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0700000004

第4章 货币也疯狂(3)

中国古代一向以青铜为钱币的标准材质,而铁的价值远远低于青铜,铜钱与铁钱的比价大致在1∶10。唐宋的标准铜钱应该重1钱,1贯是1000枚,重6斤半左右。同价值的铁钱就要10贯,重60多斤。依当时的物价,一匹罗值2万铁钱,也就是20贯,用铁钱就重达130斤。这种价值的钱币用于市面交易,非常不便。而对于下乡收购、长途贩运的商人来说,光是背钱就背不起。钱币的体积、重量大大高于商品,商人必须考虑钱币运输工具、为搬运钱币雇用的人工、乡间山野途中为安全必须付出的护卫成本。这对正常商业交易简直就是灾难。于是,人们想出了用替代品的办法。

先是有个别成都的商户,他们接受一些老客户的存款,也就是把一批钱币存放在商户的店铺中,由店铺出具一张单据,客商可以凭单据随时支取钱币。这样客商在一定范围内就不必再为铁钱的沉重烦恼了。当然,这些店铺也都是在成都享有声誉的商家,有的甚至已经在成都周围州县开设了自己的商铺。所以那些客户如果在成都地区做生意,就用店铺出据的单据支付,人们也愿意接受。逐渐地,店铺单据竟然在成都市面流通使用了。

当时成都的富商领袖叫王昌懿,官府但凡要出人派物的时候,都会叫他来召集富户办理。大约公元1008年前后,王昌懿乘为官家办事之机,召集了16家富户,商议共同发行一种固定样式的票券:16家都用一样的纸,一样的图案,不同的只是各家可以写明自己的铺号,可以用自家铺号的暗记。只要客户把铁钱交到柜上,就用这种票子写明钱数发给客户。这种票子在16户商家业务所及的地区内可以通兑,但每贯铁钱要收30文手续费。16家商户也可以凭交来的票子上各自的印记来相互结算,有如近代上海钱庄的汇划。因为要交钱给票子,交票子给钱,票子就起名叫“交子”。交子一发行,就极受商家欢迎。古代有“行商坐贾”之说,有坐贾坐镇,那些行商有此便利的工具,就再不用为笨重的铁钱操心,交子发行也就越来越多,动辄成千上万贯。

随着交子发行越来越多,那些坐贾也很快发现了一个秘密:客户交来多少铁钱,就写出多少交子,用今天的话说,自己不用储备准备金,实际就有了十足准备金。可是并不是所有的行商都要在同一天来兑现,所以尽管日常铁钱有进有出,店铺里却永远堆积着相当数量的铁钱。也就是说,坐贾们手里凭空多出一批钱币。若不利用,岂不可惜?于是每到夏秋收购蚕丝粮食的季节,资金紧张之时,他们也会自行印发一些交子。虽然这些自行印发的交子是没有准备金的,但有店里的储备作后盾,竟也安然无事,有如自家开了一个造币厂。

“造币厂”越开胆子越大,后来这些铺户们竟然动用钱币储备买房置地,以至掏空了储备,不能兑现。有时候闹到客户们聚众上门,商铺又闭门不敢出来,客户们于是呼啸到官府。即使官府出面强制,客户也往往最多得到七八成赔偿了事。弄得官府也十分头大,干脆把王昌懿等几个为头的叫来,下令不许再印交子,所有印版销毁,甚至外县的“连锁”铺户也关掉,今后不许再有交子的事情。

当然,政府下一道行政命令是容易的,但是经济规律就是经济规律。政府命令一下,交子遁形,但市面可也就立竿见影地萧条了。政府中也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交子弊病太多,难于管理,应该禁止。另一种意见认为,单纯禁止不是办法,蜀民习惯用交子已经多年,取消交子会妨碍民间贸易。既然民间管理有弊病,不如收归官办,由政府管理。皇帝最后裁决,既然于民有利,那就官办吧。公元1023年,“益州交子务”正式成立。益州就是成都。第二年,1024年,世界上第一张由官方正式发行的纸币新鲜出炉了。

