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2900000003

第3章 修身篇(2)

解读与虚伪奸诈比起来,纯真朴实更为可贵;与奢侈享受的生活比起来,清白的名声更值得追求。为留一个好名声,甘于粗茶淡饭的生活。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西汉大臣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逼利诱,想使苏武投降,苏武坚决不答应。单于又羞又恼,下命令让人把苏武关在地窖中,不给他食物与水。冰冷的天气里,苏武吞咽着雪块。几天后,匈奴发现他还没有死,十分惊奇。单于令苏武到北海边上放羊,并说等到苏武放养的这群公羊生小羊的时候,才放苏武回去。就这样,苏武一直放养着这群羊。没有吃的东西,他就到处找些野果子、草根等东西来充饥。一边是荣华富贵,一边是穷愁困苦的生活,他选择了甘受穷困折磨。苏武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后,终于回到自己的故乡。他从一个黑发人变成白发老人,受尽折磨,却始终不改其志,未曾向匈奴投降。苏武这种气节,为后世人所称颂。

人人大慈悲,处处真趣味

原文: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处处有种真趣味,金屋茅檐非两地也。只是欲闭情封,当面错过,便咫尺千里矣。

译文:每一个人都有慈悲之心,就这一点来说,大慈大悲的维摩诘菩萨与屠夫刽子手是没有分别的。到处都有生活情趣,就此而言,华丽的房屋与简陋的茅草屋也没有什么分别。只是由于人心常被各种欲念情感封闭,因此与慈悲、真趣味只在咫尺之间,却当面错过,远隔千里了。

解读本段讲的是人性是善良的,每个人心中都有慈悲之念。即使是屠夫刽子手这样凶恶的人,心中也存有善念。中国古代有主张人性本善的,也有主张人性本恶的。如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他说:“人皆有恻隐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关于人本性是善还是恶,这个问题引起很多争论。无论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我们修身养性应该挖掘培养自己的同情心。因为没有同情心,不能善待他人的社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社会。

生活情趣随处可见,无论是居住在华美屋子里的人,还是居住在茅草屋里的人,都能享受生活情趣。生活的趣味不是由掌握多少财富决定,一个在物质上非常富有的人也许在生活中根本找不到什么趣味。

无得罪昭昭,无得罪冥冥

原文: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病受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

译文:人的肝脏有了病,眼睛就会看不清东西,肾脏有了病,耳朵就会听不清楚声音。疾病生在人看不见的地方,而在人都能看得见的地方发作。因此君子想要在大家都能看得见的地方不犯错误,首先在人看不见的地方端正自己的言行。

解读身体疾病生长在人所看不见的地方,发作的时候却在大家都能看得到的地方。俗话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要以为自己私下做的事情可以瞒过众人眼睛。常言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暗地里做的事情,总有一天会暴露在阳光之下。别人都不知道的事情,还有天知与地知。黑暗与隐秘的环境里,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情况下,更不应该做见不得人的坏事。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苦心常悦心,得意生失意

原文: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

译文:伤心痛苦的时候,要保持快乐喜悦的趣味,使自己身心愉悦。一切顺利的时候,要想到失意遇挫时的痛苦悲伤。

解读生活艰难困苦的时候,不要再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这个时候应该保持身心愉快,适当娱乐,使自己能得到放松。要相信生活中的困难是能够克服的,道路虽然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张弛有度,既不能使精神过于放松,也不能使自己的神经绷得太紧。

身处顺境,正逢得意之时,不要忘乎所以,要时常想到失意之时的悲伤与痛苦。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处于顺境,在得意时常想想失意时的痛苦,这样可以使人保持冷静清晰的头脑。赵小兰是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内阁成员,她为在美华人参政树立了新的里程碑。赵小兰的成功得益于良好的家教。刚到美国的时候,赵家生活过得很艰难,后来赵家富裕起来,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却依然保留下来。赵家姐妹几个都不乱花钱,热爱劳动。家中虽有管家,孩子们依然自己洗衣服,自己动手打扫房间。学习之余,孩子们还要分担一部分家务,清除游泳池里的脏东西,整理草坪,甚至自己动手铺路。每当赵小兰工作压力大,感觉非常累的时候,她经常会看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她与父亲回上海时,在赵家旧居前拍摄的。照片的背景是破旧的茅草屋,她常想:“父亲能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成功,我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每当她取得成绩时,她亦提醒自己不可骄傲忘形。

