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共二十四章,主旨是治理国家和为人处世都要以仁义、道德为准则。“为政以德”是孔子提出的政治思想,建立在这个思想之上的“以德治国”的理念,是孔子为中华民族和全人类做出的一大贡献。忠诚、孝顺、守信、立志向学、见义勇为、不结党营私,是仁义、道德在一个人为人处世中的具体表现,也是品德高尚的人必须具备的品格。
治国必先修身,修身必先学习。孔子提出的“温故而知新”、学与思结合的学习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既是他的治学经验的结晶,又是一个人学习和修身的正确途径。
在本篇第四章,孔子通过对自己整个人生经历的回顾,进一步强调了学习是人的立身之本,并对人生的几个关键期(即十五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分别提出了要求。孔子从人的整个一生的全局和高度,对几个关键期进行审视、规划,并提出要求,可以说是修身的纲要,处世的宝典。为政第二
2.1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③。”
【译文】孔子说:“国君用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它所在的位置上,其他星辰都环绕在它的周围。”
【注释】①为政:处理政务。《诗·小雅·节南山》:“不自为政,卒劳百姓。”也可解作治理国家。②北辰:北极星。古人认为北辰在天的中心位置。③所:处所,位置。共:同“拱”,环绕。
【解读】“以德治国”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孔子以北极星为喻,告诫国君只有坚持“以德治国”,才能得到众臣的拥戴、百姓的拥护。孔子倡导的“以德治国”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珍宝,经过两千多年的积淀和完善,在今天更焕发出其异彩,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和世界的一大贡献。今天,执政者坚持以德治国,才能得民心,顺民意;才能廉洁自律,鞠躬尽瘁;才能在德治、民主的基础上建设一个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的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2子曰:“《诗》三百①,一言以蔽之②,曰:‘思无邪③’。”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虑没有邪念’。”
【注释】①《诗》:儒家经典中的《诗经》。《诗》三百:《诗经》共三百零五篇,孔子只举其整数。②蔽:概括,囊括。③邪:不正。无邪:没有邪念。
【解读】“思无邪”是孔子对《诗经》内容的高度评价。孔子引用这句出自《诗·鲁颂·篇》中的话,既对《诗经》进行了评论,又表达了“诗言志”的观点。这一观点,在中国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的发展史上得到了彰显,使无病呻吟、言之无物的文人受到了警策。可以说,孔子是中国文学史上主张“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观点的开先河者。
2.3子曰:“道之以政①,齐之以刑②,民免而无耻③;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④。”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教导,用刑罚来整治,民众只求免受惩罚,却没有羞耻之心;用德行来引导,用礼制来规范,民众就有羞耻之心,并能纠正不良行为。”
【注释】①道:通“导”,引导,教导。《释文》:“道本或作导。”政:政令。②齐:整治,规范。刑:刑罚。③无耻:指无羞耻之心。④格:纠正。《书·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
【解读】此章通过对施行法治与德治不同结果的比较,孔子倡导德治的思想得到了充分体现。法治能够治标,政令、刑罚能起到管理、整治的作用,却不能治本,不能让民众从道德自律的高度规范和约束自己。德治通过对民众的教导、规范、约束,让他们形成是非、善恶观念,具备羞耻、荣辱之心,进而实现主观上的道德自省和道德自律,促进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①,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⑥,不逾矩⑦。”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习,三十岁可以立身处世,四十岁不会困惑,五十岁领悟天命,六十岁听到不同意见能辨别是非,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而不会违背礼制的规定。”
【注释】①有:同“又”。十有五:即十五岁。②立:站立。引申为自立。指立身处世。③惑:迷惑,困惑。④知:领悟。天命:古代把天当作神,称天神的意旨为天命。杨伯峻先生认为:孔子是怀疑鬼神的存在的。因此,“把一切偶然性,甚至某些必然性,都归之于‘天’和‘命’。这就是孔、孟的天命观”(见《论语译注》“试论孔子”)。为此,文中“天命”一词可不译。⑤耳顺:朱熹《论语集注》:“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意思是听到不同意见能辨别是非。⑥从:通“纵”,放纵。这里指随意。从心:随心。从心所欲:即随心所欲。意思是按自己的意愿说话、做事。⑦逾:越过。意思是违背。矩:规矩,准则。指礼制的规定。
【解读】此章是孔子人生经历的自述,也是孔子在晚年对自己整个人生历程的总结和回顾。其中,潜心求学的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打好了知识和学问的基础,又能进行品德、人性的修养,就能在三十岁时立身处世。进入立身处世阶段以后,如果能够潜心奋智,继续进行事业的开拓、学问的精进、品德的历练,则能进入人生的后面四个阶段。孔子的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不但启人心智,催人奋进,而且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值得深思和借鉴。
2.5孟懿子问孝①。子曰:“无违②。”樊迟御③,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④;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子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不违背礼制。”樊迟为先生驾车时,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回答说‘不违背礼制’。”樊迟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在世时,要按礼制侍奉他们;父母死了,要按礼制安葬他们,按礼制祭祀他们。”
【注释】①孟懿子:即孟孙,姓仲孙,名何忌,鲁国大夫,“懿”是他的谥号。因他和季孙、叔孙作为鲁国的大夫把持朝政,经常违礼僭越,其父孟僖子临死前曾嘱咐他要向孔子学礼。②无违:不违背礼制。③樊迟:名须,字子迟,鲁国人,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三十岁。御:驾车。④事:侍奉。
【解读】古代礼制有严格的规范,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在婚、丧、嫁、娶等方面的礼仪都不相同,如果不遵从,就是违背礼制。鲁国的孟、季、叔三大夫有时用诸侯之礼,有时又用天子之礼,导致了礼制伦常的混乱,这就是孔子向孟孙强调“无违”的原因。春秋时期的礼制伦常,是维护贵族士大夫利益的。当今社会倡导的礼仪规范、伦理道德,在继承孔子倡导的礼制的精华基础上,赋予了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全新的内容,成为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重要举措。
2.6孟武伯问孝①。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
【译文】孟武伯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让父母只担忧子女的疾病。”
【注释】①孟武伯:孟懿子之子仲孙彘(zhì),“武”是他的谥号。②其:代词,指代子女。忧:担忧。
【解读】父母对子女的关心是多方面的,如果做子女的在做人、求学、事业等方面都做得让父母满意,而父母只担忧子女是否健康、是否生病,这就是子女对父母最大的孝。孔子的这个回答,是对他的人伦思想具体而生动的诠释。从孔子的这句话,我们领悟到:作为子女,既要好学上进,学会做人,事业有成,还应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只有这样,父母年老之后才不会为子女的健康担忧,才能过上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
2.7子游问孝①。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②。至于犬马③,皆能有养;不敬④,何以别乎?”
