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为什么在不经得我同意的情况下就给秦王写书信。”李靖脸黑得仿佛要冒烟似的。“不是老爷你说的吗!你说过如果不加入秦王殿下的麾下,秦王殿下若是失败,那我们也难逃一死。
既如此,我们为何不加入秦王殿下麾下。若是殿下成就大业,老爷你的前途也会畅通无阻。”张氏很是冷静的回答到。李靖现在心中很是后悔,要是昨日就不跟张氏说这些话,估计张氏也不会写信。
要是昨天与客师的谈话能今天一早过来便于张氏说了,张氏也不会如此快就下定决心。就算下定了决心,也好歹让自己把信抢回来啊!真是悔不当初,言多必失,言多必失啊!自己从军这些年怎么忘了这句话。
李靖有些生闷气,毕竟自己老婆,相处十几年的老婆。在自己的一次失误后,竟然没经过自己同意,就把自家身家性命全交出去了。
还有这第二个儿子,若不是他,秦王殿下也不会上门,说什么“若是男孩则结为兄弟,若是女孩则结为夫妻”的狗屁话了。今早也是,若不是和那小子说话,他早早就能来到侧卧阻止这些事的发生。
这下好了,自己算是绑在秦王殿下的大船上了,那信若是追回来了倒也好,追不回来。呵呵,你大可以看看若是秦王兵败之时,这张信就是送自家上断头台的阎王帖了。
“唉——”李靖长叹一口气,似是挣扎,似是埋怨。“罢了,罢了,且看看吧!若是出事,我就算杀出去,也会保你们三个的!”“老爷”张氏很是愧疚,当初下定的决心似乎有些松动了。想想夫妻十几年来,自家老爷一路坎坎坷坷,心里有些不忍。“
夫人,没事的。若是追不回来,我就算绑秦王大船上又如何,生死签又如何,没抽到死签,我就不会死。”
张氏痴痴的望着已经年过中旬的大叔,当初那个敢一人奔赴千里为隋炀帝报信的李靖。
那个被李渊和李世民抓住要被砍下头颅,而高呼“明公兴义兵,本是为天下除去暴乱,怎么没有完成大事,而以私人恩怨斩杀壮士呢”的人。如今也仿佛如同一只猛虎,又高高抬起了自己的头。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李靖则永远都是那个让四方诸国都畏惧的铡刀,任何人胆敢伸出一只手,就砍掉一只手。伸出一双手,就砍掉他的脑袋。这才是大唐名将,卫国公托塔李天王。
安慰好张氏,李靖心头也没底,正打算走出院门出去看看李三回来没有,结果正巧撞上了刚回来的李三。“怎么样,追回来没有?”李靖在妻子面前虽然很是大度,可惜内心依旧怂。看着老爷那双睁得铜铃大的一对双眼,李三颇有些尴尬的说到:“老爷,我到时,刚好看见门房把夫人的丫鬟送出来,想必夫人的信可能已经到了秦王殿下手里了吧!”
被李靖用一副你怎么这么不中用的眼神看着,李三结结巴巴的说到:“老爷,我把送信的人接回来,你..额,要去看看吗?”
看,看什么看,看了有什么用,李靖颇有些气恼。这跟了自己十年的李三怎么脑子也不好使了,李靖一气之下就对着李三说:“你以后就别跟着我了,以后你就跟着小少爷吧!”
李三一听上半句就想扑上前去抱李靖的大腿,待到后半句出来后,立马就转悲为喜。说了声“谢谢老爷!”就闪得连个人影都没有了。
李靖气的要吹胡子了,我在这个家里就这么不受待见吗?“爹”李靖回过头,自己的大儿子正奇怪的看向自己的父亲。“爹你脸看起来怎么又红又黑,要不要请个郎中看看。”
李靖很是感动,家里面就这个大儿子最省心了。年纪轻轻已经坐到七品官位上,还是户部那个有实权的部门,就是二十多了,连个媳妇都没有。别人家的,怕是孙子都会下地跑了,得给儿子说门亲事。也好给我们这一脉留下的果子,要不自己百年之后岂不是连个上香烧纸的人都没有。
虽然不肯承认,不过自己今年已经五十有三了,俗话说得好“五十而知天命”。李氏宗族里面就自己这一脉最为衰弱,自己常年奔赴战场,少有时间回家。若不是自己今年平定了辅公祏的反叛,当今陛下为了嘉奖自己的军功。赏赐了些许财物,授任他为行台兵部尚书,位列正三品官员,恐怕自己也不会有这第二个儿子了。
老来得子,虽是让人兴奋。可如今前途未明,是好是坏尚不能分辨。自己已经没几年好活了,若是能在自己离世前抱上曾孙,享受一下天伦之乐,也不枉此生了。
“父亲,父亲大人?你没事吧!”李徳謇见李靖一个人望着门前干枯枯的的梧桐树,再配上自家父亲那颇有些弯曲的脊梁,颇有一种壮士末年的消沉之情。
“哦,哦,我没事。”李靖回头看向儿子,问道:“徳謇啊!有没有心仪的姑娘啊!”李徳謇脸顿时一红,结结巴巴的说到:“父亲大人,儿子今年年方二十五,是不是早了些。”“不早了,我和你娘,二十二岁就私定了终生。虽然你爷爷不同意我们大家门阀,怎么能和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人在一起。但磨了几年,我和你娘还是在一起了。”
“这样吧!我和你娘商量商量,看看哪家的姑娘家不错,你就娶进门来做个媳妇吧!”李靖用一种肯定的语气说道:“就这样决定了,你忙你自己的事去吧!”李徳謇也不敢提什么反对意见,只能点头同意,说了声“全凭爹娘做主。”也就转生离开了。
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那就要把这件事做好。李靖想了想,决定托媒婆去看看那些家里面有待嫁的闺女。也就自家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生性有些木讷,可不能找什么心思狠毒,好吃懒作之人当自家的儿媳妇。想了想,此事还是从长计议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