真廉无廉名,大巧无巧术

原文: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

译文:一个真正廉洁的人没有廉洁的名声,为自己树立廉洁名声的人,正是贪图廉洁的名声才这样做;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不会卖弄小聪明,玩弄小伎俩、耍小聪明的人,其实是为了掩饰他们的笨拙无知。

解读当今社会,有些人在活着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听说他们的清廉事迹,而当这些人去世之后,他们清廉的名声传播开来,各种赞美荣誉也纷纷跟着而来。人们也许会想在这些人活着的时候,为什么不多给他们一些荣誉与奖励,非要等他们离开人世间了才给死者加冕,是不是为时已晚?其实换一个角度想这个问题,我们或许能得出不同结论。这些人之所以在生前默默无闻,恰恰是他们在默默奋斗,尽职尽责履行自己的义务,默默做好自己的事情。他们不贪虚名,不会花心思花时间为自己树立良好名声。

天理路上宽,人欲路上窄

原文:天理路上甚宽,稍游心,胸中使觉广大宏朗;人欲路上甚窄,才寄迹,眼前俱是荆棘泥涂。

译文:真理大道十分宽广,只要人们能在这上面稍微用些心思,就会觉得心胸开阔、光明敞亮。欲望之路十分狭窄,人刚踏出一步,就会觉得面前都是荆棘与泥泞,简直是寸步难行。

解读追求真理的道理十分宽广,相反欲望之路就十分狭窄。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是抓紧时间及时享乐还是追求光明真理,这全在个人选择。真理的道路会越走越宽,是一条走向光明的道路;相反欲望之路则会越走越窄,到最后简直寸步难行。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有了金想得银,有了绸缎衣服又想念貂裘,鸡鸭鱼肉吃厌又想着鱼翅燕窝。不控制自己的各种欲望,只是一味顺应自己的欲望,这样只会使自己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窄,严重的总有一天会走向绝路。人的欲望不仅表现在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上,也表现在其他很多方面。

一起欲便觉,一觉便转念

原文: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来;一起便觉,一觉便转,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当面错过。

译文:当心中念头产生时,只要一察觉这念头是走向欲望之路的,就立刻把这念头拉回正道上来。欲念刚一产生就立刻发觉,一发觉就立刻把念头转到正路上来,这是把祸害变为福气、起死回生的关键时刻,万万不可轻易错过时机。

解读俗话说“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人生在世总有一些时候是非常关键的,总有一些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把握住机会,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那么很可能会铸成大错,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遗憾局面。许多事情往往在我们一念之间就已经决定了我们人生,因此要慎重选择,谨慎下决定。如何才能使自己的选择与决定更正确,更符合自己的意志,避免轻率与不理智,使自己将来不后悔?这就需要平时就培养成克制自己的好习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仔细思考,想一想自己的念头想法是不是合理,是不是邪念欲念,如果是通向欲望之路的念头,那就一定要消除。凡事三思,谨慎决定,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保持理智,不要堕入欲望的深渊,这样就可以使我们少犯些错误,少些事后悔。

有一个小男孩脾气非常暴躁,喜欢打架,一句话不投机就能和人打起来。有些被他欺负过的孩子,他们家长找到他父母,要他父母管管自己的孩子。男孩的父亲把他带到后院,问他为什么喜欢欺负别的小孩,为什么喜欢打架。这个男孩子回答说他自己也知道打架欺负人不对,不过有些时候他就是管不住自己的脾气,事后他也很后悔。孩子的父亲指着一块木板对孩子说如果他管不住自己脾气,那么不要向别人发火,可以到这块木板上刻字,直到他脾气消失。小男孩听了父亲的建议之后,每当和别人斗气要发火时,他努力克制自己,实在忍不住就回家刻字。在刻好几个字之后,他的怒气也就渐渐消失了。用这种方法,男孩渐渐控制了自己的脾气,不再轻易对别人发火。

天命又如何,人定能胜天

原文: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天且奈我何哉!