【译文】子游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今天的所谓孝,是说能够赡养父母。就是狗和马,人们都能去饲养;不孝顺父母,与饲养狗和马有什么区别?”
【注释】①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国人。孔门文学科高材生,比孔子小四十五岁。②养:赡养。③至于:表示另提一事,解作“就是”。④敬:尊敬。这里意思是孝顺。
【解读】赡养父母与供养父母有本质的区别。赡养是发自内心的行为,蕴涵了“敬”,体现了孝道;供养是被动的、迫于无奈的行为,仅仅是在履行职责,与对牲畜的饲养无本质的区别。因此,孔子强调的“孝”是子女从孝顺的高度赡养父母,以尽孝道的具体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有事,弟子服其劳②;有酒食,先生馔③,曾是以为孝乎④?”
【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子女在父母面前总是表情愉悦,这是件难事。有事情,由子女操劳;有酒饭,让父母先吃。难道这样就可以认为是孝吗?”
【注释】①色:神态,表情。这里指子女在父母面前表情愉悦。②弟子:子弟,子女。劳:效劳,操劳。③先生:长辈,年长的人。这里指父母。馔(zhuàn):食用。④曾:岂,怎,难道。
【解读】孔子谈论孝道,总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决不作空泛、高深的议论,恐怕这也是《论语》和孔子学说能够成为传世经典的原因。孔子强调子女在父母面前的表情,因为这是人内心情感的表现。如果子女操劳家事、侍奉父母有了烦恼、怨气,必然会在面部表现出来,这当然不是孝顺。子女把侍奉父母、操持家务看成是应尽的义务,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行为,自然会乐于去做,在父母面前就会和颜悦色。
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①,不违②,如愚。退而省其私③,亦足以发④,回也不愚。”
【译文】孔子说:“我和颜回交谈一整天,他都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愚笨的人。他退下后,我观察他平时的言行,也能够发挥我所讲的道理,颜回并不愚笨。”
【注释】①回:颜回,字子渊,鲁国人。孔门德行科高材生,比孔子小三十岁。②不违:不违背。意思是不提反对意见。③省:观察,留意。私:私下。指平时的言论。④发:发挥。
【解读】此章反映了孔子“学贵知疑”、“重在发挥”的教育理念。孔子教育学生非常认真,这不但表现在自己讲授的内容和方式上,还表现在他对听讲学生的关注上。孔子发现了颜回听讲时的情况,却并不轻易下结论,而是通过观察他平时的言行,以了解他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真实情况,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是严谨的,他对学生的关心是全面的。孔子对颜回的评价,说明学生的学习必须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10子曰:“视其所以①,观其所由②,察其所安③。人焉廋哉④?人焉廋哉?”
【译文】孔子说:“看他所亲近的人,观察他所做的事,了解他做事时是否心安。那么,这个人怎么隐藏得住呢?这个人怎么隐藏得住呢?”
【注释】①以:与,亲附,跟从。所以:所与。这里指所亲近的人。②由:经历。所由:所经历的事。这里指所做的事。③安:安定。所安:指做事时是否心安。④焉:何,怎样。廋(sōu):隐藏。
【解读】此章是孔子谈论考察一个人的方法。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情况是很难的。孔子从“视”、“观”、“察”的不同角度,对一个人从过去到现在、从外部表现到内在动机进行整体的全面了解,因而能够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情况,而不会被假象所蒙蔽。现在许多年轻人由于轻信网友而上当,许多老年人由于轻信电话而受骗,都是因为缺乏警惕性,轻信别人或轻信别人说的话(包括电话里某某人的话)而造成的。
2.11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领悟新的道理,就可以做老师了。”
【注释】①故:旧。指已学过的旧知识。知:知道,领悟。新:指新的道理、知识、发现等。
【解读】对知识的领悟能力,对世事的观察能力,是孔子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教师,不但要有广博的学识,而且要有较强的领悟能力,这样的教师才能为人师表。另外,中国历来有重视历史经验的传统,“温故知新”、“鉴往知来”,就是通过对历史经验的回顾和总结,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以指导现在和将来的事业。
2.12子曰:“君子不器①。”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只具备某一方面的才能。”
【注释】①器:器具。不器:不像器具那样,其作用只局限于某一方面。后来以“不器”作为赞人全才的词(见《辞源》“不器”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