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3100000008

第8章 惯性思维——引导“是”的提问(1)

得到“是”的反应,本来是一个极简单的问题,却常被人们所忽略。在大多数时候,人们喜欢通过争辩来说服一个人。但是,任凭你争得面红耳赤,却往往只会激怒对方,而不能说服他。

事实上,争辩不是一个好办法。要说服对方,首先就要避免争辩,而让对方心甘情愿地说出“是”字,就要在之前提出几个能得到对方肯定回答的问题。这样,在人的惯性思维的作用下,对方就很容易对原本反对的事情作出肯定的答复。

■ 禁止与客户争辩

永远都不要和客户争辩对与错。因为那样的话,客户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使你完不成市场推广的任务。赢了一场争论,却输了一场生意,孰重孰轻,应该容易辨明。

当客户提出疑问甚至质问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正面的、直接的回复,会伤及对方的自尊心,让对方感到自己被“打压”,从而产生抵触情绪,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对方不与你合作……此时,我们在与客户的交流中,在道理上,是“获胜”了;可在结果上,却是“失败”了。因此,这“胜”也是“败”。这就好比婚姻中的男女,如果一味地争执某件事情的对与错,伤了对方的同时,也会伤了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就没有了“赢”和“输”,而只剩下了“双输”。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采取引导的方式。首先,肯定对方;其次,用类似“但是”、“可是”、“然而”等词作一转折,将对方的思维引导到我们需要他考虑的方向上来……这样的话,对方自己想通了问题,实现了与我们在思想上的一致,也就能够达到我们“推广”的目的。因此,结果也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双赢”!

永远不要跟顾客争辩,这是一个简单的真理。一旦商品或服务的供应者把自己置于与顾客产生争议的境地,他的游戏就该结束了。对于这一点,任何有服务行业经验的人都不会持有异议。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却相当困难。当一名怒气冲冲的顾客冲到你面前,为并不是你的原因而造成的问题大发雷霆、抱怨不已时,尽管理智告诉你要保持冷静,但你还是免不了会肝火上升,开始同顾客据理力争。这是很自然的行为,也是很不明智的做法。

一线员工必须通过培训来克制这种行为。但是,这种培训不是单纯地告诉员工不能同顾客发生争论、不能对顾客发脾气,这并不足以让雇员在面对顾客的不满时克制怒火,保持心平气和。理论和说教解决不了问题,只有通过观察模仿那些服务行业的标兵模范,通过各种角色扮演或其他一些实际演练,一线员工才能在情绪控制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请看发生在某机场候机大楼内的一幕。

“先生,这不能怪我们,广播中几次宣布航班催促登机,您难道一点都没听见吗?”

“不可能!我一直坐在那边注意听着呢,如果你们宣布过了,我不可能错过的!”

“真是见鬼了,如果我们没宣布过航班登机,其他旅客又是怎么知道的呢?您耳朵没有问题吧……”

好了,争执继续进行下去,而且愈演愈烈;甚至,另一名机场服务人员也加入争执的行列,力图帮助他的同事澄清事实,指责顾客的蛮不讲理。

事实是怎样的呢?顾客搭乘航班去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而错过了班机。他很沮丧恼火,要找别人发泄自己的怒气,把责任推卸给他人可能会减轻他自己的沮丧感。可是,机场服务人员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未能把顾客的注意力从发生的不愉快转移到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上去。相反,他们同顾客争执辩论,使顾客仍在已发生问题的阴影笼罩下,这对问题的解决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圆满解决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从现在和未来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要把精力浪费在过去。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让顾客的注意力集中在已发生的问题上,就阻碍了对问题的解决。

李明到麦当劳就餐,像往常一样点了“麦香鸡”汉堡和草莓奶昔。接过奶昔后,他喝了一口就停住了,为什么?因为李明喝到的是香草奶昔,而他点的是草莓奶昔。

于是,李明回到柜台前,看见刚才接待他的员工正在招呼其他顾客。李明找了另一位员工向她说明了情况,她二话没说,转过身去给李明拿草莓奶昔了。就在这时,刚才接待李明的员工发现了这个问题。“对不起,先生,可您刚才的确点的是香草奶昔,我记得非常清楚……”她的话还没有说完,第二位员工已经把草莓奶昔递到李明的手中。三个人面面相觑,没有别的选择余地了。这时,第二位员工仍有礼貌地说:“对不起,先生,我弄错了,祝您在麦当劳用餐愉快。”