译文:如果上天给我的福分很少,那么我就多做好事、积善行德,以此来对待命运;如果上天劳苦我的身体,那么我就使我的心灵保持清闲安逸,以此来弥补我身体上的困乏;如果上天用困苦折磨我、使我不能得到很好发展,那么我开辟一条道路走出困境。如果我能这样做,上天又能拿我怎么样呢?

解读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避免不了会进行比较。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叹为什么别人的运气那么好,别人那么有福气,别人活得那么安闲自在。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年轻时,有一次家里来了几个客人。晚饭之后,客人与家里人一起打牌。小艾森豪威尔接连抓到坏牌,非常不高兴,不停抱怨自己的运气差。他妈妈注视着他,但是没有说什么。等客人走后,他妈妈很认真地对他说:如果你要玩牌,就必须用你抓到的牌玩下去,不要管那些牌是好还是坏。人生也是这样的,人生的牌是由上帝来发,不管怎么样的牌你都必须接受,你不能改变牌的好坏,你所能做的就是全力以赴,争取尽可能好的结果。母亲这些话对艾森豪威尔影响很大,多年以后他一直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于我们平常人来说,一生也会遭遇各种风风雨雨,会有风平浪静的顺境,也会有波涛汹涌的逆境;既有成功的喜悦,也会有失败的痛苦。这些事情如果我们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那么也就能保持内心平静,遇到事情不怨天尤人,而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

天之机权神,人之智巧拙

原文:贞士无心徼福,天即就无心处牖其衷;险人著意避祸,天即就著意处夺其魄。可见天之机权最神,人之智巧何益!

译文:一个有气节的君子,虽然没有想为自己祈求福祉,但是老天却在他不留心的地方启发他完成自己的事业,使他获得福分;一个奸诈邪恶的人,虽然费尽心机想逃避灾祸,但是老天却在他巧用心机时夺走他的魂魄,使他遭受灾害。由此可见,上天的灵活变化最神奇,人的平凡智慧怎么能比得上呢!

解读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古时候有一个商人,他到外地去贩卖货物,在一条僻静的小路上发现一个布包。商人捡起这个布包,打开一看,竟然是几锭光灿灿的银子,成色非常好。商人十分高兴,他想这真是上天赐给我的福分啊。他正打算携带银子离开,转念一想,我捡到银子如此高兴,可是那丢银子的人不知道如何沮丧。如果是一个富人丢了这银子也还罢了,如果是一个家境不富裕的人丢了这银子不知道该如何着急。商人这样一想,就没打算走了。他留在原地一直等,等到太阳快下山了才看到一个妇人急急忙忙赶来。她一路上只管低着头看东看西,商人猜这个妇人可能就是失主。等到妇人走近来,他问她是不是在找一个布包。妇人连忙点头说是,她心存希望问商人是不是看到一个布包。商人就问这个妇人布包的样子,以及里面装了什么东西。妇人一一回答,商人听她描述一番,确定自己捡的包就是这个妇人的。于是商人就把这个包还给妇人了。妇人非常感激商人,说她家贫,这些银子是有急用的,因为丈夫有事情分不开身,只好由她出面去办事。如果这些银子找不到了,妇人说她也不能活了,她打算投河自尽。她说商人是她的救命恩人,问商人住在哪里,她要和丈夫去拜谢恩人一家。商人说不用了,自己是远方来此贩卖货物的,只在旅店里落脚。商人和妇人分别后,就赶快往前走找旅店投宿。这时候天色已晚,各家旅店多已客满,商人找了半天没有找到空房间。最后店伙计把他安排到一间破败不堪的房子里,商人因为天色已晚,也就不计较那么多了。商人走了一天路,躺下很快就睡着了,正睡着突然听到有人来敲门。商人很不情愿地披衣起床开门,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男一女。那女子正是白天自己归还她银子的妇人。她说男子是她丈夫,两人怕商人走了不好寻找,因此特地深夜赶来道谢。商人看到他们手中提着一些点心糕饼,正要说何必这么客气的时候,突然听到身后一声巨响,一堵墙倒塌,正好压在商人睡过的床上。三个人都惊呆了,明白过来时,商人向夫妻两人道谢,说现在二位是我的救命恩人。

看人后半截,晚节不可丧

原文:声妓晚景从良,一世之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语云:“看人只看后半截”,真名言也。