世上最早的纸币

史学界和教科书历来一直说,产生于北宋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其实,“交子”是“支票”而不是“钞票”,产生于南宋时期临安(今浙江杭州)的“会子”,才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如前一篇文章所述,北宋时期,由于经济发展,市场上流通着大量的金属货币,有铜钱、铁钱和金、银。但是,由于四川地理交通闭塞,“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为了解决金属货币携带不便的困难,宋真宗时,四川成都的16家富商在国家许可下主持印造了“交子”。但是,“交子”不能直接流通,商人从四川携带“交子”外出,仍然需要将“交子”再兑换成金银铜钱等金属货币后再进行交易。所以说,“交子”是有价证券,相当于现在的支票。

到了南宋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金属货币的制造已经不能满足流通的需要。再加上南宋的海外贸易很发达,主要的外贸港口有泉州、广州和明州(今浙江宁波)等,政府在这些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南宋政府海外贸易的收入,在财政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宋高宗末年,对外贸易所得,达到财政总收入的15%多;因此,导致了金属钱币大量流失海外。在此情况下,民间出现了可以用于交易的纸币——“会子”。

1160年,南宋政府的临安府知府钱端礼率先统一由政府出面发行“会子”。钱端礼后来升任户部官员,“会子”也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发行。

元朝时期,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来华,居住了十几年,游历了很多地方。他在记述东方见闻的《马可·波罗游记》中,描述了大都(北京)、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称誉杭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马可·波罗回国时,将纸币传播到伊朗,而后又传到日本、高丽(朝鲜)。直到五百多年后的1690年,欧洲的瑞典才出现纸币。此后,纸币逐步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纸币的产生某种程度上讲也是经济发达的象征。在南宋152年的历史中,使用纸币的时间长达100多年,共发行“会子”近14亿贯,如果按照南宋当时1两黄金兑换35贯铜钱的换算方法,相当于发行了1600多吨黄金。纸币的重要用途由此可见。

在具体证据方面,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造会纸局,在赤山湖滨。”赤山,在苏堤第一桥西南,与玉岑山对峙,北连大麦岭,东接太子湾。而且800多年前的另一部古书《咸淳临安志》有一张现存最早的南宋《西湖图》,图中赤山教场与南山第一桥之间,清楚地标有“会子纸局”四个字,从中可以看出会子纸局的大致位置。它应是靠近杭州南山路、西山路和虎跑路三路交叉口的南山路以北一侧。

延伸阅读:最早的西方纸币

人们在教科书上常常看到西方纸币起源于英国的“金匠券”。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国王查理一世强行没收商人们的黄金。商人们只好把自己的黄金偷偷存放在金匠们的地窖里,金匠们则给商人们开出手写的收据。为防止被国王发现,这种收据没有署名,当然也就给转让流通创造了条件。到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模仿金匠券正式发行了纸币。实际上,比英国更早一些,瑞典在1661年成立了斯德哥尔摩银行,并且发行了第一张正式纸币。这时距离中国真正的纸币出现已经将近700年了。

人吃人,钞买钞

宋朝的纸币有好几种,四川地区用铁钱,兑换铁钱的就叫“交子”。后来用交子支付商人用实物供应前线,就改名叫“钱引”。南宋以后,因为钱币不足,印发纸币代替铜钱,叫做“会子”。这类做法也被北方的敌人学了去,金朝也发行了纸币。

金朝是女真人的政权。女真在立国之前不过是山林草原上的渔猎民族,立国和南下的过程中虽然受到了汉族很大的影响,但是社会生产方面还比较落后。金人本来不用钱,打入中原后主要使用当地的旧钱。但为了防止铜钱南流,所以仿效中原,在原汴京设置机关造纸币,名称就叫“交钞”。面值是1贯到3贯,交钞上明确写着,可以交钱给钞,在南京路(“路”是宋金时期最大的地方行政区划,相当后来的省)当做现钱流通。如有需要,只需缴纳工本钱就可以兑现铜钱。既然是与现钱一样流通,又何必换成纸币呢?原来纸币只在南京路使用。金的南京路包含淮河以北、黄河以南,东起洪泽湖、西到潼关的广大地区。南宋的商人,无论是公开的还是走私的,与金人交易绝大多数都要经过这里。到了这里就必须把所带铜钱换成纸币使用。同时,用纸币在这里购买回程的商品。

