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5000000003

第3章 第1句话 “大人说话,小孩不许插嘴!”(2)

这位母亲从女儿的书包里找到了这篇作文,她发现女儿满篇都是对爸爸的赞美,写到妈妈的那一段,气得她眼前一黑:“我妈妈脾气不好,动不动就对我大喊大叫。前几天我做错了一件事,她毫不客气地请我吃了一顿‘竹笋炒肉’,当时快把我痛死了。还有,上个月我顶撞了她几句,结果她挥手就在我的脸上留下一片灿烂的‘枫叶’……这就是我的妈妈,爱唠叨、喜欢暴力的妈妈,像母老虎一样凶的妈妈。”

看完这篇作文,母亲感到很难过,没想到自己这么用心管孩子,最后竟落得个“母老虎”的恶名。不过,她没有一个劲地埋怨孩子,心想怎样才能改变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印象。她首先请教了女儿的班主任,老师只是告诉她:试试吧,把孩子当朋友。

把孩子当朋友?她心里没底。不过,她还是决定试一试。从那以后,每当遇到女儿做错事情时,她都尽量克制自己,不发脾气,试着从女儿的角度来考虑。几经努力,她和女儿之间的关系缓和了,有时,女儿还拉着母亲说些悄悄话,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的事。不仅如此,女儿再也没有顶撞过她。

这时,母亲对老师的建议心悦诚服:原来,改变和孩子关系,是这么简单的事啊!以前总想着“以暴制暴”,却收效甚微,这下好了,她终于找到了和女儿交心的绝招,再也不用害怕自己管不住孩子了。

由这位母亲的经历就能知道,教育者的管教应该是基于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的。如果在教育过程中操之过急,想以压制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是得不到好的教育效果的。父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不能被孩子认同、接纳,会让孩子对父母失去信心。

所以,理解孩子,试着做孩子的朋友,就能得到孩子的认可,从而使两代人之间的差异得到互补,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

有一次,一位母亲在看完女儿的作业后,愤怒地将本子扔给了孩子。因为她看到女儿的作业字迹潦草,错误又多,她很生气。没想到,当孩子从地上捡起本子时,嘟囔着说:“妈妈,我是把本子递到您手上的。”

这句话让母亲感到吃惊,原来,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要尊重了。接着,她又想到自己整天口口声声地教育孩子要懂礼貌,但在这件小事上,自己却没有做好榜样。想到这里,母亲感到很惭愧,她鼓了鼓劲,对孩子说了声“对不起”。

没想到,简短的一句话,竟然起到了“魔法”般的作用,女儿先是一副很惊讶的表情,接着问道:“妈妈,您在向我道歉吗?”当得到母亲肯定的回答后,她大声说道:“您真是个好妈妈!我爱您!”从那以后,女儿的作业总是工工整整的,再也不潦草了。

一个个事例表明,父母只有平等地看待孩子,孩子才会回馈给父母尊重。那些把孩子看做附属物的父母,只想通过管教的方式来约束孩子,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抗。

所以,作为父母,要试着去做孩子的朋友。做孩子的朋友并不意味着放纵孩子。做孩子的朋友,是用一种深入孩子内心的方式来关怀孩子,爱护孩子,是为了更早更准地发现孩子的错误和缺点,防患于未然。

教子小贴士:

一位母亲这样写道:“因为把孩子当朋友,所以会尊重他,和他平等交流和沟通;因为把孩子当朋友,所以父母不会纵容他;因为把孩子当朋友,所以会和他一起劳动,一起分享;因为把孩子当朋友,所以不会向他隐瞒自己的苦恼,让他分担父母的忧愁……”做孩子的朋友,表现了父母对孩子人格的尊重,也体现了父母的家庭教育智慧。把孩子当朋友吧,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孩子都会受益。

请放下父母的架子

德国心理学家黑尔加·吉尔特勒这样告诫父母:“如果您放弃权力,放弃您的优越感,那么您得到孩子信任和尊敬的机会就更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这样做的父母却是极少的。

有个男孩今年12岁,在家里他总是不爱说话,一说话就会顶撞父母,这让父母感到很苦恼。可是,在同龄人面前,他却是个很开朗的人,经常眉开眼笑地和同学侃侃而谈。这实在让父母摸不着头脑,他们不明白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会叛逆。

男孩的母亲找到了孩子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分析和对比了孩子在家和在外面的表现后,对这位母亲说:“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和父母出现了隔阂,而这种隔阂往往是父母造成的。”