之后,李明回到自己的餐桌上享用午餐,猛然意识到自己的确点的是香草奶昔,因为点餐时想的是好长时间不喝香草奶昔了,有些怀念,所以“香草奶昔”就脱口而出,而自己潜意识中还认为点的是草莓奶昔呢!李明感谢第二位员工,因为她是真正理解了服务之道的优秀雇员。李明后来常常光顾这家餐厅。

上例中,麦当劳的第二位员工就做得很好,虽然是顾客的错误,但她却并没有与其争辩对错,结果是皆大欢喜。

■ 从“不”到“是”

进行隐秘的说服时,最怕对方一开口就说“不”,这是最不容易克服的障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人们从潜意识里就不愿意被别人说服。当一个人发现有人试图说服他时,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表示反对。好像只有对别人说“不”,才能显示自己的存在,才能突出自己的地位和重要性。

在一个人说出“不”字后,为了自己的尊严,他就不得不坚持到底。事后,他或许会觉得自己说出这个“不”字是错误的,可他必须考虑自己的尊严。他所说的每句话,都必须坚持到底。所以,使人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往正面走是非常重要的。

要想成功进行隐秘说服,在刚开始的时候,就要想办法得到很多“是”的反应。唯有如此,他才能将听者的心理往正面的方向引导。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是个风趣的“老顽童”,他一向光脚不穿鞋,40岁时已秃顶,却跟一个19岁的女孩子结了婚。有史以来很少有人能跟他对世人的贡献相比。他改变了人们的思维的方式,直到今天,他还被尊为有史以来最能影响世界的劝导者之一。

他运用了什么方法?他曾指责别人的过错?不,苏格拉底绝对不是这样做的。

他的说服技巧,现在被称为“苏格拉底辩论法”,就是让对方不停地说“是”。他提出的问题中所包含的观点,都是他的反对者所愿意接受并且同意的。他连续不断地获得对方的同意、承认,到最后,使反对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在数分钟前还坚决否认的结论。

还有一个推销员艾里逊的故事,销售人员可能会从中受到一些启发。

在艾里逊负责的推销区域内,住着一位有钱的大企业家。他们公司很想卖给他一批货物,过去那位推销员几乎花了10年的时间,却始终没有谈成一笔交易。艾里逊接管这一地区后,花了3年时间去兜揽他的生意,也没有什么结果。

经过13次不断的访问和会谈后,对方才只买了几台发动机,可是艾里逊希望——如果这次买卖做成,发动机没有毛病,以后顾客会买艾里逊几百台发动机的。

发动机会不会发生故障呢?艾里逊知道这些发动机是不会出现任何故障的。过了些时候,艾里逊去拜访他。那位负责的工程师见到艾里逊就说:“艾里逊,我们不能再买你的发动机了。”

艾里逊心头一震,就问:“什么原因?难道我们的发动机有什么问题吗?”

那位工程师说:“你卖给我们的发动机太热,热得我的手都不能放在上面。”

很显然,他是在找借口,就是不想买他们的发动机。只要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将手放在正在运行的发动机上,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艾里逊知道如果跟他争辩,是不会有任何好处的,过去就有这样的情形。现在,艾里逊想运用让他说出“是”字的办法。

艾里逊对那位工程师说:“史密斯先生,你所说的我完全同意:如果那台发动机发热过高,我希望你就别买了。你所用的发动机,当然不希望它的热度超出电工协会所定的标准,是不是?”工程师完全同意,艾里逊获得他的第一个“是”字。

艾里逊又说:“电工协会规定,一台标准的发动机,可以较室内温度高出华氏72度,是不是?”

工程师说:“是的,可是你的发动机却比这温度高。”

艾里逊没和他争辩,只问:“工厂温度是多少?”

工程师想了想,说:“嗯——大约华氏75度。”

艾里逊说:“这就是了。工厂温度是华氏75度,再加上应有的华氏72度,一共是华氏147度。如果你把手放在华氏147度的物体上,是不是会把手烫伤?”