也就是说,金朝在宋金之间筑起了一道纸币隔离带,这是一条看不见硝烟的战线,它既吸收了大量宋朝钱币,加剧了宋朝的钱币外流,同时又增加了己方的经济实力。

金朝纸币创造之初的制度是可行的,运作也是平稳的。纸币隔离带政策运行了一段时间以后,腹地各路也看出了发行纸币的好处,于是开始和南京路合作,允许纸币在本路流通和兑现,以至出现了合同钞、三合同钞、五合同钞。当参与省份越来越多的时候,终于,金朝交钞变成了全国通行的纸币,这连它的老师宋朝也没有做到。

就在此时,就像女真当年崛起于辽的北方一样,金朝的北方崛起了蒙古。1211年,蒙古成吉思汗大军南下,金朝仓促迎战,双方先在野狐岭(今张家口北面的张北县)相遇,金朝40万大军不敢接战,退至会河堡(今张家口西南的怀安县)防守。金朝为鼓励士气,用大量交钞作为激赏,装运纸币的大车竟多达84辆。然而金军毫无斗志,两军大战三天,金军几乎全军覆没,蒙古军前锋直达中都城下。此役成为蒙金实力对比的转折点,而散发出去的纸币军饷流散社会,却对市场造成了极大混乱。

从此以后,金朝每下愈况,在蒙古大军压力下步步退缩,而纸币却越发越多。最初纸币面值还是1贯至3贯,此时不得不发行20贯至100贯的面额,后来竟至发行了1000贯面值的纸币。纸币面值越来越大,纸币价值却越来越小,市面上1贯纸币只值铜钱1钱。金朝1贯是800钱,实际贬值800倍。为维持军费,政府不断增加税收,民间却只用纸币纳税,自己收藏铜钱。为挽救钱币危机,山西的长官河东宣抚使胥鼎竟出了一个昏招:下令禁止使用铜钱,而且以军需的名义征收钱币。政府采纳这一建议后的结果是建言者始料不及的:富人们作为资财所藏的大量钱币突然化为乌有,而手中的纸币却一钱不值。政令一下,一夜之间富人窘败,当时称做“坐化”。

蒙古军的压迫从劫掠已经变为占领,金军不断退却,膏腴之地和税收重地不断丧失。金朝只好用纸币支持军费,纸币已经到了恶性膨胀的程度,交钞不行了发行“贞宝券”,宝券不行了发行“贞通宝”,再不行又发行“元光珍货”、“兴定宝泉”,每发行一种新纸币不过是重复一遍旧过程。最后一次发行宝会,仅几个月就亡国了。

金朝亡于蒙古,100年后,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又重复了女真人的故事。元朝是一个不用铜钱专用纸币的时代。当时有些人把元的败亡归咎于纸币的恶性膨胀。有一首流传很广的民歌唱道:“堂堂大元,奸佞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开河是指政府治理黄河,变钞是指政府的货币政策,红巾则是指当时的农民起义。民歌解释历史虽然不很科学,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面貌。

宋朝假钞案

有一个调查,“如果收到假币你怎么办”,将近一半的人选了“看看能不能用出去”。流言止于智者,假币止于“善茬儿”。其实,“往上追”远比“往下转”更重要、更正确。

最早的纸币产生在中国!最早的伪钞也是出现在中国!有史记载,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便有人用假币进行商品交换和买卖。

胡子远是南宋人,做过知县,写得一手好文章,跟著名诗人范成大和著名词人周必大都是哥们儿。家底也厚实,几千亩地,几百间房,房屋出租,土地也出租,房租和田租哗哗地往家里流,端的是日进斗金。他有个老父亲,在家管账,房客和佃户们交租,钱都从他手里过。老人家年纪大了,老眼昏花,收钱的时候看不清真假,有一回胡子远去盘账,发现租金中居然有5000贯都是假钞!