母亲惊讶地说:“我和他爸爸都非常关心他,经常对他的生活和学习嘘寒问暖,难道这样做还不够吗?” 班主任笑着说:“其实不是不够,也许是太多,或者关心的方式不对。”

看着母亲疑惑的表情,班主任继续说:“与孩子沟通,重要的是父母要放下架子,不要把自己凌驾于孩子之上,不管自己说的对错,全要孩子接受,这样,孩子不会服气,也不会尊重父母。”

这时,母亲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这我们还真没想到,看来,我们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不能端家长的架子。这样说来,我们真的做错了。”

从那以后,男孩的父母改变了对待他的态度,渐渐地,男孩变得愿意和父母交流了。

可见,要放下架子是很多父母没有想到的。许多父母误认为自己对待孩子很关心,其实,如果不能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因为,父母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不知道他的问题在哪里,也就无法“对症下药”。

不要以为孩子还小,就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如果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就会与父母对立起来。所以,父母要想和孩子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就必须放下架子。这样做,孩子会感觉父母在乎他的存在,就会愿意与父母交谈。

刘梅的女儿已经两岁了,小家伙非常可爱。女儿出生,刘梅在她身上寄托了无数的美好愿望。刘梅看着女儿一天天地长大,内心十分开心。

身为一名教师,刘梅深知“娇惯”给孩子带来的危害,所以她对女儿要求十分严格,有时甚至忽略了女儿的感受。长期以来,女儿都很害怕刘梅,刘梅也感到这没什么不好。可是,有一件事情却让她改变了对待女儿的态度。

那天晚上11点多了,劳累了一天的刘梅想要马上休息,可是,女儿还在兴致勃勃地玩着。刘梅耐着性子对女儿说:“乖,咱们睡觉了。”孩子摇摇头,继续玩玩具。这时,刘梅不由分说将她的衣裤脱掉,塞进被窝,孩子却哭着钻出了被窝。

刘梅心软了,心想:还是再让她玩一会儿吧!半个小时之后,刘梅再次哄女儿睡觉,女儿的精神头却越来越大,哭着还是不睡。刘梅火冒三丈,开始高声责骂孩子,在她的责骂声中,孩子哭声越来越响。

刘梅更恼火了,朝着女儿的小屁股上“啪、啪”拍了两下。孩子哭得更委屈了,还挣脱着要爬下床,嘴里不停地说:“到姥姥家去,到姥姥家去。”刘梅把女儿按倒在床上,心里嘀咕着:好大的脾气呀!不料,孩子却一咕噜爬起来,挣扎着要下床。

孩子的这一举动让刘梅深有所思:虽然孩子还小,还不会完全表达自己的意思,但她有自己的思想,也是一个个体。虽说自己让孩子睡觉的动机不错,但是,对待孩子的方式却不能让孩子接受。不能仗着自己身为父母,就粗暴地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刘梅的反思是正确的,在孩子面前,父母应该有原则,不能太娇惯孩子。但是,这并不代表父母要太过强势,试想,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可以用“拳头”和孩子说话,那么,等到孩子长到比父母还高的时候呢?到那时候,孩子的“拳头”已经比父母的“拳头”还硬,他会不会用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方式来对待别人或父母呢?

所以,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应该放下父母的架子,提起理智的态度,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受到了尊重,他一定会从心里尊敬父母,也会变得更加懂事。那样,父母看孩子,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毛孩子了,而孩子看父母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了。

那么,到底要怎样做才能放下父母的架子呢?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入手:

第一,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身为父母,应该负起对孩子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园。父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好孩子的榜样,不能因为情绪原因,对其他家庭成员和孩子随意斥责。要注意营造家庭成员之家互相关怀、互相帮助的良好气氛,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环境。

第二,做个“深入人心”的好父母。

要想做个好父母,首先要抓住孩子的心理,要以理服人,不要以势服人。用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孩子沟通。这样,孩子才愿意向父母吐露心声,才能从“不听话”变为听话,从“对着干”变为愉快合作。

第三,主动与孩子交流,耐心倾听孩子。

孩子之所以不喜欢和父母说心里话,而喜欢和朋友交流,就是因为父母总喜欢凌驾于孩子之上,不能耐心地听他诉说。其实,孩子十分渴望与父母交流。因为没有兄弟姐妹,他是很孤独的,如果父母能与他分享喜怒哀乐,那他一定会非常开心。所以,父母要主动与孩子交流,耐心地倾听孩子。

教子小贴士:

