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4500000005

第5章 方便法门——直指人心,顿悟成佛(5)

受到承认和鼓励之后,小和尚终于静下心来,揣摩着师父的开导,一遍遍、一天天地练下去。半年之后,小和尚又找到师父。这次只拿来了一个“我”字,不过,这个“我”字不是泛写和临摹了,每个笔画都是异样的一种新写法。

很显然,小和尚熟能生巧地练就、独创了一种书法新体。

老和尚终于满意地笑了,他意味深长地对小和尚说:你终于写出了自己的“我”,找到了“自我”了。

■感悟——

无论写字还是做人,唯独一个“我”字最难把握,最难出新。所以,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说过:“认识你自己是哲学的最高任务。”

做人和练字一样,一开始我们只会“临摹”,只会跟别人学。有很多人在跟别人学的过程中,渐渐忘记了自己,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成了人云亦云的芸芸众生;只有少数人在“临摹”别人以后能脱颖而出,超越先辈,成为真正的自己。

通身是眼

道吾禅师和云岩禅师是师兄弟,经常在一起参禅悟道。

有一天,师弟道吾问道:“观世音菩萨有千手千眼,请问师兄,哪一个眼睛才是正眼呢?”

云岩反问道:“你晚上睡觉的时候,枕头掉到地下去了,你眼睛也不睁开,手往下一抓就抓起枕头,继续睡觉,请问,你是用什么眼去抓的?”

道吾禅师听了之后,思索了一下,高兴地说:“喔!师兄,我懂了。”

“你懂什么?”

“我问的问题啊,观世音菩萨遍身是眼。”

云岩禅师微笑着说:“你只懂了八成!”

道吾疑惑地问:“那应该怎么说呢?”

云岩禅师简洁地说道:“通身是眼!”

■感悟——

遍身是眼,主要是指体表,包括人的各种感觉;通身是眼,还包括体内,关键是还有个“心”眼,这是禅者的禅心,佛法的法眼。我们有一个通身是眼的真心,为什么不用它彻底观照、洞察一切呢?

有没有鬼

云居禅师每天晚上都要去荒岛上的洞穴坐禅。有几个爱捣乱的年轻人便藏在他的必经之路上。等到禅师过来的时候,一个人从树上把手垂下来,扣在禅师的头上。年轻人原以为禅师必定吓得魂飞魄散,哪知禅师任年轻人扣住自己的头,静静地站立不动。年轻人反而吓了一跳,急忙将手缩回,此时,禅师又若无其事地离去了。

第二天,他们几个一起到云居禅师那儿去,他们向禅师问道:“大师,听说附近经常闹鬼,有这回事吗?”

云居禅师说:“没有的事!”

“是吗?我们听说有人在晚上走路的时候被魔鬼按住了头。”

“那不是什么魔鬼,而是村里的年轻人!”

“为什么这样说呢?”

禅师答道:“因为魔鬼没有那么宽厚暖和的手呀!”

他紧接着说:“临阵不惧生死,是将军之勇;进山不惧虎狼,是猎人之勇;入水不惧蛟龙,是渔人之勇;和尚的勇是什么?就是一个字——‘悟’。连生死都已经超脱,怎么还会有恐惧感呢?”

■感悟——

和尚的勇是“悟”。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勇何尝不在于一个“悟”字。悟,能够让我们超脱生死,“连生死都已经超脱,怎么还会有恐惧感呢?”云居说得多好啊。

我们在生活中为什么会前怕虎后怕狼,活得畏畏缩缩?我们为什么总爱戴着面具做人?因为我们还没有悟透生死,因为我们心里还有“鬼”!因为我们想要得到官位,想要得到厚禄,想要得到名望,想要得到……于是,我们的一切都有求于人,我们还有何“勇”可言!

自家宝藏

浙江一个叫做大珠惠海的禅师参见马祖道一,马祖问道:“你从哪里来?”

惠海答道:“我从浙江大云寺来。”

马祖:“来这儿有什么事?”

惠海:“久仰禅师大名,特来贵处求佛法。”

马祖:“我这里一无所有,哪有佛法可求?你自己身上就有宝贝,到处瞎奔走干什么?”

惠海惊异地说道:“我身上有宝贝吗?我怎么一无所知。它是什么呢?”

马祖:“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站在我面前发问的人,就是你的自家宝藏。你所求的就在你自己身上,应有尽有,毫不欠缺,使用起来自由自在,何必还要四处寻找呢?”

