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3700000008

第8章 一人之下——人称“二皇帝”(3)

福康安常年在外带兵打仗,他的老部下李天培是他一手培养出来,并做到了湖北按察使的职位。乾隆五十四年(1789)七月,李天培从湖北进京述职,他想趁机给自己的老上级福康安带些礼物,于是精心挑选了一些上等的木料。由于路上要走水路,他就使用了朝廷专门用来调运官粮进京的漕船,按规定绝对不允许“公船私用”。可李天培以为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就跟着上路了。

天不作美,李天培私自给漕运“加塞”,致使航道充盈难行。恰巧和珅的弟弟和琳当时是湖广道御史,专门负责监督官员,他很快发现了李天培的行为,一时间难以定夺。为什么呢?因为认真追究起来,这是假公济私的大罪,按照大清律,难免要牵扯到福康安,如果福康安不知情还好说,如果知情,二人都要被严惩;但是当时这种情况已经非常普遍,况且李天培假公济私并为造成太严重的后果,在蔚然成风的假公济私行为中,私自托运这点儿木料也不算什么,是可以睁一眼闭一眼的。

和琳的不敢因此事而弹劾李天培,害怕得罪背后的福康安,以后难免官场难混;但若要装作不知道而被别人发现,向皇帝告发,自己也难以承担罪责。

和琳犹豫不决,就向在朝中的兄长和珅商量。和珅一听大喜,他善于把握皇帝的心思,知道乾隆最近有意整顿吏治。福康安又和自己向来不睦,此事证据确凿,正是打草惊蛇、打击福康安的绝佳机会,而且自己也不会有任何损失。再说,只要弹劾李天培假公济私一案即可,对福康安只字不提。只要钦差大臣继续追查,早晚牵连到了福康安,但那和自己的弟弟无关,真正棘手的是查案的人。

于是,和珅授意和琳利用御史的身份向乾隆帝上奏折,只需弹劾李天培私自动用漕运船只,假公济私即可,不要提及福康安。

乾隆接到奏折,大为震怒,就命令阿桂彻查此事。事情本来就很简单:李天培用漕运的官船私自托运木料,木料的主人却是两广总督福康安。福康安当时正在安南征战,京城的宅院正在翻修,需要上好的木材,而湖北汉口一带,一直是木材汇集之地。于是福康安书信委托老部下代为置办,并北运抵京。李天培知道这些钱只能自己出,而且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但碍于情面,无法推脱,又不想花费自己太多银两。于是就将置办好的木料一起装上朝廷在湖广的漕运粮船,把这批木料运到了京城,以省运费。这种假公济私的行径被御史和琳发现,这才有了弹劾李天培一事。

阿桂作为主管此事的钦差大臣,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感觉十分棘手。他心中十分清楚,这是和珅在向福康安示威。阿桂觉得不宜把此事扩大化,有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于是禀奏皇帝:“李天培擅用官船,理应受罚,但河道拥塞、航道迟滞,并非出于他的本意;买木材是福康安委托,但是私自动用官船是李天培的个人决定,福康安并不知情,臣以为应该治李天培的罪,但此事与福康安无关。”

和珅一听,知道这是阿桂为福康安求情。连忙上奏:“李天培假公济私,实属大罪,皇上应该严加惩治,否则就是纵容,难免有其他官员仿效。”乾隆心中也有心整饬吏治,加上对和珅向来欣赏,决心要把李天培这件案子办成铁案,以儆效尤。

于是,他下圣旨严惩,着令重新判决:“湖北按察使李天培,假公济私,致使航道阻塞,后果严重,革除一切职务,发配伊犁;福康安对部下约束不严,纵容部下,难辞其咎,念其作战有功,判决革职留任,扣罚总督养廉银三年,俸禄十年。”

此外,阿桂作为钦差大臣,有意包庇,其责难逃。乾隆下旨申斥阿桂:“朕命你去办案,意在让你秉公办案。谁知你却一味包庇福康安,分明是亵渎大清例律!”这样,阿桂因拟罪过轻,同样也受到了乾隆的处罚。

福康安在外作战,不仅没有受到表彰,却因一件自己都不明白就里的小事,就被罚没十年“工资”,心中很是郁闷。他回京后才知道是和珅在背后使坏。福康安才知道了和珅的手段,此后再也不敢对这个年轻人大意了。