译文:妓女以卖笑为生,如果到了晚年能够脱离卖笑生活,从良嫁人,那么她从前的妓女生涯也就不是大过错了;一个贞洁的妇人,到了晚年失去贞洁,那么她大半辈子坚守贞操、吃苦守寡的辛苦也就白费了。俗话说:“评论一个人的品行,关键是看他能不能守住晚节。”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啊。

解读少年人犯了错误,往往容易得到世人的原谅。俗话说“年少无知”,因为年少对世界认识不是那么深刻,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少年人有错不怕,只要能改过来就好。相比之下,一个成熟有理智的人突然由正人君子变成卑鄙小人,则往往不那么容易得到世人的原谅。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随着年龄的增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成熟,这个时候人们作出的选择,往往是他们比较成熟的选择。因此人们往往不能接受丧失晚节的人,而可以原谅晚年悔改的人。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对于有过错的人,只要肯悔改,不论其过去如何堕落,世人往往会钦佩其有过能改的决心与志气。对于那些前半生是好人,晚年丧失节操的人,世人对他们往往更为厌恶。

君子而诈善,无异恶小人

原文:君子而诈善,无异小人之肆恶;君子而改节,不若小人之自新。

同类推荐
  • 孔子叫我们宽容点

    孔子叫我们宽容点

    本书主要以孔子及其《论语》为基本出发点,融会古今,多方位地阐释了孔子的思想学说与当代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既不乏理论上的严谨性,又通俗易懂,是一部可读性极强的好书。当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差异性,所以我们今天重新读孔子时,也应该与时俱进,以全新的视角和观念,走进孔子的世界,才能从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提取出对我们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智慧。
  • 论语通解二(精装)

    论语通解二(精装)

    本书是已经出版的《论语通解(一)》一书的姊妹篇,续集,内容包括作者第十四讲至二十四将的内容。本书作者以亲和力的语言和轻松的讲座方式呈现给读者。作者通过自己对《论语》经典著作的深刻地理解和切身地体悟,结合当前读者工作生活中的困惑,进行了通俗地讲解和阐释。
  •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收录康德于1784~1797年间(60岁至73岁)所写的论文8篇,包括康德有关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全部主要著作在内。《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的中心思想是为人类朝向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而进步的信念进行论证。在他看来,这个信念的依据在于它不是不可能的,而不在于它无论如何是会实现的。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本书是从叔本华的诸多著作集中选取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涉及人生、哲学、美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 孟子七讲

    孟子七讲

    儒家代表作之一的《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但我们现在通常看到的《大学》是二程及朱熹对原本《大学》改编、注解而成的。南先生认为《大学》原文本来就是儒家追求“内圣外王”之道的集中表述,逻辑严密,文气通顺,粲然可观,不必加以篡改。为了向大众揭示原本《大学》短短千余字中所包含的微言大义,先生特依据西汉小戴所传曾子《大学》原经,对其本旨重新加以阐释。
热门推荐
  • 原始森林生活的365天