惠海顿然开悟,辞别马祖回到浙江,埋头写作《顿悟入道要门论》。手稿传到马祖那里,马祖看了十分赞赏。

■感悟——

禅宗认为,每个人都同样具备习禅成佛的根器,也就是佛性。而习禅也只能求诸自身,靠自身悟性获取真谛,因为禅悟本身就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觉并上升到一定的境界。外物或他人只能启发和诱导,真正的“佛法”还是根植于内心,从身外是无法“求”得的。

大鹏鸟和小麻雀

有一个学僧道岫,对于禅道的修持十分刻苦,但始终不能悟到禅理,眼看比他后来参禅学道的同学相继悟道出师了,自己却和来的时候没有区别,仍然是个大俗人。

他想:我既不像有的同学那样幽默,又不像有的同学那样灵巧,始终不能入门。唉!我实在没有资格学禅,还是做个行脚的苦行僧吧!

于是道岫就打点行装,计划远行。临走时便到法堂向广圄禅师辞行。

道岫禀告道:“老师!学僧辜负您的慈悲,自从皈依在您座下学习已有10年之久,对禅,仍是—点感觉都没有。我实在不是学禅的根器,今天向您老辞行,我将四处云游。”

广圄禅师非常惊讶地问道:“哦!为什么没有觉悟就要走呢?难道到别处就可以觉悟吗?”

道岫诚恳地再禀告道:“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早起早睡,摒弃杂念,认真打坐参禅,这么用功还是不能开悟,我想我和禅可能姻缘不合。同学们个个悟了,我心里真累呀!我去做个行脚的苦行僧,也许还可以减少心里的倦怠感。”

广圄禅师认真地倾听了道岫的话,然后说道:“悟,就好像鱼儿畅游海底,鸟儿栖居枝头,是一种内在本性的自然流露,根本无法形容,也无法传给别人,更是学不来也急不得的。别人是别人的境界,你修你的禅道,这是两回事,为什么要混为一谈呢?”

道岫沮丧地辩解道:“老师!您不知道,我跟同学们一比,就好像小麻雀见到大鹏鸟,惭愧极了。”

广圄禅师装着不解似地问道:“是吗?大鹏鸟怎样的大?小麻雀怎样的小?”

道岫答道:“大鹏鸟轻轻一展翅,就能飞越几百里,而我却无论怎样努力,也只飞出草地上的方圆几丈而已。”

广圄禅师意味深长地问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几百里,它能不能飞越生死呢?”

道岫禅僧默默不语,心里面好像悟到了什么。

■感悟——

对于修禅来说,只有悟与不悟,没有高低之分。因为所有人的佛性都是一样的,悟了就是佛,没悟就是凡夫。而不能说,悟了就是大鹏,没悟就是麻雀。大鹏虽能飞几百里,倘若没悟,也不过是凡夫;麻雀虽不能高翔,但如果悟了,就是佛。在佛面前,众生平等,“智者”与“愚人”,在佛性上并无分别。

赵州小便

有一位佛教信徒,问赵州禅师:“请问禅师,参禅怎样才能悟道呢?”

赵州禅师被他一问,立刻从座位上站起来说:“我要去小便了!”

说后走了几步,又回头对那个信徒说:“你看小便这样的小事,还是要我自己去,别人不能代替。”

■感悟——

“赵州小便”和上面“要眼珠”一样,都是讲参禅悟道,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而人们总想走捷径,不肯自己下苦工修炼,希望有“高手”直接渡他们过河。慧能说:“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要想成佛,必须自度。

参禅悟道是自己的事

宋朝大禅师大慧宗杲门下,有一名叫道谦的和尚。他参禅多年,但还没有发现禅的奥秘。当他师父派他出远门办事时,他感到失望。他觉得,半年时间的远行对他的参禅工作,有害无益。他的同门和尚宗元同情他,对他说:“我同你一块去并尽我所能帮助你。没有任何理由使你不能在路上继续参禅。”于是他们一同起身。

一天晚上,道谦带着失望的神情要求他的友人助他解决生命的奥秘。宗元对他说:“我能帮你的事尽量帮你,但有五件事我是无法帮助你的。这五件事必须你自己做。”

道谦问:“哪五件事?”

宗元回答说:“当你肚饿口渴时,我的饮食不能填你的肚子,你必得自己饮食;当你想大小便时,你必须自己照顾自己,我一点也不能帮你;最后,除了你自己以外,谁也不能驼着你的身子在路上走。”

这些话立刻打开了这位求道和尚的心扉,这时,他感到快乐无比。

现在,宗元告诉他,他的工作已了,再和他做伴,将没有什么意义了。于是他们分手,道谦继续他的行程。半年以后,道谦回到原来的庙里。

■感悟——

这个故事仍是告诉我们,参禅悟道是自己的事,别人无法替代。

自伞自度

有一位信徒在屋檐下避雨,看见一位禅师正撑伞走过,于是就喊道:“禅师!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程可以吗?”

禅师却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信徒立刻走出檐下,站在雨中,说道:“我现在也在雨中,您该度我了吧!”

禅师说:“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没有伞。所以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请自己找伞啊!”

