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5900000015

第15章 张若虚

诗人名片

张若虚(约660—约720)

籍贯:扬州

作品风格:清丽和谐富有情韵

个人简介:曾任兖州(今山东省)兵曹。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万齐融、包融等人因文词杰出而著名于京城,他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为“吴中四士”。他们的诗歌纵横驰骋、才气飞扬、意境清美,反应了盛唐时期的社会风情。

张若虚仅存诗文两首于世。分别是《代答闺梦还》和《春江花夜月》。其中《春江花月夜》成为了广为为传诵的名篇,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

春江花月夜①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②,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③,月照花林皆似霰④。

空里流霜不觉飞⑤,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⑥。

谁家今夜扁舟子⑦?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⑧,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⑨,愿逐月华流照君⑩。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11。

昨夜闲潭梦落花○12,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xiá)。

斜(xié)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13。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14。

【注】

①《春江花月夜》:是古乐府旧题,本为吴地民歌。后此曲被引入陈朝宫廷,成为了陈隋以来宫廷诗题之一。

②滟滟:水波闪耀的样子。

③芳甸:芳草丰茂的原野。

④霰(xiàn):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粒。

⑤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

⑥青枫浦:地名,今湖南浏阳县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⑦扁舟子:指游子。

⑧玉户:华丽的屋子。

⑨相闻:互通音信。

⑩月华:月光。

○11文:同“纹”

○12闲潭:幽静的潭水。

○13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潇湘:水名,在今湖南省。

○14摇情:激荡情思。

春江花月夜

【赏析】

在开篇从“春江潮水连海平”到“汀上白沙看不见”这八句,诗人描绘了一幅奇美的春江月夜画面,春天的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成了一片。一轮明月升起,仿佛是和潮水一起涌出来的。月光照耀着江面,随着波浪闪耀到千万里外,什么地方的江水没有在明亮的月光朗照中呢。江水蜿蜒曲折地绕过花草丰茂的原野,月光洒在满是鲜花的树林中,星星点点,好像是粒粒雪珠在闪烁。皎洁的月光朗照,使人感觉不到空中飞霜,看不到江水中小洲上的白沙。其中江潮仿佛和大海连成一片,烘托了江景的宏大气势。月光涌动,一个“生”赋予了潮水和月亮以生机,使静态的画面活了起来。各种花草在月光点缀下有一种静谧神奇的美。因为月光的普照,整个世界都变成了月光的颜色,感觉不到有飞霜、看不到小洲中白沙。浑然一片,只有皎洁的月光高挂空中了。诗人写月光下的景物时,由远及近,由大到小,非常细腻传神地描绘了这样一个空灵宁静的月夜景。让人有身临其境陶醉其中之感。细细品味,美不胜收。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意思是江水、天空成为一色,没有一点细微的灰尘,只有一轮明亮的孤月高悬在空中。整个世界都在月光的照耀下,成为了一个银白的天地。在这种环境中,诗人想到了永恒的月亮和人世变迁。于是追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来探索人生的哲理和宇宙奥秘,感怀宇宙永恒,生命短暂。但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说明的是虽然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可人生代代无穷无尽,就和永恒的月亮共生于宇宙中了。诗人突破了个人情感窠臼,想到了是整个人类绵延不绝,这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执着和热爱。诗人不因个人生命短暂而悲伤,从人类的绵延中找到了生命永恒这个满意的答案。紧承上一句,诗人写到“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生代代绵延不绝,江月年年岁岁如此。不知道这“江月”在等待着谁,一直在这里徘徊却总是等不到那个人。在月光下,只有长江水永不停息地奔腾向远方。诗文在这里写出了江月徒徒等待,江水无情年年奔流。为下面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做了一个铺垫。

“白云一片去悠悠”到“何处相思明月楼?”这四句概述了春江月夜中思妇和游子分离两地的深深思念之情。这里的“白云”代指远去他乡的游子,“青枫浦”常常用来指分别的地方。“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这里的“扁舟子”代指的是行踪不定的游子。这两句和上边两句的意思一样,只不过是用问的形式,“谁家”、“何处”两句互文见义,进一步委婉曲折地表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离别相念的情感。

从“可怜楼上月徘徊”到“鱼龙潜跃水成文”这八句上承“何处相思明月楼”句,写的是在楼上的妇人对离人的思念。诗人没有直接写思妇的愁思,而是又通过“月”这一景物衬托她的怀念之情,“可怜楼上月徘徊”到“捣衣砧上拂还来。”诗人将“月”拟人化,描绘月亮徘徊在空中不离去,它照着梳妆台、房中的帘子、捣衣的砧石,卷不走,拂不去。一个“卷不去”一个“拂还来”这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思妇被月光牵起的思念之情让她分外烦恼。“徘徊”二字既描绘了月光浮动,游移不定的情景,又将月光拟人表现它可怜思妇在楼上徘徊不肯离去。一词双关,很是精妙。“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此时此刻,月亮不也同样照着远方的人吗?虽然我们共同看着同一轮月亮,但是彼此不能相知。我真希望随着月光而去照耀着你啊。用月亮寄托我的思念。“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思妇仰望长空,想到鸿雁不停地飞翔,也不能飞出月光之外,鱼龙从水中跳跃出来,却也只是在水面上留下圈圈波纹。这两句话表明和离人相隔太远,即使是鱼雁这些传递音讯的动物也无法联系到离人,这更增添了妇人的愁思。