南宋初年的物价,浙米一石,会子一贯。会子是宋朝纸币的一种,如果胡家收租是按会子结算的话,那么由于胡老先生的麻痹大意,胡家实际上等于损失了5000石米。宋朝一石是58.5升,装米大约50公斤,按现在的粮价,50公斤米怎么着也得100元吧。5000石米就是50万元,胡家亏大了。

想想亏了50万,胡子远很心疼,也很生气,给老家的官员写信,准备把那些用假钞交租的房客和佃户狠狠地收拾一顿。胡老先生宅心仁厚,给挡住了,说这些人都是穷苦人,你一追究,他们以后的日子更没法过,反正咱家有的是钱,犯不上为这50万大动干戈,以前的事情就当没发生过,以后多加注意就是了。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找胡老先生面谈,要半价收购那5000贯假钞。那人很奸诈地对胡老先生说:“这假钱放您这儿,无非是一堆纸,可是到了我手里,很快就能花出去。”胡老先生一口回绝:“我已经被假钞坑了,怎么能让它们流到市场上再坑别人呢?”然后他就像林则徐虎门销烟那样,断然烧掉了那些假钞。

宋朝纸币的防伪标识分三种:纸、图案、花押。当时印钞,那纸是专用的,名叫“抄纸”(很可能是“钞纸”的讹误),用楮树的皮做主料加工而成(所以宋朝文人多把纸币称作“楮币”,个别文人犯酸,又称纸币为“楮先生”)。北宋末年,四川成都有抄纸院,专门负责造纸,造出来的纸专门用来印钞。这种纸是严禁外流的,那些造纸的工人也由国家包养和监控起来,防止他们跳槽到地下工厂为印假钞者提供纸张。再就是图案,宋朝纸币单面套色印刷,长方形,四周有花纹,中间是一段红头文件或一幅历史故事图案,面值一般印在中上部位,或五百文,或一贯,或十贯、百贯不等。最后是花押,也就是那种看起来很变态,很像汉字但又不是汉字的签名,个别花押跟现代明星的签名极为相似。不同的宋朝纸币,花押的位置是不同的,有的印在纸币的四角,有的印在纸币的中心。特殊的纸张,复杂的图案,再加上个性的花押,使得宋朝纸币很难被印假钞者迅速模仿。

除了在防伪标识上下功夫,宋朝政府还有一些避免纸币作伪的举措。例如把印钞工人也包养和监控起来,立下严刑峻法惩罚那些印制假钞和使用假钞的人,并对举报人予以重赏。还有就是实行定期更换:一套纸币只发行一段时间,时间一到,再印一套新币,把群众手中的旧币兑换过来。

即便如此,还是挡不住假币泛滥。文章开头,胡子远父亲收租收到大量假钞,在宋朝假币史上只是冰山一角而已。下面说几个关于假钞的大案子。

《宋史》第374卷记载,南宋初年的四川有个五十人犯罪团伙,专门印制假钞,后来被发现并逮捕,查出假币30万张,每张面额最高千贯,最低十贯,而经他们之手印制的大量假币已经进入市场流通了。

同类推荐
  • 落实力就是战斗力

    落实力就是战斗力

    中国著名企业培训机构聚成资讯集团推荐优秀读本,世界500强企业提升企业战斗力的首选读本。中国企业培养具有落实力员工的通行法规。摩托罗拉、海尔、三星、福特、索尼、戴尔、荣事达、IBM、英特尔、西安杨森、麦当劳等,100余家国内外成功企业,正以它作为搏击商海的生存理念及行为准则。
  • 商业冒险:华尔街的12个经典故事

    商业冒险:华尔街的12个经典故事

    华尔街不仅是金融的战场,也是人性的试验场,这里每天都上演着一夜暴富或身败名裂的华丽戏剧。约翰布鲁克斯选择了华尔街上12个最富戏剧性的时刻,以小说的笔法叙述了这个舞台上的奇谋、诡计、泡沫、欺诈、贪婪、崩溃、坚持、不甘……商业的形式和表象一直在变,但商业的基础始终如一。书中的商战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将来还会继续发生。
  • 华为内部讲话:你的奋斗终有回报

    华为内部讲话:你的奋斗终有回报

    抓住华为公司的文化和管理精髓,不仅引用了许多任正非的经典语录,还收录了许多华为人的真实故事。他们拓荒海外市场的勇气与信心,他们在枪林弹雨中的坚守和奉献,他们不为人知的笑和泪,他们的成长和收获。在此基础上,梳理华为多年来腾飞之道,寻找华为奋斗至上的文化理念。??
  • 乡镇财政基础知识