和珅知道,福康安为人正直,战功显赫,不似李侍尧之流那般的品行恶劣、贪婪无度,给他一个教训也就行了。大家同朝为官,最好还是化敌为友,过于锋芒毕露,反对自己不利。此后,和珅在朝中有意拉拢福康安,福康安也不愿得罪正受宠的和珅,相对双方关系趋于缓和。

甘肃贪官查贪官

和珅本人是个大贪官,但是他惩治起别的贪官来却毫不含糊,也颇有手段。

乾隆四十六年,钦差大臣阿桂、和珅奉命在甘肃督军,天长日久,官兵军饷难以为继,况且粮草将尽,一时难以征集。甘肃布政使王廷赞早有贻误战机之嫌,这次害怕皇上怪罪。自作聪明主动要求将自己多年积攒的“廉俸银”四万两白银充作军饷,以解燃眉之急。

王廷赞本以为会得到乾隆的嘉奖,谁知弄巧成拙。乾隆向来对贪污之风深恶痛绝,这次见王廷赞如此急于邀功,加上甘肃并非富庶之地,怎会有这么多银两;加上他曾经上报甘肃连续大旱,请求朝廷拨款救灾,而和珅却同时上奏甘肃连降大雨。乾隆知道其中必定有徇私舞弊之嫌。于是密令和珅打探虚实。

和珅虽然对军事不在行,查办贪官还是有一手的。和珅多年浸淫官场,知道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事情只有自下而上才好查。他首先吩咐家奴刘全等人,化装成外地商人,打听甘肃是否最近连续干旱。调查发现,甘肃这些年来风调雨顺,从来没有旱情。同时打听到,甘肃规定监生把应捐的谷粮折为银子。本应捐粮四十三石,折合成银子就是四十七两。另外加收办公银、杂费银八两,所以每人得缴纳银子五十五两,这些银子名义上用于赈灾,既然没有灾情,去向自然不言自明。

和珅十分震惊,整个甘肃的官员竟然能够把这么一件大事掩盖得毫不透风,实在令人难以置信。要是这个案子办得漂亮,那可是一件轰动全国的大案,自己恐怕就更有资本在皇上面前邀功得宠了。想到这里,和珅来了精神,他抓住线索,深入调查,发现了巨大的官场黑幕。

原来,甘肃从七年前开始上报朝廷称:甘肃地区连年大旱,请求捐监。乾隆帝当即责令当时的甘肃布政使王亶望负责捐收粮事宜。甘肃官员王亶望、勒尔谨、王廷赞等人早就已经暗中勾结,监生交来的钱粮全部被私吞。此后,甘肃官员每年都谎报旱灾,私吞银两无数。这些人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惩处,反而个个升迁。如今,王亶望已经升为浙江巡抚,王廷赞则成为新一任甘肃布政使,他们官官相卫,竟然将此事捂得密不透风。

老天有心要厚待和珅,给了和珅一个立功的机会。不过,由于此事牵涉的人过多,必须小心行事。

和珅一边写奏急报皇上,一边制定自己的计划。首先要清查甘肃各地的监粮账目,甘肃捐监多年,国库内自然应该储存监粮;虽然并无灾情,但历年赈灾也需要有账目记录,否则无法向朝廷交代。只要清查存粮是否和账目对上就可以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清查存粮并非易事。此前,乾隆也曾派刑部尚书袁守侗前往甘肃核查官粮。官场里都是见面笑哈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些所谓的核查大多是走过场。甘肃官员为了蒙混过关,将粮仓做了手脚,下面是空的,上层铺上一层木板,然后用粮食铺满,京官不明就里,还京复命时竟然奏称“仓粮系属实贮”。甘肃官员还假惺惺的上奏说粮仓不够用,需加盖二十六处仓房,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和珅知道,清查仓粮需要布政使的配合,由于甘肃布政使王廷赞前去热河觐见乾隆帝,于是和珅召见了兰州知府蒋全迪,要求他配合清查国库存粮。

蒋全迪当然知道和珅此次核查非同小可,有意拖延时间,谁知和珅早有准备,他以皇上有令,自己马上要还京为由,要求第二天就去核查。蒋全迪不知是计,答应下来。

到了晚上,和珅悄悄来到阿桂军营中。以要办案为名向他借得亲兵一百名,以供调用。第二天,和珅带着亲兵,到粮仓和蒋全迪见了面。蒋全迪一见和珅身后的一群士兵,心里有些慌了,不知如何是好,但事已至此只得下令开了仓门,一百名士兵立即涌入粮仓各处。和珅命令跟随的士兵,一个个仔细检查。士兵们很快就回报了和珅早就知道的结果——粮仓是空的。蒋全迪猝不及防,当场瘫软在地。

