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2500000009

第9章 内篇(下)(1)

人间世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经常发生,社会一片混乱,人心险恶。如何在乱世之中安生立命呢?

处世之道,正是《人间世》的中心。本篇既表述了庄子所主张的处人与自处的人生态度,也揭示出庄子处世的哲学观点。

庄子首先提出要“虚以待物”,之后提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最后提出“正女身”,并“形莫若就”,“心莫若和”。

归结到一点仍旧是“无己”。篇中用树木不成材却终享天年和支离疏形体不全却避除了许多灾祸来比喻说明“无用”之为有用。世事艰难推出了“无用”之用的观点,“无用”之用正是“虚以待物”的体现。“无用”’之用决定了庄子“虚无”的人生态度,但也充满了辩证法,有用和无用是客观的,但也是相对的,而且在特定环境里还会出现转化。

刘凤苞在《南华雪心编·人间世》中这样评论:“首段以‘心斋’二字,揭出至人神化之功,先搜剔其所难,而后示以极则,为颜子立论,有行到水穷,坐看云起之妙。次段以命、义二层提出子臣忠孝之谊,先撇开其所难,而后怵以世情,为叶公设法,有移花接木,排云出岫之奇。至颜阖一段,全从喻义摹写入微,亲切指点,机趣横生,又行文之化境也。若夫栎社之树,商丘之木,人皆惜其无用,而无用者反得以自全,有用者多至于不免;画地而趋,诚不如支离其德。庄子一腔心血,萦回曲折,写得如许悲凉!其用意用笔,如置身万仞岩斯,足二分垂在外;而其行文则飞行绝迹,步步凌空,非后人所能阶其尽寸。”

【原文】

颜回见仲尼①,请行。

曰:“奚之②?”

曰:“将之卫。”

曰:“奚为焉?”

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③。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愿以所闻思其则,庶几其国有瘳乎④!”

仲尼曰:“嘻!若殆往而刑耳⑤!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⑥!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⑦?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⑧;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且德厚信矼⑨,未达人气,名闻不争,未达人心。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⑩,是以人恶有其美也,命之曰菑人。菑人者,人必反菑之,若殆为人菑夫?

且苟为悦贤而恶不肖,恶用而求有以异?若唯无诏,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而目将荧之,而色将平之,口将营之⑾,容将形之,心且成之。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顺始无穷,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于暴人之前矣!

且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⑿,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⒀。是好名者也。昔者尧攻丛、枝、胥敖,禹攻有扈⒁,国为虚厉⒂,身为刑戳;其用兵不止,其求实无已。是皆求名实者也,而独不闻之乎?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而况若乎!虽然,若必有以也,尝以语我来!”

【注释】

①颜回:孔子弟子,姓颜名回字子渊,鲁国人。仲尼:孔子字仲尼。②之:往。③如:往。无如:没有归往的地方。④庶几:也许可以,含有希望的意味。瘳(chāu):病愈,即指国家恢复元气。⑤殆:恐怕,大概。刑:受刑戳。⑥暴人:施政暴虐的人。⑦荡:毁坏。所为:指什么的原因。⑧轧:倾轧。⑨矼(qiāng):坚实、笃厚。⑩绳墨:喻指规矩、规范。术(術):通“述”,卖弄的意思。⑧营:营救,这里指用言语自我解脱。⑩下:下位,居于臣下之位。伛拊(yǔ fǔ):怜爱抚育。人:人君的省称。⒀修:美好,这里专指很有道德修养。挤:排斤。⒁有扈:古国名。⒂虚:墟所,这个意义后代写作“墟”。厉:人死而无后代。

【译文】

颜回拜会老师孔子,向他辞行。

孔子问道:“你打算去哪里呢?”

颜回回答:“打算去卫国。”

孔子问道:“为什么要到卫国去?”

颜回说:“我听说卫国国君年轻气盛,行为独断专行;国事草率处理,看不到自己的错误;轻率用兵却不爱惜百姓生命,百姓流失失所。老师您曾经说过:‘离开社会安定的国家,去拯治紊乱的国家。就像医生门前病人多一样。’我想按照您的教诲寻找治国安邦的方法,去拯救卫国!”