“昨夜闲潭梦落花”到最后八句写的是在外的游子思乡之情,“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说的是游子昨夜梦见潭水上飘满了落花,看见春天已经过去大半,但是我却还不能回家。“可怜”二字道出了游子思念家乡的无尽愁绪和感伤。“江水流春去欲尽”到“碣石潇湘无限路”中江水流动中春天已经过去,时间飞逝,江中落月日复一日地挂在天空,游子青春也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江潭落月沉沉,深埋在了海雾中,天空变得黑暗,游子的心也更加凄凉,想到回家的路途那么遥远。“沉沉”二字增显了环境的凝重,渲染了游子的孤寂心情,“无限”二字形容游子和家人相隔两地,相距遥远,同时这个词也表现了游子内心无限的思念之情。“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游子看着月亮在想,不知道有多少人趁着这月光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此刻游子内心千头万绪的思念,绵延不绝,伴着月光星星点点地洒满了江边的树林。最后这句话融情于景,留给人一个无限遐想。

这是一首宫体诗。整首诗贯穿月这个主体,将各种思想都和月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月亮的升起、高悬、西斜、隐没是整首诗感情色调起伏的标志。在月光的照耀下,“江潮”、“花林”、“白沙”、“明月楼”、“妆镜台”、“玉户帘”等等景物组合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加上月光的衬托,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色彩斑斓充满生活哲理和趣味的画卷。融情、景、理于一体。将整首诗点染上了静谧、空灵的艺术色彩。同时,该诗的韵律节奏平和、抑扬有致。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诗人把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韵律圆美而富于变化。每一处由景写人后又由人写到景的转换自然,衔接紧密。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全诗虽然写的是相思之愁,但是从头到尾,没有一句是直抒胸臆,表达愁绪的,而是在月景这个大环境的衬托下,思念之情也变得淡淡的、静静的了,表达曲折委婉,但不矫揉造作,如水流一样自然流畅,表达的思愁却更加深刻,这绵延不尽的思念即使到诗文最后也没有断绝,余音袅袅。诗人笔下的思念哀而不伤,控制得恰到好处。可见诗人的文墨功力之深。

后人点评

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同类推荐
  • 树木与树叶

    树木与树叶

    若山牧水作品的主题为歌颂自然美、旅途、恋爱和酒,整个《树木和树叶》系列共37篇长短不一的短歌和散文组成,挑选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自然美和旅途)且短歌或俳句篇幅较少的文章做成一部散文集。笔触清新,对景物的描写如诗如画。
  • 大眼瞪小眼

    大眼瞪小眼

    在莆田市文联的支持下,经市杂文学会同仁的努力,现在出版的“莆田杂文丛书”一套,有:陈天宇的《伪名人时代》、郑国贤的《鲁迅的鼻子》、许咨新的《呼唤清风》、蔡忠辉的《易变的脸》、邱南强的《灵魂的舒展》、李金贤的《猫眼内外》、潘真进的《照镜解闷》、郑志忠的《古典情思》、郑庆彬的《嘶哑蝉声》、郑玉珠的《大眼瞪小眼》。丛书的出版将成为莆田文学创作史上一件盛事,也将为莆田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 薄冰之舞

    薄冰之舞

    无论你承认不承认,青春美文业已成为90年代文坛的一道风景。祝勇、邓皓、董文婷、周德东……当青春美文作家们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全国大小期刊和报纸副刊上时,他们年轻的面孔和新鲜的笔触,他们带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情绪和故事,都为自己的成长和定型亮出了一张张显眼的招牌……
  • 春牧场(珍藏版)

    春牧场(珍藏版)

    “羊道”三部曲记录了李娟跟随哈萨克族的扎克拜妈妈一家,历经寒暑,在粗犷苍茫的新疆阿勒泰山区游牧生活的日子。哈萨克族逐水草而居的草原生活在此得以呈现,在自然的静穆与残酷面前,这个游牧民族所展现出的淡然、坚韧与智慧,让宇宙里每一个渺小的生命都显得如此独特。
  • 沙的建筑者:文集

