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对下岗的年轻夫妇,在早市上摆个小摊,靠微薄的收入维持全家五口人的生活。这夫妻俩过去爱跳舞,现在没钱进舞厅,就在自家屋子里打开收录机转悠。男的喜欢喂鸟,女的喜欢养花。下岗后,鸟笼里依旧传出悦耳动听的鸟鸣声;阳台上的花儿依旧鲜艳夺目。他俩下了岗,收入减少了许多,还乐个不停,邻居们都用惊异的目光看着他俩。
是的,我们虽然无法改变我们的境况,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没了工作不要紧,但不能没有快乐,如果连快乐都失去了,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因为快乐是人的天性的追求,开心是生命中最顽强、最执著的律动。
给予是快乐的源泉。所谓“给予”,它包含付出金钱、时间、精力或忠言,或者任何你能给予他人且对他人有利的东西。你自己付出了,这些付出能帮助你发现自己。这项原则听起来很奇怪,但却是真的。付出最多的人,获得的也最多。
寻求人生乐趣的法则是:知道你在生活中会遇到困难、悲伤和恶劣的情形,但深信自己可以克服它们。这种快乐是无价的,这便是我们先前提到的人生的快乐。
有时,一个又一个的打击可能会“打掉了你的生机和活力”。这句话很现实,你可能已如行尸走肉,不断的打击使你感到几乎已穷途末路,不敢再站起来奋斗,只能爬行,不能以智慧和力量去解决困难。对于这样的懦夫来说,人生当然没有什么乐趣。失败总让人不愉快。只有能应付人生中大大小小难题的人,才能得到长久的人生乐趣。安妮·谢尔太太便是采用积极心态,通过积极思维摆脱忧伤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谢尔先生是当地一家著名宾馆的经理。几个月前,谢尔先生突然去世,而谢尔太太继续留在那家旅馆,在一位新来的经理手下以女主人的身份工作。不久,人们就发现她已摆脱了悲伤情绪。显然,她内心的平静源于一种深深的力量。
朋友们都说:“你回去工作,使自己有事干是正确的决定。”
谢尔太太的回答包含着如何处理悲伤的不寻常的哲学:“事实上,我的心情能够变好,并不是因为我回去工作。工作并非治疗剂,它只是麻醉剂。它只会使我对悲伤麻木,却不能治疗我的心病,是信仰让我完全康复的。”她的总结真是精辟,工作只能使人对悲伤感到麻木,却无法起到治疗作用,唯有信仰能使人康复。当我们遭受巨大的心灵创伤的折磨时,我们当然不会真正感到快乐。
学会缓解压力
不要总是希望自己去完成比自己所能完成的要多得多的工作,因为这样一天下来,你就会因完成的工作比计划的要少而感到沮丧不安。你现在应该努力地改变这种情况,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完成工作量,使自己不会因为完成了比计划中要少的工作而使自己失望。
你在公司的大集体当中,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你和领导之间的关系;你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你和下属之间的关系。关系复杂,处理这些问题非常耗费你的时间和精力,处理不好,还会遭到来自各方面的非议和指责。如果你跟领导的关系走得很近,员工会说你是在溜须拍马,以图顺着高竿往上爬;你如果关心了一位女同事,会有人在你背后指手画脚,说你别有企图。总之,指责和非议是常有的事。
但受到别人指责和非议也不一定就是坏事。因为它能及时提醒你,同时让你感受到来自周围环境的强大压力,使你工作时,考虑得更为周全、妥贴,甚至是给你一种向前的动力。
假如你是领导,同样有更大的压力等着你——这可是一个全新的角色。诚然,你要处理好与下属的关系,要了解向一个新上司报告的艺术,要对你的部门甚至整个公司做一番评估。这一切,都会给你带来压力。当然,这压力中也有来自指责和非议的一面。这时候,了解一些处理压力的方法对你肯定有很大帮助。
缓解压力其实就是一个适应环境的过程。如果环境对一个人的要求高于他所能达到的,那么压力就会增大;如果环境对人没有什么要求,也不具有挑战性,更谈不上激动人心,那么人们对这一切总会无动于衷,自然谈不上会有什么压力了;如果环境对人要求太多了,那么为了应付一切,人们就会出现诸如失眠、心跳加快、胃疼或头疼之类的症状,不同人在遭遇到压力时会有不同的生理反应。
太大的压力会让你感到应接不暇,于是事情就一件件地积压,无法完成,然后你就会感到不安、焦虑,或者担惊受怕。而压力过小的话,又会让你觉得手头上的时间太多了,因而会觉得枯燥乏味、疲惫或失望,认为生活一点也没有意思。
压力大不一定就是坏事,比如说吧,当你在一大群听众面前讲演的时候,你会感到压力,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但同时,你也感到乐在其中,而且对你讲演这回事还很渴望,因为由此带来的压力给了你动力。在考试的时候,适度的紧张增加了肾上腺的分泌,这也许会使你受益;但是如果过分紧张,造成了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产生的效果就会相反——精神无法集中。