孔子说:“哎呀,如果你去卫国会受到刑罚的。推行大道不宜喧杂,否则多生事端,心生扰乱并且产生忧患,使得自身难保,还谈什么拯救国家。古时候道德高深的至人,总是先使自己日臻成熟方才去扶助他人。如今在自己的道德修养方面还没有什么建树,哪里还有什么工夫到暴君那里去推行大道?况且你懂得道德毁败和智慧表露的原因吗?道德的毁败在于追求名声,智慧的表露在于争辩是非。名声是互相倾轧的原因,智慧是互相争斗的工具。二者都像是凶器,不可以将它推行于世。”

“一个人虽然德高望重,但别人不了解他,即使不和别人争名夺利,人们也并不知道。如果你故意在暴君面前推行仁义和规范来炫耀自己,就如同用别人的丑行来显示自己的美德,这是害人。害人的人反过来也一定会被别人所害,你恐怕就要被人害了!”

“再说,如果卫君喜欢贤人而厌恶奸佞之徒,你去又有何用?一旦你去了,卫君定会瞧准机会向你展开辩论,所以你最好不要说话。否则会眼花缭乱,假装面色平和,说话四面受敌,态度恭顺,内心就不会反对他的做法了。这样做就像是用火救火,用水救水,可以称之为错上加错。刚开始就顺从他,以后就会一直顺从他的旨意;如果你在还没有取得他信任的情况下进言,就一定会死在这位残暴的国君眼前。”

“以前,夏桀砍了关龙逢头颅,比干的心脏被纣王挖出,都因他们注重修身怜爱君王的百姓,违背了君主的意志,所以国君要杀害他们。这就是想出名的下场。当年尧征战丛枝和胥敖,禹攻打有扈,所到之处变成废墟,生灵涂炭,而国君自身也遭受杀戳,原因就是三国崇尚武力,贪求别国的土地和人口,这都是追求名利的结果,你应该听说过啊。名利,就是圣人都无法摆脱,更何况是你呢?虽然这样,你必定有自己的想法,试着讲给我听吧!”

抱元守一

庄子借孔子、颜回师徒二人的对话,表述为人处世的观点。

古人遵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卫国国君残暴不仁,颜回想去游说治国。孔子向弟子颜回说的话,便是庄子想要表述的“道”。“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优,优而不救。”推行大道是不宜掺杂的,杂乱了就会多生事端,事绪繁多就会心生扰乱,心生扰乱就会产生优患,优患多了也就自身难保,更何况拯救国家。这是一个大的原则问题。单拿这句话来看,“道不欲杂”,在道家学说里面,有一个抱元守一的宗旨,即学术忌杂。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应该先学会“抓住主要矛盾”。很多人做事就像狗熊掰棒子,今天学一样,明天又做另一样,结果一件事都做不成。

为人做事,不如抱元守一,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

一辈子只做一碗汤

我家门前有两家卖老豆腐的小店。一家叫“潘记”,另一家叫“张记”。两家店是同时开张的。刚开始,潘记生意十分兴隆,吃老豆腐的人得排队等候,来得晚就吃不上了。潘记的特点是:豆腐做得很结实,口感好,给的量特别大。相比之下,张记老豆腐就不一样了。首先是豆腐做得软,软得像汤汁,不成形状;其次是给的豆腐少,加的汤多,一碗老豆腐多半碗汤。因此,有一段时间,张记的门前冷冷清清。

有一天早上,因为我起床晚了,只好来到张记的豆腐店。吃完了一碗老豆腐,老板走过来,笑着问我豆腐怎么样。我实话实说:“味道还行,就是豆腐有点软。”老板笑了笑,竟然有几分满意的样子。我说:“你怎么不学学潘记呢?”老板看着我说:“我为什么要学他呢?”沉思了一下,老板自我解释说:“我知道了,你是说,来我这边吃豆腐的人少,是吗?”我点点头。老板建议我两个月以后再来,看看是不是会有变化。