    乡镇财政基础知识

    乡镇财政是最基层的一级财政,在巩固乡镇基层政权建设、提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地方和谐发展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近年来,随着我省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城乡社会公共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农村公共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各级财政投入“三农”的资金大幅增长,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和监督的任务日益加重,乡镇财政的基础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 公司治理:发展趋势与洞察

    公司治理:发展趋势与洞察

    本书是德勤企业风险丛书的第一辑,主要涉及公司治理方面的最前沿话题。内容有2010年上市公司治理调查;浅谈CSA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对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思考;董事会运作的天龙八“不”;搭建授权体系,优化公司治理;股改与公司治理;中美日公司治理比较;合同风险合规;HEDGING企业的市场风险;企业内部控制实务;企业风险用语。
热门推荐
  • 宠妻的诱惑

    宠妻的诱惑

    既一日成为我的王妃,这一世,便唯我独宠。
  • 山西柏山楷禅师语录

    山西柏山楷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

    总有那么一个人,在跋山涉水,马不停蹄,不顾风雨艰程,不顾天塌地陷,哪怕路遥马亡,也要千里迢迢来到你的身边。
  • 把自己推理成凶手的名侦探

    把自己推理成凶手的名侦探

    家长会即将举行,倒数第一名和倒数第二名的学生面临留级危险,针对班主任的阴谋由此产生;扬言要炸学校的丑男却被发现吊死在保管试卷的密室里,谁杀了他?胖子的书包里出现恐吓信,竟然是关于校运动会的杀人预告?!副班长追踪在网吧玩游戏的不良学生,无意中看见交换杀人的聊天记录,被杀对象都是处女座?!《英雄联盟》某战队在暴风雪山庄集训,不到一晚就全部被杀了,谁是幕后黑手?只会卖萌的笨侦探,每次推理都把自己送到牢中,史上最愚蠢也不过如此。案件的真相只有一个,女版柯南、初中生罗小梅才是真正的名侦探全能助手!傲娇警官什么,以抓捕侦探为理想,绝对是来搞笑的!
  • 穿越之回到书中当巫女

    穿越之回到书中当巫女

    叶海棠是误入时空的一缕魂魄,成了四神天地书中最不受作者亲妈待见的青龙巫女,说好的女主光环拯救绝美邪气大将军,嗜血凶残的狼人,性感杀戮并存的美女,心理扭曲的面具男,不死不老的神秘男,性格迥异的双生子。怎么遇上的都是软糯可爱的小正太和天真无邪的小萝莉,是她进入书中的时间以及打开的方式不对吗?为了不让原本虚弱的自己消散在异界的时空里,叶海棠不得不穿越不同的七个平行时空去完成自己所谓的巫女使命。
  • 中枢龟镜

    中枢龟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自由在高处(增订版)

    自由在高处(增订版)

    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获得者熊培云继《重新发现社会》之后最新力作。帕得里克说“不自由,毋宁死”,熊培云则说“不自由,仍可活”。自由与自救,是本书的方向与重点。本书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出版四年来,累计加印三十余次。本次增订,加入新作六万余字,特别增加“历史与心灵”一章,并对自由与责任、中国人的自由传统等内容作了必要增补。
  • 你的薪水从哪里来

    你的薪水从哪里来

    本书明确地提出了这样一个全新的薪酬理念——薪水其实是你自己付的,你才是自己薪水的设计师,决定你薪水高低的关键是你的业绩、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等,而不是你的老板。
  • 不灭之旅

    不灭之旅

    一个在商场多年的商人,因从小练有不同凡人的武学,后因机缘等使他踏入了修真,本是一个想畅游武林的武林高手,谁知道老天居然会让他接触到一个比武林更玄幻的修真界,他在修行的路上会遇到什么呢?他真的会像其他修真者那样,心中的终极——仙界?
  • 万物禁咒

    万物禁咒

    魔法位面的魔法发展昌盛,妖魔的强大同样难以置信。有着铸造界最为高超的铸造技艺,确没有半点实力。他是学者,铸造界不为人知的泰东,在妖魔的袭击中给很多人,指明了生路。确从未与妖魔厮杀过,朋友的死让他明白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人阴谋算尽外,还有妖魔虎视眈眈。踏进魔法高中的门,自己缺少的魔法练习,战斗,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