有时大量的压力都来源于那些没有达到的期望,包括你自己的和别人的。在工作中一般遇到的情况是,你没有达到领导的要求,但是有时候,如果你给你自己设立了不切实际的高标准,情况也许还要糟糕。我们也会因为家庭事务感到压力,因担心生病的孩子而不安,为另一半工作焦虑,或者因和朋友吵架而深感自责。
压力也来自于你对那些也许永远也不会出现的问题的担心,比如说,有人会在乘飞机之前紧张至极,害怕飞机会坠毁。对待因担心这些也许永不会出现的事而产生的压力,最要紧的就是分析一下这些问题,看它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出现的概率是多大?有避免之法吗?如果你认为的事发生概率几乎等于零的话,那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缓解压力的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是在你面前摆一把椅子,想象对方就坐在椅子里(一张对方的照片可以帮助你完成这种想象)。大声说出长期以来你的想法和感受。在对方不在场的情况下讲出你的愤怒可以释放被压抑的情绪,使你思维变得清楚。对别人叫喊或泄愤通常不仅不能澄清问题,反而会恶化你们之间关系。而此种释压方法却能锻炼你发怒时的口才,例如一个女人可以对未婚夫说:我不知道我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开始时你对我那么好,我以为我对你意义重大。但爱情不等于考验。我是你的朋友,你的情人,也可能会成为你的妻子,但是你的爱附有这么多的锁链,我对此气愤已极。什么?我们不能结婚,就因为我不愿意照看你姐姐的孩子?你怎么气量这么小?你怎么能仅凭这一点来评价我?你无法买到爱情,我也拒绝被强迫去收买你的爱情。你把我想成了什么人?你怎么会这么蠢?别傻了!别再这么办了!
说完的时候,你一定会气喘吁吁。你笑了,因为你会觉得你已经能够在愤怒时张嘴说话了。而你心中的毒素已经排除。
笑看输赢得失
有个可以使我们快乐起来的方法,那就是改变我们思考的重心,试着去想美好的东西。不是抱怨你的薪水,而要感激你拥有一份工作;不是期望你能去夏威夷度假,而是想到你家附近亦有乐趣。
一个能够笑看输赢得失的人,会深信自己的潜能足以实现任何梦想,认为一个成功者周围就必须倒下千万个失败者是不成功的,真正成功者只在自己的成功中追求卓越,而不把成功建立在别人的失败上。
如何培养满足之心,笑看输赢得失呢?
一、赞美孤独
满足之心是宁静的。个性并不害怕孤独,反而赞美它。孤独是个性最美好的一部分,原本就不存在能不能忍受的问题。
笑看输赢的人总能够给自己留出时间,享受独处的欢乐,整理往事、展望前程,想象出类拔萃的美好生活。内心贫乏的人,生性急躁,喜欢喧嚣和热闹,一刻也离不开从他人眼中找寻自己赖以生存的保障,独处将备感寂寞,但自身环境却又局促得令人窒息。笑看输赢的人,独自承受个性滋润、修身养性。他享受宁静和孤寂,在反省中看见自身的不足。他把自己准备得很充分,再投入步调紧凑的生活中去。
二、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
笑看输赢的人愿意全身心地帮助他人,不求名不求利不求回报。他知道内心里献出的东西,依旧会从内心里产生出来。他就像自己的一家能源工厂,生产力很高,永远能提供满足。
三、不自怨自艾
笑看输赢者把损失看得很淡。他相信相对于整体而言,损失的不过是小小的局部。他们不会不能释怀,不会老是对自己怨艾和指责,知道谁都有犯错的时候,他们勇于承认错误,并宽恕自己和他人,他只是采取行动来挽回损失,满心喜悦地做着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
四、放弃“多多益善”的想法
只要你拥有“多多益善”的想法,认为物质生活“越多越好”,你就永远不会满足。
每当我们得到什么,或达到了某一目标,我们大部分人就会立即再继续下一件事。这夺走了我们对生活和许多幸福的享受。
学会满足并不是说你不能、不会或不该想得到比你的财产更多的东西,只是说你的幸福不要依赖于它。你可通过更着眼于现在,而不是太注重你想得到的东西来学会安享现有的一切。
你可以建起一种新的欣赏你已享有的幸福的思维,以新的眼光看待你的生活,就像第一次看到它。你建起这一新的意识时,你会发现,当新的财产或成就进入你的生活,你的欣赏程度将被提高,生活将会变得更加快乐。
追求淡泊恬静
人生在世,主观上追求什么,能从根本上决定一生的命运。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整天考虑的是他人对自己如何评价,必然活得累。自觉追求淡然恬静的人,自然是荣辱毁誉不上心,按照自己的原则做人,做个古人所说的:“没事汉,清闲人”。
个人在与社会、群体相处的时候要和谐,尽量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必要时甚至需要达到忘我的境界。但是,在自然之“我”与精神之“我”这对关系中,又应强调后者:物质生活清贫,精神生活却应富足。不管外界有多少有形无形的枷锁,精神意志却是自由的,“泽雉十步一喙,百步一饮,不蕲畜平樊中,神虽王,不善也”。山鸡宁愿走十步或百步去寻到饮食,也不愿被关在笼子里做一只家鸡;帝王虽然神圣,却也没有什么好的。这一点,与西方的“存在主义”代表人物萨特似乎不谋而合。萨特在他的《苍蝇》一剧中,借众神之神朱庇特之口说:“神与国王都有痛苦的秘密,那就是——人类是自由的。”