都说孩子长大了,就和父母有一道深深的鸿沟。其实,大多数时候,这道鸿沟是父母自己亲手挖下的。“解铃还需系铃人”,父母要想逾越这道鸿沟,就必须放下架子去和孩子交朋友,去学着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如果孩子能把你当成知己和一面镜子了,你们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平等交流促进孩子成长

父母和孩子怎样才能和谐地相处?父母要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教育好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父母要树立一个正确观念:孩子也是有自尊的人。

教育家卢勤在定义“儿童”这个概念时郑重地提出:儿童首先是人,是独立存在的人。父母不能把孩子当成一件东西、一件玩具,也不能把他当成任由大人支配的附属品。

是啊,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父母很容易就会把他当成自己的附属品,很容易忽略他的感受。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儿时留在心底的阴影正慢慢地显现出来,此时,父母再想回过头来解决这些问题,就不那么容易了。

有一个女孩,3岁时父母就离异了,她和母亲一起生活。遗憾的是,母亲并没有给她一个温暖的家,由于母亲对前夫非常痛恨,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她经常把这股怨气发泄到女孩身上。

所以,从11岁开始,女孩就渐渐和母亲疏远了,虽然她们还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却形同陌路人。当母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女孩的心已经离母亲越来越远。

最后,悲伤的母亲找到了心理医生,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母女关系比以前有了一些改善。但是,要恢复到正常的亲子关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母亲与女儿近十年的不平等沟通,已经在母女俩之间形成了一道隔阂。隔阂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自然也不会一下消融。

孩子的心是敏感而脆弱的,当父母把他当做一个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不强迫他,不打骂他,尊重他时,他就会把心灵的大门朝父母打开。

有个男孩,在他4岁时,因为父母工作很繁忙,就把他送到奶奶家生活,一直到上中学才把他接到身边。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却离他很远,没有给他足够的关爱,所以,他和父母的关系不是很好。

上中学后,男孩的成绩不太好,父亲很生气,就开始斥责他。在这期间,男孩开始怨恨父母从小把他丢给奶奶,也恨自己的成绩不能提升,所以就开始自暴自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和父母都没有交流,也不和老师、同学交流,以至到后来得了自闭症。

这又是一个深刻的教训,虽说这两个家庭的情况比较特殊,但还是给父母一些启示。因为很多父母平时与孩子的交流也或多或少有些不平等,很少顾及孩子的想法。

其实,一个平等、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才是真正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健康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孩子的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他说话的时候要用心去倾听,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他。这样,当亲子间出现问题时,也会通过轻松愉快的沟通解决。

有一位企业家,他的儿子已经读高中了,长得人高马大。这个孩子非常聪明,可就是不爱学习,天天上网。这位企业家在当地赫赫有名,在200多人的企业说一不二。结果,他把在企业里的作风用到了家里,当他看见儿子上网时,上去就是两个耳光,从来就不跟孩子说什么。

可是,他的这种“教育”方式并没有让儿子回头。为了儿子,他特意请教一位教育家,想让教育家帮忙解决孩子不爱学习的问题。他与教育家谈话时非常客气,他们就孩子的问题做了很多沟通。

有一次,这位企业家又请教育家吃饭。吃饭时,教育家不喜欢吃辣的,这位企业家马上让服务员上口味清淡的菜;当教育家喝完水后,企业家马上再倒满。教育家观察到,在吃饭的过程中,这位企业家时刻观察着他的需要,没有丝毫怠慢。

于是,教育家对企业家说:“我教你一个教育孩子的一个大秘诀。如果你对待孩子,就像你现在对待我一样,你们之间什么问题也没有了。”

在生活中,像这位企业家父亲这种强硬做派的父母很多,他们也许知道,对孩子应该尊重,但却总是不能低下他们“高贵的头”。

亲子间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当遇到问题时,沟通是最重要的法宝,要打开沟通的大门,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他,从而让他能够健康地成长。

教子小贴士:

对每一位父母来说,孩子都是最应该珍视的财富,在他什么也不懂的时候,父母教给他做人的道理,当他面对困境的时候,父母的谆谆教诲能帮他渡过难关。而这一切,都是以平等地对待孩子,平等与孩子交流为基础的。

附:父母不该说的类似的话

很多父母在说话时,不允许孩子插嘴,其实这是对孩子的极大不尊重,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会影响孩子与人交往能力的发展。所以,为人父母者一定要学会真正尊重你的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交流与沟通。

除了“大人说话,小孩不许插嘴”,父母也不应该对孩子说类似如下的话: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大人的事,小孩不要管。”

“少管闲事!”