他还是只能说“是”。

艾里逊向他提出这样一个建议:“史密斯先生,你别用手碰发动机,那不就行了!”

他接受了这个建议,说:“我想你说得对。”

他们谈了一阵后,他把秘书叫来,为下个月订了差不多3万美元的货物。

艾里逊花费了几年的时间,一直进展不大,最后才知道争辩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办法。充分了解对方的想法,设法让对方回答“是”,才是一种成功的营销办法。

■ 让对方不停地说“是、是”

就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来讲,当他说出“不”字时,他心里也潜伏着这个意念,从而使他所有的器官、腺、神经、肌肉完全集结起来,形成一个“拒绝”的状态。反过来说,当一个人回答“是”的时候,他体内那些器官没有收缩动作的产生,组织处于前进、接受、开放的状态。所以,在一次谈话开始的时候,如果能够诱导对方说出更多的“是”,我们以后的建议或意见就比较容易获得对方的认同。

运用“是”的方法,纽约一家储蓄银行的出纳员成功地拉住了一位阔气的储户。

这位出纳员叫艾伯逊,他是这样介绍情况的。

这人进银行来存款,我按照规定,把存款申请表格交给他。有的项目他马上就填写了,可有的项目他拒绝填写。这事如果发生在以前,我就会告诉那位顾客,如果你不把表格填上,那我就拒绝你的存款要求。很惭愧,我以往都是这样做的。当然,每次说出这种具有权威性的话后,我都会感到很自得。

同类推荐
  • 办公室管理标准规范文本

    办公室管理标准规范文本

    本书包括办公室行政管理、文书档案管理、提案管理、会议管理、劳资人事管理、公共关系管理等内容。不仅有详细的各类问题处理的操作方法指南,还有具体瞎节问题处理的规程规范。该书简洁、实用性强,是企业管理者制定办公管理制度的必备工具书。
  • 现代公司股票期权方案设计

    现代公司股票期权方案设计

    有数据表明,全球前500家大工业企业中,有89%的企业已对其高级管理人员采取了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西方发达国家,以股票期权为主体的薪酬制度已经取代了以“基本工资+年度奖金”为主体的传统薪酬制度。该书正是基于推动和促进股票期权计划在中国的推广而进行编撰的。全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股票期权计划概述;股票期权计划计划总体方案设计;股票期权计划管理方案设计;股票期权计划推广方案设计;股票期权计划实施方案设计;股票期权计划激励方案设计;股票期权相关方案设计;其他相关激励模式参照。
  • 企业伦理新论

    企业伦理新论

    西方对企业伦理问题的关注起始于20世纪40年代,随着消费者反欺骗、反污染、反不正当竞争的呼声的高涨,越来越多的企业注意将伦理道德因素纳入企业活动的范围。我国对企业伦理问题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些年来我国对企业伦理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广泛。
  • 影响企业管理的125个精彩故事

    影响企业管理的125个精彩故事

    精选世界著名企业的125个精彩故事,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领略到真正的管理大师的高超智慧,感受到世界级企业经营的奥妙,从而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管理学知识。本书易读易懂,趣味性强,适合企业管理者和对管理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老板员工如何相处

    老板员工如何相处

    如何做称职的老板,如何做称职的员工,没有花哨的言语,只有质朴的告诫。
热门推荐
  • 鱼小姐的初恋日记

    鱼小姐的初恋日记

    【22岁的大四在读生喻橙被催相亲了!】妈妈说:“高中不谈恋爱,大学不谈恋爱,都快毕业了还不谈恋爱,你想干什么?”爸爸说:“小鱼鱼啊,优质的男人要提前挑选,剩下的没好货。”相亲前——爸爸问喻橙喜欢什么类型的男人。喻橙站在床上,大手一挥,颇有指点江山的气势,她手指划过墙壁上一排当红男星的海报:“譬如这些类型,我都挺喜欢……”喻橙是个追星狗,最爱男神偶像。爸爸冷冷一笑,打击女儿:“呵,等你有天仙般的美貌再说吧!”相亲后——周暮昀问喻橙喜欢什么类型的男人。喻橙羞涩一笑,摇摇头:“嗯~,就、就喜欢你这样的。”爸爸:“……”*【关于表白】喻橙被妈妈骗去相亲,被周暮昀知晓,他一把将她拉走:“你不许相亲。”喻橙愕然睁大眼:“该不会,你其实……喜欢我?”“是,我喜欢你,我在追你。”她倒抽一口气,眼里满是不可置信。周暮昀清了清嗓子,小心翼翼道:“喻橙,我看出来了,最近你看我的眼神不太对劲。你是不是喜欢我?是不是想追我?”她不语。他眼神温柔得似能滴出水:“喻橙,我很好追的。只要你说,你喜欢我,我就做你男朋友。好不好?”*三月的小甜文,从头甜到尾。啊,快张嘴,喂你吃糖!
  • 赎心者:阴影