和珅二话不说将他带回营地连夜盘问。蒋全迪哪里受过这等折磨?很快就把事情的前后经过招了,至此,案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原来,甘肃捐监、冒领赈灾款都是前任甘肃布政使王亶望为了贪钱想出来的。王亶望是山西临汾人,他的父亲江苏巡抚王师为官清廉,谁知却生了个贪财的儿子。王亶望靠捐钱入官场,他善钻营取巧,很快提拔为甘肃宁夏知府,后来又成为甘肃布政使。王亶望视财如命,甘肃有没有那么多油水,怎么办?只有赈灾才能获得敛财的机会。他就勾结陕甘总督勒尔谨,一起谎报甘肃灾情,并假意让亲信蒋全迪作为兰州知府,授意各州县收来的捐监粮食都交蒋全迪处理。蒋全迪变本加厉,要求各级官员将粮食直接折成白银上缴。然后全部以赈灾的名义做假账开销,到乾隆四十二年,已经开销监粮六百余万石用来“赈灾”。乾隆不知道实情,只是看到一次次的奏报,还以为王亶望真的赈灾有功,升其为浙江巡抚。

监粮折银是不符合捐监规定的,新任的甘肃布政使王廷赞立即上报总督勒尔谨,勒尔谨本来就是参与者,怎会处理?他还说服王廷赞参与进来,就这样雪球越滚越大,最终难以收拾。和珅本以为自己那些勾当就已经够贪心的了,没想到甘肃官员的行为令他大开眼界,惊讶不已。他更加下定决心要把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捐监本是一个省的大事,要想瞒住,肯定涉及面极广。蒋全迪供认,甘肃全省官员至少有一百多人牵扯其中,实在是个惊天大案。经过数天的审讯,和珅终于查明了甘肃捐监冒赈的账目明细,又收集了必要的证据,马上告别阿桂,押解蒋全迪到热河面圣。路上他把案情做了大概说明,呈了一份折子给乾隆帝。

乾隆帝接到和珅的奏折,大为震惊,几乎不敢相信。和珅一到热河,乾隆就急忙召见,问他有没有真凭实据?和珅胸有成竹,将实情一一道出:甘肃多年来无旱情,甘肃国库不仅没有贮存监粮,就连平时国库应存储的正项存粮都是亏空的;陕甘总督勒尔谨带头欺蒙圣上,贪污银两,不仅如此,他们还私分朝廷拨款;而所谓的监粮根本就是有名无实!”

乾隆帝出离愤怒,感觉自己受了欺骗,火冒三丈,腾地站起来:“勒尔谨竟然如此大胆!这么重大的事情,勒尔谨怎么能瞒过他人,甘肃全省的官员全都是贪官吗?”和珅说:“皇上莫动龙颜,甘肃冒赈一案牵连甚广,只怕大小官员都有参与。奴才已经将蒋全迪捉拿归案,这些都是他亲口供述的。另外,甘肃布政使王廷赞正在热河觐见,可以将他拿下审问,事情自然可以大白于天下。”

乾隆一时间难以回过神来,口中不自觉地自言自语:“别人贪污,朕还可以相信,但这个王廷赞,朕一向知道他为官清廉,怎么会做出这等事情!王廷赞曾做过安定县知县,为当地做了很多好事,政绩卓著,名声很好。他怎么能贪污?”

和珅知道,说了这么多乾隆都难以相信,只因缺少证据。于是对乾隆帝说:“皇上,根据兰州知府的招供,王廷赞直接经手办理的监粮,大约就有五百多万石。兰州战事,王廷赞自愿捐出四万两银子作为军饷,以他的俸禄,不吃不喝也难以积攒这么多。”

乾隆觉得和珅对此案已经有所了解,于是就命和珅全权负责审理此案,和珅信誓旦旦应承下来。由于和珅准备充分,对甘肃冒赈案已经调查得十分清楚,所以审理十分顺利,王廷赞很快招供。远在兰州的阿桂也把进一步清查的结果写成奏折,急报乾隆帝。

