴

    是一部汇编而成的国别体史学名著,由西汉末年的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全书共分为十二策,三十三卷,约十二万字,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所提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展示了战国时期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本书精选了《战国策》中的名篇,对文章中的生僻字词加以注释,并用现代白话文翻译,以利于读者朋友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一经典著作。
  • 我们的战国

    我们的战国

    作品从数十位战国名人的第一视角出发,讲述了从1467年到1616年这一百多年的日本战国历史。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且加入了小说的写作手法,把战国时代的那些人物、故事进行了全景展示。作者放弃了原先战国历史中大凡采用的“信长,秀吉,家康”这三人为主线,作品中所描述的十多位主角的共同特性是“未曾统一天下,但却依然是历史大河中的弄潮儿”,历史是每一个人自己的历史,战国也是每一个人自己的战国,故而取名“我们的战国”。
  • 水浒枭雄

    水浒枭雄

    成吉思汗说:“我的帝国横跨欧亚。”张扬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朕的朝廷。”成吉思汗说:“千年后亚洲百分之八的男人是我的后代。”张扬说:“千年后世界百分之八的人都跟我姓。”
  • 明鹿鼎记

    明鹿鼎记

    天启四年,木匠皇帝只剩下三年寿命,崇祯眼下还只是信王。天启四年,他还在山海卫种田打猎,为他的科举路攒着路费。天启四年,他遥望顺天府,仿佛看到了那里的灯红酒醉,夜夜笙歌。我这一生,不信命运,不畏生死,只求轰轰烈烈,快意逍遥。
热门推荐
  • 空院残月

    空院残月

    《空院残月》是“中国作家档案书系”之一种,收录了当代中国著名作家韩少功发表于各时期的中短篇作品。分为2000年后新作,处女作,成名作、代表作,影响或争议最大之作,文坛友人撰写的印象记,与作家、批评家的对话录,以及作家自己的小传、影集、手迹、著作目录等14个部分。
  • 县笥琐探摘抄

    县笥琐探摘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替婚新娘:总裁好好爱

    替婚新娘:总裁好好爱

    婚前,他是她的准姐夫,婚后,他是她那索欢无度的丈夫!结婚一年不到,她负气离开!再归来,她已是当红女主播!“老公,那个人说我潜规则!”“我不叫规则!”他笑得妖孽,“但规则是我定的!”某天。“老公,她说你不行诶。”夜景恒立马给她买了一块昂贵的表:“今晚看好时间。”孟愉喷血。又某天。“老公,今天我要和当红某男巨星做节目,你听听我的台词。”……良久。孟愉:“你脱衣服干嘛?”夜景恒:“这个桥段,你该摸男明星的肌肉。”他一脸阴沉,将她吃干抹净,“还有力气摸吗?”孟愉半死不活。第二天,她的节目变成了文化类节目。【推荐我的新书《傲娇男神住我家:合租99天》】
  • 间谍故事

    间谍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手相与面相

    手相与面相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手相与面相》对人的手相与面相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各种新的内容对人的手相和面相进行详尽细致的归类,并加以逐条分析归纳,书中还特别提到国外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而得出的关于人的手相和面相的一般规律,总结出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可以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指导与参考,不再是以往的那些把人的手相和面相与人的命运定数、凶吉绝对联系起来的迷信说法。
  • 过得刚好

    过得刚好

    郭德纲亲笔作品,讲述人生四十年的江湖过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迄今为止,唯一人生回顾,荣辱浮沉,冷暖自知,自浊自清自安然。书中的文字记录了郭德纲这些年的心路历程以及对人生、相声艺术、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行文冷静,不煽情,不夸张,不做作,不隐瞒,不回避。本书有着极其鲜明的郭式风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妙语连珠,文字独特,语言幽默风趣,读之不禁令人捧腹,为我们营造了一份无与伦比的阅读快感,这份快感和他的相声作品一样过瘾。即使面对着台下无人的惨淡局面,郭德纲依然保持着他的幽默感。
  • 东君小说三题

    东君小说三题

    民国庚申年秋的一个黄昏,正是月上东山的时辰,玄迹法师静坐于竹清寺一间窗户朝东的山房,展读梅溪学堂费而隐先生托人带来的的一首诗。这是一首悼亡诗,写给亡妻叶小竹的,仍然是七律,笔调很凄凉,笔迹愈到最后愈潦草,墨迹干涩,内心的哀恸可以想见。诗尾附言说,他的夫人于今晨零时许病逝了。费先生还说,夫人临终洁净,死状吉祥,是她前生修来的福分。玄迹把信折叠起来,投进惜字炉。他熄灭灯,坐在黑暗中,呆望着东窗。窗外是一片白纷纷的月光,偶尔有叶影飘过来,平添了几分凉秋的况味。他许是觉得有些冷了,披上一件外衣,开始念诵起一段经文。
  • 重生:逆天女神

    重生:逆天女神

    【沂羽谷原创社团出品】她,司徒然,异世重生,两世为人,到底还是躲不过命运的安排。权势纠纷,姐妹相残。“哈哈,三姐,你还是乖乖的交出金令吧!否则别怪我不顾及姐妹情谊了!”司徒情说道!司徒然看了眼溢在胸前妖艳红色,“!呵,活了两世,看来注定要命断在此了。”说完转身跳下万丈悬崖。人在令在,人死令毁。这才是她的作风!
  • 超级英雄学院系统

    超级英雄学院系统

    这是一个青铜带领众多学生成为英雄的故事!
  • 重生之宅居

    重生之宅居

    重生一次,捡来的光阴,肖悦只想好好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顺便赚点钱。【作者随心所欲为爱发电系列】新文穿越玄幻系,欢迎大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