大概一个多月以后,张记的门前居然真的也排起了长队。老板脸上仍然挂着憨厚的笑。我笑着问他:“能告诉我这其中的秘诀吗?”老板说:“其实,我和播记的老板是师兄弟。”我有些惊讶:“可你们做的豆腐不一样呀。”老板说:“是不一样。我师兄——潘记做的豆腐确实好,我真比不上,但我的豆腐汤是用肉、骨头,配上调料,经过几个小时熬制而成,师兄在这方面就不如我了。”

见我还有些不解,老板继续解释:“这是我师傅特意传授给我们的。师傅说,生意要想长远,就要有自己的特长。师傅还告诉我们,‘吃’的生意最难做,因为众口难调,人的口味是不断变化的,即使是山珍海味,经常吃也会烦,因此师傅传给我们不同的手艺。这样,人们吃腻了我师兄的豆腐,就会到我这里来喝汤。时间长了,人们还会回到我师兄那里。再过一段时间,人们又会来我这里。这样我们师兄弟的生意就能比较长远地做下去,并且互不影响。”

我试探地问:“你难道就不想跟师兄学做豆腐么?”老板却说:“师傅告诉我们,能做精一件事就不容易了。有时候,你想样样精,结果样样差。”

张记老板的这番话,我认为除了和老豆腐有关外,和一个人的择业、一个人一辈子的坚守似乎都有些关联……

【原文】

颜回曰:“端而虚①,勉而一②。则可乎?”曰:“恶③,恶可!夫以阳为充孔扬④,采色不定⑤,常人之所不违,因案人之所感⑥,以求容与其心⑦,名之曰日渐之德不成,而况大德乎!将执而不化,外合而内不訾⑧,其庸讵可乎⑨!”

“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内直者,与天为徒⑩。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⑾,薪乎而人不善之邪?若然者,人谓之童子,是之谓与天为徒。外曲者,与人之为徒也。擎跽曲拳⑿,人臣之礼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为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是之谓与人为徒。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其言虽教,谪之实也;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虽直而不病,是之谓与古为徒。若是则可乎?”

仲尼曰:“恶,恶可大多政法而不谍,虽固亦无罪。虽然,止是耳矣,夫胡可以及化!犹师心者也⒀。”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

仲尼曰:“斋⒁,吾将语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暤天不宜。”

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

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

夫子曰:“尽矣⒂。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⒃,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⒄,则几矣。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⒅。瞻彼阕者,虚室生白⒆,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戏、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

【注释】

①端:外表端庄。虚:内心虚豁。②勉:勤恳努力。一:这里是始终如一,忠贞不二的意思。③恶(wū):叹词,驳斥之声;与下句疑问代词用法的“恶”不同。④阳:指刚猛之盛气。充:满,充斥于心。孔:很。扬:露于外表。⑤采色:这里指面部表情。采色不定:指喜怒无常。⑥案:压抑,压制。⑦容与:放纵。⑧外合:表面赞同。訾(zǐ):非议。不訾即不愿对自己的言行作出反省。⑨庸讵:怎么。⑩天:自然。⑾薪:祈求,希望得到。善之:以之为善。⑿擎:举,这里指手里拿着朝笏(hù)。跽:长跪。曲拳:躬身屈体。⒀敢:表示谦敬之词,“斗胆地”、“冒昧地”的意思。方:办法。⒁暤(hào):通“昊”,广大的意思。暤天:广大的天。宜:当,合适。⒂尽:详尽,指颜回的上述言论对于“心斋”的理解,说得十分深透。⒃樊:篱笆,喻指卫君统治的范围,追名逐利的场所。感其名:为名利地位所累。⒄一:心思高度集中。宅:这里用指心灵的位置。“一宅”意思就是心灵安于凝聚专一,全无杂念。⒅有知知者:前者读zhì,智慧、才能之意;后者读zhī,意即认识、了解。⒆虚室:空灵的精神世界。白:洁净,指什么也不存在的虚无的心理状态。

【译文】

颜回说:“我态度端正,内心平静,勤奋努力坚持不懈,这样还不可以吗?”

孔子说:“唉,不可以!卫君脾气暴躁盛气凌人,而且喜怒无常,没人敢违抗他,压制别人的感受与想法,以求达到释放自己的欲望。既然你天天用道德感化他都无济于事,大德又有何用啊?他顽固不化,表面听取意见背后却是另一套,你的方法又有何用呢?”