“没事汉,清闲人”不是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者,而是精神自由的人,自由是宝贵财富。诚如卢梭所说:“在所有的财富中最可贵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放弃人的权利,甚至于放弃自己的义务。”当然,自由不是随心所欲,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度的,有规则的,所谓“绝对的自由世界”纯属子虚乌有。
说到底,自由就是顺心尽兴,但能顺心尽兴不是酒色财气,吃喝嫖赌,而是有追求,不贪心,心性不可太盛。要奉献,但不亏心。要顺和,但不违心,不同流合污。所谓有追求,不贪心,心性不可太盛。就是说,人生无论宏大的还是微小的,总要或总在追求什么,完全浑浑然无所求的人几乎没有。人要生存,要生活,就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保证,以满足起码的生存需求。适当的物质追求也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即使功名利禄,只要是付出所得,也应受之无愧。但若对于这些东西的需求,变成无止境的追求,并以此作为人格追求,价值追求,必然会导致贪心不足蛇吞象。即使一次评职称,一次调级,一次提干没能满足,甚至其中有明显不公,也不可耿耿于怀,伤心劳神而穷追不放,甚至于放肆撒泼。这样既无面子,又不利养生。
要奉献,但不亏心。就是说,奉献作为一种社会公德,伦理道德精神,它本身是高尚的,也是每个凡人或多或少可以做到的,所以不仅社会应提倡这种精神,作为个人道德修养,乃至于养生,都可努力去做。
与人相处得理时,别咬住不放,得饶人处且饶人,尤其那些非原则的小事儿不要太认真,以免闹得不欢而散。如此日久天长,就成为“有人缘”的好人。但是生活是复杂的,处处有矛盾,事事有原则。
经验告诉我们,心愿与现实常常阴差阳错,或歪打正着。你想当演员,各种因素却把你定在工人的位置上,成不了“星”还得钻地沟。但只要肯努力,抱定希望,不断充实自己,“是金子迟早会发光”“天生我才必有用”。“哀莫大于心死”,只要“不死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起码也落个精神充实自由,在精神世界里任意驰骋、自由腾飞。
还是卢梭说得对:“人的自由并不仅仅是在于做他愿意做的事,而在于永远做他不愿做的事”。这里所说的自由,主要是指人的自我精神的自由而非行为的自由。正是出于义务和责任需要,精神的自由虽受客观制约,但它相对行为自由拥有更大的天地,更辽阔的时空。
乐观地面对人生
一个人如果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愉快地接受挑战和应对麻烦,那他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成功卓越者活得充实、自在、潇洒,失败平庸者过得空虚、艰难、猥琐。成功卓越者少,失败平庸者多。
这是为什么?仔细观察、比较一下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心态,我们将发现,“心态”会导致人生惊人的不同。希尔举了一个推销的例子。
两个欧洲人到非洲去推销皮鞋。由于炎热,非洲人向来都打赤脚。第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立刻失望起来:“这些人都打赤脚。怎么会要我的鞋呢?”于是放弃努力,沮丧而回。另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惊喜万分:“这些人都没有皮鞋穿,这皮鞋市场大得很呢。”于是想方设法,引导非洲人穿鞋,最后发大财而回。
这就是一念之差导致的天壤之别。同样是非洲市场,同样面对打赤脚的非洲人,由于一念之差,一个人灰心失望,不战而退,因为他怀着消极的心态;而另一个人满怀信心,大获全胜,关键在于他拥有了积极的心态,勇于开拓。
生活中,失败平庸者多,主要是心态有问题。遇到困难,平庸者总是挑选容易的倒退之路,总是想着“我不行了,我还是退缩吧”,结果失败。成功者遇到困难,仍然以积极的心态,用“我要!我能!”“一定有办法”等积极的意念鼓励自己,于是便能想尽办法,不断前进,直到成功。爱迪生在几千次失败的实验面前,也决不退缩,终于发明了照亮世界的电灯。
拿破仑·希尔强调说,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心态。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的差别在于成功人士拥有积极的心态,即PMA(Positive MentaI Attitude)。而失败人士则习惯于用消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消极的心态,即NMA(Negative MentaI Attit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