    赎心者:阴影

    有茶城美誉的都匀市著名企业家梁仕超被人谋杀,警方在调查中很快锁定目标,但没想到的是,这件案子远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简单……
  • 糖尿病食疗谱(美食与保健)

    糖尿病食疗谱(美食与保健)

    民以食为天。我们一日三餐的饭菜不仅关系我们的生命,更关系我们的健康。因此,我们不但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品味,吃出高水平的生活质量。
  • 小王子(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小王子(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弦月咖啡馆的日常

    弦月咖啡馆的日常

    陈簌,一个经历了生死,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活着的男人。在面对无论如何也想要活着的黑猫时,说出了自己思考已久的答案:“我只是不想死。”这样一个男人,究竟会不会拯救这个世界?你有没有怀疑过这个世界?有没有觉得哪里太不对?宿命与蝴蝶效应,你的选择呢?
  • 中书集:朱湘作品精选

    中书集:朱湘作品精选

    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秋菊开会

    秋菊开会

    成为人大代表的“秋菊”再次成为故事的主角。“秋菊”当上了全国人大代表,去北京开会了。当上了代表的“秋菊”这回不再为自己而是为村里讨说法,她提出并希望解决他们王桥村和林场一场历时十年的纠纷。然而,这桩看似简单的纠纷在官场各种微妙的关系中复杂起来。问题到了县里、省里甚至全国人代会,却依然不了了之,人家只拿她“开会”(不把她当回事)。可认死理的“秋菊”依然要讨说法,她不但一根筋非要找到姚省长,而且在她又一次到北京参加人代会时胆大包天告了“御状”———问题最终解决了吗?
  •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散文诗,可以说是诗的散文或散文式的诗。它有着诗的灵魂及散文的外衣。它经过思想与艺术的多维嫁接,根植生活之壤,成为文苑一枝受作者珍玩读者喜爱的奇葩。读它,我们能从它的语言中感知灵魂的光芒,感知色彩、气味、声音的美妙。读它,犹如一次大享受,全身的神经感官都处在愉悦之中,想象张开彩色的翅膀,每一句语言都释放出无数个枝杈。本书精选了2009年度的优秀散文诗作品,尽显年度散文诗写作之盛景与实绩。
  • 杜涯论

    杜涯论

    杜涯是在黑暗中写作的一位诗人,因为她的写作常常像是幽暗的世界里闪烁的星火,那样幽微、孤绝,但又隐隐发散着一种凛然的浩瀚之气。杜涯自述:“2002年秋天,我看到了宇宙的黑暗。早在1999年秋天,我看到了物质的最终崩解和消失,我感到心中的某种东西在轰隆轰隆地坍塌:我所信任的大自然,我一直相信那永恒不变的永不会消失的大自然,原来终有一天是要消失的,不存在的。”她的诗歌总是从具体的事物、身边卑微的事物出发,但仅仅是出发,然后她就引入了自己对人类生存意义的追问,展现尘世精华的、缄默不语的挽歌世界与无法摆脱的终极困惑。
  • 宇宙微尘不及你

    宇宙微尘不及你

    时间是一块磨刀石,在岁月长河中打磨着斑斓青春。陈乔洛遇上祝筠好的时光是一段光芒,热烈而刺眼,引人入胜。那些灿烂的光辉和悲惨的事情,它们一去不复返,那么沉厚,却又那么美丽。错过生命中的彼此,错过本来触手可及的幸福。他背对黑暗远去,握住了那独一无二的微光,找到了救赎,却始终失去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