颜回说:“既然这样,那我就内心正直表面委曲求全,真诚地同先贤们做比较。内心正直是与大自然结为友。与大自然结为友,知道人君和我,都是天生的。宣传自己的思想是为了人们的赞同,还是希望人们不予赞同呢?这样的话,人们就会称之为天真无邪,这就叫跟自然为同类。外表俯首屈就,是跟世人为同类。臣子的礼节是手拿朝笏躬身下拜,别人都这样去做,我当然也要如此。做普通人做的事情,人们无可厚非,这就叫跟世人为同类。拿古代贤人为榜样,是跟古人为同类。古人对世事真情实意的批评,是因为他们的言论有道理。这种情况自古就有,我并不是首例。像这样做,虽然正直不阿却也不会受到伤害,这就叫跟古人为同类。这样做便可以了吗?”

孔子说:“唉,不可以。正确的做法也有不当之处,需要改进的事情还有很多,虽然固执不是什么错。即使这样,也不过如此而已,又怎么能感化他呢!你太坚持自己的看法了。”

颜回说:“我已经黔驴技穷了,希望老师能够指点一二。”

孔子说:“只要你能达到心无杂念,我便告诉你!心怀杂念去做善事,难道就那么容易吗?如果你觉得容易,就是与自然不相适宜啊。”

颜回说:“我家境贫穷,几个月没喝酒吃肉了,像这样,算是心无杂念吗?”

孔子说:“这是祭祀前的所谓斋戒,并不是‘心斋。’”

颜回说:“怎么样才是真正的‘心斋’呢?”

孔子说:“你必须心态专一,不可道听途说,而是用心去领悟,不仅仅是用心去体会还要运用气息去感受!耳朵只能听,心只能去领悟。只有虚幻的心境才能对应宇宙万物,只有道才能汇集于心境。虚无空明的心境就叫做‘心斋’。”

颜回说:“在领悟‘心斋’之前我是一个真实的颜回;领悟之后顿时便感到不曾有过真实的颜回。这可以叫做虚无空明的境界吗?”

孔子说:“‘心斋’的概念你已经很明白了。还要告诉你,如果你能在追名逐利的环境中遨游,而又不为名利所打动,卫君能听进去的话,就说;听不进去的话,就不说。不主动进入仕途,也不向世人宣布自己想要得到的,全无杂念地把自己寄托于无可奈何的境域,那么就差不多合于‘心斋’的要求了。一个人除非不走路,走路的话就会留下痕迹。受人指使容易造假,受自然的驱遣便很难作假。只听说有翅膀能飞,没听说没有翅膀也可以飞的,听说过有智慧能了解事物,没听说不思考就能认清事物本质。观照空明的心境,空明的心境便会生出光明。如果不能让心境宁静,那就是形坐神驰。使耳目感觉向内通达而排除心灵的理性,鬼神也会前来归附,何况是人呢?顺应万物变化,是禹和舜做事的关键,也是伏羲、几蘧始终遵循的规律,何况普通的人呢!”

【品读庄子】

“心斋”说

庄子提出“心斋”:将心志凝聚为一,不用耳朵去听,而用心灵去感应;甚至不用心灵去感应,而用气去感应。虚以待物,便无所谓物我;澄清杂念,摒弃妄见,便能以吐纳宇宙的气势来面对世界。

同类推荐
  • 忏悔录(上)

    忏悔录(上)

    《忏悔录》是一部复杂多义的著作。“忏悔录”一词,其古典拉丁文原义为“承认、认罪”,在教会文学中转义为承认神的伟大,有歌颂的含义。奥古斯丁此书着重后一种意义,即历述一生所蒙受的天主恩泽,从而发出对天主的歌颂。但世人一般都注重其第一种意义,将其视为奥古斯丁的自传和个人忏悔,“忏悔录”遂成为“自传”的别名。奥古斯丁的哲学分为两大部分,即纯粹神学和从属于神学的哲学,前者是关于创世主上帝的论述,后者则讨论上帝创造万物、创造宇宙的问题。这两部分内容在《忏悔录》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阐述。罗素的看法有所不同,他对奥古斯丁评价甚高,认为奥古斯丁虽然并不专心致力于纯粹哲学,却很好地表述了它,并显示出了非常卓越的才能,《忏悔录》就是最好的纯粹哲学作品。
  • 哲学问题