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开始至今,甘肃共有二十七万多人报捐监生,甘肃省收取白银一千五百多万两,甘肃官员借赈灾之名,侵吞赈灾钱粮折合白银将近三百万两。受到牵连的甘肃官员达一百一十二名,贪污数量在一千两银子以上的县官六十三人,知州五人,同知三人,通判五人,县承二人。按大清律,贪污白银千两以上的官员即为死罪。

乾隆帝气的浑身发抖,他向来标榜清廉。如今发生这样群体性的贪污案,可谓旷古未有。乾隆帝当即下旨:“主犯王亶望、蒋全迪主管其事,罪大恶极,立即处死;勒尔谨听任下属王亶望犯罪,且参与其中,念其曾经有功,赐其自尽;王廷赞发现前任官员的问题后,不但不弹劾,反而效仿贪污,判决绞监候!其他涉案官员,刑部根据大清律,拟定判决。”口气这等严厉,谁都看得出来,乾隆帝这次下决心大开杀戒了。

刑部尚书德福却十分为难。上奏说:“按照大清律,贪污千两以上就要判处死刑,总不能把这六十多位官员都杀了吧?”虽然法不责众,乾隆帝也铁了心要惩治一番:“受牵连的一百一十二位官员,抄没家产。其中,贪污白银二万两以上者,情节严重,斩立决;贪污白银二万两以下者,斩监候;贪污一万两以下者,刑部视情况酌情处理。”

最终,涉案的官员中:贪污两万两以上被处死二十二人;贪污一万两以上处斩监候十五人;贪污万两以下、千两以上的二十六人,共六十七名省、道、府、州、县主官被送上断头台或入狱,一百余名贪官家产被抄。

和珅这次去甘肃总算没有空手而回,还因为清查冒赈案立了大功。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乾隆帝任命和珅兼任兵部尚书;十二月,任命和珅兼职管理户部三库,有了这么大的政绩,和珅的仕途更是顺风顺水了。

同类推荐
  • 用爱心拥抱世界的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

    用爱心拥抱世界的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

    本书是人物传记故事,生动地记述了美国女作家、演讲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坎坷的一生。海伦出生后19个月就丧失了视力和听力。然而,在80多年无光、无声的孤独岁月中,她却靠着一颗不屈不挠的心,以惊人的毅力去面对困难,终于用自己的努力,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她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投身各种社会活动,经常四处演讲,奔走于世界各地,致力于残疾人事业。她还克服千难万苦,出版了我的一生中流等14部著作,为残疾人找到了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为人们留下了千古传颂的生命之歌。
  • “画圣”吴道子

    “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唐代画家。画史尊称吴生。又名道玄。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少孤贫,初为民间画工,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画圣”吴道子》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画圣”吴道子的有关内容。
  • 白石老人自述

    白石老人自述

    本书为齐白石老人的人生自述。书中其从出生的家庭、成长经历、求学过程、平生阅历、艺术造诣等方面进行自述,文中所自述的文字不掩饰,不玩弄笔调,以诚挚的心情,说质朴的事实,表现出白石老人那朴实无华、充满乡土气味和感情深挚的风格。本书讲述了更真实的齐白石,作为权威性的研究资料,使读者更了解其艺术道路的演变过程,同时也让读者更深入的了解白石老人的艺术生涯。
  • 顾顺章: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

    顾顺章: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

    从浪迹上海滩的少年,到小工头、工人纠察队长,再到中共中央最年轻的政治局委员,他经历了血与火的淬炼。他曾使国民党特务闻风丧胆,被称为中共“特工王”。他的叛变险些毁灭中共中央而改写中国共产党历史。他一生只留下一张模糊不清的照片让人难识真面目。他走过的歪斜足迹直到今天才被厘清。他就是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顾顺章。本书较为全面地记述了顾顺章从中共中央特科领导人,蜕变为中共历史上最具危险性的叛徒,最后又被国民党惨杀的一生。
  • 父亲长长的一生

    父亲长长的一生

    本书是我国知名编辑出版家叶至善先生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叶圣陶一生事迹的传记,本书为读者写出了叶圣陶这位睿智而智慧的老人不平凡的一生与中国命运紧密相连的经历,把近一个世纪波澜起伏的故事讲得栩栩如生,娓娓动听,特别是与叶圣陶相知相交的朱自清、郑振铎、茅盾、丰子恺、周作人、胡愈之、夏丏尊、俞平伯、冯雪峰、丁玲、老舍、巴金、冰心等20世纪中国文坛上的名人逸事生动有趣,让人看到一位大家的人生风采。
热门推荐
  • 淡定的人生不焦虑