“大人的事,你少啰嗦!”

“看你还敢不敢插嘴?我打死你!”

“胡说八道!”

“这有你的什么事?”

“你给我滚远点!”

“哪凉快哪待着去!”

……

同类推荐
  • 小学一年级,老师告诉父母的100件事

    小学一年级,老师告诉父母的100件事

    孩子马上就要上一年级了,孩子上一年级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孩子上了一年级后,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面对即将到来的种种问题,多位一线资深教师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和为人父母的经历将为家长一一解答。《小学一年级,老师告诉父母的100件事》是一本全面、系统应对小学一年级孩子成长与学习的书,书中解答了父母最关注的幼小衔接、学习习惯、作业问题、情商教育、个性发展、身体发育、安全教育等13类问题。这100个教育细节都是作者在长期的教学中研究与提炼出来的,都是一年级孩子会遇到的问题,作者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为家长提供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把科学的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并有优秀小学生为本书配画。
  •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自由与纪律之间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自由与纪律之间

    在这个独生子女的时代,我们往往过多地干预孩子的成长,将他们捧在手心,当做盆栽来浇灌养育,为他们浇水施肥、修枝剪叶、遮风挡雨,甚至早早地为他们规划好了未来。殊不知,教育者的每一次强势干预都是对孩子内在成长动力的一种破坏,盆栽的花草永远不可能像野花那样富有生命力!《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自由与纪律之间)》作者林格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对中国教育内涵发展与突破之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究。
  • 用故事引导孩子得体待人接物

    用故事引导孩子得体待人接物

    待人接物是发展孩子社会性的一条重要途径。孩子只有在与同伴、成人的交往互动中,才能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好各种关系,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形成积极的情感,为将来正常地进入社会,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年幼的孩子因不具判断力,而模仿又是最原始的学习,父母白身的言行就更重要,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父母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毕竟,孩子的教养,是父母责无旁贷的天职。
  • 穷养男孩富养女孩100招

    穷养男孩富养女孩100招

    《穷养男孩富养女孩100招》由石赟编著,男孩、女孩天性本不相同,每个孩子的个性也不一样,父母们应该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来养,而最关键的是要用“爱”来养才对。《穷养男孩富养女孩100招》: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时候,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该注重让孩子自身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人才。
  • 用故事提高孩子的情商

    用故事提高孩子的情商

    观察你的孩子,了解你的孩子有这些困惑吗?内向、害羞、不自信;对一切都没有兴趣,缺乏责任感和竞争力;急躁、爱发脾气、攻击力强;学校(幼儿园)不适应,对家人依赖性强;挫折抵抗力差,无法接受批评和失败等。这些,都是情商弱项的表现,如果有,家长们也别着急,因为,情商是可以培养的。而3~12岁正是情商培养的关键期。与其等到长大后遭遇困惑,不如现在就着手进行情商培养。在本书中,作者将告诉家长们如何用讲故事这一孩子们容易接受的方式,来提高孩子的情商。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踹了渣男去种田

    重生之踹了渣男去种田

    前世,她误信良人,最后落了惨遭折磨,悔恨至死的下场;重生大学时,她斗恶人虐残渣,却意外多了一对萌宝;落跑回乡,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眼见着日子红红火火,只不过,这缠着跟着的又是谁?片段一:某男:"嗨,姑娘,你妈妈没告诉过你,看热闹的时候别盯着人的胸肌看,小心我认为你暗恋我呢!"某女:"你妈妈也没跟你说,喜欢这种话不能当着别的女人面前说,瞧,你女朋友咬牙切齿的样子,老兄,晚上回家肯定跪搓衣板了。"片段二:“老婆,我饿!”某男抱着肚子打滚。某女:“滚,三分钟前不是刚吃过饭吗?”“我饿。”某男继续打滚。某女:“你是怀孕了吗?”某男:……
  • 宾头卢突罗阇为优陀延王说法经

    宾头卢突罗阇为优陀延王说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家庭生活万事通

    家庭生活万事通

    本书从家居艺术、恋爱婚姻、家庭安全、服饰打扮、卫生保健、防病治病、居室美化、购物技巧、法律常识等方面,共汇集了1000多个生活技巧和生活难题的解决方法。全书内容源于生活,贴近生活,为你提供轻松时尚的生活方案。
  • 农村大学生奋斗记:漂泊的城市