    哲学问题

    《哲学问题》为英国哲学家罗素的著作,本书较全面地阐述了他对许多哲学问题的论点,是他早期哲学思想的一个概括性的总结。本书是几代哲学学生的必读之物,影响了几代学者,也是想在哲学上有造诣的学生的入门读物。
  • 智慧书(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智慧书(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的《智慧书(青春典藏版)》由三百则格言警句构成,内容包含了如何知人、察事、观物、抉择及行动的策略。这些格言极其简洁、干练、坦诚,机锋四起,细细品蛛后更觉入木三分。本书旨在为人们提供能够身体力行的行动指南,指导人们如何获得成功,并在人格上臻于完美。本书适合细嚼慢咽,阅读时切匆贪多求快,而是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深加体味。一向吝于赞扬的哲学家叔本华将此书译成德文,并说:“这样的书,仅仅通读一遍显然是不够的,它是一本随时都能用上的书,简言之,它是一位终身伴侣。”而尼采则说:“关于精神道德之微妙,欧洲尚无比此更精美而兼复杂之作。”
  • 墨子大讲堂

    墨子大讲堂

    墨子,名翟,道家之人,中国先秦墨家学派创始人。本书以《墨子》为基础,以浅显的道理,朴实的语言,去阐述墨子话语中所蕴含的深刻哲学,对于现代人生活有着重大的启示,对大家提升自己的做人之道,大有裨益。墨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博爱、最具现代意识的思想濂派,其宣扬兼爱的伦理思想,倡导尚贤、尚同、非攻的政治恿想,主张节用、节葬的经济思想,对我们今天主张世界和平、反对战争、促进社会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热门推荐
  • 溺宠至尊狂妃

    溺宠至尊狂妃

    她,温柔,令黑白两道都闻之色变的冷面杀手,代号“千面”,狠烈决绝,被组织放弃之后,一场意外,灵魂在柔弱不堪且被万千人唾弃的镇国公嫡女身上重生!他,冷澈,外人口中一无是处的病弱王爷,却无人知,真实的他,是怎样的光华万丈,拥有怎样足以睥睨天下的霸气。就在所有人都在看她与他这一段婚姻笑话的时候,却不知,她,不再是她!既然给她再生,那么这一世,她的命不再由谁掌控!她那溢放的光华,究竟令多少人恐慌,又令多少人为之倾倒。然而这一世,她想要的是自在的生活,偏偏,天不遂人愿。*当她夺回本属于她的地位,她居高临下地看着匍匐在她面前的人,不屑道:“想要我的镇国公府是吗?可以,这个女人任我处置,再把我娘从阎王那唤回来,我这镇国公府拱手送给你。”“妹妹,既然你这么喜欢抢姐姐的东西和男人,那姐姐就把这镇国公府里的男人都送给你如何?不知妹妹到时忙得过来吗?”看着悔恨不已的前未婚夫,她只是妩媚一笑,“在我眼里,你连废物都不如。”面对趋之若鹜的男人,她冷傲:“谁若赢得了我,我便休夫再嫁。”她可以狂傲地说,“这万里河山,我助谁,谁便可得到。”*当强势的她遇到强大的他,结果,究竟是谁征服谁?她说,她的温柔,只对于他。他说,他的冷澈,只有她能融化。男强女强,强强联合,宠文无虐,放心入坑。
  • 逆天成凤:独占邪王殿下

    逆天成凤:独占邪王殿下

    惊才绝艳的超级特工,穿成东临国第一废柴。欺她懦弱无能?她淡定报仇;笑她灵修为零?她成强者至尊;咒她灭世妖女?她冲破血脉桎梏,逆天成凤。他是不世天才,绝世战神,凶残霸道,冷血无情,却对她纠缠不休、柔情百转。龙与凤的争斗,强与更强的对决。凤七欲哭无泪:我只想自己默默修灵而已某邪王冷笑:你可以选择做本王的人,或者本王的宠银离的群367480707,喜欢的亲们加群吧~
  • 史记故事(导读本)(上册)

