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82600000003

第3章 开篇:像是在做一场告别

秋天的北京,树叶慢慢变黄。锅里炒着的栗子冒着热腾腾的香气。

有没有一首歌让你哭泣

开车的时候总容易犯迷瞪,所以车里总是备着薄荷糖和音乐。唱片塞满了手套箱,但有时还是听手机里的歌,有时听到一首特走心的歌,即便车子时速达到60公里也要把播放模式切换成单曲循环。但更多时候是随机播放。

每周三在中关村有节瑜伽晚课,下课要到9点。和往常一样上车,打火,嘴里塞颗劲爆酷爽的薄荷糖,开放音乐。系好安全带,照旧犹豫了一下走四环回家还是走三环。北京的交通并没有因为已过晚高峰而变得顺畅,当我拨动左转灯,以时速30公里的常速驶向四环主路时,伴随着左转灯响起的“嗒嗒嗒”的提示音,音乐从一首歌的尾音结束,空白三秒钟后,旋律切换到下一首歌。

这首歌的旋律很熟悉。屏幕亮了——朱哲琴《拉萨谣》。

近视镜架在我短矮的鼻梁上,我推了下有点儿往下滑的眼镜框。除去看电影和开车,日常的我是不愿意戴眼镜的。相比四目清晰地看清这个灯火繁华的城市,我更愿意让双眼望向模糊成银河一般的街道。

四环路难得一路畅通,油门被右脚踩得更深。秋天的夜晚无须紧闭车窗,夜风吹乱了我的头发。“该剪头了。”——我不得不总要摇晃脑袋,好让这过长的发帘儿离开我的视线。

“去过的地方都忘记了,都忘记了。只有拉萨忘不了,拉萨忘不了。”我握着方向盘的双手总是一只握得紧,另一只则握得很轻。可此刻的我,双手都紧紧握住方向盘。心里忽地一阵发酸,鼻头也酸了,嘴唇也紧紧地抿了起来。拉萨……很长的一段藏语唱了起来,我可以感知我的喉咙正剧烈地吞咽了一口口水。我的面部肌肉感受到有液体从眼角向下滑落。

“我要回西藏吗?”我问自己。夜晚的四环又回归了拥堵的常态。我花了很多时间,试图弄明白自己为什么一次次进藏。我甚至想弄明白为什么那个触动心里最柔软的地方是西藏,而不是别的地方。

我想弄明白,可我看得模糊。或许答案藏在时间里。我想到了西藏、进藏路,想到了这些年的自己。

像是在做一场告别

“去拉萨而没有到大昭寺,就等于没有去过拉萨。”尼玛次仁曾这样说道。去大昭寺——这是我每次离开西藏之前要做的事。像是在做一场告别。

2014年2月7日,我第二次离藏。拉萨的冬日阳光甚是强烈,镶了金边的云缀在瓦蓝的天空中。太阳刚好升至大昭寺金顶的上方,大殿在光芒中更为庄重。

拉萨的中心——象征着拉萨古城的八廓街,因撤离了售卖藏式商品的小摊位而不再局促,足可以并排站十个壮汉的街道仍被朝拜的藏族群众填得满满的。

朝拜的藏族同胞们,男女老少,自大昭寺正门顺时针行于转经道。有的人顺时针转动着手摇转经筒,系在转经筒耳孔的小坠子,随着转经筒的转动也随之而动;有的人在转经道上三步一磕长头,双手合十于胸前、高举头顶、向前一步,双手合十于面前、再向前一步,双手合十于胸前、双手打开、再向前一步,匍匐于地、手臂向前伸直、额头叩于地面、五体投地、屈肘、双手合十于头部上方、起身、周而复始。他们的身上满是灰尘,在这寒冬中竟有少年依旧打着赤脚;有的人在转经道上慢慢地走着,不四处张望也不回头;有的人拎着酥油壶排在寺外长长的队伍中等着进寺朝拜;有的人在大殿前原地磕长头;他们的口中始终喃喃地诵着六字真言,旁人的话语和目光都无法将他们的脚步和唱诵扰乱。

大殿前经杆上缠着的经幡在风中飘扬。人们将桑叶填进洁白的煨桑炉中,白色的桑烟徐徐升向空中。我驻足于大殿前,不知是不是桑烟熏了眼,一种突如其来的仪式感让我不由自主地双膝跪地。双手撑在大腿上,我,哭了起来。我能听到眼泪下坠的声音;但我听不到答案,我为什么哭?