禅师说完头也不回就走了。

■感悟——

自己有伞就可以不被雨淋,自己有真正的禅性,就可以不被魔迷惑。雨天不带伞想让别人帮助,平时不下工夫认识自我本性,却想让别人度。这如同自家的宝藏不用,却专门想别人家的,怎么能称心如意呢?自伞自度,凡事应该求自己。那位禅师不肯借伞,其实是禅师的大慈大悲。

捡走心中落叶

鼎州禅师与和尚在庭院里读经,突然刮起一阵风,从树上落下了好多树叶,禅师就弯着腰,将树叶一片片地捡起来,放在口袋里。

旁边的和尚就说:“禅师!不要捡了,反正明天一大早,我们都会打扫的。”

鼎州禅师不以为然地说:“话不能这样讲,我多捡一片,就会使地上多一分干净啊!”

和尚又说:“禅师,落叶那么多,您前面捡,它后面又落下来,您怎么捡得完呢?”

鼎州禅师边捡边说:“落叶不光是在地面上,落叶也在我们心地上,我捡我心地上的落叶,终有捡完的时候。”

和尚听了之后,终于明白了禅者的真正生活是什么。

■感悟——

鼎州禅师用“捡落叶”来开导小和尚:院子里有落叶,当然,落叶是捡不尽的,前面捡后面落,但捡一片地上就会干净一分,不要期望一劳永逸;我们的心里也会常有“落叶”来污染,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断地捡走,总会有纯净的一天。心里的“落叶”指的是各种妄念,要捡走它们靠的是修禅。

爱是心心相印

在一次法会上,释迦牟尼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

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陪着他,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是个大美人;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

商人要出远门,为免除长途旅行的寂寞,他决定在四个老婆中选一个陪伴自己旅行,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四个老婆。

第一个老婆说:“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呢!”

第二个老婆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来就不是心甘情愿地当你的老婆,我才不去呢!”

第三个老婆说:“尽管我是你的老婆,可我不愿受风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

第四个老婆说:“既然我是你的老婆,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跟着你。”

于是商人带着第四个老婆开始了旅行。

最后,释迦牟尼说:“各位,这个商人是谁呢?就是你们自己!”

在这则故事里,第一个老婆是指肉体,死后还是要与自己分开的;第二个老婆是指财产,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个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活时两个相依为命,死后还是分道扬镳;第四个老婆是指自我本性,人们时常忘记它的存在,但它却永远陪伴着自己。

■感悟——

钱财、妻子是“身外之物”,我们一死,全都没有。

那么,我们的身体是不是“身外之物”呢?当然是,我们死后一样带不走,一把火一烧,变成了一堆灰。

到底什么是“身内之物”呢?

我们的“真身”、真正的自己,也就是自我本性、佛性!

唯有它,才永远跟随着你,在你死后,它也不会离弃你。而我们总是轻易忘记它的存在,也就是总忘记自己的存在,对“身外之物”倒是记得很牢!

生得“臭皮囊”

无根禅师入定三天,人家误以为已经圆寂了,就把他的身体火化了。又过了几天,无根禅师的神识出定,却找不到他的身体,悲惨地叫喊:“我?我在哪里呢?”于是,众僧人找来妙空禅师。

夜深了,找身体的无根禅师又来了,很悲伤地说:“我呢?我到哪里去了啊?”

妙空禅师很安详地回答:“你在泥土里。”无根禅师钻进了泥土,东找西找,找了很久,却没有找到,很悲伤地说:“土里面没有我啊!”

同类推荐
  •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本书精选了他从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的传世名篇,配有法清法师意境高远画作,文中有情,画里有禅。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今天,当我们在经卷典籍中参禅问道,向佛陀提出种种要求,试图接近佛陀的慈悲恩泽时,其实我们已经离佛陀越来越远了。现在,就让我们用《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这本书脱下佛陀的金装外衣,让佛陀不再凌空飞翔于只有香烟缭绕的地方,让佛陀不再端坐于无人可及的莲花法座上,让佛陀不再安住于壁画、吟唱、礼拜和世人的景仰中。让佛陀的双脚重涉人间,和我们一起去哭、去笑、去失去、去得到、去释怀、去拥抱、去明心见性、去尽情尽兴……执心执意执着,华音流韶过。因缘聚散,光阴荏苒。我们是否,还在踽踽独行的路上步履蹒跚?静思静穆静坐,花雨曼荼罗。刹那清净,一世安宁。我们是否,还没看见自己心头的天澈地明?
  •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
  • 心中月