    淡定的人生不焦虑

    淡定的心态能够帮助人们坦然地面对眼前的一切困难,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不会再为一些无谓的事情变得焦虑不安。淡定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气度,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一个淡定的人,一定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是一个能够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诱惑,能够控制自我欲望的人。淡定其实也是一种心情,是一种自我感受到的愉快心情。在这忙碌的世界里,生活的焦虑、工作的压力、家庭的担忧常常让我们变得苦恼与烦躁。欲望无止境,欲壑终难填,一味追名逐利之人是难以拥有幸福的。
  • 明伦汇编人事典老幼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老幼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侯王之战将红颜

    诸侯王之战将红颜

    放眼迷雾中的南平国,君主暴戾,宦官当道;文丞武蔚,明争暗斗;内宅后宫,勾心斗角;手足之间,慈悲交织;生于乱世,命运的屈从,铸就了一代战将——诸侯王。
  • 那时花开谁人知

    那时花开谁人知

    三年前,她遇见她的男神,以为是一场美丽的邂逅,谁知却是一场令人伤心的骗局。三年后,他遇见她,莫名觉得自己的身体熟悉她。还有谁来告诉他,他这个莫名其妙出现的女儿是个什么鬼?千辛万苦找回记忆,才发现自己三年前做下的人神共愤的事……后半生怎么办?只能开始宠妻无度……争取宠得人神共愤……
  • 威武不能娶

    威武不能娶

    新书《姑娘她戏多嘴甜》已开。------------前世,将门出身的顾云锦一心慕书香,哪怕把自己拧成了蕙质兰心、温柔贤淑的款儿,还是别庄病故的命。再睁眼,一切从头来!
  • 高盛帝国

    高盛帝国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使高盛崛起为全球顶级投行?它如何能够与众多的合作伙伴合作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它如何能在众多竞争激烈的业务中力拔头筹?它如何在欧洲、亚洲、北美和南美一步步地登上领导者的位置?它如何成为IPO、并购、外汇交易、债券交易、股票经纪、衍生品、对冲基金、商品、私人股份投资以及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企业?作为为高盛提供战略咨询服务超过30年的专家,查尔斯?埃利斯与高盛现任和以前的多位合伙人保持着密切联系。在本书中他深入描述了高盛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并通过揭示那些关键的人和事来讲述成就高盛今日地位的丰富且引人入胜的故事。
  • 重生之弃妃涅槃

    重生之弃妃涅槃

    她出身将门,从小被众人捧在手心。她要嫁她爱的人,好,嫁。她要助心爱之人夺帝,好,夺。她要的她家人全部如数奉上。终于她助她心爱之人登上帝位,哪知灾难开始。内定皇后被换成贵妃,家族通敌叛国惨死,旁系男子代代为奴女子世世为娼。好,你狠,你够狠。重获新生,她带着满腔恨意回来。一个是她的青梅竹马,却在背后默默爱着她,只为她平安;一个是她出手相救之人,却为她愿意以江山相送;一个是对她抱有愧疚,她喂他毒药,他甘之如饮;一个是爱她宠她,用生命来爱她之人;她以为她早已没有爱,却还是不受控制的沦陷四国相争、乱世佳人,到底谁能抱得美人归。
  • 清净心看世界,欢喜心过生活

    清净心看世界,欢喜心过生活

    著名散文家林清玄说:“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繁华落尽见真淳,再简单的人和再强大的心,最终都会变成这样,不为俗世所牵累,也就不被时光所负累。本书教你如何在浮躁的世界里,心有欢喜过生活。拥有一颗清净心,无论你站在人生的哪个节点,都能心绪清明;持有一颗欢喜心,无论你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能粲然微笑。
  • 磨刀石:专注与圆融解码

    磨刀石:专注与圆融解码

    一个困扰千千万万学子的热点问题;一个关乎每个家庭幸福的热门话题;一部历经十年读书炼心的生命感悟。作者花费十余年时间,以独特的视角撰写的这部关于有效家庭教育问题的著作,可以说是家庭教育百花园中的一朵既朴实又艳丽的鲜花。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倡导的借助心智修炼驯服精神、培养智感与西方先进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 格言故事

    格言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