似乎有一阵儿,沉重的背包把我的腰压得更低。就在我试图把上身支撑起来时,恍惚听到一段稚嫩的男声——他是在和我说话吗?眼前这个穿着土黄色羽绒服的小男孩离我不足两米远,两片高原红缀在他稚嫩的小脸蛋上。他看着我,目光像是一把利剑要把我刺穿——他认识我吗?

“你为什么哭?”汉语从他干裂的小红嘴里一字一顿地蹦了出来。我的身子也向他探近了些。我侧着脑袋又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确信自己和他并不认识。我没作答。

“你为什么哭?”他又问,那更高了的音量透着一股一定要得到答案的气势。我从没被一个陌生人这样问过,尤其他看上去也就只有七八岁的样子!我笑了,不是笑他的横冲直撞,而是笑竟不知自己为什么哭。

他见我笑了,便像在嘱咐一个小孩子一样,用力地点了两下头,说:“你不要哭。”他的目光没有离开我。我双手撑地,慢慢站起身,晃了晃有些麻了的右脚。我俯身想要和他告别,他仍注视着我,我无处可躲。我们四目交接,他又重复了那句:“你不要哭。”

你——不——要——哭。眼泪瞬间又涌满了眼眶,我抿起嘴,笑着对他点头。

“你从哪里来?”他问道。

“我从北京来。”

“你走路来的吗?”他又问道。

走路?我愣住了。眼前这个小男孩,此刻一脸平静地望向我。在我的印象中,虔诚的朝圣者会一步步走到拉萨。似乎在他心中,走路进藏是再寻常不过的了。

“我是坐火车来的。”他仍注视着我。当我冲他笑,他也冲我笑,带着羞涩。“我要走了。”我对他说道。他点头,一双小手举起来和我摆着,又和我说了那句:“你不要哭。”

我看着这个安慰了我的陌生人,陌生的藏族小男孩,他的脖子上戴着一条黑色的绳子,绳子上穿着一颗橙红色的蜜蜡,那颗蜜蜡刚好缀在他的锁骨窝儿。

向他告别。我走了几步又回头望向他。他的两只手臂高高举起,用力挥着。我也将手臂举得高高的。

拉萨回京的车轮已经转动。列车在高原上一路向东,我倚靠在车窗边,窗外偶见成群的牦牛在高原上奔跑。小男孩的模样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我可以走路进藏吗?不坐飞机,不乘火车,不开汽车?我可以像个朝圣者一样走着到达吗?”这段坐火车要40多个小时的路程,走路要多久?几个月?半年?一个女孩能走着到拉萨吗?可是走路进藏的人一定不都是男的吧。“女孩怎么了,女孩也可以走路进藏!”

如今的我,锁骨窝儿缀着一颗蜜蜡,蜜蜡穿在一条黑色的绳子上。这块蜜蜡是我走到拉萨后送给自己的礼物。它让我时常想起那个孩子,他清澈的眼神,动情的安慰。他那么单纯,好像姊妹湖的湖水。

凡凡的三百三十万步

2014年5月2日,我从成都出发,徒步川藏线;2014年7月30日,走到了拉萨,走近了布达拉宫——沿途2160公里路、3304800步、90天。

这是一段无法令我忘怀的路途。

出发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行动。我摩拳擦掌:“赶紧啊,我已经迫不及待啦!”脑海中勾勒出完美的川藏线——平坦的大道、蓝天白云、随处可憩的阴凉处、随时可供补给的小卖部、有门的厕所、有床的住处、有信号且信号稳定的路程。

然而一旦上路,所有的浪漫想象都变成了——我吃什么?喝什么?晚上睡哪里?这该死的天气什么时候才能让我舒服些?还有多少公里才能休息?我不要死!我要活着!