    心中月

    从书中你可以领悟出更多的人生智慧和启示,从而助你打开蒙尘幽暗的心灵。万行法师言:古之成佛者,不惟有虔诚的信佛之心,还必有坚韧不拔的学佛之志。自古道:“信佛容易,学佛难。”即信之又学之,是走向圆满独一无二的途径。所谓“信之”,就是要终生不渝,矢志不移;所谓“学之”,就是要学习佛的崇高品质,学习佛的超凡意境,学习佛的博大胸怀。修学佛法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素质,才能使自己在心态、情操、体能、智慧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升华。只有真正地了知佛法,明确见地,才会真修实证,走进走出。信而不知即学者,乃迷信,非智信。惟有信学合一,方可迈入成佛之道。
热门推荐
  • 高情商故事:在故事中遇见更优秀的自己

    高情商故事:在故事中遇见更优秀的自己

    一滴水珠就可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朵小花即能蕴涵天堂的美好,一个经典的故事承载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高情商故事:在故事中遇见更优秀的自己》所选的高情商故事虽简短,却包含了无穷的人生智慧,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通往大千世界的明窗,不仅可以激发思考,还可以点燃我们内心深处的智慧火花,使人见微知著,从一滴水看见大海,由一缕阳光洞见整个宇宙。轻轻松松读故事,长智慧,《高情商故事:在故事中遇见更优秀的自己》是每一个不甘平庸的人提升自我的成长必读书。
  • 门后是诸天万界

    门后是诸天万界

    从那天起,叶岚家出现了一扇门。门后,是诸天万界! 这是一个哥哥带着妹妹穿越诸天万界即轻松又悠闲且一点也不惊险刺激的冒险故事。 本书采用双位面循环。 目前虚拟平行世界:斗罗大陆。 书友群:874107548,欢迎加入。
  • 星舞缤纷天下

    星舞缤纷天下

    天上的星星遗落在人间,也许最初会被尘土所掩盖,但污尘早晚会去,天星自会显露,那时,它夺目的光华必然照亮人间……
  • 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

    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

    本文1vs1,男强女强,宠文加酸爽虐渣。她是苏国公府三房正儿八经的嫡女,母亲威武父亲宠爱,偏偏自己是个没脑子打乱一手好牌,上赶子给人做妾,坏了名声。母亲惨死父亲丢失世子继承资格,亲戚嘲笑鄙夷,大姐是正妻处处打压她,就连庶出的儿子也是个痴傻,让她活活饿死。再睁眼,苏晗是尊贵的五姑娘,时局动荡,偏偏她慧眼识珠榜上了大款,一路斩妖除魔,一跃成了当今最不能得罪的人,没有之一。情景一苏晗,“大姐曾经算计我去当侯府的妾。”大款第二天送上了大批貌美如花的歌姬仕女迷住了所谓姐夫,气的大姐登场吐血。情景二苏晗,“大姐夫曾经对我抛过媚眼。”大款冷笑对着易侯爷下了猛药,对着一帮侍妾能看不能吃,终生不举,报应!情景三苏晗,“太子要纳我为妃,享万民敬仰。”大款立马点兵点将气势汹汹,吓得太子落荒而逃。情景四大款将她养的娇气,就乐意宠着她,关上了门,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
  • 第三个人的名字

    第三个人的名字

    浴室很大,中央是凹陷下去的浴池,此刻红色的水散发着血腥的味道。“你终于来了,”警长夏冬看见安宇哲,将记录本递给他,“根据肝温,死亡时间是今天早上9点20左右。死因是失血过多,手腕处有割伤的痕迹,现在还没有找到刀,应该是在浴池里。”———————————————————她本是无忧的人,不想一夜天翻地覆。他本是理智的人,不想遇见她,一步步深陷她善良的眼眸中。案件错综复杂,蛛丝马迹,百般反转,自以为接近真相的时候却是陷入更深的迷局。
  • 神是坐在后面的女高中生

    神是坐在后面的女高中生

    信奉无神论的高尾在机缘巧合之下遭遇了成为时空之神的同班女高中生黑崎,因此得知这个世界不仅有神的存在,而且神们,居然全是女!高!中!生!不愿相信这个设定的高尾试图撇清与神的距离,却在种种麻烦之中卷入了神界的纷扰,上演了一次又一次啼笑皆非的人神喜剧。搞笑吐槽玩梗恋爱青春日常轻小说现在火力全开。新人新书,刚刚签约,还请多多支持。ps:欢迎加入书友群,群号:711364553
  • 彩云新天遇有时

    彩云新天遇有时

    本书精选近两年的散文、随笔75篇有余,其有爬崂山游记,作者多以赋、兴笔法,描述一个“驴友”眼中的自然物象与自在物象。与野人为善,成野人之美,感纯粹诗意之流转,想神圣华夏之道统,山水之爱,山水之心,野的行走,野的善美。部分文章已在网络发表,受到众多“驴友”与读者的喜爱。
  • An Enemy of the People

    An Enemy of the Peop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畏德鲁伊

    无畏德鲁伊

    夜,依然肃杀!风,依旧刺骨!月,依稀可见!
  • 芦浦笔记

    芦浦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