    原始森林生活的365天

    为了目标,迷失在原始森林的生活,找不到离开的出口?
  • 紫邪

    紫邪

    当异常彪悍的灵魂替代了那曾经软弱的灵魂,睁眼便是天翻地覆……她,司徒紫邪,是传说中司徒家德行败坏的二小姐。她,紫邪,是云邪大陆强者榜上排名第一,号称永远不败的‘暗夜魅影’,却在强者榜上排行第三和第四的两大强者联手围攻下,不幸陨落。当不同世界的两人的命运交错在一起……再次醒来后,她,紫邪,已经是重生在正要赶去和翻云国战神王爷上官风决完婚的司徒家二小姐,司徒紫邪身上。从此,流光飞转,潜龙在田;一朝出水,谁与争锋!我的命运由我掌控!原本没有任何玄气修为的司徒紫邪开始锋芒毕露,一鸣惊人,令天下男女改变风向,为之疯狂……※※※※片段一:“司徒紫邪,你敢接受我的挑战么?”某男笑得是那样肆虐,仿佛紫邪是他手中可以任意捏死的蚂蚁。正当众人想看紫邪如何拒绝某男的挑战时,紫邪却说出了令他们不能置信的话。“我,司徒紫邪,正式接受你的挑战!”此话一出,包括某男在内,所有人的脸庞,皆是一片错愕之色。※※※※片段二:“司徒紫邪,你才一个人,而我身后却有数百群雄,所以说,你今天死定了!”某女放肆地大笑着,看着紫邪如在看死物一般。“是吗?”紫邪闻言并不动怒,只是嫣然一笑,接着迈脚踏出一步,一道强横无比的气势自她身上发出,朝着四周扩散开去。在场的每一个人顿时都感到了一股迫人的压力扑面而来,场中众人无不脸色大变。其中有人想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似的,惊慌地叫了起来:“啊,这是‘暗夜魅影’的天地造化诀中的造化,一碰上不死即伤,大家快逃啊……”这一句话的杀伤力堪比传说中的群秒术,本来还在场中狐假虎威的数百群雄,转眼之间,如丧家之犬般逃窜个干干净净。※※※※※※新书〈最强皇女〉正在连载中……小九儿的新书哦:《云傲天》帝九鸢异世紫衣罗刹(烟火的女强文)下面是好友的玄幻文:《凤御万兽》懒离婚(四星大神的玄幻神作,不容错过哦)《邪火》百里殇(此文很强大……作者文笔极好)《死神方程式》浮云团子《双生契约者》浮云团子(表示这两文很强大的滴说)《狐狂》尘邪血宝的《魔主》哦:小雪的文文啊《异世之紫衣天下》下面是小九儿的书哦,大家一定不要错过:《极品修真》帝九鸢《大邪主》北斗阑珊(小可爱的书啊)《冥帝降世》悠黎(慕容鐏月)穿越言情文:《帝妃三怒》流风回雪这是苹果儿的新文《夜枭哑后》哦
  • 剑听血寒

    剑听血寒

    先有晋朝创立的三清派流于今世三脉真传后有黑白二老参悟天地万物所作天书地录三代人的恩怨情仇,五部秘籍的腥风血雨
  • 若爱不曾离开

    若爱不曾离开

    可能她的一生就这么坎坷吧!她在这花样年华中有着唯一喜欢的人,可能她的一生岁月昏天黑地时,可能也就只有他陪伴在她左右。
  • 边界之屋

    边界之屋

    《边界之屋》是一部包含超自然元素的恐怖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创造了一种包含科学元素的、更加真实的全新恐怖氛围。这部小说标志着恐怖小说开始偏离十九世纪哥特式的传统,对二十世纪的许多优秀恐怖小说家影响深远,最著名的有Clark Ashton Smith和H. P. Lovecraft。
  • 每当海岛又下起了雨

    每当海岛又下起了雨

    这是关于台湾的18个故事,也是一场关于海岛生活的漫长回忆。充盈着冰激凌甜味的校园恋情,走过山城九份寻找陶笛师,西门町的青涩少年,阿里山的流浪歌手,奋不顾身的异乡人,久久守望的绿岛太太,在黑夜的街头歌唱的多米尼加男子……每张面孔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收藏了当时的心跳。只希望这本书里也能有一些片段,像跌落地面的雨水,勾起你的回忆,让你再想起曾经的自己。
  • 青春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青春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不遇暗礁何遇你

    不遇暗礁何遇你

    在忙碌平庸的日子里,她计划着一场死亡。平静而勇敢地赴死。当她准备将计划付诸于行动的时候,他摁响了她家的门铃。后来。——你为什么活下来了?——因为遇见了他,让我觉得,活着还能有点期待。1、伪悬疑、治愈系、日常向。2、这不是个很好的世界,但你可以成为很好的自己。本故事又名:《你的人生并没有那么坏》。
  • 中国古代佛教绘画

    中国古代佛教绘画

    《中国古代佛教绘画 》主要内容分为佛教绘画的起源、汉魏六朝时期等章节。《中国古代佛教绘画》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古代佛教绘画的有关内容。
  • 大宋帝国三百年5:文功武治宋太宗(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5:文功武治宋太宗(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共计8卷17册,突破了以纯研究为本,或以戏说为表的写作格局,将历史陈述与思想探索融为一体,既是一部大历史,也是一部剖析中国社会由衰及盛的思想专著。全书既忠实于历史,考证渲染相得益彰,又评判缜密,不乏真知灼见,叙事宏大广阔,生动有趣,余味无穷,为解读历史提供了一个新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