    农村大学生奋斗记:漂泊的城市

    程文志、朱宝达、罗雪洁、唐旭、曾美格是五个刚从大学校门步入社会、怀惴各色梦想的热血青年;他们全都来自农村,渴望能够留在大都会中京市有一番作为,但每个人却画出了不同的人生轨迹。程文志想当作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先后做过化工厂工人、勤杂工,经过努力成了省报的一名记者;最后,他又奔向了北京。朱宝达不安心当副厅长的舅舅给他安排的市人事局的工作,一心想着开公司做买卖;历经几近破产的失败后,他东山再起,如愿以偿,成了年轻的富豪。罗雪洁和唐旭是高中同学,上大学时起两个人就开始了同居生活。在经过一场惨痛的生意失败后,唐旭竟然干出了携款外逃的傻事,落得个锒铛入狱的可悲下场。青春貌美、性格倔强固执的曾美格不愿回家乡小城工作,为此和恋爱四年的男友赌气分手。她被公司老板设计占有后,用腹中孩子逼迫老板离婚,最后却成了一个在火车站广场流浪的疯子……
  • 无常鬼

    无常鬼

    很多人想必,都冒出过杀人的念头。这些念头在我们周围不知哪些人的脑海中潜伏着,说不定某时某地,被一个契机引发,他(她)就会将这个念头付诸实施……如果你某时某地,刚好在他周围,那么只能自认点背,结束自己光荣而短暂的一生。所以这个世界诞生了法律,法律用种种惩戒方式勒杀恶念,让人在杀人前,想到自己将会受到的惩罚,从而将杀人的念头压制……但是法律无法从根本上遏制杀人的行为,因为,恶人们总会想出各种方式逃脱法律的制裁。
  • 豪门掠爱:帝少宠妻入骨

    豪门掠爱:帝少宠妻入骨

    她遭相亲对象暗算,被灌迷药,误入霸道总裁的房间,一夜之间被吃抹干净。总裁食髓知味,助她灭渣男,没日没夜的找她重温旧梦。叶笑笑紧握着双爪祈求,他斜靠在床上,笑的颠倒众生……
  • 婚内缠绵

    婚内缠绵

    今天真是个难得的好天气,金黄色的阳光洒满整个皇城,四处都洋溢着早春暖色。十点刚过,一名年轻女子便出现在皇城市中心一家有名的咖啡店门口。她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身材纤细匀称,凹凸有致,身着一身的亮色系服饰,金色的打底衫,白色外套,修身窄臀的驼色九分裤,颈间坠了一枚湖蓝色的水晶项链,整个人仿佛从慵懒猫冬状态进入了缤纷的春天般。这一身轻熟女的装扮,既靓丽又自信,充满……
  • 帝少霸宠:娇妻难养

    帝少霸宠:娇妻难养

    媳妇外表软萌可爱内心糙汉子怎么办?当然是宠着!毫无底线的宠着!媳妇脾气不好,想要揍人怎么办?当然是帮她揍,别人疼不疼无所谓,但不能让媳妇手疼。媳妇离家泡小鲜肉怎么办?这个当然……当然是不能忍的,扛回家,身体力行的告诉她,还是自己好用。
  • 良辰讵可待

    良辰讵可待

    是不是每个女孩一生都会偶遇这样的两个少年?一个是心头的刺,它要你痛你就得痛。可只要你想,就能狠心将之连根拔起,顶多在心头留下伤口,鲜血淋漓过后总会愈合。而另一个,是胸口的朱砂痣。它不会痛,你却永远无法将之磨灭,就像是一种可怕的习惯,陪着你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苏良辰,她携有情郎即将择日待嫁。凌亦风,他成为传媒大亨衣锦荣归。五年前校内一对人见人羡的爱侣,五年后再见却处处感觉命运的讽刺与挑弄。原以为一切早成定局。只是当两人再度偶遇时,翻涌的记忆无力可挡。也许只是命运的捉弄。他们分离,他们相逢,他们再次相爱。还有那掩盖在幸福下的——生与死的堑沟……
  • 吃货偷心之时光为眸

    吃货偷心之时光为眸

    跑步是为了多吃夜宵,卖艺是为了求口美食,她是KTV果盘杀手,也是小吃街神话传说,妄图称霸武馆食堂,连白前辈的私藏灵药也不放过!别人是琴棋书画样样都会,她是煎炒烹炸啥啥都吃。她的口号是什么?江湖儿女没有几分饱,要吃就要吃到肚爆!“师姐,除了吃,你的猪生还有什么追求吗?”“吃难道还不值得终生追求吗?”“那师兄呢?”“师兄不用追的啊,他说等我长大,他就也给我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