    沙的建筑者:文集

    陈寅恪、钱锺书之后的第三代兼通中西之大家,译介《尤利西斯》第一人。《沙的建筑者》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吴兴华文集,收录了吴兴华自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创作的散文、书评与论文共二十五篇。1940—1941年,吴兴华向上海《西洋文学》供稿,前卫地介绍并节译了当时刚刚出版的乔伊斯《菲尼根的醒来》。后又在《新诗》杂志、燕京大学《文学年报》等陆续发表中西诗论和文学评论文章,从中可管窥他在中国古代典籍上深厚的学问功底,也可见他自如进出古今中西诗歌渊薮的文学眼界和鉴赏力。
热门推荐
  • 重生娇妻之墨少请签收

    重生娇妻之墨少请签收

    前世,白苏苏遭闺蜜陷害,追人悬崖身亡,没想到的是,自己既然重生了,还白白捡了个大帅哥,哈哈哈。白苏苏:我鞋带松了。墨大少:好,我帮你系。总之各种宠就对了
  • 雇佣乔布斯:成功公司的用人策略

    雇佣乔布斯:成功公司的用人策略

    公司希望员工忠诚,却吝啬于提供稳定的工作和职业发展空间。员工们一边表着忠心,却在更好机会到来时说走就走。里德·霍夫曼认为,一旦雇主和雇员之间没了信任,公司就将面临大量人才流失的危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培育的不是众多经理,而是众多的领导者。 互联网时代雇佣双方的关系改变了,如何维持与人才的雇用关系成了企业要操心的事儿。
  • 决胜人生(走向成功丛书)

    决胜人生(走向成功丛书)

    怎样走向成功?成功的要素有哪些?有理想的青少年朋友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为此,我们组织编译了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们的代表作,希望用大师们自己的成功灾例和经验,帮助青少年朋友塑造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之路,成为人生的赢家。
  •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

    该书由李唯、季栋梁、郑局廷、胡雪梅、杨晓升、古宇、柳岸等七位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的中短篇小说组成。这些中短篇小说构思精巧,内涵深刻,视角独特,情节跌宕起伏,处处藏着智慧与玄机,能让读者被复杂的故事情节牵动,引发相应的共鸣与思考。
  • 红满的后宫

    红满的后宫

    红满,喜庆的名字就好像本人一样,运气好,美男一大把,闺蜜满天飞。什么?连和尚都追过来了,什么情况?嗯?神医想要见我?不见,我要见姓莫的的,他在外面?那我不见他了,我要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浪漫少爷冷漠女

    浪漫少爷冷漠女

    司马诺在她五岁的时候,亲眼看到父亲被警察带走,她却被送到了孤儿院,然后被人领养。当她一直思念着父亲,盼望着父亲有一天能够早日回到身边的时候,却在生日的当天,传来了父亲死在监狱里的消息,据说是因为在监狱里烦乱,试图逃走,却不想被人发现,战乱中误杀的。司马诺从来不相信自己的父亲是一个残暴的人,领养她的是父亲的世交,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带她长大成人,教会她很多东西。司马诺的心里,她一直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被人杀……
  • 君临天下:废材九小姐

    君临天下:废材九小姐

    一朝穿越,她成了紫迷国丞相府文不成武不成的九小姐。废材?白痴?姐姐和家人唾弃她,丫鬟欺压她,太子殿下更一脚把她踢开娶了自己的姐姐。唯有他,在紫迷国一手遮天、拥有妖孽天赋的落瑾殿下独宠她一人,却又在无意间发现了自己的秘密。在这乱世的背后,神秘的父母离开她,究竟隐藏什么秘密?
  • 君心有微澜

    君心有微澜

    叶微澜只是想好好地做她的爆破精算师,偶尔逗逗猫、散散步。陆先生是脸盲症的重度患者,分不清跟了十多年的王管家和陈姐,却记住了仅仅一面之缘的叶微澜。一场看似平常的生日晚宴,一段突如其来的钢琴演奏,一次莫名其妙的床底偷听,却领着她闯入了他的世界。叶微澜不谙世事,只知数字、精算,不知心动、相爱是为何物。人心始终隔着一层皮,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相爱。陆先生这辈子求过两次婚,而且是跟同一个女人。第一次威逼,第二次利诱。“叶小姐,给你三个选项。”“第一,嫁给我。”“第二,我娶你。”“第三,我们结婚。”
  • 透过你我看到了全世界

    透过你我看到了全世界

    新书《婷立天下》已开。首先感激看这一部书的读者,因为书数经验不足,所以导致更新不稳定,但是孤鸟在已有的能力下已经是用心,去写,因此还是要感觉大家的包容。
  • 别动我妈咪

    别动我妈咪

    一道闪电划破长空,接着轰隆一声巨雷声响,震破了耳膜,紧接着,倾盘大雨猛撒而下,路人匆忙而过,转眼间,整个街头空荡起来。狂妄的风卷着冰冷的雨,突然让这个世界也冰冷起来,而在这大雨之中,却响起了此时不该出现的声音。“哈哈!你们看看,什么叫没有爹地的孩子,就是像他那样啦!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妈咪说,没爹地的孩子,都是野种……”“我看就连野种也比他强,他连他妈咪都不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