如果你问起我的行程踪迹,我会手舞足蹈地给你讲那山有多高,那天空有多宽广。你都不知道,那往东达山的植被,有多美!成片的云彩缀在瓦蓝的天空中,又近,又远……

在眉飞色舞一阵后,便开始摇头撇嘴——你知道那黑暗的隧道有多黑吗?伸手不见五指!那雨下得勤啊!只要上路就恨不得每天都走在雨里,停下会被冻死,只能不停地往前走。发烧烧到小手指都动不了,就那样了,还不去卫生所呢!你都不知道拖着“姨妈”走路有多惨。最多一天走了55公里,双腿像拧了的发条,都是机械地往前走的。连续6天没洗澡,竟没臭死自己……

就是这样一条路——一条收获帮助,沿途满是风声、雨声、脚步声、哭泣声、欢笑声的路;一条分开即永别,亦是永恒的路;一条只能一直朝前走的路……就像生命。三百三十万步,每一步都很艰难也很慢,好在坚持比放弃多了那么一点点。

无知即无畏

有朋友问我,如果可以重新来过,我是否会为这次行程做些改变?认真想了一会儿,我写下如下几条:

①我会买份保险。现在想想自己竟然胆敢“裸着”就上路,真是后怕。亏得命大没出啥事故。万一没走好运,要是一命呜呼了,除了心碎,我可就真的什么都没给父母留下。

②我会精简背包。在收拾行李时,把不救命的、不需要的东西不装进背包里。这样至少能减少近10斤的重量。

③我会带一个轻薄的笔记本,路上写写东西。

④保持无知。在这次行走之后,我忽然明白了“无知者无畏”的含义。尽管在走路之前,我已做了最大能力范围内的最充分准备,但我对进藏路是无知的。是的,我对自己也是无知的。出发前所有对路的描述都是想象和对自己身心的预判。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车轮不息》里提到了一个真相,大概意思是:人会被自身的恐惧打败。

没有哪个探险家或者极限运动者是毫发不损的。不说那些牛人,光是走了这条路的我,一年之后,身上的伤疤仍清晰地刻在肌肤上。“你这儿怎么有道疤啊?”朋友们总是在身边有意或无意中问起。在我照镜子时、给身体擦润肤油时,它们总是提醒着我经历和伤害是一体的。

正是这些伤疤,让我一次次深刻体会到濒临死亡的感觉,让我假想到那些没有发生在我身上的事——“脚折了从此要坐轮椅”“咬我的是毒虫子,但又没有血清救命,于是送了命”“发烧烧死了”“缺氧一口气没喘上来死了”“寒冷使我冻死在路上”“持续降雨打穿了我的身体”“塌方将我压垮在泥土中”“泥石流将我冲入翻腾的帕隆藏布江”“大车将我撞倒在车轮下”“我的爸妈整日以泪洗面”……

这些都是只比我的亲身经历更可怕那么一点点而已。所以,我是有多么幸运!也正是这些伤疤,让我确切地感到,自己真正做过这件事!

我还会走这样的路吗?或者说,还会做类似的事吗?

我说不好,不知道我是否还有那样无知无畏的勇气。如果再走,我会在出发前做更精细的准备,无论是地形研究,还是体能训练。我现在不敢说再走上如此险峻漫长的路我会轻松,但我可以肯定我更具备经验,同时我也更小心翼翼——我是绝不会在发烧时不去卫生所了。

高原之上,我太渺小。

西藏面前,我太懦弱。

无知者无畏,或许我应该保持“无知”。

同类推荐
  • 深入浅出细品慢读道德经

    深入浅出细品慢读道德经

    《道德经》所讲述的思想体系包含着丰富、精妙的生存智慧与管理智慧,其中的妙语箴言,即使经过两千多年岁月的洗礼,依然光彩熠熠。即使是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也可以将《道德经》当作解决新世纪人类社会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睿智之书,从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深入浅出细品慢读道德经》语言简洁,条理分明,分别从做人、做事、快乐、修身、管理、养生等方面选择性地阐述了《道德经》内的相关内容,能够帮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 乐神