    史记故事(导读本)(上册)

    在《史记》的世界里,有明智的君主,有昏庸的帝王,有贤惠的后妃故事,也有残酷的宫廷秘密,还有很多形形色色的臣子和原本不为人知的小人物。在《史记故事(导读本上)》里,你会看到很多有趣的故事,它们会带着你感受几千年前的世界,让你在故事中体验不同的人生,变得更加聪明睿智。
  • 幽灵油画:蛮村诡事,夜宿博物馆(新惊魂六计)

    幽灵油画:蛮村诡事,夜宿博物馆(新惊魂六计)

    迷雾森林的枯叶博物馆,潜藏着无数古老诡事。搭错车来到荒野村的年轻旅客们,意外闯进悬疑绝境。鬼形图书、尸召外卖、完美谋局、夜哭郎……每个夜晚都有离奇事件,每个夜晚都有天涯断魂人。
  •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本书是一部中共党史的通俗类读物,是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教授们的最新力作。本书稿共11篇文章,按时间顺序选取了自建党以来中共历史上的重点难点问题,实事求是地还原了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使读者加深了对党史的了解和认识。
  • 日子

    日子

    老栗费了老半天劲见王秀英还是一脸的茫然就发出一声困兽般的呜咽声,气馁地将身体向后面的一大堆被褥当中倒去,一双盲人般的眼睛死死地盯在天花板上。王秀英就又开始抽烟了,她一根接一根地吸烟,不多会儿房间里就又是云遮雾罩了。也就在这个时候好像是来了灵感,工资存折的概念突然跳到了王秀英的脑海里。她兴奋地朝老栗叫着:存折,存折?老栗的眼里也一下子有了光,显然是在肯定着她的聪明才智,王秀英跳起来就去柜子里翻找,果然就找出了两个红色的工资存折。她朝老栗举着那两个折子,心里就又升起了一种成就感,就又觉得,这世上的事你说它难它就难得要命,说简单又是如此的简单!
  • 法学思与辩

    法学思与辩

    法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特殊的科学,研究“法”这一特定社会现象及其规律。法学肯定法律对于社会的制约和调整。从而,法学成为教育全体人民遵纪守法,具有特殊的价值。现代的法学,是指研究法律的科学。但是关于法学与科学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这主要涉及价值论的研究是不是科学的问题。本书收录了作者关于法学思辨文集。
  • 宝宝来袭:我的跟班大总裁

    宝宝来袭:我的跟班大总裁

    她是市井小女人,他是毒舌包租公,两人水火不相容。一场意外,腹中宝宝来袭,她落荒而逃,留给他五个月房租的欠条。六年之后,她是知名小作家,带着宝宝的生活却依旧我行我素,一塌糊涂!再与他相见,包租公化身大总裁……他邪魅一笑,把当年的欠条摆上桌:“还债,我要你半辈子!”
  • 一见如故,神秘老公高调宠

    一见如故,神秘老公高调宠

    她从小就成为孤儿,被抛弃后拥有双重身份,人前叔不亲婶不疼妹算计,人后她是师傅手中的棋子。遇见容家大少爷,改变了她的命运,他的出现让她又爱又恨,却摆脱不掉他霸道而固执的羁绊。沈相思以为这是爱情,是她的避风港湾,却不知这是澡泽,会让她陷入万劫不复的地狱深渊。她从沈家摆脱,回到师傅身边,与小伙伴团聚,经过一次一次变故与计划,最终却发觉所有的一切都与她爱的那个男人有关。至此,她才知道自己的身世,以及一个可怕的秘密……
  • 娇妻好孕:冷酷BOSS送上门

    娇妻好孕:冷酷BOSS送上门

    一朝家破人亡,冷酷总裁送上门报恩。“求我,我考虑救你们。”“三个月,也就顶那辆报废的车。”“只有一个选择,嫁给我。”这是送上门报恩吗?简直是恶霸!某BOSS邪笑:“嫁我,保你好孕连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