    乐神

    时间(清)咸丰年间。人物罗侃男,20多岁,背哥队柱头,打鼓草哥师,猴戏班班主,能言善歌,幽默风趣,人称活宝。罗草鞋罗侃之父,50多岁,读过私塾,有点文化,以打草鞋卖为业,外号罗草鞋,喜张扬。山桃山中美女,原下河马戏班驯兽员,时值妙龄,能言善唱,性格泼辣,心灵活泛,人称歌仙,罗侃老婆。幺嫂幺站旅店老板,30多岁,乐善好施,行侠仗义,为人豪爽大方。李川平男,40多岁,当地富豪,里长,后升乡长,好色、媚上、心狠手辣。
  • 优美的校园散文

    优美的校园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玫瑰博士的心灵圣经

    玫瑰博士的心灵圣经

    传奇女性的心路历程,凤起天使的壮美史诗,本书既有中国玉容方传人、山东凤起集团董事局主席李霞在开创和运营“玫瑰事业”的漫长奋斗道路上的人生感悟,又有她对拥有健康、美丽、优雅人生的一份真切的生命体会。从这些感悟和体会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玫瑰事业的女性,在这个大浪淘沙的时代所展现出来的一种令人敬重和振奋的“玫瑰态度”。
  • 故乡他乡:上海青年支边往事

    故乡他乡:上海青年支边往事

    他们,是一群有着共同经历的人;看上去已经不年轻了,脸上印着沧桑,有的生出白发,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支边青年”。那么,他们究竟是新疆的上海人,还是上海的新疆人?究竟是支边青年,还是知识青年?究竟是应当扎根边疆,还是应当落叶归根?这一连串的话题,将会成为历史的过去,却依然是留到今天的记忆。
热门推荐
  • 邪王独宠:狐魅君心

    邪王独宠:狐魅君心

    一朝穿越,错嫁为妃,她认了!那王爷不但不练功习武,篡权夺位,却一心向善,志在科举,年少立下赫赫战功,原因竟然因为他是个风水大师?无奈被嫡姐嘲笑嫁了个懦弱无能的夫,什么?你说他懦弱无能?志在科举?你说他草包废柴,全靠算卦风水?你错了!当他整冠出发驰骋沙场,杀伐果断力变血性男儿,竟一夜之间成了抢手货?众姐妹明争暗斗,殊途同归。她问为何弱水三千他却只取一瓢饮,他把她横抱起走进洞房,邪邪的笑道:“承蒙王妃多年不弃!”
  • 小资本起家

    小资本起家

    本书是一本教导你如何开始创业的书。作者是一位白手起家、创业成功者。他以丰富的亲身经验提供经营小企业应注意的要点,包括资金、人才、服务、市场定位等实用的观念与技巧,全书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并具有极高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 超时空微信

    超时空微信

    别人微信附近的人是美女,李大成微信附近的人是慈禧、李莲英、和珅等等一些历史大人物......这可把李大成忙坏了,今天给慈禧祝寿,明天恭喜李莲英升官,后天吧货卖给和珅,要不要随份子钱呢?郑板桥、唐伯虎,苏东坡、王羲之,谁的字画不是价值连城?三国的枭雄英豪,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李大成:请把我的话费充满,我要将现代的东西发到古代去,当然,也要把古代的东西带到现代来..
  • 桶中藏尸

    桶中藏尸

    八月的天气极热。10号清晨,海潮渐渐退去,海风裹着成腥的气味。沙滩前方一百米的高地上,有一面孤立的水泥墙,墙面上的涂鸦五彩缤纷,乍一看像极了先锋演唱会的风格。七八个工人打着哈欠搬运着堆积如小山的铁桶。这些桶堆起了七八层,足有五十多个。两名工人把铁桶按顺序放入集装箱内,抹了把脸上的汗准备继续干活。这时,正在墙边继续搬运铁桶的一个工人大喊着:“来帮帮忙,这个桶里有东西。” “有东西?不是说这里面都是空的吗?”一个工人搭话,“该不是什么器材没拿走吧?”“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他们打开了桶盖上的四个抓扣,但盖子却纹丝不动。
  • 德古拉是我岳父

    德古拉是我岳父

    德古拉对我说:来碗牛肉面。科学怪人对我,说给我来一根红塔山。狼人对我说道,你能帮我看我的孩子吗?木乃伊对我说,教我如何撩妹吧。梅菲斯对我说,老公你快过来,教教我怎么斗地主。瓦拉德对我说,我看你天赋异禀,跟我学习黑魔法吧。李森一个小厨师,因为一场意外,穿越到了精灵旅社的世界,他在这里混的风生水起。一段温馨的故事,一段充满爱的故事。就此拉开序幕。。。。。
  • 小王子

    小王子

    《小王子》是一个忧伤的童话故事,一则关于爱与责任的寓言,一段失去爱又重新找回爱的旅程。小王子来自遥远的B612星球,他的星球很小,上面只有两座死火山和一朵玫瑰花。一次他和玫瑰闹了别扭,负气离开,他先是前往附近的星球去旅行,一路上他遇到了国王、爱慕虚荣的人、酒鬼、商人、点灯人、地理学家,最后到达地球。在地球上他遇到一只狐狸,狐狸告诉他:“我们应该为我们驯养过的一切负责到底。”他想起了他的玫瑰,很想立刻回到她的身旁……
  • 总裁老公,乖乖听话!

    总裁老公,乖乖听话!

    【全本完】“我怀孕了。”肚子里悄然萌发的种子,让她成功扼杀了他的爱情。结婚六年,他冷漠疏离,对她和儿子视若无睹。对她而言却是暖,是爱,是希望……“昨天我和雨桐在一起。”他残忍的开口,也许目的只为逼她主动离婚,却在看到她平静的眸子时,莫名不悦。“喔。”淡的不能再淡的回应,擦身而过,指甲深入肉里……一个月后“雨桐怀孕了,我们的孩子。”她看着他的喜悦,心如刀绞。“司徒慎,结婚六年,你……有没有爱过我?”她平静的听着,覆在腹部上的手轻轻颤抖,那里曾也有一条新的生命。当他最终选择曾经的爱,而她流失掉孩子,岁月始终换不来真心,她只觉得凉如夏夜雪。终于选择了放手:“好吧,我同意离婚。”
  • 流落三生

    流落三生

    自出生就被冠上妖孽之名,被神族尊者收养,得到庇护,她只想陪伴在尊者身边,但却只能流落人间。在人间却遇到了值得自己付出一切的人,却在最后一刻才认清自己的感情。为了最爱的人发了疯,要将这世间毁天灭地。
  • 法医三小姐,很拽很腹黑!

    法医三小姐,很拽很腹黑!

    杀人现场睡一晚,一觉醒来到古代,破屋、烂衣、残羹、冷饭外加刁奴恶狗,我勒个去,二十一世纪双硕士学位女法医竟然穿成无父无母小可怜!这落差也太大了吧!!什么?她爹是太医院院使,正五品的大官!她娘是她爹明媒正娶的正妻!那她好歹也是个名门贵女,怎么混成现在这副样子??咕……肚子好饿,恶狗是吧,宰了炖肉,刁奴是吧,拍昏扔出去!天大地大,吃饱最大!什么?刁奴醒来带着主子杀上门来了?现代腹黑女智斗大宅门,能装傻能充愣,能骑马能玩刀,哭的出眼泪,笑的出口水,斗的了继母,惩的了刁奴,抱的了大腿,拍的了马屁……继母玩不过她,想把她嫁出去?那可不成!!!刚刚站稳脚,哪能这么快就转移阵地?就算迫不得已要转移,也不能去继母的主场啊,那还不把她生吞活剥来!!!简介无能,内容精彩,一章不看怪你,两章不看怪我!(咳咳,面馆门口贴的广告词,借用一下~!)
  • 能力加行动等于成功

    能力加行动等于成功

    管理成功学是把管理学与成功学结合起来,把人的成功看成是企业成功的本质,把管理看成领导力的培养、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员工与老板一起成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系统工程来运筹与管理的新学科,从而使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路线图得以深化、具体化、可操作化。它既是管理学与成功学的综合学科,也是管理学与成功学的边缘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